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17篇
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总结了工作成效与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责任与担当。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2-
2.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24-
3.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37-
4.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52-
5.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82-
6.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自评报告 -100-
7.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127-
8.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自评汇报 -157-
9.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170-
10.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181-
1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自评报告 -194-
12.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工作自评报告 -204-
13.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223-
14.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251-
15.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 -263-
16.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自评报告 -272-
17.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自评报告 -296-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关于印发<对县(市、区)2021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督委字〔2022〕1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对照督导评价主要内容、指标体系,对2021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我县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地处赣中西部,是江西省18个文明古县之一,素有"赣中福地""文章理学忠节之邦"等美誉,全县国土面积2796平方公里,辖8镇11乡256个行政村,人口万。全县现有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201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中专2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11所,小学37所(中心小学14所,辖村小23所、教学点96个),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136所(另有未招生办学38所)。现有学生数71055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7568人,中专在校生2561人,初中在校生14844人,小学在校生32475人,特教学校在校生100人,幼儿在园人数13507人。全县教职工5330人(含民办学校、幼儿园)。
二、工作措施及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自评认定我县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总分100分,自评分为分,另外加分5分,自评合计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分值12分,自评12分)
1.建立县(市、区)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1分)
自评:一是及时调整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关于建立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的通知》,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教体局上报的各项工作,审议相关制度文件。二是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2021年12月27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小军到xx中学作主题为《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奋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讲座;12月24日,县政府副县长刘军到xx二中作《珍惜时光,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思政课。
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按照要求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教育系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分)
自评:一是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重点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校园活动和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二是印发《全县教体系统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情况,做好监管工作。
3.县(市、区)党委、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1分)
自评:加强教材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牵头,编印了《xx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并于2021年10月印发。
4.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健全、落实有力(2分)
自评: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截止2021年12月,全县教体系统建立党组织44个,其中单建党组织28,联建党组织16。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校园。二是有效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成立县教育团工委,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
5.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分)
自评:建立《党支部工作手册》调阅制度,由县委组织部随机调阅和县委教体工委全覆盖调阅的方式,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情况定期监督检查。指导各校修订《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落实全县各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目前,全县建立的44个基层党组织中,40个基层党组织已经落实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到了%,其余4个学校校长2021年均已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
6.学习宣传新修订《教育法》,重点是党的教育方针(1分)
自评: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新修订的《教育法》,重点学习党的教育方针。
7.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抓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足开齐红色文化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2分)
自评:制定并落实《xx县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若干措施》《关于印发xx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晒课表"机制,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开齐开足思政课程,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贯穿学校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
8.加大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力度,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建立健全"五育并举"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机制(2分)
自评:建立健全"五育并举"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一是落实《江西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二是落实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
(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13分,自评13分)
9.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要求,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细落地(5分)
自评:一是组织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专题学习,参加省委、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评价改革大家谈"活动电视访谈。二是完成文件规范清理工作,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设立了违反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事项反映平台。在教育系统招聘、评审,以及中考、高考等重要环节未发生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并实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制度。
10.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和落实督导条件保障情况(3分)
自评:一是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体制。2020年12月28日,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二是足额保障督导经费。落实了教育督导专项经费50万元。三是切实落实督学待遇。颁布《xx县责任督学考核办法》,发放兼职督学经费。四是配备总督学。安干〔2020〕70号文件任命了县级总督学。五是建立督导委工作规则。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则》。六是扎实开展办学绩效评估。科学评价学校、校长、教师一年工作,兑现办学绩效考核优胜奖、进步奖、校长绩效工资、教师绩效工资等奖金,按考核方案确定校长的任职使用。
11.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分)
自评:严格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门禁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落实晨午检制度等,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适时抽检"工作,积极推进全县师生员工的疫苗接种工作。
12.有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3分)
自评:一是制定《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二是制定《xx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方案》,建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三是开展过程督导。4-5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升过程督导,11-12月完成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过程评估。
13.统筹规范各类事项,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1分)
自评: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关于印发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26分,自评分)
14.统筹城乡学校(含技工院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保障学校用地及安全(2分)
自评:一是县政府印发《xx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则》,将县教体局、县人社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二是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印发《xx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方案(2021-2035年)》,修订完善城镇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三是建立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机制,编制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保学校用地及安全。
15.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不超过2000人/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校);新建、改扩建学校不新增大校额;针对存在的大校额制定化解计划并有效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控制4%以内;小学一至三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4分,自评分)
自评:一是目前部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超过国家标准,新建学校均按2000以下规模规划。二是我县无超大班额。三是我县共有大班额8个,大班额占比%,低于省定4%的标准。四是2021年秋季,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七、八、九年级共有非标准班额38个,占比%。
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分)
自评:我县积极落实财政教育政策,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实现一般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实现逐年增长。2021年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年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分)
自评:2021年,落实了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政策。其中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均较上年同比增长为%、%、%、%、%。
18.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分)
自评:严格落实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按不低于600元、650元、850元、1000元/生执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不低于3000元。农村初中(学校)学生数未达300人的按3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300人-500人的按5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超过500人的按实际人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6000元/年保障。
19.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地方财政应负担的教育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1分)
自评:一是2021年上级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13981万元,严格按照要求,专款专用、如实如期拨付,无克扣、挪用教育资金等情况。二是严格按上级要求及时足额配套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并拨付到位。
20.加强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分)
自评:我县已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2021年针对改善高中办学条件资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评价效果较好,能有效带动教育资金监管。
21.地方建立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统筹安排资金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1分)
自评:县政府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21年安排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资金1397万元,安排县级配套资金350万元用于学校校舍日常维修和保障学校校舍安全,高于省定标准100万元。县政府、县教体局相继下发文件部署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学校采取逐栋排查和重点排查,对严田中学、泰山学校、平一小危房进行了安全鉴定。
22.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幼儿园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到位,落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做到教师持证上岗(2分)
自评:一是按照《关于印发
23.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3分)
自评:一是建立健全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配足配齐教师,不存在"有编不补"和长期聘用代课教师现象。二是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动态管理"的核编原则,制定《关于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三是实施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改革,落实教师职称特殊岗位工资,完成在艰苦边远山区连续任教满25年教师申报副高级岗位职称28人,申报乡村特殊岗位七级工资待遇1人,大大提高了中高级比例。四是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各项工作中,县人社局和县教体局积极配合,共同履行责任。
24.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3分)
自评: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制定出台义务教育教师奖励性补贴考核发放办法,实施差异性发放。三是教师艰苦边远地区特殊津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能落实到位。
25.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分)
自评:严格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学校已全部按要求达标。
26.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脱贫家庭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未出现学生(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象(2分)
自评:一是省级以上巡视、考核、审计和暗访督导等没有发现问题。二是全面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做到脱贫家庭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全年累计资助各类困难学生20159人次计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7091人次计万元。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35分,自评35分)
27.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支持保障(2分)
自评:一是落实《吉安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实现一乡镇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二是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完成中梁首府、雍和府、阳光城、锦尚天城四个小区幼儿园建设,预计今年春季招生办学。三是印发《xx县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以及管理的意见》,完成公办幼儿园保教费调整。
28.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分)
自评:开展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监控,建立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和辍学劝返报告制度,2021年全县无脱贫户家庭子女辍学。
29.规范中小学(含民办)招生入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分)
自评:一是我县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二是出台《xx县2021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纳入招生对象,做到应收尽收。三是我县为非贫困县,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30.统筹规划和实施信息化建设(2分)
自评:一是印发《xx县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实施方案》及《xx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考评细则》,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广泛应用。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设备运维服务经费投入及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三是投入1135万元资金分二期建设教育城域网。四是投入资金468万余元按省定标准全面推进高质量班班通建设。
31.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要求(7分)
自评:(1)健全双减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二是制定下发《xx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xx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三是建立函告机制,将已审批办证的机构函告县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纳入日常监管。四是健全"黑白名单"机制,在主流媒体及官网发布了四批黑白名单。五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将县九江银行、工商银行确定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构。
(2)推行课后服务。本着家长与学生自愿原则,实现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按"一校一案"全部提供课后服务,占比100%,参与课后服务学生44698人,占比%;参与教师2865人,占比%。提供周末兴趣活动服务的学校34所,开展寒假托管的学校28所。
(3)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县原有校外培训机构122所,经过整治关停81所,压减学科类28所,非学科类53所,现有校外培训机构41所。
(4)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对巨人优学、魔法山、博文3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年检并实行信息公开。
(5)强化五项管理。印发《关于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管理,每月组织责任督学开展督查,及时下发整改通知。
32.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分)
自评:广泛开展第24届推普周、经典诵写讲和经典润乡土系列活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
33.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控制在省定(5%)范围内(2分)
自评:一是规范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xx县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实行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分数线公开、录取信息及程序公开,每公示一批,录取一批,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印发《xx县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xx中学、xx二中扩容改造工程,2021年秋季,高中无大班额和超大班额。
34.普通高中学校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职工,专任教师不少于85%(2分)
自评:我县普通高中师生比为1:,其中专任教师占比为%。
35.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1分)。
自评:一是制定《xx县高考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清单》《xx县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分工》,明确高考综合改革领导机构成员名单、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制定《关于成立xx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领导机构,做好配套改革与政策衔接。
36.做好标准化考点和保密室的建、配、管、用(分)
自评:一是2020年5月完成保密室,安中、二中两个考点共144个标准化考场的硬件升级和改造建设。两个考点各安排1名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考前联调和考试保障。二是保密室硬件达到规定标准,管理规范,制度上墙,建立台帐。
37.建立、完善考务管理,落实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等要求,严格执行考试招生项目支出标准(分)
自评:一是印发《xx县教育考试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二是经费开支项目及标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并及时发放给监考员、考务人员。
38.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比例,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按照一市一策执行(3分)
自评:根据市教体局《关于下达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的通知》,我县确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比例为:。
39."C档"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占本地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3分)
自评:我县中等职业学校xx中专分级评定被评为"C档",达到100%。
40.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1分)
自评:xx中专积极与企业合作,在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办冠名班,与海能实业、江景大酒店、迈诺科电子、衫老爷服饰、溙奕(江西)电子科技等五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近200名学生实行订单培养。
41.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得到及时查处(1分)
自评:一是开展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年检、开学工作督查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二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指导学籍、毕业证验印、学生资助等有关工作,规范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
42.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推进情况(2分)
自评:我县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43.县(市、区)成立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人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规范送教上门工作(1分)
自评:一是成立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专家委员会,开展专项评估,提出教育安置建议。二是对不具备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和少年,按照"零拒绝、全覆盖"的原则,开展送教上门。全县适龄残疾少儿入学率达%。
44.按规定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所有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分)
自评:一是投入2500万元,建成县特殊教育学校,可容残疾儿童约200余名,现有100名。二是全县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的20所普通学校,均配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5.安排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分)
自评:已安排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8分,自评8分)
46.县(市、区)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发展,部署推进校园安防"三个百分百"建设巩固提升和"四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完成(1分)
自评:一是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重点推动"新型警力护校园""四个一"工程建设和农村临路学校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二是2020年12月底前,各学校(含民办高中)安防建设"三个百分百"目标全面实现,2021年村完小以上学校全面实现"三个百分百"目标。投入200余万元全面完成全县62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新型警力护校园""四个一"工程建设。
47.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火灾防控、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学校食堂管理、食品安全、学生营养健康保障、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3分)
自评:建立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市监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消防安全进校园应急演练、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等活动。落实了依法治教、非法校园贷防范、考试安全、食品安全、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责任,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48.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2分)
自评:一是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应知应会测试,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利用制度执行年,开展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收受礼品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49."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等方面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分)
自评:没有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等行为,没有被国家、省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省级以上媒体曝光。
(六)吉安市重点工作推进情况(6分,自评6分)
50.农村临路学校交通安全推进情况(2分)
自评: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改建校门学校2所,新开侧门学校5所,增设电子警察、减速带、警示牌、限速牌、爆闪灯等设施设备学校36所。
51.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预防学生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1分)
自评:建立防溺水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立体化"教育,紧盯重点群体、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抓实常态化督查和线上督查,未发生学生溺水身亡事故。
52.建立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机制(1分)
自评:一是以县政府名义出台《xx县2021-2022学年度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二是县财政按照方案及时拨付各中小学校绩效奖励资金,各学校差异发放至教师。
53.山村幼儿园建设和质量提升情况(2分,自评2分)
自评:已完成市教体局下达我县"山村幼儿园"建设任务指标,招聘幼教志愿者和政府购买服务教师配齐教师,按时发放教师工资,目前运行情况、保教质量良好。
(七)加分项(5分,自评5分)
54.县(市、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省级以上有较大影响和表彰的(5分)
自评:全省防溺水工作视频会xx县作典型发言,加1分。
xx县、乡两级幸福教育促进会成立以来,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愈发浓厚,此项教育改革促使全县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职业成就感、家长满意度、教学质量、办学特色水平等取得明显提升,"学习强国"APP对我县进行了报道宣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加2分。
2021年9月,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加2分。
三、存在问题
(一)大校额、大班额和非标准班额仍然存在。
除实验学校外,城区学校均为大校额。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今年秋季新增6个小区交房,明后两年还有4个小区交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容量有限,办学压力较大。目前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还存在8个大班额,大班额占比%,起始年级(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中七、八、九年级)共有非标准班额38个,占比%。
(二)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反应,我县教学通教师使用率达100%,说明我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全面提升,包括临聘教师在内的全县3633位教师均全面使用教学通组织教学。教师空间开通数为3633个,开通率为100%,但教师空间发表成果1880个,发表率为%。其原因是教师对赣教云个人空间重视不够,对网络备课、网络评课等教学科研手段运用不充分。
(三)送教上门教育教学效果还需提升。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重度智力、身体残疾少儿94人,分布于全县31所中小学,为了保障他们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县组织各校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送教上门。送教上门虽有序开展,但因智力问题,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部分家长觉得有损脸面,对学校送教上门抱反对态度,情感上不太接受。
(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尚有差距。
一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存短板。优质均衡包括: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配备、办学规模、班级学生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等38项指标,xx县目前在规划布局、办学条件、资源配置、校额班额等方面离优质均衡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此项工作2028年需达标。二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存弱项。学前教育包括:政府保障、保教质量保障等26项指标,xx县目前在机构人员、规划布局、同工同酬等方面离普及普惠尚有一定距离,此项工作2025年需达标。
四、改进措施
(一)着力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和非标准班额。
一是扩大城区教育资源。根据大校额、大班额和非标准班额化解需求,提前谋划解决城区学校容量问题,进一步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快平都四小、城东完中新建项目,将现xx二中改扩建为初级中学,迁建平都中心小学改为平五小。二是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完成校园面积不足的严田中心小学、洋门中心小学、甘洛学校异地新建项目,新建洲湖第二中心小学等,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扩充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三是统筹教师资源配置。编制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储备计划,按照起始年级标准班额、大班额化解和教师自然减员调整比例,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优化师资结构和配置,及时配齐所需教师。
(二)着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通过派出参训,举办县级集中培训,学校统一培训等多种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要求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创建自己的网络工作室,以点带面,带动其它教师不断成长。三是举办各种教师业务比赛,教师教学空间评比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引导教师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着力改善送教上门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送教教师要进一步优化送课方案和教学设计,针对残疾少儿特点,设计针对以身体和智力康复为目标的个性化教案。二是加强对送教教师教案和教学设计的检查和送教效果的考核力度,杜绝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三是争取乡、村两级干部的支持,积极做好残疾少儿家长的思想工作,打消其顾虑,帮助其树立教育好小孩的信心,把全部重度、多重残疾少儿纳入送教范围,保障残疾少儿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着力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努力化解中小学校大班额、大校额,用心解决"学位难"问题;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是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加支持、投入上更加有力,努力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逐步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抓好学校民主治校、规范办学、精细教学、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为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工作;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优化农村教师年龄和专业结构;健全教师培训培养制度,妥善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对各县(区、市)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的通知》(饶教督委字〔2022〕1号)的要求,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对照《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细则》内容,结合各自的职责,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及当年重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等六个方面逐项进行了自评,总结了一年来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工作情况。自评得分分,督导评价等次为优秀。现将我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1.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教育协调发展的环境,xx区成立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育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努力为教育办实事,毫不动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片区发展联盟、考试招生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积极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优化全区教育资源,积极做好全区各类学校布局调整;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履行好教育工作的职责使命。
2.政策制定到位。xx区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定期报告制度,通过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等方式、抓好学校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目前在全区教育系统建立了43个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成立爱心驿站志愿者、控辍保学送教志愿者、学雷锋志愿者、留守儿童帮扶志愿者、五老帮扶志愿者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并制定了校园文明实践站评比方案。有力推动了文明校园创建,从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3.党建带团到位。xx区教育体育局机关党委下辖公办中小学校党支部42个,共有1357名党员;组建社会组织党支部25个,覆盖全区所有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从公办学校选配优秀党建指导员76名,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进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工作,以团务整顿为契机,全面推进基层团组织,少先队建设。全区23所学校建设了团校,实现团校建设百分百覆盖,全面推进网上团务工作,完善智慧团建。
(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分值14分,自评得分14分)
1.职责落实到位。在制定好xx区深化新时代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具体实施方案之后,xx区教体局首先在全区9大教研片区每个中心校试点运行,并根据运行效果及时进行动态修正,然后由中心校带动4-5所相对比较薄弱的本片区学校进行推广,中心校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在xx区落地生根。
2.督导推动到位。xx区教体局督导室制定了《xx区关于落实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加强了督学队伍建设,实行督导问责机制,强化督导结果与应用,制订督学工作补助标准,保障xx区教育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3.减负整改到位。xx区教育系统开展了减轻中小学及教师负工作,通过调研、沟通,形成中小学校教师减负清单,其中各类检查考核评比由原来的83项清理后保留40项,各级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由原来的63项保留22项,各类报表填写、统计由原来的176项保留74项,为中小学教师减轻工作负担做了扎实的工作。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分值33分,自评得分分,扣分)
1.校建推进到位。目前xx区仍存在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超过国家标准的学校有2所--逸夫小学、上饶市第十一小学,扣分;小学四至六年级班级总数461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数为20个,占比%,扣1分。为了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xx区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2021年新改扩建、续建项目共七个,分别是十小教学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新四中新建项目、xx区职业中学改扩建项目、秦峰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异地新建项目、秦峰东塘小学新建项目、沙溪东风小学及幼儿园新建项目、七小异地新(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亿元。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在建的项目还有河海大学上饶附属学校(小学、初中)、带湖学校(小学、幼儿园)、稼轩小学,预计2022年9月前交付使用。
2.经费保障到位。xx区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使用保障水平,坚决落实生均财政拨款省定标准:幼儿园学生600元、小学650元、初中850元、高中1000元、职业高中3000元,按时按规定足额拨付,严格规范使用公用经费。2021年,全区共拨付公用经费万元,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万元已全部足额拨付到位。按要求使用农村教育转移支付和教育费附加资金,始终将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26万元作为年度基数统一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全额拨付给教育局统一使用,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及教学设备购置。
3.教师配备到位。xx区出台了《上饶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实施办法的通知》,幼儿园专任教师、保育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教师需求问题,2021年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了2次公开招聘公办幼儿园劳务合同制教师,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92人,基本保障了幼儿园教师需求。xx区每年根据学校发展,学科教师需求等情况,科学制定招聘计划,根据2021年4月编制部门重新核定xx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为2897名,明确各校教职工编制数,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赣教发〔2020〕3号),目前xx区正在探索中,但未列入试点县,我们将积极配合省市各级部门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的要求开展管理改革工作,扣分。
4.工资落实到位。xx区于2020年11月出台《xx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实施办法》(饶信府办字〔2020〕44号),教师工资待遇严格按照国家和江西省有关规定执行,五险一金均落实到位,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21年发放的教师奖励性补贴参考2020年公务员和教师收入水平差额确定,按2020年教师月人均工资6036元为基数发放教师补差补贴个月,目前已发放到位。
5.学生资助到位。xx区教育扶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教育资助"一分不少,一个不漏",2021年资助各学段在籍在校贫困学生9659人次,资助金万元,其中资助各学段农村脱贫户学生4559人次,资助金万元。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分值32分,自评得分分,扣分)
1.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xx区现有沙溪镇、朝阳镇、秦峰镇,三个乡镇均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2021年8月已完成2021年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回收治理任务,回收的3所配套幼儿园(东都花园幼儿园、龙潭宝宝树幼儿园、格林童话幼儿园)投入使用并正常招生。xx区按照公办生均经费每年每生600元的标准发放,2021年xx区公办园51所,涉及幼儿数2701人,共计发放生均公用经费万元。2021年xx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经费共惠及普惠民办60所,涉及幼儿数8294人,补助经费标准200元/生、年,共计发放万元。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成立了以xx区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2021年xx区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新生报名实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报名采取平台申请的方式办理,提供"网上办""掌上办"等多途径选择。开展大班额化解工作,2021年春季开学期后,全区各中小学超大班额149个全部化解。在全区中小学加强了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在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加强xx区中小学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双减"工作专班,建立"双减"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抓好"五项管理",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2021年秋季xx区共88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达45046人,占应参加学生总数的%。全区88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等,在义务教育学校总数占比中达到100%。xx区积极指导培训机构剥离学科类业务加快转型,2021年12月,学科类机构压减为0家,学科类机构数量压减比例达到100%。教体局联合公安、民政、市管等部门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排查整治,查处关停无证、无照、变异、变型、转入地下的违规培训机构40余家。
3.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提升本区普通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信息化等建设水平。深化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提升普通高中项目校内涵品质,进一步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中。
4.推进产教融合和政校企合作。xx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全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积极筹划由朝阳产业园、园区企业和xx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办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机床两个专业,推行"政教企"合作办专业打造"产教融合"的升级版。2021年上半年xx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全市中职学校学生艺术类技能比赛中收获颇丰,共计九个类别的比赛中,荣获五个第一,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目前,在编教师39人中有7人为双师型教师,占比18%,低于20%的,扣分,未获评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扣分。
5.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督促指导规范民办学校年检工作,加大民办学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力度。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秩序。出台了《xx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xx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关文件和机制。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分值11分,自评得分11分)
1.提升校园安全治理水平。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采取不同形式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积极做实端午期间、暑期防溺水等季节性防范工作,开展"三员三巡"活动,积极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xx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区各职能部门到40余所学校幼儿园进行安全隐患督查,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全力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构建优良学习氛围。2021年上半年,为全区42所农村学校、幼儿园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与市公安局xx分局积极协调,大力推进xx区学校"四个一"工程,2021年12月,35所中小学、幼儿园改造工程全部完成。
2.落实师德师风不断强化。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品德修养。开展师德师风自查,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再一次重申《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xx教育。
(六)加分项(自评得分5分)
2021年6月,xx区教体局获得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12月13日,江西改革工作简讯刊载《xx区试点"就学一件事"解群众就学难题》文章。2021年12月31日,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命名xx中等专业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37个基地为"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经验做法
1.突出思想建党,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清单,将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细化成任务清单推进工作落实。全区教体系统党支部书记共讲专题党课49次,其他党员讲党课52次。区教体局依托各学校文明实践站"微夜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全区教体系统共开展线上党史学习355次,受众人数130956人次。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活动列入德育计划,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等专题教育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开展政治谈话,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区教体局在全区教体系统开展了政治谈话工作,对被谈话人的问题整改清单进行"台账化"管理,严格抓好整改落实,有力地督促了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开展廉洁教育,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召开xx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推进廉洁教育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制定印发《xx区教体局全面从严治党暨推进廉洁教育建设的实施方案(2021年)》,持续推进廉洁教育建设,进一步夯实风清气正的xx教育生态。
三、典型案例
强化担当作为,勇做抗击疫情防控先锋。疫情来势凶猛,面对疫情,没有退路。xx区教体局党组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锋引领作用,1321名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学校党员及教师志愿者以高度政治站位、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运送物资、核酸采样秩序维护、信息录入等疫情防控服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夜守望,当好防控"守门员"。923名党员和教师志愿者坚守社区疫情防控点;100余名教体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学校党员及教师志愿者(其中长城邻里中心集中隔离点56人,铁四社区封控点44人)长期坚守在抗疫第一线;37个城区及乡镇学校作为核酸筛查采样点,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125名核酸样本转运志愿者,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314名核酸采样点现场引导志愿者和信息录入员,在全区所有采样点穿梭流动。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全系统设立党员示范岗10个,成立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1个,有32人在抗击疫情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2人,确定发展对象9人。
四.存在问题
尽管全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成绩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职工编制紧缺。由于市级下达的编制数是采用2019年5月的在校学生数来测算教职工编制数,由于2019年9月为新生入学时间,学生数变化较大,采用5月的学生数未能及时反映出因学生数变化带来的教师编制数的变化。另外,一小(三江总校)、明叔小学(原十八小)、凤凰学校、三中、信美学校、四中(三江校区)等新建、改扩建学校陆续投入使用,需要大量教师,这些学校都存在因学生未到位而无法先行为学校配置教职工编制的困境。
2.小区配套园回收难。由于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涉及部门多,产权归属及移交问题需政府牵头落实解决。
3.新学校机构成立难。近年来,我区已经新(改扩)建完成的学校有凤凰学校、上饶市四中、五小、十二小、十五小、十六小、信美学校、新三中、时乔小学时乔幼儿园、稼轩幼儿园,在建的学校有叶挺学校、明叔小学、吉阳学校等等。但我们却遇到了新建学校(含幼儿园)机构成立难的问题。经向编制部门了解,成立新机构需遵循"撤一设一"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成立一个学校(幼儿园)机构就必须撤销一个现有事业机构,而我区目前已无事业机构可以撤销,所以目前面临新建学校机构成立难的困境。
4."双减"工作推进困难。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部分家长不理解,仍存在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行为,需要持续加强"双减"政策宣传力度;目前还存有无证变异等违规机构,需开展整治清理行动;机构拖欠学生家长的课时不能及时消除,对于此类退费难问题,教育部门只能协商处理此事,并无其他手段责令机构立即退费;有学生家长要求退费的机构,机构无办学许可证,但持有区市管局的营业执照,需要市管局采取有力的措施,吊销执照、罚款等。
五、改进措施
1.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抓好四中三江总校、职业中学扩建、市十小、沙溪东风小学、秦峰东塘小学、秦峰中心小学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按照序时安排如期完工。加快推动市七小迁建项目前期报批工作,尽快开工建设,推进市八小、沙溪宋宅中学项目前期工作。
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专递课堂建设与常态化使用;做好智慧作业的推广,加大智慧作业的使用力度;建立"研、用、赛"三级考评体系,加强学校对教学应用、学习应用以及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管理及评价;强化学校信息化常规工作的"规范、常态、维护、监管"等工作的指导与督查;实施区级信息化工作"优化、研发"团队人才的培养工程",组建信息化"优培小组",指导、引领区域信息化工作。
3.全面优化师资建设。一方面是继续做好教师进城招考工作和团员计划,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招进来的教师人岗相适、胜任教学。另一方面是合理安排教师轮岗交流计划,选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领导班子。
4.持续抓好"双减"问题整治。持续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查处无证违规培训,一是联合公安、市管等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二是通过街道、社区,形成动态排查机制,逐街道、逐小区进行实地查看,对属地机构全面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开展整治清理。从严查处变相变异培训,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在对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中,将对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培训,以游学、研学、国学素养等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排查整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清除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广告,xx区教体局会同市场监管、城管执法、行政审批等部门,将对辖区内培训机构违法违规广告、牌匾组织开展核查。抓好校外培训材料管理,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组织专业力量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编审人员资质、内部审核、选用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守牢政治底线,严禁出现意识形态问题。
xx区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1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关于印发<九江市迎接省政府对市政府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对我县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通过自查,指标自评99分,加分自评3分,自评总计102分。
二、工作情况
(一)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分值10分,自评10分)
1.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2021年,县委常委会研究教育重大问题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教育议题5次。(分值2分,自评2分)
2.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印发了《2021年德安县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计划》,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动权。制定了《德安县教体局2021年反邪教工作方案》,有效提高师生防范和抵制邪教的能力。2021年,我县教育领域未发生意识形态事件。(分值2分,自评2分)
3.将教材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不断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分值2分,自评2分)
4.全县教育系统下设2个党委,2个党总支,33个党支部,做到了党组织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全覆盖。制定了《德安县教体局党委2021年工作要点》,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对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严格按照江西省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用书落实要求。(分值2分,自评2分)
5.坚决落实学校"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将"三重一大""三会一课"等落实情况纳入了学校工作绩效考核。(分值1分,自评1分)
6.全县教育系统利用教师大会、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对新修订的《教育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探讨。(分值1分,自评1分)
(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分值4分,自评4分)
7.印发了《德安县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思政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一体化发展。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落实体育美育晒课表制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分值2分,自评2分)
8.印发了《德安县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各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不断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出台了《德安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积极做好各级各类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考核工作。(分值2分,自评2分)
(三)推进教育改革(分值8分,自评8分)
9.组织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学习,完成本县文件规范清理工作。在本县教育系统招聘、评审,以及中考、高考等重要环节没有发生违规行为。积极申报市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年终述职都会重点提及教育有关工作。(分值5分,自评5分)
10.积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了《德安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完善了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全面落实督导机构职能,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将教育督导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预算30万元用于教育督导工作。(分值2分,自评2分)
11.开展中小学绩效考评,印发了《德安县学校工作绩效考评方案(修订稿)》,进一步激活学校自主发展活力。并按考核方案差额发放绩效奖金,落实效果明显。(分值1分,自评1分)
(四)落实教育重点任务(分值5分,自评5分)
12.坚持不懈抓好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尤其是重大活动、重点时期的防控措施。全面完成了3-17岁在校学生及幼儿的疫苗接种工作。从严从实压实防控责任,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分值1分,自评1分)
13.有效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了《德安县落实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驻地指导问题清单整改方案》,真抓实干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印发了《德安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奖补实施方案》《德安县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作督导评估和奖补实施方案的通知》,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学前普及普惠工作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分值3分,自评3分)
14.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制定出台了《德安县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德安县开展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方案》,开展教育系统不合理事项摸排行动。整改督查检查事项评比类事项共11项、制止社会事务进校园7项、减少报表填写事项7项。(分值1分,自评1分)
(五)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分值6分,自评5分)
1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定了《德安县义务教育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保障教育用地的实施意见》,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切实保障教育用地。(分值2分,自评2分)
16.针对我县德安一小、蒲塘小学、德安三小、隆平学校、德安二中等五校的大校额情况,出台了《德安县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专项规划》,积极有效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目前全县小学1-3年级和初中1-3年级达标班额占比100%,义务教育学校其它年级56人以上大班额占比为0。(分值4分,自评3分)
(六)保障教育财政投入(分值10分,自评10分)
17.2021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50286万元,同比上一年增长3746万元,增长%。(分值分,自评分)
18.我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递增且高于省级标准。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分别为9914元、6488元、13711元、12548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444元、1621元、1350元、376元。(分值分,自评分)
19.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级标准。公办幼儿园标准为600元/人/年;小学标准为650元/人/年;初中标准为850元/人/年;高中标准为1000元/人/年;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增加200元/人/年;特教生补足至6000元/人/年,不足100人学校按100人计算。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25292元,高于省定标准。(分值分,自评分)
年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县本级财政应负担的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分值1分,自评1分)
21.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重点强化制度、督查、绩效等"三个环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德安县教育和体育局项目经费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对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和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等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项目总体运行良好,有效的遏制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的扩大,校园环境及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与提升。(分值分,自评分)
