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精选4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第一篇】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嫌我们来看一下金融学院的同学们会写怎样的论文吧。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拥有海量数据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形成对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挑战,零售业务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在大数据视角下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大数据视角下分析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现状;最后,针对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银行零售转型。

一、引言。

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融合造成对传统金融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金融脱媒和降低交易成本。虽然目前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和机构业务影响不大,但是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大众客户基础、业务领域(支付、存款、中收、零售贷款等)、经营模式以及社会舆论环境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以及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如何转型是当前银行业继续探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正逐步遭到侵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居民储蓄存款份额下降;二是居民和小微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性降低;三是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压力突出,中长期贷款比例远远高于短期贷款[1]。通过上述影响表现可以看出,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客户、资金和业务都在流失,从大数据的视角来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2]。

1、大数据的分布式服务处理方式能够降低交易的时间成本和硬件成本。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采用了集中处理的方式,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块硬盘并通过一个服务器进行处理。但随着数据量膨胀至tb和pb级,传统的集中处理方式和较低的通信带宽限制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很难得到实时的处理结果。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硬件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为架构的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效率。如hadoop平台的mapreduce模型能够将复杂的运算模型运行在分布式系统上,极大提高了数据的运算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时间成本和硬件成本。

2、大数据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有助于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中间成本。大数据的4v特征中包括快速化特征(velocity),即大数据时代,信息产生的速度近乎实时[3]。信息的实时产生大大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拓宽信息流通的渠道,削弱市场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价格波动,并降低信息搜寻与处理费用,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在精准营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同时,大数据有利于交易流程的简化和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成本问题。

3、大数据为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降低了违约成本。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评估能力正逐步下降,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足够的数据。初次贷款或有过信用污点的个人很难提供更多的数据供银行判断其还款意愿和能力,小微企业在初创期也很难证明其信用度。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类型多元化(variety),目前,facebook、微博、视频和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已经应用于个人信贷的风险评估。如美国zestfinance公司专门针对无法提供信用证明的人,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个人碎片化信息和zestfinance风险评估模型重组个人信用视图。该公司目前首次还贷违约率低于竞争者,投资回报率达到150%,其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大数据挖掘能力。

(2)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导致客户行为发生变化。

1、客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权。截至6月末全国正常运营网贷平台为2028家,全国众筹平台达211家。相比于形式单一的传统银行零售和营销,新鲜血液的加入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活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余额宝可以让客户将零钱用于理财,且随存随取,期限固定,这对于客户来说是更灵活的理财方式。p2p平台在列出利率和投资金额之外,还会列出资金投资去向,并且会向客户提供贷款公司的信用程度和公司业绩指标,这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参考,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性。

2、客户的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更为广泛。首先,在传统银行零售时代,客户通过有限的资源来获取银行零售产品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当客户有需求时,他们首先会选择通过互联网来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该商品的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客户更容易获得金融市场行情,从而可以通过比较购买到满足其需求的商品。其次,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客户会直接在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评价信息往往会被商业企业或数据服务公司收集,成为对商品评价的舆情数据,如百度口碑、微博统计以及电商网站的购买评论等。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评价模式对客户决策的影响更加广泛。再次,随着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的发展,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客户的黏性,对客户的服务和产品推荐也是客户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科技化、网络化让消费行为趋向便捷化和多元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6月,我国的手机网民总数为5、94亿,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数量达到2、76亿,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24万亿。移动支付最初涉及的是线上业务,但随着业务拓展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已从线上拓展至便利店、餐饮店、出租车和医院等线下场景。其中,支付宝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改变了客户的消费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如今,支付宝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80%的份额,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缴费平台,支持全国25个省份、361个城市的水电煤缴费等民生服务。用户可通过支付宝钱包、微博或手机淘宝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手机上完成生活缴费、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医院挂号等事项。

