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培参训总结(优质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国培活动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提升,拓宽了教育视野,增强了实践能力,推动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我的国培参训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我的国培参训总结

我的国培参训总结 篇1

黄金周刚过,我就踏上了开往重庆西南大学的列车,在那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参加工作已十三年了,我从来没有过这样长时间的学习机会,在过去的工作中,自己也曾怀着许多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在教学这块土地上耕耘、播种点什么。人们常说:心有多宽,舞台有多阔。我也曾经这样去努力着。奋斗着,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师,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所拥有浅薄的知识而不安,一直渴望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对于国培脱产置换培训这个难得的机遇,我在来之前就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必须要学点知识,丰富自己。

挥手间,三个月的国培学习就这样在感动和收获中结束,当我手里握着要回家的车票时,我却茫然了,心里很不平静。

一、以化缘的心态学习丰富自身理论知识

学海无涯,多年来的闭门造车,让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上黔驴技穷,举步维艰。因此此次的西大之行,我来学习,就是抱着化缘的心态,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维空间,以归零的心态,虚心地悦纳一切。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中,我专心地听每一个教授的每一个讲座,认真记下他们所说的对我打动很深的每一句话。

开课第一天,川外学院陈志彪院长作题为《教育家的师德情怀》的精彩演讲,至今仍记忆犹新,作为教师,读书教育本人,教书教育别人。要想教育好学生,得要不断的学习;翟渝成老师的‘求索上进,矢志不渝’,道出了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真情投入,爱心无限’,说明了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特级教师李月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一位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书……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鼓足勇气,不怕出丑,大胆地交流发言,讲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珍惜每一个和教授、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是在当面聆听各位教授、老师教诲中澄清了很多对语文教学的模糊的、肤浅的认识,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感悟。

二、丰厚的收获收获中感动

第二阶段的影子研修,我们被安排到了长寿实验二小学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感动的也很多。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实验二小的校园文化教育的用心。校园里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优美宁静的校园,悄无声息地对学生进行着熏陶;而风格各异的班级文化,则充满着童真与童趣,展现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而这一切,都是二小领导和老师的素养和善于学习营造的文化氛围。

(二)、兢兢业业的精神

刘建文校长给我们介绍过:二小的'老师们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勤勉已成为了一种工作惯性。确实,我们在二小的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师们工作的认真和用心。教室里,构建高效课堂,办公室里,精心设计教案,细心批改作业。开展各种活动、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随时都可以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忙而有序,精神抖擞,这都源于二小的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孩子的爱。

(三)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实验二小对教育新的教育模式孜孜不倦的追求。课改路上质朴、坚韧、执着。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十年磨一剑,十年来,实验二小的全体干部职工摸着石头过河,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灵感,在忐忑中上路,终于摸索出1133课堂模式。课改憧憬灿烂、光明、美好。在灿烂中回眸,在光明中前行,在美好中期待!是呀,现在的实验二小,无论每一节课,都呈现出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那片理想的课堂风景。

(四)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实验二小领导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住宿的地方没网络,刘建文校长便很快为我们解决了问题,还风趣的说:语文老师的感情很丰富,应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长寿湖畔,篮球场上,无不留下刘校长的亲切的身影。或许没有人想到手下有近四百位教职工的领导会是如此的温文、谦逊和大度包容。黄桷湾校区刘云贵副校长的《构建生命灵魂的课堂》让我们道出了课改的真谛。他常给我们说:所谓生命灵动,就是要变以‘我牵蜗牛去散步’教师中心式为‘我跟蜗牛去散步’的学生主体式。当然给我们关怀的还真诚务实的余金樯校长,谦虚热情的黄磊主任,以及不吝赐教的各位指导老师。

在这里,我们感受很多……

三、交流心得体会运用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的学习,则是以交流总结为主,在对第二阶段的学习交流汇报会上,各小组代表发自肺腑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学员的阵阵掌声,均表示要以一日三省吾身的姿态,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并且用心保持着这份热情,在反思中不断丰富教育的智慧,在实践里享受快乐的教育人生。

常言到,活到老,学到老,已离休却一直坚持指导我们的周光旋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教育家,他们都是从教育的研究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从语文中走来,只有不断的解读,才能发现新的东西,从而避免在教育中的墨守成规。避免学生在追求价值取向上的单一。

总之,通过三个月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很多,记得有个同仁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学校时,我感觉自己还像个老师,而在这里,我却觉得我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的确如此,在学习期间,无论所接触到的教授、专家学者、校领导还是上课的老师,无不都是知识渊博,温文儒雅。台上的发言,台下的点评,他们横溢的才华无不让我感到汗颜。我每听一个专家的讲座,都在接受他的理论之前去深入地思考,尽量理解得透彻,用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检验这一理论知否至少符合我所教的学生。比如:我在听取了李达武老师的讲座后,我更是惊讶,我从来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到原来一堂国学课也会上得如此轻松。而我,却一味的机械教法不但让学生很累,甚至把作者的本意弄得面目全非。刘云贵副校长也告诉了我,一篇古诗文的教法:解码还原比较。我想这些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方法不再机械,不再单调。