22.出台了《关于建立德安县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减灾能力,确保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常态化开展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分值1分,自评1分)
23.扎实有序推进重大校建项目,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2021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扩建项目2个。(分值2分,自评2分)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值10分,自评10分)
24.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公办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幼儿园教职工的配备和待遇保障。(分值2分,自评2分)
25.落实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一管理,对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依据《德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按标准配齐配足全县城乡教职工编制,每年调整1次。(分值3分,自评3分)
26.印发了《进一步健全全县义务教育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全面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制定了《义务教育教师地方政府奖励性补贴考核发放办法》,不断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热情,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特岗教师按公办教师同等待遇均落实到位。(分值3分,自评3分)
年度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万元,占教师工资全年预算总额的%。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培训经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比例均达到5%以上。(分值2分,自评2分)
(八)加强教育帮扶(分值2分,自评2分)
28.全面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阶段相衔接的教育资助体系。制定出台了《2021年德安县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德安县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25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万元。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了全县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分值2分,自评2分)
(九)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分值2分,自评2分)
29.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着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全县共13个乡镇均建成了1所高标准、配置设施齐全的公办园。出台了《德安县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形成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2021年新增了凤凰城、碧桂园、状元府等3所公办幼儿园,这3所园均为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时将智慧树、翰林学府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成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拟将海棠湾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成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印发了《关于调整德安县公办幼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的通知》,规范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分值2分,自评2分)
(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分值12分,自评12分)
30.围绕"三个一"的要求,制定了《德安县2021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确保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实效。(分值分,自评分)
31.不断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制定了《德安县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将民办学校招生纳入统一审批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办学资源分配,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德安县2021年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德安县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保障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分值分,自评分)
32.印发了《转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全市学校"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统筹规划我县"三个课堂"的建设和常态化应用。制定了《德安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含德安教育城域网)运维保障机制》,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把每年30万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在江西省高质量班班通监测系统及赣教云平台中,我县"校校通"建设率为100%、"班班通"达标率为100%、"人人通"开通率教师和学生分别达到%,%,教学通教师使用比例达%。达到高质量班班通建设和应用要求。(分值2分,自评2分)
33.健全"双减"工作机制。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双减"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双减"工作。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职责。课后服务实现"两个覆盖",我县全部22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学生23203人,参与率达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显著。出台了《关于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德安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部门联席会,成立了专班工作组,有效的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建立起了常态化的联合督查机制。通过治理,目前我县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仅剩1家,机构压减率达%。认真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制度,制定了《德安县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实施办法(试行)》,对全县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年检制度。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每月对各校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情况进行全覆盖式督查。制定了《德安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不断提升近视防控保障能力。(分值7分,自评7分)
3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严格核查新入职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并记录在册。我县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均达到相应等级。(分值1分,自评1分)
(十一)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分值9分,自评9分)
35.我县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印发了《德安县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无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设区市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行为。出台了《消除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专项规划》,积极有效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分值2分,自评2分)
36.我县严格按照标准配足配齐高中教职工。2021年,高中学生总数为3889人,高中教职工总数为320人,师生比为1:,专任教师占比%,均高于规定比例。。(分值2分,自评2分)
37.我县主动对接新高考改革教学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制定了德安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指导意见,成立了德安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高考综合改革进行统筹、督促、协调和落实。(分值1分,自评1分)
38.我县投入万元改建了网上巡查系统、保密室监控系统,现有高清标准化考场72间。2021年,对保密室进行了扩建改造,符合新高考要求。(分值分,自评分)
39.积极落实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机制,规范监考员管理,提高考务管理质量,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县2021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考试监考教师选聘、培训和管理调工作的通知》,规范考务管理,严格执行考务经费开支项目标准。(分值分,自评分)
(十二)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与水平(分值7分,自评7分)
40.我县积极推动职业教育。2021年我县共有初中毕业生2536人,普通高中招生1398人,职业高中(含县外)招生1286人,占比%,达到省定标准。2021年高中阶段学生6629人,普通高中3889人,职业高中2740人,占比%,达到省定标准。(分值3分,自评3分)
41.我县现有一所中职学校,为德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8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达标(C档)中职学校。(分值3分,自评3分)
42.我县目前拥有两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富煌钢构有限公司和南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出台了《德安县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实施方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公共实训基地。2021年,实训规模达到2094人次。(分值1分,自评1分)
(十三)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分值3分,自评3分)
43.制定了《德安县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审批及管理办法》的通知、《德安县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的通知》、《关于对2021年德安县民办幼儿园年检结果的通报》,严格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分值1分,自评1分)
44.出台了《德安县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德安县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德安县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推进,做到了民办义务教育招生纳入县级计划管理,实行公民办同步招生,合理控制办学规模,做到了只减不增、按要求核减。(分值2分,自评2分)
(十四)优化特殊教育资源(分值2分,自评2分)
45.成立了德安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了《2020年德安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健全了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了教育安置办法,规范了送教上门工作。(分值1分,自评1分)
46.制定了《2021年德安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依托德安县第一小学成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河东小学等8所招收了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学校设置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一步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受适宜且优质的教育。(分值分,自评分)
47.我县2021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万元,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总额的5%。(分值1分,自评1分)
(十五)推进专门教育(分值1分,自评1分)
48.成立了德安县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德安县专门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德安县专门学校教育制度》,2021年对按规定送矫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访问。(分值1分,自评1分)
(十六)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分值5分,自评5分)
49.我县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工作。截止2021年底,我县所有学校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封闭管理达标率为100%;校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100%;全县所有学校一键式报警装置已全部安装完成率为100%,全县各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安装率、联网率100%。2021年,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完成了所有学校的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并于秋季开学全部投入使用。(分值1分,自评1分)
50.成立了德安县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做到了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2021年未有被中央级或省级部门通报或督办、被中央级或省级媒体曝光并查实的安全现象。(分值4分,自评4分)
(十七)师德师风建设、"三违治理"(分值4分,自评4分)
51.印发《德安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推进我县师德师风工作治理能力。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教师参与率和成绩合格率均为100%。(分值2分,自评2分)
52.我县高度重视"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三违"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活动,有效遏制"三违"情况发生,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度,未发生严重违规行为被中央级、省级、市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中央级、省级媒体曝光情况。(分值2分,自评2分)
(十八)加分项
年12月15日,江西日报"泰豪论坛",就"作示范、勇争先"教育强省开新篇话题,邀请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等7位嘉宾参加,德安县委书记周三连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区)代表参加论坛并做主旨演讲。(省级经验发言)
2.荣获2020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等次。(2021年5月省政府表彰)
3.荣获全省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运行情况评审获"优良"单位(2021年11月省直有关单位表彰)
4.荣获县(市、区)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2021年12月市直有关单位表彰)
5.荣获县(市、区)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2021年12月市直有关单位表彰)
6.荣获2020-2021学年九江市青少年儿童电子制作锦标赛优秀组织单位(2021年4月市直有关单位表彰)
二、存在问题
1.城区部分学校存在"大校额"情况,需进一步化解。
2.现有的中职学校虽然已被评为省级中职学校C档标准,但是学校教师整体缺编、队伍老化、学科不配套,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改进措施
1.加快校建项目推进。加速推进第四小学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届时将有效分流部分蒲塘小学、隆平学校学生,降低校额;加快第五小学建设项目推进。五小建成使用后可分流县一小和蒲塘小学学生,并辐射带动分流县三小、隆平学校部分生源。
2.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中职教育基础地位,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学位数,持续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加快专业教师引进和招聘力度,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落实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工作室建设、职业教育类重大活动和竞赛奖励等。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对县(区、市)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饶教督委字〔2022〕1号)精神,万年县委县政府对迎评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部署迎评任务落实。一是精心研究部署。县政府召开会议部署迎评工作,印发迎评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强化责任分解。将迎评任务分解至县直相关单位和乡镇政府,明确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县教体局牵头抓总。三是抓好跟踪督办。对迎评任务落实全程督查,并建立问责机制。组织人员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A1共八个C级指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C1.建立县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1分)
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准确了解掌握全县教育现状,更好地帮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发了《关于成立或调整部分议事机构及组成人员任职的通知》,《万年县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实施方案》《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万年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学校制度的通知》,联系学校制度要求每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1所职业院校、1所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每年到联系学校开展调研工作不少于2次,帮助所联系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各县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形成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打下坚实基础。
C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按照要求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教育系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分)
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出台《万年县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万年县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案》《中共万年县委宣传部关于农村意识形态方面典型问题整改的工作方案》,《万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的实施细则》《关于开展2021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建立了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万年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党委中心组制定了学习规则和学习计划,领导带头学习。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学校阵地。开展了学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生活会,发扬党内民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C3.县级党委、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1分)
万年县委、县政府对教材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中、小学教材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规范了办事行为和老师从教的行为,净化了我县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材建设纳入我县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全县每年中小学教辅材料选用和发行工作都要上面领导同意再由新华书店采购、下发。
C4.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健全、落实有力(1分)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将中小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全部划归教育主管部门党委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印发了《关于调整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隶属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民办学校党组织有关管理事项的通知》,成立了民办学校党总支,对部分民办学校下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教育系统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印发了《万年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每半年考核一次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奖优罚劣。开展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强化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使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有显著提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领导干部推荐考察和管理,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学年度考核,做好考核结果的运用。制定《关于规范学校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内设机构设置及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及管理。
C5.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分)
全县所有学校重大的决策事项都经校委会讨论集体酝酿提出。学校班子成员,坚持做到"一岗双责",带头执行"三重一大"的有关规定。凡涉及"三重一大"会议,都有详实的记录,会议记录都存了档,在学校公示栏内公示,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对"三会一课"的内容,党支部事先有准备、有安排,做到了重点突出,确保了活动实效,并建立健全考勤考核制度,严格纪律,要求所有党员按时参加"三会一课",确保党员出席率。同时把"三会一课"活动参与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学校领导班子都能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制度能够落实到位,"三重一大"事项都能经过党组织会议通过,能够充分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
C6.学习宣传新修订《教育法》,重点是党的教育方针(1分)
我县将新修订的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师生深入领会新修订的教育法的重要内容,全面增强依据教育法保障推动教育改革、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同时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深刻领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指导思想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领悟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和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7.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抓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足开齐红色文化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分)
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体化标准化实施方案、开展素质教育、三色文化,读书活动等加强政治领导,强化德育工作实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心学开展"筑梦可爱中国,诵读时代赞歌"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活动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观看动画片《可爱的中国》通知》《关于深入开展"精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读书活动的通知》,通过《可爱的中国》和红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比赛,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关于推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人员的通知》、关于印发《红色文化教育大中小一体化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县非常重视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C8.加大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力度,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建立健全"五育并举"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分)
我县要求在这些有场所的农村中小学中是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一些空地,绝大多数学校的建设面积达不到省厅《规划》标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第一个聚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重要文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纲领性文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四个坚持"的工作要求,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目标真正落地、落细、落实。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A2共五个C级指标,满分14分,自评得分14分)
C9.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要求,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细落地(4分)
一是因地制宜推动落实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万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万年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进一步强调各乡镇政府要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专项规划》的通知,巩固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出台《关于推进初级中学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实施方案》,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城市挤、农村空"和城区学校特别是城区初级中学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是推动落实教育现代化。出台《万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规费的通知》、《万年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万年教育城域网实施方案》、《关于转发<江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制定了地方落实措施,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
C10.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和落实督导条件保障情况(5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一是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我县教育督导存在的突出问题,2021年印发了《万年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万教领组字〔2021〕1号),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万府办字〔2021〕99号内含关于调整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文件),设立总督学,负责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具体工作落实。制定了《关于设立教育督导室驻校督导办的通知》,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监督、指导、服务作用。二是明确督导机构职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督导的重大方针、政策;审议全县教育督导总体规划和重大事项;统筹指导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聘任县政府督学;公布县政府教育督导报告。三是配齐教育督导机构人员。出台了《关于徐志文等同志任职督导办主任的通知》,《关于聘任邱福连等90位同志为万年县第二届县级督学、特约督学的通知》,加大督政督学力度,确保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推进县域教育科学、均衡发展。四是保障教育督导经费。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2021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印发了《万年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督学的工作补助办法。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积极构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教育服务体系,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通过印发《万年县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方案》,全面评估各中小学办学目标落实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将绩效奖金发放到位。
C11.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工作(1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师生健康安全,成立了万年县教体系统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以"师生安全、家长安居、学校安稳"为总要求,以"找到人、管住人、守好门"为总基调,以"有限物资一线用、有限空间属地用、有限力量统一用"为总规矩。一是统筹,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案,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有效管理和监控。以广大师生及教育系统职工为主体,由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直接对口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内蔓延、在师生中扩散,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统筹兼顾,牢牢抓住"控源头、严规范、管过程、压责任、保质量"五个重点,严抓疫情防控工作。
C12.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果,有效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3分)
(1)、县人民政府印发《万年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万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的通知》,《万年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万年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
(2)、实施布局调整。为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镇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初级中学建设,实现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乡镇初级中学改建设为乡镇小学高年级部,满足学生寄宿学习需求。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3)、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在农村,实施小规模学校升级改造、新建厕所、改水改厕、新建塑胶跑道等工程,推进温馨校园建设。在县城,新建成万年县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六0小学北城校区(陈营镇中心小学)、万年一中附属小学,新增学位10230个;2020年启动新建万年县城南中学、万年县城北中学,总投资3亿元,新增校园面积230亩,新建校舍79630平方米,新增初中学位6000个,两所初级中学已完成用地报批、征地、规划设计招标工作,正进行建设之中。
(4)、为加强公、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公、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关于开展全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通知》精神,县教体局于2021年5月会同各乡(镇)政府、民政局组成十二个督查组赴各乡(镇)对全县64所公、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项督导检查。
C13.统筹规范各类事项,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1分)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万年县教育体育局印发减负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工作方案,重点任务清单,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和中小学教师减负正面清单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畅通反映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公布了减负正面清单,集中清理各中社会事务进校园和各类报表填写统计事项。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A3共十三个C级指标,满分33分,自评得分33分)
C14.统筹城乡学校(含技工院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人社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按照与普通高中学位配比不低于5:6比例的标准建设中职学校;保障学校用地及安全(分)
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万年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做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万年县中等专业学校已达到省定标准。
实施布局调整。为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镇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初级中学建设,实现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乡镇初级中学改建设为乡镇小学高年级部,满足学生寄宿学习需求。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C15.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不超过2000人/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校);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不新增大校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控制在4%以内;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得到加强(5分)
万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存在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小学一至三年级不存在超过国家标准(45人/班)的班级、初中班额超过国家标准(50人/班)的有2个,占比%。小学四至六年级不存在超过大班额(56人/班)的班级。万年县辖区内存在大校额情况,已经在制定和完善消除大校额专项计划,并且已经化解华杰、星苑学校的大校额,并且没有新增大校额、现有的二中、四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明显减少。
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1分)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将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万年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21年支出88715万元,比上年84540万元增长4175万元,增长%。
年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1分)
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将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2021年按在校总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材料5《万年县2021年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表》说明万年县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职业高中元、普通高中元、普通初中元、普通小学元、幼儿园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公用经费支出职业高中元、普通高中元、普通初中元、普通小学元、幼儿园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C18.加强教育经费统筹,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2分)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严格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生均650元,初中生均850元,高中生均1000元,学前生均600元,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生均6000元,不足百人学校按百人补足经费,寄宿学生按每生200增加经费,以上款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
C19.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3分)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无克扣、挪用现象。确实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万年县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乡镇补贴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C20.加强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工作(2分)
建立教育资金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并印发正式文件,每年针对重点教育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职助学金等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C21.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1分)
出台了《万年县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已开展校舍危房排查鉴定,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
C22.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幼儿园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到位,落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做到教师持证上岗(2分)
落实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目前我县共有公办幼儿园16所,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6557人,总计197个教学班,专职教师388人,保育院教师76人.在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上,我县出台了相关措施,保障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到位,落实解决了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
C23.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3分)
1.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面
2018年,县委编办出台《关于万年县加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落实了统一的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初中为1:,小学为1:19。2021年市委编办核定万年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为3795人,万年县通过落实2021年招聘计划200人,在编在岗教师3802人,已经超过核定编制数,做到了有编即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2.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方面
我县为"县管校聘"管理体制试点县,已经制定《万年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暂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岗位缺额,已经开展缺额学校选聘教师工作。此外,做好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每年的实际交流轮岗人数均在应交流轮岗人数的10%以上。
3.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面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县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申报对乡村学校教师予以倾斜,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周年且仍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本单位没有岗位职数情况下可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直接申报评聘。2021年,全县有32名在边远农村学校任教累计25周年且仍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不受职数限制直接评聘高中级职称。
C24.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5分)
2020年,万年县筹集资金6500万元,补发了乡镇教师2015年1月以来乡镇工作补贴欠发部分,增发教师绩效奖励人均5200元,如期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年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为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
万年县教育体育局印发《2020年度中小学校绩效奖励发放考核暂行办法》。根据绩效奖励办法发放教师奖励性补贴。
万年县不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不享受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上级发放教师特殊津贴标准,万年县为在边远地区学校工作的1240余名教师发放了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特殊津贴,2020年补发了乡镇工作补贴欠发部分,乡镇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县财政支付670余万元。
C25.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分)
县财政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安排2020年教师培训经费500万元,2021年预算安排了520万元。2020年公用经费使用培训293万元,达公用经费的%。
C26.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未出现学生(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象(2分)
2021年9月,原万年县教体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过渡为万年县教体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其组织架构不变。各学校也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做到校长亲自抓,并配备教育帮扶专干,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学校结合本乡镇与学校实际,相应制定了学校教育扶贫实施意见,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结对帮扶措施,学校控辍保学具体措施等。切实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与控辍保学工作不错1人,不漏1人,从而达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资助的目的。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A4共二十一个C级指标,满分32分,自评得分31分)
C27.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支持保障(3分)
为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我县通过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措并举推动全县学前教育扩优提质。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布局。推进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我县12个乡镇,每个乡镇按标准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二是规范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移交使用。我县应完成的治理目标数为:已建成需办理移交手续的2所;已建成需回收、购置、置换的2所;需要补建、新建或改建的2所;共完成增加学位数479个。现已完成目标任务。
C28.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1分)
三年教育扶贫以来,我县义务教育巩固率按几何倍率提升,充分反映了我县控辍保学的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小学巩固率分别为%、100%;初中巩固率分别为%、%;均达到省定标准。近2年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为%、%。(年辍学率在控制线内,并有所下降)。
C29.规范中小学(含民办)招生入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分)
(一)坚持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根据县域内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三)规划城区范围内,搭建应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疏堵结合,既要严禁城区学校、私立学校在计划外跨区域自行招生,更要敦促农村中小学加大招生宣传、劝读力度,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以减少家长择校诉求,缓解城区招生压力。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与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有线电视、教育公众号、学校公众号、"校园开放日"、在社区张贴《招生告示》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及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公布网上报名时间、报名方式、必须上传的各种佐证材料、照片等。
(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按照县教体局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入学。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可以面向全县招生,但必须要根据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层次、硬件设施、师资条件进行招生计划核准。严禁未经计划核准自行招生,严禁民办学校不顾自身条件超计划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公、民办学校招生纳入教体局统一管理,同步招生,为控制招生计划数实行随机分班录取,同时保障了随迁子女务工人员、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享受了义务教育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权利。
C31.统筹规划和实施信息化建设(2分)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应用,确保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安全、稳定的运行,特制定了《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年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含万年教育城域网)运维保障机制》,成立了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电教站站长为办公室主任,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教体局信息化运维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相应的信息化运维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全县各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和数据、资源共享办法。推进教育信息化督导考评体系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教育督导内容。实施教育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制度,督促全县中小学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鼓励从事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明确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岗位,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待遇。
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基本办学条件,切实加大政府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设立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专项经费,把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200万),对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设备升级维护、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以确保我县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正常使用和运行。学校每年也必须从生均公用经费拿出不少于10%作为教育信息化运维工作经费来确保本校教育信息化正常使用和运行。
C32.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要求(4分)
中共万年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万年县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领导小组"、万年县"双减"工作专班和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双减"办公室。召开了"双减"工作部署会、推进会。为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由县教体局牵头,联合市管、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排查组,对万年县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专项排查,重点整治是否存在无证照办学、乱收费、退费纠纷等违规行为,依法拆除非法校外培训机构广告牌42块,有效防止了校外培训机构"回潮"。将审批通过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公账户及信息函告上饶市银保监分局万年监管组,并要求依法做好预收费托管、风险保证金存管等工作。后经讨论决定,与工商银行万年县支行签订教育机构监管资金托管合作协议,切实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的有效监管。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县责任督学培训会议,同时印发了《万年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的通知〉》(万教督办发〔2021〕12号)文件,具体安排部署"五项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对有关"五项管理"文件进行系统学习,引导责任督学全面领悟"五项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五项管理"实地督查的要点。各督导组深入全县中小学校围绕学生作业管理实施办法、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学生科学睡眠监测情况、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执行情况、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情况等内容,深入基层一线,全面了解学校"五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C33.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分)
近年来,在万年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帮助下,万年县教育体育局始终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公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文件精神,以省、市语言文字工作精神为指导,扎实做好我县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工作,努力提高我县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我县市民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尤其是从事教育行业的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系统的职工,大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
C34.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控制在省定(5%)范围内(2分)
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我县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充分、合理利用我县高中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保证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印发了《万年县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通知》,参照执行并及时在全县各初级中学毕业生和学生家长中做好宣传工作。万年县普通高中学校不存在66人以上超大班额、不存在56-65人以上大班额。
C35.普通高中学校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职工,专任教师不少于85%(1分)
2018年,县委编办出台《关于万年县加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办法》,高中学校教师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备高中教师,目前我县已基本配齐配足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超过编制数,高于85%。
C36.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1分)
为推进新课程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教体局为主的职能部门组成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领导机构,暑期举办了多门学科的培训。
C37.做好标准化考点和保密室的建、配、管、用(1分)
万年县辖区内学校标准化考场有278个,可一次性容纳8340个考生同时应考。标准化考点学校安排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保密室硬件达到规定标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规范的台账。
C38.建立、完善考务管理,落实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等要求,严格执行考试招生项目支出标准(1分)
印发了《关于表彰2021年初中学考优秀监考员、初中学考优秀阅卷员、高考优秀监考员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了教育部提出的重点抓安全、抓落实、抓细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按照"抓早、抓严、抓实、抓细"的工作目标,人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总要求,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考试任务,严格执行考试招生项目支出标准。
C39.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比例,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按照一比一策执行(1分)
2021年万年县普通高中招生数4878人、在校生数15214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2256人(含上饶市科技中专)、在校生数3432人(含上饶市科技中专)。
C40.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2分)
为全面推进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提升,根据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一市(校)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赣教职成字[2020]3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万年县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实施方案》。
学校拥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2个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数控技术操作室及计算机实训中心等专业实训实习室。还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美术训练室、生化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学校拥有计算机300多台,普通和数控车床共12台,电子电器实训设备50套,汽车维修设备30套,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00多万元。学校共有藏书万册。
2018年7月,万年县人民政府与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政企合作办学协议。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学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大力推行"企业进校、校进企业"工程,着力构建"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的教学体系。先后与县工业园区的康欣机械、联创电子、万年芯电子、扬杰电子、新宇汽配、华拓教育等二十多家公司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对口就业,实现校企之间良性互动,资源共享。学校还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职院校签订了中高职衔接办学协议。
C41.推进职业院校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C档"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分)
?2019年,万年县已经完成整改国家对我省职业评估反馈问题。
双师型"教师比例高于20%。万年中等专业学校是万年县政府兴办的集职业中专、电大学历教育(本科、专科)、教师培训、社会培训多层次综合性学校,属于江西省"C档"中等职业学校,推行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C42.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准入管理规范、过程监管机制健全(分)
组建万年县民办教育协会,实行了自治管理,开展对民办学校办学情况年检,建设民办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健全民办教育监督管理和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年检年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C43.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得到及时查处(1分)
为切实推进全县"双减"工作,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由教体局牵头,联合县市管局、消防大队、公安、人社、卫健委等部门,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排查。《关于成立规范民办学校教育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对学校进行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为了规范我县民办教育收费管理,维护受教育者和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办学行为日渐规范。
C44.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推进情况(2分)
万年县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聚焦"双减"政策实施,坚持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职责,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对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招生过程作了明确规定,严格审查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及广告,严禁掐尖招生。创新开展了集中招生宣传的方式(由局班子成员带领招生学校的招生专干集中到生源学校开展招生宣传,集中宣传规定了宣讲时间、地点、方式,既节约了生源学校的时间,又防止了各招生学校互相诋毁,使招生行为规范有序。
C45.成立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规范送教上门工作(1分)
为落实国家、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统筹指导和科学管理,我县特由教育、卫健委、残联、医院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万年县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2020年3月24日由万年县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第一次鉴定不具备学习条件有20个;2021年4月23日由万年县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第二次鉴定不具备学习条件有21个;共计41个不具备学习能力,并规范送教上门制度。
C46.按规定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所有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分)
我县在2013年新建万年县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普通学校21所均配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C47.安排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分)
安排了不低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2020年,我县共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70余万元,我县共安排万余用于万年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与技能培训。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A5共五个C级指标,满分11分,自评得分11分)
C48.县级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发展,部署推进校园安防建设达到"三个百分百"(1分)
万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国务院"把学校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安防建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围墙校门及门卫室,全部落实了封闭化管理。公办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通过专业保安公司委派专业保安,民办学校(幼儿园)自聘保安,村完小由年轻教师兼职保安。2019年已经启动一键报警、视频监控安装及对接公安天网工程,今年已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实施,县城学校(幼儿园)全部完成,即将启动农村学校安装。三个百分之百基本已经落实。
C50.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以及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溯源管控、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3分)
我县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各中小学依据《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条例》、《中小学安全工作岗位指南》要求,落实了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县学校建立了以乡镇、学校为主,家长为辅,部门联动的安全维稳体系,形成了网络化、立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我县制定了教育体育局班子成员、所在地政府参与的学校周边环境包片包校责任制,公开了参与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便于加强整治联系。各乡镇派出所对学校周边治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为学生上下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科学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各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不断树立师生法律法规意识观念。每学期都要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将法律知识进课堂,经常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反邪教和禁毒知识等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和防欺凌、防性侵教育。过程重于结果,突出过程管理。加强学校食堂材料来源管理,对食品采购环节,实施最严格的追溯制度,严把食品材料验收入库及出库关,并做好食品存放、发放和留样备查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县没有发生一起校园责任事故,也没有发生一起群死群伤事故,更没有被省级以上文件通报或督办的事件。
C51.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3分)
我县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工作,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和师德专题教育等活动,多层面多维度发力,通过建机制、树典型、惩治不良行为,引领我县师德师风水平不断提升,省教育厅部署的师德师风应知应会测试做到了全体教师参与,我县暂无省级关注的师德师风重点督办件。
C52."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3分)
加大力度把各项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上饶市违规推销教辅材料专项整治方案》,出台了《关于成立万年县教育体育局"三违"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继续巩固多年来治理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的成果,同时建立对治理有偿家教、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等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长效机制。
六、加分项(自评得5分)
1.万年县被列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试点县,并在全省义务教育优化网点布局试点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2.万年县被列为江西省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出台了《万年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总工会表彰优秀组织单位。
4.各大媒体集中宣传教育改革创新举措--万年县首创"家门口的免费暑托班"。
