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走访调研报告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驻村走访调研报告实用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驻村调研报告1

今天召集省、市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各乡镇农村指导员工作组组长座谈会,目的是了解掌握各农村指导员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沟通交流,贯彻落实全市农指办主任会议精神,及时部署下阶段农村指导员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我区农村指导员工作。今天我们还荣幸地邀请了市农指办副主任张于荣到会指导,请他作了重要讲话,很有指导意义。刚才各组组长对上阶段工作进行了汇报,从平时掌握和刚才听取的情况看,我区农村指导员精神饱满,工作深入,形象良好,成绩显著。各指导员迅速到位,尽职尽责,继续发扬第一批指导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新的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赞同。总结上阶段工作,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村情民意调研,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各指导员下村后,立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工作,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调研,深入群众进行沟通交流、促膝谈心,较快地实现了从部门机关干部到驻村工作指导员这一角色的转换。为了迅速转换角色,掌握实情,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运用联络图、联系卡等熟悉村情、了解民意。通过深入的访谈调查,多数指导员撰写了有价值、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各指导员根据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帮助新任村干部理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市委组织部陈羽根据本村实际,写出很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如驻富山马鞍山村指导员袁其猛带动本村种植户到磐安县新渥中药材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咨询当地种植大户,邀请当地药材协会负责人,介绍目前中药材产销中的热点和难点,有计划地引种一批浙贝等既适宜当地水土,又能在短期内走出低谷,发展潜力看好的中药材。市民政局驻我区宁溪镇岭下岸村指导员潘小雄一到村里就制止本村一起集体上访事件,并明确今年工作思路:一是修村道,积极向有关单位集资;二是修理村办公室;三是组织并邀请黄岩三医院专家到村为60岁老人进行体检;四是对具备条件的三户困难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目前该指导员已为村里争取到扶贫款3万元,一台价值6600元的新电脑。

二是协调关系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各指导员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积极在村民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好凝聚民心工作,应该说,目前我区“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浓厚氛围的形成,推进两个社会建设,因此这些方面离不开广大指导员的努力。在工作中,各指导员针对一些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以及尚没有换届的重点村,发挥相对超脱的优势,努力协调各方关系,促进村两委班子化解矛盾,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如我区驻沙埠镇唐山陈村的李元友同志在调查走访之后,针对村情复杂、村两委班子在换届选举中存在矛盾,他多次放弃了节假日和休息日,同镇、村干部在区、镇、村来回奔波,对换届选举工作广泛动员、宣传发动,要求大家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终于在7月上旬顺利选出了新的村委会班子。根据区委、区政府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的精神,对涉及到拆迁征地和村庄整治的一些村,广大指导员全身心投入,加班加点,保证了区里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在所驻村顺利完成。

三是全力以赴抗台抢险,树立了指导员良好形象。今年以来,我区接连遭受四次强台风袭击,在重大的灾情面前,各指导员坚守岗位,区农指办在两次台风期间对指导员驻村情况进行了突击抽查,没有发现1人脱岗。在抗台中,有些指导员冒着狂风暴雨,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如宁溪镇指导员在抗击台风“麦莎”的斗争中,共转移地质灾害区、危房户1216人次,其中病瘫老人20余人次,生猪70多头。市组部驻上郑乡大溪村指导员陈羽在台风“卡努”来临前组织村干部走遍4个自然村,转移群众70人次,并连续值班三天两夜,对溪坑水位进行观察。晚上当他发现溪水已超过了预期水位时,又立即带领村干部转移群众40名到安全地带。灾后,广大指导员又组织村民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及时修复水毁基础设施,使灾害所造成损失降到最低。

四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团队精神促进驻村工作。省、市、区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各乡镇后成为一个工作组,在开展驻村工作中,各指导员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如有的指导员所驻村碰到丈量土地、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所有指导员一起帮忙处理。有些指导员有测量、规划的特长,其他指导员所驻村涉及到此项工作,他全力帮助。在有的乡镇,一些指导员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参加了乡镇党委的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工作,成为乡镇工作的主力军。指导员工作离不开单位的大力支持,绝大多数指导员在工作中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许多单位主要领导也主动深入村看望慰问指导员,指导驻村工作,协调解决问题。

六是建章立制,推进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实施。目前,我区制定“三化十二制”,以规范推动村级组织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集中精力求发展,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强调村委会与党支部规范结合。许多指导员把村办公室建设一新,把各项制度挂在墙上,共同参与村级组织建设,为规范村级组织建设,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做了大量工作。

