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工作报告汇报(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舆情工作报告汇报(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第一篇】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自媒体(We Media)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迎来了全新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中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论制造和传播的主力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8月公布的《第3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年龄段在18~29岁的高校学生群体占比相当大。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覆盖性普及决定了舆情信息生成和接收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调查结果表明,约30%的社会舆情因互联网而兴起,与自媒时体代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议题更加广泛,网络非理性情绪呈现蔓延之势。在当今高校,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意见表达最汹涌的场所,因此网络舆情亟须加强引导和管理。

自媒体信息来源便捷、易于交流,但也意味着多方信息干扰。大学生处于三观的塑造期,价值判断尚未完全成熟,长期深受网络虚拟环境影响,容易迷茫困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可能道德认识模糊,法律意识淡化,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成为负能量的接受者和释放者;这一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弊端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的高校舆情特点

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使用网络的高校在校生,这一网络舆论的创造者具有隐匿性的特征。高校学生在使用QQ,微信或者微博信息时,不必署上真实姓名,而是以网络昵称为个人身份区别发表意见和信息,这类舆情者可以说是“无证上岗”。借助这种“非实名制认证”的隐匿性特征,以及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大学生在自媒体网络上的意见表达和情绪态度往往比现实生活中更为激烈和活跃。

舆情客体具有多样性和敏感性

高校舆情客体作为主体关注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校园生活所特有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大学生就业、高校学生维权等问题,也包含在校学生所关心的国际问题的讨论,地方上有针对性事件的影响,关于同一问题不同高校之间的联动等等,极具多样性。而由于社会对高校的极高关注度,往往高校内部舆情问题都比较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甚至急速升温而成为重大舆情事件,所以高校舆情也具有敏感性特征。

舆情载体的丰富性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校BBS,QQ群、官方博客等教育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载体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新兴的传播媒介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发表见解,交流意见。目前使用度高,影响力较大的主流自媒体可以分为两大类:(1)信息公开或半公开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BBS等;(2)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类应用。多元且丰富的渠道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增加了难度。

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

不同于传统纸媒或者电视广播媒体的单向性传播及信息传播周期长,交互更新慢的特点,网络时代舆情传播交互性强,信息可以即时在者和接收者间得到反馈。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舆情传播交流的即时性。

2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舆情引导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权威主体地位消解,话语权的挑战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新闻获得有专门渠道和审核程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受限,学校的官方媒体和老师的信息传达具有绝对权威。但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强交互性,给了参与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参与者的自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个人独立自主地获得资讯、作出判断、阐述观点,难以被权威发言改变思路、统一声音。作为和学生同等地位的自媒体用户,校方已经不能单方面地掌控话语权,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从居高临下的领导模式过渡到平等公开的交谈模式。

舆情表达存在非理性,传播内容存在客观性欠缺

运用自媒体参与舆情表达的门槛是极低的,又由于网络舆情主体的隐匿性,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激化矛盾的过激言论。高校一直是舆情事件高发地,由于高校舆情参与面广,敏感度高,传播迅速,对于同一舆情议题往往会出现舆情导向翻转多次的局面,这就是因在其扩散过程中言论繁杂,多方面“爆料”―各自媒体上评论中理性发言和非理性发言交织,传播的真实情况和非真实情况的混杂出现,进而混淆了公众视野而导致。自媒体传播信息虽然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但其客观性和准确性难以确保。

舆情监控乏力,亟待完善

舆情监控与引导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制度化、科学化,很多高校还未对此引起重视,只是将舆情工作想当然地挂在主管学生工作或安全工作的相关部门上。队伍不健全,导致日常的舆情采集、分析、处理不能及时到位,舆情事件一旦爆发,隐患极大。