综合以上每项自评情况,我县自评得分98分,加分项得5分,合计总分为103分。我县将以这次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整改,狠抓落实,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根据《南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照南昌市《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细则》具体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组织相关部门,逐条逐项进行了自评,自评总分100分,自评等次为"优秀"。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11分)(自评分:11分)
(1)制定出台《关于印发〈建立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的通知》《关于调整县领导联系学校安排的通知》等文件,对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县领导联系学校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县委书记徐强、县长熊辉带头到学校上思政课。(1分)(自评分:1分)
(2)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以喜迎建党100周年"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县委高度重视中小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制定了《进贤县教体系统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方案》。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法制教育馆,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效抵御了宗教渗透和校园传教等事件的发生。(2分)(自评分:2分)
(3)我县教体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实现全覆盖,组织隶属关系清晰。聚焦"三化"建设,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民办学校党组织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及党建"三化"建设验收,全部达标,全面实现了"六好"基层党组织。县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进贤县关于贯彻落实〈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规范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党建工作。(2分)(自评分:2分)
(4)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教体系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三重一大制度",注重发挥学校党组织作用,建立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团组织和广大团员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和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学校教代会、工会的领导。(1分)(自评分:1分)
(5)多形式学习宣传新《教育法》,组织召开县教体系统学习《教育法》专题会,利用在进贤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线上宣传。(1分)(自评分:1分)
(6)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南昌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组建区域性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开齐开足上好思政课。印发《进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寒假期间开展全县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进教体字〔2021﹞17号),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2分)(自评分:2分)
(7)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美育"晒课表"的通知,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加强音体美和劳动教育的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印发《青苗杯少年校园足球预选赛的通知》《2021年南昌市青少年"滕王阁杯"体育联赛(进贤赛区)暨"体彩杯"中小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和《进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寒假期间开展全县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活动方案》(进教体字〔2021﹞17号),重点抓好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研学实践等薄弱学科的教学。(2分)(自评分2分)(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分)(自评分:分)
(8)举办了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培训班,制定出台《进贤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实施方案》并认真开展了文件专项清理,进行教育评价改革试点。设立了违反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事项反映平台,接受监督举报。落实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述职必述教育的制度,在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徐强对教育工作作出了总结与谋划。(分)(自评分:分)
(9)深入贯彻《进贤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调整了新一届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了成员单位工作规则;出台了《进贤县责任督学考核与管理办法(试行)》《进贤县学校教育督导专干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优化管理运行机制;教育督导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了责任督学的工作经费和待遇;开展办学绩效考核,强化了考核结果的运用。(分)(自评分:分)
(10)印发了《进贤县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职业教育迎难而上,发展迅速。(分)(自评分:分)
(11)制定并印发了《进贤县中小学校(幼儿园)2021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进贤县教体系统2022年元旦、春节及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落实学生疫苗接种工作,积极开展风险点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1分)(自评分:1分)
(12)县政府高度重视"两项评估"工作,将其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出台了《进贤县(2021-203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计划》《关于进贤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实施办法的通知》,落实奖补机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平台数据监测中资源配置达标校实现了零的突破。(3分)(自评分:3分)
(13)全面清理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规范各类专项活动进校园;加强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的管理,精简各类报表填写,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1分)(自评分:1分)(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分)(自评分:分)
(14)教育行政部门列为城乡规委会成员单位,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文件及进贤县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无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教育用地用途现象。(2分)(自评分:2分)
(15)我县高度重视大班额、大校额地化解工作,制定了大校额化解计划并有效推进。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化解,小学一至三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内。(4分)(自评分:3分)
(16)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亿,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逐年增长。(分)(自评分:分)
(17)因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报表需要在2022年3月左右才能报出,因此不能准确测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逐年增长,但根据相关数据可以预测出比上年增长,具体如下:在2021年学生人数比2020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由2020年亿元增加到2021年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做到逐年只增不减。(分)(自评分:分)
(18)严格落实了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我县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小学650元、初级中学850元,特教学校及随班就读学校6000元,寄宿制学校学生增加生均公用经费200元,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600元,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1000元。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了"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分)(自评分:分)
(19)2021年我县及时将上级专项教育资金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1分)(自评分:1分)
(20)县政府已印发进贤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通知,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文件精神狠抓落实。对重点教育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评价工作效果良好,资料详实。(分)(自评分:分)
(21)出台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校舍危房排查鉴定。(1分)(自评分:1分)
(22)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配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做到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出台了《关于编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相关规定》,落实保证了幼儿园编外教师待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省定标准。(分)(自评分:分)
(23)出台《关于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的实施方案》(进编办发〔2016〕43号)《关于调整部分单位人员编制数量的通知》(进编办发〔2021〕3号)《关于重新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进编办发〔2021〕100号),建立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实施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改革,在职称评审中对乡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县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进贤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进府办发〔2016〕42号),采取措施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乡村中小学任教。(3分)(自评分:3分)
(24)出台了《进贤县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实施意见》(进府办发〔2020〕127号),建立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转批〈进贤县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进府办发〔2020〕101号)《关于进贤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的通知》(进府办字〔2016〕65号)《2021年进贤县年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发放实施方案》(进入社字〔2021〕140号),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差额化发放,保障了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和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落实到位。(3分)(自评分:3分)
(25)2021年县财政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5%的标准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及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1070万,全部列入部门预算。(2分)(自评分:2分)
(26)2021年我县实现所有贫困学生资助应享尽享全面覆盖,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3632人次,发放资助金万元。2021年1月到12月教育助学及困难生生活补贴共资助13564人次,发放金额万元。各类资助资金实行封闭管理,及时足额拨付。(2分)(自评分:2分)(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分)(自评分:分)
(27)根据南昌市财政局、南昌市教育局《关于下达202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第四批)的通知》洪财教指[2021]111号下发文件,我县在市教育局2021年度学前教育绩效考核中,获得合格等次,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年度工作任务及学前教育扩容增量三大建设任务。(2分)(自评分:2分)
(28)我县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以建档立卡、城镇贫困户学生为重点,落实控辍保学目标。2021年,送教上门56人,劝返辍学适龄儿童复学1名,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分)(自评分:分)
(29)县教体局出台了《2020年进贤县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规范全县中小学(含民办)招生入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权益。(分)(自评分:分)
(30)统筹规划实施"三个课堂"建设,从2016年开始,分三期推进农村在线课堂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出台《进贤县教育专网运维管理办法(暂行)》(进教体字〔2021〕251号),班班通建设、网络环境、终端设备配置实现三个100%达标。(2分)(自评分:2分)
(31)我县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印发了《关于成立进贤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进办字〔2021〕138号)《关于印发进贤县校外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进府办发〔2021〕37号)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双减"工作机制,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截止2021年12月,全县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关停率100%,"营转非"办结率100%,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全县36家培训机构已全部进入资金监管平台,开通监管户。课后服务实行两个"全覆盖",积极推进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课后服务特色发展。(分)(自评分:分)
(32)举办了2021年全县中小学语言文字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主题讲座,组织全县语言文字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合格率为100%。(分)(自评分:分)
(33)我县高度重视高中大班额化解工作,加快推进改扩建校建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至2021年底,56人及以上大班额全部化解。严格落实高中招生计划,遵守省教育厅"十项禁令"要求,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控制在计划以内。(2分)(自评分:2分)
(34)我县认真落实高中教师编制标准,逐年加大高中教师的招聘和引进力度,仅2021年通过多种途径增加高中教师163名,大部分高中学校已达或接近编制标准,专任教师达85%以上。(2分)(自评分:1分)
(35)我县出台了《进贤县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认真研究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新教材稳妥有序推进。(1)(自评分:1分)
(36)我县标准化考场建设总数为471个,能够满足国家教育考试要求。各考点学校都安排了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标准化考点和保密室按照赣招委字〔2018〕5号文件规定标准进行建、配、管、用,并建立相关的台账。(2分)(自评分2分)
(37)制定了《进贤县监考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落实了考务管理和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等机制,2021年洪招考办字〔2021〕2号文件表彰我县为先进招办。严格执行招生考试项目支出标准,在教育考试考务经费开支项目范围内按标准支付考务人员补贴。(分)(自评分:分)
(38)我县严格按照市局下达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招生计划完成职普招生比。(2分)(自评分:2分)
(39)我县优先谋划,积极推动中职达标校建设,进贤县职业技术高中老校区扩建项目已完成,新建校区建设工程已完成建设手续,2022年一季度开工建设。(2分)(自评分:2分)
(40)我县积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型公共实训基地做大做强,年度实训规模超过5000人次。(分)(自评分:分)
(41)出台了《进贤县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府办发〔2020〕123号)《关于印发进贤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进教体字〔2020〕290号等文件,认真扎实开展监管工作,严格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1分)(自评分:1分)
(42)我县高度重视民办教育,严格按上级要求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我县无"公参民"学校,无小区配套民办学校。全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730人,其中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15人,占比为%,低于15%的控制比例。(2分)(自评分:2分)
(43)我县成立了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进贤县残疾专家委员会,健全了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了教育安置办法,规范了送教上门工作,残疾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1分)(自评分:1分)
(44)进贤县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县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全县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共有12所,均已按要求配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分)(自评分:分)
(45)我县已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分)(自评分:分)(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分)(自评分:分)
(46)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专题研究校园安全工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经费保障校园安防建设,目前全县各学校安全建设已达到"三个百分百"。(1分)(自评分:1分)
(47)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了覆盖各种安全问题的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3分)(自评分:3分)
(48)我县学校保安经费已纳入年初预算并足额保障到位。(分)(自评分:分)
(49)成立了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严格师德管理。组织开展2021年进贤县"年度教师""年度班主任""年度思政课教师""年度乡村教师"选拔赛和"最美教师"评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组织教师签订《禁止有偿家教、乱补课、乱推销资料、乱调整座位责任状》,进一步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分)(自评分:2分)
(50)县教体局与各学校签订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状,组织人员对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进行明察暗访,及时调查处理群众来电来访,切实端正了教育风气。(2分)(自评分:2分)
(六)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分)(自评分:分)
(51)我县积极推进县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基础教育网点建设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进贤一中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和体育中心项目已经立项并按期开工建设。(分)(自评分:分)
(52)我县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项目为民和一小扩建、民和三小扩建、第六初级中学综合楼改建,三个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分)(自评分:分)
(53)制定了《进贤县2020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教育发展"考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压实责任主体,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化解,高中阶段大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调整了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并制定了工作规则,出台了《进贤县责任督学聘任及退出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并对挂牌责任督学、学校教育督导专干进行了考核、聘任。开展了办学绩效考核评价。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清除无证办学机构,全部转为"营转非"。2021年11月,完成南昌市人民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三大建设任务的督办函》中民生建设(开园)任务,已进行销号处理。(1分)(自评分:1分)
(54)制定了《进贤县2020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主体,限时整改。平台阵地整改全面完成;出台了《中共进贤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共进贤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中共进贤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规则》等文件,畅通党委教育领导小组联动机制的运转;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进课堂上思政课;实施"晒课表"制度,保障音体美课程开齐开足;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消除大班额,高中阶段大班额在规定范围内;招聘编外幼儿教师66名,公办学前教育师资得到有效补充;制定了《进贤县(2020-203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计划》并积极推进,资源配置7项指标达标率小学初中分别为%、%;2021年交付使用校建项目5项,2022年一季度开工一项,9月交付使用1项;校培机构治理实现3个100%。(分)(自评分:分)
(七)加分项(5分)(自评分:2分)
1.我县积极将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围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等教育目标,开发了《进贤文化遗产》校本教材,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并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基地","融入课程、融入活动、融入文化"。在首届江西省研学实践教育大会上进行了以"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旅行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经验介绍,多家国家、省级媒体进行了报道。
2.我县改革课后服务固有模式,将非遗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课后服务,特色显著。文港中心小学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得到中央、省、市部门高度认可。
3.我县教体系统实施"双培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德""有才""有貌""有胆""有识"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小学优秀管理干部,提高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全县基础教育事业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得到省市媒体广泛报道。
4.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最美教师"评选宣传活动,发掘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二、经验做法
1.校内减负实现"三个提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双减"政策全员承诺,确保老师应教尽教。晒课表全面推进,确保课程开足开齐。教学管理全面加强,开展县级引领、学校研讨、学科沙龙、自我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素养,为"双减"工作赋能增值。提升作业管理水平。强管理,不超量。作业管理纳入常规,落实"一校一案"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统筹公开和总量控制制度,作业公示率达100%。强设计,提质量。开展交流研讨和"作业设计"竞赛,制定家校联系手册,学生成长手册,记载作业总量、时长、阅读和睡眠情况。强效能,促提升。聚焦规范管理、辅导讲评关键要素,发挥作业诊断、学情分析功能,让作业减总量加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5+2课后服务城乡全面覆盖,参与人数万人,参与率%。"作业辅导+特色项目+特长素质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多点开花,将乡土文化融入课后服务,让学生自主"点单"参与,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梅庄花棍、白圩活字印刷、李渡民谣传唱等特色项目各有特色,别开生面,被新华社新媒体平台宣传报道,文港中心小学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2.普及普惠巩固"三个比例"。提升保障基础。新建公办张公中心幼儿园1所,提升改造公办幼儿园9所,全面建成21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招聘编外幼儿教师66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显著增加。提升专业能力。公办园带动、示范园引领,对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全员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发展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20年的%增长至%,普惠率由%增长至%,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三个比例"达标任务得到巩固提升。
3.均衡发展实现"四个突破"。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新增民和一小分校、实验学校分校、涂家小学分校三个网点。温圳中心学校搬迁重建、进贤六中、李渡中学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新增校园面积206亩、校舍万㎡、学位万个。投入3175万元完成了新改扩建学校的教育教学装备。班额化解取得新胜利。克服师资不足、校舍不足、设施设备不足的困难,全县大班额由2020年的390个,强力化解后只剩27个,达到省定标准。集团办学实现新突破,网点优化推动办学集团化。建立了民和一小、实验学校两个教育集团,着手组建第一初中、第二初中教育集团。统一办学、统一管理、共建队伍、共破难题。资源共享构建新格局。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共同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等共建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智慧校园"赋能教育,"三个课堂"提升质量,"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让教育更加公平。
4.队伍建设铸就"五个首创"围绕构建"招、引、培、管"四轮驱动的师资建设体系,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首次实施"双培工程"。与南昌师范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利用两年的时间,对50名校级干部、60名学校中层进行培优培强。首次开展"最美教师"评选。寻找"最美教师",集中评选、集中报道、集中宣讲,树立立德树人标杆,弘扬尊师重教风尚。首次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出台《进贤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争取到财政专项经费100万元,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奖励,激发教师内生动力。首次设立进贤教育"名师堂"。12个"名师工作室"打造进贤本土名师队伍,营造示范引领、争相竞艳的气候土壤。首次引进部属公费师范生1名,引进省属公费师范生8名。首次新增教师突破550名,招聘引进力度空前,达到553人。一系列进贤教育发展史上的首创性工作,助力进贤教育铁军开始显山露水。
三、主要问题
1.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融合不深,落实党建日常工作力度不够大,部分学校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倾向。
2.无证照校外培训机构取缔后反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后分散转入"一对一"、"一对多"地下违规培训查处难度增大。
3.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学校数量多,分布集中,个别学校超大校额,化解大校额任务重。
4.公办幼儿园在园学生逐年增加,编制内教师数量匹配不足,缺编严重。
四、改进措施
1.发挥党建引领,提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党建与业务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规范队伍管理,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执行力。抓好"关键少数"带头加强和规范新时代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优化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党务干部和党务专干的党建业务培训,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针对无证培训机构反弹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增加督查频率,改变督查方式,以县市管局牵头,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罚处理及时到位。针对零星分散"一对一","一对多"地下违规培训查处难问题,压实县城市社区管委会职责,实行摸排网络化管理,对排查不及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一经查实,启动纪检问责程序。
3.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围绕大校额的化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超规模学校采取一校一策,确保化解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压减计划,控制数量。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按照学校现有学生数量,根据化解大校额的需要下达各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对超规模较大的学校逐年压减招生计划,达到化解大校额的要求.同时,通过下达招生计划,杜绝新的大校额出现。二是优化学区,分流生源。科学划分学区根据化解大校额的要求,通过学区的调整,使生源合理分配,达到逐步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新建学校,增加学位。全面摸清学校分布和学生就学现状,科学分析教育需求趋势,合理确定教育网点设置,通过新建学校,增加的学位,逐年分流超规模学校生源。
4.积极争取增加幼儿教师编制,使之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台了《关于编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的相关规定》,提高编外幼儿教师福利待遇,逐步实现编外编内教师同工同酬,稳定编外教师队伍。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意见(修订)〉》(赣教督办字〔2020〕9号)要求,我市认真对照细则,紧扣目标进行自评,自评得分98分,现将自评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19年井冈山市启动乡镇撤并改革,12月13日,经省政府批准,泰和县碧溪镇划入我市。目前,井冈山市辖9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25个村民委员会,现有人口万人,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在校学生36508人,在编在岗教职工1759人。其中中小学校47所,学生29128人(其中小学生17036人、初中生8641人、高中生3451人);幼儿园78所,在园学生6642人;旅游中专1所,在校学生733人。202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教育投入,全市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增强。2020年井冈山市被教育部列为教育信息化教科试验区,井冈山小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等多项荣誉。
二、建立机构,落实自评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迎评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迎评工作。一是精心研究部署,召开会议部署迎评工作,成立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迎接吉安市人民政府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评价的通知》,建立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进行评价的机制,制定《井冈山市2020年度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考评细则》并对乡镇进行考核。二是强化责任,将迎评任务分解至乡镇、市直各职能部门,明确市教体局牵头抓总。三是抓好跟踪督办,对落实迎评任务全程督查,建立问责机制。
三、分解指标,客观自评(总分100分,自评得分98分)(三级评估指标第16点,班额比例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扣1分;第37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扣分、招生入学人数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在校生人数占比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
对照《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评分细则》逐项逐条查阅资料、核查数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自评,自评得分98分。
第一部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共分,自评得分)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分值6分,自评得6分)
建立县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相关材料:《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关于成立和调整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井办字〔2020〕3号)、《关于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井办字〔2019〕55号)。
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效得到解决。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政府2020年第2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纪要》及《和谐家园等三个小区幼儿园无偿划拨用于改造城镇小区公立幼儿园工作推进会议纪要》。
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教育领域未发生意识形态事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相关文件:《中共井冈山市委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井教体党字〔2020〕8号)、《2020年教体局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制度》(井教体党字〔2020〕10号)、《2020年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党工委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井教体党字〔2020〕7号)。
加强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将教材建设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相关材料:《关于印发管理局党工委联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纪要的通知》。
做到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落实有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信息联络系统,开展相关活动并进行通报。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体系统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成立井冈山市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井教体党字〔2020〕6号)、《井冈山市教体系统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络信息表》、《井冈山市教体系统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井教体党字〔2020〕3号)、《井冈山市教体系统2020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党内情况通报》(井教体党字〔2020〕10号)。
(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分)(分值分,自评得分)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开齐开足学校思政课,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阶段学校开课指导计划的通知》(井教字〔2017〕30号)、《关于落实2020年全市中小学德育课和团队活动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56号)、《关于印发<井冈山市2020年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33号)。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思政课为切入点,全面铺开思政课建设,树立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将劳动、体育、美育教育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中小学2020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46号)、转发吉安市教体局《关于在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组织开展"百年辉煌历程,践行初心使命"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活动的通知》(井教体党字〔2020〕1号)、《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84号)、《关于举办井冈山市中学、小学非毕业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83号)、《关于举行井冈山市小学、初中部分学科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通知》(井教体字〔2021〕3号)。
第二部分: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共15分,自评得15分)
(三)出台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重大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分值15分,自评得15分)
多次出台文件统筹部署和指导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零确诊"阶段性成果。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新冠疫情监测多点触发预警工作方案》(井新寇指办字〔2020〕66号)、《井冈山市应对2020年秋冬季新冠疫情应急预案》(井新冠指办字〔2020〕53号)、《井冈山市加强秋冬季新冠疫情工作实施方案》(井新冠指办字〔2020〕54号)。
建立统一部署与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在线教育机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材料:《关于成立井冈山市教体系统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8号)、《井冈山市教体局新冠疫情防控方案》(井教体字〔2020〕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139号)。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有实施方案,有线上教学情况反馈,有线上教学工作总结,有效保障中小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相关材料:《关于转发江西省中小学2020年寒假及春季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的通知》、《井冈山市线上教学学生收看情况汇总及线上教学图片》、《井冈山市线上教学情况反馈》、《井冈山市积极推进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
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并实施教育现代化、教育脱贫攻坚、教育"十三五"规划等系列教育规划和配套政策并推进落实。相关文件:《井冈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井发〔2011〕8号)、《关于印发《井冈山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井府办字〔2017〕181号)、《井冈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井府办字〔2017〕85号)、《井冈山市教体局2019年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019〕100号)。
规划的配套政策得到落实,成效明显。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三个课堂"应用实施考核方案》、《"名校网络课堂"实验建设计划表》及《名师工作室信息考核表》、《在线课堂工作总结》、《井冈山市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册》、《井冈山市教育扶贫工作责任书及协议书》、《井冈山市教育扶贫各项资助发放情况汇总表》。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及江西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出台井冈山市《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配备督导室主任1名,专职督导人员4名,同时还聘请兼职督学20名。相关文件:《三定方案》(井府办字〔2010〕24号)、《关于张卫忠同志任命的通知》(井府办字〔2013〕6号)、《督导室工作人员名册》、《督导室工作人员工资审批表》、《关于聘任张卫忠等同志为市第四届专兼职督学的通知》(井府办字〔2017〕42号)。
建立健全督学和责任督学保障机制,教育督导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2020年教育督导经费40万元,教育督导经费、督学工作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相关材料:《井冈山市2020年度部门预算表》、《2020年教育费附加使用计划》。
制订《井冈山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并开展相关活动。相关文件:《关于印发〈井冈山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井教字〔2018〕24号)。
制订《井冈山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绩效考评方案》并开展评估工作。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绩效考评方案》(〔2019〕105号)、《关于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考核评估的通知》、《关于表彰井冈山市2019-2020学年度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先进单位的通报》(井教体字〔2020〕11号)。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对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政策点进行汇总,对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相关材料:《井冈山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重要政策点进展情况汇总表》、《井冈山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自评情况汇报》。
根据《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计划(2020-2035年)〉的通知》要求,我市2026年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接受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年,为更好地实施优质均衡工作,制定了《2020-2026年井冈山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推进计划》并开展相关工作。相关材料:《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计划(2020-2035年)的通知》、《2020-2026年井冈山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推进计划》。
建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相关文件:《关于印发井冈山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111号)、《关于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评估认定结果的通报》(井教体字〔2020〕138号)。
按期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有实施情况总结。相关材料:《井冈山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井教字〔2017〕210号)、《井冈山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相关情况表》、《井冈山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制定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并开展特称教育工作。相关材料:《井冈山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井府办字〔2018〕337号)。
5.落实精准资助。2021年,发放学前教育补助资金万元,发放义教阶段补助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免学费资金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资金万元,发放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万元,发放高考入学路费万元,全面落实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
(四)多措并举,推进各类学校协同发展
1.扩充学前教育资源。一是城区第六幼儿园顺利开园,增加了公办学位500个。二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得到提升。我县多渠道加大投入,对2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附属设施进行了改造、补充和提升,大大改善了办园条件,2021年,我县又有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申报了市级示范幼儿园,并获得了考评组一致的好评。三是完成了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按照既定计划,我县先后完成了梦想家园小区、碧桂园小区等6所小区幼儿园的治理,并投入使用。四是认定了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21年,我县又新增认定了5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向192所幼儿园发放了总额为万元的奖补资金。五是发放了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2021年,我县向204所公办幼儿园发放了万元的生均公用经费,相应的配套资金均到位。
2.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我县无一例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全县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率为0,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控制线内。
3.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1秋季,印发了《余干县2021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方案》,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于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通过摇号的方式,合理安排学生至有学位的公民办学校就读。2021年,我县按照省委"三个一律"的要求,继续实施县城学校"统一划片、两级审查、五项严核"措施,确保了2021年秋季新生入学工作平稳顺利有序。
4.落实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2021年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学校439所,受益学生102539人,2021年上级下达我县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为万元。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力,我县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达到了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5.统筹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印发了《余干县推进"三个课堂"应用实施方案》《余干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专项评估方案》等文件,通过加强建设和强化评估等手段,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发挥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的辐射作用,建立了"专递课堂",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6.全面落实"双减"各项要求。2021年,我县将落实"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扎实推动。一是联合市监、城管、消防等部门开展了8次督查,巡查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0余家,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50份,拆除非法广告、非法宣传牌20余处。二是按照要求,我县将原有的5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进行了压减清零,压减率为100%;强制取缔关停13所无证经营的培训机构,对2所顶风违法开展学科类培训的作坊式机构进行了取缔关停并处以了10000元罚款。三是抓好了"六项管理"。通过组织全县123名责任督学进行实地督导、组织宣传学习、加强督查检查等方式,确保"双减"政策在我县落实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促进我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水平,我县印发了《余干县中小学课后服务教育成果展示工作方案》,共有5000余名学生参加了片区展示,1500余名学生参加了县级展示。县级展示期间,江西教育电视台等省市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的直播报道,扩大了我县课后服务工作的影响力,给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7.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一是严格高中招生。2021年,我县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批次和方式同步招生。在开学后,我县还对普通高中学校违规招生借读生和违规收取借读费等情况进行了督查,及时作了整改,目前,我县高中大班额控制在省定范围内。二是提高高中毛入学率。2019年至2021年我县15--17周岁总人口数为34874人,2019年至2021年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9336人,普通高中在校人数为22799人,2019年至2021年我县高中在校生总人数为32135人。2021年高中毛入学率为%。三是职普比达标。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就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数为3968人,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为8516人,全部升学(招生)总人数为12484人,中职在校生总人数占全部升学学生的比例合计为%,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做到大体相当;2019年至2021年我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就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数为9336人,普通高中在校人数为22799人,中职在校生总人数占全部升学学生的比例合计为%。
8.规范和支持民办学校发展。先后出台了《余干县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余干县实施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年检年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依法落实了民办中小学和民办幼儿园的年检工作;各类民办教育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得到了有效整治,共发放整改通知书68份,提出整改事项169个,较好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
9.保障了残疾儿童教育权益。先后印发了《余干县关于印发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成立余干县残疾人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等文件,2021年,全县共对57名认定为不具备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提出了医学建议;对具备学习能力的采用特殊教育学校统一委托、学籍由特殊教育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实施残疾儿童安置一个不落,并严格予以落实。我县有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余干县特殊教育学校;我县无随班就读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5%的比例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五)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打造平安校园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和解决学校安全问题,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2021年,我县校园安防建设"三个百分百"全面完成。我县把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触电、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毒品、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防不法侵害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并不断强化措施,落实好考试安全、食材供应管理各个环节和细节,我县师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对有偿家教等师德违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查处,形成了有效的震慑。2021年,我县无违反师德规范行为被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或被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的现象,无因教师待遇及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现象,未发生一起因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等被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省级媒体曝光的现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教育发展有待进一步均衡。对标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评价普惠评估的细则和要求,以及我县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我县城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资源还需要继续扩充;农村教学点点多面广,生源不集中,占用较多教师资源,乡村教师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场馆面积等还没有完全到位;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实验操作等设施设备的更新率还不高,大校额还部分存在等。
2."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以及所产生的焦虑感明显减轻,但是仍有不少家长甚至是教师对落实"双减"仍有困惑,"双减"减的是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对社会和教师群体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双减"框架下,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新创造能力,是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3.教育亮点工作有待进一步培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上,我县在全省、全市"叫得响"的教育品牌不多,名校长、名教师的培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4.职业教育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还不够,办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还有待增强。
四、改进工作的措施
1.以更前瞻的教育规划,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立足县情和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及城镇化建设规划、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科学制定总体布局规划,加大城乡各类学校的建设,重点解决大校额和择校热等问题,以优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以更扎实的工作举措,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优化教师配置、强化教育管理等入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和鼓励学校向"一校一品"特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不断培育新的亮点和特色。
3.以更有效的评价改革,构建健康教育生态。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重塑和构建现代治理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服务于中小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余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5日
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并按要求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相关材料:《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2020年资金项目建设规划表》、《2020年度农村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专项资金任务备案表》、《2020年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资金使用计划表》、《部分项目施工合同及图片》。
统筹规范各类事项,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印发《井冈山市落实〈江西省减轻教师负担十八条措施〉的实施意见》和《井冈山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第三部分:健全教育保障机制(43分)(共43分,自评得42分)(班额比例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扣1分)
(四)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14分)(分值14分,自评得13分)(班额比例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扣1分)
将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相关材料:《井冈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暨"十三五"规划》(井府办〔2017〕22号)。
编制了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项规划。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
按要求将教育、人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重要部门列入城乡规划委员会。相关材料:《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井冈山市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井办字〔2017〕17号)。
制定《井冈山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和《井冈山市幼儿园布局规划(2018-2030)》,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制定了校园布局专项规划,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并优先保障教育用地,做到不擅自改变教育用地用途和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严格执行城市整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所有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必须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否则,专家评审和规委会一律不予通过。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井冈山市幼儿园布局规划(2018-2030)》、《关于无偿划拨和谐家园、紫薇园、市工业园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等三个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抄告》(井府办抄字〔2019〕366号)。
在新城区证地105亩并投入亿资金新建井冈山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列入"井冈山市十大惠民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2021年秋季交付使用,预计每年可招生800人,将为我市考生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机会。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项目合同》。
义务教育学校不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情况。义务教育班级总数611个,大班额22个,占比%,班额比例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小学一年级2544人、77个班;二年级2832人、86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以下;初中一年级2831人、62个班;二年级3031人、67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50人以下。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中小学班额情况(2020年教育年报)》。
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得到加强,两类学校项目竣工率100%,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相关材料:《井冈山市关于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井府办字〔2019〕146号)、《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2020年资金项目建设规划表》、《2020年度农村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专项资金任务备案表》、《2020年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资金使用计划表》、《部分项目施工合同及图片》。
制定中小学大班额专项规划,高中也在规划中。全市高中3451人,66个班,无超大班额。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2020-2023)》(井府办字〔2020〕203号)。《井冈山市高中班额情况(2020年教育年报)》。
(五)保障教育财政投入(分值12分,自评得12分)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做到逐年增长。相关材料:《2019年教育支出报表》、《2020年教育支出报表》。
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做到逐年增长。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育经费情况一览》。
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达到省定标准。相关材料:《2020年井冈山市学前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2020年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拨付表》、《2020年井冈山市高中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2020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2020年井冈山市职业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
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相关材料:《财政资金下拨通知单》、《上级专项资金》。
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相关文件:《井冈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井府办字〔2019〕3号)。
建立教育资金绩效评价相关制度。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每年针对重点教育资金(如义务教育保障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资金、各类学生资助资金等)选择1-2项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相关材料:《2020年度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汇总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值15分,自评得15分)
出台《关于全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任教师和保育员配备标准。相关材料:《关于全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的实施意见》(井编发〔2019〕26号)。
全日制公办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半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单班学前教育机构幼儿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配备符合要求。相关材料:《井冈山市全日制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数统计表》。
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按政策执行,得到保障。相关材料:《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明细表》。
按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2019秋季学期小学生15823人,初中生7336人,高中生3216人,在岗教职工1556人,2020年公开招聘教师77人。相关材料:《关于请求追加公开招聘教师计划并调整岗位职数的请示》(井教体文〔2020〕11号)。
2020年中小学校教师自然减员30人,当年公开招聘教师77人,特岗计划教师招聘50人。相关材料:《关于李石林等同志退休的通知》(井办抄字〔2020〕10号)、《关于2020年公开招聘教师进入试用期的抄告》(井府办抄字〔2020〕383号)。
不存在有编不补情况(现有教职工编制1683人,现有教职工1759人)。相关材料:《2020年井冈山中小学教职工数(年报)》。
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2019年之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为1430人,2019年先调整为1480人,后调整为1550人,加上碧溪镇133人,现共有1683人)。相关材料:《关于调整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数的通知》(井编发〔2020〕13号)、《关于核定井冈山市碧溪镇区域内教育、卫生系统机构编制的通知》(井编发〔2019〕10号)。
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工作。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井府办字〔2017〕15号)。
