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推动服务优化,增强群众参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县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守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展路径。在"建组织、强体系、优服务"三重奏中,奏响基层治理新篇章,推动治理体系不断迈向现代化。
一、工作总结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治理基础。建立县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机制,全县21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施星级动态管理;加快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进行全县198个行政村遍访,精准确认1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79家县直单位及2300多名在职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形成70项"需求清单",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生态。推进全科网格建设,以"一张网格管治理"为抓手,形成县、乡、村(社区)、小区"四级网格单元"架构,科学划分530个基础网格、970个微网格,配备580名网格员和110名网格辅助员,设立1个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16个社区党总支、55个小区党支部以及145个网格党小组,构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11个乡镇创建了"指挥长-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楼栋长(街巷长)"五级网格架构。乡村网格建设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小鲁调解工作室,服务覆盖镇16个行政村及县城15个社区,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0起,被司法部荣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培育人力资源,激发治理活力。积极推进"双培养双提升"计划,将146名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纳入学历提升计划,并培养为乡村振兴的骨干人才。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和竞赛活动,全方位提高基层治理骨干队伍水平。选派优秀驻村干部330名组成110支工作队,全面增强乡村治理力量。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三年培育计划,初步识别12类人才850人,明确村"两委"后备力量730人,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410人。
(二)优化治理结构,推进城市党建联动。每月定期召开"大党委"会议,实现共建单位"小系统"与城市"大党建"的有机融合。自社区"大党委"建立以来,累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95次,讨论议题20项,协调解决成员单位问题5件,解决居民实际困难138件,推动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的不断深化。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强化多方联动。在社区推行兼职委员制度,选聘21名机关事业单位代表和7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集结物业服务企业、各类社会团体、"两代表一委员"等多方力量,形成"党建联盟",共同开展各类活动,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优化民主协商议事机制,增强群众参与。各村(社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居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策村(社区)重大事项,营造"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氛围。设立"爱心超市",每季度召开评比会,发放积分券,激励"先进"获实惠,督促"后进"做贡献,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提高治理能力。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提升省级平安县城创建成果。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及"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对黄赌毒、盗抢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打击,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县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坐班接访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培育乡风文明,弘扬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深化"八五"普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增强服务效能,扎实建强党群阵地。积极推动"微阵地"建设,优化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构建以1个县级党群服务中心、11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和若干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的"1+11+..."服务网络体系。推出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片、体验党建VR、聆听党史故事、学习党建案例、党员政治生日等"七个一"服务套餐。近年来,累计有130多个党组织、5000多名党员参与其中,开展了多样化的组织活动和党性锻炼。同时,通过党领导一切、党员队伍和志愿者服务团队的"1+2+N"品牌建设,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优化服务功能,提升群众幸福感。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服务、政策宣传等"微服务"活动240次,完成300多条群众"微心愿",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及上门服务,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八小场所"、农村"颐养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及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办好农民夜校、建设"农家书屋",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与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试点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形成服务治理新体系。推出"网络+物业""智慧+物业""共治+物业""先锋+物业""志愿+物业"五合一服务模式,建设社区服务治理"大合唱"机制。新和社区探索构建"物业e"智慧平台,实现信息透明、力量统筹、诉求快办、服务直达。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行乡"五部联调"与村"五员进网"模式,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自年初以来,成功调解矛盾案件3450起,...派出所被省公安厅评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系统领导。着力锤炼坚韧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及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政治效能和组织效能,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卓越的基层治理效能。实施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建设,优选配备基层党组织的书记,着力培养和储备具有领导才能的后备力量,确保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二)全心全意全力回应群众诉求。全面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充分运用"12345?青诉即办"平台及其他有效渠道,健全诉求快报、处理、反馈和追踪机制,确保做到"件件有着落,群众皆满意"。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管理、常态化扫黑除恶及信访维稳等工作,竭力维护基层和谐与稳定。
(三)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实人员配备,严守基层"三保"底线。统筹整合基层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工作力量的协调配置,科学管理基层公共资源,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强化数字化赋能,深入推进"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上一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优质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