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4年度泉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泉州卫生健康工作持续推进,政策落实、服务提升、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公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满意度增强。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泉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xx年度泉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建设"健康泉州",精心谋划,锐意改革,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总体满意度保持全省设区市第一名,实现"三连冠";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市,全市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全市传染病疫情相对平稳,无重大传染病流行。主要工作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加快补齐卫生短板,扎实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卫生健康规划工作。编制完成《"健康泉州2030"行动规划》,并报市委、市政府通过印发。完成《泉州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二是抓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推行"三法三机制",开展卫生项目百日大会战,持续推进"项目攻坚20xx"活动,年度新增床位2550张,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市12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市直项目4个),完成投资亿元,市一院城东院区二期主体完成十层梁板和裙楼三层施工,地下室框架结构(除加速器外)基本完成。市妇产医院一期门诊楼3月开诊;二期新建病房楼工程完成工程和监理招投标工作。光前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和市老年医院项目建安工程已基本完工;石狮市医院新院建成搬迁投用,安溪县医院医技门诊楼封顶。三是鼓励扶持社会资本办医。支持社会办医多元化发展,引导营利性医疗机构走"专、精、特"路子,新设置县域新业态医疗机构7家。全市共有民营医院98家,床位6332张,居全省首位。
二、全面深化医疗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我市获分,居设区市前列。一是改革和完善医院薪酬制度。全面落实和完善院长年薪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落实院长年薪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院长年度考核方案,科学制定院长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科学核定医院工资总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允许",通过奖励性增量绩效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工资总额管理模式,允许医院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医生、护士和后勤团队约按5:4:1的比例自主分配,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完成6家市属公立医院20xx年院长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职称聘任单列管理,对市属公立医院具有博士学历、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实行单列管理,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机构比例限制。安溪县、南安市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卫生院)院长公开竞聘。丰泽区全面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市属公立医院和晋江、石狮等地全面实行自主公开招聘和编制使用备案制;丰泽区正骨医院推行医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三是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出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确定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石狮市医院、安溪县医院等7家医院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出台《建立现代医院制度流程图》和《公立医院制定章程简要》,制定《泉州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医院章程等14项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进度。举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培训班,对各级医疗机构选派的300名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四是强化医院控费和内部管理。制定出台《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管理暂行规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全市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占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三四级手术人次占比均优于全省平均值。五是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积极与医保局部门对接联系,全面组织核对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核算拟定服务成本,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完成门诊诊察费、三四级手术调整测算,组织委属公立医院参与单病种付费测算,与市医保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泉州市公立医院按病种收费和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确认按病种收付费的220病种。全市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低于全省平均值,比20xx年未实行药品零差率时下降%,减少群众药品费用亿元。六是加强落实36种国家谈判药品和17种抗癌药品临床应用。为避免各医院因药占比指标考核顾虑而减少开具国家谈判药品及其他肿瘤治疗靶向药等处方的现象,切实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真正惠及更多的患者。我委牵头,与市医保局联合发文,将此类药品纳入特殊用药管理,对使用国家谈判的36种药品和17种抗癌药品的单位,实行单独核算(门珍、住院),暂不列入公立医院绩数考核药占比基数统计范围。
