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精编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精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篇】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牢牢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对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甲科技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企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员工尽快了解。发展战略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好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和落实。通过积极开展企业战略文化建设,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企业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员工知识结构的课题也摆在了企业的面前。企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要通过对员工进行目标教育,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的关系,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严于落实,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制定完善的企业运行规则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企业建立开放的沟通制度,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强化监督,规范管理行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只有通过培养团队精神,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业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精诚合作,促进企业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要恰当处理企业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矛盾,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么企业也很难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应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竞争形成了新的竞争理念和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这种理念和模式,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二篇】

一、调研目的为全面了解xx企业文化现状,确立xx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和目标,准确地优化和改善本公司企业文化。

二、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面向公司全体员工,软件技术人员协助提供“xx问卷调查系统”,采用网上无记名调查。

三、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自11月9日起,至11月14日中午12:00正式结束。共计62人填写问卷,参与人数达到公司总人数的87%,调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调研反馈。

(三)在个人积极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调查中,37%的员工认为“是”,53%的员工认为“一般”,两项合计占比90%。

(四)53%的员工认为在中海比较清楚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充满信心,43%的员工选择了“没有感觉”。

(五)85%的员工认为本部门内部关系良好,同事之间互帮互助,没有一个人选择“不是”,一定程度上看出公司各部门内部员工关系比较融洽。61%的员工认为跨部门的沟通比较顺畅,选择“没感觉”和“不是”的分别占比25%和12%。

(六)62%的员工认为公司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各项管理有章可依,30%的员工认为“没有感觉”。58%的员工在中海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33%的员工对此“没感觉”,据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中海的员工们在公司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阶段目标和人生梦想。

(七)在对“《中海视界》将来做成何种形式的调研中,59%的员工认为可以沿袭现在的形式即电子杂志,36%的员工认为可以办成纸质杂志。

系统培训、人际关系融洽、制定吸引人才的长远目标、工作更有挑战性,以上五个因素的选择率均在50%—60%之间。

五、调研中呈现的问题。

本次调研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将近90%的员工反馈,已经很明确的看到了中海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个别方面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推进企业文化的知识普及、推进跨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丰富员工活动、健全公司内部培训学习体系、以人为本培养留住人才等等。

根据本次调研中反馈的问题和员工需求,结合xx目前的企业文化整体环境,企业文化专员对个人岗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着眼xx发展愿景和2011年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公司内部到行业中,逐渐增强员工对xx的归属感和事业感,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中海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具体来说,争取能半年内完成中海企业文化的表层改善工作,包括企业宣传栏的定期更新和维护、vi系统的完善、员工活动的丰富多样、企业内刊和网站的提升与完善、员工人文关怀的宣传和跟进;一年内能够辅助公司建立健全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层次的提高和完善,如建立xx企业文化推进机制、企业文化考核机制等;一年后至两年内xx的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基本成型,能够做到企业文化层次体制健全、制度完善、内容规范,各项文化宣传工作有章可依,企业理念层次、行为规范层次、企业文化传播网络、企业内部典型人物事迹相辅相成、各司其力。

2、根据总经办四季度工作安排,在12月20号之前完成企业宣传册的总体设计构思和一稿的编校工作;针对公司vi系统的现状,争取能在12月中下旬完成中海讯通vi系统的完善以及辅助中讯利盟初步建立vi系统,力求中讯利盟企业识别系统的导入能够高起点、高标准、更规范。

升美化工作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4、考虑建立“中海讯通员工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即以某个软件或手机号码为载体,将中海全体员工作为服务对象,兼有中海内部“手机报”、“温馨关怀服务台”、“重大会议活动信息服务”的功能,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在员工生日当天或重要节日发送公司名义的短信祝福或根据天气等实际情况发布的温馨提示;公司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或会议的提示提醒;公司网站新闻、内刊发布的实时链接推送。

5、考虑配合企业文化培训工作执行双向推进机制,即在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培训的同时,针对公司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阶段成绩、重要部门的战略规划、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内部管理等重要话题,通过对周总、中讯利盟、软件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访谈(通讯作品发布在官网和第30期《中海视界》),形成上下互动、多方位宣传的效应,为公司年会的召开、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6、提升公司固有活动如员工生日会等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丰富健全公司内部活动,如开展摄影大赛、企业趣味运动会、征文比赛等,至2013年10月,基本达到每个季度一次公司活动并将其惯例化。

7、逐步提升中海企业宣传的层次和效果,从内部宣传着手,从提高新闻稿件的更新发布质量起步,力求在2013年初能够主动挖掘内部新闻和宣传点;同时通过人物专访、事迹推广、工作通讯的方式,或走近优秀员工、或对阶段工作深度解读、或深入行业内部与前沿、或进入工作前线,将中海的宣传工作人性化、软化、细化。

8、协助人事行政相关负责人建立中海员工的职业规划跟踪、关怀机制,在让内部员工看到企业前景的前提下,确保其有目标、明使命、不茫然、有动力,力求通过对员工职业规划的跟踪关怀,逐步减少人才队伍的流动性,增强员工对中海的认同感和事业心。

8、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探索,在2013年十月前考虑建立中海讯通企业文化推进的整体机制和架构,通过对文化建设制度的修正和完善,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可考核、可量化。

八、综述。

建议和指导意见。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三篇】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经营哲学和原则,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日益显著。在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我国企业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作用,建立以人为本和适应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企业文化,在借鉴发掘整合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过去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人们往往只看业绩,但现在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文化。业界已经达成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而中国企业只有5~8年。1亿元门槛往往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一条死亡线。而回顾20世纪70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1/3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所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企业具备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建设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利于创造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在实践上成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优秀企业文化虽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更凝聚了企业领导的智慧与心血。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只有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和管理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和评价人才,公正、公道地对待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应着重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信心。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激励机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绩效机制,对员工的奖罚要分明,分工要明确,用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维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往往集团化,企业的运行相对平稳。这个时候企业往往容易出现大企业病,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责任感下降。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激发创新意识,推动企业改革,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强调危机意识和培养开发人才上下功夫。另外,在企业处于并购阶段时,要注重融合各个企业的子文化,形成包容并购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又有共性的大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处在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的激烈冲撞与重组之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我们企业首先要理智、辩证地对西方企业文化加以分析,发现其中的优劣,从而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不假思索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掘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诠解,我们就会发现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仁义礼智信”的统一体。通过吸取儒家伦理思想之精华而建立的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市场上赢得公众的信赖和赞誉。此外,我们要建立高度整合的现代企业文化,摒弃传统经济中的粗放型文化,结合自身特点,吸收西方企业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整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联想的领导人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比喻“房屋图”。他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地基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屋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他认为国内更多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正如同ge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所阐述的,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提高经营业绩,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四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它内在地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认识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大致相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的文化,是组织精神层面的管理。在各自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导向性、团队凝聚力、约束力、精神激励及推动等。基于两者的共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两者实现高度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在高职高专校园内营造企业运营环境,与高职高专大学的特色学科实现对接,这样才有利于体现高职高专大学独有的办学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高专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1、缺乏文化底蕴

