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精选7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公祭日活动圆满举行,参与人数众多,氛围庄重,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传承了历史记忆。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1

“1937年12月,我们记住了一段悲怆的岁月,记住了‘30万’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77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此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寒气侵骨,我们静静伫立,生命已然殒落,却依旧刻骨铭心。”今天上午,南京市汇文小学开展了“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以此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

在现场了解到,纪念活动共分为“历史的回眸”、“今天的凝驻”、“未来的展望”三个篇章。其中“历史的回眸”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一座雕像开始讲起。那是一位母亲,手里捧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死在了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骨肉分离、亲人离散,侵华日军用血淋淋的屠刀,制造着惨绝人寰的一幕幕悲剧。痛彻心扉的回忆,让师生情难自抑、感同怀伤。

“今天的凝驻”让时间驻足在今天,目的让学生们清晰地铭记这段历史。学生代表呼吁全校同学:“勿忘国耻,更要珍惜和平。以史为鉴,我们更要走向未来。”随后,所有师生将右手放在左胸之上,一起高声呼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未来的画卷缓缓展开时,第三篇章“未来的展望”也随之开启,小学生们的梦想及愿望,都被贴在蜿蜒雄伟的“长城”之上。同时,学生们纷纷宣誓:“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做五星红旗下的‘最美少年’!”

活动最后,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早已搭好的公祭台,依次献上自己手中的花朵,祈愿和平,祈愿梦想。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2

20__年12月1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国家公祭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活动。

营造氛围学校利用电子屏、橱窗、展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布置宣传标语,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课堂渗透。全体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宣传烈士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集中开展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活动。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各班级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良品质。

这是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我校师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3

今年的12月13日是全国第个_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本周,我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正视民族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向全校师生宣讲了公祭日的由来,介绍相关活动安排。各班自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追忆历史岁月,感悟今日幸福生活。在学校组织的相关主题征文活动中,参赛同学阐述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战争的探寻及反思表达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思想。

学校表示:在首个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校还将在12月13日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向全校师生解读《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部分内容,引导大家知史明理,爱家爱国。

为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弘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12月10日,在学校德育处的统一安排下,各年级各班利用下午活动课时间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

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老师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意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奋力抗击侵略并取得伟大胜利以及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对国内外的深远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说。副校长张尤胜参加七1班班会时重点给同学们讲了甲午战争、九一八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卢沟桥变、南京*等大规模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让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和中国物质、文化等财产受到严重损失。通过此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认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国军民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战斗迹,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觉性,也让广大同学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的道理。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早日报效祖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不忘国耻,在新年到来之际,总结沉淀、畅想未来,努力把个人的梦想、成长成才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4

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如1月30日是印度烈士节,3月3日是加拿大烈士纪念日,5月9日是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5月30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

中国拟定在每年3月4日举行公祭人民英烈活动,并将这一天确定为“国家烈士纪念日”。民政部为设立烈士纪念日而进行了多年的论证。20__年人民网对设立烈士纪念日进行网上民意调查,70%的网友表示支持。在新华网进行的投票调查中,支持率则高达%。

20__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烈士纪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__万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5

为了纪念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班团支部决定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举行此次团日活动,以此谨记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由于12月13日,即纪念日当天是周日,较难借到可以供我班同学观看影片的教室,所以团支部决定在12月11日,即周五早上利用34节空课时间开展这次团日活动。我们相信,尽管时间上不能与大屠杀纪念日完全重合,但我们英语0902的同学能够有这份心,一样可以感悟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国耻。

活动开始,先集体观影片《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给我们极大的震撼。

当中那些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宏大悲壮的场景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错觉,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心惊胆战、悲痛哀凄。而我们所能做的是,静静坐在电脑前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在观看完影片后,已经快临近12点。这时,我们将30个小蜡烛纷发给所有同学。整个教室里安静的很,偶尔的哭泣声低低响起,大家默默地把手中小小的蜡烛点亮,相互传递,传递那份未来希望的光亮,传递那份微小但坚强的温暖。此时,大家集体起立,手捧小蜡烛,为南京大屠杀中牺牲的人们默哀3分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心中加强了对过去历史的认识,更明确了今后奋斗的动力于目标。爱我中华,勿忘国耻!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6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为了悼念南京*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x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理学院举办教师、学生党员纪念日交流会以及学生公祭日观影活动,向南京*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

12月13日公祭日,党员交流会在理学院行政楼120会议室举行,教师、学生党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主要就南京*事件进行回顾,希望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尊重历史。就南京*事件教师、学生党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为在南京*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交流会结束后,每位老师、学生都感想颇多,对我们那段惨痛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缅怀在南京*中遇难的同胞,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于12月13日晚,学院组织同学在理学院行政楼一楼报告厅观看影片《南京!南京!》,活动先是以学生代表的演讲开始,演讲中提到了南京的今非对比,当年惨烈阴霾,而如今和平温暖。随后同学们一起观看影片,回到1937年冬天的南京去感知1937年的他们。影片以细腻的演绎手法为我们重现了1937年的南京,以及敌人对我们的土地上不可磨灭的罪行。不少同学观影后潸然泪下,不仅对敌人的行为愤慨,还为我们遇难者的同胞的同情。随着影片的片尾声响起,我们的观影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南京*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容忘却的史实。亲历和目睹“南京*”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做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南京*过去已经77年了,30多万中国同胞的性命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了,但历史永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它像一座警钟,时刻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南京*,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南京*,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南京*,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沉痛悼念南京*遇难同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自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2025年公祭日活动总结 篇7

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邓小平

百年南洋,钟灵毓秀。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这百年史册上,更有一批名熠熠生辉,他们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艰苦奋斗、前赴后继、英勇献身,他们是最值得骄傲的人,更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的人民英雄!

“民主堡垒”与国家休戚与共。“长夜难明赤县天”,创办之时正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年代,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富强,努力探索救国之路。到建国前夕,交大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振兴,坚持真理、慷慨赴义,成为沪上高校中最著名的“民主堡垒”。

“青青犹在”为青年壮志励行。先贤英烈多为一介书生,苦读寒窗,志在报国。今天我们缅怀革命烈士,回顾峥嵘岁月里他们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他们不屈的斗志与毅力。更是学习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勇赴前线,轩昂磊落、大义凛然的气节。这是交大儿女的赤胆忠心,更是青年一代的猎猎旌旗。

中华好儿女,新青年,让我们继承英烈遗志,肩负历史使命,满怀激情地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英烈永垂不朽!

35 4169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