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模板【5篇】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经济发展目标、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强调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模板【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一篇】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二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本届政府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勇气。
1.深化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
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的态度很坚定,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保持这种态势,将真正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轮驱动、双管齐下,将成为今年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手。
2.经济增长:gdp增长目标定在%左右。
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李克强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巴曙松解读:发达经济体复苏对中国利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外部冲击而出现短期意外失速。与去年相比,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对中国的出口会形成积极带动作用。
专家:gdp预期目标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
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
彭博社称,李克强将在工作报告中表示:%的目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是反复考量后设定的,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国家治理:现代化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报告说,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于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利于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竹立家: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的治理系统现代化,主要是指权力运行的现代化,运行有两个保证,一个保证它的纯洁性,反腐也是系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社会的一个体现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官方学者柏维春则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称,中国国家治理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基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立场下的治理现代化,而不是治理的“西化”。
4.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报告说,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李克强表示,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解读蒋亚平:小城镇规划是中国软肋。
原国土资源报总编辑、人民网创始人蒋亚平:以前好像没有听说过有国家制定的的城镇化规划。这里透露出这届政府会安排制定一个国家层面的、能够管控行政工作的城镇化规划。而且,这个规划,是新的,与以前不同。另外,小城镇和村庄的规划,一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最软肋。“各具特色”,也有很强的针对性、批评性。
关于土地政策,李克强还是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和耕地质量。给人印象深的,是明确讲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联系去冬今春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政策,2014年,建设用地会较严管控。用前些年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地根”较紧。这种情况下,前两年那种大干快上的城镇化,恐怕难以重现。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个1亿人”点出城镇化发展三维坐标:以人为本、共享文明、区域均衡,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含义。同时,报告中也有改善民生相关的老数字,着力方向延续了近几年的一贯取向,如减贫、保障房、淘汰落后产能,属于“再加码”。这些目标如能达到,民生在关键点、薄弱点上会有较大改善。(央视)。
5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
报告指出,今年要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解读胡继晔:建立普惠制的养老金。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扶贫需要制度化,还要关注老年人贫困问题,最好是建立普惠制的养老金,把宪法45条“公民年老,疾病…有从国家获得帮助的权利”落到实处!
6.生态环境:首次强调出重拳治理雾霾。
报告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报告特别指出,要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lo)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解读法律学者徐昕:发挥公益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为了落实这豪言壮语,我只提两点建议:
2、放开民间组织的登记,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罗昌平: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如何考核?
7.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解读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互联网金融一直有监管。
有人呼吁互联网金融亟待监管,搞得好像一直没有监管一样。余额宝从诞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每6天一次。含文件备案汇报、现场调研、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今年1月至今,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累计来监管了19次。
连平:互联网金融政策或很快出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接下来相关政策体系、法规可能会很快出台,互联网金融在有规矩市场环境下发展对各个层面都是好事。
新华社分析称,“促进”当头,“底线”托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互联网金融虽然被形容为“野蛮生长”,却显现了淋漓活力。对它采取“包容式发展”态度,也是简政放权思路的具体展现。
