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稿样例【参考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稿样例【参考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一篇】
一是扎实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两集中、两到位”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在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目标办、效能办、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查处典型,逗硬问责,大力解决人员派驻不到位、项目进驻不到位、事项办理不到位,“名”进实不进、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等弊病,为提速增效奠定基础。
和行政效能。但在推行并联审批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加强,尤其是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事项、企业准入和投资建设工程等并联审批服务方面,有的才刚刚破题,甚至个别领域还没有破题。下一步,要继续重点关注对重大投资、招商引资、灾后重建等项目的“绿色通道”服务;积极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服务、上门服务或代办服务。要不断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县发改局、工商局不仅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还要逐步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事项进行受理和办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充实服务内容。要加大对并联审批服务的监督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工作制度,总结工作规律,推动并联审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扎实抓好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电子政务大厅是一种全新的政府形态,它以网络为依托,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和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能,其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种新型的、服务导向的、和民众互动的、阳光行政的政府。各级各部门要落实责任,整体协同推进,努力把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好、应用好、发挥好。电子政务大厅应用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政务服务事项。公众和企业在电子政务大厅能不能办事、办哪些事,取决于我们对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信息的梳理、审批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以及部门业务专网系统数据的共享程度。各级各部门要协作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基础信息的梳理与录入工作。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可网上预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将更多的事项纳入网上办理,加快落实部门业务专网系统与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数据对接与共享工作。
四是切实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目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运行良好。今年要在规范运行上下功夫,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依法加大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下放力度,进一步拓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代办点的服务领域。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服务项目,要充分授权,做到既受理又办理;要结合运行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对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力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接受网上电子监察,实现省、市、县、乡政务服务平台的有机联接,全面形成“功能完善、运转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要加强工作情况信息报送工作,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每月向政务中心至少上报一条工作信息,主要反映乡镇党政领导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视、工作举措创新以及先进个人及先进事迹等。同时,每月3日前统计上报上月业务咨询、办件情况。县政务中心对于乡镇信息报送实行积分排位,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是着力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监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支持。凡使用国家、省、市、县财政投资的项目,总投资在20万元至200万元的工程项目的比选、竞争性谈判、政府采购、国有土地(矿产)招拍挂、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必须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各行政主管单位和纪检监察、监督单位,要从“依法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规范管理”的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监督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组织保障。
搞好政务服务,领导重视是关键,责任落实是重点,队伍建设是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实效和加强窗口管理上下功夫,加大组织保障力度,推动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今天,很多单位“一把手”亲自来参会,说明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视,这一点很好。“一把手”对优化环境和政务服务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授权到位、窗口建设、运行情况等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协调、监管窗口,衔接窗口与机关、企业办事等是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按照效能问责机制,出现问题要追究“一把手”和分管负责人的相应责任。这次会后,各单位务必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政务服务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积极把政务服务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工作内容,摆在重要位臵,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并以一贯之。具体说,就是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工作就是服务”理念,要寓管理于服务中、寓执法于服务中,真心诚意为群众、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发展服务。另外,对政务服务中存在的名进实不进、人进权不进等问题,会后,县监察局牵头,县目标办、县效能办、县政务中心要和这些单位坐下来,查清问题,限期解决。各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换位思考。对无法解决的,以书面形式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二)狠抓落实,力求实效。各单位要狠抓授权管理机制落实,真正实现“能进中心项目全部进中心”、“所有事项在大厅完成审批”目标;要强力执行限时办结制、一次交办制、首问责任制“三项制度”,提高涉及多部门审批速度;要落实领办代办帮办和窗口指导办服务措施,延伸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涉企活动申报审批制度,要扎实落实涉企活动登记、督查机制,促进涉企活动规范,提高涉企活动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三)加强管理,提升功能。一要提升县政务中心管理服务功能。一是增强中心“统”的功能。县政务中心是县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县政府行使政务服务职能,你们的权利和责任是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希望在工作中,主动、大胆管理;各进中心窗口单位要密切配合。要加强审批流程监管,坚持跟踪服务,积极协调项目审批事宜,促进审批提速。要完善政务服务考核机制,定期分析研究解决政务服务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创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二是将窗口人员的阳光工资(绩效工资)的一部分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年终由县政务服务中心按工作业绩考评结果计发,企业和垂管单位的窗口人员按县级单位相同标准年初由单位以保证金形式缴入县财政。凡窗口人员考评不能全额领取的部分资金,由县财政收缴作为政务服务奖励资金使用。三是搞好与各窗口单位的协调。政务中心要与进中心单位多沟通、多协调,特别是遇到问题,要协商、沟通在前;对窗口单位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提升、推广。四是要关心中心窗口人员。中心要积极向窗口单位推荐窗口工作优秀的人员,要做到工作上严管、生活上关爱。要按照“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企业、群众转”的要求,加强服务、管理窗口力度,要坚持月考核、季通报窗口单位及人员制度;坚持开展月“红旗窗口”、“党员示范窗口”等评选活动,激发窗口人员激情工作、热情服务;要加强窗口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相关审批事项的业务知识,努力做到咨询答疑“一口清”、“一纸清”。五是构建和谐机关。政务中心窗口人员,大家来自不同单位,但因工作走到一起,是组织安排,是工作需要,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和缘分,大家要珍惜。中心要营造人和、风清、心齐、气顺的机关工作环境。二要提升窗口单位管理服务功能。窗口单位是服务的主体,各窗口单位负责人要把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和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创新服务上多做文章。要不断完善加强窗口功能,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积极落实项目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确保所有审批事项在中心集中办理、所有审批在大厅完成。三要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功能。一是要规范窗口管理,保持窗口工作的延续性。二是要重视、支持窗口工作。窗口单位要配强、配精窗口人员,对窗口人员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选拔优秀的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在政治上、生活上多关心窗口工作人员,对窗口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不折不扣落实兑现县委、县政府给予窗口人员的奖励政策等,要保证窗口人员享受在单位同样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窗口单位要把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并予以优先提拔使用。三是实行窗口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到政务中心检查指导窗口工作制度,窗口工作要做到单位分管领导随叫随到,及时解决窗口工作存在的问题。窗口单位领导定期访问窗口工作制度要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并以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情况通报为准进行计分。去年,县房管局、人社局、国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到中心窗口指导,充分说明这些单位对窗口工作的重视,对窗口人员的关心,希望重视不够的,要从今年起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四是要加强窗口人员自身建设。各窗口工作人员要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政治和理论素质,提高工作本领,争当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公众形象,窗口人员代表本单位形象、中心形象,乃至县委、县政府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身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同志们,政务服务工作必须每天都从零开始,天天都从新起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服务为先,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创新审批机制为动力,以落实服务措施为保证,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项目建设最快、发展成本最低、社会信誉最好”的一流发展环境,努力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二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以及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经验、交流做法,分析形势、查找差距,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昨天,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德宏的州、市(县)、乡(镇)和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和州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上午,志彬同志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德宏州等6家单位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接下来,省委、省纪委书记汉柏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切入点,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务服务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行政审批更加精简高效。
1.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20xx年,在国家尚未正式部署前,我省就结合责任政府建设,率先开展了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经过清理,省级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392项,各州(市)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968项。全省行政审批事项的平均精简率为36%,其中,昆明、昭通、曲靖、玉溪等州市的精简率超过了50%。全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压缩了1/3以上。目前,昆明市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了86项,已经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的省会城市。
2.推动了行政审批集中、高效办理。在省级部门推进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部门,在本单位建设公开办事大厅或中心;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部门采取开设一个窗口或把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责任处室办理的方式,推进行政审批统一、公开对外受理。目前,省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0个部门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24个省直部门正式启用了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系统。省发改委等部门还创新审批方式,采取并联审批和深入州(市)现场办公等方式,减少审批环节,加快了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受到广泛好评。
1.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xx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文件,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州(市)、县(市、区)两级共建成政务服务中心93个,其中,州(市)级16个,县(市、区)级77个。昆明、曲靖、临沧、德宏等州市还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为(便)民服务中心487个。在一些地方,还通过在村、组设立为民服务站、代办点或代办员的形式,将政务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据统计,可以在州、县级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达到623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018项,收费、咨询等公共服务事项2153项。
2.政务服务的载体和形式日趋多样。结合阳光政府建设,我省完善了政府网站、服务热线、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库,推行在线办事等服务模式,形成了实体和虚拟大厅相互促进的格局。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政务服务载体。例如,德宏州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明市已建成泛亚产权交易中心并投入使用。经过紧张筹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于本月投入试运行,年内正式挂牌成立。楚雄州的所有县、市都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并将服务职能向乡镇和社区延伸,得到了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三)政府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
1.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了政府重要信息发布制度,制定实施了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制度。截止今年10月20日,全省共组织重要事项公示万余项,向社会发布重点工作通报9万多项。在充分运用政务公开栏、政府公报、公开指南等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网站、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点题公开等新的公开形式,政府信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公开。仅20xx年,全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站1万多个,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近1500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万多条,依申请公开万余件,答复率为100%。
2.加大了办事公开力度。坚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积极主动公开教育、医疗、供水、供电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省公用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面达96%以上。
3.积极推进厂务、村务公开。目前,全省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厂务公开推行面达到93%,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推行面达到了87%。全省所有村都实现了村务公开,97%的村委会设立了固定村务公开栏,98%以上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基层群众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达85%以上。五华区、石林县、西畴县、楚雄市、景洪市被评为20xx年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
(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更加密切。
1.在全国率先开通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查询专线。为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按照阳光政府建设的部署,我省建成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直接沟通群众的政务信息查询电话——96128专线。目前,全省已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电话万多部,累计接听电话60多万次,话务平台直接解答33万次,转接万次,平均转接成功率为92%。
2.建立了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行了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到目前为止,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共组织重大决策听证1103项。省政府领导还就农民工进城落户、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热点工作,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和听证会,与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我省还就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社会保障、民政等热点问题,组织10个省级部门的领导或新闻发言人接受在线访谈,与群众进行了直接对话。同时,各地还充分利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开展了政务系统网络查询。截止目前,已累计受理群众网上提问万多件,办结回复率88%。
3.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政务服务。在档案馆、图书馆和政务服务中心等设立了政务信息查询设施,方便了群众对政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发挥了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目前,全省共设立公共查询点和资料索取点万个,为公众提供信息查询余万人(次)。德宏、临沧等州(市)还通过建立政务流动服务队、政务大篷车等形式,深入乡镇、村组,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政务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五)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更加有力。
1.实施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为了加强事前防范,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的新路子,通过查找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环节,提出并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细化到各部门的处室和相关岗位。目前,41个省级部门和相关处室已经查找并确定关键岗位228个、重点环节440个,查找风险点1045个,制定监督防范措施1123条,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同时,各州(市)、县(市、区)政府部门也按规定确定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风险形式和防范措施。
2.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今年,结合效能政府建设,省级行政处罚主体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有效降低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目前,44个省级行政处罚主体都建立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明确并向社会公布了各类行政处罚中不同情况的处罚标准,大大降低了行政处罚的弹性;16个州(市)的规范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3.强化了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监督。各地、各部门通过统一开设举报箱和电话、设立投诉中心、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建设电子监察等方式,不断建立完善监督评议制度。目前,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共建立投诉中心146个;共受理群众投诉咨询5678件,办结5577件,办结率达98%。24个省直部门和16个州(市)、17个县级部门完成了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有的仍存在较大差距;少数州(市)和部门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审批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还不够规范,有的地方向政务服务中心授权不够充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县(市、区)仍未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公开信息的时效性有待提高;重审批轻服务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入把握新时期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新要求。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要求,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这就标志着,今后五年,我国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管理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落实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的要求,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认真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和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力争在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在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成效。