(3)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导致业务决策模式发生变化。

1、事前预测。大数据最大的用途在于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未来某一事件的发生,并可据此进行人为干预,使其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大数据时代,事前预测的思想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首先,对量化数据的需求转变为“不要随机样本,而是总体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第一步是对总体数据进行抽样获得样本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为主;而在大数据环境下,随着硬件设备的存储容量、处理速度与通信带宽的提升,对gb甚至tb级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其次,对数据类型的要求转变为“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在大数据环境下,只有20%的数据是传统数据库能够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其余80%的数据都是网页日志、微博、文档、视频和音频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通过结合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的大数据模型相比单一的结构化数据模型而言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再次,对数据与事件的关系转变为“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需要知道原因,这种方式降低了从业门槛,也是很多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事中感知。事中感知的含义是大数据可以准确地模拟事件或活动的进展情况,通过把握进展细节制定行动计划和政策。大数据之所以能够对事件进行准确的模拟和精准的把握,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上。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能够及时把控事件的变化,与传统的银行零售相比,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事中感知能够更准确的刻画客户行为,修正营销策略。

3、事后反馈。事后反馈的目的是对依托大数据做出的决策进行验证与评价,并能够实时地调整决策结果。事后反馈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大数据决策的结果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大数据模型的准确率、提升度等预测效果的评估,通过迭代优化直到找到最好的模型;二是将评价结果反馈于银行经营决策和业务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与商业目标的契合程度重新修正经营战略和业务流程。

三、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现状。

(1)基础架构的转型。

商业银行依托大数据转型的基础在于信息体系架构的构建。图1为―间中国银行业的it投资规模,可以看出,从开始,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显著增长,和两年投资规模分别为777、5亿和892、4亿,涨幅达到16、11%和14、78%,预计年将逾千亿。

商业银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投入来完成基础架构的转型:

1、数据仓库的建设。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银行数据总量已经超过上百tb,传统的数据库无法存储如此庞大规模的数据,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如工商银行建立了企业级数据仓库,该数据库统一了全行各部门的数据,存储结构化数据量达到400tb,数据规模居国内同业第一、国际第六,并提供灵活查询和通用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数据服务支持。

2、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大数据吞吐率和实时处理的能力依托于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倒逼商业银行改革。如农业银行大力推进集群架构、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引入集群数据库和mpp数据库,构建更加开放的分布式架构,除了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外,还分别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流式计算平台和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应用智能语音云对银行的语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语音数据进行持续在线实时处理,提升了经营和服务效率。

3、数据质量治理。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除了数据规模庞大之外,数据来源也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发展至以网络日志、社交媒体为主的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增加为商业银行的精准营销提供基础,但数据质量是决定营销模型准确性的关键。完善的数据治理可以确保商业银行数据的可用性、可获取性、完整性以及一致性。目前银行数据仓库中数据经常存在的问题有标准不统一、存在缺失值、数据异常和更新滞后等,商业银行的数据治理方式主要包括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定期的数据质量评估和闭环的数据质量管理模式,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治理数据源头[5]。

(2)零售渠道的转型。

银行零售渠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单渠道阶段、多渠道阶段和全渠道阶段,零售渠道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单渠道是指单一的渠道销售形式,主要是指物理网点;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银行零售由单一的物理网点形式拓展至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多渠道阶段;20前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了满足金融消费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的需求,商业银行采取物理网点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为客户提供无差别服务体验,这也被称为全渠道阶段[6]。

20,商业银行在全渠道零售方面步伐加快,领域涉及理财、p2p、电商以及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方面。纵观全年,其方向主要体现在平台化和移动化建设,并且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电子银行方面,全面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短信、微信新型服务方式,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基本在80%以上(见图3);同时,商业银行还加大了电商平台的建设,例如工商银行投产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三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网上银行方面,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已经开始了银行网上社区的建设,为中小企业、个人用户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在社交网络平台方面,光大银行与新浪微博合作进行舆情监控和开发缴费应用。