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高专大学成立历史晚,不管在办学规模、硬软件设施、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就造成高职高专大学校园文化没有历史底蕴,显得品味不够、层次不高。

2、盲目跟风

社会中很多高职高专大学通常采用“拿来主义”,存在盲目“跟风”,模仿其他高等大学,尤其是本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创造校园口号、第二课堂组织、注重表象化,造成“只懂皮毛,不伦不类”的局面,无法触及校园文化的灵魂。

3、缺乏特色

高职高专大学的基本办学理念就是要体现“职业性”,但是现实中高职高专大学往往忽略了此点。企业在录用高职高专大学学生时,往往定位于“高技能型人才”,希望招募的新员工做到“零培训”上岗。对于企业文化的接受,企业也希望新员工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及企业文化,做到无缝衔接。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因此我们需要迫不及待地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特色”的高职高专大学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高专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1、有利于学校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校园文化在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品行、情操、意识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和谐校园创建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其它因素不可比拟、无法代替的。注入企业文化这一新鲜血液后的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更是要彰显出“高职高专”特色,充分发挥其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2、有利于增强教师职业角色感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不同于企业中的员工,尽管现在高职高专大学教师在学历层次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他们初出茅庐。理论功底也许很扎实但是缺少实战经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掌握相关企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自己在企业中职业角色的认知。

3、有利于培育学生职业意识

现在的高职高专学生大部分为典型的“90后”,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自学能力等普遍较差,在就业中往往出现“不适应”症状。事实上,这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自己职业意识薄弱等因素的结果。因此我们将企业中的管理理念、人文情怀、生产氛围潜移默化地植入校园文化,有利于未雨绸缪,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

将优秀企业文化植入校园文化中,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推广,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学校新鲜血液的输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性,培育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一场价值革命,但在建设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要求拒绝浮躁,应该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感性中实现质的突破,用绚丽的表象点燃整个校园的激情。

1、建立校园mi(理念识别)

第一,建立全体教职工的价值观。校园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关系着高职高专大学的生死存亡。高职高专大学不同于企业,它的“客户”主要是学生和社会: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高职高专大学教师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教给学生做真正的人、做正直的品德高尚的人的道理。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第二,建立大学远景及大学精神。高职高专大学应该结合自己办学历史及办学目标来体现高职高专大学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校园精神及理念,培育个性鲜明和内涵丰富的校园精神及远景,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教职工及学生的内在潜力。

2、建立校园vi(视觉识别)

在高职高专大学发展过程中,要以务实的态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园识别各个要素,包括统一的标识、校园服装、旗帜、宣传语、印刷品等以此来规范教职工及学生的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树立本校特色形象,增强学校责任感和办学信誉。

3、建立校园bi(行为识别)

第一,教师、企业、学生实现联动。学校将优秀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管理的精细化。例如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加强徐企业之间合作,双方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开发实用的课程,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的实训室,作为高职高专大学的“双师型”教师必须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建立全新的育人环境。在学校第二课堂方面体现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氛围,建立具有企业特点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第二,校园外部服务社会。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学校确立的精神、理念融入到社会实践中,规范师生在校园外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现学校风采。

4、塑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

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具有校园特色的环境对教师成长、学生培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要认真分析校园特色发育的物质文化,使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的有力因素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例如根据自己办学历史,校园内部体现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风采;将校园建筑物以企业冠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根据学校办学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处处体现专业特色。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五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企业的管理也逐渐复杂,正因如此,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才逐渐显现出来,设定与企业管理相符合的企业文化,对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左右。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能在哪些方面促进建筑企业的管理进行论述。

:企业文化;促进;建筑企业;管理

优秀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就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才使得我们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的祖国,依然耸立在世界的舞台。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它能凝聚企业员工的奋斗力量,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因如此,一个企业的发展长远往往取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随着中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建筑企业正在进行企业文化的改革,从企业的制度管理慢慢转变成企业文化管理,由表层建设慢慢转变为注重内涵建设。本文針对当前建筑企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经验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提出一些建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建设。企业也是如此,一个大型的建筑企业,没有文化的支持,必然长远不了。放眼望去,世界上一流的各大企业都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凝聚员工,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建筑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凝聚企业力量,使企业拥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正因如此,企业文化才能引领公司不断做大做强。

在建筑行业中,一线的建设至关重要,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建设,也更加影响企业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一线的建设不容忽视。将企业文化落实到一线,落实到个人,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企业项目完美融合,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建设的各个角落。

一个企业不仅仅需要有过硬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内外兼修,才能使得企业走的更加长远,在建筑企业中,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继承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让每一位员工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他的行为、思想都代表着企业,凝聚每一位员工,同时为企业的建设提供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各大建筑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的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因此将企业的文化融入企业的品牌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品牌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将会带领公司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利用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体会到企业的文化魅力,让人们觉得这个企业是可以信赖的。尤其在建筑企业,一线的建设深入到各家各户,房屋的建筑,桥梁的建设,质量的好坏,品质的优劣都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因此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建筑企业的立身之本。 在建筑企业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竞争无从谈起,因此在企业的建设中品牌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各大媒体的宣传,还是从一线的工作都应抓住机会,也可以做一些公益活动来宣传企业品牌,积极回馈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品牌被各家各户所熟知。

利用优秀模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建筑企业行业中,一线的工作环境恶劣,风餐露宿,条件艰苦,工作中困难重重,很容易击垮每一位员工,在企业中建立优秀的建设团队,给予表扬和鼓励,大力宣扬模范的典型事迹,鼓舞每一位员工,从而将企业的文化带给每一位员工,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光荣的奋斗景象,加强员工的文化、能力培养。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企业培育典型的制度规范,加大宣传力度,并注重一线员工的能力培养,使得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最后建筑企业要深入落实一线员工的待遇问题,一线员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只有让员工们体会到企业的关怀,才能使得企业员工更加有凝聚力,才能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因此员工的待遇问题也要完善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走的更加长远。

在企业的建设中,利用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结构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在转型和品牌的升级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运营,同时也能保证企业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给公司员工一种高效感,在建筑企业当中如何建立高效的结构体系已然成为很重要的话题,一个企业的结构体系,不仅要保障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要体现公司的文化理念,将公司的重要价值理念体现出来,不仅如此还应保证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各部门的团结合作,相互交流成果与经验。

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一个建筑企业中只有建设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发扬出去,才能使员工更有动力为企业贡献力量,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使得建筑企业不断蓬勃发展。

[1]杨秀秀。企业文化建设在海外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4):170—171+94。

[2]叶庆明。浅谈建筑企业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j]。福建建材,20xx(09):118—119。