3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舆情引导的策略

加强队伍建设:舆情话语权回归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在自媒体的语境下,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在校学生都是平等的用户,对于同一事物有着相当的发言权。老师这一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消解,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来源便捷、信息传达地位平等的自媒体情境下,老师在信息传递和观点上的话语权被大大削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和舆论引导者必须提高媒介素质,提高敏感度,及时掌控舆情话语权。这就要求高校舆情管理者能够在舆情爆发时能够迅速给出正面回应,第一时间表明态度,摆明事实真相,这样才能做到占据主动权,掌控舆情导向的话语权。虽然每一位自媒体用户都可以自主地和传播信息,但是只有极少数的舆情参与者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在舆情引导中占有核心地位,在舆情发展中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在高校的舆论构建中有着重大影响,能在其所代表的一群人中获得认同,在舆情发生时提出观点,引导舆情导向。因此,高校的舆论管理者应该重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尊重他们的意见观点,在舆情爆发时能够主动与之沟通,提出正面观点,以点带面地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这也更加对舆论管理的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要培养一批思想有深度,有较高媒介素质,对舆情反映有敏感度,具湟欢ㄈ褐诨础的意见领袖,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自媒体的讨论中,提出真知灼见,引导其他自媒体使用者的发言,发挥舆情引导的作用。

丰富平台搭建:充分发挥多种媒介作用

高校的传统媒介是以校报、校广播电视台为主的,以信息单向传播为主,形式较为单一。进入网络时代后,学生纷纷踏入虚拟空间记录心情、发表见解,广大学生都习惯了在自媒体平台上随时发声。因此,高校更不应该在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失声,而要主动出击,在自媒体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多种媒介作用,积极开发和利用自媒体的便捷性和即时性特点,加强在虚拟空间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了使舆情引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各个高校都应在丰富自媒体平台搭建上下功夫,做到:(1)在各大主流自媒体上都搭建高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建立如:校方加V认证微博,微信公众号,专项论坛等等,在这些平台上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提升校方事务办理的公开透明度;(2)以各个班级、年级、社团组织,党团组织为单位创建QQ群,微信群等师生交流平台,并在群众中设置指导老师,学生评论员等角色,通过在线问答及时地解决问题;(3)高校舆情管理者,以及授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意见领袖通过认证建立个人的自媒体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关注者传达正能量,权威消息,澄清是非,成为舆论引导的标杆。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第二篇】

一、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辨析、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形成的特点以及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等方而。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土来华,其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曾润喜则认为网络舆情是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中。笔者认为,曾润喜的观点更广泛地涵盖了网络舆情的普遍特征。

(二)媒介认知能力的要素

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认知首先包括媒介内容认知,即了解媒介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其次,媒介信息认知还包括媒介规则(convention认知,即了解特定媒介的表达规则。媒介社会认知同样包括两方而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媒介信息的政治、经济语境的认知;二是对媒介自身发展与社会进程互动关系的认知。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认知能力的关系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因特网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娱乐、体育、卫生、科技、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网络舆论最自接、最快速地反映了各个层而的社会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它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幽表,受到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网络舆情的概念、表现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彻底改变了受众的传播与接受信息的方式。受众(网民)小仅从网络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民小仅可以从国家、政府等权威媒介机构那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民间组织和个体那里获取信息;获取信息之后,经过受众的分析与评价,又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最终形成网络舆情。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成为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又进一步影响着网民对媒介信息的认知。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影响巨大,进而形成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在网络舆情形成中小仅起着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作用。因此,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对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形成、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方向转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除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等传统应用方式外,又出现了博客(Blo乡、维基CWiI}.聚介新闻((RSS)等新形态的信息交互模式。互联网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新闻媒介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从2005年起,国内已经开始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到2010年,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基本上包括了这种研究的四个主要方而,即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研究、网络舆情的主体研究和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从南京大学的《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中所选取的}一大舆情事件来看,网络舆情的热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层面。总的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全民化的舆论工具,网络舆情的兴起为公民实施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成为政府聆听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渠道。但网络舆情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网络舆情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介、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关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非常多,但大多数只是炒作某一概念,尚小具备热点识别、主题跟踪、趋势分析、突发事件分析等功能。市场上比较知名的监控有VSP网络监控系统、TRS网络监控系统、方正监控系统、优捷网络监控系统和谷尼监控系统等。但网络监控系统只是一个软件,而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则是指研究人员利用检测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监测网络舆情产生与发展并提供决策建议的目的。

2.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们-.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并迅速形成危机,让人碎小及防,看小清网络舆论的形势,把小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重点。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热点形成们-.们是速度快、影响而广,如果没有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事件和和会向小可预料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危及国家女全。从我国近几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来看,在事件的发生之初,并没有一个完善的J决速反应机制,致使事件发展到最后而产生小良的社会舆论。