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且非义务教育教师参照执行。相关材料:《关于安排井冈山市教育系统政府性奖励经费的抄告》(井府办抄字〔2020〕304号)、《井冈山市义务教育教师收入落实情况自查工作9-11月报表》。
没有因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引发舆情,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到位。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办法的通知》(井教发〔2015〕13号)、《井冈山市2020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补贴发放表》。
乡村教师职称评聘享受多项优惠政策。相关材料:《关于中小学校空缺岗位数计算和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赣人社字〔2017〕475号)、《关于开展2020年农村教师享受职称特殊岗位工资待遇确认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字〔2020〕109号)、《2020年评审通过满25年乡村中小学高级教师名单》。
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相关材料:《井冈山市2017年度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方案》(井府办〔2017〕137号)、《享受优惠政策的部分教师名单》。
建立方案,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培训方案》。
县域内交流轮岗的教师、校长比例达到10%规定要求。相关材料:《井冈山市2020年交流轮岗人员统计表》、《井冈山市2020年校长交流轮岗信息表》、《井冈山市2020年教师交流轮岗信息表》。
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相关材料:《2020年学前、小学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2020年学初中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2020年学高中教育公用经费拨付表》。
(七)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分值2分,自评得2分)
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未出现学生(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情况。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册》、《关于2020年第三期省级脱贫攻坚暗访情况的通报》。
学生资助资金按要求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相关材料:《井冈山农村扶贫专项资金申报审批表》、《关于发放吉安圆梦助学发放的请示》、《关于发放2020年大学新生路费资助金的申请》、《关于拨付"贫困大学生资助贷款"的请示》、《关于发放2020-2021学年学前教育建档立卡幼儿资助金的请示》。
第四部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共分,自评得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扣分、招生入学人数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在校生人数占比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
(八)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分值5分,自评得5分)
全市共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总数6647人,当年一年级学生数25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3421,占比%;普惠性幼儿园在园人数5801人,占比%。相关材料:《井冈山市2020年第二学期在园人数统计表》、《2020年井冈山市教育统计年报》。
全市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6647人,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3421,占比%;小区配套公办园学位不低于80%。相关材料:《井冈山市2020年第二学期在园人数统计表》。
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井府办字〔2019〕179号)、《井冈山市无证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关于印发井冈山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井府办字〔2020〕99号))、《井冈山市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全市14个乡镇,共有19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有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评为一级一类幼儿园。相关材料:《井冈山市19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登记表及图片》、《吉安市教体局关于2019年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评估和复评情况的通报》。
(九)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分值分,自评得分)
2011年一年级招生人数2405人,转入81人、转出230人,2019年毕业生数2231人,义务教育巩固率%;不具备上学条件之外的贫困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情况。相关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命中保学工作的实施方案》(井府办〔2020〕142号)、《井冈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辍保学实施方案》(井教体字〔2020〕102号)、《关于建立控辍保学工作联保机制的通知》。
我市现无民办学校。按规定制定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或未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并广泛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相关材料:《关于做好井冈山市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96号)、《井冈山市2020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93号)、《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开展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
青少年活动中心广泛开展免费培训班、迎新春送春联等公益活动,相关材料:《2020年"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方案及活动总结》、《"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图片》、《井冈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送教下乡活动方案及图片》。
统筹规划和落地实施"三个课堂",并制订实施计划,建立《井冈山市"三个课堂"应用实施考核方案》,其中"传递课堂"有序开展了工作,其它两个在分步实施中。相关材料:《"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井冈山市2020年度工作计划》、《井冈山市"三个课堂"应用实施考核方案》、《"名校网络课堂"实验建设计划表》及《名师工作室信息考核表》、《传递课堂课程表》、《在线课堂工作总结》。
全面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任务,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城域网覆盖率达到100%计,并完善教育信息化运维保障机制,每年将更新、维护、运行信息化设备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正常应用。相关文件:《井冈山市教体局班班通和录播教室设备采购项目公告》、《教育城域网监测数据及已接入学校名单》、《井冈山市教育城域网工程政府抄告单》、《关于印发<井冈山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井府办字〔2017〕181号)。
积极做好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申报和迎评工作,开展语言文字宣传教育活动,推普周活动成效明显,2019年以优秀等级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相关文件:《关于开展第二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对申请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开展实地评审的通知》。
(十)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分值4分,自评得3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扣分、招生入学人数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在校生人数占比未达到省定标准扣分)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相关材料:《2020年井冈山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统计表》、《2018、2019、2020年省市属中专录取名单》。
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数2259,其中普通高中1237人,中职学校1022人,招生入学人数达到省定标准。相关材料:《关于下达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控制数年的通知》(吉教体办字〔2020〕138号)、《关于下达2020年普通高中特招计划的通知》。
2020年我市中职在校生人数227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3452人,占比达到省定标准。我市根据吉安市教体局《关于下达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控制数年的通知》(吉教体办字〔2020〕138号)要求,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控制数为2259人,其中普通高中1237人,中职1022人,已落实备案且未超过备案计划。相关材料:《关于下达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控制数年的通知》(吉教体办字〔2020〕138号)、《关于下达2020年普通高中特招计划的通知》。
(十一)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水平(分值4分,自评得4分)
印发相关文件,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职业教育发展协调机制的通知》(井府办字〔2020〕131号)。
建立中职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正在培育省级产教融合企业;已建立产教融合型公共实训基地,年实训规模达到2000人次。相关材料:《井冈山市中职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井府办字〔2020〕130号)。
(十二)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分值3分,自评得3分)
建立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关材料:《关于印发井冈山市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通知》(井府办字〔2020〕199号)。
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相关材料:《井冈山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井府办字〔2020〕201号)。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井政法发〔2020〕25号)。
落实年检年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相关材料:《井冈山市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制度》(井教体字〔2020〕152号)、《关于同意设立井冈山市维清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等校外培训机构的批复》(井教体字〔2020〕77号)、《井冈山市第二批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培训工作的通知》,联合卫健委、市监局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培训防疫准备工作专项检查,对不符合防疫要求的机构坚决不让其恢复线下培训;年底对辖区内机构进行了年检,对符合办学条件的机构列入白名单、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机构列入黑名单,2020年公布了28家白名单、2家黑名单。相关材料:《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培训工作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53号)、《井冈山市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制度》(井教体字〔2020〕152号)、《井冈山市第二批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十三)优化特殊教育资源(2分)(分值2分,自评得2分)
成立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规范送教上门工作。相关材料:《关于成立井冈山市残疾人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建有一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命名为:井冈山市未成年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19年投入万元采购特殊教育设备,教育条件进一步得到完善。相关文件:《井冈山市教育局关于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通知》(井教字〔2018〕106号)、《井冈山市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备案表》、《井冈山市资源教室建设清单》、《井冈山市资源中心及学生上课等11张图片》。
安排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关材料:《关于要求拨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的函》、《井冈山市教体局资金拨付表》。
第五部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共9分,自评得9分)
(十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分值9分,自评得9分)
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工作。相关材料:《关于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风险警示》、《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52号)。
全市校园安防建设达到"三个百分百"。相关材料:《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的通知》(井管局办〔2020〕34)、《转发关于7月份全省校园安防"三个百分之百"建设的情况通报》(吉校专委〔2020〕9号)。
没有被省级以上文件通报或督办及被省级以上媒体曝光的情况。构建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以及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溯源管控、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相关材料:《关于开展2020年秋季开学消防安全检查的通知》、《关于印发2020年井冈山市中小学校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51号)、《关于开展"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暨疫情防控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26号)、《关于印发2020年井冈山市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50号)、《关于开展全市校车安全管理专项督查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113号)、《关于对2020年秋季营养改善项目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井教体字〔2020〕131号)。
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无违规行为。相关材料:《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做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20年井冈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井教体字〔2020〕62号)、《井冈山市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无"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行为。
四、特色亮点与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健全教育保障体制机制,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发展为动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市教育得到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对教育工作做到"六个优先",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师队伍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一把手"是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每年将教育重点工作列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为民办好十件实事"部署落实;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扶持教育发展,及时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坚持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乡镇和学校,指导和支持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着力为教育办好事,办实事。各乡镇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把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治安管理、周边环境治理、组织适龄儿童入学等工作紧紧抓在手中。
(二)红色德育特色鲜明。依托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推进"三化"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编写红色地方教材,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考核评价机制,借助研学旅行和红色小讲解员评优大赛等活动,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逐步打造享誉全国的井冈红色德育品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我市红领巾义务导游员活动情况;井冈山小学的《井冈烙印,家国情怀》红色德育案例获评中央教科所全国四十个经典案例之一。2019年4月,受清华大学邀请,出席"三全育人"研讨会,共同分享我市红色德育经验做法;《中国教育杂志》专题大篇幅报道井冈山开展学校红色德育活动情况;余梓洋同学获评2020年度中国"新时代好少年",是2018年"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活动启动以来江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人;井冈山小学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井冈山市幼儿园和井冈山市保育院教师在江西省红色文化展示活动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三)校园体育硕果累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并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有活力、升学有实力、创新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以"1+1"素质教育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艺体教育氛围。广泛开展初中生篮球联赛、小学生足球联赛,龙市小学、井冈山小学、毛泽东红军学校和井冈山中学被认定并公布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2020年井冈山市荣获江西省百县足球一等奖、江西省百县田径三等奖;井冈山小学获吉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实施"1+1"素质教育工程,学校的办学理念更为科学,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减轻,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重大突破。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中小学校教育城域网全覆盖,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年井冈山市被教育部列为教育信息化教科试验区。
(五)家校合作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坚持把家校合作育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探索出一条家校教育新途径,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管理出新,制度先行。为规范办学提供保障。不少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由班主任、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共同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组织本班学生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教学活动,记录出勤及检查笔记、记录课后反馈。建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聘任市、乡(镇)关工委领导、德育处、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组成,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全面负责家长学校工作的筹划、组织、管理与实施。并强化班主任队伍管理,发挥桥梁引领作用。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夜校,为学校建设注入内涵。为了扩大家长课程的受益面、提高家长参与度,发挥家长学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龙市小学还积极探索开办家长夜校和网络直播平台向家长授课,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提高育人能力。课程设置、授课形式、教学方法,都严格把控,确保课课精彩、人人受益。三是寓教于行,参与体验,让活动成为家校合作的纽带。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校外安全互助小组、后勤服务组等多个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劝导家长文明接送孩子、劝导遵守交通规则、食堂管理、亲子娱乐等活动,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增强了家长们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促进了学校教育目标的进一步落实,赢得了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好评。
尽管我市在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上级标准和人民群众需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难题和差距:
一是办学条件还有待改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新建、维修和改造的项目较多,资金压力较大,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艰巨。
二是教师结构还有待优化。受教师总量限制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影响所造成的教师编制紧缺难题无法突破,特别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幼儿教师紧缺瓶颈急需破解。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科结构不合理,小学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三是教育供需矛盾还有待化解。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较大,大班额现象有待于进一步化解。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四是学校办学内涵还有待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还有待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离优质均衡还有不少差距。
五是职业教育还有待加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少,导致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是很理想,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有待提高,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下一步,我市将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为抓手,以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认真履行好教育职责,积极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自评报告
根据《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州市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方案〉的通知》(抚府办电〔2022〕3号)文件要求,我县对照《抚州市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指标》"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体育工作,加分项"等七个方面,逐项进行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共89所,其中城区小学5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专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农村初级中学13所,中心小学17所,村小(教学点)50所。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学生36466人,其中幼儿园6202人,小学15798人,初中8596人,普通高中4243人,职业中专1627人。全县中小学在编教师2246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3175人,占比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2016年接受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我县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获得认定,2018年我县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奖励,同时获2018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等次(全省共35个县、市、区)。
二、主要教育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抚州市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指标》七项一级指标、十六项二级指标、六十五项三级指标,通过自评认定我县各项指标都基本达到了市定要求,自评分为分,其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得分13分,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得分15分,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得分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得分37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得分9分,体育工作分,加分项1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13分)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9分)
(1)黎川县印发《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黎川县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园)工作制度〉的通知》(黎办字〔2019〕13号)《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黎川县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园)工作制度〉的通知》(黎办字〔2021〕14号),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上讲台,到学校讲思政课,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开展了教体系统抓基层党建述职考评工作。
(2)我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印发了《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总体方案》和《黎川县教体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颂歌献给党"师生合唱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学校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的通知》,县委宣讲团成员深入县教体局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县委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印发《中共黎川县委印发关于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成立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及6个专项小组的通知》,专题研究布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出台《关于成立黎川县教体系统抵御和防范敏感词渗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的通知》(黎教体党字〔2021〕6号),建立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学校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协调机制。
(3)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在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学校教材建设问题,强调学校教材征订要严格执行省、市文件,要加强规范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严禁"黄、赌、毒"及宗教类书目进校园。县政府办公室印发《黎川县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4)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实施办法》,县教体局党委印发《关于印发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黎教体党字〔2020〕17号),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教育系统共成立42个党(总)支部,完善人员配备工作,对学校党建考核实行常态化、制度化。县教体局党委出台《关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责任明晰、协调推进的党建带团队、队建工作机制,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积极推进少先队辅导员"双线"晋升政策,鼓励教师支持和从事少先队活动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5)中共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委员会每月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都经班子会研究决定。
(6)中共黎川县委组织部和中共黎川县委党校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全县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的通知》,每期的教学安排表中都安排了新修订的《教育法》,通过培训班积极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4分)
(7)印发《关于印发〈黎川县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府办字〔2020〕39号),积极推动学校领导干部、教学名师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上思想政治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标准开齐、开足思政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清明、国庆期间组织学生文明祭扫、向国旗敬礼及网上寄语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圆梦中国全面小康"全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征文、"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出台《黎川县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全县中小幼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建立音体美"晒课表"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美育课程管理的通知》,对体育美育课程设置提出具体要求,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并按规定在黎川县人民政府网进行"晒课"。
(8)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通知》(黎教体艺字〔2020〕16号),要求各个学校做好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五育并举"工作,下发《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学校"五育并举"建设指导意见》,夯实工作举措,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规范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平台;落实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各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9)我县制定《黎川县中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原则、创建类型和实施步骤,深入推进各中小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明确创建目标,打造特色校园,提升办学内涵,"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15分)
3.推进教育改革(10分)
(10)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教体局班子成员及局机关股室、全县中小学(园)负责人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深刻领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十个"不得"、一个"严禁"等事项清理工作,在黎川县人民政府网设立了违反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事项反映平台;我县在全县教育系统招聘、评审,以及中考、高考等重要环节未发生违规行为,未被省级督办,未被教育部来函督办;印发《黎川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乡村首席老师聘用方案,公布黎川县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名单;深入推进全县各中小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建立并实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制度。
(11)我县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制定了《黎川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和落实督导条件保障情况等;教育督导专项经费30万元已列入财政预算,并妥善解决教育督导工作人员尤其是兼职督学因教育督导工作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劳务等费用;出台了《黎川县办学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学校(园)办学绩效考核评估,按照考核方案差额发放绩效奖金;县责任督学每月开展挂牌督导活动,并及时将有关督导情况上传至江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平台。
4.落实教育重点任务(5分)
(12)印发《转发关于做好全省教育系统2021年元旦春节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函》《转发关于切实做好大型会议等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提前报批的通知》《转发关于做好当前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成立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通知》《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核酸检测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转发进一步加强元旦春节期间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采取有力措施精准施策,全面做好教体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
(13)县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缩小了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印发了《黎川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黎川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工作机制和奖补机制。
(14)我县印发了《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黎川县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黎川县中小学教师减负正面清单目录〉的通知》,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分)
5.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分)
(15)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基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将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列入了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教育列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黎川县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黎川县"十四五"学前教育布局规划(2021-2025)》,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报批的用途和红线进行建设,接受有关部门严格监督,未出现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和擅自改变教育用地用途的情况。
(16)我县制定《黎川县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大校额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大校额学校化解工作。2021年秋季,黎川县新城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大校额学校学生数明显减少,并消除2所大校额学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没有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小学一至三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班额符合国家要求;小学四至六年级共有班级261个,56-65人班级数8个,占比%,控制在4%以内。
6.保障教育财政投入(8分)
(17)2020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2021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376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比例为%。
(18)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幼儿园2020年为元,2021年为元,比上年增长%;普通小学2020年为元,2021年为元,比上年增长%;普通初中2020年为元,2021年为元,比上年增长%;高中2020年为元,2021年为元,比上年增长%;职业高中2020年为元,2021年为元,比上年增长%。
(19)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2021年财政共拨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小学万元(含补差),生均元,高于省定标准元;初中万元,生均1043元,高于省定标准193元〕、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129万元、寄宿生生均公用经费万元、高中生生均公用经费万元,生均1000元,达到省定标准;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万元,生均600元,达到省定标准。2021年财政拨付职业中学经费万元,生均拨款元。加强教育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了《黎川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做到科学理财、规范理财、廉洁理财,创新和完善教育经费管理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20)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江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精神,下达黎川县公用经费万元,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万元,合计公用经费万元,全部足额拨付到学校。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省级基础教育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精神,下达黎川县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奖补万元(其中普惠性民办园补助经费万元),全部足额拨付到幼儿园。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省级教育共同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精神,下达黎川县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奖补183万元,全部足额拨付到学校。无克扣、挪用现象。
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正常运转,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共落实万元,除上级(中央和省级)下达的万元外,县级财政负担了万元;公办幼儿园拨付生均经费万元,除上级下达的万元外,县级财政负担了万元;普通高中拨付生均公用经费万元,除上级下达的183万元外,县级财政负担了万元,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1)落实教育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定了《黎川县教育经费管理及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暂行办法》《黎川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和黎川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县级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通知》(黎财绩〔2021〕4号)。对2020年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基础教育专项资金等重点教育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效果良好。
(22)地方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了预算。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校舍防震减灾能力,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定期开展了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长效机制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已拨付使用万元。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0分)
(23)我县印发《黎川县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2021年,我县所有公办幼儿园共126个班,教师总数为252人,保育员数共126人,幼儿园配备符合基本标准,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依法将幼儿园教职工全员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体系。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按时足额发放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教职工福利待遇。《关于同意招聘乡(镇)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合同制幼儿教师的批复》(黎府字〔2020〕50号),将公办幼儿园编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办幼儿园编内和编外教师实行"同工同酬",公办幼儿园编外教师待遇与在编在岗教师享受同等工资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24)我县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的原则,及时招聘、调整和补充教师。2021年自然减员数为67人,同年通过全省招聘教师、"三定向"分配、三支一扶转正等多种方式新补录教师90人;印发了《中共黎川县委黎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有限保障教育发展需要;2021年根据我县中小学校实际在校学生数,对中小学校编制重新调整;我县实施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改革,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黎川县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工作的通知》黎,明确了要加大乡村教师职称政策倾斜。按照《关于做好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好全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25)印发了《黎川县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与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有序增长,2021年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略高于公务员;印发了《关于规范发放政府奖励性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黎川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综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奖励性补贴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实行差异化发放;我县财政建立和完善了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教师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乡镇工作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按照规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我县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每月随工资足额发放,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每半年由教育、人社、财政部门核发。2021年为1063名乡镇工作教师发放乡镇工作津贴万元,为993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万元。
(26)2021年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费万元(春季万元、秋季万元)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191万元(数据说明:黎川县2020年12月份发工资教师数为2377人,月平均工资元,全年工资为万元,%计得万元),合计预算教师培训费万元。受疫情影响2021年教师培训所用经费为万元。
8.加强教育帮扶(1分)
(27)2021年我县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开展教育帮扶扎实有序,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各阶段各种困难类型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脱贫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确保全县无一脱贫家庭学生因生活困难失学辍学。各项资助资金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按要求及时发放,资助政策做到落实落地,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37分)
9.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3分)
(28)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出台并实施了《黎川县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调整方案》,具体标准如下:城区省级示范幼儿园500元/月/生,城区市级示范幼儿园400元/月/生,城区普通幼儿园300元/月/生,乡镇幼儿园240元/月/生;我县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每生600元标准发放到位。全年共计拨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万元;我县印发了《关于公布黎川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结果的通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发放到位。我县不存在无证幼儿园,不存在小学化倾向。通过开展幼儿园结对帮扶、学前教育宣传月、环境创设、教师培训等活动,有效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10.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13分)
(29)我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跟踪、乡镇劝返"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联控联保机制,不断提高保学控辍成效。
(30)我县印发了《黎川县2021年高中招生考试工作有关规定》《黎川县2021年秋季城区小学招生工作方案》《黎川县2021年秋季初一新生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办法》,严格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不存在违规招生行为,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民办学校;印发《黎川县中小学加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1)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县三个课堂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黎教基教字〔2020〕8号),成立"三个课堂"内容审核与技术审核双审核团队,确保了我县"三个课堂"建设的网络视频课程的质量。举办了"三个课堂"的应用技术培训和黎川县专递课堂教学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讨会,有效提高我县教师"三个课堂"应用能力;在信息化运维经费保障方面,我县积极成立信息化设备运维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服务工作小组,制定严格的售后服务制度,以便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严格管控。在教育专网方面,我县班班通设备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班班通接入率与集控软件安装率均达到了100%。班级终端硬件达标率、班级终端安装达标率以至班班通总达标率均为100%。
(32)我县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黎川县"双减"工作联席会议的通知》《关于成立全县"双减"工作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双减"工作专项督导评估,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我县"双减"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教育部课后服务全覆盖和"5+2"的要求,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印发了《关于印发黎川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10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开展年检工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下发《2020年度民办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年检结果的通知》(黎教体行审字〔2021〕11号),及时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建立"五项管理"机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五项管理"落地落实。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全县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达到100%,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数占比达到100%。将"双减"工作督导列入到责任督学每月开展挂牌督导活动,并及时将有关督导数据情况上传至江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平台。
(33)大力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开展第24届推普周系列活动、中小学语言文字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和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第七届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全面加强国家语言文字教育。
11.推进高考综合改革(9分)
(34)我县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印发《黎川县2021年高中招生考试工作有关规定》,无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设区市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行为。全县普通高中共有班级80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3个,大班额占比%,控制在省定(5%)标准以内,无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
(35)我县普通高中学校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县第一中学高中学生2362人,按标准需配备189名专任教师,现有18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84人,职工5人;第二中学高中学生有1881人,按标准需配备151名专任教师,现有151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49人,职工2人。我县普通高中学校专任教师数不低于85%。
(36)我县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推进全县高考综合改革,成立了黎川县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黎川县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小组,对全县高考综合改革进行统筹、督促、协调和落实。印发了《黎川县高考综合改革宣讲培训工作方案》,成立了"黎川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领导机构",出台了《黎川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意见》。
(37)我县改建黎川一中83个标准化考场,新建黎川二中50个标准化考场。2021年全县普通高中报考人数1686人,设黎川一中考点1个,考场63个,我县学校标准化考场(具备高清视频监控、身份验证、无线电作弊防控功能)数量能完全满足国家教育考试人数需要。保密室硬件建设也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试卷保密室升级改造要求同期完成。标准化考点都安排了专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保密和视频监控室都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和台帐。
(38)我县落实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机制,规范监考员管理,提高考务管理质量,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考监考人员选调工作的通知》,规范各类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经费的支出管理,维护监考员和考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招生项目支出标准。
(39)2021年,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共计909人,其中本县招生623人,在县外就读中职学校新生286人,普通高中招生1396人,高中阶段共招生2305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比例为%;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共计1628人,本地普通高中就读学生数4243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比例为%。
(40)健全职业教育保障机制,2021年预算万元,实际拨付万元;在年初预算安排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万元(高出要求万元);拨付实训楼建设工程款77万元;拨付教师工资万元,共计拨付万元,生均经费为元,高出标准元。八个专业1628名学生配备教师82人,师生比为1:。
(41)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与浙江金潮教育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学校校企合作签订了协议书,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建立两个公共实训基地,并开展实训工作,2021年实训规模达到2000人次以上。
(42)我县印发《黎川县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职教创新高地建设"一县一策"方案;2021年,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合作交流及招生培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3.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3分)
(43)我县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同意建立黎川县民办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关于印发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黎川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开展对民办学校的评估、年度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监管,不断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开展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检查工作,没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聘用在职教师或超纲超前教学等违规行为。
(44)我县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县"双减"工作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已成立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我县没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14.优化特殊教育资源(2分)
(45)我县已成立了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不具备学习条件儿童、少年评估认定工作委员会,对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妥善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我县已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进行了认定,明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评估认定指标。
(46)我县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管理。建立以新区小学特教班为骨干,其他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全县特殊教育体系。县教育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管理,推动特殊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我县为30万人以下的县,在县新区小学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有实验小学、一小、二小、三小、洵口镇中心小学、厚村乡中心小学、一中、德胜中学等8所学校,全部配设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7)我县财政预算安排了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9分)
15.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5分)
(48)出台推进校园安防建设的文件,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和保安队伍建设,提高校园风险防控能力。在全县学校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我县各学校安保队伍聘用采取学校自行聘用及向专业安保公司购买安保服务方式进行;我县所有学校全部实现封闭式管理,完成30所中小学幼儿园"四个一"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了校园安防能力,降低了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风险,一键式报警装置及视频监控已与县公安机关联网,联网率达100%。
(49)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化解民办代课(小、幼)教师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安全、食品安全、学生营养健康保障、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我县没有被中央级或省级部门通报或督办、被中央级或省级媒体曝光并查实的情况。
16.师德师风建设"三违"治理(4分)
(50)出台《黎川县教育"三违"治理专项行动方案》《黎川县教体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教师有偿家教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强化警示教育,做到了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2021年黎川县没有发生被省级以上督办的教师有偿家教问题,教育生态呈现一片风清气正景象;出台《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黎川县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全县中小学师德师风良好。
(51)我县高度重视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抓好黎川县教育"三违"治理专项治理,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三违"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活动,有效遏制黎川县教育"三违"情况发生,教育"三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度,未发生严重违规行为被中央级、省级、市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中央级、省级媒体曝光情况。
(六)体育工作(分)
(52)印发了《黎川县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时上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并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开展了黎川县"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开展了中小学体育美育"晒课表"活动,并在黎川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为把体育美育课程开足开齐工作落到实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美育课程管理的通知》。根据每年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各个学校都开展了秋季运动会。
(53)2021年,完成全县体育项目布局专项规划,编制了《黎川县中心城区教育和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积极申报上级体育专项资金项目,并将新丰体育公园重点改造项目纳入到县区重点工程。每年3月31日前,及时在政府网站公示社会足球场开放信息,按时开展好绩效评价工作。
(54)2021年,黎川县完成当年项目申报,获免低开放体育场馆补助万元,分别是全民健身中心、一中田径场、幼儿体操训练馆。目前,各场馆已完成社会公示,并严格执行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55)2021年,黎川县圆满完成体育事业数据统计、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全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平米。
(56)我县积极申报德胜体育旅游目的地项目,以农垦体育健身、红色体育、休闲旅游、趣味体验为特色。举办了黎川县第十六届"鸿达杯"篮球协会联赛,参加人员为我县直单位人员和广大篮球爱好者,活动持续近一个月,参赛人员160人,参与人员20000人左右。
(57)2021年黎川县体彩销量完成7006万,全年任务是1781万,超额完成,全年渠道增机任务是26台,顺利完成市级任务。同时,我县今年加大体彩宣传力度,在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馆制作安装了两块体彩公益宣传大牌,本地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及篮球联赛均已冠名"中国体育彩票杯",也安排了体彩专管员的办公室及对于专管员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都已解决。
(58)2021年,黎川县参加江西省百县比赛共计3个,分别是江西省第十五届百县青少年(U系列)田径运动会、奔跑吧·赣鄱少年"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江西省第七届百县青少年"三人制篮球运动会""奔跑吧·赣鄱少年"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江西省首届幼儿体操"比赛,其中,参加2021年江西省首届幼儿体操,获得该组别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团体二等奖。
(59)2021年,我县训练项目3个,分别为跆拳道、羽毛球、篮球,有运动员、有教练,有场地、同时制定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训练。
(60)黎川县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每年都积极向省市输送体育苗子。共输送3人至省体校。
(61)2021年,召开了全民健身工作会议,同时落实了三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县财政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印发了《黎川县国民竞技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总结;建立了黎川县体育总会。
(62)2021年,我县按照省市部署,积极办好各项赛事。一是举办了为丰富广大群众身心,举办了全县职工运动会,各县直单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二是协同老年人体育协会、县委老干局共同举办了黎川县庆祝建党百年老年人大型体育展演活动。三是举办了黎川县第十六届"鸿达杯"篮球协会联赛等活动。
(63)2021年,我县积极抓好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考核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4名,包括:气排球、广场舞、太极拳、篮球、围棋、户外运动等项目。以此同时,推荐参加市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4人,参加省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七)加分项(1分)
(64)我县尚未到期迎检,还未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
(65)我县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的报道有15篇,省级媒体上发表的文章有15篇。
三、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奋勇争先,共同开创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园丁先锋"让校园党建更暖心。教体系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黎川县教体局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新形式、突出特色,向全县师生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套餐",以各个支部为阵地,多渠道、多角度、多题材收集整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史主题党课,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系列展示活动。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双培养"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49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32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主要主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00余场次,办实事1600余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的"立足点",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双减落地"让教学质量更称心。成立县政府"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双减"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制度和责任承担机制。打出"双减"组合拳,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教研观念,以研促"减",以"减"提质,积极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展示评比活动,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我县各校发挥主动性,推行"智慧作业",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个性作业,推出"作业台账""阳光作业公示牌",实现作业"透明化";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工作,全县36所学校22105个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多次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对全县范围内所有培训机构多轮次开展地毯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
