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网课总结报告左右【3篇】
网课学习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知识面,促进了时间管理和自律意识,增强了在线沟通与合作能力。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网课总结报告左右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网课总结报告1000字左右 篇1
疫情期间,网课学习成为我们求索知识的主阵地。进入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已经长达3周,我想浅浅的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学习生活的规划。
经历了这么多的网课,总体而言,我认为其优点大于缺点。网课学习的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可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安排,正是由于是自己安排的时间,这样内心就会有一种驱动力,相比于被动的学习,可能更能提高自己的效率。此外,这样或许更能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我个人而言,自己主动去学习的知识,无论在记忆的时间,还是理解的深度方面,都远远强于被动的学习。当然,网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弊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周围没有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氛围,网络上的讨论问题总感觉不如面对面讨论更有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同学们主动追求知识的热情。
过去的三个星期中,我吸取上学期的经验教训,主动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上学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一味的往脑袋里灌输知识,学习十分吃力。这学期,我更多的采用“理清结构+宏观理解+重点记忆”的方式,感觉效果还不错。首先,理清结构。这学期我每一科都制作了电子版的思维导图,梳理清楚了整个章节的脉络结构,方便将厚书读薄。然后,宏观理解。拿生物化学来说,其知识并不是孤立的,有些知识看起来很费解,但可能与前后的知识相关,因此理解的时候不能仅仅放到本章来看,要在更宏观的体系中整体把握。最后,重点记忆。吴清源先生说:“搏二兔,不得一兔”。意思就是想要得到更全面的东西,但最后往往片面的都得不到。上学期我总是想把知识掌握的面面俱到,但事实证明我连片面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清楚。这学期我尝试着有的放矢,梳理清楚结构后,重点掌握相对重要的内容,这样以来增加了成就感,学习的信心动力也更强了。
至于后期的学习规划。首先,我想在完成老师每日安排基础上稍稍快进那么一点儿,哪怕就一点儿,也能获得很大的心理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其次,每天早上早起一会儿,读背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可能更有利于掌握知识。然后,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列出日计划和阶段性计划。之前我一直都是强调在这个时间内一定要完成什么,给自己增加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完成任务。今后我可能更加侧重在某个时间段的效率,更高效的完成一件事。最后,就是能将上述的想法坚持并长期付诸实践。坚持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想,对于我来说,每天一点点的成就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可能会制定上中下三个目标,尽可能去追求上目标,达不到不气馁,达成小目标心里也有小欢喜,说不定就能长久坚持下去呢。
医务工作者在前线抗击病魔,作为一名身处后方的医学生,此时的勤奋,便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网课总结报告1000字左右 篇2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传播,在开学之际,各地纷纷采用了网课的方式,老师们戴上耳机,装上摄像头,指导学生居家学习。通过两周的网上授课,我认为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还是优点颇多的。
一、促进家校配合的力度。
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一整天都待在学校里,所有的教学都在学校完成,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而这些作业大部分学生也可以自主完成。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既不了解孩子在校学了什么、学习状态如何,也由于工作忙或者认识不到位疏于对孩子的辅导和督促。
网课是孩子在家长的注视下进行的,这种效果相当于家长进课堂听课了。所以老师的授课内容和孩子的听课状态都赤裸裸地呈现于家长的视野之内。老师讲了什么、怎么讲的都看得到,听得到,同样,孩子听课是否认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也尽在眼前。前几日网上流传一段话,有这么一句想必某些家长看了一定很扎心——“你的孩子平时就是这样不听话的!”如果孩子听课状态真的不好,这样的亲眼所见一定会给家长更多的警示,从此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更注重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这段时间孩子学习、做作业、预习、复习都在家,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自然会强很多,这样便于家长和孩子的进一步了解,进一步磨合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应该如何配合老师,如何给予孩子有效的帮助,那么相信等到春暖花开开学之时,家校配合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更好的状态。
二、教师高效备课。
在教师备课这一块,说实话身为教师一员,我特别能感同身受教师的压力,因为网课不同于平时的家常课,大家都很清楚在镜头的那一边,不仅有自己熟悉的孩子们,还有家长们殷殷期盼的目光,甚至还有巡课的校长以及教研员。网课,是一个放大镜,它将会更清楚地把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呈现在所有家长和领导面前。每一节课,都是一节公开课!