三、狠抓基层能力提升,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工作。一是筹建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形成《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工作方案》(送审稿),经市医管委研究并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通过统筹集团医疗资源,发挥集约优势作用,打造若干专科专病共同体,做强集团;通过统筹集团人才资源,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临床科室"双主任"制,做强基层;通过统筹集团医技、后勤资源,发挥量价挂钩作用,建立医技、后勤垂直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效益,按照人才、技术、管理投入程度和利益分享比例,分成核心型、紧密型、协作联合型三种管理模式。二是打造专科特色医疗联盟。上联方面,着力拓展渠道,搭桥牵线,借枝攀高。积极创建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已获得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创建市级重点专科41个,委属医院30个临床科室与北、上、广等地"国家队"一流临床重点学科协作。市第一医院建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励建安院士工作站。今年累计外出学习进修399人次,开展新技术15项957例,科研课题立项8项。市中医院积极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探讨合作共建。20xx年8月19日,周真平副市长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建光校长分别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泉州市人民政府上海中医药大学发展泉州市中医药事业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在研究生培养、中医药管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市第三医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共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教授定期来泉开展心理门诊和临床教学、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及协助临床心理科病房开诊等工作。下联方面,注重突出市级医疗资源优势,力推下沉,辐射带动。建立中医康复联盟,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与石狮、鲤城等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康复专科联盟,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坐诊、查房等,通过中医康复协作诊疗平台,实现康复治疗数据在线共享、双向转诊。建立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联盟,市儿童医院通过24小时应急响应、专用急救车接诊等形式,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新生儿危急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三是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出台《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泉州市20xx年度工作要点》,制定《泉州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石狮、永春、德化3个县(市)作为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试点县(市)周期三年,可获世行贷款补助3000万元。目前,石狮、永春、德化均已成立机构,制定建设方案。四是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县域六大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投入9990万元,建成22个中心,正在建设18个,准备启动建设14个。五是建设县级综合医院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和五大核心临床专科。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晋江市医院深化与树兰医疗集团合作,石狮市医院建立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孙颖浩院士站。县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人数同比增长%,Ⅲ、Ⅳ手术占比达%,同比度提高%;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收治由下级医疗机构转诊住院人数27376人,向下转诊的住院人数4653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到万人次,同比增长%,分级诊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六是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启动实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年(20xx-20xx年)行动,推进卫生院等级评价评审和医院综合管理工作,9家卫生院评审为二级医院等级。全市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9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分两批共建成260个"示范村卫生所"。国家级"建设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和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居全省首位。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一轮的设施设备双达标建设,全市165家基层医疗机构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双达标"共120家,其中,用房面积达标140家(占%)、基本设施设备达标120家(占%);全市规划设置一体化村卫生所1956家,投入经费万元建设一体化村卫生所;全市行政村2060个,设立村卫生所3897家,已有2884家村卫生所用房面积及设施和基本设备达标,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卫生所。
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市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名半年测评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名,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工作得到市委康涛书记的批示表扬。一是推进"暖心服务"行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指示精神,在各大公立医院开展"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围绕"有限目标、明确目标、落实目标",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突出"一院一策"、立知立改、立行立改,出台《泉州市公立医院"暖心服务"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提出12条提升医院管理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确保年底明显见效。各县(市、区)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出台具体方案和召开动员会,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制定符合实际的落实措施,提出389条问题清单,建立周报告、督导、通报等制度,委网站设置推进"暖心服务"模块。二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立市域胸痛中心,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各县医疗机构建立心血管疾病急症救治微信互动平台,实行24小时心血管疾病介入救治无缝对接,通过基层医院转诊至胸痛中心急性胸痛患者共约1400名例(急性心梗患者约800例),中心急诊冠脉介入量每年增长10~20%,位居全省第二名;筹建泉州市远程医疗中心,依托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建设服务平台,市区三级医院轮派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服务,覆盖惠安、永春、石狮等7个县市,开展远程诊断,实现检查质量同质化,有力推进医技检查结果互认,向医联体内机构提供过远程医技服务67356人次数。在全市各类医疗机构推广使用自助终端设备、预约挂号、自助打印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服务流程。三是整合急救医疗资源。