[3]姚桂清。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大型建筑企业管理提升[j]。铁道工程学报,20xx(08):100—105。

[4]宋夏。浅谈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现代商业,20xx(02):115—117。

[5]阮可。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误区分析与建设路径探究[j]。企业活力,20xx(05):66—67。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六篇】

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近期xx区总工会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区域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并就如何传承、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对策措施。

一、现状分析。

中,日资企业xx家、欧美企业x家、台资企业x家、民营企业x家、其他类型企业x家。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当前全区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普遍重视职工文化建设。调查显示,近年来,企业普遍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共建立“职工书屋”xx家,其中7家单位被命名为上海市“职工书屋”示范点;建立“合格职工之家”xxx家,其中xx家被命名为xx市“合格职工之家”。被调查企业中,企业领导对职工文化“非常重视”、“重视”的分别占%、%,“不太重视”的仅占%;企业工会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工会主体工作达%;企业对职工文化建设有具体推进计划的达%;企业中成立职工文体协会占比为%;从职工文化建设经费来源看,40%的企业有部分行政拨款,60%的被调查企业主要来自工会经费。

2、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丰富多彩。不少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主要采取的方法:一是自我教育法,每年围绕一至二个主题,组织职工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并以演讲的形式,组织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二是引导灌输法,组织职工定期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正面引导,形成共识。三是经常渗透法,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体系等印发给职工,并张贴在厂区,渗透职工心理;四是文化熏陶法,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发展总规划中,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归属感;五是有效激励法,组织各项活动,进行评比奖励,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与激情。

3、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较明显。一是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职工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2%的被调查者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74%的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促进了企业的和谐。88%的职工认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企业。三是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有%的企业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不少职工通过企业创设的各种培训途径,提升了技能与学历层次。四是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社会的影响力。五是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不少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发挥职工首创精神,生产经营稳步递增。

二、主要问题。

通过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点。

1、思想认识不高,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力度。一是部分企业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个别企业搞不清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与抓生产经营的“硬实力”的关系,往往重硬轻软。调查显示,有54%的人认为目前开展职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困难是认识程度不统一,其他依次为经费落实不保证、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活动赛事不创新。二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有88%的职工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有25%的职工认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老板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推进力度参差不一,有的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在制度上保证,而且在宣传贯彻上深入到每一个职工;而有些企业仅仅停留在书面,职工也不知道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制约了企业文化推进的力度。

2、经费保障不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广度。一是企业文化投入经费不足,职工文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大部分是工会经费,有行政拨款的企业不多。二是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都落在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少、兼职多、专业人才缺乏。三是部分企业职工文体活动场地缺乏,个别企业没有职工活动场所,满足不了职工文化活动的需要。

3、创新意识不强,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的深度。一是企业文化创新意识不强,往往沿用一些传统做法,对企业文化的载体、理念、制度等没有与时俱进,以致于企业文化与社会发展、职工需求相脱节。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矛盾,没有把企业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面很好地传播给每一位职工,缺乏有效教导职工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内涵的正确理念与途径,导致企业文化无系统性、传承性差。三是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成为摆设,生产一线职工不知道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没有将企业文化落实到企业的管理层和职工的工作行为中,企业文化成为挂在墙上的口号,成为应付上级质量认证、专项检查的摆设。

三、对策。

建议。

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认识。一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通过组织企业经营者定期开展座谈讨论、典型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让经营者认识到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本、是一种隐形生产力,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二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成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工的情感管理,关注职工的内心世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建设高尚、快乐、幸福和有归属感的和谐企业文化。三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遵纪守法、道德规范等要求,并自觉执行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和带动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四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溶合,努力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一要充分发挥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树立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导向。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内部树立人人尊纪守法、平等待人、公平竞争的和谐发展环境。工会组织作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以代表职工利益和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各种法律援助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职工信任的代言人。二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思想引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工,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现代经营理念、创新理念、文化理念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灌输给职工群众。要注重挖掘提炼经实践证明、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发扬光大。三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组织作用,调动职工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要提供舞台,创新载体。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广泛开展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等“五小”活动,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深化“创争”活动,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建立“职工书屋”等,为职工搭建多元化的学习的平台,营造有助于职工终身学习的氛围,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根据职工需求,组建篮球队、舞蹈队等,为职工创造多渠道追求学习,参与活动的良好条件。四要保障资金投入。在职工文化资金投入上,以“三个一点”加以落实,工会经费出一点、行政给一点,区总工会每年对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力度大,工作有成效的再支持一点。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借势借力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做好此项工作,在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同时,必须借势借力,发挥相关部门作用。建议区文明办、社会工作党委、团区委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评比各类先进的主要内容,正确导向,引导企业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方针目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同时,要关口前移,注重指导,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培训企业文化骨干,下基层指导帮助,为企业文化的推进做好服务工作,共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七篇】

对于文化,人们习惯的认为,书读得多就是有文化,没读书或读书少就是没有文化,把文化作为知识的象征,这是人们崇尚自然科学的一种现实思想表现,也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误解。其实文化存在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中,只要有人的活动就有文化的产生。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行业文化,可以说在人的活动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阐明一个道理,文化不是建设出来的,文化是一种积淀,文化是人的活动的记录和展示,是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文化由人的实践而产生,通过教育和实践而深化发展。概括起来,文化具有四种层次,即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

企业文化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企业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我们所说的建设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企业所遵循的价值观体系,根据我们的长远发展战略重新建立起一套可以共享传承,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做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认可和时间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格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它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是存在于企业全部实践活动中的管理方式,是企业职工一切活动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它是企业独有的文化,既具有企业的共有特点,不同的企业又具有不同的特色。

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

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

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

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一是无法模仿、不可复制;

二是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现在的企业文化与传统不同,但过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珍惜,而未来必须由新的文化来引导,这就是我们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企业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脱离不了大文化的范畴。谈企业文化,应该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个范畴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经营、研发、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个人层面上,做人做事的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规范。

文化有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四种层次,明确这四种层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存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有必要。

企业的内涵是组织,企业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因为它融合了民族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内容,它不等同于某些领导者为企业所设计或所倡导的“企业内的文化”,也不等同于某些贴在墙上或挂在嘴边的标语或口号。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能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

著名学者施沃茨(tz)和戴维斯(.davis)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那么可以这样理解,“期望的模式”应该包括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领导者所倡导的文化在没有得到组织成员认同和接受之前,那就是一种个人文化,企业经常组织的一些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一些内部的规定、规章就是群体文化,这些都还没有上升到组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者所倡导的观念、信念、价值观、行为风格等文化因素要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它需要得到企业绝大多数甚至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履行。因为,文化是一套内隐的体系,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倡导的文化只能代表个人文化或群体文化,在它真正转变为企业文化之前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建设企业文化决不会通过几次演讲、会议或贴几张标语、呼几句口号,搞一些活动就能完成的。因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员工对文化具有自主选择性。