以上我所提到的只是前阶段区农指办掌握的一些信息,应该说还有好多指导员的优秀事迹没有提到,尤其是省、市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克服家庭困难,坚持勤下村、办实事,为所驻村做了大量工作,这里无法一一点到,在此我代表区委、区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大家向全区各农村工作指导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上阶段工作中,区农指办狠抓日常管理,加强经常性的督查暗访,及时汇总上报各指导员收集的民情民意,也做了不少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我区的指导员工作顺利开展,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同志们,今年是继续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关键一年,我区总的目标要求是:思想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减弱,着眼探索创新,再创工作佳绩。围绕着这一目标,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市农指办主任会议精神,对下阶段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入调研,夯实指导员工作的基础

调研先行是我们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一名机关部门干部到农村指导员的角色转换,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熟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只有深入地开展调研,才能适应并胜任本职工作。每一名指导员要争创学习型指导员,通过深入学习调研,把工作任务完成好。在当前要重点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调研:一是村情调研。要在前阶段调研的基础上,再深入地了解村情民意,准确掌握农民的所想、所盼。要把基层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乡镇无法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如土地征用、旧村改造、危房拆建等上访较多的问题,要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区农指办,由区农指办交办有关部门办理。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要对党员干部的现状以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应对措施进行调查和思考,尤其是即将在11月底全面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指导员一定要先调查,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摸员状况及流动党员联系方式,按照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环节和步骤,思考提高学习教育效果的方式方法。三是指导员专项工作调研。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认真思考如何做好指导员工作,对实行专职指导员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在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如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党组织作些思考。总之,作为指导员要学习和调研的东西很多,今后,大家如果有调研成果请及时上报区农指办,区农指办也可以搞几个专题讨论或笔谈,推动调研活动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明确当前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驻村工作的任务非常繁重,既有区委提出农村工作指导员当好“六大员”的基本职责任务,又有几次台风之后的灾后自救工作,还有村级换届后的关系调整、“先锋工程”建设、“百千工程”、农民就业培训、重点工程拆迁征地、土地整治等阶段性任务。面对艰巨的任务,各指导员既要学会“十指弹钢琴”,对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学会“牵牛鼻子”,结合实际抓住重点,逐个突破。在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抓发展。要把促进所驻村的发展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尤其是村级换届后,要积极开展“进村扶任”活动,帮村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制订远景发展规划和近期计划,同时要运用自身优势提供信息,引进技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帮助农民解决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如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等。在台风后,要指导群众搞好灾后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对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二是抓主线。建设一个好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关键的环节,指导员要紧紧依*当地党组织,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党组织建强,为即将在村一级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扎实基础。三是抓国策。重点是抓好计划生育、土地整理以及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等工作,确保区委、区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在所驻村得到落实。四是抓稳定。要及时了解掌握村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教育、疏导、化解为原则,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对村干部贯彻落实“三化十二制”、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制度的督促,规范村干部的办事程序,推进村务公开,营造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五是抓实事。要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找准切入点,运用自身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想方设法帮助所驻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办起。对于一些村正在实施的实事工程,驻村指导员更要积极参与,尽最大努力,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从而推动驻村工作深入开展。

三、讲究方法,推进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指导员工作还要讲究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来,平时在工作过程中,要争取四方支持:一是要争取群众支持。走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的基本工作路线,作为驻村指导员,要加强与百姓的沟通和联系,多下村、多走访,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二是要争取村干部支持。要掌握村干部心态,协调村两委矛盾,使村干部团结一致,响应我们的建议,支持我们的驻村工作,实现我们为民办事的初衷。三是要争取派出单位的后盾支持。要尽力运用派出单位的力量,当好联络员、协调员,动员派出单位大力支持驻村工作,为所驻村搭建各种外交平台,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科技,找准问题症结,解决一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四是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要积极参加乡镇、街道的各项中心工作,融入乡镇机关干部中去,实现驻村工作与面上工作的互动。