为此,做好新时期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必须更加重视和突出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进一步突出服务发展的主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最重要的原则。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较低,各类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未来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扣“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产业、扩大开放、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的新要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做实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发展,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实现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进一步突出为民务实的理念。政务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着力转变施政方式和工作作风,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做实、做优、做精政务服务中心,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我省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第三,进一步突出改革创新的精神。政务服务建设涉及政府部门职能的调整、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方式的改进,需要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虽然我省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在一些方面与先进省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刚刚起步,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省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创新审批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约束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推动我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第四,进一步突出系统规范的要求。加强政务服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政府和部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涵盖了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标准化建设、绩效化管理,才能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针对当前我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改革、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政务服务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努力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的整体协调推进和上下联动运行。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必减,政务信息应该公开的必须公开,应该进中心的事项必须进中心,对中心该授权的必须授权,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三、着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更是当前必须继续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政务服务中心是整个政务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最重要的载体。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必然要求。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上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新型政务服务平台的重大意义,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确保我省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长效落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和为基层办实事的重要窗口。
1.要提高政务服务中心体系的覆盖面。省级部门要巩固完善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的机制,切实提高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水平。16个州(市)政府要在建成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129个县(市、区)要切实加快建设进程,务必在6月底前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1376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要全面启动中心建设,力争在前,全面建成为民服务中心。同时,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在行政村、社区推进为民服务站建设,最终在我省建立起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政务(为民)服务体系。
20xx年,省政府已经明确,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各级政府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有效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切实保障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等方面的需要。各地要结合实际,妥善解决好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问题。中心管理机构可在上级批准的政府机构设置限额内,设置为政府工作部门或者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具体的机构设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所需人员编制在本级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建好政务服务中心,使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水平与当地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建设方式与当地现实条件相适应,服务事项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要确保政务服务中心发挥功能。按照国务院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各地、各部门要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务公开、行政投诉等功能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
一要切实履行集中审批的职能。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尽量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纳入中心,实行集中办理,并向窗口充分授权,不得出现在中心和部门两头受理的情况。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后,原则上各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业务量大、确需单独设置办事大厅的,也必须纳入本级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二要不断拓展政务服务业务。各级政府要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资格审核和备案、信息咨询等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同时,要注重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和功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农民工服务等其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中心。
三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平台作用。进驻中心的各窗口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自身建设的相关要求,面向公众公开本部门和窗口的工作职能、服务承诺、办事流程等信息。同时,要建好中心内的政务信息查询区和资料索取点,并积极探索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政府听证、公示和通报活动,丰富政务公开内容。
四要落实行政投诉功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必须设立行政监察管理窗口,加强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强化对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的效能监察。同时,要积极受理社会各界对政府部门政务服务工作的投诉,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反映、收集和处理群众诉求的平台。
3.加快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机构职能、人员配备、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办事制度、服务类型、运行模式、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进程。各地、各部门要完善并落实首问首办、限时办结、行政问责等制度,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窗口联动的运行机制,确保中心办理的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要加强中心内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监督、考核评比、奖励问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稳定的中心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中心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流程控制,科学分配和利用相关资源,提升政务服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助推政务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质量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运转协调顺畅的有机系统。
(二)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建设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不仅是廉政建设的重点,更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目前,各省(市、区)正在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全国已有近1/3的省(市、区)建立健全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走在前列的江西等省建成了省、州、县(市、区)、乡(镇)四级联动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1.全面启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正在筹备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年内挂牌运行;16个州(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明年内全部建成;129个县(市、区)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20前建成。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整合资源,能够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尽量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统一建设。
2.努力实现所有公共资源统一进场交易。要推进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特别要将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程建设招投标、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转让、国有资产处置以及政府采购、药品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和管理。
3.规范交易平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领导、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管理、行政监察”的思路,既要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处置、土地开发转让、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药品招投标等分类交易实施细则。同时,要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监控,建好专家资源库、保密屏蔽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严格执行专家临时抽取、封闭评标等制度。
(三)做好政务公开重点工作。
公开透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化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1.推进行政行为公开。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听证制度,坚决防止“假听证”、“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大力推动决策公开。要围绕政府采购、基建工程、住房保障、食品安全、救灾救助、生态环保、医药购销、招生录取等热点问题,加大办事公开力度。要严格设定行政处罚行使程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细化并公开自由裁量权限和处罚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2.深化基层政务公开。要把基层政务公开与厂务、村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质量。要继续推进乡镇、城市街道政务公开,及时公开群众广泛关注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救灾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要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办事公开,特别是要加大电信、旅游、金融、农资、电力等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办事公开力度,提高公开质量。企业要继续深化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
3.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要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扩大公开信息量,提高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时效性。建立并优化政府网站、政务专线等公开载体,认真组织好政府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加强96128专线的咨询、办事和服务功能,强化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两强一堡”以及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热点、重点领域的信息通报。要建立社会热点跟踪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问题,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准确性。同时,要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答复机制,畅通双向沟通渠道,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敏感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切实提高回复质量,增强政务公开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过四轮的清理,目前昆明、昭通、德宏等州(市)的行政审批事项已降至两位数,但是仍有多个州(市)的行政审批事项还高达数百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有较大的空间。当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第五轮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继续精简现有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
1.要切实做到“应减必减”。按照可批可不批的事项坚决不批、没有依据的审批坚决取消的原则,切实取消和调整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审批事项,努力解决政府管得过多、管得不好的问题。同时,要大力简政放权,该下放的必须下放,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凡是能在州(市)级办的事就不在省级办,能在县(市、区)办的事就不在州(市)办,能在社区、乡(镇)办的事就不在县(市、区)办,尽可能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2.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格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责任,编制行政审批目录,绘制行政审批流程图,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的监管工作,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加强对审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整治变相审批、违规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
3.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要结合首问责任制的实施,推广并联审批的有效方式,对应当由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分别实施的审批事项,可以采取先收到申请的部门牵头受理,会商有关部门意见后进行审批的方式,提高审批效率。要加快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网上审批平台的建设进程,积极探索并推进联网办公、联网审批。
(五)实施政务服务绩效考核。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实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规范行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政务服务绩效管理办法,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
1.科学制定政务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结合我省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的要求,围绕建设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等重点工作,制定出台细化、量化的评价考核指标,进一步明晰对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加强对政务服务的考核。
2.建立社会公众评价政务服务的新机制。政务服务要让社会满意、公众满意,必须接受社会公众评价。要推行公众评价办法,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质量现场评价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被服务对象,结合各部门政务服务情况,采取信函质询、网络投票、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各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成效进行评价。
3.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政务服务建设。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部门编制、预算安排相挂钩。要组织开展评比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要将评价、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发挥社会舆论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要深入开展评价结果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深入开展。
同志们,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三篇】
同志们:
新年刚刚过去,县委、县政府在此召开全县政务服务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前面,部门和乡镇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近年来的政务服务工作。
近年来,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各窗口单位大力支持和在座各位同志的辛勤努力下,特别是在省、市、县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带动下,我县政务服务工作按照“优质、高效、规范、便民”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政务服务标准化及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体制进一步创新,服务措施和功能逐步完善,服务载体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xx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服务事项31366件,办结31301件,其中当场办结率100%,按时办结率100%,承诺提速50%以上,群众满意率100%;全县乡镇便民中心总计受理业务234246件,办结221492件。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荣获20xx年全省政务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乡镇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我县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与县委县政府要求、与创建一流发展环境目标、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企业和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和要求,还存在的差距。比如“两集中两到位”不彻底、不规范,并联审批成效不大,网上受理(办理)等工作成效不够;部分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对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还存在认识模糊,不同程度的存在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如在对待项目进中心问题上,态度不积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该进的项目不进,该授权的不授权。究其原因,一是对权力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不知道在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把着权力不放,见到利益就争,不愿意接受监督。当前,在个别单位及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办事推诿、拖拉、扯皮时有发生,办事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政务服务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政务服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首先,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政府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被推上更加紧要的日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特征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政务服务是政府服务的窗口,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集中体现,不断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其次,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落实省、市、县委工作部署的要求。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xx]22号);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常务副主持会议,温家宝作了重要讲话;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强政务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省四大家主要领导全部到会,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宏建书记就贯彻中央和省相关精神作了重要讲话;今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xx]3号);最近,市委、市政府也下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贯彻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当前和今后的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全国各地竞相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形势下,政务服务工作只能持续加强,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放松。
第三,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促进招商引资、加快蓬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古语说“物竞天择,环境之功”。现在国内各地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硬环境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相互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偏紧,优惠政策方面也基本趋同,特别是所得税法的颁布执行,把过去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逐步取消,优惠的空间越来越小,服务软环境越来越成为招商引资竞争的重要内容,重要性逐渐突现;现在很多客商考察投资,关键看重的是服务、治安等软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引进、建设、投产全过程一条龙服务,政务服务工作对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等方面很重要,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是我们客不容缓的责任和任务,是推动蓬安经济大发展的第一保证,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
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政务服务工作。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四篇】
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抓手,是建设民主、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下面就是本站网友给大家分享的“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稿样例【参考8篇】”,仅供参考。
同志们:
做好政务服务工作,是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开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谋划部署今后工作的目标任务,努力推动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想就下阶段政务服务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着眼大局,提高认识,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牢固树立政务服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的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定上来,坚定不移地做株洲县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建设者和保障者。
(一)加快政务服务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
政务服务自出现以来,在职能定位、组织机构、工作机制、服务流程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的行政审批工作机制,建立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发展势头迅猛。而我县政务服务工作才刚刚起步,许多工作还在摸索之中,许多行政管理体制日益暴露其弊端,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顺应历史、民心所向,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加快政务服务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个地区的政务服务水平是衡量其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数。当前,我县的经济发展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外地资金、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按照“集中、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建立全县政务服务体系,为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和服务职能的部门提供统一办事平台和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办事“一站式”服务,有利于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环境,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三)加快政务服务建设是打造阳光、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
政务服务工作最大的特点是阳光操作、公开办事,与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相比更公开、更透明。加强政务服务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按照秉公办事、为民服务的要求,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有效推进清廉型政府建设。
二、立足中心,整合资源,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中公开规范办理;有条件还会在各乡镇、各村设立便民代办点,将便民服务体系向各乡镇延伸,真正做到实实在在为民办事。
(二)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整合政务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强各项载体建设,发挥好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等在政务服务中的作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畅通政务服务渠道。进一步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现有场所和信息化资源功能,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逐步推进县、乡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
(三)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推广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将县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纳入全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资源,逐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4批和网上监管,不断拓宽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规范技术标准,推动不同层级服务中心之间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重视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善门户网站功能,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及时充实和更新信息发布内容,凡是不涉密的文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
三、科学管理、提高效能,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
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管理机构负责对政府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办理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维护好全县政务服务工作的主平台,不断放大集中办理的效应,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协调、监督作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积极推进“事项进驻”和“授权到位”等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绩效,确保集中办理事项依法、公开、规范、高效运行。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大授权力度,凡能交窗口办理的事项,一律交由窗口直接办理。该放的权一定要放到位,使窗口工作人员不仅能受理和把好材料申报关,而且有相应的审核、签发权,保证窗口既受理又办理,让审批关口前移。5对因调整而发生的权力变化事项,应认真做好交接,防止造成工作脱节;对已列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事项和扎口收费事项,应及时与政务中心做好对接工作,确保做到“三个到位”,即事项进驻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窗口授权到位,杜绝“体外循环”和“多头收费”等不良现象;凡经本次审核取消或停止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非行政许可审批收费事项,即予取消,不得再进行审批和收费。
(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形式。
完善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是确保政务服务工作正常运行,各种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保障。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借鉴、深入调研,围绕办事群众的需求,整合服务措施,完善服务功能,制定了一套适合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的制度,对各项基本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服务中心运行、评议政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制度,为加强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认真总结各部门窗口、各岗位在办理服务事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对已有的制度中不够规范或者有缺陷的,要结合实际进行修订补充,完善提高。
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务服务中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经济6建设发展到哪里,群众需要发展到哪里,政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经济建设、群众生活需要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千方百计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坚持方便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创新服务形式,促进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分类指导、完善制度,实现政务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切实提高政务服务的社会效益。
(三)强化监督保障,考核激励。
为促进全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县优化办、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在本中心设立办事机构,加强对各窗口单位落实情况的监察督查,对各部门事项进驻和授权到位工作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各事项按要求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我们将采用开辟报道专栏、设置专题节目、深入办公现场等形式,加大对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宣传和监督力度,重点报道和介绍中心的工作动态和中心的运行质量、运行实效。报道将做到正反兼顾,既对服务规范、办事效率高的典型单位和窗口进行大力宣传,也会曝光那些服务态度差、群众意见大的单位和窗口。各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也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向社会和公众宣传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程序、时间、依据及服务态度、办事标准等,做出承诺,做出保证,接受社会监督。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县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株洲县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考核7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组织领导、业务效能、窗口服务和财经纪律四个方面对所有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实行日常考勤考绩、月考评、半年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每天对窗口人员考勤,每月初对上月进行勤绩考评;半年和年终对各窗口单位四项考核内容进行考评;并实时公示各期考评结果,并根据结果兑现奖惩。不仅如此,《办法》还规定对涉建项目“一表式收费”服务和监督单位的考核。望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办事效率,坚决避免政务服务流于形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事业维艰,奋斗以成。做好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政务服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希望大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新年刚刚过去,县委、县政府在此召开全县政务服务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前面,部门和乡镇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近年来,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各窗口单位大力支持和在座各位同志的辛勤努力下,特别是在省、市、县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带动下,我县政务服务工作按照“优质、高效、规范、便民”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政务服务标准化及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体制进一步创新,服务措施和功能逐步完善,服务载体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xx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服务事项31366件,办结31301件,其中当场办结率100%,按时办结率100%,承诺提速50%以上,群众满意率100%;全县乡镇便民中心总计受理业务234246件,办结221492件。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荣获20xx年全省政务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乡镇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我县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与县委县政府要求、与创建一流发展环境目标、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企业和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和要求,还存在的差距。比如“两集中两到位”不彻底、不规范,并联审批成效不大,网上受理(办理)等工作成效不够;部分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对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还存在认识模糊,不同程度的存在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如在对待项目进中心问题上,态度不积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该进的项目不进,该授权的不授权。究其原因,一是对权力没有形成正确的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不知道在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把着权力不放,见到利益就争,不愿意接受监督。当前,在个别单位及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办事推诿、拖拉、扯皮时有发生,办事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政务服务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政务服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首先,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政府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被推上更加紧要的日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特征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政务服务是政府服务的窗口,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集中体现,不断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其次,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落实省、市、县委工作部署的要求。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xx]22号);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常务副主持会议,温家宝作了重要讲话;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强政务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省四大家主要领导全部到会,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宏建书记就贯彻中央和省相关精神作了重要讲话;今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xx]3号);最近,市委、市政府也下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贯彻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当前和今后的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全国各地竞相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形势下,政务服务工作只能持续加强,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放松。
第三,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促进招商引资、加快蓬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古语说“物竞天择,环境之功”。现在国内各地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硬环境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相互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偏紧,优惠政策方面也基本趋同,特别是所得税法的颁布执行,把过去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逐步取消,优惠的空间越来越小,服务软环境越来越成为招商引资竞争的重要内容,重要性逐渐突现;现在很多客商考察投资,关键看重的是服务、治安等软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引进、建设、投产全过程一条龙服务,政务服务工作对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等方面很重要,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是我们客不容缓的责任和任务,是推动蓬安经济大发展的第一保证,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是扎实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两集中、两到位”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在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目标办、效能办、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查处典型,逗硬问责,大力解决人员派驻不到位、项目进驻不到位、事项办理不到位,“名”进实不进、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等弊病,为提速增效奠定基础。
和行政效能。但在推行并联审批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加强,尤其是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事项、企业准入和投资建设工程等并联审批服务方面,有的才刚刚破题,甚至个别领域还没有破题。下一步,要继续重点关注对重大投资、招商引资、灾后重建等项目的“绿色通道”服务;积极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服务、上门服务或代办服务。要不断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县发改局、工商局不仅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还要逐步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事项进行受理和办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充实服务内容。要加大对并联审批服务的监督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工作制度,总结工作规律,推动并联审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扎实抓好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电子政务大厅是一种全新的政府形态,它以网络为依托,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和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能,其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种新型的、服务导向的、和民众互动的、阳光行政的政府。各级各部门要落实责任,整体协同推进,努力把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好、应用好、发挥好。电子政务大厅应用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政务服务事项。公众和企业在电子政务大厅能不能办事、办哪些事,取决于我们对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信息的梳理、审批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以及部门业务专网系统数据的共享程度。各级各部门要协作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基础信息的梳理与录入工作。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可网上预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将更多的事项纳入网上办理,加快落实部门业务专网系统与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数据对接与共享工作。
四是切实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目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运行良好。今年要在规范运行上下功夫,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依法加大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下放力度,进一步拓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代办点的服务领域。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服务项目,要充分授权,做到既受理又办理;要结合运行实际,健全。
规章制度。
加大对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力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接受网上电子监察实现省、市、县、乡政务服务平台的有机联接全面形成“功能完善、运转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要加强工作情况信息报送工作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每月向政务中心至少上报一条工作信息主要反映乡镇党政领导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视、工作举措创新以及先进个人及先进事迹等。同时每月3日前统计上报上月业务咨询、办件情况。县政务中心对于乡镇信息报送实行积分排位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是着力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监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支持。凡使用国家、省、市、县财政投资的项目,总投资在20万元至200万元的工程项目的比选、竞争性谈判、政府采购、国有土地(矿产)招拍挂、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必须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各行政主管单位和纪检监察、监督单位,要从“依法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规范管理”的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监督工作。
搞好政务服务,领导重视是关键,责任落实是重点,队伍建设是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实效和加强窗口管理上下功夫,加大组织保障力度,推动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今天,很多单位“一把手”亲自来参会,说明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视,这一点很好。“一把手”对优化环境和政务服务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授权到位、窗口建设、运行情况等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协调、监管窗口,衔接窗口与机关、企业办事等是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按照效能问责机制,出现问题要追究“一把手”和分管负责人的相应责任。这次会后,各单位务必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政务服务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积极把政务服务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工作内容,摆在重要位臵,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并以一贯之。具体说,就是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工作就是服务”理念,要寓管理于服务中、寓执法于服务中,真心诚意为群众、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发展服务。另外,对政务服务中存在的名进实不进、人进权不进等问题,会后,县监察局牵头,县目标办、县效能办、县政务中心要和这些单位坐下来,查清问题,限期解决。各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换位思考。对无法解决的,以书面形式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二)狠抓落实,力求实效。各单位要狠抓授权管理机制落实,真正实现“能进中心项目全部进中心”、“所有事项在大厅完成审批”目标;要强力执行限时办结制、一次交办制、首问责任制“三项制度”,提高涉及多部门审批速度;要落实领办代办帮办和窗口指导办服务措施,延伸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涉企活动申报审批制度,要扎实落实涉企活动登记、督查机制,促进涉企活动规范,提高涉企活动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三)加强管理,提升功能。一要提升县政务中心管理服务功能。一是增强中心“统”的功能。县政务中心是县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县政府行使政务服务职能,你们的权利和责任是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希望在工作中,主动、大胆管理;各进中心窗口单位要密切配合。要加强审批流程监管,坚持跟踪服务,积极协调项目审批事宜,促进审批提速。要完善政务服务考核机制,定期分析研究解决政务服务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创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二是将窗口人员的阳光工资(绩效工资)的一部分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年终由县政务服务中心按工作业绩考评结果计发,企业和垂管单位的窗口人员按县级单位相同标准年初由单位以保证金形式缴入县财政。凡窗口人员考评不能全额领取的部分资金,由县财政收缴作为政务服务奖励资金使用。三是搞好与各窗口单位的协调。政务中心要与进中心单位多沟通、多协调,特别是遇到问题,要协商、沟通在前;对窗口单位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提升、推广。四是要关心中心窗口人员。中心要积极向窗口单位推荐窗口工作优秀的人员,要做到工作上严管、生活上关爱。要按照“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企业、群众转”的要求,加强服务、管理窗口力度,要坚持月考核、季通报窗口单位及人员制度;坚持开展月“红旗窗口”、“党员示范窗口”等评选活动,激发窗口人员激情工作、热情服务;要加强窗口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相关审批事项的业务知识,努力做到咨询答疑“一口清”、“一纸清”。五是构建和谐机关。政务中心窗口人员,大家来自不同单位,但因工作走到一起,是组织安排,是工作需要,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和缘分,大家要珍惜。中心要营造人和、风清、心齐、气顺的机关工作环境。二要提升窗口单位管理服务功能。