海尔的企业文化,在我们国内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企业文化,他的文化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先进文化思想和管理理念。

海尔企业文化=日本的敬业精神+中国儒道文化+美国的管理经验

1.追求卓越——要干就要争第一

2.创新观念——明天的目标比今天更高

3.人才观念——人人是才,赛马不相马

4.竞争战略——先谋势,后谋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势而导者,谓之神 )

5.市场观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

6.服务理念——真诚到永远的

7.发展观念——大公司体魄,小公司灵魂

8.领导观念——领导就是借力

我国深圳有一个民营企业叫做华为集团,华为集团的老总叫任正非,是一个从部队退下来的军人,他从最初的6个人,2万元创业资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敢于和思科叫板,与西门子、3com联姻的通讯大鳄。任正非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他在一次讲演中还这样说道,“企业要想前进,就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奋斗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华为从创立至今,就是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客观存在的人文文化、员工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经营理念。它渗透在企业的人、财、物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包括企业领导者在内的全体员工的一切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施贯串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文化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才能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如今,企业文化已从文化的宣扬上升为理念的塑造,从单纯的文化领域延伸到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各个方面。一些同志认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琴棋书画、标语广告就是企业文化,这显然扭曲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丢掉了企业文化的灵魂,因而必须在思想上进行一场深刻的理念革命,否则,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囿于思想认识的束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因而,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企业文化运行体系,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必然会受到种种束缚和制约,难以有大的发展和新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优化内容,坚持把企业文化同企业经营战略、人文理念、人才开发、党的建设、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完善体系、把握特点、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下功夫。

一、建立机制健全、运转灵活、刚柔并济、兼收并用的。

三、是塑造企业精神,建立;

四、是规范道德准则,建立;

五、是突出行业特点,建立

六、立足自主创新,建立。

通过建设新型文化建设体系,培育和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行业特色和自身优势、能够体现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品牌;提炼和培育出具有时代气息、能被广大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努力完善和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一致、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现代管理理念,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有效的机制体制作用下健康发展。

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对外宣传的工具,那绝对是本末倒置了。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包装,它是作用于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渗透于企业员工思想行为中的一种管理理念。

一个企业要成功,就必须建立成功的适应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只有把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和文化价值结合在一起,把企业经营与文化结合才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的生产力。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如果说物质资本因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硬件的话,那么,如何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的软件。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培育出来的一种企业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它贯彻于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和每一位员工,它是实施中的一种积累。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制定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因此,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应有其自身特点。没有特点、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盘没有放盐的炒菜。

企业应建立某种适应这些文化机制来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现在大家普遍的观点认为,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但此话很不全面,很不客观,企业领导人的确是搞好一个企业的重要因素,但企业成功的关键应在于是否建立起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建设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外资企业的一个总经理调动了,企业发生的变化只有一个:坐在总经理位置上的面孔变了,其他一切如旧,即使有变化只是总经理的个人领导风格不同,而我们的多数国有企业依靠所谓“能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前者一个企业的运作依靠的是科学的管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而后者依靠的是某种机遇,因此,衡量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的标志,关键在于他是否在企业内建立起保证企业长胜不衰的机制,即企业文化。

美国的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一段话: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养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人的思想、语言、行动、习惯和性格最后都归结到命运,命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正是我们在愿景中所描述的。那么我们要获得这个命运中的愿景,就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企业性格,而企业的性格是通过企业经营行为的习惯得到的。行为正是我们所总结的企业文化的思想以及宣传的语言和相应的管理体系表达的。而我们正是要用价值观来展示企业的基本性格和公众形象。

企业形象完全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通过传媒所进行的企业形象宣传,比如ci策划,不是孤立的企业行为,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要想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唯一的选择。

ci设计时6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它是现代企业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其定义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

没有优秀的组织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企业。这是世界级绩优公司首肯和一致的公认。2001年初,美国海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建立既深刻体现企业战略思考、又全面反映员工共同意志的全员认同的价值体系,这是建设高绩效、强执行团队的根本基石。企业文化与战略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基于对企业战略的深刻洞察与前瞻把握,才能形成真正符合企业实情、对企业发展具有切实指导意义、能够真正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而不是脱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文化体系。反过来,与战略有效互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成为推动公司管理提升与战略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心凝聚剂,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力量和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则是一种向心力。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把文化上升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员工广泛认可并自觉实践,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高层次有效管理方法。有人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这是很有哲理性的,它不仅生动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指明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领导必定是一个没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个不懂得怎样去抓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能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内在动力,能为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提供坚强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战术动作,而是一个战略选择。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地位。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以下8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坚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着眼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全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渐次发展,不搞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使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按计划、有步聚、分阶段的有序发展。

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适应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

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适应企业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适应促发展,以适应促进企业文化作用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有效发挥。什么是适应,通俗地讲,就是不能大脚穿小鞋,不能把女人的衣服穿在男人身上,就是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另搞一套。

企业文化建设永远都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它有一个从量到质的积累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没有长效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企业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一个时期是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你不注重文化的升级、创新和发展,在另一个时期你就会落后,就不可能起到凝聚员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的同志可能说,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核心价值观330多年保持不变,至今仍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他的内涵绝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升华。海尔是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之一,海尔的企业文化也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大家经常说到海尔精神,海尔精神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不断创新”,这就是海尔的人文精神。最近,2008奥运在全国可谓是热朝四起,海尔瞄准了这一有利时机,不失时机的推进企业文化创新,进一步把海尔精神、海尔文化、海尔产品推向世界。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海尔在迊奥运中做了些什么呢。2005年8月,海尔集团与北京奥组委在北京签约,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唯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之后,海尔确立了支持北京奥运的三项任务:一是传播奥运精神,他们认为奥运文化与海尔文化息息相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与海尔“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文化核心一脉相承,于是,海尔决心要通过传播奥运精神,让世界看到海尔借助奥运精神创全球化品牌的信心和决心,第二是参与奥运建设,海尔认为,奥运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办好2008奥运会需要每一位福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同时,北京奥运会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国体育的实力,同时也是展现中国品牌的机会,海尔作为其中的一员,必须积极参与;第三是提供奥运服务。用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向全球参会者展现中国优秀的服务水平。因此,海尔不仅积极传播推广奥运,更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完美的服务支持奥运建设。目前,在包括鸟巢、青岛奥帆基地等在内的15个奥运场馆,都使用了海尔的高效环保中央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海尔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他们还将为北京奥运村、媒体村、青岛奥帆基地提供海尔整套家电,并成立了海尔服务团队,有针对性的对奥运场馆进行专业服务,并专门建设专门为奥运服务的海尔洲际国际酒店。去年2月6日,海尔又启动了“cctv海尔奥运城市行”活动,积极支持奥运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你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文化创新吗?海尔通过传播奥运文化,进一步地把海尔文化、海尔产品推向了世界,这种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是无限的。