三是"校园建设"让教育发展更安心。投入资金1916万元,对全县18所中小学进行维修改造与能力提升,完成全县农村中学及中心小学运动场的提升改造,实现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全覆盖,极大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教育硬件软件建设"扬长补短"。投入资金4940万元,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着力推动黎川县第三小学附属幼儿园、黎川县第三公办幼儿园工程建设,为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创造重要条件;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黎川二中、职业中专进行改扩建项目;投入资金12000万元,新城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于2021年秋季如期开学,确保了全县大班额化解有序推进;投入资金2145万元,实施能力提升项目、长效机制项目,推动龙安镇中心小学综合楼、栗塘小学A、B楼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1800余万元,新采购班班通设备258套,升级改造班班通设备450套,使全县班班通设备全部符合省厅标准。采购教师办公电脑520台,有效改善我县学校教师办公条件,提高我县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四是"素质园丁"让教学水平更放心。全县教学教研已然形成"名优"群体效应,通过"四研"--县级引领、校级研讨、组内沙龙、自我研学"步步夯实教研工作,创建县级名师工作室10个,扎实开展学科团队教研活动,举办了线下教学研讨18次,师生竞赛31次,专题讲座35节,参与师生达4000余人次;组织名师"送教下乡"示范课近70节,教师参与课例研讨人次达1800人,近30人在省、市级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奖。2021年全县素质教育再结硕果,除丁方园同学圆梦北京大学外,还有100名学子录取到中科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985和211高校,全县录取考生总数为1507人,其中本科录取考生703人,全县录取率达%,本科录取率达%,均超出全省5个多百分点(全省录取率为%,本科录取率为%)。
五是"人才引进"让教师队伍更匠心。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力促师资结构均衡,通过全省统一招聘、定向师范毕业生分配、三支一扶"、黎川籍在外返乡教师、人才引进等渠道新聘教师121人,随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引进,农村学校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力促师资素质均衡,今年共安排了92名教师进行轮岗交流,促进了城乡师资素质均衡,进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通过实施教师岗位等级管理、加大教师节表彰力度、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生活水平等方式,全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形成人人思教乐教、校校争创佳绩,全系统风气一新、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六是"教育改革"让教育治理更顺心。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推动教育督导由部门监督真正转变为政府监督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加强新高考改革督导,全程监测评估改革进程,成立"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小组",提前谋划,针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标准化考场及办学条件、师资等硬件、软件进行全面、科学、定向规划。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课业和心理双减负,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七是"教育扶贫"让义务教育更贴心。全面落实精准资助,深入推进资助育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保持资助政策连续性,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各学段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应助尽助"。2021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339人次,资助金额达万元。义教阶段农村脱贫户子女仍实行"零收费"政策,2021年上半年免费金额共计万元,下半年免费金额共计万元。为576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万元。对异地就读的农村脱贫户子女采取发送联络函方式,让其在学籍地享受资助政策,对确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仍实行县财政兜底政策。各项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确保全县无一人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困难家庭及学生共享国家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八是"校园安全"让教学环境更宽心。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校(园)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大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对全县30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门卫室进行"四个一"工程建设。校园安防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与相关部门协作,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食品卫生集中整治,形成合力构建校园安全稳定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所有中小学均聘请法制副校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保护体系,推动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合力,形成平安和谐校园格局。
九是"政策补贴"让教育保障更尽心。加大财政投入"兜底"教育发展。全县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公用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共安排万元,其中安排义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安排省级学前教育试验区专项经费200万元(普惠性民办园补助经费每年每生200元在该项目中列支)。落实教师待遇,教师政府性奖励财政兜底发放万元/人。解决学校部分人员经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临时上课人员工资264万元(含县幼儿园48万元),化解大班额经费260万元。
十是"阳光体育"让健康教育更入心。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有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各级各类学校按部颁标准开全开足体育课,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每年体能测试实现全覆盖,全县中学生体能达标率%,小学%。学校举行运动会已成常态,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蓬勃开展,在校学生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学生控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学生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我县教育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教育日趋均衡,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教育体育工作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基础教育扩容和深化改革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快步伐,学校信息化仪器设备更新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在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中,我们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创新,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为契机,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坚持"优先、均衡、科学"原则,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不断提升教育普及水平,优质发展各类教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规范校外机构培训行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安排足球场、游泳馆、体育公园、青少年体能拓展训练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学校安防建设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建设"四区四宜"新黎川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黎川县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1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自评汇报
作示范、勇争先,全面推动泰和教育振兴发展
根据教育督导工作安排,对照2021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履责实际,现将有关情况自评如下:
一、基本县情
泰和,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素有"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国土面积2495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3个乡镇场。近年来,泰和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瞄准五个"作示范、创一流"目标要求,凝心聚力,合力共为,实体经济发展稳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在社会经济保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大格局谋划教育发展,大手笔投入教育资金,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2所(其中高中7所,义务教育199所,职业教育2所,学前教育263所,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总数111808人(其中高中12781人,义务教育76812人,职业教育2372人,学前教育19642人,特殊教育201人),教职工6188人(不含民办学校教职工)。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多种类、多层次,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各类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
二、主要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一)聚焦优先发展,全面夯实责任担当
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落实到县委政府的教育谋划、部署和举措当中,全力打通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1.顶层谋划重落地。以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制订出台了《泰和县"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泰和县中小学布局优化专项规划》,高标定位泰和教育未来发展思路,顶层谋划泰和教育加速发展的举措和步骤,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重塑泰和教育辉煌"的目标。2021年,针对教育工作中呈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政府重要会议进行了13次专题研究,决议通过了涉及教育发展的相关事项和要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挂点领导主动调研,亲自调度,推动解决了滨江小学新建、"大班额"化解、文田中学设立高中部、高中优质生源稳控、高层次教师人才引进、临路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民生问题。以勇担当、敢作为的作风全力推动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在泰和落地生根。
2.合力共为助发展。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照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精神和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贯彻实施意见,把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转化为推动教育振兴发展的合力。县委、县政府、县纪委领导带队,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积极解决教育所需的"人、才、物"问题。充分挖掘历史和人文资源,设立"海清睿智教育奖励基金""浙大西迁感恩基金""新联会慈善公益基金"及乡镇教育发展奖励基金,2021年累计奖补师生118人,发放奖金万元。与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泰中挂牌江师大附属杏岭实验学校,城西实验学校冠名浙大求是学校。最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8日,浙大校友50余君齐聚泰和,召开西迁感恩基金管理委员会年会,郑强先生受邀作"爱国主义"报告,被聘为泰和中学永久名誉校长一职。社会各界备感振奋,浙大"求是"精神、高校文脉在泰和弦歌永续。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为主、部门配合、社会支持"促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3.关心关爱保公平。精准构建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确保全县建档立卡学生和城镇贫困群众子女应助尽助。2021年,共发放各类资助金近1800万元,资助学生27562人次。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双线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求学之路上不少一人。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在工业园区建设了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所初中,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到应收尽收。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关爱体系。团县委、妇联、检察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力,聘请留守儿童督导员,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大力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学校、村委会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童心港湾",经常性开展联欢活动。用爱的阳光撒满留守学生成长之路,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聚焦均衡优质,全面补齐弱项短板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和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
1.加大投入强保障。依法建立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类教育经费按上级要求拨付。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支出做到只增不减。校舍安全保障金、教育信息化运维保障金按需预算和拨付。教师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到位。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全县中小学教师政府奖励性补贴人均发放元。2021年,投入各类校建经费亿元,对全县25个建设项目进行续建或新建。投入各类教育装备采购经费2800万元,添置了一批学校急需的设施设备。"十四五"期间,预计投资19亿元,推动16个教育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1月,融合各类资金10亿元正在建设8个教育重点项目。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过足额投入各类教育经费,全面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
10.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29)崇仁县委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始终把控辍保学工作列为头等大事来抓紧,采取积极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十分重视这一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辖区内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先后下发了《崇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崇府办发〔2018〕103号)、崇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实行控辍保学情况月报制的通知》(崇教体字〔2021〕282号)等系列文件,就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了"双线控辍工作机制",县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教体局与学校签订了《崇仁县2021年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等双线控辍目标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1年度全县小学生无辍学,初中生无辍学。
(30)我县下发《关于印发落实〈崇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保障来崇仁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九条规定被安排接收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抬高门槛拒绝接收转户人员子女和随迁子女就读,并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及时给转户人员子女和随迁人员子女建立或办理学籍接转手续。第十条规定凡进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转户人员子女和随迁子女,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或违规收取其他费用。家庭经济困难的,纳入建档立卡、"两免一补"的范围,确保每一个转户人员子女和随迁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我县下发了《关于2021年秋季崇仁县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办法》规定:城区(园区)务工户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在城区(园区)注册登记的企业,务工满壹周年以上(2020年8月31日以前)的可在城区相对应的学校就读。工作要求第2点明确学校要关爱残疾学生。残疾学生属特殊群体。普通学校要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创造条件接受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县特教学校招收有残疾证的适龄智障、聋哑少年儿童。
(31)我县成立了崇仁县教育信息化运维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崇仁县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管理和维护管理办法,《崇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崇仁县中小学校高质量班班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财政局将高质量班班通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高质量班班通日常运维、经费落实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县高质量班班通平稳运行,班级终端达标率达100%,班级网络接入省域网比率达100%,集中控制软件安装达标率达100%,"赣教云教学通"培训覆盖率达100%。
(32)我县成立了全县双减工作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双减"工作部署推进会,就五项管理在内的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文件,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制定了课后延时服务方案,落实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全县10所城区中小学校及所有农村中学、中心小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万余名学生自愿参加,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不少于2小时。全县学科类培训机构已清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为100%。
(33)我县教师发展中心2021年10月对全县中小学新教师进行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训。为新入职教师走进课堂语言能力,宣传普通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他们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组织教师参加2021年度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参训教师获得了结业证书。大力开展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参与。
11.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34)全县普通高中127个班,大班额6个,占%。
(35)2021年秋季学期,我县高中在校学生数6719名,全县普通高中学校已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配备538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458名,达到%。
(36)2021年9月14日,省政府出台《江西省深化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后,我县高度重视,分别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贯彻意见,出台了《崇仁县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和《县教体局关于成立崇仁县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为我县高考综合改革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37)崇仁一中标准化考点试场数量152个,完全可以满足我县高考考生考试规模需求。学校安排了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试卷保密室建设严格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做到达标,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38)普通高考关系广大考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从六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各项高考考务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对普通高考考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认真开展普通高考考风考纪宣传月活动;三是突出考前考风考纪教育;四是切实抓好试卷保密室建设和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五是强化高考网上巡视时监控工作;六是重点加强每场考试结束时的考场管理。同时加强对监考教师的选聘、培训等工作,制定了监考教师队伍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监考员的职责、权利义务,奖惩措施,从而压实了监考教师的工作责任,提高了监考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2.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能力与水平
(39)2021年秋本县普高招生数为2387人,职高招生数为939人,本县职普招生比为:。2021年9月本县普高在校生6719人,职高在校生1549人,本县职普在校生比为:。
(40)我县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在"十四五"期间,对职业教育投入达到8000元以上。我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项目(一期)学位数2000个,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我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项目(二期)学位数2000个,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我县职教中心现有编制数65个,教职工80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50人,借用、外聘专兼职教师30人)。
(41)2017年至今我县职业教育学校与明正变电、赣电电气、江西变电、伊发电力、亚珀电气和抚州九合等企业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推动职教中心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实习,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
(42)我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赣府发〔2020〕16号)和《抚州市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抚字〔2021〕18号)精神,推进新时代崇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于2021年7月27日,中共崇仁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崇仁县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崇字〔2021〕27号);崇仁县职业教育中心达到《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评价C档标准。
13.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43)我县启动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召开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县教体、公安、交警、市监、应急管理、发改、编制、民政、人社、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和15个乡镇领导参加会议。2020年8月,县教体、公安、交警、市监、应急管理、发改、编制、民政、人社、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对16所无证园进行了全面专项治理,全部予以取缔,全县至此无违规办园。
(44)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推进情况。我县没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14.优化特殊教育资源
(45)2019年12月,我县成立了教体、残联、卫健、民政四部门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了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对送教上门服务的20名学生,都经教育专家委员评估认定,送教上门达到每周1次,每次2个课时。
(46)崇仁县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县人民大道,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开学,集聋教育、培智教育为一体。我县单校有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学校有三中、河上中学、六家桥小学、二小、三小,以上学校都建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7)我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收入157万元,拨至特教学校40万元,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的%。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5.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
(48)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学校安全工作2次,城镇以上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安防建设达到了"三个百分百"。
(49)学校安全工作没有被中央级或省级部门通报或督办、被中央级或省级媒体曝光并查实。
16.师德师风建设、"三违"治理
(50)2021年7月,我县制定《关于印发〈崇仁县教育系统师德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我县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师德师风应知应会测试参与率及测试成绩合格率均超90%。
(51)我县印发了《崇仁县教育"三违"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崇府办〔2021〕12号),要求所有学校教师填写了《崇仁县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自办培训班和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授课情况调查摸底表》《2021年冬教育"三违"情况自查表》,4月份,县教体局联合县纪委县纪委监委驻教体局派驻组深入到县城小学每个班级抽查学生购买资料情况,制止一切违规征订教辅资料行为;8月5日至6日及10月1日县教体局与县纪委、县市监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66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有无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课和利用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有偿补课,没有发现存在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补课的现象。
(六)体育工作
(52)学校体育工作。崇仁县教育体育局出台了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按规定及时上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2021年,组织了崇仁县青少年幼儿电子制作锦标赛、中小学大课间展示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教体系统篮球赛,组队参加了2021年抚州市第六届运动会篮球、田径比赛、抚州市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音体美和实践课程,进行晒课表活动,每年按规定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
(53)体育民生工程。编制完成县体育项目布局专项规划,积极申报上级体育专项资金项目,根据上级要求完成体育民生过程建设。县重点工程项目中安排1项体育项目建设。每年3月31日前,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本辖区内社会足球场地开放信息公告,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绩效评价。
(54)免费低收费。完成了当年项目申报,对外免费、低收费开放体育场馆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55)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各类体育事业数据统计工作,按时按质完成2021年体育场地调查及上报工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平方米。
(56)当年积极申报基地、示范单位项目,完成抚州市源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工作。
(57)体彩工作及保障。完成当年销量任务1100余万元。使用体彩公益金建设的场馆和项目植入体育彩票宣传元素,本地赛事活动冠名"中国体育彩票杯",提供体彩专管员相应办公场所,对专管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
(58)按要求参加全省百县田径、篮球、足球三个项目比赛。
(59)开展了2021年百县田径运动会等3个竞技体育训练项目。长年开展训练,有场地、有教练员、有运动员,教练员有训练计划,运动员有花名册。
(60)2021年,每年向省、市体校输送体育苗子4人。
(61)调整了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了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全民健身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按时向市报送材料,按照省市要求及时上报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健我县体育总会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62)2021年,开展8月8日全民健身活动日、"体育·惠民100"新年登高活动、"体育·惠民100""中国体育彩票杯"围棋比赛等三次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承办了抚州市第六届运动会篮球、田径比赛,每项活动参加人数达1000人以上。
(63)组织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年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2名,推荐5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二级培训班。
三、特色亮点
1.持续扩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布局。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3亿余元,先后新建了宝水实验学校、崇仁一中、崇仁第一小学、道南小学、白陂中小学、马鞍小学、宝水幼儿园、崇仁县第二幼儿园、十四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等,增加各类学位2万余个。2021年秋季,新建的黄洲实验小学已开始试运行,职业中学产教融合项目投入使用,崇仁第二小学搬迁工程也已基本完工,预计2022年春季可投入使用。今年又将新建崇仁县第三小学、崇仁县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利用四小改造第六幼儿园,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力扩充,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班额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2.整合农村教育网点,优化教育资源。为解决农村网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局党委破难题、创思路,在全面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听取乡镇、学校、教师、家长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农村教学网点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益。通过各乡镇学校的努力,全县共整合网点30个,并对部分网点高年级进行了整合,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也优化出40名教师,有效缓解了当前教师配置不均的矛盾。
3.用足用齐教师编制,科学补充教师。一是做到有编即补。通过全省统一招聘、特岗计划、三支一扶、三定向安置、回原籍安置等途径,今年全县共新补充教职工212名。二是做到有缺即补。新补充教师在岗位设置时重点解决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思政课教师等紧缺学科,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现状。三是做到有需即补。2021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共补充了68名编外专任幼师,解决公办幼儿园师资紧缺师资。
4.双减工作扎实开展,丰富学生课后服务。一是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我局制定了崇仁县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专项整治方案,并与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县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了联合督查检查组,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督查检查,全县学科类培训机构已清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为100%;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我县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共42999人(小学生27782、初中生15217),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共38988人,参与率%,做到了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
四、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区部分学校存在的大校额情况。城区县一中、二中等学校存在大校额情况。
二是部分学校专职保安年龄偏大。部分乡镇学校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很难聘请到专业保安,存在保安年龄偏大的情况。
三是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部分学校的小科目专任教师数不足,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解决突出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努力争先创优"的思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幼儿园、中小学校点布局,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外延均衡向内涵均衡升级。
二是整体提升学校安防建设硬件水平。按照校园安防建设"三个100%"和"四个一"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整体提升学校安防建设硬件水平,切实维护校园持续安全稳定。
三是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培养培训、交流锻炼等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管理改革、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等措施,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决策部署,确保学校内涵建设富有特色,更加稳健。
崇仁县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6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自评报告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根据上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对各县(区、市)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的通知》(饶教督委字〔2022〕1号)文件要求,我县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针对评价指标,逐条对照检查,认真开展了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民办中小学校469所(含村小、教学点),其中公办学校439所(含特教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公办中学48所,公办小学389所),民办中小学校29所,民办职业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156228人,在职教师9616人(其中公办教师7949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全县幼儿园总数为360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92所;全县幼儿总数为28873人,其中公办幼儿数14536人,占比为%。
二、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绩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凝心聚力育新人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健全了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联系学校制度;根据人员变动和机构改革情况,及时调整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林军为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工作作出批示2次,县委常委会研究教育工作2次,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4次,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教育工作3次。学校建设、教师招聘、招生入学、安全管理、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等一些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是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加强。将教材建设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大了对校本教材的审查,确保无一例西化和不规范的校本教材进学校课堂;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增强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防范意识和抵御宗教渗透以及防范校园传教的能力,全县教育领域未发生一起意识形态事件。
2.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一方面是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全县教育系统共设党委5个,辖有党支部130个,做到了每所中小学均建立了党支部。近年来,各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出台了《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使团建、队建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是党的工作卓有成效。2021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我县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县各学校探索推行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读、写、演、唱、绘、寻、行"等多种模式,深挖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实践活动、文艺比赛,引导广大师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铸魂育人的强大精神动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全力抓好"思政课"。将思政课的开齐开足开展情况纳入了对中小学办学绩效评估内容,印发了《余干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思政一体化联盟,鼓励各学校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思政课的落地落实,让学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让师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4.着力推进"五育并举"。一是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县各学校结合实际,各显神通,德育工作各具特色,积极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古诗词背诵和测试,举办了建党100周年谷雨诗会;加大了德育工作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的比重。二是加强了教学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工作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推动"五项管理"落实工作的通知》,加强了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和考试管理。三是体艺活动形式多样。每年举办了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全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田径运动会、跳绳比赛等,2021年,继续实施了中小学生音体美监测工作。四是提升了美育素养。严格落实了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2021年,实施了中小学音乐美术监测工作,音体美"晒课"率达100%。五是劳动教育有效落实。各学校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梅港中小、九龙中小等学校也不断拓展教育方式,利用劳动教育课堂和劳动实践等,既传授了劳动知识,又体验了劳动实践,效果良好。
(二)统筹抓好政策落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1.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及时调整了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职责,配备了总督学和内设机构,设立了5位教育督导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规则,县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内资金拨付了50万元,作为教育督导工作办公经费;制定了督学工作补助办法,对督学开展工作产生的交通、误餐及补助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余干县2021年度中小学绩效考核方案》,我县专门拨付60万元,对34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差额奖补,大大激发了学校办学和干部教师谋事创业的积极性。
2.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取得新进展。完善了《余干县中小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将学生全面发展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落脚点,考评内容涵盖德育、艺术素养提升、体质管理、护苗行动、"双减"、劳动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将涉及《负面清单》的27项内容作为倒扣分项目,逐步有效遏制和杜绝宣传中高考状元、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现象,促进了全县中小学的规范办学。
3.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提升。先后出台了《余干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计划(2021-2027)》《余干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计划(2021-2027)》《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一是余干九小、十一小、余干县第六幼儿园秋季开学如期投入使用,新建农村学校校舍13492平方米。二是实施并完成设备集中采购项目13个,项目总资金2800余万元。三是投入资金2200万元,采购高质量教学班班通设备1500套,全县中小学高质量班班通覆盖率100%;装备考试标准化教室120间,实现高考、中考考生100%均在标准化试场中参考。四是投入资金320万元,购置多媒体设备145套,幼儿课桌椅1200套,床1200套。五是投入资金280万元,完成11所学校田径运动场塑胶铺面建设,铺设面积万元余平方米,较好地促进了城乡各类一体化发展。
4.教育重点任务落实取得新进展。一是拟订了《余干县教体局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共罗列出三类72项与教师工作相关的负面清单。共取消(整合)近40个事项,占年初所列负面清单总数的%,为全县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创造良好环境。二是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县切实把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健全教育保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1.科学布局规划。及时调整了《余干县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和《余干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项规划(修订)》,按要求成立了由教育、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实现了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和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不存在未经教育、人社等部门同意擅自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和更变教育用地的现象。
2.多方扩充资源。一是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已得到全面提升,完成了一批农村学校校舍建设任务,白马初中等5所学校共新建校舍9192平方米;进行了康山小学的迁建工程,新建教学楼等4300平方米;二是共补充新专任教师403名,这些新教师大部分分配到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进一步充实了农村师资队伍。
3.保障教育投入。一是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我县一般预算教育支出亿;2021年,我县一般预算教育支出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长%。2020年学生数193992人,生均经费7933元;2021年学生数189391人,生均经费8657元,生均经费较上年增长比率为%。二是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我县按小学650元/生·年、初中85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6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学前教育幼儿生均公用经费,按10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按60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30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5%的比例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职业教育。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级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4.强化师资配备。一是根据《余干县落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实施办法》,我县核定了全县公办幼儿园编制和有计划进行了学前师资力量的培养培训,将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统一管理,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同等待遇。二是在上级有关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规定比例补充了音体美信心等紧缺学科师资,根据全县公办学校实际在校生数变化,一年一核编,动态调整了各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普通高中学校均按照1: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了教职工,专任教师比例达%。三是保障教师待遇,2021年,我县发放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共万元,共3148人享受,已全部发放到位;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共万元,共5773人享受,已全部发放到位;我县义务教育教师年均工资收入水平80180元,公务员年均工资收入水平75255元,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四是保障教师培训经费。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和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5.保障教育财政投入。庐山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亿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亿元,增长%。2019年按在校学生总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9579元,2020年11415元,增长%。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公办幼儿园600元/生、小学650元/生、初中850元/生、普通高中1035元/生,中等职业学校3000元/生,特殊教育学校6000元/生,均达省定标准。庐山市科学使用教育经费,出台《庐山市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内部控制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目标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及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价工作机制。2020年上级专项教育资金万元均已拨付到位;县级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万元,实际拨付万元。出台《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2020年校舍安全资金财政预算100万元,实际投入100万元。根据市财政局《庐山市市级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开展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资金、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等各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资金使用规范,无挤占挪用现象,评价等级均为良好以上。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师资配置不断优化。出台《加强全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的实施方案》《庐山市公办幼儿园编制配备标准(暂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办法》,建立编制周转池,通过全市事业编制调剂,增加中小幼教师事业编制57名,每年根据师生比动态调整学校编制,补充教师67名。2020年符合交流轮岗教师79名,应交流8名,实际交流轮岗校长2名,教师8名,占比100%。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市财政按教师工资总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330万元;全市学校共落实培训经费147万元,各校均超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通过"国培计划项目县""全员培训",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二是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随公务员收入水平动态调整制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公务员。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认真执行《星子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星子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文件。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公租房范围。2020年共发放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万元,教师边远津贴万元。将农村小学(含幼儿园)高级岗位从2%提高至6%,共增加乡村学校高级岗位35个。
7.加强教育精准扶贫。2020年通过减、免、助等形式为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万元,其中政府兜底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1454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82人次,发放贷款金额万元。无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失学。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8.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庐山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全市10个乡镇和1个管理处,均建乡镇中心园。小区配套园公办园学位占比%,取缔无证幼儿园19所。
9.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一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建立并落实联控联保和动态监测及劝返复学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年辍学率%,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零辍学。二是保障教育公平。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均衡编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政策,采取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提高特教学校招生能力、开展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强制报告、排查解忧、结对帮扶等机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到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零收费。2019年秋季开始全面铺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组织10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进庐山西海"研学和"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三是大力实施"三个课堂"建设。庐山市教学点专递课堂覆盖率100%,建立2个名师工作室。投入384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完成高质量班班通,打造智慧校园,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庐山市华林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在2020年九江市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基础能力培训班上,作为典型案例交流。庐山市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获优秀等次。
10.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制订《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完成市一中三期普及攻坚项目,严格按照上级计划数进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
11.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水平。出台《关于建立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定期召开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和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将规模以上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庐山市职业高中和庐山旅游职高均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庐山旅游职业高中与山上超市、饭店、宾馆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就地解决学生实习。
12.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立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通过开学督查,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和年检,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肃查处民办学校违规办学行为。
13.优化特殊教育资源。成立教育、民政、卫健、残疾等部门组成庐山市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庐山市残疾儿童少年学习能力评估专家小组,对109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学习能力评估,落实"一人一案"安置措施。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学生36名,及时足额拨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教学校学生职业教育。5所随班就读学生超5人的学校均建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4.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学校食品安全领导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欺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形成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实现校园安防建设"三个百分百"。加强学校食堂标准化管理,推进明厨亮灶建设。教体系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年未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进京上访事故。
二是推进师德师风常态化监管。建立明查暗访制度和督查长效机制,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违规兼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治理,加强学校收费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城区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城镇化进程加快,学校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城区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
2.职普比偏低。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庐山市离九江市近,我市职业教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选择在本地就读的学生不多。
三、改进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保障教育事业优质发展。
2.加快扩充教育资源。加快推进第二幼儿园、峰德九年制学校、市二小迁建和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3.加速推进职普教育协调发展。整合庐山旅游职业高中和庐山职业中专教育资源,在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结合庐山市市情和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推进产教融合,逐步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自评报告
根据《抚州市2021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方案》(抚府办电〔2022〕3号)文件要求,我县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体育工作等方面,对我县党政领导干部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得分为123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学校205所,其中:完中2所,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1所(其中村级附属园4所,县城公办园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4所),民办幼儿园32所、职业中学、特教学校各1所,小学132所(城区小学6所、乡镇中心小学15所)。
在校学生共61381人(幼儿9952人、小学生27744、初中生15353、普高学生6719人,职高学生1549人、特教学校学生64人)。
2021年,全县在园幼儿9952人,其中公办园5030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全县3-6周岁幼儿户籍人数15688人,本县在园幼儿9952人,目前初步统计在外县就读3970人,本县加外县就读幼儿数入园率%。全县幼儿园53所,其中普惠幼儿园5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52/53=%;全县在普惠园幼儿9920人,占比%。
全县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全部达标;全县无超大班额,义务教育其它年级(小学4-6年级)大班额4个。
二、2021年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县委县政府对崇仁县的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在县委县政府会议上研究有关教育工作。县委书记在崇仁一中为全县师生代表上思政课,以《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题作了专题讲座。
(2)认真组织学校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学校开展诵写、诵读、"寄语新时代"征稿、篮球赛、歌咏等活动。专题研究思政工作和研究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出台《2021年全县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抽考核方案》和《关于开展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我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研究思政工作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县教体系统治定了《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的实施细则》、《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了抵御和防范校园渗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出台了《抵御和防范境内外势力向学生传教的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清单,安排了专门宗教工作联络员。
(3)县委、县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并就加强教材建设召开了会议,形成了会议纪要。下发了《关于加强崇仁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落实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推进的实施方案》。
(4)我县出台了《崇仁县关于加强中小学党建实施意见》,理乡镇中心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加强了民办幼儿园党建工作。规范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严肃召开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全面落实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围绕"党建带团建",积极优化服务保障,突出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规范设置组织,建立少先队室,落实少先队活动必修课和指导用书要求,保障了工作经费,落实少先队职称"双线晋升"政策。
(5)我县出台了《崇仁县中小学党建三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全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严格规范学校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学校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大力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骨干引领、文化引领作用,着力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教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6)我县于2021年8月26日在教体局党委会议上,由黄发孙同志领学,传达了省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教育法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全体班子成员集中学习新修订的《教育法》。各级各类学校迅速传达学习《教育法》,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聚焦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与党的教育方针不相符的观念和行为,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
(7)我县组织学习了省市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转发了相关文件,研究组建了我县3个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学校联盟,分别以县城一中、二中和三中为龙头,推行高中与初中、初中与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校联盟,覆盖全县所有高中、初中、小学。制定出台了《崇仁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联盟学校分别开展"教学开放日"联片教研、送教下乡、集体备课等活动。县教研室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有力促进思政一体化建设。组织学习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转发了相关文件;制定下发了《崇仁县教育体育系统贯彻落实建立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以及"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中小学生书信文化传播活动。各学校都能把爱国主义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纷纷开展国庆思政、最美少年、党史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教体局建立音体美"晒课表"制度,学校都能开齐开足红色文化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每学期初都能将音体美开设上传网上"晒课"。
(8)我县下发了系列加强劳动教育文件,申报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崇仁县常态全程推进劳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经验材料于2020年12月在江西教育刊登。用劳动教育硬核的力量助推"双减"提质增效经验材料在中国教育新闻网刊登。全县各中小学都建立的劳动教育基地,共投入万元建立劳动教育教室98间,开拓劳动基地82亩,完善劳动教育基地硬件建设。落实了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制度,各校都制定了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全县205所学校,61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中,走进劳动教育新常态,开创了劳动教育新局面。
(9)我县成立了以教体局局长为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崇仁县教体局"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以"一校一品"为着力点,按照"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要求,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特色办学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努力增强特色教育、品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3.推进教育改革
