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知识点总结【精彩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决定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如何影响反应?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化学键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

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等。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NH4Cl、NaOH等。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

(3)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如HCl、SiO2、C2H2等。

(4)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般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I2、N2、P4等。

(5)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极性键(如H2S、PCl3),或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如H2O2、C2H2、C2H5OH),也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铵盐)。

(6)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因此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2

一、离子键部分

1、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也就是说,成键的微粒为阴、阳离子且均是稳定的离子,阴、阳离子间的排斥和吸引处于平衡状态。

2、离子键存在于所有强碱、大多数盐、与活泼金属氧化物之中。如果选择题其中某个选项选项写出个弱碱啊或是其他什么的然后死气白咧的非要说这化合物里有离子键的话,你可以客气的在旁边写上“You are 脑残”(放心写吧,选择题的卷子不收~)

3、最脑残的话莫过于“活泼金属(一般指第一二主族元素)与活泼非金属(一般指六七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了。例如氯化铍和氯化铝都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这两种物质就是证明说这话的人是脑残体的最好例子。另外补充一个知识点,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需要特殊记忆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与酸根(或酸式根)形成的盐也是离子化合物。从这条知识可以看出,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也是离子化合物。

5、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同样的,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

6、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方法不只局限于化学性质上,用物理性质也可以判断。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必须熔、沸点同时较高,只有其中一项较高时不能作为判断依据。而且这种判断方法只局限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之间的判断)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7、离子化合物只有电子式没有结构式(共价化合物有结构式,下面会说到~)

二、共价键部分

1、只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这句话可以结合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去理解。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4、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5、关于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通常用一根短线(可以是竖线或横线或斜线,不过斜线不推荐使用)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未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例如HCl的结构式为:H—Cl),只有共价化合物才有结构式,因为短线代表的是共用电子对。(可能会有疑问,如果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有共价键可不可以写成结构式呢?答案是不能,因为那样做表示不出其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不懂的话可以找我问)

6、同种物质中可以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统称为共价键)

7、在共价化合物中,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就叫做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就叫做极性键。(对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可以这样理解,极性和非极性说明的就是是否有相对电极。在形成共价键时,同种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是一样的,所以不产生相对正负电极,所以说成非极性共价键;而不同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吸引力较强的带相对负电,反之,则带相对正电,这样,产生了相对正负电极,所以就可以说成为极性共价键。)

8、共价化合物的熔沸点较低,在判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时,熔沸点可以作为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条件之一。

9、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单质分子中,例如过氧化氢;单质中不一定存在非极性键,例如稀有气体单质都是单原子。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共价化合物中,还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三、氢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部分

1、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以及稀有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之间(离子化合物无法形成分子,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分子的概念是“分子由原子组成”,而组成离子化合物的是离子而不是原子)

2、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主要影响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3、氢键不是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要强。

4、通常N、O、F三种元素的氢化物易形成氢键,常见的易形成氢键的’化合物有:水,氢氟酸,氨气等。氢键与化学键类似,都需要能量来破坏,形成氢键的

5、分子间作用力范围很小。一般来说,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这跟以前地理学的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的道理类似,原因也是因为太阳质量巨大,但不完全一样)物质的熔沸点越高。(比如同种物质的固态,这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那么它的固态越不容易变成液态和气态,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分子作用力最小的状态是气态)

四、概括离子键与共价键区别

1、成键条件(此处为简单概括,具体的还要看上面作出的解释):离子键: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差很大,成键后原子变为离子。共价键:成键原子的是电子能力相同或差别很小,成键后原子不变为离子。

2、电子式不同,后页会列举图。另外共价化合物以及含有共价键的单质还有结构式,含离子键的没有。只有离子化合物才能使用中括号。

3、成键粒子和存在范围都不相同。

五、离子键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

(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5)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例如: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而共价化合物不能标。

(2)这种表示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式子,类似于化学方程式,因此,它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用于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一般用“→”而不用“=”。

六、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1、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与物理变化的关系

发生物理变化的标志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但不会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物理变化的发生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破坏了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如冰的融化和干冰的气化。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3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知识点一化学键的定义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 的相互作用。