3.网络舆情向正确或错误舆论转化的导向性小强

网络舆情在发生之初,完全是自发性的传播,传播者只是根据事件本身的性质(民众的兴趣点)加以关注并自觉传播信息,而大多数传者并小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更何况网络舆情是自发的流动传播,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4.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舆情引导机制

从CNNIC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来看,青少年网民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到了半数,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受众,又是网络舆情的传者,但他们的媒介认知能力却有待提高。在缺乏专门、有效的舆情引导湘L制及青少年媒介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网络舆情就很难得到良性发展。2009年发生的湖北石首、邓玉娇事件说明,受众很难详细了解事件的细节,大多是凭借从网络获取到的小完整的信息来判断事件的真相,这就很容易夸大事件的小良影响,而小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去完整地看待某一事件。山此造成的网络舆论以及社会舆论,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而影响厂

三、面对网络舆情,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存在的诸多不足

媒介认知能力属于媒介素养的重要方而,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而,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能力模式”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青少年网民山于心理、生理年龄的特征及生活阅历较浅,而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特别是而对经过大量网民集中关注的焦点网络事件,更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很容易自从,甚至形成所谓的“网络暴民”。从根源上来说,还是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一)青少年对媒介内容辫别力不足

1963年,NewsomReport的报告中指出了媒介倡导的价值观与学校小符,建议“训练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媒介,学习辨别媒介传播内容”,即强调提升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认识到,媒介教育者小应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并粗暴地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甚至也小应该仅仅教给青年人一种美学判断,而应与青少年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其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青少年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接受统一的价值观教育,因而跟小上时代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青少年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时候,无法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好坏,小能批判地看待媒介内容。而对媒介内容的认知与辨别,则需要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

(二)青少年对媒介传播规则了解有限

媒介传播规则是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传播原理,从信源、信道到传播效果,都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传播效果则是受众接受信息之后传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以及受众产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子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子各种议题小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青少年没有经过系统的媒介认知能力培养,小了解传播效果理论,所以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小可避免地被动接受自己所接触的媒介讯息。

(三)青少年对网络舆情缺乏对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意义的判断

任何一种媒介信息都是一定政治及经济语境中的产物,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与意识形态及经济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背后,隐藏着媒介信息的真实意义。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都会在小同程度上对媒介内容构成一种制约因素。正如传播学者威廉·克赖斯特(WilliamChrist)和詹姆士·波特所说:“大多数(关于媒介认知能力的)概念涵盖了以下元素:媒介是在被建构的同时建构现实的;媒介具有商业含义;媒介具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含义;任一媒介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符码和规则。”青少年在而对媒介信息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时候,而是从简单的是与非、真与假中得出最基本的判断,而小能够从中角军读出深层次的含义。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而对网络良荞小齐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形成的网络舆情,青少年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尚小足以使他们应对当下的网络生活,然而网络生活却正在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让我们小得小把提高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提高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但具体措施却鲜有实施。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构建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措施,小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一方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女全,另一方而也自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因此,针对网络舆情,构建青少年的媒介认知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四、针对网络舆情的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路径

(一)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辫别能力

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有介适的信息位置。网络舆情对传播效果的要求就是要引起尽量多的网民关注与参与。而作为传播过程第一步的信息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信息能否引起网民的第一波关注,将自接影响其以后的传播过程,并决定其传播路径。这种介适的信息位置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该位置积聚了大量的受众,即该位置上的信息会被许多人看到;二是这些受众可能会对该话题产生共鸣,并就该话题积极地表态和行动。(2)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有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所谓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是指信息表达应该简明、有趣以及日吻介适。当然,这并非网络舆情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它对促进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3)舆论领袖的传播。在卡茨和拉扎斯非尔德等人所建立的“二级传播论”中,舆论领袖是一个核心概念,他们对舆论领袖所下的定义是:人们所认识和信赖的人,跟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通过舆论领袖对事件的传播,影响力将会呈几何倍数扩大。(4)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更具有权威性,通过传统媒体的参与和跟进,民众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事件的正当性或严重性,从而使事件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因此,应当使青少年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机制,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价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能够理性地看待网络舆情的形成,从网络媒介、传统电视媒介和纸质媒介等多个角度看待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小自目跟进和参与传播,使网络舆情能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了解“把关人”理论,在学习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赋权”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keeper),这一概念最早是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介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小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日,通过这个关日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青少年应该充分了解新闻传播中的“把关”过程模式,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全而、多角度地了解信息,进而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传播有价值的、可信的信息,而小是自目跟il}}、肆意造谣,使网络舆情朝恶性方向发展。