压力山大怎么办?只能化压力为动力!老师们各个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准备每一节课,力争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更好地吸引坐在电脑旁的每一位孩子,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
另外,居家网课的日子,教师不必忙于管理学生、填写资料,也节省了往返学校的时间,必然有更多精力运用于备课,给大家呈现更精彩的课堂。
三、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时间。
对于学生,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消化所学知识,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大脑中建构的知识。被人们一直诟病的填鸭式教学,现在虽有好转,但仍然存在。而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掌握知识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他的小脑袋学到了什么。
我上学时候有一段痛苦的经历,就是老师一直讲一直讲,卷子一直做一直做,特别头疼。而网课,每节课时间较正常课时稍短一些,留给孩子的时间也相对宽松一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而学习较为轻松的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拓展拔高,各有进步。
另外,网络教学很公平。所有的学生面对着同样的教学视频,不存在“看不清黑板”,也不存在“同学打扰”,比的就是自己的认真和努力。课程直播软件解决互动问题也解决得比较好,连麦很方便。虽然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孩子的视力就是家长们忧心的大问题。
但是,网络教学在这个抗疫的特殊时刻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如同一股吹进传统教育的清风,必然会改变什么……
网课总结报告1000字左右 篇3
由于疫情,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延期开学。为保证“停课不停学”,从2月10日起,我们很多老师都根据上级的工作布置,在线上进行教学。现将本人这三周的线上教学情况简单小结如下:
一、教学平台的学习使用
线上教学,没有熟悉的三尺讲台、方块黑板和小巧粉笔,只有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我该怎么上课呢?我该用什么教学平台上课呢?只有了解了这些,学会了平台的操作,我才可以去做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备课、上课、作业……我班的班级群有两个:钉钉群和微信群。平时,钉钉群全员禁言,用来发布比较正式的通知要求;微信群用来进行家校交流。为了不增加家长的负担,我跟数学老师商量,决定用钉钉群进行线上教学。那如何使用呢?我认真向孙晓虎主任请教,一步一步摸索,在正式线上教学前与家长们做好沟通工作,进行了三次线上测试。
在正式线上教学开展之后,在教学平台的不断运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地摸索改进。比如:
1.孩子们暂时没有教材,对于低年级学生,长时间的听是会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很容易走神的。所以,制作的课件必须尽可能多的呈现所讲授内容,画面尽可能的简洁清晰、重点突出。这样,在线教学“共享桌面课件”时,孩子们才能够更多地关注教师所讲的内容。
2.为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更好的让学生有参与感,教学中必须要有互动。但是,在使用中发现,钉钉群在线直播课堂的“连麦”有个缺点,网络正常连麦一个孩子需要5秒钟的等待,网络不太好等待时间更长,有时等到最后甚至还连不上。这样,整节课的时间明显拉长了,超过了规定的40分钟。后来,为了保证时间,我在教学中有意减少了连麦的次数。但是,这样缺少互动的课堂总是不得劲。因为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平时,我关注了网上很多关于线上教学的新闻资料,同时多次与同事同学交流他们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这一周,根据这段时间的钻研和交流学习,我决定使用钉钉群“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在决定换教学方式的前一晚,我在微信群与家长们进行交流,然后进行测试,摸索使用方法。第二天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我在讲课时全员静音,请孩子回答时关闭静音,此时杂声比较大,不能听得清楚。但是在课后,却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样教学,老师能够看到对面孩子们的学习画面,孩子们态度更认真了。存在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第二天,在与朱静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了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当天晚上,我赶紧在微信群请一部分家长进行测试:由家长控制静音,上课伊始,每位家长静音。点到哪位小朋友回答,哪个小朋友打开声音,回答完再关闭。通过测试,发现声音很清晰。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我先用前面的10分钟进行相关指导,并点名一个个进行操作练习,发现家长或孩子们上手很快,后面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开始采用的“在线直播”完后有数据反馈,可以查看班级学生在线学生时长,有哪些孩子没有参加学习,可以利用回放功能进行补学。但是“视频会议”模式下没有数据反馈,没有“回放”功能,也许有,只是这样的功能我还不知道在哪里,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线上教学不同于常态的教学,从学习方式的不同,从保护学生视力出发,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选择和取舍,把朗读背诵放在了首选位置,把需要精细分析讲解、写作方法的学习留待正式课堂上去指导。于是,高港区教研室规定的二年级必背古诗文和《三字经》节选,绘本的阅读,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本是我们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
三、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在线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能最辛苦最耗时的就是作业批改了。
首先,就是简单的“交作业”,也在不断使用中不断变化。最开始,家长们将孩子的作业发在微信群,导致群内消息太多,查看不及,容易混乱。然后私发给我,我的微信下出现了太多家长的对话框,不能删除,担心遗漏。再后来,在钉钉群“家校本”布置和交作业,终于简明多了。
其次,批改作业。平日简单的翻作业本,变成在手机上点开一页,放大查看,在最下面输入批改文字,再返回点开第二页……平时的一个“×”变成了一段文字:“烧”写错了,右边“尧”的右上角没有点。每每批完一个孩子的作业,还要在纸质表格中做好登记,了解班级整体完成情况,在第二天的在线学习前5分钟进行作业的评价和重点问题的指导。
我们每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都知道,以往的常态一节课40分钟,但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后的作业批改、评讲、辅导却是好多个40分钟。对于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更是多了更多的40分钟。虽说辛苦,最难受的是眼睛和腰背,但是,看到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和小小的孩子们的努力和取得的学习成绩,内心其实是倍感欣慰的。
疫情之下,网络之上,三个星期的线上教学已经结束。对我来说,线上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虽是初次尝试,却是对我们师生教法学法改革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教会了我和孩子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在逆境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