由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他可以与企业同在,直到永远,如宝马的“使驾驶成为一种乐趣”、杜邦的“通过化学使美好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海信的“创新就是生活”、索尼的“永不步入后尘,披荆斩棘开创没人问津的新领域”、通用电气的“进步乃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等,又如,我们中铁二局的“开路先锋”(时代精神)、锦江宾馆的“创造感动”等等,这些理念都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同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它可以同企业共存亡,它不可以因企业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如果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理念不变,实现理念的方法、手段和内容也不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方法、手段和内容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断变化,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不能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四是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要着力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一切为了职工,一切尊重职工,一切依靠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发展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努力提高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是个性化原则。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体现“文化”特点,更要突出“企业”特色,构建具有市场化鲜明特色,富有自己个性的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不要把企业文化搞成千人一面,毫无个性,也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公共文化、大众文化。

六是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原则。要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广大职工为主体,紧紧依靠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为广大职工普遍认同认知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形成上下连贯、左右衔接、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体系。

七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贴发展第一要务,使企业文化建设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心来构建,围绕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来运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的和谐统一,与企业发展稳定的和谐统一。

八是可操作性原则。要树立求真务实观念,从国有企业的现实需要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发展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目标适中、便于操作、易于运用的实用型企业文化。

在我们企业文化的发展中,现在有六种不正确的观念,或者说是误区,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企业文化政治化。现在有一种趋向,一说到企业文化就把它同党委工作联系到一起,认为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群部门的事。可以明确的地说,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它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割裂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二者从逻辑上说是两个相交的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点是什么?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以观念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为核心,通过沟通和交流,建立合理科学的机制和规章制度,引导、教育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位,目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它们也有不同点,一是范畴不同,前者属经济管理,后者属政治范畴;二是形式不同,一个是指令性,一个是非指令性;三是机制不同,一个是规定性,一个是非规定性。 企业文化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保证,并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挥作用提供落脚点。二者在“企业”这个舞台中应该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企业文化娱乐化。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一些企业一谈到企业文化,总是与精神文明和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20多年过去了,有很多企业依然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甚至认为企业文化是党委或党支部的事,还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人来开展活动,因而把企业文化放在人力资源部门来主管,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企业文化不是政治工作不是党委的工作范围,而是一种管理行为,党委只不过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相应的责任罢了。另外,将企业文化放在人力资源来主管这也是很不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战略行为,而人力资源部门是一个企业的内设机构,不具备驾驭企业整个战略行为能力,它无法从战略的角度去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由具有战略策划能力的部门去做。(没有成立企业文化部的企业大多数是由党群部门,也有的是总经办)我们应该承认,企业文化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有联系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良好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活跃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推动、深化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但不能取代企业文化,二者不能混淆,这是由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属性所决定的。

误区三:企业文化建设万能化。把企业文化当成企业起死回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神化。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企业文化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他可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关键素,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但不能提供全部,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企业,但优秀的企业企业文化则一定是优秀的。因此,不能说我们有了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就发展了,我们的企业就优秀了,因为企业文化不能左右市场,企业文化的约束能力也不能约束所有人。但我要说的是:有了具有企业特色、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就一定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有人常说企业文化是老总文化,初听起来不无道理,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是否到位,取决于领导者是否在实践中带头尊崇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领导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领导者的推动,文化的发展就缺乏动力,只有企业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才能形成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把企业文化当作老板文化,只做执行者,不做建设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企业文化就是老板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真正的团队精神、团队意识的体现。

企业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企业文化不是由老总或智囊策划出来的,而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总结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是一种共同的行为文化。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其作用和意义更多要是体现在对全体员工的引导和凝聚上,企业文化必须靠企业自身的建设和积累,单靠企业领导者一个人是支不了企业文化这座大厦的。

误区五:企业文化建设公式化(趋同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借鉴,但借鉴决不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企业文化只可借鉴,不可复制,有一模一样的产品,但绝没有一模一样的文化。如果忽视了形式下面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基础,结果使企业文化千篇1律,毫无特色,成为了企业对外展示形象的包装袋。

任何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在方方面面都一模一样的企业,即使是生产同一样产品的企业,企业的现状、员工的构成,以及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理念、价值理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说,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要正确看待优秀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和照搬照抄某种文化模式,单纯克隆优秀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而不考虑企业自身的性质、行业特点和自身的背景,这样的企业文化好看不中用,是毫无意义的摆设。一句话,适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误区六、企业文化“造人化”.国内相当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塑造员工,包括按照领导者和组织的意图改变员工的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与此相应,这些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在内容上基本局限于人的道德品质或人品的范畴,例如,“爱国、爱家、爱他人”,“善、诚、智、勤”等等。我们认为,培育和塑造员工确实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我国家长制和官本位非常严重,强调服从和控制还是我国企业管理的突出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者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造人”,可能会出现一种不良的倾向:领导者把自己放在造物主的地位上,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先进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去塑造员工。企业文化的根本方面不是塑造员工,而是塑造企业自身。例如确立企业精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实现目标优先采用的方式,包括企业如何对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包含员工)等。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目标与宗旨,营造企业的未来。优秀的企业家把企业看成是一种社会化的个性系统,努力通过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形成健康的个性与灵魂,使企业成为为公众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机构,能够与社会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例如,惠普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卓越的贡献和成就;相信和尊重个人;在商业活动中坚持诚实和正直;靠团队精神达到共同目标;鼓励灵活性和创造性。世界闻名的惠普之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珍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海尔的市场观念是: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海尔的售后服务理念是: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我们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造企”和“造人”都很重要,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一味地强调“造人”,强调员工的接受与服从,而看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引导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创造作用,那最终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从我们四川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看,在国资委成立以来三年的时间里,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全球企业文化发展的形势来看,与国内如海尔、宝钢、上海大众等许多知名企业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的差距,今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这说明国资委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引起了进一步的关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起点,因此,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怎么样加强呢,在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这样描述的:

要树立“大文化”观念,以文“化”人,以“文”兴企,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以文化强势企业带动文化弱势企业。着眼于职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树立和推广文化建设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力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体系;大力发展钢铁、重装、水电、建筑、服务、交通旅游等行业文化;大力发展众彩纷呈、具有竞争优势的集团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多元融合、多向发展,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生态环境,创造出凝聚职工的文化力量,建设和谐、文明、朝气蓬勃的企业人文环境,打造更多的文化型、学习型企业,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职工。

“ 十一、五”期间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软硬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和重在建设、开发运用并举的方针,把软件开发与硬件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领导推进与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结合起来,把企业自主创新与兼收并用、博采众长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与运用协调一致、同步发展。

其主要目标是:要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着眼于提高文化竞争力,通过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升华,把企业的价值观、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渗透到职工思想行为中,内化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外化为企业形象的塑造。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建成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地位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模式,努力推进塑造企业精神、打造企业品牌、建设优秀团队“三大工程”建设,力争在2010年使我省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完善、功能完整、达到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牌,有特色、有亮点、有精品的“六有”文化发展目标,实现文化、管理、知识和技术的有机融合,推进企业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使我省国有企业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强势企业。