窗口单位是服务的主体,各窗口单位负责人要把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和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创新服务上多做文章。要不断完善加强窗口功能,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积极落实项目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确保所有审批事项在中心集中办理、所有审批在大厅完成。三要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功能。一是要规范窗口管理,保持窗口工作的延续性。二是要重视、支持窗口工作。窗口单位要配强、配精窗口人员,对窗口人员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选拔优秀的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在政治上、生活上多关心窗口工作人员,对窗口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不折不扣落实兑现县委、县政府给予窗口人员的奖励政策等,要保证窗口人员享受在单位同样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窗口单位要把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并予以优先提拔使用。三是实行窗口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到政务中心检查指导窗口工作制度,窗口工作要做到单位分管领导随叫随到,及时解决窗口工作存在的问题。窗口单位领导定期访问窗口工作制度要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并以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情况通报为准进行计分。去年,县房管局、人社局、国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到中心窗口指导,充分说明这些单位对窗口工作的重视,对窗口人员的关心,希望重视不够的,要从今年起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四是要加强窗口人员自身建设。各窗口工作人员要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政治和理论素质,提高工作本领,争当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公众形象,窗口人员代表本单位形象、中心形象,乃至县委、县政府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身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同志们,政务服务工作必须每天都从零开始,天天都从新起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服务为先,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创新审批机制为动力,以落实服务措施为保证,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项目建设最快、发展成本最低、社会信誉最好”的一流发展环境,努力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总结20xx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刚才会上学习了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的《中共咸安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咸安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这两个文件对新时期我区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确定了新目标,希望各级各单位对照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做好我区20xx年政务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政务服务工作是打造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20xx年8月中央下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xx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湖北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操作性、实用性很强,这充分说明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已不仅仅停留在基层层面上的改革尝试,而是在上层建筑形成了普遍共识,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群众的急切之盼。从我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是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建设“五个”咸安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gdp竞争转变为经济环境的竞争,近2年来咸宁市及其他县市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已经在经济发展环境上远远超过咸安、优于咸安。加强咸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可以更好的为“五个咸安”服务;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打造阳光政府,促进政府效能大提速;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项目落地,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是一项管长远、促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咸安政务服务工作是咸安社会之需,企业、群众急切之盼。咸安的企业是咸安经济之柱,咸安的群众是咸安发展之基,为咸安企业、项目、群众服务,就是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好这个文章需要打造政务服务这样一个高效、便捷的阵地和平台。而现在咸安的现状是企业、群众办事分散在各个部门办理,公章旅行、互相推诿、多头受理、吃拿卡要、衙门作风等现象还很大程度上存在,这些现象是企业、群众深恶痛绝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咸安的发展。所以建设一个统一、集中、便民、高效、运转规范、监督科学的政务服务中心和服务体系是咸安社会之需,企业、群众的急切之盼。
三是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加强政务公开、开展源头治腐的时代要求。首先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中央的重大决策。20xx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要求各地把行政服务中心和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实施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来建设。其次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省委的重要指示精神。20xx年省、市两级先后印发的《湖北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鄂办发20xx2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咸宁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咸办发20xx4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其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加强源头治腐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纪委源头治腐考核指标体系中,政务服务工作涉及2大类,40分的考核权重,即行政服务体系建设100%全覆盖、电子政务(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100%全覆盖。
四是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是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途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态度、作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与信任。一个窗口就是一面旗臶,一个好的政务服务平台就是一个政府、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形象和素质的整体展现,大家务必要从灵魂深处提高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视。
二、正视差距不足,切实增强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几年,我区立足区情在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开展专题调研、查处经济环境投诉、开通政务服务短信平台和实施市区项目“绿色通道”对接上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兄弟县市相比,离上级的要求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务必要引起在座各位的高度重视。
一是服务意识不到位。一方面某些部门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执法随意性、自由裁量权过大,有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同时部门工作人员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手段缺乏、服务质量整体不优等问题。
二是服务阵地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面积小、不能容纳所有职能部门进驻;建立的12家区直单位分中心多数不规范,分中心模式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够实现“一门受理、全程办结、超市化服务”;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也参差不齐,只有4个有一定规模,运行较好。另省市文件要求乡(镇)一级便民服务大厅的组建工作在20xx年底前完成,村级便民服务室的组建工作20xx年6月以前完成,而咸安当前的状况与上级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网上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没有开通,离实现全市审批平台跨层级、跨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办理、信息共享交换和全程实时监督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咸安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居最后位臵,与处于咸宁市中心城区的地位极不相符。
三是服务机制不顺畅。主要表现为:审批改革未实施。由于我区没有实施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没有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单位的审批事项向股室集中,行政审批股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单位行政性、服务性收费收缴向中心集中;行政审批进驻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授权到位,非税收入、服务性收费票据控管到位),造成了“前台受理、单位办结、内外两张皮”的现象,致使大厅服务功能无法发挥。同时市里一般审批事项3-5天完成,而区里多数审批事项依然是5-15天,甚至有些是20天,办事效率低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咸安的投资环境。
四是监督管理手段缺乏。咸办发[20xx]40号文件明确市委、市政府将对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各县(市、区)负责对乡(镇)、村便民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室的考评工作。我区当前虽经党政联席会同意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但还没有步入实施阶段。
目前我区虽然部分职能上收市里,但还有246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保留在咸安,构建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的责任主体还在咸安,尽管当前咸安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难题,但不能作为我们忽视政务服务工作、懈怠政务服务工作的理由。我们只有正视差距,急起直追,才能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做好我区20xx年政务服务工作。
当前咸宁吹响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号角,这既是一场科学发展的大竞赛,也是一场比政务服务、比发展环境的竞赛。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咸安只有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别无选择。构建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咸安的当务之急。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先后将政务服务工作列入区委会和党政联席会研究,特别是谭书记随咸宁市党政代表团赴武汉学习考察武汉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后,撰写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快建设首善之区”的体会文章,对加强我区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树立服务至上理念、搭建流程最短平台、创新效率最高方法、落实成本最低政策、形成最严监督机制”五点要求,区四大家领导已经形成了高度共识,这为做好我区20xx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政务服务工作,坚定了信心、提供了动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政务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按时限要求,全面统筹推进:为加强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领导、协调与督办,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咸安区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领导,区成立以常务区长任组长的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成立专班;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监察局负责综合协调和督办工作;区政府法制办牵头负责项目的清理、审查工作;区编办牵头负责行政审批机构设臵和审批职能归并等工作;区财政局负责行政性收费项目的清理、审定和收费集中缴入等工作;区物价局负责行政性及服务性收费标准的审定和监管工作;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管理、对全区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考评,以及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等工作。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二是实施平台建设。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对现有财政局副楼进行改造,在20xx年5月1日以前投入使用,同时建成运行电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咸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建立“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答复”的行政服务模式;各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整合土地、人力、资金等资源,多方争取支持,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各乡(镇、办、场)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室要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在20xx年12月以前建成运行,从而构建覆盖城乡三级的政务服务体系。
三是推行审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即区直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部门承担审批职能的股室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部门行政性和服务性收费收缴向区政务服务中心代缴银行集中;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到位,部门行政审批授权窗口人员到位,非税收入和服务性收费票据控管到位。同时各部门要对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收费项目认真清查核实。清查要切实做到不瞒、不漏、不误,从而精简、取消、整合一批审批项目,清查结果报区法制办审查,并提交区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各单位要严格按文件精神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确保审批改革到位。
四是搞好部门进驻。各部门行政审批股整建制地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收费、一网式运行”的集中办公和窗口服务。对一些审批事项少或审批频率低的部门,统一委托区中心综合窗口集中受理、预约审批;涉及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的相关审批,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绿色通道”,统一受理,实行部门联合会审。经区委、区政府同意,除保留国税、地税、社保三家办事大厅,增挂“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的牌子外,其他单位原有分中心一律予以撤销,所有审批事项一律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接受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监督。各相关单位必须讲大局、讲纪律,按要求搞好职能和人员进驻。
五是致力服务创新。搞好窗口标准化建设。按照《咸安区政务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窗口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积极开展联合审批。充分发挥区中心在联合登记、联合审批、联合图审、联合验收等方面的整合作用,运用电子技术手段,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开展市区“绿色通道”项目对接。持续深入开展市区“绿色通道”项目对接工作,使咸安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可以享受与市工业园企业一样的“同城同待遇”政策,在服务质量上享受限时办结、联审联办、服务中心的全程跟踪、监督、协调服务,在行政收费上享受“一表制”和“工业项目零收费”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改扩建完成后,我们将按照方便企业、项目落户,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向市级争取把部分审批权下放到咸安区服务窗口进行代理代办,以切实提高我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
六是强化管理监督。区监察局要在服务中心设立效能投诉窗口,负责对服务中心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违规违纪问题的投诉和查处,要结合“治庸问责”对分中心、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月一巡视一通报”,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对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从严查处;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过程监察,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建立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到位、社会满意度高的服务中心窗口和个人要予以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企业、群众意见大的,要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强化社会监督,坚决避免政务服务流于形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七是要加强绩效考评。区委区政府将对全区政务服务和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评办法由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会同区监察局、区目标办等部门制定,并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从而强力推进我区政务服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时代所趋。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用开放的思维,战略的眼光全面提升我区的政务服务环境。我们相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60万咸安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服务高效、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环境,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五篇】
政务服务中心是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也是加强社会管理、改进公共服务的一种创新。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但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中央考虑让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全国各地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再逐步上升到政策、法规乃至法律的层面。对此,大家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实践中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体制机制完善,又要注意加强理论思考,及时对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力争在一定层次的刊物上公开发表,为国家及早制定和完善政务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作出积极贡献。
下面,结合刚才大家的发言,我讲三点意见。
一、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州政务服务中心从年月开始筹建,月正式启动运行,到本月正好一周年。回顾一年来全州政务服务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政务服务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州、县(市)两级政务服务网络初步建成,目前,除安龙、普安两县政务服务中心将于本月中下旬正式启动运行外,其余县(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在政务服务建设过程中,我州创造了自身独特的经验,即州政务服务中心和州信息化中心紧密联手,将信息化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同步推进建设(这一点和原来以招商局为主建设的那个政务服务中心完全不一样),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总体水平。目前,这个运作方式已推广到全州各个县(市)。
二是服务办事效率不断提升。通过清理,将绝大多数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纳入政务大厅集中进行办理。目前,州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42家,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34项;委托服务代理的州直单位9家、事项32项。一年来,州政务服务大厅共受理事项18556件,办结18320件,时间由原来的天提升到天,提前了将近9天的时间,效果比较明显。
三是行政监察效能不断增强。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初期我州就充分考虑了强化行政监察职能需要,州政务服务监察室同时成立入驻,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同步规划建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防止变成“两张皮”(政务中心一张皮、纪检监察一张皮),监督不力、影响执行。从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上各部门负责人的发言来看,大家对中心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都比较到位,都表示支持,但在具体工作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体外循环、两头受理”刚运行时频繁发生,现在相对较为规范了,因为我们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这个事,加上行政监察的进入,保证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成效还只是阶段性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建设规模、质量以及进驻的部门和办理事项等不一致。二是机构编制和人员到位缓慢,有的县政务中心至今还没有正式工作人员,有的还未配备政务中心领导班子等。三是对政务服务大厅的管理、考核等有待规范和提高,政务大厅服务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四是少数部门依然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受理、厅外收费”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督促有关县(市)和部门引起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成败,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按照“边运行、边规范、边完善”的原则,逐步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要进一步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就要求大家通过各种形式,运用各类载体,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惠民利民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公开政府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平台,是方便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理相关行政事务的窗口,是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因此,建设“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中心,对密切干群联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委和政府的满意度显得十分重要。
(二)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实施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城镇化、工业化两大主战略,应该说,现在全州上下渴望发展、盼望发展、积极参与发展的热潮已经兴起,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企业和群众要办事、要创业,需要通过很多的行政审批,需要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供很多的便民利民服务事项,这些都要求我们真正把政务服务中心办成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超市”,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企业和群众从过去办一桩事跑若干个部门,变成了现在在一个地方就能把事办好,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消耗,提高了办事效率,这样就有利于在全州上下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有利于加快推进实施“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城镇化带动、工业强州的主战略。