四、健全制度,切实加强指导员自身建设

加强指导员队伍自身建设是搞好指导员工作的前提,在第一批指导员下派中,我区已制订了指导员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这些制度仍然是有效的,我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月工作实绩汇报等经常性工作也要坚持落实。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具体制度:一要完善学习制度。要加强学习和调研,记好民情日记,多思考,多动笔,坚持每周一次的经常性学习,及时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区委、区政府重要部署及区级机关各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要求等,运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二要完善定期交流制度。指导员之间、指导员与乡镇干部之间、指导员与村干部之间、指导员各工作组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交流、探讨。也可创新一些载体,如举办“指导员论坛”、“指导员夜话”,建立网上BBS论坛等,多研讨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好办法、好对策。三要完善民情收集制度。要在走村访户中有意识收集民情民意,进一步通过月工作实绩汇报表等形式及时反馈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做好集中交办工作。四要加强信息报送。要树立强烈的宣传意识,工作要多做,做后的工作也要及时快速地进行宣传,要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我们指导员工作的成效,展现指导员驻村工作的风采。在座的省、市下派指导员和指导员工作组组长,基础好,素质高,文字能力强,一定要当好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的主力军,起带头作用。五要建立健全指导员重大事情集中交办制度。对一些重大问题,凭指导员个人无法解决的,要求乡镇街道做好工作,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区农指办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由区委区政府集中力量解决。

五、加强领导,确保指导员工作制度得到落实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驻村走访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下乡驻村调研报告的相关认知。

驻村调研报告2

为贯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对城隍镇镇东村进行了实际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了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如下:

一.镇东村的基本情况

镇东村位于城隍镇东部位于城隍镇东南部,区域面积平方千米,村委会驻湴塘,距镇政府8千米。东接福绵管理区成均镇东高村,南连钦州市浦北县六硍镇横岭村,西邻大西村和城隍村,北靠幸福村。全村辖湴塘、井冲、尧岭冲、上水表、下水表、阵冲顶、大屋冲、新屋、天等塘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66户,1617人。有小学1所,教师3人,其中贫困户33户五保户12户,贫困人口147人,耕地面积848亩,山林面积9400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均山地亩。该村距离镇里的街道11公里,紧挨着六万林场,属于远离城镇街道的山区农村,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方便。

1.村组织的建设情况:

镇东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人,村委主任1人,委员3人,计生专干1人,平均年龄48岁,文化程度,高中文化三人,初中文化4人,全村党员人数共有42人,其中流动党员29人,困难党员3人,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组织活动及村务工作。

2.劳动力资源情况:

全村共有劳动力936人,其中男512人,女415人,劳动力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今年外出务工382人,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万元左右,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以省外务工,种植业为主导,主要种植水稻,八角,百香果,桉树等经济作物,该村处于马坡水库上游,马坡水库是供全县人民饮水的水库,关系着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属于禁养禽畜区域,不能进行规模养殖。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有干净的山泉水引入农户,已经通了米的水泥硬化路面,有医疗卫生室一所,村级活动室一所,2017年,镇东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省外务工,其次为种植水稻,八角,百香果,油茶,桉树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水稻652亩一造,百香果192亩,油茶80亩,八角1236亩,桉树898亩。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村9个社464户全部通电,引干净的山泉水作为生活用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已经通通讯宽,带绝大部分住房建筑物为砖混结构。

5.公共服务设施:

村委办公楼建筑面积306平方米,目前村级卫生所,灯光球场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

6.贫困现状:

2014年,2015年退出户3户。2016年,2017年退出户25户114人,3户预计2018年脱贫11人,2户脱贫奋斗户,20低保户共51人,全村有60岁以上老人207人,现在贫困发生率为%,今年预脱贫户3户,争取到年底贫困率降为%。有3个学生享受国家雨露计划补贴1500元/人每学期。全部60岁以上老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月领90元养老金,但社会保障仍不能达到群众的期望值。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镇东村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困难和问题:

1.是以省外务工收入为主,种植水稻,八角,百香果,油茶,桉树等作为其他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有限,山地,陡坡地居多机械化程度低,水稻亩产800斤左右,由于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的收入微薄,因为饮用水是引山上的泉水,所以一到下雨的天,水质浑浊。

2.是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全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且人户分离户居多,居住分散,扶贫大项目数量少,很少涉及,致使全村经济收入长期停滞不前。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该村缺乏致富带头人。

3.是由于该村位于偏僻山区,环境封闭,对外交流机会少,信息化工程难以落实,缺少相关技术人员,群众思想相对保守,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术,这些问题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但是随着今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井冲自然村村民每年领取水库移民金600元,农村小额信贷的托管和自用都为村里经济收入增加不少,但是由于,该村处于全县的饮用水上游,对环保要求十分严格,这样对村各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限制。全村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半山腰,这样造成了村里饮水,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政策落实等诸多方面问题,会引起村人口素质越来越差,如不移民,难以发展。