三个月的学习,我没回过一次家,没旷过一天课,认真的做好听课笔记,认真写好日志,觉得学习生活非常充实,所做的牺牲也非常值得,回味这三个月的收获,足以用丰富来形容。首先,受到了教育,理论上也好,实践学习也罢,都是很大的鞭策。其次,我接触到了很多教学流派,第一阶段各位教授、专家学者精辟的见解,第二阶段的《追寻理想课堂新教育理念》课上的百家争鸣,知道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他们的认识虽说有些不同,但这些理念中都闪耀着对教育的思考。

在时光荏苒,如一条泥鳅,来不及抓住,便从我手心滑过,三个月的国培生活转瞬即逝,但它给我留下的却是永恒!在收获中感动,在感动中收获。国培,我追梦的脚步因你而更加坚实有力;国培你注定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我的国培参训总结 篇2

我的国培参训总结新村中学王玉安

20xx年9月起,我有幸参加了“国培(20xx)-云南省农村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班的学习,在网上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收获颇多:眼界开阔了,观念更新了。现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勉。

第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培训成了我放松的途径。在多年的教学中,自己的专业知识已经萎缩,知识面也变得越来越窄了。没有深层次的学习过,充实过。培训中,我感受到不变无法求新、学无止境的氛围。可以说,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是一潭死水,而是要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在国培学习过程中,我还懂得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是什么,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哪里,我又该如何通过学习来弥补和完善自己。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也就避免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学习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就会在教育天地里大显身手,不耽误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这也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我日后的专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是老师怎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明灯。有了对整个课文的了解,结合所教班级的特点。老师可以量体裁衣的进行课堂的教学。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

第三、思想观念的转变——反思,提升自己。

人的思想观念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变化的。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只有经历了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才能成长。以前,我十分重视经验,却很少吸收新鲜事物和信息,几乎不怎么认真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听了饶玲教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的讲座,认识到自己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的“低效”之处,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后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第四、树立新的学生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在听李淑华教授的讲座时,我有幸拜读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刘校长这样的一席话:“现在老师眼里的缺点也许正是该生异于常人的特质、或许包含着若干年后的成才因素。这一切可能,提醒着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应有的尊重,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为未来的一生好好地准备。”这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引起了我对自己原有学生观的反思,让我对心目中的“差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相信这种新的学生观的转变将对我今后的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第五、树道养德,重新构建教育观

当前,“应对型”、“功利型”等教学方式,在很多地方仍在滋生,根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此,至使学生的道德水平严重滑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根源在哪里?之前,我一片茫然。然而,听了专家、教授们的授课之后,我顿时“柳暗花明”。

1.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重构。一个教师应该像赖大仁教授所说的那样:“把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求知问学统一起来。”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现代化人才”。

2.教师正“人”必须先正“己”。“教师的道德水平应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等。虽然当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从容、淡定、宽容、尊重等在快一个学期的远程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了感激和期盼。国培结束了,我希望永远都有培训,时刻有人对我的教学进行启发和督促。让我们教育者光荣地,坚定地,创新地,信心满满的走下去,走出一条教育的阳光大道。

我的国培参训总结 篇3

国培广南学员杨昌亮

通过从20xx年10月13日到12月31日的网上培训学习,无论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提升英语教学理念,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英语教学道路如何去走,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提高修养。

本来我一直喜欢在课余看点教育理论书籍和教学杂志,感觉自己懂得不少,但听完了几位教授的讲座和报告之后,我发现我需要学习得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吸引学生

二.知道并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创新与策略

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我也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过“听做、说唱、玩演”教学法,往往是想的很好,组织过程出问题,不是没效果,就是无法把学生从游戏中收回来。学习之后根据理论指导、活动范例,结合自己的英语教材,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材的活动,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比起原来,进步多了,我想在实践中不但学习,不但反思,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

理论上得到加强和提高,具体的教学方法受到启发,学习之余又

用于教学活动,找到问题,仔细反思,用心解决,这是本次培训最大的成效。虽然是短短的两多个月,但我们能够在网络上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学习,节约时间成本,十分方便快捷,真正达到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这对农村教师来说,的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是,作为教师的提高学习永远不会结束!相反,这是继续教育一个新的起点,作为一个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我今后希望能够多参加类似的培训。培训后,我将认真做好反思,认真整理学习笔记,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上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把我们在国培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样,把它应用于其他学科之中,促进自己的多学科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多科”教师。培训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一切差距归到最后都是观念上的差距。观念支配行为,观念决定

行动。对孩子来说,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分数不是唯一的追求。行为背后体现的是观念

总之,我觉得通过这次的培训和不断的学习对自己教育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很难,要想成为骨干教师更难。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永远是一个学习中的,成

长中的教师。

35 4399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