(三)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强化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中央提出,对政务信息,“公开是必然,不公开是例外”。全州各级政府部门,除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涉密事项不能公开以外,其它都应该公开,特别是办事、审批更要公开。通过政务公开,一方面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及其部门与老百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消群众猜疑,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比如今年这样的干旱,在过去可能早已谣言四起,现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开党政信息,老百姓知道党委和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应对,正在采取措施解决,不但没有散布谣言,反而都来支持,共同抗旱救灾。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这是不言而喻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后,能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暗箱操作”,从源头从预防腐败,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三、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要求。
(一)抓机构、强职能、提服务。一是抓机构。中办发〔〕22号文件和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推进会都对政务服务中心机构性质进行了明确:“服务中心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机构,应使用行政编制,配备少而精的工作人员,已使用事业编制的,应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出一部分进行替换。”州政务服务中心申报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事宜,州人社局要根据中办发〔〕22号文件精神,当作项目去跑,争取获批。批准后,以参公事业单位去管理窗口,体制就会顺得多,中心今后进人的渠道也会宽广得多。要加强政务中心队伍建设,目前有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只明确了1个负责人,有的只有一些临时性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作为政府便民利民、行政审批的一个窗口,完全靠临时人员去管理、去服务,这样问题会很多,要逐步研究解决。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党团组织,及时将窗口工作人员党团组织关系转下去,并通过组织开展一些经常性活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二是强职能。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挖掘潜力,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能,共同呵护政务服务中心这个新生事物,共同把它建设得更好,使政府这个对外窗口形象更加得到企业和群众认可。特别是进驻单位的负责人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支持、关心窗口建设,只要每个窗口工作都做好了,政务服务中心良好的总体形象也就树立了。反过来也是这样,虽然进驻部门大多数窗口的工作都很好,只要有一两个部门存在上班时间上网打游戏、态度生硬、语言不规范等问题,影响的也是整个政务服务中心的形象。因此,各单位在将窗口人员交由中心去管理的同时,单位领导也要经常关心、支持窗口人员工作,对他们提要求、作指导,共同把工作做好,努力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成为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对外服务窗口,向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抓保障、强监督、促规范。一是抓保障。在财力保障上,政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时间不长,到底需要多少运行成本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今年州政务服务中心要认真总结、分析运行成本,对运行成本中该纳入州级预算的要纳入州级预算,该纳入部门专项预算的要纳入部门专项预算,确保财力保障到位。在人员保障上,要认真执行已出台的各项规定,特别是要重申:进驻窗口人员至少要工作一年以上,除非是生病、减员、组织调动提拔干部等特殊情况,派出单位原则上一年内不允许调整窗口工作人员。频繁的换人,既不便于政务服务中心和派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无法对派出单位进行准确评价。二是强监督。在省的历次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省监察厅都要对此专门作安排。州监察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抓手,作为加强源头管理的一个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进一步研究把握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规律、审批规律、便民利民事项办理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监督工作,从中发现运行中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哪些环节不允许出问题,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强调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问题,在每个月的工作情况通报上都有,上次领导小组会议分析时也有,但在下次领导小组会议上不能再有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大力度搞清楚是哪个单位、哪件事情在搞“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甚至要查清事情背后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对存在违纪违规行动的政务服务中心要配合,监察室要盯住不放,州电子政务办公室要从技术的角度让违纪违法行为显现出来,选准突破口查处一两桩,警告那些搞“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单位和人员,坚决杜绝这个问题的再次发生。第二,关于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的部门和办理事项不一致的问题,要区分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县(市)进驻部门必须要达到多少,审批事项要达到多少,州政务服务中心要牵头提出一个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对应该进入而不进入的部门和审批事项、便民事项,督促县(市)进行解释说明和整改。总之,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实现规范管理、规范审批、规范服务。
(三)抓调度、强考核、求实效。一是抓调度。要加强州本级调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通报,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该表彰的要表彰。县(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将在本月全部建成运行,下步,要把调度重点转移到中心机构编制人员落实、入驻的部门数量、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及服务事项的数量、审批及服务事项的现场办结率及办结效率、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及运用等方面上来。同时,要逐步加强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和调度,加快推动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向基层一线延伸。州直属机关工委要经常到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各进驻部门窗口工作绩效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强考核。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把现有政策用足,围绕进驻部门的便民利民、行政审批的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内容管理,坚持用数字说话、用工作实绩评先选优。要把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行政机关绩效考核和民主评议范围,并建立相应考评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对工作滞后的,及时督促整改;情况严重的,严格按规定对有关领导实行问责,以铁的纪律保证我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会后,由席大中副秘书长统筹安排,对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行一次督查指导,确保未启动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在本月底前启动运行,促进已启动运行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各项工作更加规范。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六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以及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经验、交流做法,分析形势、查找差距,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昨天,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德宏的州、市(县)、乡(镇)和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和州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上午,志彬同志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德宏州等6家单位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接下来,省委、省纪委书记汉柏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切入点,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务服务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行政审批更加精简高效。
1.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20xx年,在国家尚未正式部署前,我省就结合责任政府建设,率先开展了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经过清理,省级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392项,各州(市)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968项。全省行政审批事项的平均精简率为36%,其中,昆明、昭通、曲靖、玉溪等州市的精简率超过了50%。全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压缩了1/3以上。目前,昆明市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了86项,已经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的省会城市。
2.推动了行政审批集中、高效办理。在省级部门推进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部门,在本单位建设公开办事大厅或中心;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部门采取开设一个窗口或把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责任处室办理的方式,推进行政审批统一、公开对外受理。目前,省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0个部门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24个省直部门正式启用了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系统。省发改委等部门还创新审批方式,采取并联审批和深入州(市)现场办公等方式,减少审批环节,加快了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受到广泛好评。
1.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xx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文件,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州(市)、县(市、区)两级共建成政务服务中心93个,其中,州(市)级16个,县(市、区)级77个。昆明、曲靖、临沧、德宏等州市还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为(便)民服务中心487个。在一些地方,还通过在村、组设立为民服务站、代办点或代办员的形式,将政务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据统计,可以在州、县级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达到623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018项,收费、咨询等公共服务事项2153项。
2.政务服务的载体和形式日趋多样。结合阳光政府建设,我省完善了政府网站、服务热线、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库,推行在线办事等服务模式,形成了实体和虚拟大厅相互促进的格局。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政务服务载体。例如,德宏州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明市已建成泛亚产权交易中心并投入使用。经过紧张筹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于本月投入试运行,年内正式挂牌成立。楚雄州的所有县、市都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并将服务职能向乡镇和社区延伸,得到了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三)政府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
1.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了政府重要信息发布制度,制定实施了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制度。截止今年10月20日,全省共组织重要事项公示万余项,向社会发布重点工作通报9万多项。在充分运用政务公开栏、政府公报、公开指南等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网站、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点题公开等新的公开形式,政府信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公开。仅20xx年,全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站1万多个,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近1500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万多条,依申请公开万余件,答复率为100%。
2.加大了办事公开力度。坚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积极主动公开教育、医疗、供水、供电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省公用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面达96%以上。
3.积极推进厂务、村务公开。目前,全省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厂务公开推行面达到93%,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推行面达到了87%。全省所有村都实现了村务公开,97%的村委会设立了固定村务公开栏,98%以上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基层群众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达85%以上。五华区、石林县、西畴县、楚雄市、景洪市被评为20xx年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
(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更加密切。
1.在全国率先开通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查询专线。为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按照阳光政府建设的部署,我省建成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直接沟通群众的政务信息查询电话——96128专线。目前,全省已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电话万多部,累计接听电话60多万次,话务平台直接解答33万次,转接万次,平均转接成功率为92%。
2.建立了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行了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到目前为止,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共组织重大决策听证1103项。省政府领导还就农民工进城落户、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热点工作,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和听证会,与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我省还就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社会保障、民政等热点问题,组织10个省级部门的领导或新闻发言人接受在线访谈,与群众进行了直接对话。同时,各地还充分利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开展了政务系统网络查询。截止目前,已累计受理群众网上提问万多件,办结回复率88%。
3.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政务服务。在档案馆、图书馆和政务服务中心等设立了政务信息查询设施,方便了群众对政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发挥了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目前,全省共设立公共查询点和资料索取点万个,为公众提供信息查询20xx余万人(次)。德宏、临沧等州(市)还通过建立政务流动服务队、政务大篷车等形式,深入乡镇、村组,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政务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五)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更加有力。
1.实施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为了加强事前防范,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的新路子,通过查找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环节,提出并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细化到各部门的处室和相关岗位。目前,41个省级部门和相关处室已经查找并确定关键岗位228个、重点环节440个,查找风险点1045个,制定监督防范措施1123条,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同时,各州(市)、县(市、区)政府部门也按规定确定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风险形式和防范措施。
2.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今年,结合效能政府建设,省级行政处罚主体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有效降低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目前,44个省级行政处罚主体都建立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明确并向社会公布了各类行政处罚中不同情况的处罚标准,大大降低了行政处罚的弹性;16个州(市)的规范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3.强化了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监督。各地、各部门通过统一开设举报箱和电话、设立投诉中心、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建设电子监察等方式,不断建立完善监督评议制度。目前,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共建立投诉中心146个;共受理群众投诉咨询5678件,办结5577件,办结率达98%。24个省直部门和16个州(市)、17个县级部门完成了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有的仍存在较大差距;少数州(市)和部门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审批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还不够规范,有的地方向政务服务中心授权不够充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县(市、区)仍未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公开信息的时效性有待提高;重审批轻服务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入把握新时期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新要求。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重要举措。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要求,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刚刚结束的xx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时期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这就标志着,今后五年,我国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管理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落实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的要求,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认真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和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力争在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在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成效。
为此,做好新时期我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必须更加重视和突出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进一步突出服务发展的主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最重要的原则。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较低,各类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未来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扣“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产业、扩大开放、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的新要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做实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发展,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实现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进一步突出为民务实的理念。政务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着力转变施政方式和工作作风,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做实、做优、做精政务服务中心,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我省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
第三,进一步突出改革创新的精神。政务服务建设涉及政府部门职能的调整、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方式的改进,需要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虽然我省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在一些方面与先进省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刚刚起步,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省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创新审批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约束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推动我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第四,进一步突出系统规范的要求。加强政务服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政府和部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涵盖了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标准化建设、绩效化管理,才能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针对当前我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改革、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政务服务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努力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的整体协调推进和上下联动运行。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必减,政务信息应该公开的必须公开,应该进中心的事项必须进中心,对中心该授权的必须授权,使政务服务建设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三、着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更是当前必须继续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政务服务中心是整个政务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最重要的载体。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必然要求。全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上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新型政务服务平台的重大意义,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确保我省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长效落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勤政廉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和为基层办实事的重要窗口。