(三)引导青少年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编码解码理论来自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nHa1D霍尔批判了大众传播研究根据信息流通将传播过程概念化为“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特征,并提出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存在“主导的复杂结构”。霍尔还以此为起点,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是“制码”阶段。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个多义的、开放的话语系统。第三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在这个阶段,观众根据自己的地位、角色和生活经验开始对作品进行复杂的多层次的解读。青少年网民在接收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并小了解媒介信息是如何制作和生产出来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于青少年掌握大众传播的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使青少年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甚至“编码”,了解媒介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批判地接收信息。

(四)安排与设置针对网络舆情有关的媒介教育课程

舆情信息【第三篇】

一、引言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论坛、新闻跟贴、博客、日志等个人话语表达形式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网络这种渠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意见与建议。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舆情”从日常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的时代已经来临。近期,涉及到高校的重大网络舆情都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话语焦点而引发的。从罗彩霞身份盗用事件到西安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参与高考阅卷事件,再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王圣淇的提拔门事件。这些舆情事件无不反映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思潮晴雨表,它不仅关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这标志着党对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因此,研究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特征,监控与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引导,从而准确地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控制管理的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I-Space模型的引入

英国经济学家(博依索特)在研究知识资产的过程中预言信息空间将是人们进行交流、活动的一个新的场所,它是全球所有通信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的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具有不同民族和种族特点相互交流的“景观”,是一个三维空间。[1]为此,他建立了一个“信息空间”(即“I-Space”)模型,编码度、抽象度和扩散度构成了I-Space模型的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

(一)编码维空间

就高校舆情信息而言,编码的程度是用来衡量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可以针对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文字信息设计,主要对文字编码和语义进行编码,即识别舆情信息内容和学生的言论。

(二)抽象维空间

对网络舆情触发源事件的概括与描述就是一个抽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抽象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其影响程度也就越大。舆情的抽象程度与舆情者综合概括能力及文学水平有关。从监测方面看,就是要提取舆情信息,并通过对舆情信息主题的合理分类,明确哪种类型的社会危机或矛盾更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三)扩散维空间

用于衡量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积,即被学生接触、了解和接受的程度。舆情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门户网站传播、论坛社区传播、个人空间传播和人际传播(如通过实时聊天工具、邮件等传播)。在传播速度和权威度方面,门户网站新闻高于论坛社区,论坛社区高于人际传播;媒体权威度越高,消息的真实度就越大,对参与者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三、高校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I-space的网络舆情内容构成分析,可以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始于舆情者,并通过媒体传播,对舆情参与者产生影响,而对舆情参与者产生的影响力大小又与舆情的内容及区域的和谐程度有关。因此,本文借鉴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一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2],参照了其指标设计思路,得出了高校网络舆情指标体系(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高校网络舆情检测评估有四大二级指标:高校网络舆情者指标、高校舆情内容指标、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高校舆情传播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有若干个三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由叶节点指标构成,叶节点指标是指标体系中的最小指标单位。

(一)高校舆情者指标

高校舆情者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安全的重要指标,它用来刻画在一段统计时期内学生对舆情者所各方面舆情信息的关注情况,有助于从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捕捉和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所在,通过密切关注该舆情信息的爆发和演化规律,以确保舆论安全。鉴于学生对于不同的舆情传播通道关注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该指标依据传播数据源划分为舆情者影响力、活跃度和价值观这三项二级指标。

如果学生对某一新闻关注、感兴趣,他就会浏览其信息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关注的程度。新闻点击排行榜就是反应舆情活跃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排在排行榜首位的新闻就要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一定时期学生对于某一舆情信息参与讨论,的帖子数量越多,其活性就越强,所受的关注程度就越高。某一事件、话题、社会问题等的新闻评论数量体现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关注程度。新闻评论数量越多,该舆情信息活性就越强,其引起重视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