【对定义的强调】(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 (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 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一定要注意“相邻 ”。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知识点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性质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a.ia、a 族的金属元素与a、a 金属元素。b.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的原子团之间(如 na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形成示例 共用电子对 存在 离子化合物中 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和部分离子化合物中 作用力大小 一般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作用 力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作用力越强 与性质的关系 离子间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

如:mgo>nacl 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所形成的共价分子越 稳定,所形成的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稳 定性:h2o>h2s,熔沸点:金刚石>晶体硅 实例 nacl、mgo cl 、hcl、naoh(o、h之间)二、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概念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 相同 不同 共用电子对 不偏向任何一方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形成条件 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通式及示例 a—a、a==a、aa,如cl-cl、c=c、nn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 成键原子电性成键原子不显电性,电中性 显电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 子一方相对显负电性 存在 某金属单质中,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 )中,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

共价化合物中,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h cl、naoh)中相互关系 知识点三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项目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不同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中的粒 金属阳离子或nh4+、非金属阳离子或酸根阴 离子没有分子 分子或原子、没有离子 所含化学键 离子键,还可能有共价键 只含有共价键 物质类型 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强 碱、大多数盐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含氧酸、弱碱、 少数盐大多数有机物 实例 mgo 状态通常以晶体形态存在 气态、液体或固态 导电性 熔融状态能导电、易溶物质在水溶液里能导电 熔融状态不导电,易溶物质在水溶液里可能导电 或不导电 类别 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熔融时克 服的作用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或共价键 熔沸点 较高 较低(如co2)或很高(如sio2)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当一个化合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 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 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 例外)注意:(1)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2)含金属元素 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 等是共价化合物。

二、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化学键的种类 实例 非金属单质 无化学键 稀有气体分子(单原子分子)he、ne 非极性共价键 o=o、cl—cl、h—h 共价化合物 只有极性键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 知识点四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 一、电子式: 1.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 (2)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 等。简单阴离子:书写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时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 、氟离子 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

例如:铵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 层电子多少。

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2.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而 共价化合物不能标。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 (2)这种表示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式子,类似于化学方程式,因此,它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用于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一般用“”而不用“=”。

(3)不是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电子的得失,如nh cl的过程。

二、结构式:将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而反映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叫做物质的 结构式。单双三键分别用—、=、表示。

知识点五 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发生物理变化的标志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但不会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物理变化的发 生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破坏了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如冰的融化和干冰的气化。

知识点六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定义:分子之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主要特征:广泛呢存在于分子之间。

作用力的范围很小。当分子间距离为分子本身直径的4-5 倍时候,作用力迅速减弱。

分子间作用力能量远远小于化学键。

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这种力使物质融化或汽化需要的能量越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对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2)溶质与溶剂间的分子作用力越大,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如:ch4 和h2o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ch4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机型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二、氢键 1.定义:某些氢化物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 气化,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氢键。

常见易形成氢键的化合物:h2o、hf、nh3 2.特点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的键能比化学键能小,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因此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其强度比化学键弱得多,又不 属于分子间力(范德华力),但它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3.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因物质熔化或液体气化时必须要破坏氢键。如:h2o 比同族h2s 的熔沸点高 (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对物质的水溶性、溶解度等也有影响。如 nh3 极易溶于水,主要是氨分子与水分子 之间已形成氢键。

(3)水中氢键对水的密度的影响:水结成冰时体积会膨 胀,密度减小。

【实验1-2】 钠和氯气反应实验的改进建议及说明: 1.教材中演示实验的缺点:(1)钠预先在空气中加热, 会生成氧化物,影响钠在氯气中燃烧;(2)预先收集的氯气 在课堂演示时可能不够;(3)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污染。 2.改进的装置(如图1-2)。

3.实验步骤:(1)取黄豆大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 油放入玻璃管中,按图示安装好;(2)慢慢滴入浓盐酸,立 即剧烈反应产生氯气;(3)先排气至管内有足够氯气时,加 热钠,钠熔化并燃烧。 4.实验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且有白烟,反应停止后,管壁上可观察到附着的白色固体。

5.改进实验的优点:(1)整个实验过程中氯气保持一定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副反应。

(2)安全可靠,污染少。

6.实验条件控制:(1)高锰酸钾要研细;(2)盐酸质量分数为30%~34%。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键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5)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例如: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化学键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而共价化合物不能标。

(2)这种表示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式子,类似于化学方程式,因此,它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用于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一般用“→”而不用“=”。