(10)我县及时传达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县教体局方向阳局长于第一时间主持召开班子成员、教体机关全体成员、各中学中心学校校长扩大会议,组织原文,再次原汁原味学习《总体方案》文件。崇仁县教体局于县人民政府网开通了违反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事项反映平台。我县教体局制定了《崇仁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创建了"一校一品"、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乡村首席教师评选、润心工程等重点工作,并在第37个教师节开展了2021年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全县共遴选了15名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事迹拍摄短视频在县电视台展播,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措施及活动,在江南都市报呈现。
(11)我县印发了《崇仁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崇办发〔2021〕7号)文件,县教体局配备了1名教育总督学,设立了教育督导室并聘任了48名责任督学,教育督导经费70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下发了《崇仁县责任督学聘任与管理办法》(崇府办发〔2017〕96号)文件,明确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津贴标准按400元∕月发放,保障了责任督学工作津贴;我县印发了《崇仁县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并开展了考核,县政府统筹了168万元对考核优秀、良好、合格的学校分别给予15万元、12万元、9万元资金进行了绩效奖励。
4.落实教育重点任务
(12)我县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进入校园。一是扎实开展校园核酸检测工作,及时排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进一步加强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三是采购校园疫情防控必备的物资,并及时发放至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维持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正常运转;四是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工作,筑牢织密全县疫情防控防护网。
(13)我县印发了《崇仁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方案的通知》、《崇仁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崇仁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扶持办法》等系列文件,拨付了784万元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拨付专项资金130万元推进我县学前教育发展。
(14)我县制定了《崇仁县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办法》文件,已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任务。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进校园事项,县教体局转发了《市政府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通知》,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实行教师减负清单式管理,切实减轻学校、教师负担。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5.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
(15)我县下发了《关于调整崇仁县规划委员会成员和崇仁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县政府成立城乡规委会,将教育、人社行政部门列为城乡规委会成员单位,多次研究规划教育网点布局调整问题,优先保障教育用地需求,按规定配套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全县没有出现改变教育用地用途现象。我县土地出让前置条件中需配建学校、幼儿园的,都征询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16)我县制定了《崇仁县消除义务教育大校额专项规划》文件,现崇仁一中初中部3423人、崇仁二中初中部4544人,校额超过2000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不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情况;全县义务教育大班额4个,占4-6年级490个班的%;全县小学1-3年级466个班,班额全部控制在45人内;全县初中7-9年级333个班,班额全部控制在50人内。
6.保障教育财政投入
(17)2021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2749万元,较2020年60812万元,增长%。
(18)2021年我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情况,普通高中增长%,初中增长%,小学增长%,幼儿园增长%,职业增长%。
(19)2021年我县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公办学校学前教育600元、义务教育小学教育873元、初中教育1007元、特殊教育6000元、高中教育1000元、职业教育生均拨款达6136元,均符合省定标准。
(20)2021年我县及时足额分配了上级资金共万元,县级配套万元。包括:省地方教育附加返还资金1447万元;学前教育发展中央资金万元;省级基础教育专项万元,县配套万元;省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万元,县配套;普高助学金与免学费中央223万元,省级万元,合计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和免学费中央万元,省级调减万元,合计万元,县级配套万元;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中央资金万元;义保机制中央资金万元,省级万元,合计万元,县配套万元;薄改提升中央资金1386万元;特教补助中央40万元;体育专项省级资金万元。
(21)我县高度重视预算资金(含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工作,2019年就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口径"的教育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做到了"有评估、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有应用",并根据财政绩效工作的布置,及时调整绩效评价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22)我县出台了《关于印发建立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并将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3)我县制定《关于印发〈崇仁县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公办、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及教师待遇保障要求,按《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配足教职工,职工与幼儿园配备比例不低于1:7,保教人员与幼儿配备比例不低于1:9,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不低于1:15,保障每一所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不少于3人。2021年秋季学期,我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公办幼儿园补充45名持证专任幼师,严格按省定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并依法依规为非在编人员缴纳"五险一金",保障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制聘请的专任幼师待遇。非在编幼儿教师平均工资收入由2020年的万元调整为2021年的万元,有效缩小公办幼儿园编内编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差距,所需教师工资经费年初已纳入财政预算(800万元)年底据实结算,确保合同制幼师相关待遇及时支付到位。
(24)2021年秋季,我县公办中小学在编教师3277名(含待上编特岗教师92名,"三支一扶"支教教师24名,引进紧缺学科教师4名)比市委编办核定的编制3218名多59名,已按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配齐教师。我县中小学教师坚持有编即补,每年退休教师空编通过全省统一招聘、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招募、三定向安置等途径及时补充。根据2019年制定的《关于调整崇仁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工作方案》规定,我县按照"总量控制,适时调整"的原则,建立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编制使用效率。2021年,根据市委编办重新核定的崇仁县中小学教职工核编数,将2020年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3260名及时调整为3218名。我县乡村教师职称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2021年有24名在边远山区工作满25年且仍在乡村任教的乡村教师,不占岗位职数限制申报乡村高级教师职称。崇仁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县教育体育局常年密切配合,严格按政策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工作。
(25)2021年1月,我县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教师待遇政策,在发放时间上优先考虑义务教育教师,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2021年我县义务教育教师人均获得政府奖励性补贴万元,年人均工资收入万元比公务员年人均工资收入万元多万元。2021年,全县有1950名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计发放补贴万元,全县有715名教师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计发津贴万元。
(26)我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亿元的%测算,需安排教师培训专项330万元,2021年初列入财政公共财政预算项目经费340万元,根据年初预算已拨付340万元,指标已下达在教育核中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达标。
8.加强教育帮扶
(27)2021年度共资助家庭贫困学生12312人次、资助资金万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子女2609人次、资助资金126万元。一是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本地户籍第1类至7类贫困学生由县扶贫办、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比对认定,第8类其他贫困学生由学校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和贫困证明材料进行核实认定。外地户籍的贫困学生,根据家长提供的相关证件及证明材料进行核实认定。二是受理资助申请工作。按学年申请、学期发放,新增对象重新评定的原则,受理学生资助申请工作,继续简化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流程。三是及时发放资助金。认真审核发放信息,并按保护学生隐私要求进行公示,把所有受助学生信息全部导入了全国资助系统,通过乡镇"惠农一卡通系统"发放资助金。四是做好资助金发放告知工作。资助金发放后,及时组织家长填写"回执单",并把到账流水复印备查。五是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高家长知晓度,努力做到人人皆知。六是强化监督检查。对各类资助金发放工作进行监督,对因工作不细致、审核把关不严,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资助范围造成不良后果的学校,予以严肃处理。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9.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28)我县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已调整到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同意调整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的批复》,并在人民政府网进行了崇仁县民办幼儿园收费公示。2021年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600元/年已发放到位。2021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经费标准为200元/年,已发放到位。全县无违规办园,启动了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对16所无证园进行了全面专项治理,全部予以取缔,全县至此无违规办园。全县2018年完成乡镇"一乡一园"建设任务,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都投入使用。全县幼儿园无小学化倾向,都科学制定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提供充足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等,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
2.优化布局抓改善。对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标准和发展要求,科学合理编制布局规划,全力搭建好泰和教育未来发展框架。"十四五"期间,划拨土地1400亩,实施"四大项目、十二项工程",新建、扩建各类学校13所,其中高中2所、完中2所、职业学校3所、义务教育5所、学前教育1所,预计增加学位30500个。2021年秋季,滨江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有效降低实验小学等校额数。泰和中专提质扩容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充了职业教育学位。泰和中学、第四实验小学、泰和二中、桂花实验学校、浙大求是小学、文田中学、泰和中专二期提质扩容等重点项目工程进展如火如荼,预计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待所有项目建设工程完工后,全县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愿望将变成现实。
3.统筹发展促协调。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每一类教育,每一所学校。以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为参照,持续开展过程督导,全面摸清底数,找准差距。通过制订线路图、时间表,编制推进实施意见等,压实部门和学校责任,全力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完成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对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评估方案,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关心扶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全纳教育,开设陶艺、艾灸、理发等职业教育项目,努力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生活技能。认真落实全省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方案,深入实施高中强基计划,紧紧抓住"特色发展"导向,推动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积极贯彻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需求,预备增设3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着力规范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对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按照时间节点和政策要求,全面做好清理整治工作。
(三)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德师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完善师资管理,增进教师福祉,将尊师、敬师、爱师转化为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育人本领。
1.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坚持以"好校长引领好教育"为思路,以能力和水平为标准,配强配齐学校班子。全面加大对学校主要领导的监管,有效实施约谈制度,督促校长踏实履职,科学施策。探索开展"校长说"论坛活动,不定期邀请校长就办学思想、学校发展规划和科学管理进行演讲,全面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加大师德教育和惩处力度。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会,大张旗鼓表彰一批优秀教师,讲好泰和教师敬业奉献故事,让优秀教师站在教育舞台中央,荣誉聚光灯下,感受职业成长的快乐,获得职业成就感,倡导形成教师间比才气、比能力、比科研、比水平、比奉献的良性竞争氛围。
2.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数量,近几年新增教师编制数1020个,全县教师编制总量达到城乡一体化编制标准。每年编制实施"三定向"教师培养计划,充分挖掘乡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教师补充的源头活水。持续实行教师补充机制。除按政策接收"特岗计划"教师、"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教师、"绿色通道"返乡教师和"三定向"教师外,每年有计划地从大中专院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新教师补充到学校。2021年暑期全县增补教师454人,其中引进3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职泰和中学。继续完善重点高中教师招聘办法,重点引进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等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强校强教的泰和教育"梦之队"。
3.加快推动专业成长。以师能提升为目标,牢牢抓住"国培计划"有效载体,积极与南昌师范学院开展深入合作,诚邀詹腼、汤勇等各级名师、专家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以成立"刘良驹快乐语文工作室"为起点,逐步建立本县教师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县级名师、骨干教师辐射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有效平台。2021年,全县教师培训4700余人次,覆盖率达100%;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竞赛48场,参与教师4000余人次。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竞赛,荣获省市奖项18人次;新增全省特级教师2人。全县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锤炼和提升。
(四)聚焦治理效能,全面推进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全面推进提质增效,努力构建适合泰和教育发展的有效治理体系。
1.党建把关强引领。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严格把控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通过集中宣讲、专题学习、专家辅导等方式,引导干部、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自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转化成按学生认知规律育人、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的自觉行为。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实施对口管理,逐步实行书记局长、书记校长"一肩挑"。大力推进行政班子成员与党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组织、行政组织、中层岗位之间联通对接。把涉及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干部任免、师生利益等重大事项进行梳理,实行清单管理。通过教育搭台,党建命题,党员干部、教师,非党员干部、教师共同答题,推动党建和教育管理工作共同发展。
2.督导评价求实效。制订完善切合我县实际发展的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完善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构架,重新聘任新一届县政府督学、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和视导员,进一步明确督学工作待遇和保障。每年下发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评方案,坚持实施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评价。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县政府教育督导办拟订"教育督办单",报请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下发至相关部门,靶向精准地压实教育工作发展责任。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制度,不断完善全县中小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工作,着重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全面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泰和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稳定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确保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施行。
3.安全防控保稳定。对照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常态化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疫苗接种工作实现"应接尽接、不漏一人"目标。深入开展防溺水等各类校园安全宣讲教育活动,召开三次专委会议,动员全县教职工4000余人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累计推送公众号安全类文章67篇、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发送短信提示410余万条,设立危险水域警示牌190余块、粉刷大幅墙体标语60作幅,有效提升了师生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防建设力度,累计施划禁停网格线2800平方米,配备防撞墩480个、拒马60个,护校"安全岗"67个,安装高清摄像头2241个。有60所学校完成新型警力"四个一"智慧护校工程建设,16所临路学校通过增设限速标识、改建学校出入大门等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师生安全,确保了全县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五)聚焦品牌铸造,全面丰富特色内涵
高度重视育人质量,努力培植教育工作特色品牌,深入挖掘办学内涵,培养学生"眼中有星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人生大格局,全面促进学生身、心、智、趣健康发展。
1.思政教育系扣子。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师专业培训130余人次,不断提升思政教师能力水平。充分利用马家洲革命历史纪念馆、浙大西迁陈列馆和求是广场等县内资源,积极搭建"建党百年"、庆祝国庆、"三色文化"进校园、瞻仰革命烈士纪馆、抗疫精神宣传等活动载体,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1年,浙大西迁感恩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受邀作"爱国主义"报告,主题为"国人教育、文化培植、价值取向",深受泰和高中学生喜爱;泰和"将军讲坛"邀请军事专家尹卓作第一讲,提升了学校、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的认识。
2.内涵发展创品牌。以教育评价改为导向,确立学前教育"好而优"、小学教育"活而松"、初中教育"实而全"、高中教育"紧而冲"发展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育宣讲,统一家校协同育人思想,努力创办面向未来的教育。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同时,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和假期托管服务,开设体育、艺术、科学兴趣课程,在"双减"中做好"双增"。不断完善学校办学绩效考评指标,全面建立学校自评自诊制度,有效降低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基准评学校、评教师的传统做法,打破"分分计较"体制,从关键处推动"双减"工作落地。水槎小学肖惠文老师教学生做竹笛、吹竹笛,促进乡村学生快乐成长,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纷纷报道和点赞。实验三小"和文化"活动展演,课本剧、传统戏曲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万合小学把武术带进校园,把民间狮灯舞进中央春晚。特殊教育学校坚持"静待花开、共享生命精彩"理念,为残疾少年儿童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融入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全县教育围绕"情智交泰、身心相和"的"泰和教育"理念,教育花园赤、黄、橙、蓝、紫,格外异彩纷呈。
3.教研教改促提升。把教研教改作为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以提质增效为指导思想,坚持做到"以已之短,比人之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的调研,进一步明确优势,厘清短板,通过纵向比较,横向分析,精准查找推动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内需要素。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优质课堂、高效课堂。深入研究教情、学情,找准问题,做好微课题研究,强化研究成果运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健全完善泰和"名师""骨干"教师选拔机制,组建校园名师工作室,划拨专项经费,建立目标达成制度,激发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示范效应,培养学校名师群体,助推泰和教研教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一年来,全县教研教改活动开展4期,辐射2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教师5000余人次;市级课题9个立项,9个结题。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事业呈现科学、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逐年增加,给县城义务教育带来很大压力。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学科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新补充的教师女性比例较高。
三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公办学前教育规模相对较小;职业教育招生难、专业吸引力不强。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为指引,积极做好顶层设计,脚踏实地、抢抓机遇,奋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对照泰和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全面梳理泰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加快发展的新路径和新举措,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泰和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推进"党建+"系列教育工程,不断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泰和品牌。
三是坚持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办好每一类教育,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受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
四是坚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切实解决教师学科结构和性别不均衡问题。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是坚持推进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新路径,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更加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畅通线上线下高效便捷的教育渠道。
六是坚持抓实"双减"工作,常态化实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泰和县人民政府
2022年1月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和《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细则》,我县严格按照督导要求,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五个方面推进工作。现将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新县地处江西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国土面积219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场和1个街道办、238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村人口万。永新的基本县情可以用历史红、人文浓、生态美来概括。历史红,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原湘赣省委所在地,"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发生地。人文浓,永新走出了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计算机专家洪加威、国画名家刘勃舒等一批国家级文化科技精英,拥有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书法之乡。生态美,永新是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稳步推进;全县中、高考成绩再次名列全市前茅,永新教育正稳步向"全市争一流、全省创先进、全国有影响"的奋斗目标迈进。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机制,高位推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永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是领导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教育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调度教育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多次研究教育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2020年,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教育议题。特别是书记、县长亲自研究谋划、亲自调度推进相关教育工作,多次开展教育调研督查,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批示。同时党委、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二是夯实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委工作职能,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积极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相关机制。大力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与党同心同向,凝聚事业发展力量。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落实国家法规政策
一是全力抗击疫情。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全国,各地相继打响防控疫情阻击战。永新县委、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迅速行动,指导全县各部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记、县长多次亲临教体系统指导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处理机制,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任务,将专业防治、社会防治和综合防治结合起来,以严格的分级分工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措施,保证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规范有序地开展防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建立"三案九制",认真落实学生返校工作方案,组织学生返校演练300余场次。精准摸排师生信息。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每位师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落实"一人一档",对外出人员信息、师生身体异常状况、师生返校等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外出师生、有重点疫区接触史师生及身体不适师生信息台账。持续做好学校日常防控工作。持续开展清扫消毒,会同县卫健委为学校配备81名专职防疫指导员。严格控制人员聚集,错时安排不同学段和年级学生入校和离校时间。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全面返校复课后教学工作的通知》,优化返校复课后的九项教学策略。及时摸清学情,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教学进度,合理控制教学容量,多样选择教学方式,精准定人课后辅导,灵活处理考试,统筹管理复习备考。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进行谋划和实施。我县先后下发实施《永新县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永新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永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永新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永新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永新县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等系列教育纲领性文件,为全县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督导评估。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督学和责任督学保障机制,建立督导制度和管理评价机制,切实发挥督导评估考核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健全督导制度和管理评价机制。健全了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机制,同时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办学绩效评估,并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和学校评估情况作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学校班子成员考核、提拔任用的依据。另一方面,完善教育督导保障机制。每年安排教育督导经费40万元。将督导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落实了责任督学工作津贴。
四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我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党政齐抓共管,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我县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主要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制定了《永新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实施规划》、《永新县推进教育现代化2016-2020年五年规划》等文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同时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人社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全县义务教育其它年级学校大班额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的5%内。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推动教育健康发展。我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1.保证教育支出。严格落实各项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制度,确保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建设维护费以及土地出让金"三费一金"应用于教育的资金拨付到位。2020年教育经费总支出、生均教育经费均比上年有增长。2.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我县按国家规定标准,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师工资。2020年共发放教师工资亿元,平均年工资81072元,高于我县公务员平均年工资的80056元。3.及时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按照教师年工资总额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2020年,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县政府安排,所有教育经费足额到位。4.及时足额发放教育扶贫资金。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及时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2020年落实教育扶贫资金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2477人次。从2013年开始,我县还建立了圆梦助学金,累计筹资1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10名。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夯实教育基石。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师资水平,一是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全县事业编制严控总量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编制招聘教师。我县通过"招一批"--2020年我县已招聘教师200名;"引一批"--2020年我县通过"绿色通道"吸纳了17名永新籍外地教师回家乡服务教育事业;"买一批"--2020年我县持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定岗不定人"方式聘用相关教师120名。二是注重教师业务培训。1.提升培训阵地硬件设施。近年来,投入600余万元,用于将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至原永新职业学校,提高了培训效果。2.保障培训经费。严格按生均公用经费5%的标准足额用于教师培训,大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拓展交流轮岗。出台了《永新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健全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对口帮扶(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的方式,2020年交流老师95名,占应交流人数的%,其中骨干教师数15名,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交流校长3名,占应交流人数的23%。三是着力保障教师待遇。将艰苦边远山区教师补助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发放。职称评审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凡在村小和教学点连续任教满8年申报中级职称、满15年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经考核认定后,即可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嘉奖,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荣誉感。此外,2016年起,我县实施了"省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专项补贴政策,按每人每月100至500元标准发放,让优秀教师扎根永新,此项工作在全省开了先河。
(四)补齐短板、聚焦优质,大力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幼教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园水平,基本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格局,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县投入30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公办幼儿园41所。2020年,共投入5000余万元,在河东新区新建新区幼儿园,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在建设东路新建城东幼儿园,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目前两所幼儿园均动工兴建并将完成主体建筑建设,2021年9月将如期峻工并正式开园招生。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或改建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26个,收购并办成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3个。同时,加大对山区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已改建山区幼儿园10个。这些幼儿园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县"入园难"的问题。2020年,我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公办园占园幼儿数达到%。二是大力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2018年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后,我县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全县薄弱学校食堂进行了一次"厨房革命"改造,学校添置了新厨具、留样冰箱、消毒柜、灭蚊灯等,全部安装了防盗窗、防蚊窗和改进了防鼠门,基础设施均有了很大改善,为学生就餐提供了基本条件。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对禾川中学,任弼时中学,少儿体校、机关幼儿园、职校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实现了县级教育城域网全覆盖,满足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三是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2020年,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职普比为:。同时我县坚持以做强高中为重点,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来,我县以永新中学为引领,着力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坚持高中教育特色办学模式,力促高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四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投入1300万元,用于职校环境改造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同时为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我县继续沿用"工学交替,校企联办"等合作办学模式,全面促进园区建设与职业中专的无缝对接,保证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就业,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让更多专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此外,永新县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吉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并由省教育厅批准职业中专升格为普通中专。五是促进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吸引民资1亿余元,新建三湾国际学校,2019年秋季已如期开学,2020年9月又增设高中部面向全县招生。进一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逐步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民办学校产权归属,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推动民办学校行业自律,实现我县民办学校良性发展。六是推进特殊教育优化发展。我县建有一所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招收县域内6至15周岁特殊少年儿童,并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寄宿制管理。学校高标准建设了模拟教室、感统教室、资源教室等康复教室,切实增强了特殊儿童少年康复训练实效。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特殊学生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对于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来校学习的特殊学生,学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均能接受义务教育。
(五)依法管理、深化监督,从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一是按照教育部、公安部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校园安防建设达标,我县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善了100多所学校的安保和消防设施,有力提高了防御外来侵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县中小学校实现100%封闭式管理,城区学校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100%,城区学校专职保安配备率100%,实现了校园安防"三个百分百"的目标。2020年3月,我县被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优秀县(市区)"。
二是建立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实行校园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健全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校内日常安全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理有方。
三是积极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紧扣治理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师德师风、办学行为等,抓好教育风险防控,持续深化监督执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虽然,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增多,致使农村学校学生逐年减少,而城区学生不断增加,县直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全县义务教育其它除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分别不超过45和50人外,其它年级大班额班级数为42个,占全县其它年级总数919的%,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的5%内。二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年教师比例不协调。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乏。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新招聘教师中男女比例失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此次督导评估为契机,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履行教育职责,努力实现教育事业高位发展。
一是牢固履职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聚人心,抓教育就是赢未来"的共识,强化部门合作,提高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在县域教育改革中的责任担当。二是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实现"三个增长"。对全县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专项资金,按比例全额投入教育。同时,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尽力争取上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众团体的支持,多渠道、多层面筹集教育经费。三是加快校建步伐,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城区中小学校布局、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吸引民资,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源头管控,严把新生入学关,努力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四是优化队伍配置,促进教师资源均衡。在全县总量范围内统筹调剂中小学校事业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采取购买服务等形式补充师资力量,着力向英语、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倾斜。完善教师招聘方案,按性别比例设定招聘名额。五是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合理调配教师资源,继续加大教师招聘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能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永新县人民政府
2021年1月13日
?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中共九江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九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根据九江市《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2020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精神,对照《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我县针对《指标体系》中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48项三级指标(总分100分)进行了自查自评,综合得分98分。具体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得8分;"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得16分;"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得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得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得10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2020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议教专题会5次,专题研究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迎"国检""省检"、化解中小学大班额、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县四家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帮助学校解决了防疫物资、师资保障等难点问题。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讲思政课,促使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并落实思政课建设。二是牢牢掌握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县委、县政府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定期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建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严守校园阵地、严防宗教渗透校园,确保了学生进课堂而不进教堂;引导教育系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了教育领域没有发生意识形态事件。三是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严格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抓好中小学教材征订、使用工作,保障了教材质量和效果。县委、县政府将中小学教材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杜绝了有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华思想进校园、进课堂。四是推进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县委持续加强对教体系统56个党总支(支部)党建工作的指导;县教体系统把学校党建工作和团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内容,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及团队工作全覆盖。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一是开齐开好思政课。按照《九江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组织中小学开齐开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开设《红色文化》《国学经典诵读》《武宁打鼓歌》等地方课程,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这一主课堂作用,保证了学生过好思想道德第一关。二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日常管理全过程,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通过把战疫情开成科普课、励志课、思政课,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激发了干部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情感。三是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出台《武宁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依托校园劳动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狠抓学生劳动教育,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推动重点教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和指导教体系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并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建立在线教育机制,保障中小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春季延期开学及返校复学期间,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教体系统不断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加强人员摸排管控,完善防控预案制度,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加大防疫督查力度,强化部门联防联控,抓好学生闭环管理,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衔接,确保了防疫和教学齐头并进、有效开展。二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稳妥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制定《武宁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武宁县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武宁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调整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统筹、指导全县教育督导工作。充实县政府教育督导办力量,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人、中小学兼职责任督学14人,能满足督导评估工作需要。2020年,县财政拨付教育督导经费55万元(含挂牌督导经费15万元),由教育督导部门统筹使用。出台《武宁县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经费管理指导意见》《武宁县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方案》,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责任督学发放工作补助,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绩效考核,焕发了广大责任督学和教职工工作激情。
2.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并建立学前教育"双普"奖补机制。落实《武宁县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巩固义务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基本均衡水平,确保了小学、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出台《武宁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全面实现了19个乡镇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完成了13所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启动了县第三幼儿园建设和第四幼儿园规划,全力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入园、入好园。
3.大力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规范涉及中小学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对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了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三)健全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一是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办好教育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教育发展纳入武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二是按照有关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硬件建设。2020年,全县校建总投入亿元(上级投入万元,县级投入万元),共实施项目114个。其中:投入万元,启动了县第三幼儿园建设、第四幼儿园规划和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完成了6所村级幼儿园建设;投入万元,实施了7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楼、运动场等项目建设;投入4080万元,实施了振风中学(一期)建设、武宁中专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此外,武宁尚美中学(二期)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三是加快中小学大班额化解进度,大班额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学位资源、规范办学行为等措施,大班额得到明显缓解。截至2020年12月,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义务教育学校一、二年级班额达标班级比例为%,班额基本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义务教育学校其他年级56人及以上大班额占比为%,控制在省定标准的5%以内。
2.依法保障教育财政投入。一是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2020年,预算内用于教育支出分别为72993万元和79570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和%。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72993万元、79570万元,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64474人、66324人,人均教育支出分别为万元、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万元、万元。二是确保公办园、小学、初中、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达到省定标准。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公办园为600元、小学为625元、初中为825元、普通高中为1000元、特殊教育为6000元,残疾人保障金总额为万元,按5%的比例提取5万元用于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支出1496万元,平均在校学生人数为2780人,生均财政拨款为5382元,高于省定标准(3000元/人)。三是确保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县级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20年上级下达专项教育资金12660万元,县级财政负担教育资金66910万元,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万元(上级下达790万元、本级配套万元)。四是针对重点教育资金开展绩效评价,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2020年,针对教育扶贫兜底专项资金及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等级分别为"优"和"良"。
3.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落实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出台《武宁县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暂行办法》,保证了公办园每班教职工"二教一保"的配备标准。2020年,全县57所公办园、196个班级,共配备教职工672人(专任教师402人、保育员198人),符合省定要求。建立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配备教师,2020年共招录新教师227人(含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25人),其中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167人,占比74%。同年,退休教师53人,自然减员数小于新补充教师数。二是保障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县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完善了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2020年,暂不包括县财政兜底奖励性补贴,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为万元,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为万元。2020年,为乡镇教师988人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万元,为边远山区教师608人发放特殊津贴万元;县财政为特别边远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53人增发补助万元(600元/人.月);将146名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15个。同时,全县高中教师305人,政府性奖励人均万元,随工资统发的年绩效工资总额为696万元。三是切实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实施乡村学校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县直学校-片区中心校-乡镇学校-农村完小(教学点)"层级教研帮扶模式,开展城乡结对、送教下乡、跟班学习等活动,为乡村学校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教师。按省定标准,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20年,拨付教师培训经费405万元,分别占生均公用经费总额的%、在职教师工资总额的%。四是稳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20年,校长应交流51人,实际交流18人,占比%;教师应交流465人(含骨干教师171人),实际交流49人,占比%,其中交流骨干教师29人,占比17%。
4.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认真落实贫困人口教育资助政策校长和乡镇属地管理双责任,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资助全覆盖。2020年,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780万元;高中教育免学费万元;职业教育免学费万元;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万元;各类教育兜底扶贫资金万元),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的经济压力。
(四)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2020年,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得到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普惠园覆盖率三项指标均超过省定要求。全县幼儿园总数94所,其中公办园57所,占比达到%。在园幼儿总数1293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数6524人,占比达到%;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4738人,普惠园覆盖率达到%。此外,持续加强对无证幼儿园的专项整治,取缔2所无证幼儿园,注销11所民办园办园许可证。
2.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成果。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到位,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均为0,不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辍学情况。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符合规定要求。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将民办尚美中学招生纳入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特别是在义务教育招生、编班方面,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规定,并在县直中学实行随机、均衡编班,解决了县直学校七年级大班额问题。坚持有教无类,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出台《武宁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经费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全县39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开展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共投入580万元,规划和实施"三个课堂"、高质量"班班通"等建设。现已完成高质量"班班通"和25个"专递课堂"建设,其中,高质量"班班通"建设中的班级终端设备达标率、班级网络接入省域网比率、集控软件安装达标率、"赣教云教学通"培训覆盖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市上游,2020年初中教学质量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三,荣获全市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强化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对普通话水平低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展普通话培训,到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青壮年劳动力劳务输出累计9183人,成为贫困家庭脱贫增收的主要途径。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通过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评估验收。
3.全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认真落实《武宁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施方案》,扩大了高中阶段教育覆盖面。2020年,全县15-17岁人口9095人,高中阶段在校生8549人,毛入学率为94%。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推进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2020年,我县中职学校招生1228人,普通高中招生1433人,职普招生比为:;中职学校在校生307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491人,在校生职普比为:。高中阶段在读学生中,中职学校学生占比超过40%。切实加强高中学校"三风"建设,着力提高一线教师业务水平,助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2020年,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名列全市第四,荣获九江市高中教育质量管理综合优胜单位。
4.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建立县人社、发改、财政、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促进职业学校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较好提升了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与广东星艺装饰集团等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以广东名匠装饰集团、庐山西海艺术学校特训营等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产教融合型实训,年实训规模超过2500人次。武宁中专和庐山西海艺术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发挥建筑装饰等品牌专业优势,实行"订单培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
5.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满足了适龄少儿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我县有民办幼儿园37所、中职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校外培训机构91所。建立民办教育工作、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等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管理、专项治理,确保了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班。2020年,在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中,共查处无证培训机构19家,发放办学许可证79家。落实年检年报、信息公开制度,对36所民办园和78所培训机构进行了年检,并及时公示了年检结果。