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包含四个三级指标:负面指数,描述的是舆情对学生思想冲击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程度;受公众影响力,衡量的是学生的回帖引发的共鸣程度;参与频度,指某一学生浏览或者点击、评论某一舆情的次数;监测少数可能企图通过网络传播来制造事端的学生;网络分布度,指学生的分布范围和密集程度,若某一城市的密集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那么学校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舆情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网络媒体的层面来看,一个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冲击越大,政府新闻网站、重大门户网站与其它内容网站就这一新闻事件所做的“新闻专题”和“相关新闻”的页面通常也就越多;如果学生对某一事件、话题感兴趣,也会通过论坛、博客通道进行发帖、回复和转载等,其帖子数量也就会增加等。那么,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通道所形成的对某一舆情信息数量都表现为可以搜索到的页面,通过对页面数进行科学地查询、搜索和统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情况。此时,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时期,方便发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

(三)高校舆情内容指标

高校舆情内容指标强调观测舆情的发展过程及申明周期,特别是网名发表意见次数最频繁、最活跃的事情,这也是网民情绪急剧积聚的时期。信息主题敏感度,指通过本文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得出一个数值表示其敏感程度的大小。

舆情内容监控包括对信息主题类别、关注度、信息敏感度的监控。信息主题类别就是网民关注什么样的事情,包括的内容很多,大部分舆情监控通常是热点、时政之类的。随后,就要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度评估,关注度越高,其演变为网络舆情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我们还要对大学生所关注的信息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如果是敏感内容(如涉及中央、政府高层的负面舆情信息的内容敏感度就很高),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四)高校舆情传播媒介指标

网络舆情信息流通量变化值仅仅反映了在时间维度上舆情信息数量的变化值,还需要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用来体现在一段统计时间内某一舆情信息的流通量在各地理区域上的分布,用来判定信息流通量最大区域及在该时间段内的扩散趋势及分布范围,它常常通过IP地址、ID等因素来获取、查询和定位的。高校舆情传播媒介指标旨在确定传播渠道和环节,着重分析网络舆情所在的传播和扩散阶段,其中,舆情扩散度指舆情信息在不同的传播方式中的传播速度。主要是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设计。

舆情信息【第四篇】

关键词 网络舆情;舆情危机;特征;成因;政府治理;对策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7月21日下午第34次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亿,互联网普及率为%,达到了增速的最大值,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球第一位。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媒体,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传统媒体。此外,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对于热点问题或者重大事件的激烈讨论,往往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舆论,严重影响了有关部门的决策。因此,应该充分的发挥网络舆情在提高公民意识以及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针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良莠不齐以及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现状,规定网络行为规范,使网民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促进网络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特点,使言论实现了最大化的自由表达,个人过去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言论得到自由自在的表达,形成了事实上的言论自由。然而,网络舆情的本质是民众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的关系,伴随着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舆情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着利益上的较量和政治观点和态度的改变,往往形成是非不明,相互攻讦,甚至酿成现实中恶性,导致网络舆情信息本身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何因势利导,把握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网络舆情理论,能够提供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参考。

二、研究现状

1、国际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舆情危机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0年前后。“非典”的爆发,使得政府和学者关注到了网络上的集体舆论和其对社会的绝大影响。比较重要和典型的研究成果有: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出版《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系统的阐述了有关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控制。[1]2010年国内出版了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网络舆情概念研究》,深入探讨了网络舆情。[2]2011年,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著书《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详细论述了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时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3]2011年的《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针对当时的舆情形势以及当时的舆情热点的典型案例,指导政府管理者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4]总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宏观和概念层面,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和细节研究。

2、国研究现状

国外从1980年后开始出现网络舆情的专题论文。以传播学和新闻学为基础研究舆情危机管理,研究透彻且范围深广数量巨大。美国学者提莫斯・库姆从公共关系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应对来自网络媒体的危机,详细分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避危机的方法。[5]法国法学家Tardy指出了当前社会舆情传播与新闻事件有着重要的联系。[6]美国记者Lippmann关于舆情见解沟通了网络舆情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7]随后又发表了《Public Opinion》一书,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思想,是舆情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8]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危机管理大师Heath,在《Crisis 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了危机管理的4R理论模式,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危机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9]在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管理方面,学者Pinfold讨论的结果是有人得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制造网络世界的村庄傻瓜”。[10]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影响力研究是综合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深入。