化学键知识点: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1.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与物理变化的关系

发生物理变化的标志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但不会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物理变化的发生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破坏了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如冰的融化和干冰的气化。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5

电子式

(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

(2)电子式的书写

①原子:一般价电子少于4时以单电子分布,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如:

NaNaMgMgAl S·· Cl·· 

②简单阳离子:其离子符号即电子式。如:Na+、Mg2+、Al3+。

③简单阴离子: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在其上、下、左、右标出最外层(包括得到的)电子数,并加“[]”围起来,然后在其右上角标出电荷。如:

S2-[··]2-Cl-[··]-

④原子团:按原子间连接顺序将各原子的元素符号写出,然后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包括得到和失去的一并分析)的共用和单独占有(孤电子对)情况在各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并加“[]”围起来,最后在其右上角标出电荷,注意相同原子不合并。如:

OH-[··H]-O[····]2-

NH —OH··H

⑤单质及共价化合物

按原子间连接顺序将各原子的元素符号写出,然后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包括得到和失去的一并分析)的共用和单独占有(孤电子对)情况在各元素符合周围标出,注意相同原子不合并,无“[]”,不标电荷。如:

⑥离子化合物:将化学式中离子的电子式按连接顺序写在一起,注意同性不相邻,相同不合并,离子合理分布。如:

NaOH·H]-

Na2O2·]2-Na+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①离子化合物: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用弯箭头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相同的原子或离子不合并。

②共价化合物: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如HCl:··。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6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离子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的成因较为复杂(高中阶段貌似不需要知道这么多!),路易斯理论认为,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用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其他的解释还有价键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等。金属键是一种改性的共价键,它是由多个原子共用一些自由流动的电子形成的。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

      (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5)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1.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与物理变化的关系

   发生物理变化的标志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但不会有新化学键的形成,如NaCl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物理变化的发生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破坏了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如冰的融化和干冰的气化。

化学键的强弱关系

1.影响共价键强度的因素

1) 共用电子对数的影响:对数越多,键能越大。

2) 原子半径的影响:半径越小, 键能越大。

2.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符号为U):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晶格能 U 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牢固。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破坏离子键时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键能和晶格能,均能表示离子键的强度, 而且大小关系一致。

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1) 离子电荷数的影响:电荷高,晶格能大,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2) 离子半径的影响:半径大, 导致离子间距大, 晶格能小,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低、硬度小。

3.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价层(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7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x0911Nax0912Mgx0913Alx0914Six0915Px0916Sx0917Clx0918Ar

(1)电子排布x09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x09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x09+1×09+2×09+3×09+4—4×09+5—3×09+6—2×09+7—1×09—

(4)金属性、非金属性x09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x09冷水剧烈x09热水与酸快x09与酸反应慢x09——x09

(6)氢化物的化学式x09——x09SiH4x09PH3x09H2Sx09HClx09—

(7)与H2化合的难易x09——x09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x09——x09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x09Na2Ox09MgOx09Al2O3x09SiO2x09P2O5x09SO3x09Cl2O7x09—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x09(10)化学式x09NaOHx09Mg(OH)2x09Al(OH)3x09H2SiO3x09H3PO4x09H2SO4x09HClO4x09—

(11)酸碱性x09强碱x09中强碱x09两性氢氧化物x09弱酸x09中强酸x09强酸x09很强的酸x09

(12)变化规律x09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

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Ⅰ)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Mg>A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碱性: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Si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性:SiH4

酸性(含氧酸):H2SiO3

(Ⅱ)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碱性:LiOHBr>I(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

(Ⅲ)

金属性:Li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x09非金属性:F>Cl>Br>I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

酸性(无氧酸):HF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x09离子键x09共价键

概念x09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x09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x09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x09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x09阴、阳离子x09原子

成键元素x09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x09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以上就是全部的化学键知识点总结的相关内容了。综上所述,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和稳定性决定了分子和晶体的性质和功能。对于化学的学习而言,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是必要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总结,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8

化学键的强弱关系

1.影响共价键强度的因素

1) 共用电子对数的影响:对数越多,键能越大。

2) 原子半径的影响:半径越小, 键能越大。

2.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符号为U):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晶格能 U 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牢固。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破坏离子键时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键能和晶格能,均能表示离子键的强度, 而且大小关系一致。