4,镇东村留守儿童情况问题: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15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我们在平时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镇东村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镇东村464户1651人,外出务工居多,平时在家务农的大概只有8百多人,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农村里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三.发展前景和优势

1. 加强基础设施的的建设,改善基本条件,村里除了种植水稻外还有在坡地,林地种植有八角,百香果,油茶,桉树等,要引导和服务好这些种植户。

2. 多联系农技站的技术员,为村民做好所种植的经济作物做好防病,治病的知识宣传,组织好种植户学习相关知识。

3. 要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提前做好百香果,八角,油茶等农副产品的销售预案,提前了解和分析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趋势,把种植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种植户。

多方面发展农副产品种植才能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以百香果为例,去年种植户为7户,现在通过我和村两委的大力动员村民下,今年增加了12户种植户,目前该村种有百香果192亩左右,一般情况亩产4000斤,以现在3元一斤的价格, 每亩收入大概为万元,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可观的收入,相对种植水稻,目前种植百香果有比较大的价格优势,值得在村里大力推广。

四.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

2. 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仍然沿袭于传统的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五.建议和对策:

要做好镇东村的各项工作就要做好“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要鼓励劳动力继续外出务工,另一条是服务好在家创业的农户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两条都要均衡发展才能构筑和谐新农村,另外,发挥致富带头人和年轻党员先锋的作用,发动村里致富能手为村里经济献言献策,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计划,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进行增收。

驻村调研报告3

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共产党**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联系农户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我认真履行驻村入户职责,目前,已全部完成对接活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和党员会议,与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广大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愿,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L]

一、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欢城镇东,全村户1478口人,耕地面积1180亩,有38名党员,畜牧业以羊、猪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0400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曾获得“省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全面实施了道路硬化,将硬化路面通至各家各户,以便于村民的交通出行。墙壁也都进行了重新粉刷,村庄绿化率大大提高。各村下水道铺设、清淤工程的工作都已启动,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和巷道硬化建设、自来水入户工程。

三 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办实事、听民意,建感情、交朋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百姓所需、所盼、所急、所想,做到“三知四清”,在走访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荆。彻底摸清了联系户的基本状况,受到村民欢迎和高度评价。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1、结合四百活动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驻村调研报告4

驻村书记工作调研报告一:

**县干部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干部驻村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同时同步小康成了贫困地区的一个重要主题。对贫困村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开展走访帮促,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及要求。20xx年3月7日,受县委组织部和院党委的安排和指示,我被派往**县**乡**村驻村,与单位全脱钩,落实开展驻村工作。时至今日将近5个月,5个月以来的工作如实开展,紧密进行,现将工作调研汇总如下;

一、 驻村地点基本情况

**村有3个村民小组,面积平方公里,可耕地亩,有村民325 户,现有人口1119人,少数民族1010人,外出人口727人,低保94户共计232人,村干部2人,党员17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45元。该村地理陡峭多山,生态环境较差,缺水严重,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但民风纯朴,无较大矛盾纠纷。以农业种植为基本生活来源,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以家庭散养猪为辅,年轻人大多数出门打工。

二、 到村后所做的工作

在驻村工作中,我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宣传党的十八精神,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政策真正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知、为广大群众所用、为广大群众谋利;加强实地走访,充分了解目前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对一些村民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积极配合当地村委班子,加强学习与交流,把理论融于现实当中。具体涵盖一下几个方面:

(一)、召开群众大会,宣讲一系列党的会议精神和有关的惠农利农政策,共计11次有余。

第一次为交流座谈会议,主要向群众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工作性质,目的和意义,旨在与群众有一个面对面的认识。接下来4次主要向群众宣讲了党十八大会议精神、同步小康及省市县的各项会议指要、各项有关的惠农利农政策及其一些普遍的法律知识。后来的群众大会主要是为了现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和两个硬化工程,两个硬化工程的补助为每硬化户补助20个平方米,共计2吨水泥,9方石沙。召开这一会议一是为这项工程做铺垫,而是将这项工程的相关政策实打实地进行宣传,三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民主商讨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由于当地村民居住的分散性,有几次会议开到了农户家里。