6.大力优化特殊教育资源。成立了由教育、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专家委员会,健全了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坚持"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认真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办好武宁特教学校,并规范了送教上门等工作。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高义务教育残疾少儿入学率,保障了残疾少儿的受教育权。2020年,残疾少儿193人,入学184人,入学率为95%,达到省定标准。
(五)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公众对教育满意度
1.加强对学校安全常态化管理。一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县委、县政府定期研究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建立由县政法、公安、卫健、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筑牢了学校安全防护网。在夯实学校主体责任的同时,建立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推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包片和机关干部包校制度,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全面推进校园安防建设。持续加大学校安稳经费投入,保障校园安防建设达到"三个百分百"。一年来,共投入530万元,为城乡学校、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力量,安装防冲撞设施、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设备。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85所,封闭化管理、保安人员配备、安防设施(一键报警、视频监控)配备均达到100%。三是全面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狠抓饮食卫生、交通、防火、防疫病、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方面安全教育管理,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了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校园安全事故。特别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教体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扎实抓好疫情防控、线上教学、学生返校复学等工作,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2.加强对师德建设常态化监管。认真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内容,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有操守、精业务、善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师德标兵、学科骨干评选等活动,狠抓"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治理,大力树立师德典型,引导教师增强了"教好书、育好人"的行动自觉。2020年庆祝第36个教师节期间,共表彰师德师风标兵、乡村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122人,并集中宣传了一批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中教育质量还不能让人民满意。高中教育质量总体上在逐步提升,但与历史上武宁高中教育、兄弟县区高中教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特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还未达到人民群众的期望值。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资金保障存在较大困难。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在师资力量配置、专用功能室配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方面缺口较大,教育经费投入亟待加大。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要求,需加快落实智慧校园建设等重点任务,推动所有教学点"专递课堂"建设全覆盖。目前,我县140个教学点,有25个教学点完成"专递课堂"建设,尚有115个教学点未完成,还不能完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目前,全县2所职业学校(武宁中专、庐山西海艺术学校)共有学位3324个,按照与普通高中学位配比不低于4:6的标准计算,未来三年,职业学校预计需招收学生数将持续突破现有学位数,急需及早对中职学校布局和扩容增量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履行好教育职责,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基础项目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育机制改革、激发教育内部活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扩大教育公平覆盖面,完善学校安防建设、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武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武宁县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7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景德镇市2021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景教督委字〔2022〕1号)文件要求,对照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总分100分,加分项5分),我市逐项进行了自评,自评得分为102分。现将2021年度我市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经常深入教育一线调研,并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改革事项、确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而且所研究的教师待遇、学校建设、表彰教师等议题均得到了有效落实。二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及时调整市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及联系点安排,党政领导坚持带头定期到联系点学校为师生讲思政课,听课师生达2万余人次。紧扣建党百年大庆这条主线,组织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教师的政治信仰更加坚定。三是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健全、落实有力,各中学中职学校规范设置团组织,配备团干部。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足开齐红色文化课程、音体美课程。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十三小、五小、镇桥中学、十里岗中学等诸多城乡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内开辟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真正促进学生的"五育并举"。
(二)严格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1.推进教育改革。我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优先规划教育,切实深化教育改革,乐平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要求,坚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细落地。完善了教育督导机构设置,明确教育督导机构职能;完善了中小学校办学绩效考评机制和督学管理机制,提高督学队伍专业化水平,落实教育督导条件保障,保证教育督导的有效开展。
2.各项教育重点任务有效完成
一是全力做好了教育系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疫情防控的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及时准确摸排登记师生的去向,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的师生动向,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原则,严把教师外出审批关。组织3至18周岁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接种疫苗,做到了应接尽接。高中、中考期间更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对各考点监考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了防疫技能和突发异常情况处置的培训和模拟演练,每个考点配备卫健和防疫专家作为副主考,设立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的"封闭式"专用通道,设立发热专用隔离考场,配备具有防护条件的监考和工作人员,确保了考试的安全有序。
二是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大力发挥教育督导作用,150余名责任督学每月一次深入挂牌学校围绕督学主题和"五项管理"进行挂牌督导。对全市所有中小学进行了学年度绩效考核评估,促进学校进一步规范发展。26所城乡学校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城区优秀教师送教下乡50余人次,参与教师2000余人次,搭建了城乡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快了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步伐。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乐平市规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实施方案》,规范招生行为,严禁学校跨学区招生,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班额均在省定标准内。
三是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统筹规范各类事项,列出了具体减负清单,整合了各类检查评比事项,采用集中打包检查,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持续加大投入保障入学,三小九小改造完成、新建的十九小与乐平市实验学校,2021年秋季均已投入使用;大力推进第十六小学、第十七小学、第十八中小学、第二十小学等学校新建项目建设,为解决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2021年消除"大校额"3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小学四至六年级大班额46个,占比%,未超过国家规定范围,小学一至三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2.保障教育财政投入。我市各项事业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我们坚持做到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拨付,确保了教育投入"一个提高、三个增长"。全市教育拨款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同步保持逐年增长。全市教师"五险一金"、边远山区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教师绩效奖金按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考、择优聘用"的原则,2021年我市公开招聘教师477人(特岗教师273人)其中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师63人,接收公费师范生13人,接收三支一扶教师4人,"归雁计划"45人,共补充教师539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数量不足的压力,使我市教师队伍得到了补充和壮大。边远山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一次性绩效奖等及时发放到位,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市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4.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脱贫户、监测户学生"9+6"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确保"应助尽助"。2021学年度惠及脱贫户学生4767人次、资助金额万元;监测户学生242人次,资助金额万元。全市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多措并举,抓实抓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和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整改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推进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成立全市教育信息应用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和项目的技术规划、立项论证、技术评估和验收工作。逐步建立教育信息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政管理队伍、保障运维技术队伍、开展各类教学创新应用的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学校实行"5+2"的课后延时服务,学生不把作业带回家。不定期深入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查,对校外培训机构下达了停办通知书60张,整改通知书66张,关停了3家违规开办机构,通报了10起违反"双减"精神的典型问题,做到了治理常态化、有效化,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草拟了《乐平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分工》、《乐平市高考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乐平市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改革工作的开展。利用多种渠道,宣传高考改革的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师生皆知。组织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共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高中学校完成了学生选课走班的摸底保证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有序如期完成。
3.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乐平中专改扩建项目教学楼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其他设施基本完成,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学校办学条件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乐平中专积极拓宽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基本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这一目标,2022年秋季开学职普比达到省定标准。
4.提升成人教育发展水平。高度重视社区教育,成立乐平市开放学院,确定社区教育的职责在开放学院,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正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协同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社区教育队伍。建立了相对稳定,专兼结合、业务水平较高的社区教育管理、师资和志愿者队伍。落实社区教育场地。社区、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开放,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各类安全知识教育,重点开展了防溺水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应
急避险能力、救护能力。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调综治、公安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大了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力度,联合市市监局,开展专项"护校行动",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进行常态化督查,督促各项问题的整改,保证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开展了清明校园、清美教师、清廉教风、清新学风四位一体的"四清校园"建设工作,从党员干部、教职工、学生群体三个层面入手,把清廉学校建设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全市各学校及师生依法治校清廉从教、诚实守信的意识显著增强,校风、教风、学风、作风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常态性组织人员深入学校、住宅小区、校外辅导机构进行明察暗访,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对照优质均衡的标准,我市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明显滞后,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生均校舍面积都难以达标,薄弱学校的改造还要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
2.大校额、大班额还没有完全化解。虽然近几年新建、改扩建了一些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容量大幅增加,但仍有少数学校是大校额,少数班级是大班额。
3.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总量配备不足,按照师生比,目前我市还明显缺少教师;对照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全市还缺少音体美专业教师;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办班等"三违"现象仍偶有发生,影响了教师整体形象。
4.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还不足。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乡镇中心幼儿园和2000人口以上行政村公办园实现了全覆盖,公办园学位明显增多,但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普惠性幼儿园数量较少,城镇小区幼儿园整治工作还需加快步伐。
5.职普比与省定标准还存在差距。我市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达到省定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还需加大职业教育的建设力度,扩大学校容量,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办学方式,提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就业力,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走得出。
6.教育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落实举措还没有制定完成,对学校的评价方式还需完善。
三、改进措施
1.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4年,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接受国家的评估认定,这将是今后几年我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容量,彻底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确保三小、十九小、实验学校等学校如期全面完工,开工十七小新建、十二小扩建等学校建设,以每个乡镇打造一所标准化初级中学和一所标准化完全小学为切入点,认真实施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中2022年项目,全力抓好施工安全、质量,稳步推进施工进度,二是大力实施教学信息化工程,及时维修,添置班班通、专递课堂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完善各功能馆室的建设,配齐配足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
2.持续做好"双减"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双减"工作落地生根。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进一步完善《乐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校、留给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做到优质减负。严把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关,强化对有证培训机构的收费、安全、教师资质、培训时间、招生广告等方面的管理,加大督查整治力度,对于顶风开办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按照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学生和家庭负担有效减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做大高中教育规模。一是加快乐平十中(高中)建设,争取2022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扩大高中教育容量,化解高中学校大校额、大班额,二是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根据我市的改革方案和任务清单,解决高中学校教室,功能馆室教师不足的问题,完成四中标准化考场建设,确保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有序进行,三是按照计划推进市职业学校扩建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同时严明职校招生纪律,严厉查处为私立职校的有偿招生行为,使我市的职普比达到省定标准,为我市实现打造工业强市的目标发挥职业教育的力量。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科需求,继续招聘补充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四有"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获得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5.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继续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加快城区中心幼儿园、翡翠城幼儿园建设、子安幼儿园改造,确保如期完工交付使用。同时根据师生比、班师比,合理确定每所公办幼儿园的教师编制数。加强幼儿园督导,提高全市幼儿园办园质量。
6.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对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通过召开校长、教师、家长等不同人群代表的座谈会,深入基层学校、一线教师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举措,使教育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全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乐平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5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工作自评报告
临川地处抚州市中心城区,全区总人口约110万,总面积1955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个垦殖场、5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昌抚合作示范区。临川区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幼儿园486所,其中普通完全中学3所,职业中专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各1所;城区初中6所,乡镇初中25所;城区小学16所,乡镇中心小学29所,村级小学188所,教学点91个;城区保育院5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村级附属幼儿园88所。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在职教职工7052人,在校中小学生117386人,公办园在园幼儿数16285人。我区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区),2015年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是江西省第二批、抚州市第一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2017年顺利通过了省级复查,201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2019年接受省政府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果专题调研获得好评。2020年代表抚州市顺利接受了国务院对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地核查工作,获得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
为认真落实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州市2020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方案》的通知(抚府办电〔2021〕10号)文件精神,我区组织专门力量,紧紧围绕督导评价评分细则,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我区2020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工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实。及时组建临川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出台《临川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临川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细则》和《领导干部、教学名师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定期召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部署、协调、决策全区教育工作重大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了全面加强。建立了区委、区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领导干部上讲台"、深入学校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
2.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区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出台《关于建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等行为,守牢校园思想阵地。加强网络宣传思想阵地管控,重视抓好教体系统网络信息员、宣传员、评论员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3.坚持推行教材审查制度。区委、区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在课程建设中,以国家课程为主,以地方课程为辅,坚持各学科渗透。我区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对地方思政选修教材及其它地方教材,进行了三查三审,对存在问题的进行了停用或限期修订的处理。推进素质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努力打造临川思政教育品牌,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出新、创新发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材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4.坚持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做到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健全、落实有力。全区教体系统建立党组织102个,其中局党委1个,机关党委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96个。其中包含3个机关党支部,1个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33个城区中小学党支部,57个乡镇中小学党支部,2个民办学校党支部,做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全覆盖。全区教体系统共有党员2639人,其中机关党员和离退休党员131人。在党组织领导下,各校团建或队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
1.全面开齐开足思政课。出台《临川区中小学思政课创新措施》,举办全区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专题培训,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战'疫'英雄进校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追寻红色足迹""品读临川文化""向国旗敬礼""百年辉煌历程、践行初心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全过程,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原则配齐了思政课教师。
2.全力推进"五育并举"。出台了《临川区教体系统"五育并举"十项保障机制》,加大艺术、体育、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组织了心理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年度目标考评;出台《临川区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评选了鹏田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了社会健身、文化道德广场等阵地,举办临川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临川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进校园等系列素质教育活动,促进"五育并举"。
二、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020年,我区出台了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重大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1.全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暴发以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全区教体系统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下发了系列疫情防控文件,指导并督促学校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和闭环管理。协调区政府各部门全力配合全区学校病毒消杀、疫情演练等工作,做到联防联控。区委、区政府发文,要求各乡镇和部门配合,村组干部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为学生送书3万余次。出台《关于印发临川区中小学2020年寒假及春季学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组织中学毕业年级开展"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等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中小学2020年寒假及春季开学延期开学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分年级分时段安排学生返校复学。全区教体系统没有在职教师和学生感染新冠病毒,没有疑似病例,没有出现群体性疫情。全区学校没有出现因为防疫工作不力而被省、市通报的现象。
2.出台并落实教育规划相关配套政策。我区制定了《中共临川区委办公室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共临川区委办公室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政策。按期完成《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的通知》三项规划当年各项投入,且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我区加大教师招聘和增员力度,2020年面向全省招聘教师29名,安置免费师范生4人和三定向教师158名,"三支一扶"人员28名,特岗招聘28人,回原籍乡村教师11人,2020年采取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招聘了80名城区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全年新增人员共计338人,新增教学仪器设备2000多万元。2020年区委区政府还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采购高质量班班通设备和对原有设备技术升级,不断夯实我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大力实施中小学校及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2020年校建总投入亿多元,改扩建校舍面积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万平方米,建设附属设施8840平方米。投资亿元的第三实验学校、投资8300万元的临川二小新校区以及临川三中、临川十小等城区中小学新建教学楼在2020年秋季都顺利投入使用。
3.建立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工作机制。我区认真组织学习贯彻省两办下发的《实施方案》,并在我区主流媒体"临川区人民政府网站""临川发布"和"临川区教育体育局公众号"进行了宣传。区两办已经出台了《临川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做到教育督导机构职责明确。完善充实教育督导队伍力量,配足专职督导人员5人。专职督导工作人员能满足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工作要求。每年将50万元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专款专用。出台了《关于印发临川区各级各类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通知》,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2020年教育督导专项经费确保做到专款专用,收入50万元,支出万元,结余万元,该项经费完全能够保障教育督导工作需要。按上级要求派专人维护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平台。
4.积极开展中小学办学绩效评估。区政府出台了《临川区办学(园)绩效考核奖励办法(试行)》《临川区2019-2020学年度办学(园)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区教育体育局认真组织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根据考核结果,对全区学校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进行差异化发放政府奖励性资金和考核奖金。此项工作,目前我区已取得阶段性的效果,对于促进我区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5.全面推进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出台《临川区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意见》《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巩固提升计划的通知》《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临川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办法》《临川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奖补资金管理细则(试行)》等文件,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巩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果,切实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4年临川区将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我区还积极建立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工作机制和奖补机制。力争在2026年前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
6.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为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出台了《中共临川区委办公室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意见的通知》,成立了临川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和区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内容,并列出了临川区中小学校教师减负清单20条。以反馈问题为导向,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间,做好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扎实推进教育方面各类整改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
三、着力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一)切实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临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主要目标纳入《临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贯彻落实《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临川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临川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临川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等系列教育规划。
2.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成立了临川区城乡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将教体局、人社局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多次召开规委会会议,研究统筹城乡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建设相关工作;根据《抚州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7-2030年》学校建设需求,留足学校建设用地,保障教育用地及安全;未出现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批准擅自转让或改变国有划拨教育用地的情况;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及同步交付使用。
3.多措并举化解大班额。目前全区全面消除了超大班额。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班额,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大班额比例占比较去年大幅度下降。新建临川二小新校区、河西学校,改扩建临川三中老校区、临川七小、临川十二小等学校,城区学校不断扩容增量。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寄宿制学校,我区积极筹集资金5600多万元,用于改造村级小规模学校27所,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3所,切实改善乡镇小规模及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2020年,我区还制定了《临川区消除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设法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在2020年秋季对原有的普通高中大班额进行化解,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二)依法保障教育财政投入
1落实"两个只增不减"目标。2019年临川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960万元,2019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实际支出123844万元,2020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232万元,2020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2019年增长16388万元,增长比例为%;2020年我区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为元,比2019年生均元,增长比例为%,做到了逐年增长。
2.健全教育经费机制体制建设。我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全部按照标准及时发放,2020年还提高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生每年增加50元(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坚决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没有克扣、挪用现象,2020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校舍安全地方配套、贫困高中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地方配套、贫困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地方配套、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地方配套、中职国家助学金地方配套、生均公用经费地方配套等地方配套资金均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我区2020年教师工资总额为万元,按照%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万元,该项资金已拨付到位,用于全区教师培训;建立临川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全面实施教育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了从经费安排到经费使用再到实施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明确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细化教育支出政策要求,"谁使用、谁负责"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运行正常。
九是加大财政投入"兜底"教育发展。各类学校生均公用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义教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安排省级学前教育试验区专项经费200万元。落实教师待遇,教师政府性奖励财政兜底标准由上年21500元/人提高到22500元/人。由县财政解决临时上课人员工资216万元。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保障了黎川教育优先发展。
十是体卫艺劳素质课程"破土发芽"。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有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学生控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学生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我县教育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教育日趋均衡,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教育体育工作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基础教育扩容和深化改革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快步伐,学校信息化仪器设备更新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还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在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中,我们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创新,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为契机,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坚持"优先、均衡、科学"原则,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不断提升教育普及水平,优质发展各类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学校安防建设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生态、智慧、文化、幸福"四个黎川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黎川县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8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意见(修订)〉的通知》(赣教督委字〔2020〕9号)及吉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督委字〔2021〕1号)文件精神,我县认真对照"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细则",对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114所,其中省级重点中学1所、省级重点建设中学1所、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21所、教学点72个、县城区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村级(村小附设)幼儿园62所、民办幼儿园80所。现有公办教师3272人,政府购买服务岗位220个;在校普通高中生7625名,中职生2277名,初中生14746名,小学生28926名,特教学生115名,在园幼儿11039名。
2020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切实履行重教兴教职责,团结带领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教育强县,树立新干品牌"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获评"全省三项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省青少年百县田径运动会二等奖"等荣誉,承办了吉安市基础教育工作会、吉安市教育质量分析会,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一是教体成绩再上台阶。2020年高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市前列,考生崔明富总分进入文史类全省第三、获全市状元,2人录取清华、北大。中考及格率居全市第一,优秀率、非低分率居全市第二,学科平均分全部位居全市前列,其中物理、化学两科第一。全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新干中学团体总分获高中组第二名,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我县团体总分获高中组第一名、初中组第三名。二是教育布局全面优化。城区"大班额"有效缓解。新建成洋峰学校,完成城北小学改扩建,开工建设新干五中,城区小学、初中的平均班额分别下降人、人。幼教"择园热"大幅降温。新建城东幼儿园、龙山幼儿园,回购滨江幼儿园、洋峰幼儿园,新增公办园位132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农村"底子薄"显著改善。随着溧江中心小学秋季开学招生,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完成新建、改建全覆盖。三是教育保障更为健全。教师补充力度创历史新高。新补充教师351人,政府购买服务220个岗位。教育扶贫成果持续巩固。共发放资助补助1094万元,助学贷款万元,中小学生覆盖率约20%;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08人,资助金额万元,受资助率达100%。教育信息化取得突破。总投资4000万元的"教育城域网"全面铺开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法规
始终把办好教育作为最好的民生,牢固确立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发展地位,全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教育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有效解决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疫情期间,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指导支持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党政领导干部深入一线督查,确保"停课不停学"。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调度解决了新干五中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夏季开学复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县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和考评体系,建立健全了校园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制定并印发了《新干县2020年领导干部上讲台工作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进校园上思政课,示范引领思想意识形态。
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主基调。加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的监督指导,严格按标准开设思政课。强化校园思想宣传阵地管理,专项制定《新干县教体局关于落实宗教与教育分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抓好"三防两治",严格守牢"两个不得"和"五个严禁"底线。深化学校党建工作,各学校配齐党建专干,积极推行党建"三化"建设,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扩大党在学校的工作面和影响力。全面落实"党建带团建,全团带队"的机制,县委教体工委、团县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县学校领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细则》,以优化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改进团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健全工作支持保障机制三方面12条为抓手,引领学校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服务党的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按标准开齐开足劳动、体育、美育课程,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三是切实有效落实国家配套政策。圆满完成《新干县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新干县"十三五"期间教育脱贫攻坚规划》《新干县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干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新干县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经上级验收,主要指标值均达到预期进度。同时紧跟国家和省、市步伐,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工作,制定了《新干县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新干县关于加快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干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性政策文件,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实施绩效考评和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建立健全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县财政专项列支教育督导经费,保障督导日常工作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经费,同时拨付200万元用于奖励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绩效考评奖励。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夯实各项保障措施
坚持高标准定位,优先保证教育投入,足额保障教育经费,有效扩充了我县优质教育资源。
一是优先谋划教育布局。将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结合《新干县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空间布局中专门对教育网点进行布局。统筹城乡学校(含技工院校)布局和建设,将县教体局和县人社局列入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城乡建设中坚持教育项目优先规划、优先供地、优先建设、优先纳入全县重点产业项目库。2020年全县建成或在建规模较大的学校3所,公办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6所,共新增教育用地310余亩,其中城区合计210余亩。义务教育全面消除了66人以上超大班额,小学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普通高中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新干中专新增学位400个,二期建设完成后将再增学位1500个。
二是优先保障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一个不低于"政策,严格专项经费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专款专用,县级财政负担部分配套到位。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亿元,较上年增长%,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其中,征收教育附加费3791万元,达到"三税"总额3%的标准,做到了足额征收、足额用于教育。生均一般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专、公办幼儿园分别为11056元、13687元、13311元、8309元、6962元,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和初中人均分别达到768元和976元(在小学每生600元、初中每生800元的基础上,寄宿生每生每年加拨200元,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标准计),比上年均增长了50元以上;特教学校每生6000元,普通高中每生1000元,幼儿园每生600元,均达到省定标准。
三是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在人员编制上向教育倾斜,用好"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政策,2020年教育部门增加编制480个,并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教师351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分别为职业教育、学前教育购买教师服务岗位70个和150个。在提高待遇上足额保障教师,县财政列支3870万元,按每人2个月工资(含绩效工资)的标准发放年终绩效奖金,人均万余元;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特殊津贴、乡镇工作补贴、村小(教学点)教师享受职称特殊岗位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保障了乡镇教师职称上、工资待遇上高于城区教师水平;将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了政府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每位乡村教师一套单身宿舍。积极探索"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0年共交流轮岗89人次,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义务教育教师数的%;其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6名,占交流轮岗人数的%。实施了新干英才计划、十佳教师评选,以及师德师风项目化管理、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教学指导团队、名师团队工作室、农村教师走教、专业成长"十个一"等工程,锤炼教师业务素质,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三)坚持统筹抓好各类教育,促进全县教育协调发展
强化现代教育理念,完备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努力提升教育水平,实现各类教育同步发展。
一是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2020年通过新建城东幼儿园、龙山幼儿园,回购滨江幼儿园、洋峰幼儿园,新增公办园位132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均超过省定比例。加强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通过推行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管理"幼小剥离"、城区示范园挂职帮扶、组建"共同体"以城带乡,促进优质师资下沉,带动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水平大幅上升,"幼教共同体"模式先后在省级媒体报道和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上发言。目前全县13个乡镇均建有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其中市一级一类幼儿园9所,占比达70%,居全市前列。开展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专项治理行动,2020年建成和在建的规模以上小区配套幼儿园比例100%,并全部签订协议移交政府,由教育主管部门办成公办园,县内民办幼儿园全部通过验收评估。
二是巩固义务教育均衡水平。2020年城区通过新建、改造、整合资源,扩充办学容量4000个学位,"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新干五中正在建设,设计规模3000个学位,计划2021年秋季招生。通过溧江中心小学新校建设和部分中小学改造等"全面改薄"项目,城乡办学差距持续缩小。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城域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线上教育,推动"专递课堂""名师线上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中小学全面铺开。认真落实"双线三级"控辍保学政策,通过新增城区学位、完善寄宿制度、推进课后托管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顺利入学。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坚持"两个盯紧",掌握动向了解需求,帮助解决困难,确保适龄儿童不因贫失学。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省定标准。
三是强化普通高中品牌建设。坚持"少而精"的发展思路,合理调配生源,严格控制办学规模,做强做精现有两所普通高中,目前全县高中阶段普及率继续提高,毛入学率达到%。2020年,我县高考综合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新干中学办学特色鲜明,是全市唯一一所"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2020年荣获江西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二名,连续六年进入全省前五。新干二中教育质量居全市普通高中和全省同层次普通高中上游,正在实施校园扩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新高考要求。
四是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建立了县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分工协作,主导产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县职业中专学校2014年创建为"江西省达标中职学校",2019年升格为"江西省普通中专学校",在校学生2277名,处在江西省县级中职学校前列。2020年,一期扩建项目交付使用,并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正兴建实训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及塑胶运动场,预计投入约5000万元,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现开设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学前教育、机械加工技术、铁道运输管理、化学工艺等6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加工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吉安市精品特色专业。
五是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坚持以特教学校为主阵地,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为补充,按标准在普通学校配备了4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020年克服疫情防控压力,对37名特殊残疾学生进行了"上门送教",其中包括7名建档立卡贫困特殊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因残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儿童都得到"送教上门"服务,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县特殊教育整体水平处在全市领先位置,三类残障儿童入学率达到%。
六是规范社会办学机构管理。继续实施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全县民办幼儿园全部开展年检,不合格的民办幼儿园按标准整顿,并申请复检,目前在办园全部达标。2020年4月起,以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专项治理"百日攻坚"为契机,专门开展社会办学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对所有校外办学机构集中摸排,下发整改通知单88份,通过对有证经营的机构查缺补漏、强化巩固,无证运营的机构建档造册、分类处理,实施完成提升改造、分步申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全部取缔,有效净化了社会办学环境。
(四)坚持优化教育管理模式,稳步提升综合办学水平
将校园安全、师风师德作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要内容,营造健康安全、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一是抓牢安全。按照《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了校园安防建设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专项资金,完成"明厨亮灶"工程100%覆盖、"一键式报警装置"100%覆盖,新建和改造学校监控摄像头全部配套。充分发挥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职能,坚持每季度例会制度,部署校园安全联合排查、联合治理,并协调解决安全难题。2020年重点开展了校园欺凌、非法"校园贷"、校外群租房、校园周边餐饮卫生、危化品使用等专项治理9次,并配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自护手册》5万余份。
二是抓实师德。全面试点师德项目化管理模式,认真抓好"教育大讲堂""周五学习日"两大平台,并组织开展师德量化考核、三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班子、社会评学校)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月"等活动,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在"万师访万家"纳入项目化管理后,借助"家访"系列活动为载体,让教师思想得到自我审视与有效净化。2020年10月起,开展了新干县教体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以"六项治理"为抓手,通过明察暗访、重点抽查、举报突查等形式,对师德师风的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如违规收费、有偿补课、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侵占学生伙食费实行边查、边整、边改,促进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落实落细,进一步净化了教师系统行业风气。
三是抓好改革。加快实施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健全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机构,突出了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进一步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将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相结合,同时乡镇政府教育履职情况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高质量考核体系之中。精心选拔了10名县督学和20名责任督学,将督导专项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今后,我县将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创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聚焦教育发展短板,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大的问题,加快补齐"入公办园难""大班额"、职业教育容量不足短板,积极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学前教育做到普及普惠,改扩建县幼儿园、新建城东幼儿园二部,加快小区配套园移交使用和管理,确保金榜花园、江东府、风情街3所小区配套园于2021年开学招生,新增城区公办园学位500个以上,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建成新干五中,启动甘溪小学新建等项目,持续调优城区学校布局,缓解"大班额"问题。高中教育提质创优,完成新干中学校园升级改造,狠抓高中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争创"省级特色高中"。抓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紧实施新干中专二期扩建工程,打造一所容纳学生3000名以上、设施一流的中专学校,到2022年职普比力争达到50:50,全面形成学前教育重普惠、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优结构的良好局面。
二是聚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质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2021年我县拟招聘新教师342名,通过自主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大师范专项生的招聘,同时利用好控制编和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着力提升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充分依托进修学校培训平台,用好教师培训经费,全面启动教师培训工程,强化教师队伍师德师能师风建设,探索实行"县管校聘"试点,建立科学合理教师考评制度,推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继续坚持农村小学教师走教、新招聘教师在城区跟班学习、名师团队工作室带动等制度,逐步解决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聚焦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教育保障力度。认真落实"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县本级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政策性税费足额征收、足额用于教育,并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学前教育领域。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规定。持续改善校园条件,紧密结合"三化进校园"与"美丽校园"创建,不断丰富活动文化,把教育主阵地打造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乐园,更好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和需求。
新干县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8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庐山市地处九江市南部,集名山、名湖于一体,辖10个乡镇,1场,1处,总面积91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8万。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在编在岗教职工2372人,在校生(幼儿)50574人。
一、自查情况和经验做法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立中共庐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2020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共研究教育议题10次,研究庐山市山上山下学校深度融合、学校绩效考核、峰德新区九年制学校和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校园疫情防控、学生防溺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等教育重点难点工作。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领导深入学校调研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定期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教材建设,严格规范教材选用和征订。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全市学校党组织47个,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配齐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推进党组织"三化"建设,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建立教体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廉政风险防控台账,全力维护风清气正的教育形象。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思政教材选用、征订与使用过程的监管,配齐配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全市思政课教师466名。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我和国旗合个影""了解国旗、国徽和国歌""我和我的祖国""三项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印制《传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地方教材,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每周至少开设1节劳动课,全市劳动实践基地17个,开展农耕文化、茶文化等体验活动。组织全市5万余名学生参加以家庭劳动为主的"劳动美"社会实践,开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构建青少年近视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近视防控宣传,全市青少年近视率,体质健康及格率和优良率均达到省定标准。我市"五育并举"机制健全,落实有力。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3.出台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重大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压实部门和乡镇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和指导防控工作,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控网络。制定"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实施方案,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26名贫困家庭子女解决线上学习网络及终端问题,确保线上教学不漏一人。