8.军事:国防军事战略转向“主动防御”
报告透露,2014年国防支出将增%,升至亿元。李克强说,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要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
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
解读张国庆:中国军费与美国相比差距甚大。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专家张国庆:美国2014财年国防预算约为5521亿美元,是我们的4倍,而人口则不及我们的1/4。相比之下,在地缘政治挑战方面,在反恐方面,中国的压力更大,这就需要我们强军、强反恐。
2014-3-9。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三篇】
委员点评:邱立成委员认为,政府。
工作报告。
谈到物价,没有回避去年调控任务没完成的问题。今年提出调控物价要减税、扶持、让利、规范等多措并举,操作性较强,强调降低中间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时。
提高两个“比重”改革“攻坚克难”
民意期待:“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分别位居新华网和人民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榜首”,公众期待改革向纵深推进。
报告回应: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
代表点评:朱丽萍代表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着墨较多,多策并举直指难题,收入分配“调高”“提低”“扩中”,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这一系列安排显示政府有决心攻坚克难,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投入给出“硬指标”敢于作出新承诺。
民意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点民生领域。
报告回应: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代表点评:王荣华代表认为教育经费占gdp的4%,医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这些数字鼓舞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民生大于天,不仅要加以保障,更要持续改善。
突出“监管能力”把好“入口关”
民意期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热议,如何把好“入口关”,成为重大民生关切。
报告回应: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委员点评:冯幸耘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食品安全的部署虽然言简意赅,但直中要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大难,关键是要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制度,协调联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首次写入政府报告强调避免短期行为。
民意期待:去年多起重大校车事故让校车安全成为民生新热点。舆论普遍关注,如何建立投入和监管的长效体系,避免短期行为。
报告回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
代表点评:张凤宝代表认为,报告为校车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支撑”,令人鼓舞。
强调推进“政务诚信”构建社会征信系统。
民意期待: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日”。新时期应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如何加强道德诚信建设,值得每个人深思。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四篇】
作者按:前脚大家还在憧憬两会召开呢,转眼两会就来到跟前儿。上午九点多总理开始做报告,中午时分各路解读就开始抢鲜登场,等到下午时分,该开的解读电话会议皆已开完一轮,该写的解读报告早就通过朋友圈传得满大街都是。但对笔者而言,有中国特色的解读工作,才刚刚开始。一边安排助手搜集资料,一边开始闭关思考报告背后的主脉络。中间还参加了两场推不掉的会议,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下班回家,吃晚饭,关上书房门,沉思半晌,重新理一遍思路,开始落笔。哪怕到这一刻,依然不敢保证我们的看法完全正确,很多东西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去追寻甚至拼凑背后的真相。但我可以保证,您将看到1篇与众不同的解读。如果要给这篇解读做出一个评价的话,我希望是两个字:深度。
我们必须承认,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超级超级长的报告。我仔细数了数,从头到尾将近万字。政府工作报告和大家天天看的网络小说还不同,里面随便拿出一句话来,甚至都可以扩充成一个文件,我们可以想象,里面蕴含着多么巨大的信息量。
对付这种大报告,我的经验你一定要找到主脉络,或者说找到主要矛盾。政策研究最难的地方不是文字比对,你随便找个实习生,哪怕中专毕业,你让他去做文字比对也不会有障碍。一二三四五开酱油铺嘛,谁不会啊。难就难在如何将信息串起来,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如果你此前没有跟踪年度政治局讨论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跟踪年终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跟踪近期召开七大常委齐露面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没有跟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经济工作的重要要论述》。。。我猜,大概率来说,是很难一下子找到最关键点的。好了,啰嗦这么多,估计读者们早已不耐烦。未避免被人民群众臭鸡蛋烂萝卜饱和覆盖式攻击,咱还是老老实实抛出传说中的那个主脉络,一个看似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
总理如何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完成%的增长目标?
“三期叠加”的提法来自2月22日《瞭望》杂志和新华社通稿文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要论述》。(时间有限,以下注释摘自《情况,正在其变化》,斜体以示区别):
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力正在变弱。你比如说劳动力,都刘易斯拐点了,还能指望像过去那样动辄10%增长?哪怕你逆天改命真的、做到了,唯一结果就是民工工资在目前基础上翻番,然后。。就木有然后了。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破产呗,出口一夜之间失去竞争力呗。