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对的网络舆情危机研究比较全面,几乎上概括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所有方面,对我国在网络舆情危机的理论研究与处理技能方面极其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状况分析

“网络舆情”是指多数人在互联网上对某一公共事件发表的理智的或者非理智的意见或者言论。“舆情危机”是指产生网络舆情后由于各自利益不同而产生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态度对比鲜明的舆情双方或更多方,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舆论,这些舆论的矛头直指刺激事件产生的根源,通常是政府部门的某项政策,在网络上的更大范围的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形成激烈的观点对抗。[11]如果此时刺激民众情绪的一方不能及时解决,舆情危机就可能立即或很快变成一场观点上的冲突甚至是行动与肢体上的冲突,称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1、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舆情的规律。

(1)虚拟身份:网络舆情的主体可以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在网络中,也可以隐藏身份的出现在网络中,后者属于大部分,用昵称、绰号、或者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

传统传播媒体或者社会组织中,个人的言论受限。网络则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虚拟身份的保护下,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压力和束缚,更少地考虑自己的言论后果,相对自由地表达观点,释放压力。这一主要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多变,增加网络舆情操控难度。

(2)议题广泛:是指公众评论的对象,即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的海量性。网络舆情议题包罗万象,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奇闻轶事都能在网络里找到对应的群体,获得理解和支持。近几年来,“失独群体”、“事件”、“”、“控制房价”、“马航失联”、“同性恋群体”等等话题不断吸引着眼球。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的议题更加广泛,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感兴趣的以及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媒体或者某个组织或者个人的各种新闻、意见、和观点才会引起关注。

(3)立场从众。舆情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形成并急剧的传播,至于事实是否清楚,判断是否正确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原因在于网民的非理性情绪,宣泄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跟风现象,导致有些片面的观点一边倒。如“南京徐老太事件。”

立场从众会产生“意见领袖”,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级主体,其意见形成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网络意见转化为舆论的关键时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提出,选拔意见领袖对其进行专业培养,对网络舆情方向进行引导与控制。如各种网络大V,明星微博。

(4)爆炸性传播。在舆情在网络上扩散的过程中,其波及的广度、传播的速度和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呈多层次、多方面传播。

网络舆情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传播范围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是逐渐向其他领域蔓延,变成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话题,最终演变为批判国家政治。

2、网络舆情现状

(1)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

①思想意识和道德伦理。第一,网络舆情危机下的政治网民民主意识。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经常在网上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影响着政治方向和政治决策。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公共事件的态度意见和观点。第二,网络舆情危机下的网民道德水准。民众注重个人存在价值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有些人过分注重个人价值和得失,导致对网络中的与自己不一致观点尤其是不公平现象反应过激,产生仇恨强势群体情绪和反应。所以必须注重网络道德的培养和自律,不要受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的驱使。②组织技术和管理监督第一,现阶段网络舆情分析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是专门负责舆情信息收集、、总结等工作的机构,收集分析具有倾向性的舆论走向以及和可能会爆发的。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检测室主要职能是研究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和准确把握最新网络舆情动态、趋势,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对网民的影响,总结网络舆情案例特点并找出规律和建议。第二,现阶段网络技术预防体系。网络实名制度是我国网络技术预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防止网民任意散布与传播虚假信息,受到了一部分习惯网络虚幻的网民的抵制,因此落实网络实名制依然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监督机构。针对网络舆情建立了监督举报的网络信箱,并建立信息分析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逐渐完善了网络舆情监督机构。

(2)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网络舆情具有的特点以及参与的低成本性,的舆情信息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网络舆情发展分为“散布,汇聚,热议,流行”阶段。科学解读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

①散布阶段。最初信息于网络上的时是没有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策划,零碎的分布于网络信息空间里。其点击量可能非常小,形不成网络舆情。[12]在网络舆情的散布阶段,如果能预料到可能形成网民关注的舆情信息,则能在萌芽状态时对舆情信息的发展加以干预,不但可以引发网民的主动关注,促进舆情的形成和指引舆情的方向,而且也可以让舆情消失在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舆情形成。

