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关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总工会关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局性工作、基础性事业、战略性任务和生命线来抓,聚焦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大工程”,把“工铸同心”作为我市工会构建全过程思想政治引领体系的着力点,打造具有我市工会特色和辨识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品牌。
一、坚持铸魂赋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一)牢树主线意识,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职能作用,对全市各级工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整体谋划,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19项工作任务,找准思想政治引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结合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会团结引领各族职工群众的全过程。
(二)强化理论武装,注重“学习赋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会各类教育培训的“第一课程”,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党课、专项培训、工会微讲堂等载体,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依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市委党校举办我市工会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聘请国家民委专家授课,引导工会干部职工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三)推进宣传宣讲,讲好“我市故事”。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开展“共筑中国梦·同圆幸福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组建“三进”队伍,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在党的领导下我市发生的沧桑巨变;在我市工会网站、延工e家APP、微信公众号设立“工铸同心”专区,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我市故事,增进各族职工群众“五个认同”。
二、坚持文化浸润,打造“工铸同心”职工文艺活动品牌
(一)打造职工活动品牌。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元宵节灯会系列活动;组织以“中国梦·劳动美·石榴红”为主题的2024年首届职工文化月;举办“工铸同心向未来”我市职工文艺汇演,在文娱活动中促进各族干部职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同心共筑·爱在边疆”为主题,举办首届各民族职工集体婚礼,引导各族职工心向祖国,扎根边疆的思想自觉。
(二)打造职工课程品牌。开办我市延青职工夜校暨职工赋能公益课堂,根据职工实际需求,开设摄影、书法、舞蹈、法律常识等深受广大职工喜爱的课程,聘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讲师,把广大职工的“心之所盼”落在实处,让延青职工夜校真正成为丰富全市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增长技能才干的“金字招牌”。提档升级我市职工服务综合体,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以服务职工类项目为纽带,开展“工会双休日”职工普惠服务,推出茶艺品鉴、民俗美食制作等精品课程。
(三)打造职工文化团体品牌。传承发展具有我市特色的地域文化,组建我市职工业余文化团体,成立我市职工业余合唱团、我市青年职工舞蹈业余团、我市职工业余诵读团,培养职工文艺人才、打造知名的工会文艺队伍,参加交流演出、合唱赛事、下基层开展慰问职工演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向职工群众、社会各界大力展示“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昂扬精神风貌。
三、坚持兴边富民,坚持以改革创新助推我市经济发展
(一)以职工疗休养助力文旅发展。打造边境特色疗休养基地,组织开展“工铸同心·会享疗养”职工疗休养活动,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激励技术工人凝聚中国心、铸牢中华魂。全市共14家单位获评“全省职工疗休养基地”;珲春防川三疆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图们市国门生态园等5家疗休养基地挂牌“舟山市职工疗休养基地”。
(二)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职工技能提升。站位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集聚人才优势的战略高度,紧扣职工成长、成才需求,培养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在宁波组织举办我市产业工会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班;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广泛持久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各类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2024年全市参与企业110余家,职工7360人次。聚焦“十大产业集群”“464”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创建我市新医药工匠学院、我市新电商工匠学院。
(三)以工会系统改革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要求,实施“党建引领·延工聚力”五大工程,认真谋划创新工作,做好创新典型培育、创新经验总结,全面推动基层创新工作;实施我市职工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计划,2024年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助推职工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四、坚持互嵌交融,建设“有颜值、有功能、有温度、有工会特色”微小服务单元
(一)建设“有形”单元,不断提高阵地“颜值”。在全市社区、厂矿、企业中升级打造100家“工铸同心”微小服务单元,绘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墙,传播和推广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微小服务单元评选活动,打造“一站一品”;对卫生间、维修工具箱、电视机、无线网络、便利读书点等标准设施进行形象升级;全面推动职工书屋建设,不断扩大职工流动书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把“职工书屋”建设成内聚合力、外树形象的职工文化品牌。
(二)建设“有感”单元,精准发挥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微小服务单元特点,发挥服务优势,实现重点区域15分钟服务圈有效覆盖。切实强化服务实效,建设社区、厂矿、企业为平台的多位一体、多能一体的各族职工服务生活场景,将微小服务单元建设成服务各族职工群众的贴心场所和收集社情民意的“情报中心”。开展职工联谊活动,做好心理咨询、劳模接待、宣传教育等拓展服务工作,以精准服务保障互嵌共建,让各族职工在慰问、互助以及疗休养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全年服务各族职工70万人次。
(三)建设“有效”单元,传递“工”字温暖。全方位把握各族职工切身需求,以系统思维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开展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帮扶品牌。健全完善常态化送温暖工作机制,突出重大节日送温暖示范引领作用,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全面推进工会阵地赋能增效,依托工人文化宫、工会驿站、职工服务中心(站)等场所,积极开展体育比赛、书画展、摄影展、元宵节电影灯会等活动,把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展为覆盖全域全员的服务载体,切实满足节日期间各族职工生活、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五、坚持稳边固边,丰富拓展全方位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体系
(一)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有序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非公企业、“小三级”工会工作“提质扩面”,重点推进30家重点非公企业工会、5家乡镇(街道)工会、32家社区(村)工会规范化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全市货车司机入会工作,截至目前,货车司机会员达4855人。
(二)开展常态化职工帮扶活动。开展“两节”送温暖,走访困难企业40余家,慰问职工1.5万人次。组织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慰问全市交通、物流、电力、建筑、消防等户外行业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慰问企业100余家,发放夏送清凉大礼包100余份,慰问人数达1.6万余人。
(三)完善职工维权制度机制。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全市“构建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深入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全市签订工资集体协商企业200余家,涵盖人数3万余人;组织开展全市权益保障业务工作培训班,参加2024年宁波对口协作地区七市(市)集体协商邀请赛,我市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二名。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持续深化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工会“一函两书”工作,开展动态研判预警,抓实风险防控,确保了职工队伍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