(3)客户管理的转型。

零售的关键在于对客户的精准定位,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商业银行在过去对客户管理普遍应用了“二八理论”,即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只对20%的高价值客户进行重点维护。但实际上金融客户群体具有“长尾效应”,80%的低价值客户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同样不可小觑。互联网金融的成功之处在于除了抓住20%的高价值客户之外,对剩余的中低价值客户也进行挖掘、发展和维护,提升客户的忠诚度[7]。客户管理的关键在于用大数据的方法对客户进行细分并根据客户的特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在分析海量客户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管理体系。如民生银行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通过充分引入各类大数据智能商机挖掘模型,实现了智能化的目标客户推荐和产品推荐,其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包含交易链智能获客模型、客户价值弹性预测模型、产品精准营销模型、客户流失预警模型,为全行客户经理进行精确化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有力保障。工商银行专门针对中高端客户建立了中高端客户流失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根据多个指标将客户分为“维护不到位客户”、“理财逐利型客户”、“结算交易户”、“储蓄客户”、“外流型代发工资客户”、“高端信用卡客户”、“电子活跃户”、“其他客户”,并结合每类客户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批量挽留策略。

(4)风险管理的转型。

银行零售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成就了互联网金融普惠式的金融服务方式。如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普遍存在非定量分析和缺乏实时性等,而且很多影响借款人信用的指标并未作为变量反应到模型中[8]。利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能深入找出影响客户信用的特征因素,并将这些特征因素都作为变量来预测新的贷款人的信用程度。目前,“大数据+风险定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款授信的主要方式,招商银行推出的“闪电贷”是一款支持移动端的纯线上信贷产品,“闪电贷”能够支持更广的小额贷款用户,是招商银行实施零售贷款惠普金融计划之一。“闪电贷”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差异化定义贷款利率,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将由系统根据客户过往数据每个月动态调整一次。

四、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建议。

(1)需遵守市场规律,符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应用场景。

当前,在社会各界兴起了一股重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热潮,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开展大数据战略的制定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商业银行大数据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早进行大量投入,选择了不适合自身实际的软硬件,或者过于保守而无所作为都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发展大数据零售业务要符合市场规律,寻找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契机和大数据应用场景,建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2)需要增强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

首先,大数据的核心基础是其平台建设程度及信息整合能力。面对大数据的海量、类型丰富、实时产生和价值密度稀疏等特征,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的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改造,建立起大规模、非结构化、分布式与流计算的大数据仓库。其次,提升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数据标准的建立和数据质量的治理。目前,来自银行各部门、各渠道的信息标准往往存在差异,很多信息存在缺失和定义范围模糊不清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推动数据治理体系架构和制度的建立,形成统一的、完整的客户信息视图。再次,是增强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要利用大数据专业工具,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架构和业务逻辑模型,规范大数据管理制度,将大数据转化成商业银行零售决策支持信息。

(3)需要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与应用方式。

社交网络的兴起为银行零售业务开辟了新渠道,网站、微博、论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数据来源。目前,商业银行在大数据应用上主要以结构化数据为主,对网络日志、视频和语音等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尚浅,利用半结构化数据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舆情监测、风险管理、客户特征提取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有效融合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建立非结构化数据应用方案是商业银行提升零售能力的重要机制。

(4)需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在云计算、生物识别、硬件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驱动下,未来大数据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应用将不仅停留在业务分析和决策制定层面,而是包含了业务、管理、科技等若干层面的深度融合。如智慧银行与生物识别支付是目前大数据与高新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深度融合创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未来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也将不断的通过大数据创新应用的方式完善业务流程、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客户体验。

(5)需要加强大数据安全管理。

大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商业银行零售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如果管理不善,“大数据”本身也可能演化成“大风险”。大数据应用改变了数据安全风险的特征,不仅需要新的管理方法,还必须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监控和治理。为了确保大数据的安全,商业银行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协调大数据链条中的所有机构,共同推动数据安全标准,加强产业自我监督和技术分享;二是加强与监管机构合作交流,借助监管服务的力量,提升自身的大数据安全水准;三是主动与客户在数据安全和数据使用方面加强沟通,提升客户的数据安全意识,形成大数据风险管理的合力效应。

(6)需要加强行内沟通协作与行外广泛联合。

首先要加强行内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共同打造一支复合型的大数据专业团队,不仅要掌握数理建模和数据挖掘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力,提升商业银行对大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商业银行应充分吸收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经验,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打造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零售新模式;同时可与国内国际顶尖的大数据服务商(如ibm、sas、teradata等)共同打造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由实验室统一负责大数据方案的制定、实验、评价、推广和升级,促进大数据向价值资产的转换。

