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精选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清明节网上祭奠活动蓬勃开展,传承文化,缅怀先人,增进亲情,方便快捷,受到广泛欢迎和参与。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

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范文 篇1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根据市精神文明办的通知要求,我校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英雄崇拜”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该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该活动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校统一部署活动,校长对活动作了大量指示,德育部门和学校共青团委员会发布了“在线英雄崇拜”活动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在线英雄,铸造中国灵魂”,组织班级安排会议,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本次活动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将网络引入活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在网上收集信息,宣传英雄事迹。学校组织学生上网查找英雄事迹的相关信息, 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学生们对烈士们有了更深更具体的了解。利用所得信息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期关于“清明节”的黑板报。

(2)学校团委、学生会干部组织清明扫墓活动

(3)学校团委出版了一期“清明节”宣传刊。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纪念活动。我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清明节假期,班主任安排学生访问中国文明网、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未成年人网。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知道的相关内容,向烈士献花鞠躬,在留言栏留言,表达自己的记忆。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近xx名)在网上献花留言。

3、拓展校外,整合资源。

4月3日,德育部、团委组织150名高一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通过实地活动,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伟大成就。通过网络与实地活动资源的整合,学生们接受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在活动中,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和人民献血的.感人事迹,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更深刻地认识到烈士们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表示,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向烈士学习,沿着烈士的脚步,接过烈士手中的接力棒,继承烈士的遗产,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勇敢地承担建设祖国的历史负担,为使中华民族骄傲地站在世界森林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项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结束,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这项活动回顾了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事迹。他们心中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深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青少年要感受到自己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素质,为国家和平稳定、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在线英雄牺牲,共同铸造中国灵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稳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范文 篇2

一、开展“百万中小学生清明节缅怀先辈活动”

节日期间我区组织43所中小学校55000余师生分别在我市革命圣地、各类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和战斗纪念设施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群众性纪念活动,为革命先烈扫墓。例如:我区44中学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该校1600余师生在我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千人迎“低碳”徒步祭英烈活动;华兴小学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组织五年级队员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队誓词”纪念活动;南位小学组织3—6年级各中队的少先队员来到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英灵,并举行了庄严的入队仪式。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节日期间我区组织8个街道(镇)、58个社区、23个村、3000名网民和6000名青少年学生,依托中国文明网、河北文明网、石家庄文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搭建的“网上祭先烈”互动平台,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进行网上祭奠、撰写心得体会、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先烈、先贤、先人的感恩和敬仰。例如:四十中学组织家长和师生在网上发表感言3600余篇;四十三中学、二十七中学、四十四中学共发表感言1500余篇;华兴小学、南焦小学、南王小学、裕东小学、华兴小学、金马小学、东京北小学、东明小学、二十铺小学1800多人成功的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东苑小学参与活动的师生共达800余人次;石门小学师生发表感言1000多条。

三、开展文明祭祀活动

节日期间我区组织8个街道(镇)、58个社区、23个村的全体居民开展祭祀先人活动,以突出环保、和谐为特点。充分利用石家庄文明祭奠网对先辈进行文明祭奠活动;改用献花、植树等方式祭奠先人,进行文明祭祀,破除陈规陋习。例如:兴苑街社区在节日期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倡导文明祭扫社区共建和谐”活动,并结合本社区老年人居多的实际情况,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板报形式进行文明祭扫的大力宣传,倡导广大居民讲科学、讲文明、树新风,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美好新社区;育才街社区居委会在4月1日下午对全体社区居民开展了倡议居民文明环保祭祀、“网上祭英烈”、破除陈规陋习等活动。

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单200份;燕港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文化载体功绩,书画社组织了撰写诗词祭文8条、合唱团演唱了怀念、宣传革命先烈的歌曲,如大合唱《在太行山上》、《长征组歌》、《跨过鸭绿江》等革命歌曲;东苑小学利用红领巾广播及辅导员的讲解,来引导学生采用鲜花、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生态的祭奠方式,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浪费;方村小学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带动家长改变街头烧纸的陋习,进行文明健康的家庭祭祀活动;裕东小学以清明节祭祀家庭先祖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寻根溯源,文明祭祖”的活动。学生们和家长一起翻阅家族谱,来了解自己的家族史,追寻家族中的`先贤,既表达了对家庭已逝先人的怀念之情,也使家族中的优良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和传承,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三、协调联动

在节日期间我区组织城管、园林、工商部门对所在辖区各负其责,搞好服务。例如:区园林局组织全局专业力量对我区8家公园和公顷的公共绿地开展巡查防护,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区工商部门对我区12个综合市场进行严格管理,对违法生产、销售丧葬用品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维护了丧葬用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区城市市容管理部门主要强化我区占道经营管理,并加大辖区内的33条主要街道焚烧冥币、祭品的治理力度。

清明节网上祭奠总结范文 篇3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继承先烈优秀品质,增强爱党爱国情感,济源市认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节纪念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活动状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济源市礼貌办、市教育局领导对清明节纪念教育活动高度重视,3月2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对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做了具体安排。

二、形式多样,资料丰富

1、组织扫墓献花活动。3月31日至4月2日,由教育局牵头组织,城区部分校园分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组,有秩序地来到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祭奠民族英魂,理解革命传统教育。市关工委老领导轮流为7000余名 师生做了8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报告,使参与师生深受教育。一些学生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必须会认真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爱党爱国,忠心报国,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让祖国明天更加完美。农村不少校园也自行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纪念教育活动,寄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崇敬之情。

2、组织“网上祭英烈”活动。4月1日至4月7日,市礼貌办、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师生登陆中国礼貌网、济源礼貌网,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在网上鞠躬、献花、留言,以朴素简约的`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哀思,表达了。据统计,约有7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

35 428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