(二)、实地走访民情,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现目前的具体状况。

走访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村民的客观情况,二是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形成调研,为后来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走访过程中认真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汇总,并尽最大努力地给群众出谋划策。足迹遍及135户人家,800多人次。其中包括党员同志17人,孤残老人14人(孤寡老人为3人,残疾人士为11人),空巢老人13人,孤儿1人,留守儿童10人,低保户91户228人,离任村干部6人,大学生1人,种植大户1户,其余为普通农户。

(三)、进行矛盾排查,解决群众纠纷,为邻里和睦、乡村和谐尽自身努力。

驻村工作当中,由于所派单位的性质,矛盾排查被安排在工作的前端,当然也是干部驻村的重要工作之一。后经过走访和调查,本村尚无巨大矛盾纠纷,邻里之间相处和睦。这与**村的民风淳朴有直接性的关系,也和当地的民族比列,历史延习及风俗礼仪有重要的联系。源于325户当中,只有5户汉族,故相处之中不易发生族别歧视等问题,同时当地苗族同胞重礼讲仪,团结和谐,不会主动招惹他人。甚至在经过走访和调查后了解到,**村近5年来尚无偷牛盗马等刑事案件发生。连一两起治安案件也没有出现过。

(四)、组织村民兴修水利,解决一组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

**村的基本情况当中,缺水问题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在走访当中了解到,**村上沙坝组的村民吃水问题尤为突出。后经与当地村委班子商讨,组织当地村民寻找水源,发现距上沙坝组4000米位置处,有一水源地,位于山腰之上,海拔近800米左右,其流量较大,流速较快,且水源常年不干不断,周边只有两户村民在饮用,大多水流处于浪费状态。若经规划和构建,完全可供上沙组23户人口饮用。通过与上沙组村民的探讨,决定以构建小水窖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吃水困难这一问题。当初拟定工程建设计划如下:

1,协调水源周边的两户居民,组织当地群众,以熊志发,罗朝亮为首,借鉴其他组和村的建水工程经验,整理水源,搭接水管(水管采用4分管,总计长度4000米左右),引水入户。

2,在距该组村民居住地500米位置构建以蓄水水池,长6--7米,宽米左右,高米,可溶120--150挑水。

3,村民集资,在条件范围内,尽最大力量每户投资150元左右。

4,村民出工,每户平均派出2个劳工人员,共计40人左右。

5,申请政府帮扶,衷心希望当地政府能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

6,完善和管理,责任落实到户。工程建成后以户为单位,每户对水利工程管理一月,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追究和解决。

现目前该水利工程已基本竣工,与计划无异,上沙坝组村民饮用水问题已基本解决。

(五)、宣传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政策和内容,组织推动两个硬化工程的起步、实施。

与村委班子分工合作,下到需硬化农户家丈量院坝面积和联户路长度,经统计所需硬化农户为187户,院坝面积为2400个平方,联户路总长7891米即7891个平方。

采取就近原则,结合农闲时间,在村委办公室或下到**村各个组召开村民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与群众商讨两个硬化工程的具体方式方法,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石沙的供给;

2、投工投劳的分配;

3、驻村干部与村委班子的配合和分点;

4、建设当中的安全问题;

经过研究,**村的石沙由干部组织,村民自行制造供给。选取好采石点后,村民分大组进行造沙,并同时进行,驻村干部与村委班子成员到岗到点,适时组织和监督。平分下来,每个干部负责两个小点,同时相互帮助与配合,劳动力适时流转,确保建设劳力的充足。造沙过程中严格监督,遇危险迹象和紧急情况及时通知,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现目前就**村而言,高炉组,**组,上沙坝组3个组村民的石沙已制造完成,其中高炉和**两组的石沙已运到具体农户家中,待到水泥供给到位,便可开始具体操作。

(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各次工作培训。

驻村工作不单单是同步小康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它更关系着我们当合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唯物主义理念。为此,县委各部门及领导尤为重视。2013年3月20日县委组织部组织了权限94名驻村干部培训大会,4月16日县委政府又组织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两个硬化工程的**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讲大会。同时院领导多次下到驻村点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驻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

三、 现实困难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马克思说过: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诚然,在实地驻村工作中,也深有体会地发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就对**村而言,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形势及生态较差,降雨少,降水量小,大多土地为砂质土壤,可耕作的面积少。