结构调整阵痛期,结构调整是专有词汇,往简单里说无非两方面内容(不是我说的,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提法):化解落后产能+创新。创新未必很痛,淘汰落后产能肯定很痛。2013年也在说淘汰落后产能,但是呢,总量数据显示,似乎并不成功,所以2013年大家其实过的不错,下半年还迎来了主动调控收缩。以钢铁业为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2013年居然偷偷变脸成正增长。所以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结构调整摆在2014年所有工作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粮食安全,永远都在前面的那种)。2013年底,中组部发布新的考核办法,降低gdp权重的同时,增加了化解落后产能权重。于此同时,河北模式成为党报宣传的典型(啥叫河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省委省政府介入,将淘汰指标层层落实下去,并且监督执行)。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报送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14年2月20日前,按淘汰落后产能考核实施方案规定(重点淘汰的行业包括: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共计15个工业行业),由省级人民政府报送工信部、财政部。淘汰落后产能能创多大祸?挖坑呗,2010年2季度数据摆在那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出来瞅瞅。哪怕不看历史数据,仅仅关起门来造辆自行车,也能想到:很多中小工厂关门,导致用电量会超预期回落,就业也会下来。是不是很眼熟?年后看到的汇丰pmi就业数据、发电用煤数据以及资金价格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超预期回落,无一例外都契合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引发的宏观反馈,种种证据似乎都在指证:新一轮淘汰落后产能引发了近期经济超预期回落。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前期刺激政策(亲,还记得4万亿么?)带来最大的后遗症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债务肿瘤从良性成长为恶性。最近一次全国审计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政府需要偿还债务本金为万亿,咋一看,估计绝大多数人会很轻易地得出结论:问题不大嘛。要知道,2011年地方政府还债压力比这还大咧,这几年无论卖地收入还是预算内收入甚至中央政府转移支付都在增加,小钱,小钱,毛毛雨啦。咋一看,的确如此。只不过,天下事最怕认真二字。因为,魔鬼和天使一样,喜欢呆在细节里。万亿是建立在2013年下半年不借新还旧而且没有新增债务基础上算出来的还债压力。从2010年至今,地方政府啥时候真正控制过债务规模增长?两个字“没有”,四个字“从来没有”!从万亿扩张到18万亿,也不过短短3年时间而已。ok,哪怕我们相信地方政府忽然转了性,学会了控制债务增长。也就是说,2014年年初和2013年年中的债务规模一样大。那么,只要债务规模不下降,两个时点向后看一年的还债压力就一样大。有多大呢?大约6万亿!请注意,这还没包括利息哦。算上利息,至少也是7-8万亿的债务滚动压力。
地方政府就是明天转行去卖军火,估计也承受不起这种规模的债务滚存压力啊。
表面上看,“三期叠加”是一个很新的提法。但是你追本溯源的话,很快会发现,所谓“三期叠加”,本质上不过是做解释工作而已。大家还记得去年12月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吧,最高决策层提出2014年最重要的三件事(前三项工作安排):粮食安全、调结构以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粮食安全工作姑且放在一边,人家常年都在最前面两位晃悠,天生的高富帅,你羡慕也羡慕不来,谁让中国人多耕地少呢。为啥要将调结构(调结构=化解落后产能+创新)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视为2014年最重要的工作呢?原因就在于“三期叠加”。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既然处于“三期叠加”窗口期,就应该去产能,就应该搞创新,就应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哪怕你不学宏观经济学出身,只要听到去产能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两个词,就该本能地觉察到宏观经济将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对于这一点,无论决策层还是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应该都有清醒地认识。所以呢,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承认“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有趣的是,哪怕承认下行压力很大,政府依然将增长目标维持在“%”。算起来,这已经是第三年维持%的目标增速。为此,克强总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解释:“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前半段认真比较、反复权衡说明定调%并不容易,至少考虑过要不要下调的问题。后半段告诉大家,最终定调%的原因是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虽然总理说可能,作为以客观立身的分析师,我们要做的不是表示相信或者不相信,而是开始寻找证据之旅:去寻找能够支撑经济实现%的政策。老规矩,可以把2014年重点工作一项一项过:
第一项:重点领域改革。
谁都知道,2014年是落实改革的元年,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真要算起来,一共也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体制改革,以放权为主,减少行政审批。
2、机构改革。
3、财税体制改革,配合中央地方事权财权再调整。
4、金融体制改革。无非汇率和利率改革,大家都知道的。
5、打开大门,欢迎民间资本进来。总结起来就两句话: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做,政府内部重新划分事权财权。宏观经济下行期,你要想托底的话,就需要逆周期对冲。所有的搞活都不利于逆向对冲,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钱包负责,就不会有人出来说经济下滑的时候我来做擎天柱。
结论:重点领域改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第二项: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大方向,不会变的,今年也有一些新东西:
2、鼓励和引导进出口,反正年年都在提。不必过于在意。
3、新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看起来,这是政府可以发力的方向之一。但是转念一想,规模能有多大呢?要知道,这些项目你不可能让地方政府出钱,要么央企砸钱,要么中央政府砸钱。砸多大规模进去呢?语焉不详。
4、向美国人学习,咱们也搞边贸易协定。
结论:新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似乎是可以发力的点。可以作为一个变量留着。
第三项:增强内需。
内需照例也是必谈的东西,说起来,消费和投资共同构成国内总需求,消费方面年年出政策,年年影响有限。关键看投资,投资端大概有几个落子点:“宽带中国”战略,启动民间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576亿,区域发展如西部大开发。
第四项:农村工作。
和经济增速维稳无关的我们直接略过,只说有关系的:
1、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2、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
结论:无亮点,预算赤字(仅仅增加1500亿)和预算内投资规模摆在那里,别想多了。
第五项: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这块内容最核心的东西是以下一段话: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看了这么长的文字,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亮点,逻辑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参见我们此前系列文章。这里只强调一句话:每个农民转化为市民,需要配套的固定资产投资至少20-50万。只要三个一亿人计划实现,什么%增速,都只是等闲而已。
问题是,今年能指望城镇化来实现增速目标么?