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1) 离子电荷数的影响:电荷高,晶格能大,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2) 离子半径的影响:半径大, 导致离子间距大, 晶格能小,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低、硬度小。

3.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价层(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9

物质熔化、溶解时化学键的变化

(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注意:强酸酸式盐溶解和熔化破坏的化学键不完全相同。如NaHSO4(aq)===Na++H++SO(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4(熔融)===Na++HSO(只破坏离子键)。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发生电离,形成阴、阳离子,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不被破坏,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3)单质的溶解过程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0

范德华力、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3)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I2>Br2>Cl2>F2。

2.氢键

(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存在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醇、羧酸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3.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HF、H2O、NH3的沸点都反常的高,又如乙醇的沸点也比乙烷的沸点高出很多。此外,如NH3、C2H5OH、CH3COOH,由于它们能与水形成氢键,使得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1

化学反应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2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 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x09利用历史x09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x09可再生资源x09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x09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x09可再生资源x09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x09核能

二次能源x09(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x09火电(火力发电)x09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x09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x09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x09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 s)或mol/(L 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x09烷烃x09烯烃x09苯及其同系物

通式x09CnH2n+2x09CnH2nx09——

代表物x09甲烷(CH4)x09乙烯(C2H4)x09苯(C6H6)

结构简式x09CH4x09CH2=CH2x09或

(官能团)

结构特点x09C—C单键,

链状,饱和烃x09C=C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x09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x09正四面体x09六原子共平面x09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x09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x09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x09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x09优良燃料,化工原料x09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x09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x09主 要 化 学 性 质

烷烃:

甲烷x09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乙烯x09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x09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x09同系物x09同分异构体x09同素异形体x09同位素

定义x09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x09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x09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x09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x09不同x09相同x09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x09——

结构x09相似x09不同x09不同x09——

研究对象x09化合物x09化合物x09单质x09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

(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x09饱和一元醇x09饱和一元醛x09饱和一元羧酸

通式x09CnH2n+1OHx09——x09CnH2n+1COOH

代表物x09乙醇x09乙醛x09乙酸

结构简式x09CH3CH2OH

或 C2H5OHx09CH3CHOx09CH3COOH

官能团x09羟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

物理性质x09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

(非电解质)x09——x09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用途x09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用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x09——x09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x09主 要 化 学 性 质

乙醇x09①与Na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

①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氧化反应 (ⅰ)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ⅱ)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乙醛x09氧化反应:醛基(—CHO)的性质—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 +2Ag↓+3NH3↑

(银氨溶液)

CH3CHO + 2Cu(OH)2――→CH3COOH+Cu2O↓+2H2O

(砖红色)

醛基的检验:方法1: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方法2:加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至沸有砖红色沉淀

乙酸x09①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CH3COOH > 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

②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种类x09元x09代表物x09代表物分子

糖类x09单糖x09C H Ox09葡萄糖x09C6H12O6x09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果糖x09x09

双糖x09C H Ox09蔗糖x09C12H22O11x09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能发生水解反应

麦芽糖x09x09

多糖x09C H Ox09淀粉x09(C6H10O5)nx09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

纤维素x09x09

油脂x09油x09C H Ox09植物油x09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x09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能发生水解反应

脂x09C H Ox09动物脂肪x09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x09C—C键,

能发生水解反应

蛋白质x09C H O

N S P等x09酶、肌肉、

毛发等x09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x09能发生水解反应主 要 化 学 性 质

葡萄糖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含有羟基和醛基)

醛基:①使新制的Cu(OH)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②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

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蔗糖x09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淀粉

纤维素x09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油脂x09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蛋白质x09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

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3

化学键的概念

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 

(1) 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如NaCl、NH4Cl等。

(2)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如HCl、H2O等。

共价键包括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 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3)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篇14

电子式的书写

一、电子式

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等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二、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1、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等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如:

2、离子

(1)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离子符号。

如Mg2+既是镁离子符号,也是镁离子的电子式。

(2)阴离子的最外层大多为8电子结构,在表示离子的符号外加方括号,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及符号。

如Cl-的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合并而成。

如NaCl的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1∶1时,要注意同性离子不直接相邻的事实。

如MgBr2的电子式:。

4、共价化合物

表示出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情况,没有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最外层电子也要标出。

35 408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