(二)、经济基础薄弱,种植和养殖结构单一。

该村基本以种植玉米为主,油菜小麦为辅,养殖为家庭散养猪和耕牛。种植规模小,收成低,一年算下来,出去成本和投资,所得的收入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村民甚至是收入不够于支出,更加剧了生活的困难。

(三)、交通困难,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

这是该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整个**村的人口居住并不聚集,在本就闭塞的交通环境下,使得运输和进出等更为困难。对于这样一个交通相对滞后的村,致富的瓶颈可见很大。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村民们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能早点通公路。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路是农村致富的必要条件。

(四)、严重缺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成效。

这也是该村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平时当地居民在散居各处的格局下,只能以小水池的形式解决一两户人口的日常普通用水,牲口和家禽的用水则更为紧张。而对于生产用水,变只能是望天吃饭,无计可施。

(五)、大多青壮年均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这使得**村部分农户存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有一59岁的中老年人杨朝风,因子女全部外出打工,其原本做的大多数土地借丢荒不顾,原因在于劳动力有限,实无法耕种较宽土地。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村劳动力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新生儿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年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在325户1119人的村里,劳动力占总人口40%,独居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从这些数据中显示出,全小组还有50%的老弱病残,这些没什么经济来源都要靠40%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因此就造成贫困不断加剧,而个别户头条件富裕的两极分化局面。

(六)、**村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认知程度相对靠后。

大多数村民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稍微有点文化的年轻皆外出务工。经过统计和调查,**村一千多口人中,拥有大专文化的只有两人,且是最高文凭。这种的情况和局面,直接造成了知识的缺乏和获得与引进新知识的困难,同时严重阻碍了信息的传播和宣传。最终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七),政府投入不够,特别是资金、项目和指导性技术投入不够;缺乏企业的带动。

四、 原因分析之浅见

上诉困难不单单只限于**村,甚至对于中国西部而言,大部分农村情况的缩影也都会有这些情况。这些问题的造成,与地域分布,经济水平,政治历史都有一定的关系。要解决起来,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只能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按步而行。就对我所驻的村来说,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地域条件和地理形势的造成,**村地处偏僻,海拔较高,道路坎坷,土地贫瘠;修路存在困难,且投资和成本高;

二是气候条件和水流分布的影响,该处降雨稀少,无直接河流经过,过了雨季变常缝干旱,经常缺水;

三是村民文化程度的低下,思想陈旧封闭,致使该村的村民接受新事物,新政策的速度慢,往往按部就班,不懂灵活处理,更不说放开胆子去高些发展。从而产业思想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很困难;

四是大多农村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被动性,某些地方很少积极思变,主动图谋发展;

五是对于农村而言,存在着投入的不够和一定层面政策的滞后性;

五、 几点建议和想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如鼓励发展种植业,组织兴修水利等。但政策到位,往往资金不到位、落实滞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加上当地村民的素质较低。导致**村的面貌一时间难以改变。要彻底改变该村的面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调研,反复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该村实际理出几点发展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对土地进行整合与规划

将产量低,不易出成效的贫瘠砂质土地规划为退耕还林基地,并组织当地村民进行管理。一方面对退耕的村民给予补助,让其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既不使土地因丢荒而荒废,同时有助于生态的恢复和保持。或鼓励当地村民用这一部分土地来种干果林木,同时加大扶持和帮组,做到一举两得。

(二)、转移剩余劳动力,鼓励部分青年外出学艺,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

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办夜校、利用周末时间在当地开展一些基本技能培训、技术知识的讲解,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这样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很快的适应新工作岗位、能尽快上岗。一方面减少了家庭生活紧张的压力,又能为在家农民腾出发展的空间,同时还能让外出的人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缺乏问题,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使务工者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回村后帮助发展村的经济,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

(三)、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加大目前保控辍学的工作力度,提高全村受教育水平。

**村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贫困村,观念落后,整体文化水平低。近年来,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在国家政策下,各级政府想尽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如给上学的孩子纳入农村低保等措施,免收学费,供给营养餐等。但少部分家庭仍对子女上学持放任态度,从不引起重视,导致全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要知道,多一个辍学儿童,将来就可能多一户贫困家庭。所以教育要强抓,狠抓,实抓,加大宣传,加强力度。

(四)、积极鼓励部分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全小组致富。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一部分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如杨朝亮杨朝康两人课鼓励发展其二户发展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他们有较好的种植经验与养殖理念。在驻村走访期间,发现部分家庭的旱地面积比较多,但由于坡陡、险峻难以种植粮食,针对这样的情况,下一步应该积极动员这些家庭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