(7)要注意信息脱媒带来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金融活动产生的数据快速膨胀,银行占有和产生的数据占比大幅下降,新数据的产生和保存不再依赖银行;二是过去通过商业银行的数据流和信息流,现在则通过新的渠道和载体直接与信息输出和接收方进行传递,商业银行不再是信息交易中的重要一环。信息脱媒将会带来信息数据的减少和滞后,缺少数据将会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屏障,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展开合作,积极获取更为广泛、更为独立的数据和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第二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20xx年8月,高风险抵押贷款引发了金融领域的危机。这场危机是一次周期性危机,更是一场体制的危机。当今的危机标志着美国从20xx年开始的一个经济周期的结束。也就是说,与任何危机一样,此次危机有其周期性的一面,但它也宣告了更长的一个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经历了二至三次的经济循环,其间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以低利率和促进资本的流动性为主要标志的。当前,我们面对的1987年以来因经济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而发生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一些作者称之为“金融体系危机”。这次危机严重程度之所以高,是因为在纳斯达克股市发生暴跌后,美国又一次成为震源,而且其银行体系处在此次地震的震中。在世界范围的自由化和放宽管制的进程中,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这一过程随着1992年到1994年美国投资的推动开始,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告结。

这一在更高层次调整再生产出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基本矛盾真正成为全球性的。过度积累和生产过剩成为世界经济范围的特征;二是与大量货币资本“自主”积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以不稳定的金融构建某种宏观经济的努力,必然要依靠大量的负债,从而必然产生大量虚拟资产。证劵——债券和股票给了人们参与分享企业利润或通过公债攫取税收得来的公共收入的权利。商业银行证劵投资业务是创作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银行使经济主体掌握的钱大大超出了实际储蓄的数目。银行靠收取利息向企业提供货币,这使企业得以等待应交付给它们的支付款,也可以在创造机制和超额价值的投资活动中得到补充金。为此,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对商业银行证劵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的进行研究。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金融全球化过程本身无论由于全球化的形式还是向金融市场的过渡,都削弱了大多数国家的银行体系。金融市场制度再次使证券市场占据了中心地位,这种制度的恢复也意味着金融市场特有的运转方式孕育的特殊类型危机:金融资产名义价值出奇地高,内容极具有虚拟性,重要资产类别与实际经济中的交换物联系甚微,证券市场的预期投资与反映出来的模仿性很强,最后初级证券市场上产生的动荡很可能其衍生市场蔓延。由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证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甚为重要,不仅关系着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金融危机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就商业银行在证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和风险管理在实践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风险管理在实践操作中的完善,是结合工作实际状况对风险管理提高的具体细节操作。包括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完善投资业务基础分析工作及优化风险防范体系。债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资业务基础分析工作的完善。在优化风险防范体系中,本文在内控制度、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市场风险管理及反应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四)研究背景。

20xx年到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量不能偿还的信贷即次贷,渗透到了放宽了管制的、赢利投资机会匮乏的金融体系中,并且进入到各个银行的资产中。这是运用“证券化”技术造成的后果。这种技术就是“把信贷机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所持的贷款转变成可交易的证券”。这些证券都有粗陋的名称。证券化有许多好处,既提供了业务及收益多样化的机会。也把分期偿还的管理、因而把再投资率风险交给第三方,还遵守了银行清偿比率,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金融产品。证券化使向最有能力提供保险的人转移风险的做法得到普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技术是一场根本性的金融革命。职业金融家们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甚至在今天,他们还在疾呼不要对证券化提出质疑。抵押贷款危机首先转变为金融体系的内部流动性危机,然后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信贷危机,这个过程说明了在容许银行或基金的贷款无限转手,尤其是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转手过程中将大笔利润揽入囊中这样的情况下,证券化只是使针对不同信贷形势的纯投机战略得以迅速发展。

(五)文献综述。

1990年到1991年的萧条启发米揭尔提出了“金融危机”理论:“在一般性萧条情况下,市场经济主体看得较远些,他们的目光能够越过困难时期,并且拥有金融手段缓解危机。但是在金融萧条情况下,不确定因素大得多”。金融危机的特点是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资产负债严重减值,债务负担越来越重,那些具有战略性地位的银行情况为严重。