“十一、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建设优秀团队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将管理变革成果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努力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搭建企业文化平台、巩固企业文化阵地。优化企业人文环境,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切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决不能脱 离企业实际另搞一套,必须要对企业的自身情况有很很深的把握和了解,这就需要调查研究。

对存在的企业文化进行自我诊断,系统分析,看看企业创建以来,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传统作风,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对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明确现有企业文化中哪些是积极向上的,哪些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应该发扬的,哪些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应该淘汰的。

设定基本方向指设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方向、总思路。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一目标应在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彻底、全面再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使员工们形成企业所倡导的价值关和理念,同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确定企业文化再造的组织机构,这就要先确定组织机构人选,一般由公司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一起组成,然后给出企业文化再造的可行性分析。企业文化的再造的规划要有可操作性,只有便于操作,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的内在价值才能得到有效体现。

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支撑和理论支柱。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核心价值观330多年保持不变,至今仍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海尔在发展实践中总结出“创新”价值观,始终成为企业振兴和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昭示我们,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之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要想切实建立企业价值观体系,首先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企业自身所处的地位,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其经营状况着手。特别是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必须是无论社会环境和时间怎么样变化,企业怎么发展,其核心价值观都应该恒久不变。

比如摩托罗拉价值体系中的经营策略,最令人欣赏的就是它在45年的历史中的一致性:“以技术产品领先为基础立于不败之地”。在其几十年的过程中,追求领先地位的表现总结为3个明显且相关的模式:

(1)、不断开拓新产品、新市场;

(2)、不断加强、扩大和更新现有的产品生产线,发展现有市场;

(3)、不断努力,更不断改进产品品质,缩短产品周期时间;

这三种模式确保摩托罗拉在环境和时间不断变化的半个世纪保持了其在通讯领域的领先地位。

麦当劳公司的创始人克罗克在麦当劳创立的初期,就设定了麦当劳的经营四信条,即:

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快速准确友善的服务、

清洁幽雅的环境

一切做到物有所值。

也就是“品质、服务、清洁、价值”。麦当劳几十年恪守信条,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员工行为上。到今天终于成就了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开设7万多家分店的世界第一大快餐特许经营企业。

因此,我们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去很好的挖掘本企业的文化底蕴,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经营理念进行很好的梳理和提炼,培育、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一个很重要、很复杂、也很困难的事,在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根本问题。

首先是企业要追寻什么?也就是未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希望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我们称之为愿景。

第二个问题是为何追寻?就是企业为何而存在,为什么能够成为愿景中所描绘的企业?问题的回答就是企业的目的或使命,这是企业存在的根源。有使命感的企业才有高于满足股东与员工需求的目的。有这样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什么呢?叫做以厂为家、爱厂为家,这常常成了企业用来教育和要求员工的座右铭或戒条,但员工反过来这样说:我有家,我有老婆孩子,我到厂里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我干了活你就要给我钱,这是我的最大追求,我凭什么要以厂为家呀。因为你没有让员工明白为什么要以厂为家。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追寻?也就是什么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是在达成愿景的过程中,一切行动、任务的最高依据和准则。

在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中还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政治化、口号化。二是理论化。用一些学术理论观点为或过于生僻的字眼和词句,让人不知所云。三是字句过多过长。你提炼的这个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不是你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是一个宣传教育口号,它只是对人的一种精神的宣传鼓动,而不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价值观是主导企业行为的判断依据,我们所说的价值观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既不是企业老总的价值观,也不是少数人的价值观,而是被企业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同并接受的价值观。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重要问题。

企业中的所有经营行为都存在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都有价值观主导。培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真实反映广大职工的内心意愿和企盼,使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追求保持一致,突出企业的文化特色和风格。美国最大的制药企业默克公司,信奉“保存和完善生命”的价值观;麦当劳恪守“快速方便”的价值观,四川航空公司构建美丽文化,弘扬“真善美爱”价值观,他们均把企业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紧密和巧妙地结合起来,很有特色和个性,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使员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企业理念的要求。如员工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危机管理规范、人际关系规范等。

一是要引起关注。

二是要促进重视

三是要自觉认可

迪斯尼公司就是运用灌输信仰、严密契合和精英主义等手段,作为保存核心理念的方法。只要是迪斯尼的员工,不管是什么职位和阶层,公司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加迪斯尼大学的新人训练(迪斯尼传统)课程,目的是要向“迪斯尼团队的新人介绍我们的传统、哲学、组织和做生意的方式”。迪斯尼还实施严格的仪容规定。甚至早在60年代,迪斯尼乐园在雇佣员工方面,就实施严格符合公司哲学的方针。这些严格的规定,培养出了“有一种相当标准化仪容的员工。女孩通常都是金发碧眼、不爱出风头的那一类型,全都好象刚刚从加州运动装广告里走出来,准备嫁到郊区做个好母亲的女孩;男孩一律都是纯美国风格、喜爱户外运动、是妈妈总要你模仿的那种迷糊快乐的小孩。(理查德·席克尔)”。

员工——演员表上的演员;

顾客——贵宾;

群众——观众;

值班——表演;

职务——角色;

制服——戏装;

当班——在舞台上;

下班——在后台;

人事部门——分派角色部门;等等,把生活和事业看作是一场永不谢幕的舞台剧。

这种特殊语言不断强化员工的心态,由训练有素的“导演”不断在演员表上的新员工心里灌输和加强公司的理念“迪斯尼就是让大家快乐”。

迪斯尼内部的运做和培训以及管理方式大部分都秘而不宣,更增添了神秘感和精英意识,只有深深属于“内部”人员,才可以在布幕后一窥“神奇魔力”的运做情形。

进入21世纪,启用新的视觉形象系统的公司越来越多,当前的中国企业,很多品牌有着较高的品质和服务,但企业形象,特别是标志,却与自身的地位,企业战略风格不匹配,没有视觉冲击。我们的很多品牌商标、专利被国外抢注(如景泰蓝),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国际化企业形象系统已经是当前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视觉接受的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83%,11%的信息来自听觉,所以我们认为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视觉形象是依附与企业理念的,但却是依靠它广泛传播,它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清晰认识视觉形象的重要性,以艺术化、国际化、简洁易读的设计,来给予社会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来树立企业的形象。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和吉祥物。只要确定了这四种元素,其他的应用设计就会水到渠成。

基本元素确定后,就可以依据企业需求,进行应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用系统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导视系统(户外、户内);

包括:欢迎牌、企业标牌、导视水牌、企业整体平面图、建筑指示牌、道路行车指示、门牌等。

2、户外展示、广告、宣传系统;

包括:霓虹灯、灯箱、灯杆刀旗、阅读栏、车体展示、大型广告牌、旗帜、海报、报刊等。

3、办公用品系统;

