2025年救援队工作总结3篇
救援队在应急响应、协调合作和现场救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整体救援能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救援队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2025年救援队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救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架构
从筹备成立之时,蓝天救援队一边进行内训学习技能,一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分工,现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三名,下设秘书组、搜救组、医疗组、后勤保障、通讯组、培训组六个部门,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每次活动的顺利完成。现已有正式队员15人,预备队员30余人。
二、加强队内救援技能培训,救援水平不断提高。
队员与志愿者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进行各项体能与技能训练,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包扎、伤员转运、等多项技能。队员们现在可以独立处理各种简单伤情,大部分队员学习考核取得了急救员证
三、通过全体队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松原蓝天救援队20xx年圆满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保障、地震演练等艰巨任务,主要有:
1、斯里兰卡洪灾国际救援1次,1人参加。
2、进行溺水打捞8次,出队118人次。打捞溺水者11人。
3、寻找走失人员3次。
4、安全及医疗保障7次,出勤73人次。
5、参加省内联合保障5次,出勤29人次。
6、队内培训30次,出勤人员295人次。
7、地震演练1次,地震救援1次、地震宣传6次、地震排查2次,共出勤118人次。
8、慰问6次,出勤41人次。
9、其它培训及救援32人次。
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多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和知识,一边普及安全教育,一边做好技能训练。用我们的一腔热血来为家乡做一点点贡献!
2025年救援队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三中队在大队行政及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大队工作目标,结合单位实际,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以“加快推动新一轮发展、实现队伍发展新跨越”为主题,以“更新队伍发展观念、创新应急服务机制、抓机遇构建服务新体系、打造高素质救援队伍”为主要内容,切实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技术一流、装备一流、服务一流、作风一流救援队伍建设”实践载体,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任务,中队全年杜绝轻伤以上事故,确保实现了安全救援。
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班子带队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队伍战斗力。
1、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努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三中队年轻的队员比较多,结合中队实际情况,中队采取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方法对队员严格进行管理,同时坚持“以人为中心”,依据共同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等人性化管理,中队指挥员深入到小队,与队员交流谈心,帮助队员消除矛盾,统一思想,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及时了解队员的思想动态,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队员各抒己见,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中队认真整理分析并采纳。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队员心目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激发了每个队员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把强制管理转化为队员的自觉意识,从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使队员的思想素质大幅度的提升。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高班子素质。
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创新”的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劳动纪律和工作作风,制定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量化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做到压力均摊,风险共担,完善岗位责任制。听从领导安排,决不违章作业和指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遵守各项制度上做到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要求别人完成的,首先自己完成。特别加强业务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战术运用水平。
3、深化军事化管理理念,驻外值班塑造良好形象。
今年来三中队顺利完成了驻、三个煤矿驻矿值班,驻矿小队能够做到保持良好的救援队伍军事化形象,与矿方密切配合,服从管理,搞好优质服务,驻矿指挥员严格要求,带头落实了大队《驻矿管理规定》和《禁酒令》,以身作则、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了救护大队在外界的优良形象。在值班期间,认真组织学习、训练,并积极开展预防性检查,为服务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在开展预防检查工作中,制定熟检制度,积极参与服务矿井的安全检查,组织人员到采、掘工作地点进行检查和熟悉巷道。提高救护队员对服务矿井的熟悉程度。查隐患、堵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十月份在驻矿期间,褚正月完成了地方和矿方应急救援小队的培训工作。同时,中队按照大队要求,对司机制定了行车管理规定。由于驻外出车数量的增加,为了保证路上的行车安全,中队采取了限速、及时做好车辆的维护与保养等措施。加强对司机的行车安全教育,强化交通法规的学习。
二、学习安全文化,搞好技术培(复)训,强化战备值班,实现全年安全年。
1、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安全文件的学习。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了省局、集团公司和大队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了形式任务教育和安全教育,使每一名指战员明确了思路,鼓足了干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了全体指战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了指战员的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意识,使“安全第一,施救第二”的安全救援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并认真组织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新版《煤矿救护规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矿井水害事故处理与避灾自救》、《救护大队安全技术措施》等一系列安全法规,使每名指战员得到了全面掌握。同时中队坚持每月召开安全学习。带领队伍学习专业业务、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和队伍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
2、加强战备值班,提高战备观念,保证闻警即出,速战能胜。