阿格利埃塔认为,一次“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排除金融脆弱性或者至少明显地消减脆弱性所需要的时间。

三、证券相关的理论。

见奥尔良理论:对于制约金融市场集体评估的常规持有任何怀疑,在证券未来兑换条件不太确定的情况下,都会深深地影响证券的流动性。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可以被看作金融流动性危机,危机导致投资者无望地寻找流动投资,主要是流动货币的替代形式,如此做法反过来又会加重金融危机。这样流动资金的人为性质就充分表现出来,事实上,所有证券不能被同事都兑换成货币。为了有流动资金,就必须有积极的投资者,投资者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流动性,而是资本的未来收入,而且为此他要做好准备握牢证券,稳定市场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发行股票的作用原则上是使公司提供用于投资的融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股票代表了所有权的证券。马克思说,它是证券所有者年终结算时以红利的形式获取的对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力。但是股市给了这些证券的第二条生命,使证券成为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正如提货单在货物职位,和货物同时具有价值一样。它们成为并不存在的资本的名义代表。

四、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自古以来,风险管理就已经存在,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然采取的措施之一。19,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并认为安全职能是所有职能的基础和保证,是控制企业及其活动所遭遇的风险,维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证。

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衰退、工厂倒闭等社会财富遭受到了巨大损失,人们开始思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或者消除风险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后果,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和处理风险。1993年,在美国经营者协会的大会上,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每年召开两次会议,除了从事保险管理外,还开展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事务。1932年,由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纽约投保人协会,彼此交换风险管理的信息,并研究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形式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风险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1950年,美国的加拉格尔在《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仅仅将保险作为处理风险的唯一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的方法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寻求风险管理方法的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风险管理理论是对风险因素、风险源、风险事故和损失等要素的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

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第三篇】

愈来愈多的个人与厂商企业将其事业与投资范围扩展到国际间,使得各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得不随着贸易及资金的流动而朝向国际化发展。因此,为求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适当的金融改革与金融体制健全发展,进行7金融深化8是必要的手段。

然而,要将原来实行严格管制的封闭性经济社会跨入开放自由的国际市场,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制度峰正与环境适应后,才有可能逐渐进入全球性的国际市场。但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准备好才进入国际市场。最快达成国际化及全球化的方式之一即为加入国际组织,以国际组织会员的身分得到国际资源的帮助及优惠等条件,不但加速国内经济的成长,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国家收益等等的优点,使得各国纷纷以加入国际组织为全球化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享有利益的同时,加入之会员国亦需将国内市场开放成为.国际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应优先考虑国内的经济与市场是否经得起国际性的冲击,并且为即将成为国际性的市场做最完善的准备。例如交通运输、电信通讯、金融服务等等,这些基本设施的准备与管理,除了配合国际市场需求外,更应该以增强本国产业对外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金融服务业对于影响国内经济,因此在进入国际市场前,除了必须了解国际性金融环境外,对于本地的金融服务产业之发展与现况更应该认识清楚,以便于为迎接全球化而准备。

二、研究目的。

一般而言,亚洲大部分的银行组成是由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成立,或是财团或家族集团为了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李佩芝、庄安棋,20xx)。台湾银行的发展过程亦如一般亚洲银行组成相同,由政府、财团、家族集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台湾经济发展初期为稳定物价、安定金融及发展经济目标,*政府采取严格管制金融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组织的成立、加上通信科技的发达,资金的自由流动的趋势下,对于金融管理进行弹性调整与开放措施,朝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方向推动。

近年来,台湾经济的快速成长、台商的外移,以及消费金融的兴盛,在这多变的金融环境下,政府*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为主要目标,采取金融开放政策、修改金融制度的方式,主导本地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改革与转型。银行产业在这一波波的改革与转型方案中,是受影响及冲击也是关系着改革与转型成功或失败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一切的金融改革措施主要是以符合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的需求为目标的前题下,台湾政府*所主导的金融改革与转型策略如何影响本地银行业以及是否适合本地银行业的发展,乃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拟针对下列之事项进行研究。