恐怕,有点难。因为,今年要求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你想,如果地方政府都忙着去编制资产负债表了,谁会那么积极搞钱做投资?除非,城镇化所配套的房地产投资大规模起来。毕竟城镇化配套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也有房地产,而房地产投资主要取决于开发商,开发商说我主要看销量,老百姓说销量主要看房价。
今年房价可能上行么?你还别说,政策的倾向性告诉我们:这个,可以有。
过去四年是经济增速逐年下滑的四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的狠劲儿也一路下滑,鲜明对比如下:
2011年,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2年,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2013年,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
个人猜测:2014年房地产或许会成为经济下行期最大的对冲变量之一。对不对,咱们完全不必先下赌注,可以边走边看,政策一旦有苗头出来,我们应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第六项: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往下看,还有这么一段话: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如此杀气腾腾的一段话,如此目标清晰的表述,和去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只给出了未来五年淘汰任务目标,既然是中期目标,又是麻烦事儿,大家在执行过程中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哪里是不搞淘汰落后产能的节奏啊,这分明是大搞特高的节奏咧。
唯一的解释,事情还要做,或许国务院层面会更多专注于创新,淘汰落后产能这根硬骨头,交由其他更强力的机构推进。
总结一下,调结构不利于实现增长目标。
第七项: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结论:无亮点。
第八项: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结论:保障房新开工数量多于去年,但也就40万套而已,无亮点。
第九项: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结论:亮点不多,和投资有关的就一句话:“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我猜,如果需要的时候,这些领域可以加码上一些项目,前提是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增加预算内投资规模。
从第一项看到第九项,头昏眼花之余,已是凌晨时分。向窗外望去,放眼只见深沉的夜色,我此时的心情与夜色一般无二。因为,未来之路已经隐约可见:经济下滑跌破目标增速,政府逐渐加码,但是由于手上筹码有限,经济虽然下滑态势趋缓但依然朝着7%滑动,最后,被迫启用房地产这个核武器。a股市场将面临1到2个季度的下行,直至重磅对冲措施出炉。
当然,考虑到现在愿意关心大盘的越来越少,我们哪怕天天喊逢高逐渐减仓也未必有多少人愿意听。所以呢,还是要找点投资机会,这东西爱听的人多。
国防预算。
2014年国防预算支出将增%(2013年增长%),从2013年的亿元上升至亿元,国防预算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国对国防军事建设的重视进一步上升。报告中对国防建设强调要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因此继续看好市场军工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特别是海空装备建设及军民融合方向。
二、房地产。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尤其是经济下行到一定程度后,房地产的特殊地位将显现出来。房地产值得纳入视野,静候政策转向。
三、国有企业改革。
报告提到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因此国企改革仍会是2014年的重头戏,近期珠海的国企改革和中石化的油品业务开放均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未来将继续推进,近期可关注进度较快的广州和上海等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机会。央企改革则可结合油气改革、公用事业改革及铁路改革等相关投资机会。具体可关注我们3月5号11个行业方向对受益国企改革相关标的的梳理和分析。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报告指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因此关注环保三个细分方向的机会:1)大气污染治理;2)水污染治理;3)清洁能源,报告中提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
五、培育新区域经济和发展丝绸之路。
1)对内要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除了目前正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区及泛珠三角经济区,未来可重点关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落实可能较快;2)对外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等国时就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将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未来可重点关注。
六、海洋战略。报告指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未来可能涉及海工设备、海防、海上能源及海水污染治理等几方面的投资机会。
七、信息消费。
报告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因此今年可继续关注4g板块机会,利好通信设备、网络服务。
八、土地改革。
报告提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总体显示土改较为慎重,但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利于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提高,利好农机、农田水利、化肥、种业以及农业现代服务业等,而拥有农地或林地的企业未来随着土改的进行,农地或林地入市流转将受益于资产重估。
九、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提高。
报告提到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体现出本届政府对舌尖上安全的重视,因此未来可率先关注最受益的华测检测等食品安全检测个股。
十、水利建设。
根据水利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高达万亿,相比“十一五”期间实际投资规模增长156%,年均复合增长%。此次报告提到国家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安徽水利、龙泉股份、钱江水利、大禹节水等水利建设个股将再次迎来政策机会。
十一、营改增和流通体制改革。
“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让利效应显著,相关行业直接受益,利好交通运输行业。
十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利好服务行业:上游采掘服务(油服、矿下安全)、中游工业服务(物流、环保、emc合同能源管理)、下游消费服务(餐饮旅游、医疗服务、汽车服务)、金融服务(保险、券商)、科技服务(传媒、网络服务、软件)。
十三、产业升级技术更新。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利好通信、电子、新能源、新材料。
十四、淘汰落后产能。
“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利好钢铁、建筑材料。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五篇】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储朝晖认为,要保证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4%目标,具体几方面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即地方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目前而言,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确保教育经费4%的实现,“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强薄弱环节的推动,使钱的使用提高至最高效益。”
“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觉得与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体制这些方面来比,当前的经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的经费是怎么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经费,浪费惊人,有些学校需要经费的又确实没有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也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忧的是,虽然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他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
共
4
页,当前第。
4
页
1
2
3
4
下一篇:关于督导评估自查报告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