全市14家县级以上二级综合医院均成立救治中心机构,打破科室行政管理壁垒,统筹院内临床医疗资源,实现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资源互联互通,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依托市急救指挥中心建设中心城区"智慧医疗急救"信息系统,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音频视频实时传输、专家远程会诊、互联急救等功能。依托泉州市第一医院建立区域危急重症救治共享专家平台,及时响应支援下级医院,配套会诊费用和转诊绿色通道。四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开展健全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指标培训、指导、监测、分析制度,撰写了《泉州市20xx年度医疗质量控制分析报告》,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安全进行多维度分析。印发《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的通知》,分别从组织建设、申报与审核、人员配置、考评与奖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制定挂靠单位、中心和质控人员考核标准,建立退出机制,新增脑卒中等14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立22个医疗质量监测指标医疗纠纷案件同比下降份%。五是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慢性病为试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设家签VIP工作室(健康小屋),推进手机APP和WEP版家签服务。在丰泽区探索实行"1+2+N"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开展扶贫对象实施家庭医生单病种精准签约服务,全市重点签约人群万人。签约"大病扶贫对象"13种367人,参加"大病"签约专科医生100人。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一是实施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下达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费596万元,补助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更新、添置仪器设备57台,采购完成率100%。二是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科学有效处置登革热、猪链球菌等疫情和血铅事件,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同比下降%,疫情相对平稳。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3568例,活动性病人治疗成功率%,结核病防治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完成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终期考核,18项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艾滋病防治任务在全省年度考核中获满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全市通过规范化复核168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做好长春长生疫苗接种者的跟踪观察、咨询服务和补种续种工作,接受318人次询问,补种续种149人次。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创建鲤城、晋江、石狮三个省级示范区。在全市推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网格化服务管理,得到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并行文推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七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指标要求。三是推进基层中医药建设。泉州市荣获20xx-20xx创建周期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永春县、德化县被授予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名医名药名科名院",推荐获评第二届福建省名中医3人,累计各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46位、传承工作室6个。继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已建和在建中医馆数达156家,基层"中医馆"基本达到应建尽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基层总服务量达%。四是完善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做好综合和专项应急预案汇编,组建市、县级卫生应急队伍57支989人,举办综合性或专项卫生应急演练36场1578人次,开展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管理培训101场15540人次。做好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装备,累计建设应急扩充床位623张。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六进"活动,累计派出师资5000多人次,培训医务人员和社会人员万人次。五是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推进泉州"XIN行动",去年全市产科、儿科床位数分别增加325张、505张。组织好第一期助产人员理论考试工作,符合条件报考人员488人,提前完成年度助产人员理论考试任务。全市34家中心卫生院全部并提前开设妇产科,推进全市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床位数分别要占到总床位数15%、10%以上,现妇产科床位数在三级及二级综合医院实际占比分别达到%、%;儿科床位数在三级及二级综合医院实际占比分别达到%、%;启动"同心"产科建设项目,推进卫生院产科规范化建设。全市34家中心卫生院全部并提前开设妇产科,完成基层医疗单位产科规范化建设19家,全市扩增产科、儿科床位数分别增加413张、493张(这一句要去掉,重复描述!)。积极创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获评国家级示范基地;晋江市、石狮市两级妇幼保健院获评省级示范基地。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是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各级财政基公卫项目补助资金亿元,城乡居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万份,建档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分别为万人、万人、万人。完成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57613人,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2万人,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血清学检查1万人、超声检查1万人。七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永春县、惠安县崇武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复查,晋江西滨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评审待命名。八是做好卫计监督监测工作。累计监督检查各类公共卫生经营单位万多户次,立案查处536件,罚没款610多万元,获评国家优秀典型案例1件。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250份、市政供水监测833份,合格率分别为%、%。重拳打击"两非",结案356件,其中重大案件47件,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开展检查医疗机构3091户次,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案件66件,吊销执业许可证1家;无证行医黑名单公示11期,查处无证行医行为223起,移送公安机关9件。九是做好职业病防治技术服务工作。制定《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评分细则》,做好"7+3"重点接触人群相关职业健康体检数据的收集与审核,开展10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召开职业病诊断会28次,对111例疑似职业病病例开展诊断,确诊42例职业病新病例,监测放射卫生工作人员个人剂量1013人次。十是推进无偿献血工作。首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809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20xx年献血血量单位,居全省地市级首位,建成16个固定献血点,基本献血全覆盖,在全省首家制备并向临床供应手工浓缩血小板,填补我省空白;落实用血返还政策,优化延伸服务。