②汇聚阶段。到网络上的信息引起部分网民关注,由不同的网民对信息加以转载、评论,使原来处于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短时间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并引起许多网站转载。快速的扩散信息,使信息和网站的访问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甚至刷爆网页造成网络瘫痪。大量的跟帖、转发和评论使原本零碎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网络信息的汇聚。[13]汇聚阶段在关键时刻必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处理不当会加剧网络舆情负面压力。

③热议阶段。散播之后,随着多种媒体的参与其中,使原本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迅速成为网络媒体的炒作焦点,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互相跟风,对舆情信息进行大量炒作,深度挖掘当事人,使得舆情持续发酵,和有可能导致现实中的负面。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是政府的处理的重点和难点。

④流行阶段。将网络事件的人物情节缩略成单词或短语,反复传播强化,造成网民的对社会事物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形象而且比较具体概括的流行语,比如“我伙呆”、“土豪”、“潘俊薄“大妈”、“高富帅”、“白富美”等等,都是在舆情传播过程中以及信息反馈总结或概括出来的语言和特征,简单形象,方便记忆和长时间传播。[14]流行语大多数会成为一代人时代记忆,塑造着人们的看法和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必须在长时期的不断纠正或者是逆向传播信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弱化这些认知。

3、网络舆情成因分析

掌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于更好地研究网络舆情危机以及找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

(1)宏观成因。

①社会原因。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贫富差距、体制缺失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矛盾和人们的不满引发的对社会焦点事件的传播扩散往往最能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注意,并且受相关利益的影响,很多网民就逐渐从旁观者转变成真正的参与者和行动者,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言论的主要渠道。

②经济原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的是矛盾的不断增多,导致利益关系多元化现象。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社会矛盾激增。民众于是纷纷以网络为载体,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也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一旦民众情绪激动,抒发的不满或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就极有可能引爆一场网络舆情危机和突发性。

③政治原因。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引起多次难以控制的事件,甚至直接质疑政府的管理,矛头指向政府决策各个方面互联网。也是民意的汇集地,形成巨大的舆情危机。如“”。

(2)群体心理和网络行业特点。

网络舆情危机的微观成因时应该注重加强从大众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①群体心理原因。第一,网络个体的主观焦虑。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发表自己的意见、态度和观点,然而也会被这些情绪传染,导致莫名地焦虑感的产生,并且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有可能会不断强化。因此,他们通过网络散布信息和交流思想,制造网络舆情,从而也可以减轻这种焦虑情绪,甚至是获得一定的安全感。[15]第二,群体理性的迷失。网络舆情是群体的观点。群体的力量使处于群体里的个人倍感力量强大而容易情绪激动做出过激的反应,加剧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网络中存在着“失独老人”的QQ群,群里人员全部是失独老人,他们在群里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和慰藉,找到对政府独生子女政策不满的抱怨群体,在现实中组织串联,要求政府给予补偿,产生了具有持续的影响的网络舆情。如果遇到专业的网络推手的蓄意推动,社会稳定后果很严重。第三,转型时期网民心理失衡。转型期地区间与阶层间的利益冲突逐渐增大,特别是GDP及基尼系数的不断上涨,使民众更加不能接受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落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出来,网络评论、留言等形式提供了宣泄口。

②网络行业原因。第一,网络自身性质和网民分布。首先,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可以实现“点-收”信息瞬间完成,网络主体具有匿名特点,发表言论约束相对较小,因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此外,网民年龄全覆盖。现阶段网民主力的集中70后到90后,民主自由意识浓厚,个人主义价值观强烈,敢于积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格外关注网络中一些关于民主问题的事件。[16]第二,网络舆情研究缺乏学科体系支撑。目前的研究比较肤浅,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相对比较分散,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还没有明确,基本上照搬国外研究,缺乏独立思考。[17]如“舆情”和“舆论”两个概念不加以区分。此外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梳理概念,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18]研究结论指导性差,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时候,找不到类似的案例参考借鉴。第三,网络舆情监控手段落后。注重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机制方面研究,不注重从统计数据分析挖掘。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对策略往往脱离实际。

四、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对网络舆情危机理论、特点、成因等的深刻研究,引出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对策研究。