包括:国内外信封、信纸、传真纸、便签、格式文件、文件袋、文件夹、笔记本、工作证等。

4、服装、识别系统;

包括:门店统一形象识别、产品包装、员工制服、工作服、胸牌等。

5、礼品系统;

包括:企业形象礼品、赠品、手提袋、文化衫、台历、挂历等。

一是树立典范:树立典范或优秀人物可以让所有的员工感受到切实的影响。

二是教育和培训:要有效的传播企业理念,共享价值体系,也为了让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就需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途径。如内部网络、报刊、论坛、宣传阵地。并利用这些途径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现实毕竟不同于理论,理论只是一种指导工具,理论说得再好也还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样,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提出只能供企业借鉴利用,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特点,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行情,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不同,不可以一概而论。而且,新型企业文化形成后仍还须继续发展。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新型企业文化,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给每个人,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需要不断地进行积极强化。因此,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还必须经过长时期、反复的宣传和强化,将员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少数人的观念逐渐变为大多数员工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功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系统化运作,坚持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方化三个层面协调运作,同步发展,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和关键。

制度化运作,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就观念抓观念,就文化抓文化,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作为硬性约束相配合,否则就会成为空对空的说教,这种制度的约束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阶段,带有硬性约束的宣传贯彻是必要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要求也是必要的,随着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制度的硬性约束将会逐渐淡化,员工的自我约束将逐渐增强,当员工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时,就达到了固化于制的效果,员工就能很好的实行自我管理,制度的外在硬性约束就消失了,而代之的是员工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就是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 ”。

通俗化运作,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阶段,提出并建立企业文化的理论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何使这些抽象的价值理理念产经营理念补广大员工所接受、所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这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必须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地消化和融合,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细节化运作。有一本书叫作《细节决定成败》企业文化是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的企业文化。我常常听到企业的同志说,要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其实深植比落地更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发现那些对企业长期目标影响重大的那些经营性的选择背后的价值观,并通过有效的途径让这些价值观发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正面作用。过去我们的企业主要采用制度建设进行管理,我们用同行业标准线来表示。然而制度实际上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种底线,因为当员工的行为在标准线以下时一般是要受到处罚的。如果企业仅仅用制度来管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古人云: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仅有制度底线的企业内,员工只有这条线作为标准,行为固然就靠近这条线,所以,经常有人违反制度就很正常了。而文化管理,我们实际上是为企业制定了一条长青线,它发挥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牵引作用,心灵上的认同,将牵引员工去追寻,而逐渐使行为脱离标准线,从而引领企业成长。因此,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细节中,这才是真功夫,硬功夫。从横向层面上,要落实到每个车间、每个班组、每个岗位,从从向层面上,要落实到每一个工序和工作环节之中,这样才是活的、有血有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落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植根于职工群众的心灵中,体现在全体员工的全部行为中。纵观我省企业文化的现状,“形”大于“行”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当一部分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目前还停留在提炼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编印企业文化手册方面,如何落地、如何植根于员工的心灵中、落实在行动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攀钢集团提出的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的“三化”企业文化建设理念,这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蕴含着文化的竞争。西欧诸国企业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的素质优势,创造了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是西方文化长期的深厚积累和直接反映。企业文化需要长期营造,不是靠一时之功就可以得来,也不是简单地经过改造就可以获取。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四川有自己的省情,因此,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绝不能盲目照搬,简单模仿,而应学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着眼点和目标定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上,夯实基础,才能事半功倍,加快发展,营造适合省情、企情的优秀企业文化。

2006年,国资委下发了《“十.一五”期间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各企业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抓的力度上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力度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文化力的发展,究其原因,我们的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需要没有同步,很多方面还没有以制度加以固化。抓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让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并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管理理念,自觉养成,自觉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所考察的大学和企业来看,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研究高度重视,无不有着强大的调研团队和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而且有着相当规模的人才队伍。目前,我省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误区,一些企业急于求成,以为提炼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编印一本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忌。事实上,这仅仅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欧州的企业文化建设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也是通过了几十年、近百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企业文化所重视的是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以“文”“化”人的发展过程,忽视了这个过程,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道理。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发展。欧州的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在企业文化的研发、建设、推广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而我们在财力和人力的投入方面不能简单地说不够,而是差距甚远。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花钱的事情,看不到直接效益,不愿意投入,企业文化建设常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的大量工作必须要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去深化,去植入,人才问题是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软肋”。引入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不解决好“财”和“才”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出路。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八篇】

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常常抱怨现在用好并留住人才实在是太难了,甚至怀疑人才的忠诚度及职业道德。因为,你可以亲自监督个别员工及个别部门按你的要求做事,但你无法每时每刻亲自监督更多的员工和更多的部门;你可以用惩罚来防止员工犯错,但你无法用惩罚让员工创造佳绩;你可以通过明确职责和程序来进行控制,但你无法做到天衣无缝、毫无漏洞;你可以用金钱买到员工的时间,但无法只靠金钱买到忠诚、热情和创造性,并使他们超出你的期望。许多管理学者们也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企业员工们心理都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企业。很简单,那就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和发展,就是看企业能否营造出持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运行机理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培育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精神,塑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环境氛围,来激发员工群体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有着重大的作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业形象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心齐,泰山移”。培养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协作与团队精神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感情紧密度、团队精神、向心力等。任何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都会建立一种感情投资机制。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同样,企业管理人员也会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企业形象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

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

企业要保持永久的创造力,必须建立起激励机制。将调动员工积极性当成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在企业中养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员工都能从中感受到事业的成就感。

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增强企业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制度规范、透明公正、运行有序的用人方针;和谐的工作环境等等都能赢得人才的忠诚,使其心甘情愿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

最新精品范文。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九篇】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引发了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高潮。目前,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方式。

在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将企业文化落地的期望寄托在企业领导者的身上,希望企业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极力倡导,我们对员工不断进行培训教育,并定期考试考核,要求牢牢记住。但即使如此,企业文化工作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因为我们忽视了企业管理者的关键作用,而这一群体是企业文化的传导群体,更是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行为与管理方式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和作用发挥。

在企业文化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履行文化责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习责任、践行责任、教导责任、维护责任、创造责任和管理责任等六大责任。

学习企业文化不仅是员工的事情,更是管理者的事情。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学习公司企业文化,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对公司企业文化能够有较深的认知和理解。管理者要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准确认识企业文化形成背景、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和内涵特点,汲取其中的先进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明确企业文化对自身及员工的要求,以便于管理者在自身工作和管理员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企业文化方向。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作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文化风貌。管理者在工作中不仅要遵守制度流程等规范,还要自觉践行公司企业文化,遵循公司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在事项决策、工作分配、员工管理、工作评价、上下沟通、关系处理中,要有意识地考虑到公司的文化标准,恰当平衡保守与进取,机遇与风险、效率与规范、成本质量与效益、个人与团队、整体与部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等各种关系。