1、全球金融环境变迁对银行产业之影响。

2、台湾金融改革过程与制度分析。

3、台湾金融改革对本地银行业之影响。

是后,经由分析结果提出台湾金融银行业之未来发展策略与可行之方向,以供相关单位之参考与建议。

4、研究方法与限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探讨法与归纳分析法,首先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报章杂志,含括经济、金融发展相关之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整理归纳出全球金融演进方向及台湾金融改革策略,对台湾银行业之影响。同时,采取相关台湾金融统计资料长期时间序列方式,分析并实证经由实行金融改革后银行业之成果。

基于银行的属性为市场信用中介机构,经营的特性不同于一般企业,其受到国家制度的监督与管制。必须透过良好的策略规划,才能跨越国界的藩篱,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在金融改革开放策略的实施后,对于银行产业的影响范围甚广,对于银行业内部环境之影响,包括货币、外汇、经营项目、金融商品等;而对于外部大环境之影响,将是迁动整个金融机构系统之改变,及国家政策之修订。因此,本论文讨论之范围是以对于整体银行业之改革方向、国家管制政策之改革策略为主要研究主体;而分析之项目是以台湾的金融制度改革策略对本地银行产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由于金融改革项目所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泛,并非个人或1篇论文研究可以完成的,因此,本论文将金融改革项目及影响范围,以平衡计分卡提出之四构面为分割基础,再由四构面加以分析金融改革之策略目标及银行业成果评估。

四、研究创新与贡献。

台湾金融业之初期是采取传统保守的方式,为了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台湾对于金融改革之策略采取依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因应,并以诱导的方式引导银行机构进行改革与转型。尤其在决定加入wto之前后,金融改革更是如火如茶的展开,对于金融改革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是不胜枚举的情况下,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如下。在许多论文及研究报告对于台湾金融改革措施大多数是以现阶段政策评论的方式提出讨论,而本篇研究是从国际金融环境转变的角度来分析台湾金融改革历史及其实施之策略,此为创新之一。

另外,多数研究方法是以模型量化之方式来验证银行经营绩效,本篇研究则依据实际银行产业的长期经营之金融统计资料,来分析银行配合金融改.革过程及成果趋势,则为创新之二。

以银行体制为研究范围者,大多数是以银行各别绩效、一财务或风险等做为个别深入研究项目,本研究是以金融市场中之银行产业为对象,以市场结构、顾客面、企业流程及学习创新等项目做市场分析,则为创新之三。因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台湾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政策,对于本地银行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与改变,其成效评估与对未来发展之建议,为本研究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金融开题报告选题【第四篇】

一、论文题目: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股市稳定性研究——以中国股市为例的分析。

二、.选题意旨。

在现代经济中,股票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工具,在资金融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知道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对一般的宏观经济会起到预示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市的稳定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作为一种虚拟商品,股票的价格也符合价值规律,即价格围绕其内在的投资价值上下波动,而当其波动偏离内在价值太远时,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就会推动价格逐渐向价值回归。因此简单的讲,当投资者比较理性,市场振幅比较小时,就可以认为证券市场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证券市场的稳定并不能仅看股价波动的幅度,重要的是这种波动是否动态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是,则即使波幅较大也是稳定的;反之,即使波动较小,也是不稳定的。

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对于市场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长期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无法通过正常的投资获得回报,就可能助长投机倾向,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人和机制两个方面,而证券市场的机制和股市参与人员行为的成熟与否都与证券市场的稳定密切相关。证券市场发展的进程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稳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一是拥有资金上的优势。二是都是由投资领域的专家进行专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家理财”。由于中国股市成立的时间短,市场投资者主体以中小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所占有市场交易额的份额较小。而一般的研究都认为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短视性特点,即存在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在非理性投资理念的支配下,难免会产生市场的非稳定性问题。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主要是看中他们投资上的专业性和长期性,期望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不断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中国股市设立的初期,就出现过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基金”,加上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证券经营机构,这些构成了股市发展初期的机构投资者。但这些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所占有的市场交易份额来说都比较小。3月以后,陆续成立、组建了一些规模在20亿、30亿左右的新基金。下半年以后,在证监会“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的推动下,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出现之后,对股市稳定性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加大了股市稳定性还是降低了股市稳定性,这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点。鉴于目前国内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一般的分析,很少既有实证分析又有理论分析的研究。所以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将做一个分时段的数量检验,来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稳定性的实际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分时段的分析能较好的解决由于机构投资者出现时间不一致导致的定量分析的困难。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所处的股市正好是制度变迁经济中的一部分,初始融资体制不合理、股权结构的失衡、制度供给的不连续等都或多或少的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间接的影响到股市稳定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往往只涉及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没能从总体上综合的阐述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特殊影响机制。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结论,并对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提出我们认为能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并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稳定股市的政策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在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性的定性分析上,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大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除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外,机构化趋势并没有加剧股市的震荡。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71)在《机构投资者研究》报告中对60年代末期以来出现的如火如荼的机构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化投资没有导致股市不稳定性的加强。,andreishleifer和(1991)在《机构投资者是否导致市场不稳定:有关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的证据》研究报告中指出,机构投资者不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现象,也即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至少不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在《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一文中则认为机构投资者确实是引起股价波动加剧的原因之一。