六、实施计生管理服务转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xx年计生统计年度(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我市常住人口万人,出生人口万人,出生率‰,政策符合率%,出生性别比,主要指标均控制在省下达我市的责任目标要求之内;全面两孩目标人群自20xx年以来累计生育人数约万人,占目标人群总数的%,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基本符合预期。荣获"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优秀单位"并在全国会议上介绍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促融合的经验。一是创新基层卫计融合新模式。重融合发展,将健康理念融入计生服务,在全省率先提出以人口健康助理员推动基层计生网络队伍转型,在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人数达2800多名,涵盖140个乡镇的1600多个村(社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达68万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群众的获得感。组织对全市50多万全面两孩目标人群的孕育情况进行监测,对全市计划生育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出生人口统计情况进行通报,指导、督促各地跟踪、落实相关指标。推进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创建幸福家庭和健康家庭。二是持续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在全省率先启动生育登记网上办理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省网上生育登记平台,全市办理一、二孩生育登记服务的夫妻共60091对,审批发放再生育服务证1073本。继续推动计生"放管服"改革,规范计划生育审核工作,共受理、上报评先评优等各类计生审核事项1469件。全面推进全市公共场所建设"爱婴哺乳室"、"妈妈小屋"等母婴设施,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母婴设施("爱婴哺乳室"、"妈妈小屋")300多家,获评全省"我最喜爱的妈妈小屋"的单位6家。三是落实计生奖扶政策措施。确认各类计生奖扶对象万人,市级下拨计生奖扶专项补助资金万元。关爱女爱"五项工程"连续14年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两级共投入关爱女孩"五项工程"资金1亿多元,帮扶计生女孩家庭万多人(户)次。四是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创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129家,市级卫计部门下拨专项补助经费171万元;目前,全市有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7家。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104家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率达到100%。已有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为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健康状况评估、体检等服务,市域内公立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13家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含中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或老年门诊。五是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创建65个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点,其中获评"全国第二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和示范学校"15家,占全省56%。晋江和鲤城入选全国首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市、区),占全省三分之二。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按时保质完成1720人的综合调查和1040人的追踪调查,我委获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优秀单位。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双向接口服务,建立流动人口产前、产后孕妇保健、儿童访视服务等健康业务信息的共享对接和业务协同融合,共享信息万多条。
七、突出重点专科,切实加强卫生人才建设。围绕补齐卫生短板,持续抓好卫生系统"新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倾斜支持紧缺薄弱学科精准引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向前推动,20xx年全市新增卫技人员3046人。一是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医疗卫生行业入选泉州市高层次人才849人,占全市入选人数的%,比20xx年底增长%,其中前三层次人才增加了19人,第一层次人才实现零突破。全市成立院士工作站4个(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各1个,晋江1个、石狮1个)。实施政府特殊岗位补贴,对低年资医师、基层高学历卫技人员、紧缺薄弱学科岗位医务人员给予财政补助,在市第一医院试行高层次人才补助政策,对新招聘、引进的医学博士最高补助40万元。二是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组织委直属公立医院赴医学院校开展专题招聘、现场签约。经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同意,确定泉州市第一医院和泉州市颐和医院为我市首批卫生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单位。我委牵头初拟《泉州市"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医院"人才自主认定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并报市委人才办和市人社局待批。三是鼓励台湾医护人员来泉就业创业。在闽就业台湾医师由聘任医院根据其申请及医院实际需要,参照省卫健委、省人社厅和省台办《关于做好在闽就业台湾医师聘任工作的通知》(闽卫人[20xx]98号)文件规定的聘任基本条件和要求,直接认定其专业技术水平,自主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报同级卫健和人社部门备案。
