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春耕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农田整治、种子播种和农机调度等环节顺利开展,确保农业生产稳步提升。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全县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全县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加快春耕备耕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这一主线,及早谋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通过宣传引导、现场指导、集中轮训、督查检查、拉网排查等方式,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和农资农机保障工作,为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和群众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春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责任,科学部署春耕生产。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春季农业生产暨春耕备耕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后,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把春耕生产作为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一是落实春耕生产任务。根据县情特点和实际,全面分析研判,明确春耕生产方向,落实工作任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有关镇、村一线开展春耕生产督查,指导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集约化育苗、预留地块、复合种植覆膜等工作,面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全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与各乡镇、职能部门签订了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将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到部门、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社。二是全力稳定粮食面积。严守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底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清零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督促各乡镇在保障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个单体”粮播面积。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撂荒地核实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逐村逐社逐图斑逐地块摸排出撂荒地*亩,按照宜耕全耕、不漏一户、不漏一块的原则,结合春耕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进行全面整治。三是合理调整种植结构。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有关要求,在做好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种植的同时,扩种大豆、油料等经济作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达到*万吨。
(二)备足物资,全力保障春耕需求。为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全市各有关部门紧盯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农资储备、农机具检修等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物资储备调运。多方联动,强化组织调度,储备化肥*万吨、农药*吨、农膜*万吨、玉米种子*吨,胡麻种子*吨,基本能满足全区春耕生产需要,保证了农资供应市场的稳定,有效满足春耕生产需求。二是强化农资监管。集中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抽查农资、农具经营门店*个,指导经销商建立农资经销货台账,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累计出动执法车辆*次、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资企业(门店)*家,有效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资”安全。三是扎实开展农机具检修。组织动员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积极奋战在渠道一线,破冻冰、除淤泥、铲杂草、清杂物,累计清淤、维修干支渠道*公里。组织农机人员逐乡镇逐村开展农机检审验工作,已出动人员*(人)次,检修农业机械*多台套,检验车辆*台。成立了农机服务队,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对农机具进行维修调试,帮助和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拖拉机、犁、深松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具,共检修*台(件),排查农机安全隐患*起,确保了春耕备耕农机安全。
(三)严密监测,有效防控春耕风险。针对春季雨水多雨连绵实际,全面开展苗情调查和病虫害监测预报,切实提高农业风险防控能力。一是深入开展苗情调查。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分赴生产一线,全面开展“三情”测量调查,及时整理发布“三情”信息,整理春耕农作物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并下发各乡镇,科学指导农户尽早镇压、耧施化肥,加强肥水管理。二是积极开展病虫害调查。强化监测,做好普查,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病虫情报,落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三是强化良种引进培育。积极引导群众选用新优品种,配套良技良法,切实发挥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作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培育番茄、辣椒、甜瓜等新优品种种苗*多万株,积极开展温室大棚育苗,保障春季蔬菜种苗需求,培育各类蔬菜种苗*万株。
(四)强化培训,提升春耕技术水平。以开展“农技下乡”行动为契机,按照“抓学习促提升”的要求,把“在学习上下苦功”与提高春耕生产精细化水平紧密结合,通过现场指导、集中轮训、技术指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确保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落实到村社、地块。选派*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积极作用,开展一季度入户排查工作,宣传引导群众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户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完成化学除草*万亩、灌溉*万亩。采取乡镇集中培训、科技三下乡等方式,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名,开展专题科技培训*场,培训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人(次),培训农民*人次,切实提高了群众春耕生产技术水平。抽组*名专业技术人员赴*个乡镇开展农业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示范、面对面指导和印发资料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技术培训,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共发放培训资料*万份,举办培训*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种植技术。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种植观念陈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和新品种的接受程度较低,依然依赖传统种植经验和方法,导致春耕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升受限。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道路通行条件不佳,电力供应不稳定,影响了春耕生产中物资运输、灌溉排水和农业机械的使用。
三是春耕资金筹集困难。春耕生产所需资金较大,而部分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农业贷款门槛较高,导致资金短缺,影响了农资采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农民培训与引导。组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让农民直观感受新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平台,制作和传播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普视频和图文资料,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知识的认知。设立示范田和示范户,通过成功案例的展示和带动,激发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性。
(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和电力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等模式,引入更多资源。
(三)加大春耕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农业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设立春耕生产专项资金,对脱贫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贷款贴息。引导和鼓励农户通过合作互助等形式,共同筹集春耕生产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