国内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一般都认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技术设备、操作理念、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未带来股市的稳定。冯恂()从制度创新、制度安排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情况,认为由于相应制度和条件的缺陷,机构投资者很难获得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想让机构投资者真正的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政府必须以市场规则来制定规则,以市场规则来培育机构投资者,并以市场规则来监管机构投资者。鼓励竞争,创造公开、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发展机构投资者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的促进股市的稳定发展。孙兆斌(2002)分析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不仅没有稳定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但他同时指出决不能因此而否认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更不能否认决策部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努力。认清造成目前机构投资者行为扭曲的因素,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会有积极意义。刘亮()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后认为机构投资者行为是造成市场波动异常的主要原因。李学峰()在做了数量上的分析后,认为股市波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班耀波,齐春宇(2003)从制度缺陷方面分析后认为,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损害了市场稳定。巨潮资讯(2001)的研究报告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运作金额巨大,往往对流动性有着很强的偏好,因此大盘股将成为机构投资者优先选择的对象,而流动性较差的小盘股将被机构投资者所冷落。另外,如果机构投资者得到较大的发展,市场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份额将逐步下降,其必然导致主力做庄难度的增加,因为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更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轻易跟风追涨杀跌,这样庄家想要顺利出逃难度就会加大。这样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市场投资者对大盘股的需求上升,对小盘股的需求自然的下降,导致大盘股的价格相对上升,小盘股的价格相对下降。这种股价结构的调整将有效地改变当前股市市盈率高企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泡沫,尤其是小盘股泡沫。这对于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上所述可知,在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加剧股市波动的原因时,国内学者更多地强调了制度因素。

其次,在对股市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时,国内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和计量模型。研究股市波动性的比较简单的指标是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的,如吕继宏()曾采用传统的方差、标准差方法来估计股市波动率。也有用股价指数或个股的涨跌幅度、频率来研究股市波动情况的,如李学峰(2001)通过描述上证、深证指数的波动幅度来判断股市的波动程度。高潮生(2002)通过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股市比较认为中国股市的波动程度大于这些市场。在本文中,我们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来衡量稳定程度的高低。如前所述,波动程度大则市场稳定性差,反之波动程度小则市场稳定性好。

在计量模型的采用上,研究者多采用garch模型、egarch模型来研究经济(尤其是金融)时间序列。国内学者也有用这些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股市波动的,如刘国旗(2000)曾讨论过arch、garch模型在研究中国股市波动率时是否适用。赵留彦,王一鸣(2003)用garch、egarch模型对沪深股市的交易量、收益率及其波动性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的两部分之后,发现非预期的部分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预测信息。还有采用var方法(陈春华,2002)、市场模拟法等来分析股市波动的状况的。宋逢明等(2003),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深圳股市的稳定性,认为深圳股市的稳定性在后有所下降,但同成熟股市(它以s&p500作为对比)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偏大。上述这些研究大多认为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剧烈,市场稳定性不是很好。

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上述提及的研究中,有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稳定性影响的,也有单独用某种数理模型来衡量中国股市波动程度的。但鲜有分析随着机构投资者净资产值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作分时段稳定情况的对比分析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在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不同时段就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的的稳定情况作对比分析。

35 3256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