二是统筹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出台《庐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庐山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庐山市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年赶超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庐山市2020年振兴文卫教体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庐山市山上山下学校深度融合工作方案》《庐山市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作督导评估和奖补实施方案》《庐山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奖补实施方案》《庐山市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开展教师减负专项整治,规范进校园工作,发文数量减少18%。2020年共实施学前教育项目5个,普通高中提升项目2个,义务教育学校项目5个,开工率和竣工率均为100%。
三是统筹做好教育督导工作。出台《庐山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配齐配足督导机构人员,将30万元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教育督导工作需要。出台《庐山市学校绩效考核方案(试行》《庐山市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12月28日至2021年1月8日组织市人社、市财政、市编委办和市教体局等部门开展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按考核结果差异化发放绩效奖。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4.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将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庐山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庐山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庐山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2025》《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庐山市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庐山市教育用地规划》。市教体局为庐山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规划新建庐山市峰德九年制学校、市一中三期、温泉中小学、蓼南长西岭综合楼、温泉钱湖小学综合楼、蓼花中学学生宿舍、海会小学教师周转房等项目,总投资亿元,新增建筑面积66095㎡,新增学位5400个。庐山市教育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得到加强,超大班额已全部化解。
(23)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根据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赣财教指[2019]63号)文件,下达黎川县公用经费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12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及抚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的通知》(抚财教指[2020]26号)文件,下达黎川县公用经费-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实际下达黎川县公用经费193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全部足额拨付到学校。无克扣、挪用现象。
(24)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共落实万元,除上级(中央和省级)下达的1938万元外,县级财政负担了万元,且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5)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认真贯彻执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健全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切实消除校舍安全隐患的通知》(赣教财字[2019]27号)文件精神,制定了《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实际拨付万元。
(26)落实教育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定了《黎川县教育经费管理及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暂行办法》(黎教计字〔2018〕5号)、《黎川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黎教计字〔2018〕6号)和《黎川县学生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黎教计字〔2018〕7号)。2020年对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各类学生资助资金等重点教育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效果良好。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3分)
(27)出台了《黎川县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实施办法》(黎教体发〔2019〕12号),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2020年,我县所有公办幼儿园共138个班,教师总数为280人,保育员数共138人,幼儿园配备符合基本标准。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依法将幼儿园教职工全员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体系。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按时足额发放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教职工福利待遇。
(28)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的原则,及时招聘、调整和补充教师。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动态管理教职工编制,并通过调剂编制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农村学校倾斜,重点解决农村学校音体美等教师不足的问题。2020年自然减员数为37人,同年通过全省招聘教师、"三定向"分配、三支一扶转正等多种方式新补录教师117人。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要求,每年暑期对中小学教师总编制重新核定。我县制定县管校聘实施方案,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29)县委办、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印发<黎川县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与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黎办发〔2020〕15号),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有序增长。我县财政建立和完善了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教师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乡镇工作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按照规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对于乡村教师,严格落实好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政策。我县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每月随工资足额发放,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每半年由教育、人社、财政部门核发。2020年发放乡镇工作津贴万元,2020年为993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万元。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办法》(黎教体人字〔2020〕15号),通过摸底,确定符合校长教师交流条件的共有676人,实际交流校长教师103人,交流人数占符合校长教师交流条件总人数的%。下发了《关于印发<黎川县教体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黎教体办字〔2019〕44号),按要求落实完成岗位等级设置,岗位等级从2019年12月起聘。完善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有效提醒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黎川一中、黎川二中参照《黎川县义务教育教师综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制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30)2020年我县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7.加强教育精准扶贫(2分)
(31)2020年我县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扎实有序,资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各阶段各种贫困类型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各项资助资金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按要求及时发放,资助政策做到落实落地,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9分)
8.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6分)
(32)全县现有在园幼儿6506人,一年级学生数236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全县现有在园幼儿6506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311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际在园幼儿3157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我县已落实2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0元/生的补助经费,共计发放万元。我县已落实1000元/30人的疫情期间对民办普惠园的扶持补助万元。我县从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幼儿园的创建升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政府补助和政府购买服务;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国家规定的和教师配备标准内,凡自聘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每月补助1000元;对经交警、运管、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合格使用校车的幼儿园每年每车补助12000元。我县已落实50万/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专项经费,建设项目为黎川县幼儿园大门工程,建设资金为450638元,目前项目正在施工中。
(33)我县2020年开展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共有5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其中旭日、帝景湾、万嘉幼儿园根据县、局文件转办为公办园;栗塘幼儿园本身就是公办园;东方爱幼博雅幼儿园认定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扩建县第二幼儿园,重建栗塘幼儿园,完成2020年小区配套新建、改建、扩建2个任务。改扩建后共增加小区配套公办学位数1270个,其中县第二幼儿园增加360个学位、帝景湾增加210个、万嘉幼儿园增加580个、栗塘幼儿园增加120个学位,完成公办学位任务数位1263个。根据省、市无证幼儿园治理方案,经过排查,截至2021年1月,黎川没有无证幼儿园。
(34)我县有15个乡镇,共有21所农村公办幼儿园,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都已开园,其中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都落实了五独立办学体制,即园所独立、财务独立、法人独立、师资独立和管理独立。
9.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11分)
(35)2018年,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和《关于成立黎川县"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19年,县教育体育局下发《关于印发黎川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黎川县中小学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控辍保学机制,不断提高保学控辍成效。2020年,我县小学巩固率为100%,初中巩固率为%。我县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为0,不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辍学。
(36)黎川县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民办学校,县教育体育局出台了《黎川县2020年秋季城区小学招生工作方案》,黎川县不存在违规招生等行为。县教育体育局制定了《黎川县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暂行办法》《黎川县中小学加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及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零辍学"的通知》。根据省市相关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文件,我县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黎教体发〔2019〕3号)《关于做好黎川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黎教体发〔2020〕3号)《关于黎川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几点说明》(黎教体行审字〔2020〕22号)等系列文件,规定了黎川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开展范围、对象、内容、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和教职工合理取酬标准。目前县城7所义务教育学校100%开展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农村中小学79所(含村小),共有58所开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37)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抓好教育高质量班班通、智慧校园及专递课堂建设工作。投入万元整完成了高质量班班通建设任务,其中班级终端达标率、班级网络率、集中控制软件安装率、"赣教育云教学通"培训覆盖率均为100%。近几年县财政投入约1300万元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我县非村小、教学点数量共38所,已建设完成智慧校园的学校24所,数字(智慧)校园覆盖率达%。投入资金570万元完成了67个专递课堂教室的建设任务,其中20个主讲教室,47个听讲教室(35个为教学点),教学点专递课堂覆盖率达100%。
(38)我县提高政治站位,推普脱贫攻坚措施得力,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做好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工作,大力开展第23届推普周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完成朗读教学说课比赛,在抚州市2020年规范汉字书写比赛获得5个一等奖。
10.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5分)
(39)2020年,我县普通高中在本县学校学生数4174人,在本县职中就读1301人,在外县职业院校就读606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6081人,本县15-17周岁人口总数6642人,高中毛入学率达%。2020年,我县初中毕业后升学的学生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就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共711人,进入本县普通高中就读学生1450人。黎川县2020年初中全部升学学生共计2161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就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占全部升学学生的比例为%。我县办有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省教育厅已对该校进行评估认定为省级达标中等职业学校。我县按要求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备案,全面落实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备案结果,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未超过备案计划。
11.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水平(3分)
(40)近年来,我县加大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力度,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了新校址的整体搬迁,新建了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钢构食堂、学生公寓、运动场等,学校新增占地面积亩,新增建筑面积17779平方米;新增设施设备的固定资产600余万元,建有5个校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油画和陶瓷工艺3个省级实训基地。201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建立黎川县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等多方面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41)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建有5个校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油画和陶瓷工艺3个省级实训基地,与上海优尔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出台了《黎川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和《关于推进黎川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42)我县在组织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未发生违反有关文件要求被有关单位通报的事件。
12.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2分)
(43)我县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同意建立黎川县民办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函》(黎府办函〔2019〕1号)《关于印发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黎教体办字〔2020〕27号)和《黎川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整治行动方案》(黎教基字〔2018〕8号)等文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切实加强我县民办教育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对民办学校的评估、年度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监管,不断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开展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检查工作,没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聘用在职教师或超纲超前教学等违规行为。
13.优化特殊教育资源(2分)
(44)我县成立了黎川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不具备学习条件儿童、少年评估认定工作委员会,对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妥善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45)我县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管理。县政府制定了《黎川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建立以新区小学特教班为骨干,其他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全县特殊教育体系。县教育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管理,推动特殊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我县为30万人以下的县(2019年末常住人口万人),在县新区小学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有实验小学、一小、二小、三小、洵口镇中心小学、厚村乡中心小学、一中、德胜中学等8所学校,全部配设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6)我县财政预算安排了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五)规范办学行为(9分)
14.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9分)
(47)我县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学校安全发展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和及时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协同推动发展建设,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校园安全建设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加强校园安防建设,完成"三个百分百",师生安全得到保障。没有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48)我县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和及时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协同推动防控机制建设,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以及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溯源管控、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没有发生校园火灾、防溺水、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食源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原民办代课教师上访、校园周边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以及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溯源管控等安全事故。
(49)我县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监管常态化。未发生被国家、省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曝光等情况。
(50)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教育"三违"治理文件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及变相推销教辅教材、违规收费等教育"三违"问题,加大教育"三违"整治力度。2020年,未发生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收费等严重"三违"行为;未发生被国家、省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曝光等情况。
(六)体育工作(分)
(51)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实施方案(黎教体艺字〔2020〕13号)》文件,按照省市要求及时报送了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和2020年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开展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2个,即黎川一中初中年级乒乓球比赛和"力康阳光"杯篮球比赛。组织参加了2020年全国线上亲子运动会(江西站)暨2020年江西省线上亲子运动会。印发了《2020年全县中小学校开齐上好体育课情况调查的通知》(黎教体艺字〔2020〕12号),对学校体育课开课情况进行了摸排调查。
(52)2019年,我县下发了《黎川县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的通知(黎教体艺字〔2019〕17号)》文件,加强全县体育布局规划工作落实。积极申报了2020年黎川县残疾人事业(体育)项目。2019年,社会足球场建设项目被列入县级重点工作及重点调度内容。2020年,完成了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与足球场、城区标准化足球场、熊村镇和华山镇五人制足球场4个社会足球场任务建设,目前,各个球场已制定制度、方案,并向广大群众开放,使用率较好。
(53)根据省、市免低开放场馆补助管理办法精神,我县对2020年、2021年县全民健身中心、幼儿体操训练馆等几个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实施方案进行了对外公示,开展了免低开放自查,加大场馆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免低开放管理。
(54)按照工作要求,县教体局局按质按量完成市教体局产业科各项统计数据上报工作。2020年,及时对全县城区和农村的18个新增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录入,圆满完成了黎川县2020年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
(55)我县积极申报德胜体育旅游目的地项目,以农垦体育健身、红色体育、休闲旅游、趣味体验为特色。举办了黎川县第十五届"黎川府杯"篮球联赛,参加人员为各县直单位人员和广大篮球爱好者,活动持续近一个月,总计参与人员达2000人次以上。
(56)2020年,省体彩中心下达黎川县体彩销售任务为万、增机任务为21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完成当年体育彩票销量967万,统计门店23所,圆满完成了当年销量和增机任务。同时,举办第十五届"黎川府杯"篮球联赛,植入了中国体育彩票元素,办公室增设体彩保管员专门办公场所,全力抓好体彩宣传和销售工作。
(57)2020年,我县积极筹备,扎实做好百县青少年各项参赛工作。期间,陆续参加2020年江西省第六届百县青少年"三人制"篮球运动会、2020年江西省第二届百县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会、2020年江西省第十四届百县青少年(U系列)田径运动会以及江西省第六届百县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运动会4个项目比赛,从参赛成绩总体情况来看,各项目成绩比以往有所提升。
(58)我县全民健身中心由少年业余体校进行管理,目前设有跆拳道、篮球、羽毛球等3个竞技类项目。该体校常年开展训练,有场地设施、教练员和学员。
(59)我县积极培育青少年体育人才,2020年,向市体校输送体育苗子1人。
(60)2020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全民健身工作,制定了2020年全民健身工作计划,并将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得到落实,所需金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组织、有保障。
(61)按照省体育局工作部署,我县在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黎川县第十五届"黎川府杯"篮球联赛、2020年国庆、重阳双节全县老年人系列健身体育活动、2020年黎川县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比赛,全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身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氛围。
(62)黎川县积极组织开展2020年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申报确定工作,全年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人,包含篮球、乒乓球、围棋、户外运动、登山等各类体育项目。全年推荐参加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人,参加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人,为进一步推动黎川县全民健身事业提升助力。
(63)按照2020年江西省体育局工作要求,2020年我县参加抚州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共计6个,分别为广场舞、气排球、乒乓球、围棋、羽毛球和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达标赛。同时,组织开展了3个全民健身运动会活动,分别为黎川县2020年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选拔赛、黎川县2020年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围棋爱好者友谊赛赛、黎川县2020年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县全民健身中心第一届羽毛球比赛。
三、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奋勇争先,共同开创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学校党建成为校园"靓丽风景"。教体系统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宣传栏成为全县41所中小学校(园)意识形态风景线。落实中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一肩挑"制度,实现党建工作和学校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双培养"工作,全年共发展31名党员,29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以领导干部进学校进课堂上思政课、校园文化建设、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打造黎川二小、宏村中学等党支部示范点,引领全县中小学校(园)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二是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师表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教育系统紧急动员,迅速应对。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疫情防控紧急期间,各个小区、路口卡点,人民教师带头值守;3万多套教材采取非常举措第一时间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和线上学习效果。转入常态化防控后,各级各类学校迅速配齐防控物资,精准做好复学工作,保证了3万多名师生平稳有序安全返校,《黎川县线上与线下教学精准对接》在人民网·人民周刊予以报道。
三是教育硬件软件建设"扬长补短"。投入资金5067万元,对全县41所中小学进行维修改造与能力提升。投入资金万元,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完成第二幼儿园改建工程,新增学位300个。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大力推进第三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黎川二中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创造重要条件。推进教育装备信息化、现代化,所有学校均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67个专递课堂投入使用,新购258套教学一体机,建设创客教室1个,对所有班班通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教育信息资源初具规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推进黎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教学教研改革之花"暗香浮动"。扎实开展学科团队教研活动。全年送教下乡94节次,开展推门听课50节次,集体磨课136节,召开优化学科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16次,举行首届全县中小学教师高考试卷解题大赛。在全省优秀课例展示中,获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在抚州市教师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15人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请进来"10位外地专家到我县讲座,2位本县教师"走出去"讲学,先后组团120人次到赣州、南昌、苏州、成都、嘉兴等地学习,引导名师从教学实践向教学理论迈进。深入推进学科教研与教育信息化有效融合,利用精品录播、专递课堂、"赣教云"等平台,在全县同步开展学科研讨活动。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和分析,精确到每所学校、每一学科、每一班级、每一科任老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一中邵驰哲同学以全省第46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一中被清华大学授予"2020年生源中学"。
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增量提质"。多渠道充实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通过全省统考招聘教师49人充实基层学校,采取"比业绩、看教绩、赛水平"的方式,从乡镇中小学选调48名教师到城区中小学任教,在全市率先面向社会招聘编外合同制幼儿教师26名充实各乡镇公办幼儿园,落实定向师范毕业生分配54人,安置"三支一扶"人员15人,吸收黎川籍在外返乡任教教师6人,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大力提升教师素质,组建第二届学科名师团队,17人成为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7人成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实施教师岗位等级管理、教师节大批量表彰优秀教师等,全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形成人人思教乐教、校校争创佳绩,全系统风气一新、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六是规范办学行为引来"广泛点赞"。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开展"家校同创"和"廉洁修身"教育活动。规范城区小学新生入学,强化学生转学相关规定,破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行为,发挥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作用,提高民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30家校外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10家列入黑名单关停或搬迁整改。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职业教育招生突破历史最高水平,首次超过1200人。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坚决整治有偿家教,有偿推销教辅用书,杜绝教育乱收费,得到社会及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七是教育扶贫为"脱贫攻坚战"助力。贯彻"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精神,教育资助做到应助尽助、应享尽享。主动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共性问题11个,积极整改,销号管理,完成教育扶贫问题清零。全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389人次,资助金额达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570人次,资助金额万元;资助城镇贫困学生745人次,资助金额万元;义教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零收费",免费金额共计万元;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22人,贷款金额万元。落实异地就读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103人次,资助金额万元。协助县总会开展"金秋助学"、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开展,拓宽贫困生资助途径。对18名因残障无法随班就读贫困适龄学生采取送教入户的方式接受教育,控辍保学实现清零。
八是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呵护平安"。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校(园)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学生在校安全管理,落实"封闭式管理"各项制度,加大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所有学校设置门卫岗并配齐"小八件",30所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安装防冲撞自动升降柱,学校主要出入口实行人车分流,校园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已规划建设一键式报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加强部门协作,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食品卫生集中整治,召开公安、交警、市监、文广新旅、交通等21个部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专项会议2次,开展联合整治专项行动3次,形成合力构建校园安全稳定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所有中学和中心小学均聘请法制副校长并开展工作。健全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溺水工作机制,建立维护学生人身安全坚强后盾,形成平安和谐校园格局。
3.落实教育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我区委托了第三方对2020年度校舍安全保障项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评价,通过座谈会听取情况,审查政策文件、相关报表、账簿、凭证和项目业务台账等资料,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我区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中央专项政策执行落实情况,采集相关数据,并根据临川区教育体育局报送的绩效评价自评等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结论为"良"。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印发临川区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临川区城区公办幼儿园招聘合同制幼儿教师实施方案的通知》,采取"集中管理、统筹调配","编制保障核心岗位人员+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等多种形式,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2020年采取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招聘了80名城区公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目前,全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严格按照"两教一保"配备,乡村学前教育教学点配备2名专任教师,教师工资待遇(含"五险一金")由区财政统一列入预算,并且通过财政系统工资平台统一发放。
2.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2019年我区教师减员183人,2020年新增教师258人,2020年中小学新增教师数大于自然减少教师数,不存在有编不补的情况;出台了《中共抚州市临川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重新核定下达全区中小学事业编制的通知》,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建立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区域内交流轮岗的教师、校长比例均达到了10%的规定要求。
3.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出台了《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成立了义务教育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到位;出台《临川区教体系统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全面落实岗位等级设置工作;不断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学校在绩效奖励资金分配时重点向高中教师、班主任、思政教师及一线教师倾斜。
4.全力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了《临川区教育扶贫行动实施办法》《临川区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实施细则》《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川区"保学控流"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全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统计显示,我区2020年度(不含东临新区)共发放春、秋学期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学生补助资金5413人/次,金额万元。其中:学前教育补助559人/次,金额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补助4145人/次(其中:小学2488人/次,初中1657人/次),金额万元(其中:小学万元、初中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补助494人/次,金额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补助91人/次,金额万元;高考政府资助金62人/次,金额31万元;高考新生入学资助62人/次,金额万元。截至目前,我区未出现学生(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象。
四、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1.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2020年我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公办幼儿占比达到省定标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严格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各项奖项政策,按每年每生200元标准发放专项补助。2020年按照每30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疫情补助资金万元。此外,还对全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万元。
2.大力拓宽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全面完成乡镇"一乡一园"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2020年秋季已全部开园招生,基本满足乡镇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已实现园所独立、师资独立、财务独立、法人独立、管理独立五独立办学体制;2019年至2020年完成了37所小区配套园的治理任务,2020年共回收了8所小区配套民办幼儿园,全部转办成公办园,分别命名为临川区第二、第三、第四保育院,区政府财政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回收和配套改造这3所新成立的公办幼儿园。其他小区配套园则转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420个。2020年还启动了祥瑞家园和家和十里桃源两所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区无证幼儿园整治全面结束,我区共摸排出50所无证幼儿园,准入2所,取缔48所,至2020年8月底,我区已不存在无证幼儿园。
(二)着力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1.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下发了《临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签订了《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建立了控辍保学联动机制、动态检测机制、复学机制、书面报告和督促机制、宣传机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全区没有因身体原因不具备上学条件之外的贫困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
2.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出台《临川区2020年秋季小学招生实施方案》《临川区2020年秋季小升初招生实施方案》《临川区2020年秋季普通高中招生实施方案》,实行中小学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下发《关于转发抚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暂时办法的通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全区25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制定了《临川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了普及教育技术在全区中小学校教学中的应用,2020年相继投入120万元为349所学校全部建设智慧校园和200多万元为全区所有城区及乡镇中心小学建设专递课堂主讲教室和84个教学点听讲教室;为完成省里的高质量班班通建设任务,2020年下半年我区还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采购高质量班班通设备和对原有设备技术升级,不断夯实我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区电化教馆加大乡镇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目前我区班级终端达标率、班级网络接入省域网比率、集中控制软件安装达标率、"赣教云教学通"培训覆盖率均达100%。
4.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出台《临川区"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第22届推普周活动,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扶贫活动中,向贫困户对象发放普通话学习用书。每年积极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开展区级评估,并指导各地积极申报省、市级示范校。至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98%。
(三)着实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就读普通高中学生人数5360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的学生人数3657人,比例为%,达到省定标准;按要求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备案,落实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备案结果;下发《关于印发临川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临川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立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下发《关于印发临川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临川旅游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临川现代教育学校2018年升格为临川旅游商贸中等专业学校)被评为江西省第一批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发生被国家部委、省直、市直有关单位通报和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
(四)大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立规范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调与配合,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对"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及聘用在职教师任教等违规教学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对符合办学标准,未办理经营许可证的机构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五)着实优化特殊教育资源。下发了《关于成立临川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通知》《临川区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规范送教上门工作;单独设立了临川区特殊教育学校,所有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未按规定设置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安排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共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五、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将学校安全发展、推进校园安防建设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建设纳入区委、政府议事日程,区管89所学校幼儿园安防"三个百分之百"建设任务全部达标;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全年未出现涉校较大或重特大事故灾难类事件、社会安全类事件、公共卫生类事件、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校园欺凌事件或教职工性侵学生案件。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下发《关于印发临川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度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有关教育机构师德考核和师德建设工作监测结果网上登记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监管进入了常态化,在长期高压态势下,教育"三乱"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六、全面推进体育工作
1.学校体育工作蒸蒸日上。出台《2020年临川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按规定及时上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各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每年都开展学校秋季体育运动会。
2.群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我区先后组织开展了"体育?惠民100""中国体育彩票杯"2020年迎新春过大年广场舞、抚州市青年篮球联赛、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临川赛区"中国体育彩票杯"足球比赛、临川区教体系统第五届教职工篮球赛、抚州市第二届"农商行杯"职工气排球比赛等全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赛事,获得抚州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广场舞比赛城市组一等奖、气排球比赛男女青年组一等奖和乒乓球比赛女子单打一等奖等诸多奖项,丰富了我区广大市民的业余文体生活,推进了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同时充分展示了我区承办大型活动赛事的综合能力,为我区以后承接更多、更高规格的活动体育赛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竞技体育比赛硕果累累。荣获2020年度全省青少年训练"十强县(市、区)",这是自2015年开始实施江西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十强县""三十精品县"评选办法以来,临川区第四次获此殊荣;获得江西省第十四届百县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三等奖和江西省第六届百县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运动会男子组团体二等奖;成功举办临川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队参加2020年抚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第三名。
4.体育产业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制定临川区体育场地项目及健身设施布局规划,积极申报上级体育专项资金,将临川东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纳入2020年区重点工程;在上顿渡城区建成6块足球场、抚州市体育中心建成4块足球场、凤岗河湿地公园建成2块足球场,鹏田乡、嵩湖乡、河埠乡、展坪镇和高坪镇各建成1块足球场,共建成17块社会足球场地,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足球场地建设任务;制定临川区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方案,临川体育场、临川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临川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室内综合健身馆)免费对外开放,有效改善我区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更好发展;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各类体育数据统计上报,开展了临川区2020年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制定了临川区2020年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培育创建了抚州市仙盖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抚州市临川区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完成2020年体育彩票销售任务;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基层文化、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
七、特色发展
(一)大岗中学在地理位置、生源条件并不突出的农村地区,赢得了"最美农村学校"的赞誉,江西教育2020年25期以《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我区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青少年训练"十强县(市、区)"、2020年全省"三项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20年获得"全省2019年度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优秀县(市、区)"、"全省2017至2019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州市2020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方案〉的通知》(抚府办电〔2021〕10号)文件要求,我县对照《抚州市2020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指标》"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体育工作"等六个方面,逐项进行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89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专1所,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含教学点)72所。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24925人,义务教育在编中小学教师22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全县在园幼儿6506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3311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为%。普通高中在本县学校学生数4174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2016年接受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我县以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获得认定,2018年我县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奖励,同时获2018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等次(全省共35个县、市、区)。
二、主要教育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抚州市2020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与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指标》六项一级指标、十四项二级指标、六十三项三级指标,通过自评认定我县各项指标都基本达到了市定要求,自评分为分,其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得分8分,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得分17分,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得分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得分29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得分9分,体育工作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8分)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党的建设(5分)
(1)黎川县印发《中共黎川县委关于组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黎字〔2019〕13号),于2019年4月组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教体局局长担任秘书组组长,设立了秘书股,并任命了秘书股股长。2020年,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2次会议,研究了一系列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印发了《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黎川县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园)工作制度〉的通知》(黎办字〔2019〕13号),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和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上讲台,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开展了教体系统抓基层党建述职考评工作。
(2)县委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布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县教体局党委全年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7次,印发《中共黎川教育体育局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黎教体党发〔2020〕1号),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工作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定期报送信息,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校园阵地管理到位,教育领域未发生意识形态事件。
(3)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在2020年第二次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学校教材建设问题,会议强调学校教材征订要严格执行省、市文件,要加强规范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严禁"黄、赌、毒"及宗教类书目进校园。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黎川县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4)中共黎川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实施办法》,县教体局党委印发《关于印发黎川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黎教体党字〔2020〕17号),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教育系统共成立42个党(总)支部,完善人员配备工作,对学校党建考核实行常态化、制度化。县教体局党委出台《关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黎教党字〔2019〕2号),构建了责任明晰、协调推进的党建带团队、队建工作机制,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3分)
(5)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县政府印发《关于印发〈黎川县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府办字〔2020〕39号),积极推动学校领导干部、教学名师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上思想政治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标准开齐、开足思政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清明、国庆期间组织学生文明祭扫、向国旗敬礼及网上寄语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圆梦中国全面小康"全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征文、"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全县思政课教师共计388名,其中专职思政课教师58名,兼职思政课教师330名。按照师生比思政课教师配备不低于1:350。出台了《黎川县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全县中小幼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6)2020年,我县加快推进社会化足球场项目,先后在县城区域及部分乡镇投资建设了4个社会足球场,在同胜九曲东黎景区规划建设一个占地50亩,投入资金3000万元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县教育体育局出台了关于学校"五育并举"建设指导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
(7)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2020年,全县46名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各校广泛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共建有心理咨询室39个。县教育体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17分)
3.出台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重大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17分)
(8)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黎川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黎发电〔2020〕1号)》《关于调整黎川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工作小组的通知(黎办发电〔2020〕17号)》文件,转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各类抗疫文件精神。同时,县教体局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成立黎川县教育体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黎教体艺字〔2020〕2号)》文件,县教体局和县卫健委通力合作,选派医务人员进学校指导,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校园的规范管理。全县疫情防控态势较好,无落实不力,被省、市通报的情况。
(9)我县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教育强县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印发《黎川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关于推进黎川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黎川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战略部署,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城镇贫困学生各项资助全覆盖。
(10)我县认真做好贯彻落实江西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工作,组织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委会各成员单位、县教体局领导班子(股室负责人)、全县各学校(园)集中学习,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作了专门汇报,并在黎川县人民政府网、县教体局微信企业号等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出台了《黎川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下发《关于调整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的通知》《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黎川县教育体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建立健全政府督导工作机制,设置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确定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个,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任命黄根平同志任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配齐教育督导机构人员。2020年,县政府安排县教育体育局经费30万元,用于支付教育督导工作各项经费,制定了督学工作补助办法,督学及责任督学工作待遇得到保障。按要求维护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平台。
(11)县委、县政府下发了《黎川县办学绩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黎办发〔2019〕19号),县教体局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黎川县学校(园)办学绩效评估工作,县财政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差额发放绩效奖金。
(12)县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缩小了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印发了《黎川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黎川县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工作机制和奖补机制。
(13)我县按期完成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等三项工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14)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出台了《黎川县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意见》,列举出二十条中小学教师具体减负清单,进一步规范各类事项,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15)我县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各类工作按照要求整改到位。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分)
4.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分)
(16)我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教育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黎川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黎川县"十四五"学前教育布局规划(2021-2025)》,修订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17)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城乡规划议事、决策机制,将县教育体育局列入了城乡规委会成员单位。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人口变化情况,优先保障了教育用地。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报批的用途和红线进行建设,接受有关部门严格监督,未出现改变教育用地用途的情况。土地出让前置条件中需配建学校、幼儿园的会征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出台和落实了城镇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政策,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18)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有班级751个,共有大班额29个,大班额占比%。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七、八年级共有班级324个,大班额8个,大班额占比%;其他年级班级427个,大班额21个,大班额占比%,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投入资金3308万元用于乡村学校建设,新建华山镇洲湖小学、新建樟溪小学食堂和宿舍、改造潭溪中学和龙安中学食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
(19)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黎川县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全县普通高中共有班级79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4个,大班额占比%。
5.保障教育财政投入(7分)
(20)2019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431万元,2020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比例为%。
(21)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小学2019年为元,2020年为元,比上年增长%;初中2019年为元,2020年为元,比上年增长%;高中2019年为元,2020年为元,比上年增长%;职业高中2019年为元,2020年为元,比上年增长%;幼儿园2019年为元,2020年为元,比上年增长%。
(22)落实省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2020年财政共拨付各级各类学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万元;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寄宿生生均公用经费万元;高中生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万元。2020年财政拨付职业中学经费万元(其中生均拨款万元)。加强教育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了《黎川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做到科学理财、规范理财、廉洁理财,创新和完善教育经费管理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上一篇: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总结优选2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