管理者不仅要促进下属员工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修养。管理者有义务督促下属员工学习和践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有责任确保企业文化在其管理范围内的有效落实。企业管理者在与下属员工工作交往中,要注重以身作则的文化示范作用,并注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使下属更深刻地理解、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理解企业文化要求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确企业文化的要求,并提高员工文化践行的自觉性。

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文化的正常运行,并在员工违背公司文化期望时主动给以纠正,并针对此状况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每个行为都符合文化规范。同时,管理者要能够在公司制度、流程等执行过程中,要思考其是否符合文化的价值倡导,当发现有违背公司企业文化倡导的管理行为时,要能够及时向公司反馈,以采取修订措施,保证文化倡导与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和一致。

要以动态的和历史的视角看待企业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坚持中创新。关注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其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新要求,并敏感于公司新的文化现象,并对其意义和潜在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创造文化的优化变革,实现文化新发展。同时要总结公司在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价值整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进行总结、提炼和提升,形成新的文化主张,以更广泛地指导公司工作的成功开展。要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新的公司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外部发展环境要求,更好地营造管理环境。

管理者要做好本部门的文化管理工作,同时要从公司整体出发,积极参与文化管理,协助文化责任部门开展文化工作,执行各项文化工作任务,支持各项文化活动,并真诚对文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司整体文化管理水平。

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南【第十篇】

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员工的文化建设。企业秘书特殊的身份,使得其个人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本文拟就企业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企业秘书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又包括企业对外的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一些企业所标榜的企业文化,大多是指企业领导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与企业当下所拥有的实际文化有偏差,其目标的最终完成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秘书身份特殊,在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领导的意识和企业的形象,其素质品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度。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精神文化,这是核心层,涵盖了企业文化所有的精髓,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与发展前景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激励机制、酬薪机制、规章制度、职场培训计划等;三是物质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包括企业形象、办公环境、员工着装等表象的东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表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从价值导向到制度建设,处处可见企业文化的影子。

在企业文化价值链的众多环节中,企业中人是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因为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员工高度认同的基础上,任何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如果得不到员工心理上得接受,那么企业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业内有一句话很是流行:企业文化首先是老板文化,老板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乍一听,此话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咂摸,“老板的文化”只是企业领导的一厢情愿,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对企业文化的方向和实践路径固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其最终成为“企业的文化”还要有一个前提,即“老板的文化”已经内化为“员工的文化”: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与行为准则。

一些企业打造出了很多响亮的文化口号与标语,这其实是对企业文化的另一种误解。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的,不是靠几个漂亮的装饰品所能诠释的,如此表面的企业文化,只能流于形式化、功利化。其实,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其基本的路径: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企业文化个性、打造企业文化标识。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虽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初衷都是培育员工的岗位主人翁精神,鼓励每个员工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团队的执行力,最终使企业文化意识根植在全体员工心中,并体现在员工的工作之中。说到底,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员工的文化建设,建设有文化的企业首先应该从人的建设开始。

(一)企业秘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标杆示范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是推动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企业领导身体力行固然对企业文化的宣导与辐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要想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员工的内心深处,在员工中打造一个或一些标杆和楷模十分必要。企业秘书是最佳人选。因为秘书工作在领导机关,活动在领导左右,是领导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其工作风格与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领导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影响力和辐射力”。

所以将秘书塑造成企业文化的标杆,并以此向内引导企业其他员工、向外宣传公司形象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秘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企业秘书是将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联系的纽带,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使者。企业秘书人际关系的好坏关系到秘书工作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文化在员工个人建设中的效能。

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的文化,只有企业文化根植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企业才会具备从上到下的合力。企业内部和谐氛围的形成,秘书人员处于关键的位置。很多企业管理案例告诉我们:在领导与职能部门之间、在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在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秘书人员协调工作做得越好,群体团队的整体效能就会发挥得越好,团体协作的意识也就会越强烈。只有企业秘书在工作创造出和谐舒畅的情感氛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才会比较通畅,企业的凝聚力才会增强,企业文化理念才会深入人心。

(三)企业文化建设还要发挥企业秘书在文化变革中的推手作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存空间与境遇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文化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企业内部员工心理动向与企业外部环境变异的信息,是企业文化变迁的现实基础。企业秘书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的最前线,他们很容易了解到企业员工追求意义与价值观念的动态变化、市场前沿信息、其他企业的优质文化。这些信息对变革和创新企业文化十分重要。

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内容,只有充分利用企业秘书掌握的信息,企业文化才能成为“适宜的文化”,即合乎员工意愿、符合市场要求的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将,企业秘书既是企业的业务人员,又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秘书的企业文化素质,使其真正发挥“风向标”和“窗口”的作用。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会效果显著。

(一)强化企业秘书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力高效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必须要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本属精神领域的范畴,是企业管理的理念,它抽象无形的,其构成资源大多存在于观念、价值等层面。企业中制度建设与形象建设都应该建立在对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企业领导一定要通过文化信念的宣传与引导,使企业秘书真正地体悟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其对建设企业文化最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如:到底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到底什么是好的企业,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员工个体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企业秘书只有把握住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对企业秘书的约束力、鞭策力才会加强,企业文化才能内化为企业秘书的思想力。

(二)强化企业秘书对企业文化的执行力理念如果不付诸于实际,那将永远是空中楼阁。企业文化不但要内化于内心,还要外化于行动。目前许多企业文化还停留在喊口号、做样子、发册子等表面文章的建设上,缺少行动上的真正落实。企业秘书工作业务量大,业缘涉及企业内外,其任何一项行动都关系到企业文化的传递与宣扬,所以企业领导一定要督促秘书在办文、办事和办会等活动时,将企业的价值观、战略目标等文化理念渗透其中。秘书工作无小事,只有企业文化成为了秘书工作的行动指南,秘书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员工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标。通过企业秘书工作作风的示范作用,企业员工有了个人文化建设的榜样,一个个抽象的企业文化概念便变得真实可感,具备了很强的操作性。

(三)关注企业秘书的个人发展

优秀的企业秘书属于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明确的职业生涯的目标与人生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秘书个人的发展需求,适时地给予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或加薪或升职。充分的激励,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企业秘书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向全体员工发出一种信息: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并不矛盾,如果以企业的价值观为自己工作指南和行动纲领,认同于企业文化,实践于企业文化,那么企业就会给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秘书是服务性的职业。就企业秘书而言,为企业领导服务、为企业各环节部门服务、为企业员工服务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胜任建设企业文化领头羊的角色,企业秘书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信息处理、文字口语表达等能力,提高自己职业道德水平。管理、约束、刺激只是外力,只有企业秘书自律自重,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企业文化才会在其宣导和推动下深入到企业员工的内心。企业员工的文化建设,必须先从企业秘书的个人建设开始,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35 2153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