1.要提高政务服务中心体系的覆盖面。省级部门要巩固完善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的机制,切实提高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水平。16个州(市)政府要在建成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129个县(市、区)要切实加快建设进程,务必在20xx年6月底前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1376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要全面启动中心建设,力争在20xx年前,全面建成为民服务中心。同时,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在行政村、社区推进为民服务站建设,最终在我省建立起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政务(为民)服务体系。
20xx年,省政府已经明确,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各级政府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有效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切实保障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等方面的需要。各地要结合实际,妥善解决好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问题。中心管理机构可在上级批准的政府机构设置限额内,设置为政府工作部门或者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具体的机构设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所需人员编制在本级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建好政务服务中心,使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水平与当地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建设方式与当地现实条件相适应,服务事项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要确保政务服务中心发挥功能。按照国务院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各地、各部门要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务公开、行政投诉等功能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
一要切实履行集中审批的职能。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尽量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纳入中心,实行集中办理,并向窗口充分授权,不得出现在中心和部门两头受理的情况。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后,原则上各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业务量大、确需单独设置办事大厅的,也必须纳入本级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二要不断拓展政务服务业务。各级政府要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资格审核和备案、信息咨询等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同时,要注重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和功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农民工服务等其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中心。
三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平台作用。进驻中心的各窗口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自身建设的相关要求,面向公众公开本部门和窗口的工作职能、服务承诺、办事流程等信息。同时,要建好中心内的政务信息查询区和资料索取点,并积极探索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政府听证、公示和通报活动,丰富政务公开内容。
四要落实行政投诉功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必须设立行政监察管理窗口,加强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强化对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的效能监察。同时,要积极受理社会各界对政府部门政务服务工作的投诉,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反映、收集和处理群众诉求的平台。
3.加快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全省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机构职能、人员配备、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办事制度、服务类型、运行模式、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进程。各地、各部门要完善并落实首问首办、限时办结、行政问责等制度,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窗口联动的运行机制,确保中心办理的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要加强中心内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监督、考核评比、奖励问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稳定的中心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中心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流程控制,科学分配和利用相关资源,提升政务服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助推政务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质量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运转协调顺畅的有机系统。
(二)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建设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不仅是廉政建设的重点,更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目前,各省(市、区)正在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全国已有近1/3的省(市、区)建立健全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走在前列的江西等省建成了省、州、县(市、区)、乡(镇)四级联动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1.全面启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正在筹备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年内挂牌运行;16个州(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明年内全部建成;129个县(市、区)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确保在20xx年前建成。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整合资源,能够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尽量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统一建设。
2.努力实现所有公共资源统一进场交易。要推进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特别要将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程建设招投标、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转让、国有资产处置以及政府采购、药品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和管理。
3.规范交易平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领导、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管理、行政监察”的思路,既要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处置、土地开发转让、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药品招投标等分类交易实施细则。同时,要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监控,建好专家资源库、保密屏蔽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严格执行专家临时抽取、封闭评标等制度。
(三)做好政务公开重点工作。
公开透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化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1.推进行政行为公开。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听证制度,坚决防止“假听证”、“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大力推动决策公开。要围绕政府采购、基建工程、住房保障、食品安全、救灾救助、生态环保、医药购销、招生录取等热点问题,加大办事公开力度。要严格设定行政处罚行使程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细化并公开自由裁量权限和处罚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2.深化基层政务公开。要把基层政务公开与厂务、村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质量。要继续推进乡镇、城市街道政务公开,及时公开群众广泛关注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救灾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要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办事公开,特别是要加大电信、旅游、金融、农资、电力等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办事公开力度,提高公开质量。企业要继续深化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
3.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要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扩大公开信息量,提高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时效性。建立并优化政府网站、政务专线等公开载体,认真组织好政府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加强96128专线的咨询、办事和服务功能,强化对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两强一堡”以及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热点、重点领域的信息通报。要建立社会热点跟踪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问题,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准确性。同时,要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答复机制,畅通双向沟通渠道,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敏感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切实提高回复质量,增强政务公开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过四轮的清理,目前昆明、昭通、德宏等州(市)的行政审批事项已降至两位数,但是仍有多个州(市)的行政审批事项还高达数百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有较大的空间。当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第五轮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继续精简现有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
1.要切实做到“应减必减”。按照可批可不批的事项坚决不批、没有依据的审批坚决取消的原则,切实取消和调整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审批事项,努力解决政府管得过多、管得不好的问题。同时,要大力简政放权,该下放的必须下放,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凡是能在州(市)级办的事就不在省级办,能在县(市、区)办的事就不在州(市)办,能在社区、乡(镇)办的事就不在县(市、区)办,尽可能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2.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格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责任,编制行政审批目录,绘制行政审批流程图,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的监管工作,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加强对审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整治变相审批、违规审批等违法违规行为。
3.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要结合首问责任制的实施,推广并联审批的有效方式,对应当由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分别实施的审批事项,可以采取先收到申请的部门牵头受理,会商有关部门意见后进行审批的方式,提高审批效率。要加快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网上审批平台的建设进程,积极探索并推进联网办公、联网审批。
(五)实施政务服务绩效考核。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取得实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规范行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政务服务绩效管理办法,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
1.科学制定政务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结合我省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的要求,围绕建设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等重点工作,制定出台细化、量化的评价考核指标,进一步明晰对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加强对政务服务的考核。
2.建立社会公众评价政务服务的新机制。政务服务要让社会满意、公众满意,必须接受社会公众评价。要推行公众评价办法,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质量现场评价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被服务对象,结合各部门政务服务情况,采取信函质询、网络投票、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各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成效进行评价。
3.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政务服务建设。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部门编制、预算安排相挂钩。要组织开展评比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要将评价、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发挥社会舆论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要深入开展评价结果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深入开展。
同志们,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七篇】
。
何逢阳。
(
2016年7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
。
同志们:
6月19日的“百日攻坚”动员暨“六项行动”“四城”同创推进会上,我们共同描绘了理想中的“品质慢城、乐居界首”,明确了城市建设实现的路径,讲的是城市发展的故事。今天的会议,主要想讲一讲产业发展的故事,跟大家共同思考,对于工业经济和园区建设来说,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未来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工业经济体系?围绕产业定位,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以及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应该做些什么?最终目的是通过新型政商关系的确立,明确政府服务企业的重点,激发企业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座的各位应该都能记得上世纪。
90年代界首工业的辉煌,穿奇安特鞋,喝沙河王酒,吃界首的方便面、牛肉干、巧克力,打景泰蓝领带,一度是很多人的追求。最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从上世纪50年代有记载以来,界首就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的企业,他们有一些共同的成长关键词:精于企业内部管理、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勇于开拓国内外市场、敢于打响全国品牌、乐于开展产学研合作。上世纪80年代,界首就有3家企业分别与中国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合作:东亚集团与中国首席电光源专家、复旦大学的蔡祖泉教授合作、华信集团与北京大学的陈章良教授合作、芬格欣与复旦大学的谈家桢教授合作,产学研起步非常早。80年代,界首的轻工业产值占阜阳地区的40%,40多种产品的产量在全省遥遥领先,18类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90年代,界首有3家企业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由此可见,我们的产业发展,包括科技创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得益于长久以来界首人所拥有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得益于界首全社会经商办企业的浓厚氛围。会东书记在党代会上用“创”精神对界首精神进行了概况,创造、创业、创新、创举、创优,这些都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内在基因。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期工业经济雪崩式的“界首之痛”之后,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期间,也拿到不少国家级牌子,但是在不少人,其中不乏一些领导和专家的心目中,我们的产业美誉度仍然不高、影响力依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战略定位?值得我们思考。根据会前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意见,今天的会议,我想就如何围绕“双创高地、产业新城”,打响界首产业发展品牌,实现界首工业基因的传承,谈一谈看法。
先进的服务理念是打造双创高地的内在要求。大家都在讲服务,很多地方倡导。
“保姆式服务”,以体现服务的细致周到。但是反思“保姆式服务”,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首先,保姆是谁?保姆与主人是一种雇佣关系,协议约定干什么就干什么,按部就班地提供机械式的服务,不越雷池一步,容易形成本位主义;其次,为谁服务?谁付工资为谁服务,这样一来,“保姆式服务”的重点就会定位为指定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投资、产值、税收论英雄,而忽略小微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容易造成厚此薄彼,产生新的不公平;其三,服务什么?保姆提供的是事无巨细的生活服务,因此,“保姆式服务”可能会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容易造成服务者角色越位。鉴于这些理解,在新型政商关系下,要慎提“保姆式服务”。全面梳理界首企业服务理念,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以企业为中心,摒弃本位主义。我们反复强调,服务一定要以企业、以项目、以群众为中心,不能以部门本位为中心。2014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四最四零”,即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短、收费最低、效率最高,服务零距离、沟通零障碍、审批零差错、反馈零投诉。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反馈情况看,我们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四最四零”执行还不到位。今天之所以把政务服务工作会议放在一起开,就是想在这里作以明确:“两集中、两到位”,所有审批项目要结合权力清单进一步梳理,应进中心没有进的,一律向政府常务会议作出说明;进了中心,对首席代表授权不到位,还要局长、主任签字的,还需要回局里开会研究的,作为下一步电视问政的重点。企业服务的水平如何评判?关键看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对不对,是从企业合理合规诉求出发,还是从部门刻板机械的内部规程要求出发。有的工作,明明2个小时就能办完了,非要等到3、5个工作日吗?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前段时间调研发现,税务部门现在核票据、领发票,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我们的政务服务也要逐步向“互联网+”转变,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个人动动鼠标,或者仅用手机,就可以提交办事申请,坐等审批结果,期间,还可以对办件进度进行查询,办结后,由政务服务中心用快递将办件寄送给大家。二要厘清政企关系,切忌以政干企。我在很多场合反复跟大家讲,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不能干预企业内部事务,包括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在座的企业负责人比我们在行。有资料记载,早在1955年,界首就有企业萌发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成立理事会,负责抓生产,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督制度执行。前两天,我们接待中国工程院段宁院士,他于1992年提出“清洁生产”的理念,是国内公认的“清洁生产”第一人,他参观我们循环经济展厅的时候,看到田营的企业1994年就把“清洁生产”的标语刷到墙上了,对我们县级企业有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感到很惊讶。这说明企业对内部管理是有想法的,敏感性很强。所以政府服务企业的重点只有一条,就是政策服务,等下结合新型政商关系再跟大家详细讲。三要明确服务重点,避免包揽一切。政府强调服务,但一定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服务。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依法纳税等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不管你做了多大的贡献,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零容忍。最近有企业给我打电话,说某某部门给他的企业下了处罚决定书,最近企业比较困难,能不能给部门打打招呼,别处理了。明确告诉大家,这样的电话以后不要打了,如果部门违规执法,程序上有问题,你可以跟我说,但如果是企业的问题,就要认真整改。田营园区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核心就是坚持了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该查办的案件,依法严格查办。表面上看是无情的,实际上是对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这个园区没了、产业没了,那企业还能怎么发展呢?包括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理,也要加大力度。四要理顺服务机制,防止厚此薄彼。3月份的工业会上,我们出台了工业企业综合考评办法,考评的依据、细则反复让园区征求了企业的意见,我们对企业的考核评比表彰不是完全按照产值和税收排的,对企业的服务也不单纯与企业财政贡献挂钩,目的就是要牢固树立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导向,引导企业规范发展。最近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有些资金引向的企业不是税收多高、产值贡献多大的,关键看企业发展规不规范、成长性好不好。有的企业规模不小,但连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报项目临时凑,有些已经申报了的项目,又因为缺手续被砍掉,很可惜。去年科技会上跟大家举过一个例子,有个企业申报项目资金,就因为会计把报表做错了,800万无偿资金没有了。所以,最近安排把所有规上企业的会计拉到阜师院进行培训,政府出钱,每周末去封闭培训,企业一定要重视。市委、市政府态度很明确,企业服务不唯产值税收,谁的工作基础好,对谁的支持力度就大,重点支持企业把资金投向研发、人才技术储备、环境保护等领域。
“双千双百、四区同创”的目标(“双千双百”,即会东书记在党代会报告里提出的,到2020年,打造千亿园区、千亿工业,培育一批百亿产业、百亿企业;“四区同创”,即要争创四个核心牌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管我们的园区发展得不错,但是基础设施仍不尽如人意,园区承载力不足。所以,近期经开区、工投公司等单位谋划了总投资亿元的经开区基础设施及附属配套工程ppp项目,包括道路管网工程、绿化和形象提升工程以及商服配套工程等3大类92个子项目,正在申请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示范库。财政部对创新型和示范性项目非常重视,一旦进入示范库,就意味着能够得到财政部真金白银的支持,更主要的是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的认可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今年下半年,亿元的项目将陆续开工,我们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园区形象,也相信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可以转变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合作单位对界首园区形象的认知。二要全力推进园区品牌创建。近10年,我们的循环经济产业取得了一些国家级牌子,比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涉重金属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利用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等,但总体给人感觉仍然是初加工、低层次、有污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把何市长当成全国最大的“丐帮帮主”“破烂王”。客观地说,这些国家级牌子在我们产业发展初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目前,在我们的产业由500亿产值向1000亿产值进军的过程中,现有的牌子已经不足以支撑。牌子意味着政策,没有政策的支持,循环经济很难有发展空间。因此,“四区同创”,体现的是园区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严格对照创建指标,我们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要风吹浪打不动摇,对照指标,一项一项找差补缺,一年接着一年创,2020年之前,全部打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尽快改善整个产业,乃至整个界首,在各级领导、在社会各界心目中的形象。三要切实优化园区运行机制。这个在3月份的工业经济暨园区建设会议上已经进行了安排,近期也进行了进一步理顺:一区和四园要实现统分结合,对外要统,把大旗树起来,对内要分,各园区负责做好各自具体工作;园区和工投公司要实现一体发展,通过工投公司的市场化手段,为园区建设、服务企业、人才培养等,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政府和园区要实现职能耦合,政府是大齿轮,开发区是小齿轮,要通过灵活高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实现大小齿轮的无缝咬合;园区和企业要实现全面互动,要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发布信息、征求意见、交流问题、反馈困难,真正实现良性互动。这里强调一下,未来,智慧园区是我们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对接政策、争取资金的重要平台,希望各园区发动企业,广泛参与进来、互动起来。通过探索,逐步建立“统分结合、调度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服务机制”,这也是会东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的要求。