加强战备值班,提高战备观念,保证闻警即出,速战能胜,按照“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护原则,首先,进一步培养指战员战备观念,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主保安意识。二是中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值班纪律,完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保证了值班质量、人员数量。根据日常训练计划要求,针对队员的弱项,制定日常训练措施严格考核,从各个方面增强队员的实战能力,实现了安全救护。三是为做好矿井安全优质服务,保证抢险救灾的需要实现自身安全,认真坚持仪器装备抽查制度,使各类仪器装备完好率达到了100%,安全、精确、可靠。全年训练情况如下:设备操作484队次,军事化队列390队次,安装高泡88队次,装检96队次,抽查装备288人次,业务学习559队次,体质720队次,砌4㎡专闭88道,安装局扇接风筒74队次。
2025年救援队工作总结 篇3
汶川大地震把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拉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一些我们能够做的事情。经过这些天的工作,我感受到了快乐。
灾难无情人有情,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心理援助的行为本身,我们更为他们带去了了希望。我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赶来支援他们的,他们由衷的感动,而且这个行为本身就带给他们力量,使他们感觉到------在祖国各地,每一个人都在关注着他们,希望他们平安幸福。
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帐蓬,和那排着长长的队伍打饭的情景,真的很让人心酸。这种心酸使我的脚步更加的坚定了。我会坚持这项工作,一直做下去,只要他们需要。
这次活动也使自己成长了不少,就是我们咨询师平时的学习一定要扎实,这样在用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没有东西。还好我平时很用功,学的面比较广,有很多平时用不到的都用上了。我们讲要放下一切的技巧,用原始的我去和对方沟通,虽然说是没有技巧,但是有很多工具我们具备了,有而不用,是一回事,不会而不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这项工作并不是那样没有任何专业培训经验的人可以胜任的,我们做的工作大部分并不是问题很严重的,假如来一个问题稍重的,这样的单纯陪伴可能就没什么用了,还是需要一些技术性的,比如突然失控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类似于一个外科医生的包扎伤口的这样的一个心理创伤处理;如果只懂得陪伴和倾听,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与一个61岁的老人的谈话,她是一位佛学的居士,在寺庙里修行了xx年,之前我也看过一些佛学的书,而且还联系到心理学里面,发现有很多相通之处,还有很多的感悟。这次跟这位老人的交流很通畅,几乎没有任何语言的阻隔,我们之间的交流属于一种高度的精神交流,她说什么我完全听得明白,还深有体会,而我说什么,她也不住的点头认同。对于生死的看法,对于这场灾难的看法,她的超然的态度令我肃然起敬。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灾难过后,内心如此平静而没有波澜的人,很是欣赏和钦佩。我真实的感到自己在被她治疗,跟她谈话之后,我内心涌出一股无法名状的愉悦感,在之后的这几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真的,我深深的理解这句话了。在什邡的时候,我们给小孩子发红丝带,给他们穿上志愿者的衣服,我告诉他们:“你拿着红丝带去给你见到的行人系上,告诉他们,这是你的爱心,现在你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感觉很温暖。很高兴。”他们高高兴兴的拿着红丝带去给行人系上,传递爱心。我们发现他们变得很友爱,他们的开放性提高了,这样的行动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我们发现,当我们给他们发巧克力的时候,他们拿着给每一个小朋友去分,而不是独自占有。有一个男孩儿拿着维生素片递给我让我吃,我说我吃过了不用了,他非要给我说:老师,吃嘛。一些小朋友还拿自己的零食给我们吃,真的很感人,这些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地方,我会永远记得。
而且这次还有一些收获是,我们发现在激励别人的积极面的时候,自己的能量也会得到补充,有很多人很懂得感恩。有一位阿姨和大姐还说,现在我们没有自己的家,等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家,稳定下来的时候,欢迎你们到我们这里来旅游,带上你的全家都来。他们真的很有力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在自己重建的家园里会生活的更有信心,更加的热爱生活。
一开始来之前的焦虑,在第一天的第一次访谈的时候就烟消云散了,我发现,只要我们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我们要帮助的人,我们真诚的善意动机一定会被对方感觉到的。所以如果有人觉得对自己的这次行动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必太过内疚,要有荒唐的自信。你来了,这个行为就代表了很多的意义,所以不用内疚,不用自责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多,你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对广大同胞的深切爱与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态度了。
而且我觉得参加灾区的心理救援活动,有一个哲学头脑会更好。想象一下,在某一时刻,所有的人都停留在那个时间的切面上,所有的人,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人。这也是我来参加救援活动的本意。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的存在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同胞,而是和我一样的存在的人。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还有一个认识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保护。我不太认同一些老师的做法,希望到最一线的地方去,而且有些老师在某些重灾区在给灾民做辅导的时候摘下了口罩与手套,我觉得这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心理学有个研究说:有些从事高危险的探险类的行为的人是自杀的高密度人群,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类自杀的行为。这个行为与我们当中有些老师强烈要求到最危险的一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就在第二天要报名之前我就觉察到了这个动机,我提醒自己说:我要爱自己,留着生命我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汉望镇开展活动的时候,当地的所有官员与工作人员都带着厚厚的口罩和手套,我发现有好多老师在工作时都摘掉了口罩,手套。这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在与灾民谈话的过程中,即使你带着口罩,带着手套,全副武装,你的眼神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整个身体就已经传递了深深的关怀与爱意,这些都会被对方感觉到的。如果你跟对方进行了高度的精神交流,这些都丝毫不会影响到效果,在我跟那个老人谈话的时候,我就带着口罩与手套,后来我告诉她说:阿姨,你看我现在带着口罩,手套,我是在保护自己,为什么要保护自己呢?我指着我衣服上印的字说,我是搞心理学的,我要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要保护好自己。而且我已经决定我的后半生都会坚持做这样的工作。她完全的理解,我只说了上句她就明白我的意思。这样,其实就证明,假如我们表达的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其它的都不重要。我们要帮助更多的人,就要懂得保护好自己。
最后一天的访谈,我正穿行在灾民棚里,耳朵里飘进一段音乐: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停留在你身边…….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灾民棚,看着那么长的打饭队伍,都没有流眼泪的我,终于忍不住捧着脸哭了,我在心里默念:祝你平安,所有的受灾同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