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学年终工作总结【优推3篇】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技术创新不断,团队协作增强,推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展现了科研的力量与价值。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科学年终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2025年科学年终工作总结 篇1
好而充实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在科学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学期。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期来,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学校,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注意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家长、同行面前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努力为他身心健康发展发明良好的环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样工作。注重学科渗透,教育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紧张工作之余。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头脑中多贮藏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相对而言,这个学期也是外出较多的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只是经常外出难免影响教学,也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代课的烦恼。
除精心设计教案,本学期担任科学组组长。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积极带领组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开展正常。自己还在这一学期中,代表科学组,面向全校上了一节科学课《认识消化器官》除了教学上,还带领科学组教师参加了一些科学竞赛活动,如市级的车模、船模、科学小论文等,并且取得了较优异的成果。
这一学期的科学统考效果却遭遇了滑铁卢,然而。片里面,整体成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当然,也可以提出很多的原因来推卸责任,但我一直相信一条,如果一个两个学生出了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责任,如果是大部分的学生呈现了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责任。虽然一向反感这种应试的教育,特别是科学学科上,但既然制度订出来了作为教师就应该只有遵从的责任,并为之而努力,好在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只要能够做到提升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提高期末复习的质量、容量;适当增加科学课的时间…相信在全体科学教师的努力下,科学课的考试效果一定能打个翻身仗的。
2025年科学年终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xx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这次培训跟以往的培训不同,以往聆听专家的讲座,常常是“听时激动,回来不动”,时间久了很多东西都淡忘了。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到了很多东西。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和拓展资源、完成分配的必修和选修作业、专题研讨与交流等。培训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学员的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员与辅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让学员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培训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地干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实践工作中。
1、首先感谢国培
“国培计划”网络培训让地处山区的我能够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的精华,参加互动学习,我感到非常幸运。希望这样的网络培训能够延续,以后还可以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让全体教师享受到培训,让多数教师得到学习、得到提高。这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以前从未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作规划,在线观看李晶专家的视频讲座《教师如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认为作为一名教研员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作好规划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活充满活力,不产生职业倦怠,逐步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生命价值。在讲座中,我还学习了“关注个体促进学生发展”、“科学课新课标介绍”、“整体把握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等学习内容,通过此次培训,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3、与专家、辅导老师、学员互动交流
在与专家、辅导老师、学员的交流学习中,大家各抒己见,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他们的许多观点、想法都很新颖;在与专家的在线研讨中,厘清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疑难困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
4、国培只是一个开端,让学习成为习惯
国培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以后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给我补充了精神粮食,补充了养分,焕发出无限生机。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025年科学年终工作总结 篇3
时光荏苒,沐浴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在这一年的课程教学中,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立面尴尬的迷惑,有满怀希望的期待,也有积极的探索……走过这一段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课堂教学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新一轮课程教学将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将满怀着教育的理想走向理想的教育。对于这一学期有以下几点总结:
一、课堂教学
通过教学视导、跟踪调研的听课活动中,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是“教”教材、“读”教材,没有能够合理活用教材,一节课下来,教师说现象、说结论,学生根本没有实践操作,教师也没有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平台。诸如,实验的条件,谈话交流的机会,动手的操作空间,就连思考理解的余地都没有,教师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性学习的机器,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个别教师还说“我快点讲完,好让学生背”。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当前科学课教学的现状。学生“背”,背实验现象、背实验步骤、背实验结论等,总之,背了了事,教师不关注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更何谈给学生留下思考、观察和对比的余地,留有创新的时空。何谈知识的动态生成,何谈知识的重新组建与教学设计?难道我们的科学教学的宗旨就是一个“背”字吗?
二、教学管理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科学课陆续登堂入室,科学课会不会像自然课一样仍属于第三世界,与管理者的认识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评价理念还必然引领管理者的认识,评价策略自然制约管理者的行为,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息息相关。科学教学的评价还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以考卷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更缺少的是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因此,学校要建立全面评估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关键要遵循学科特点,拟定科学的评价策略体系,不得唯独一考试成绩排列班级、学生名次和作为衡量该学科教学质量的优劣。还应参考教师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综合评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潜能。时至今天,又有几个学校真正遵照执行呢?
三、教师心声
科学课在学校仍处于第三世界,领导和教师不是很重视,就连学生也只是喜欢语文、数学,当学习压力增大时,就会放弃科学的探究活动。而对科学教师的工作量更是区别对待,可他们不知道科学课的课外探索活动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不知道科学课教师课前和课后还要做多少工作,可他们以为教科学课的老师是教语文数学课不行的教师,从某种角度上讲,尤其是村小科学课教师的地位跟校内勤杂工相差无几,这个学期教,下个学期还说不定要去教什么学科去了。在村小认为科学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整个教育教学也会大打折扣。
四、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是“教案剧”,是教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新课程实践中,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舞台”交回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舞台”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舞台”的导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倡导者,促进者。
五、重新认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在教师中间已经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却又是“穿新鞋走老路”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认为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素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是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教学资源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删改和增减等处理。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教学的灵活度,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对教材的处理要吃透课程标准,找到课程标准对这节课、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结合学生的原有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一句话,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其终落脚点是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和发展。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推敲,挖掘其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等进行灵活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否则很容易使教学呆板,甚至影响结论的得出。
六、面向全体,照顾到弱势群体。
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发言热烈、踊跃,课堂结构也比较紧凑。应该说,这是一节好课。但是通过这种教学现象,我们思考:全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收益有多大呢?有多少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呢?
我们不妨重点关注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当课上一个环节、一个活动、一个实验结束后,学生脸上流露出的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少数学生具有这样的满足感、成就感,也正是这些少数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共同表演。大部分学生的表情是那么茫然和无奈。
总之,更新观念,贵在落实,在迷惘中反思,贵在创新。只要我们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学习、反思、实践,相信许多科学教师会很快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从而迈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我们的科学也因此而会更精彩。
上一篇:司机个人年终总结优选汇总3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