1359万元,占阜阳市的%,居全省县级首位;经信系统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无偿资金5775万元,占阜阳市的66%,居全省县级前列;发改系统争取上级无偿资金亿元,其中,社会事业类7156万元,占阜阳市的52%,这里面有一个界首中学的项目,争取资金3000万元,占全省的1/4。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市委、市政府,包括各部门,对帮助企业申报项目、申报资金是不遗余力的,也请企业理解,在自身规范财务、规范报表的基础上,继续认真梳理、研究、对接项目、对接政策。二要及时准确了解企业诉求,能扶尽扶。历次工业、科技大会上,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些都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面想出来的,更不是从上级文件里面抄出来的,而是在研究上级政策的基础上,深入企业调研,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反复讨论、修改,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形成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围绕政策落实,2015年,我们在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不足11个亿的情况下,兑现工业领域各类奖扶资金亿元,足以可见市委、市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支持。明确告诉大家,今年的奖扶一定不会低于这一标准,但是,也必须强调,奖扶资金不撒胡椒面,不与产值、税收挂钩,突出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进行奖扶,一律奖到项目上,没有项目不给奖励。2016年,工业经济、园区发展、民营经济,这三项考核必须确保阜阳市第一。以前我们总是很困惑,我们的工业产值、增加值都那么高,民营企业纳税十强我们的占比也很高,扶持企业的措施也很到位,但是为什么阜阳的工业经济运行目标考核我们却总是排第二,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呢?实际上,这里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指标、质量指标、要素指标等等。围绕这些指标,相关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服务企业的同时,实现园区发展。三要灵活科学借鉴外地经验,能学尽学。实际上,我们的前辈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已经把“能学尽学”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1986年,界首第一被服厂从国内外捕捉信息,开发新产品“儿童多用睡袋”,被省纺织厅评为省级先进产品;我们的铝箔纸厂、医疗器材厂、东亚照明集团借助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上马香烟包装用铝箔纸、一次性输血袋、汽车真空灯等新产品,均填补了省内空白。所不同的是,企业是把学到的先进技术投入到生产中,而我们是要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应用到政策制定中。政策学习切忌刻板移植,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这种善于动脑筋、肯钻研、想方设法破解被动局面的态度移植到工作中,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双千双百”,树立全新的产业品牌形象。这里主要讲四点:一要致力于把循环经济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打响循环经济全国品牌。从最初的“拉着红盆走四方,换来米粮度饥荒”,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再到现在的现代化园区集聚发展,我们循环经济形象有了较大改善。下一步,要引导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端化发展。同时,还要依托循环经济示范教育基地,总结提炼循环经济的产业内涵、制度内涵、教育内涵和文化内涵,打响循环经济“界首模式”,把“界首模式”推向全国。二要致力于把营养与健康产业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树立营养与健康产业区域品牌。上世纪80年代,界首就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百强县,一提到我们的巧克力、牛肉干,大家就觉得很好,很自豪。1983年,界首制药厂、葡萄酒厂等一批企业就成立了tqc小组,这个在全国是很时髦的,tqc小组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也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说明我们的产业创新基础是很好的。现在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就是要依托良好的食品、医药、休闲渔具产业基础,做好深度挖掘文章,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逐步引导消费,而不是仅仅帮别人贴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最近,我们做食品的几家传统企业应该深有体会,人家拿一个产品搞中试,我们的企业投入了,结果一试市场不行,人家不生产了,我们的投入就白费了。所以说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有志向,要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盈利点在哪?要树立区域的品牌。三要致力于把粮食机械产业打造成智能制造标准化产业集群,擦亮粮食机械行业品牌。界首有很多小机械,产业基础是不错的。云龙粮机、聚力机械,在中储粮系统是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的,但是企业在规范化建设、生产现场管理、装备水平、项目包装推介等方面仍不尽如人意。下一步,要逐步从传统制造向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智能制造方向转变。四要致力于把纺织服装产业打造成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培育纺织服装地区品牌。在当今“拼文化、拼创意”的时代,创意已经成为品牌运作真正的助推剂和动力源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我们的棉纺、化纤、皮革、毛纺等,如果沿袭老的技术装备水平、老的生产经营理念,未来是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我曾经跟几个毛纺企业做过交流,我们国家出口到欧洲的羊绒衫,折合人民币200多块钱一件,简单地贴牌生产,也赚不了多少钱,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可持续性,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所以,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要鼓励时尚创意与纺织工业的对接,引导现有企业走高端化发展路线。
9月份我们要承办的中国再生铅及铅酸电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都是围绕这方面展开的。二是由单一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最近到陕西出差时去了袁家村,这个只有62户300多人的小村子,每年的旅游人次是400万,这个村有几百上千家商户,每个商户只让开一家。其中有一家酸奶坊,一年能卖1000多万,这个酸奶坊的背后,连接着一家家奶牛养殖场和酸奶加工厂,形成的是一个产业链条。还有卖辣子面、辣子油的,背后是大量的辣椒种植业。这个例子很小,但是人家只有62户人家的小村子都能够做得到,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吧。所以,大家要思考,我们的产业应该如何延伸链条?循环经济产业,要向前向后同步延伸产业链条。一方面,要加强与上游收运和物流企业的循环化链接,提升再生资源的供给水平,这里包括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平台建设。我们号称10万人在外面搞再生资源回收,每年上百亿的流水,银行要思考怎么服务,商务系统要思考怎么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结算平台。另一方面,要向下游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延伸,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实现资源由单一循环向复合、多元循环的提升。前段时间到省里,看到有一个县在申报铝基产业园,他们有什么优势呢?但人家包装得很好,我们却没有做起来。循环经济向后延伸产业链条,空间无限,关键看我们有没有想。其他传统产业,也要加快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比如要突出大健康理念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我们要围绕智能绿色制造要求延伸机械产业链条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三是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高效发展转变。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要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更多地从“互联网+”的视角,思考、谋划产业发展,扩大产业的影响力和区域辐射范围,这也是我们谋划项目的基础和方向。云龙粮机,如果以粮食机械往上报项目,人家会说太低端了,但如果说是智能制造,立马高大上了,所以谋划项目,方向很重要。
“钢铁厂必须要建在市内”的口号,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钢铁厂。每一个日本人外出,都会带着塑料袋,果皮或者其它垃圾,都放在塑料袋里带回家,到家以后分类存放和处理。分类时,他们把剩饭、剩菜放在一起,用来智能发电;把地沟油、炸油条的油放在一起,用来提炼柴油,做得很精细。日本森林覆盖率67%,放眼望去全是绿色,行道树栽得未必都一样,但给人的感觉都很舒适。以前,合肥在招商项目的时候也发现,德国的马牌轮胎厂也在市中心,我们都认为轮胎厂肯定是有污染的,要放到工业区,其实不是,只要环保措施跟得上,就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讲产城融合,一定是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在理念上的互融互通。在“四城同创”推进会上跟大家讲,所谓“慢城”,体现的是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需要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来支撑。一是以产兴城。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没有产业的城市只是一座空城。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带动仓储、技术、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就业。同时,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集中供热、防护林建设等,逐步实现产业、设施和人口的配套优化。二是以城促产。城市是产业的根基。围绕“品质慢城、乐居界首”打造,要探索依托海绵城市、绿道建设,带动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依托垃圾分类处理先试先行,带动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依托“四城”同创、“六项行动”,带动城市城市承载力优化提升,最终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反哺产业发展。三是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包括规划融合、建设融合、管理融合,更重要的还是理念融合。最近,无论是国家级新区,还是风靡全国的特色小镇,都是产城融合的新载体,他们很多是在产业的基础上叠加城市功能,这样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三生共融的文章才能做深做透,如果再融入一些文化的元素,这样的载体就会有比较高的粘度,人就不容易离开。刚才讲到的袁家村,他们也在搞美丽乡村建设,但是他们认为,翻版的城市化不是美丽乡村,他们村里的房子最多就两层,墙壁也不像我们这贴瓷砖什么的,都是糊的麦糠泥,好看得很。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村子建得再好,没有产业依然不行,所以才有了上千家商户,这才叫产村融合。有时候投资环境的竞争,往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节方面。比如合肥,有一次在引进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时候,没有竞争过重庆,原因恰恰是在没有国际学校这些细节方面。产业新城最核心的竞争还是体现在人才方面,这里的人才包括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也包括拥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等。大家都知道,同样一个汽车产业,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在德国制造和在中国组装,产品质量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单单是人家把坏东西弄到中国来了,更重要的是两国工人的专业技能存在差异。所以,我们打造“双创高地、产业新城”,核心还是要留住人才,以人才的集聚提升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吸引更多人才集聚。
“双创高地、产业新城”,这是战略定位;园区要“双千双百、四区同创”,这是发展目标。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打造“双创高地、产业新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没有资源优势,没有区位优势,没有政策优势,核心竞争力只能是苦练内功,做足服务文章。这里主要围绕我对新型政商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优化企业服务,跟大家作一个交流,讲四个方面。
(
1)什么是资源?经济学中的概念,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从本质上讲,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
2)什么是政商关系?所谓“政商关系”,是“政”和“商”在履行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政商关系从来就是一对儿扯不清的矛盾,相互疏远既不现实,又做不到;走得太近,“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又可能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从而影响公平与效率。因此,构建一种正常的政商关系,不仅关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乎政治生态的优化。
(
3)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了资源是政商关系的纽带。资源的配置方式无外乎两种,计划和市场。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中,政府擅长计划,企业擅长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讲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擅长计划但离不开市场,企业擅长市场但离不开计划,所以,要想把资源用好,必须建立正常的政商关系,这是由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政商关系,提出了。
“亲”“清”二字的重要论述。“亲”,代表亲人、亲密、朋友;“清”,代表清正、清爽、纯粹。落实这两个字就要求我们与企业家建立纯粹的朋友关系。
(
1)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政府与企业一定要交朋友。只有交朋友,政府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有哪些困难、诉求和想法;只有交朋友,企业才能熟悉政府有哪些政策、要求,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只有真正交了朋友,双方才能找到政府服务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
2)纯粹。就是官员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要清清白白,要在阳光下建立正常的政企关系,而不能沾一点私利。一方面,企业老板不能利用政府官员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比如偷税漏税、环保违法等,政府服务企业要有底线,优化服务一定是该服务的地方服务;另一方面,官员不能利用企业来谋取私利,包括找企业安排个工作啊,安排家属出去旅游啊,办完事收点小东西啊,等等,这种关系就不纯粹,服务的时候就有私心。
(
1)企业的资源观。对企业来说,有的是封闭的资源观,“同行是冤家”;有的是开放的资源观,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有的企业不找政府、不找银行、不找资本市场,这是封闭的资源观;有的企业善于谋划、包装、争取项目,积极对外开展合作,这是开放的资源观。企业想要发展,单靠自身的积累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要有开放的资源观。这也是一直鼓励大家谋划、争取、实施项目的原因,比如前一段时间讲的专项建设基金等。
(
2)政府的资源观。对政府来说,封闭的资源观:其一,只用自己的资源。不贷款,不融资,财政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所以发展就很慢。其二,只为自己所用。以前我们总觉得政府争取来的钱,都要政府用、政府花、政府建,事实上,很多项目和资金,如果给企业,效益会比留在政府好很多,包括最近帮助有些企业申报的医养结合项目、养老项目等,相信这几家民营医院会比政府搞得好很多。开放的资源观,有这么几个原则:其一,对资源能用则用,这是视野问题。只要有资源,就可以拿来用。比如政府融资,以前我们总盯着一两家银行,天天去求人家;现在不局限于这两家了,反而有很多金融机构主动来找政府对接,那就不一样了。其二,资源全域使用,这是胸襟问题。像专项建设基金申报,我们既帮政府投资类项目争取,也帮企业争取;既帮本土企业争取,也帮招商来的企业争取。有些地方不愿意帮企业争取,因为政府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所以,市委、市政府是有这个胸襟的,能给大家争取的,尽量积极给大家争取。只要是界首企业用的,都是为界首发展服务的;只要是优质项目,都是支持的重点。
(
3)政商关系平衡的支点。理解新型政商关系要解决资源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定位找准。一方面,政府官员要看得起自己。当市长一个月工资4000多块钱,我们很多公务员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企业老板肯定比我们收入高一些。但是政府官员要看得起自己,企业老板更多是用挣到的钱为企业发展服务,而政府用财政上的钱为地方发展服务,没有谁钱多钱少的问题。政府能运用政策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态度。另一方面,企业老板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企业需要政府提供政策资源以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这就是支点。政府系统不少同志有顾虑,帮企业争取专项基金,20年以后企业破产了怎么办?项目失败了怎么办?这说到底是政府官员资源观的问题,是胸襟、视野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主动找企业,帮助大家谋划项目,申报资金,让大家规范财务,但是有的企业觉得,找你要这点钱,还不够费神的,不要了。坦率地讲,像这样的企业是做不大的。所以,只有政府和企业都有开放的资源观,政府认为资源可以给企业用,企业认为需要找政府要这个资源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纯粹的朋友,才能真正实现总书记“亲”“清”二字的要求。
(
1)什么是政策?政策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渠道,是政府运用资源的重要方式。而文件和会议是政策的主要表现方式。还是举袁家村的例子,袁家村书记要开会,在微信群里发“开会了”三个字,10分钟之内,开会的人就到齐了,他们是靠什么做到的呢?很简单,因为他们开会就是教大家怎么赚钱。举这个例子,目的是告诉大家要正确理解政策内涵,政策的形式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政策背后的机遇,看哪些东西对你有含金量。
(
2)政策为什么重要?市场经济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个调节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对社会各个领域都起到调节作用,比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以及一些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特殊产品如毒品、枪支弹药等。即便在市场可以调节的地方,也有市场失灵的时候。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政策来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种,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表现为国家政策。所以,最近大家要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政策体系”,对“十三五”规划的内容,一定要熟悉。
很多企业说,政府的文件我们也看了,但是看得不是很明白;开会我们也听了,但是很多东西没有听懂。究其原因:
(
1)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导者。在传统的决策体制中,政府是政策制定以及资源配置的主导者。改革开放之前,连副食品都是政府负责分的,企业根本挨不着边。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都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行来实现的。虽然现在能够上下交流,但政策的制定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很多政策制定了就制定了,企业根本不知道。
(
2)政策制定过程企业参与不够。政策制定过程严格意义上包括界定政策问题、构建政策议程、规划政策方案、政策合法化等阶段,政府作为主导者,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绝大部分政策制定过程是封闭的,有时候也召开一些座谈会,也征求一些企业的意见,但坦率地讲,各级政府做得都不是很好。所以,在实际政策制定过程中,仍然习惯于自上而下决策,公民、企业参与仅仅作为一种形式,更何况很多企业参与意识很薄弱,很难有效参与到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因此,这里既有组织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意识的问题,整体来看,机制一直不够完善。
(
3)企业对政策关注程度不高。反复跟大家讲政策,实际上是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的这种体制决定了不会运用政策的企业是不可能得到很好发展的,如果不运用政策,企业永远都做不大。
“企业发展服务年”,今年提出“企业服务推进年”,要推进的就是政策服务。中国的企业名义上税负是非常高的,增值税有17%的税率,但是如果算大帐的话,税负是不高的。刚刚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政策体系”,国家每年通过大量的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返还给企业大量的钱。为什么央企、大型民营企业得到的政策多,就是因为他们懂政策、懂项目,一对接一个准。没有项目,国家、省里给不了你钱。包括我们市里的扶持资金,也要和项目挂钩。现在上级很多项目资金都是后补助,就是地方政府先补助了,他才补助,这也要求我们把奖扶资金项目化。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我们不班门弄斧,我们要把企业服务的重点放在政策服务上,关键要强化大家的项目意识。
(
1)系统梳理政策。很多同志看不懂文件,听不懂会议,就是因为不知道前后文,孤立地看,孤立地听,结果越看越糊涂,越听越迷糊。特别是我们很多部门、园区,自己一知半解,有时还会误导企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以,一定要系统学习梳理,学习关联政策,要能看懂政策的话外之音,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我所用,为企业服务。
(
2)引导企业谋划项目。项目是政策落实的载体。企业谋划项目一定要把政策运用具体化、可操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在项目工作上的沟通交流。最近,我们准备建立项目管理员制度,各部门都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工作。
(
3)切实用好政策资源。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提供企业发展需要、能对接的政策,企业要什么就对接什么;要借力政府扶持政策,要注意这里仅仅是借力,如果一个项目来了以后完全靠政府政策,这种项目就不要谈,光靠政府,自己不努力,项目肯定做不大、也做不好;要着眼抢占发展高地,我们政策引导的重点,是研发、技改、环保、安全生产投入以及市场开发等;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
1)如何理解企业生命周期?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起,有学者提出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上世纪70—80年代,学者们开始注重用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其中以美国伊查克·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最为著名。所谓“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是一个规律,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在全国范围内,生命周期能撑过30年的企业也没几个,更别说百年企业了,很多企业的存在也就10年、20年的时间。界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火的企业,现在还有几个?就像一个人,20岁时身体健康,到50岁呢?说这些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各位企业家,一定要居安思危。
(
2)中小企业发展困局表现及原因。有些企业为什么会进入发展困局?其一,不擅长运用多种资源,不贷款、不上市、不合作;其二,不注重发展规划,没有发展目标,没有发展愿景,没有发展战略,没有项目,也没有发展措施。所以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战略部或规划部,主动谋划项目,抢抓政策机遇;其三,不注重发展规范,财务不规范、经营不规范、治理结构不规范。
(
1)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企业的资源有很多种,像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销售网络资源、技术资源等等。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固定的,企业在自身资源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值的情况下,要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需要适度借用外部资源,从而有效地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缩小战略目标与资源条件的差距,使企业以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来取得较大的发展。比如,可以通过挂牌上市取得固定的融资渠道,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增加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等。当然,适度借用资源,就需要企业有开放的资源观。所以,企业自身的平台要搭建好,管理、基础建设等要提前准备好,这样借用资源才有载体。