八、推进老龄工作,大力促进老有所养。一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新增5个县(市、区)实施80周岁及以上普惠式高龄补贴政策;新增7个县(市、区)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立特困(低保)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常态化发放制度,为2534名特困失能老人发放护理补贴,为4010名特困失能老人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提高百岁老人长寿营养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250元提高到300元;全面实施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等特定对象提供信息化服务和实体援助服务,受益老人逾15万名。二是老龄"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顺利完成。39项评估指标中,已有17项达到了"十三五"末的目标值,6项指标大幅度超过省"十三五"目标值或走在全省前列。三是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先后印发老年协会三年建设实施方案、加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加强老年协会换届选举工作意见等多份文件。四是敬老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市委书记、市长于重阳节当天刊发《致全市老年朋友的慰问信》。敬老月期间,市领导带队慰问百岁老人,市本级开展第三届夕阳红(婆媳亲)才艺交流展示大赛、老年人游园活动、系列敬老活动。编印泉州敬老助老喻德手册、老年人消防安全手册、老年人生活系列视频等宣传资料。成功举办首届泉州市老年春晚。表彰"百企进百村"敬老助老企业。启动"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
九、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动员部署,在卫健系统掀起学习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上级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强化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党建创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创建"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示范点,推广实施"5433"工作法。开展"海丝先锋"达标创星活动,16个党支部获评"先进"等次,("五星党组织"8个,"四星党组织"6个,"三星党组织"2个),17个党支部获评"良好"等次。三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召开6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召开4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开展12轮线索排查及2次扫黑除恶专项调研工作。制定《市直卫生计生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和《全市卫计系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卫计系统扫黑除恶的责任目标和措施任务落实到位。加强对医托、"黑救护车"、"医闹"、"黑护工"等重点领域进行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市卫健委全年排查并向市扫黑办报送市直卫健系统疑似线索13条,其中市扫黑办接受线索7条;汇总各县卫计局、直属单位线索并上报省卫健委扫黑办线索92条;与鲤城公安部门联合捣毁13人"医托"团伙,涉案金额近百万。四是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抓好健康扶贫动态信息系统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健康扶贫对象信息准确率。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49573人,实现应签尽签;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医生831人,平均每位医生签约58人,签约"大病扶贫对象"13种367人。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允许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病种救治,各定点医院共救治332人次。落实"光明扶贫工程",为国定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救治,确定17家市、县两级大病专项定点救治医院。组织市直卫健系统25名处级干部两次集中到安溪县长坑乡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对象,为46户帮扶象送去慰问金23万元,平均每户5000元,加快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五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20xx年,窗口累计办结各种类别的行政审批件2969件,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全面推行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全市累计激活医疗机构帐号2053个,医师帐号15327人,护士帐号18495人,电子化注册进度均达到100%。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六是营造宣传服务氛围。大力宣传首个医师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个"中国医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在"一报一台"主流媒体制播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公益宣传广告,在《今晚播报》推出7期"泉州好医师"系列宣传,在晚报刊发新闻综述,同时加大在新媒体同步推送。今年来《福建卫生报》刊发我市稿件25条,市本级在泉州电视台播出卫计时政新闻82则、卫计公益广告180次;在《泉州晚报》时政版刊发卫计新闻47篇,卫计公益广告10期,"健康泉州"专栏刊发47期,其中卫计新闻42则及健康科普210篇,在泉州广播电台开设《海丝健康控》栏目,征集健康科普专家公益讲座110个,《爱的存钱罐》等3件作品获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广播影视类奖,《二宝》等7件作品获评第五届全国卫计优秀视频宣传片。七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直卫计系统共投入安全生产资金万元、消防专项资金万元、防汛专项资金万元;14家直属单位聘用有资质保安人员293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日常检查工作,委直属各单位自查自纠182次,发现隐患和问题260处,整改260处,投入整改费用万元,开展4次行业检查,排查安全隐患79处,发出整改通知42单,隐患均已整改到位。委直属单位共开展应急演练47场次,参加演练人员1621人,开展培训86场次,参加培训人员9671人,组织前往泉州市安全生产教育基地观摩学习6次。系统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八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在市级4家基地(定点)医院开设处级以上干部和高层次人才保健(专科)门诊。圆满完成海丝元宵灯会、环湾自行车赛、海峡论坛、海军国际军事活动等40多场次大型活动、重要会议和中央领导莅泉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累计派出医务人员近1200人次参加现场医疗保障。组织制定出台《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暨国际大体联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总体方案》,顺利完成中国大学生足球选拔赛、亚洲大体联亚洲杯医疗卫生保障任务。九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要求,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卫生计生法治实践全过程。继续推动"新媒体法雨行动",先后向省卫健委和市依法治市办选送了《微宪法故事--我和妈妈》《宪法与百姓息息相关》《我与宪法微视频》等3部微视频作品。
20xx年,全市卫健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市委"作答时代命题、聚力赶超发展"要求,突出"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聚力抓重点、补短板,优服务、保质量,强能力、促提升,扎实推进"健康泉州"建设,不断增强人民健康获得感。
泉州市卫健委办公室
20xx年3月26日
上一篇:勤工俭学工作总结1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