(五)、多方协调,整合资金,及时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和吃水用水困难问题。

交通是联通信息与物资的重要渠道,交通蔽塞直接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从村委会到**乡中心步行至少要两个半钟头的时间,由于道路崎岖,坡陡险峻,进出村一直是一个难题。面对道路不通的问题,村民们也很苦恼,如今物价飞涨,各种生活用品在道路坎坷的情况下成本就很高,迫切的希望能够给予解决通村公路的问题。

吃水用水困难也关系这一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在驻村走访过程中,经常看见大多村民以人背马驼的方式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加上较为恶劣的地理条件,增加了取水的困难性和危险性。对于吃水用水问题,仍希望各级政府引起重视,应再接再厉,加大力度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六)、政府主导,下派干部驻村,联系相关企业到农村去搞发展,对农村进行帮扶。

政府可给予企业一些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农村去搞发展,以来结合农村大量的土地,而来可利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三来可处理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四来带给农村技术和资金,带动农村的发展。

(七)、政府加强宣传和监督,加大投入,给驻村干部多一些鼓励和支持,提升干部驻村的积极性。

宣传以提升干部驻村的社会知晓度,让跟多人了解,支持,多一份目光投到农村上来,同时加强监督,要严肃驻村干部的纪律性。加大投入一是能直接给农村带来惠利,二是给驻村工作多一些后盾和助推力量。多一些鼓励和支持,使干部驻村多一份兴趣,多一份积极,更好地全身心投入都驻村工作去。

总之,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契机、全市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创建任务的工作实施,结合客观实际,在各项政策的帮扶下,团结全村及其一切力量,发展相关民生工作,切实改变落后村庄的面貌,提高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努力!

驻村书记工作调研报告二: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到xx镇xx庄村担任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庄村现状

(一)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首先表现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产量年年增长,从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现在的9868元。全村80%的户有电话,电视拥有率达90%。村庄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村的统一规化,房屋宽敞整齐,街道宽阔干净,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二)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薯类、蔬菜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鸡等。第二产业:主要有电锯两户,专搞木制品生产。第三产业:运输车四台,油坊加工一户,豆腐生产一户。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集体土地租赁收入。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占总数近一半的地,土质较好,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其余为丘岭地,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马铃薯等,使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羊、养牛业快速发展,其收入已超过种植业的收入,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其它行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如商业,粮油加工业,客运出租业,这些业户在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三)村情概况

xx庄村,位于胶州市西部,距xx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邻寺后村,南靠大郐家沟村,西接吕家大村,北毗肖家洼村。全村共有110户,335口人,党员15名,低保户9户。主要姓氏有孙、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为汉族,全村共有土地890亩,人均亩。1987年5月,在水利部门扶持下,村组织人员打大口井1眼,使周围70亩地旱涝保收。2001年3月,引进占地300亩,主搞绿化苗木的青岛绿波苑集团公司,使闲散人员得到的安置。2002年5月,镇政府投资,在村前河上建拦水坝1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2003年3月,引进占地200亩的黄金梨种植项目,对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带动作用。

二、xx庄村发展的优势

(一)民情优势

一是xx庄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二)区位交通优势

xx庄村,位于我市西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北紧依朱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岭,岭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三)资源优势

xx庄村水资源丰富,内大口井一眼、拦河坝一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该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基础。

三、xx庄村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xx庄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xx庄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xx庄村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山草香★)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田排灌设施老化,;社会事业进步缓慢,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受土地规划影响,村庄没有预留一分一厘建设用地、全部是基本农田,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

驻村调研报告5

三、体会及存在问题

通过进村以后对村情的了解和以上工作的开展,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新更多的认识,对党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党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交东村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区位,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因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高,对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机会少,无法正常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好农村的党建工作,把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人吸收到党组织里来。把那些有清醒政治头脑、改革开放意识、牺牲奉献精神、真抓实干作风的能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突出“中心"和“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在优先位置。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特别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

(三)转变群众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现新农村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新农村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建出来的,使他们树立信心,将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到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优势、环保产业上来,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众的素质,把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产业发展、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四)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的有效方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无经验,二无模式可借鉴,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正确评价农村发展现状,倾听民声,把握民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有先有后、不同标准的原则,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35 807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