(
2)优质平台的作用。这里的优质平台主要是指园区平台。形象一点说,园区就是一个提供了适宜的小气候和肥沃土壤的地方,驻园企业播种的是资金和技术,收获的是经济果实。气候好了,土壤肥沃了,收获的果实自然更多、更好。因此,有优质平台支撑,资源运用才会更有效益。
(
1)让企业因园区而增值。对政府来说,关键要搭建园区平台,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提升。2008年,界首本土企业华宇电源投资2600万元,生产电动车蓄电池,因质量原因和管理不善难以为继,2011年与上市公司南都集团合作重组,华宇电源投资人税前得到亿元。一家累计投资不到4000万元(含原材料)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而与上市公司合作,溢价却高达330%,合作后,南都华宇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园区平台的支撑,没有园区,企业想与上市公司合作根本不可能。因此,要围绕“双创高地、产业新城”做足文章,共同维护园区的形象和品牌,提高资源运用效率,让企业因为园区增值。
(
2)提升企业资源承载力。对企业来说,关键要提升资源承载力。一是规范问题。财务要规范、管理要规范、经营要规范、治理结构要规范。二是规模问题。发展规模要适度,小马拉大车是不可能的,招商的时候,一方面要看投资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企业适度规模发展。这不是要求大家把企业规模都做小点,而是要与企业发展能力相匹配。三是规划问题。企业要重视发展规划,要有发展目标,要有发展价值取向,要有项目支撑。
企业家办企业,是个人价值的追求,是家族的荣誉和责任,是员工的利益诉求以及社会责任的要求。我相信大多数企业家做企业,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物质财富,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一种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最近工商联牵头开展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得到了不少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全市45个贫困村,已有民营企业申报帮扶24个。在此我倡议一下,一是45个贫困村要实现帮扶全覆盖;二是不局限于贫困村,其他村也可以开展这项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体现企业家的自身价值。所以,真正的企业家是不容易的,付出很多,也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企业家要理清企业资产和个人财产的关系,企业法人和企业家本人的关系,企业财务和家族财产的关系。对企业家来说,自己做到别人拿不走的才叫事业。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值得珍视的传统,积累的不能忽略的经验等等,即便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为今后提供很好的参照。挣钱再多不能叫事业。近期宝能狙击万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管理的反思。万科之于王石,情怀才是事业的核心。没有了情怀的万科,只不过一串干巴巴的资产数据而已。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有这样的名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句话可以形象地形容那些昙花一现的企业。企业能做多大,关键看企业家的事业观,所以企业发展一定要看长远、看本质。
界首工业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家,比如沙河酒厂的蒋醒光,天安塑料总厂的张超彬,奇安特的王振武,东亚集团的张强,华信的朱慧秋,芬格欣的徐邦杰,铜板纸厂的左会同,原纸厂的彭杰,麻纺厂的沈良存,机油泵厂的牛魁,铝箔纸厂的王超,农机二厂的马明业、洪秀岭,方便面厂的闫奇宽,胶合板厂的李万军,化肥厂的肖永法,葡萄酒厂的张太斌,无线电厂的周庆武等等,他们承载的是那一代人的荣耀与记忆,代表的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以及敢于挑战风险、勇于把握新机会的创业精神,精神才是立业之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家传承这种创业精神,把我们界首的企业做大、做强、做规范,这是为了企业家本人,也体现我们对企业家的终极关怀。
精编政务服务讲话【第八篇】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总结20xx年的各项工作,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分析问题,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刚才,中心表彰了20xx年度优秀工作者,通报了20xx年年度考核和20xx年度明星评比结果,几位窗口代表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打算,各窗口向中心递交了勤政廉政承诺书和平安建设责任书。下面我代表中心班子,向大家汇报我们行政服务中心20xx年的工作情况和20xx年的工作打算。最后,余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县行政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创优发展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获得市级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五一劳动奖状、全市行政服务工作红旗单位、县责任目标完成优秀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清理到位。为了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中心会同县优化办、物价办、财政局、法制办等相关单位历时近两个月,对全县行政服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7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11项,行政服务项目6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2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95项,收费基金项目4项,清理结果在新县人民政府网、新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和新县行政服务网进行了公示。在此基础上,中心还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的安排,以县政府名义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与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对涉企、涉建收费项目提出刚性收费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促使收费做到便民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二)窗口运行平稳。20xx年,中心各窗口强化服务意识,窗口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办件量比较集中的县出入境、民政、户政户籍、交通运管、房管、农机等窗口,围绕提速增效、便民利商,采取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交通运管、户政户籍、质监等窗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热心接待群众,耐心回答询问,确保服务到位;农机、出入境、房管等窗口实行延时服务,加班加点工作,方便办事群众;民政、林业等窗口开展预约服务,工作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群众办事;国土、住建、工商等窗口进一步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20xx年,中心窗口共受理办理各类服务事项81368件,办结率达100%,收取各类规费万元。中心网站共发布各类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便民信息、时政新闻等信息300余条,受理各类咨询80多件,回复率100%。
(三)项目管理有序。项目进驻问题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心搬迁后,办公环境、办公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目前,进驻中心的部门共38个,设立窗口23个,进驻项目313项(其中:许可事项14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01项,服务事项66项),收费项目148项,项目进驻率达%。为了进一步明确部分项目在中心集中规范办理,中心经过评估论证,报请县政府同意,并以新政办(20xx)45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项目在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规范办理的通知》对部分项目提出了集中规范办理时限和要求。20xx年11月中下旬,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优化办、监察局、中心联合对项目进驻情况进行了集中督查,目前已有药监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进驻,治安、消防、人防、房管等窗口的项目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四)监管体系健全。中心积极配合县优化办于20xx年5月中旬正式开通了我县行政效能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全县共有14个服务大厅纳入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通过各监控点的视频、音频监控设施,可以对各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全程在线实时监督管理,实现由被动向主动、事后向即时、局部向全方位、阶段向全程的监督方式转变,促进各窗口服务单位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心还在各办事窗口安装了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对受理事项进行“一事一评”,服务对象可以通过电子评价器按键选择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当场作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评价,20xx年度窗口满意率达99%以上。
(五)窗口管理加强。为了进一步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中心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新组发〔20xx〕14号),把中心窗口作为培养和锻炼干部的基地;进一步加强中心窗口管理力度,严格窗口考核,坚持领导带班和值班查岗制度,派驻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常驻大厅,加强对窗口的动态管理;对窗口运行情况及时通报,20xx年以来已发督查通报四期,促进了窗口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窗口基础建设,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六)深化文化建设。根据创先争优活动要求,中心积极开展了“三亮三创三评三联”活动,通过党员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工作人员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主动参与到创建明星窗口、争做党员之星、争当服务明星等活动中来,营造党群联动、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为充分展现窗口工作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中心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作了统一服装。为了丰富窗口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中心相继组织和开展了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弘扬五四精神,争当青年先锋”主题团日、“慈善爱心捐赠月”、弘扬传统美德视屏讲座、“知我新县、爱我新县”演讲比赛、首席代表讲一课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活跃工作氛围,增进相互了解,充分调动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中心工作能够取得较大进步,我们的体会是: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前提,各窗口部门的支持配合是关键,中心各窗口高素质的窗口工作人员是基础,中心敢管理善管理是保证。20xx年,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全县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行政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杨明忠、吕旅、匡胜良、袁钢、余平华等领导多次对中心工作作出指示或到中心检查指导,县政府领导余平华带领县纪委监察局、政府办、行政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负责人赴湖北、江西等地学习考察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许多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窗口建设工作,不少单位领导经常到中心看望窗口人员,共同研究改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方式方法。
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中心人的共同努力,同志们总是心装中心,心系百姓,以中心为家,以事业为重;不少同志为了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因私请过假,克服了许多困难;不少同志宁可自己受委屈,从不让中心形象受损;不少同志主人翁意识强,积极主动参与配合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少同志团队意识强,主动帮助工作量大的窗口办理业务;同志们能够舍小家顾大家,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仍坚守工作岗位,从无怨言。20xx年度考核评比中,110分以上的有24人;10个窗口先后被评为明星窗口,30名同志69次被评为明星个人,10名同志在20xx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16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工作者。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通报、表彰的先进个人和明星个人表示祝贺,向热爱窗口工作、为行政服务事业默默奉献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此我代表中心班子向长期坚持窗口工作的同志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虽然中心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对照外地中心加快发展的态势,中心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业务管理方面存在项目未做到“应进尽进”,部分项目在中心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窗口工作人员中还存在工作主动性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够、配合中心工作意识淡漠、个别同志组织纪律性还不强等问题;大厅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力度不够、制度执行不到位、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开展工作,不断破解工作中的难题。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新县行政服务中心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精神为指导,以“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环境更优”为目标,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工作体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体工作安排是打造“一个平台”,完善“两个体系”,抓好“三项管理”,搞好“四集服务”,建设“五型中心”。
(一)打造“一个平台”,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20xx年10月下旬,县政府主管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赴江西、湖北等市县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了考察学习,拟定了《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方案》并于县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0xx年,我们将积极做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有关筹备工作,确保6月30日前挂牌运行,同时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尽快实现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六统一”(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监管),使其能早日发挥透明阳光、源头防腐的作用。
(二)完善“两个体系”,即监督体系和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作用。我们将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电子监察系统的各项功能,同时出台《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日常监察、责任追究、体系建设、效能考核等相关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实时监控、全程监督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区)、村(社区)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不断拓宽行政服务领域;要积极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并联审批、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制度,建立完善公示告知、窗口评价、超时默许、联席会议、缺席默认、首席代表、行政审批专用章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规范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运行机制。要建立统一的行政服务考核体系,把部门办事大厅、乡镇(区)便民服务中心以及部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纳入量化考核范围,实行统一考核、进行统一监管,提升全县窗口单位的整体形象。
(三)抓好“三项管理”,即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收费管理。一是清理审批事项。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重点做好与国家、省、市取消和下放项目的衔接、对接工作,做到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在清理的基础上重新审核、认定审批项目的内容和信息,编印《新县行政服务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凡未被列入目录的项目一律取消。二是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减少审批程序、减少申报材料、减少审批时限”的原则,对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逐项编制审批流程图,规范各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内部办理程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权责、时限和相应的责任,积极探索房、地产登记一表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办事时限。三是规范审批收费。中心将会同县法制办、物价办、财政局对全县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审核,对清理、审核保留的收费项目,编印《新县收费项目目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与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对涉企、涉建收费项目提出刚性收费标准,加强收费项目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涉企一费制工作,督促各执收单位在年初同重点企业签订收费协议书,按季度或年度统一进行收费,做到涉企收费次数、收费标准、收费额度固定,同时积极开展涉建收费一费制的试点工作,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四)搞好“四集服务”,即做好产业集聚区服务工作。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产业集聚区四集中服务工作职能交由中心执行,中心已在大厅设立了“四集中”服务窗口并开始运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两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健全制度。制定《新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四集中”服务实施办法》,编制服务流程图,对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实行首问负责、联审联办、全程代办、限时办结、落地“零收费”等制度,全力优化我县的投资软环境。二是加强培训。协调各有关单位选配好企业全程代办员和协办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抓好项目服务、代办队伍的管理。三是搞好服务。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程服务、跟踪服务,切实发挥作用,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五)建好“五型中心”,全力加强中心建设。一是提高队伍素质,构建“学习型”中心。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和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首席代表讲一课”业务知识讲座,经常组织开展道德大讲堂视频专家讲座、户外拓展训练、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在中心形成讲学习、比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创新型”中心。在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非公企业、服务新型社区建设等便企利民方面,在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规范行政审批、规范审批收费、规范自由裁量权等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在窗口职能界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效能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工作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使中心更具活力。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服务型”中心。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和相关服务项目进驻中心,逐步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公民出入境服务、房地产产权登记、基本建设工程报建、便民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增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功能。四是树立节约意识,创建“节约型”中心。倡议每个工作人员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降低能耗,防止跑冒滴漏,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作用,倡导在电脑上修改文稿,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杜绝铺张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共同努力。五是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型”中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工作小组的作用,以文化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努力营造民主、团结、和谐、向上的氛围,不断增强人员归属感和向心力,凝聚更多的正能量,更好地推进行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三、勤廉并举,树立中心形象。
勤政廉政,既是我们从事政务服务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近期党中央提出的具体要求。行政服务中心是党委政府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窗口一线,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中心全体同志要常修从政之德、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一要做到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中心领导班子要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用制度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制度效力。中心机关工作人员要做窗口工作人员的表率,各小组组长要做本小组成员的表率,各窗口负责人要做本窗口的表率,我们的党团员、明星个人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好旗帜和标杆,推动窗口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二要激励党员干部创先争优。中心是一个责任大、风险多、要求高的部门,因此必须要强化岗位廉政制度建设,健全党风廉政教育机制,抓牢防范与监督环节,同时加强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廉洁干事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漏洞和监督缺位;要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明星窗口、个人”、“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的作用并不断推优升级,努力实现业务拓展、服务创新、管理优化、效能提升、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三要推进窗口管理科学规范。中心的形象好不好、服务优不优、效率高不高,关键在窗口。窗口是中心的基础,是我们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心要积极探索窗口管理的新方式,坚持管理以人为本,推行窗口管理的民主化;要拓宽民主评议通道,落实关心关爱制度,重视心理健康疏导;要加强中心和窗口单位、中心和窗口、窗口与窗口、窗口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新组发〔20xx〕14号),为窗口人员搭平台、给机会、创环境,激励大家干事创业;要坚持电子评价器“一事一评”、评议卡、网上评议、电话回访、电子监察、效能投诉、日常巡查、定期抽查等制度,不断完善月度和季度考核评比方式,实现中心办件监管的100%。中心机关要牢固树立为服务对象和窗口服务的理念,净化、美化大厅环境,全力维护日常秩序,为服务对象和窗口人员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办事环境;各股室负责人、小组长、窗口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当好中心管理的参谋,齐心合力提升中心的整体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树立起中心良好的对外形象。
同志们,新县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行政服务中心承载着服务经济、方便群众、塑造形象、优化环境的重任。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克难攻坚,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优质的服务,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