1、法律与制度

(1)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它是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19]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代表着政府的态度,所的信息具有权威性。政府的网络信息发言人制度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争取理解、信任和支持,消除网络舆情危机的隐患,构建和谐社会。

(2)网络监督规定。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规定》,主要内容是出台网络实名制政策,弥补了网络法制的空缺,使得网络监督有法可依。网络实名制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互联网管理方式,有利于政务的公开和公众的监督,促进网络反腐,减少网络欺诈,保护公民权利;避免青少年免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促进网络空间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监督主体扩大到每个公民,健全了网络监督管理制度。

(3)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网络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当事人网络行为受到网民或者政府纪律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约束。前提是形成舆情监管流程:监测网络舆情、跟踪重点舆情、分析目标舆情成因、制定舆情应对策略、记录整理成舆情档案和资料。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一,时刻关注和收集网络上的全部舆情信息,分析热点议题,监控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和意见领袖。其二,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舆情信息的者、发及转载网站,根据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惩罚。其三,针对舆情信息的监控要给予充分的人才和经费上支持。

2、机制和手段

(1)提升处置网络舆情的反应速度。网络舆情传播由散布到汇聚迅速,一般在六个小时之内便可完成,甚至两个小时内,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所以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新科技,使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实时监控、提取各网站的新闻、跟帖、论坛、博客、即时聊天软件信等信息源,在关键时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网络舆情危机预警。 一般舆情危机的爆发都有迹可循,通过检测这些蛛丝马迹,预判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将舆情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引发破坏程度更高的危机,使得舆情危机化解难上加难。应对舆情危机,应根据提早介入,迅速调查舆情产生原因,实时公布调查进度与结果,缩短事件的持续时间,减轻事件的危机发酵程度。另外,舆情危机舆情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人才。

(3)建立网络舆情危机联合处置机制。通常地,网络负面舆情的控制难度很大,需要多部门合力应对,单独依赖个人或者部门只能面对失败。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小组,制定完备应急预案成为应对网络舆情负面效应的有效机制之一。

(4)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系统针对舆情危机爆发间、爆发的过程中和爆发后三阶段,通过信息的收集,建设网络舆情分析、研究判断,包括网络舆情收集跟踪、网络舆情分析判断、舆情预案库及实施,整个舆情事件的反馈评价。

(5)开发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技术手段。由于网络参与人数众多,人工监测基本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网络舆情技术的运用主要涉及网络信息搜集和网络信息分析两个主要方面,涉及多种技术: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监测托管服务、辅助决策工具、微博政务等。技术手段克服了人工管理网络舆情的繁杂性和不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现状、成因等方面出发得出结论:网络舆情危机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对网络中出现的重大舆情进行、跟帖、评论或转载,形成意见、态度或观点的集合,进而引发现实世界的民众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民众的行为和行动准则。所以要探寻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成因和演变规律,有效的对策引导与控制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寻找一种合理的途径从制度层面和策略层面共同作用化解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从法律与制度,机制和手段两个角度,提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本文由于研究资料和经费有限,缺少对目前社会最新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的分析和实际调查,未能对网络舆情危机问题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 网络舆情概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 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1.

[5] 库姆(原名:提莫斯・库姆)著,林文益,郑安凤译。 危机传播与沟通[M].台湾: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

[6] Jean Gabriel Opinion and Public[M]. France:Taylor&Francis,

[7] Walter Lippmann. Opinion Study[M].New York: Basic Books,1921.

[8] Walter Lippmann. Public Opinion[M].New York: Basic Books,

[9] 希斯(原名: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等译。 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21-223.

[10] Carolyn Pinfold:Nazis,Pore and Politics: Asserting Control OrerIntemet Content.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Law and Technology,2002(2)44-45.

[11] 丁菊玲,勒中坚,王根生。我国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10):5-8.

[12] 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2.

[13]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14] 孙轶,程瑞芸,刘建明。基于关键词分析的网络舆情变化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 唐超。突发型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4)58-63.

[16] 郝力耕。网络舆情危机频发原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15)18-20.

[17] 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2-6.

[18] 余亮。 网络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7-180.

[19] 张旭东。政府传播视野中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湖南:湖南大学,

35 1294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