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调研报告【通用9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本次健康调研报告分析了居民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揭示了主要健康问题及改善建议,旨在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是否能有效促进健康管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健康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健康调研报告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1

劳教制度自创立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劳教人民警察正是这一制度的忠实执行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多样性、复杂性的出现,劳教人民警察工作场所的封闭性,交流学习的滞后性,劳教警察这一群体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现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因此,研究和解决劳教民警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身心健康是生活的前提,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

劳教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接触面比较狭窄和其他社会压力等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劳教人民警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某所78名劳教警察的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六十多名劳教民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容易犯困,特别是工作稍长,就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即使充分的休息还是会感觉很累,做事经常丢三落四,说话常常出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 。

2、数十名劳教民警感到无缘无故的焦急、紧张和恐惧,莫名其妙的担心,坐立不安。

3、多数劳教民警都有对自己做法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虽然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总是无法摆脱。如总是怀疑自己是否把门锁好、煤气是否关闭,电灯是否熄灭等,常驱使自己反检查才能放心。还有就是反复洗手,虽然已经洗干净,没必要再洗,但控制不了自己,反复地想去做。

4、个别劳教民警只要进入管教区就紧张害怕。如劳教人员生病,个别的民警就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虽然医生说不会,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害怕。

5、少数劳教民警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总感觉前途暗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因此,重视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减轻其心理压力,对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造成劳教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工作场所的封闭性

劳教场所大多处于偏僻的地方,劳教警察每天都在高墙内工作,使他们进行反思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劳教所与地方党政机关部门之间联系、联谊等交流活动甚少,加上劳教工作方式的不变性,使他们与社会变化的多样性不相吻合,时间久了,劳教警察与社会的差距在逐渐的拉大,使一些劳教警察产生了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2、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由于劳教警察每天接触的是劳教人员,而劳教人员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过多的直接面对社会的阴暗面,加上劳教警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劳教警察的情绪、性格、心情难免受到不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难免遭到破坏,造成有的劳教警察酗酒、思维混乱、压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遇事易激动、自制力差等各种心理问题。

3、工作职责的繁重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虽然比较单一,但是工作职责确异常繁重,一是劳教人民警察长年累月的工作在第一线,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是劳教警察长期面临的工作状态,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二是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健全完善,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劳教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责任追究力度逐年加大,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随之加大。三是劳教人民警察长期超负荷工作,但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与矫治。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而劳教人民警察情绪的不稳定性,又容易导致劳教人员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场所安全隐患,危害不容忽视。

4、工作任务的单调性

劳教人民警察的工作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劳教人员解教一批又一批,而劳教人民警察每天的工作却没有多大变化。一成不变是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容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对工作、生活没有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长年累月,在心理上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精神上容易造成精神萎靡,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容易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效,危及场所安全稳定。

5、工作环境的危险性

为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创造良好平稳的发展环境,劳教场所不断强调安全稳定,一方面,“防逃跑、防非正常死亡、防所内案件、防重大安全事故”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要确保“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改造好”。为此,劳教警察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多进宫、顽危性、流窜、暴力团伙性及吸毒等劳教人员的不断增加等,使劳教民警自身安全受到威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惊恐等心理障碍。

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就劳教人民警察工作的现状而言,解决其心理问题,我个人认为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采取积极措施,尤其是个人更要有积极的心态。

政府:

1、设立劳教警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XX年4月,公安部政治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公安机关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全面展开。我们监狱劳教机关可以采取类似措施,在有条件的监狱劳教机关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充分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服务,逐步建立形成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普查、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开展心理素质测评、建立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等,为解决劳教人民警察心理问题提供帮助。

单位:

切实解决从优待警问题。

1、加强工作管理制度,杜绝超时超体力劳动,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教人民警察的休息权利。严格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为职工提供一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工作环境。

2、加强学习交流,拓宽劳教警察视野。在工作学习中要积极开展学习交流,积极聘请专家教授来所授课,答疑解惑,不断为劳教人民警察充电,使其知识、心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积极落实职工疗养制度,为劳教人民警察开拓视野,缓解压力提供平台。

4、切实改善监管软硬件设施,加快劳教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注重技防,加强人防。

5、大力提倡建设和谐型团队、学习型团队,使每一位劳教人民警察都有一个愉悦的心境和氛围,使团队更有凝聚力,更有创造力,更有战斗力。

6、丰富广大劳教人民警察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团队活动,每年可以组织一次野外拓展训练,提高团队意思,也是化解和消除民警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个人:

1、学会认识自己,愉快接纳自己,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随意退却,要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2、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培养自己宽阔的胸怀。

3、发展兴趣,放松身心。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调节生活节奏,让人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4、学会放松,听音乐、运动。当你觉得压力很大时,可以先放松一下,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或去做体育运动,使大脑重新积蓄能量去解决问题。

5、学会倾诉,把自己不开心的事向知心朋友和亲人一吐为快。

6、学会微笑。笑能给人自信,这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我们真诚地向一个人微笑,他就会对我们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我们充满自信。

劳教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多种多样,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良策也是系统的、有效的,政府、单位、个人三管齐下,逐步建立应对健康问题的良好机制,创造舒心愉快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劳教机关指日可待。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2

省教育科技工会高校部对我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拟定了50个问题,涵盖了教职工的自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品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建议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在接受健康调查的人员中,男教职工:2664人,占调查总数的51%,女教职工2520人,占调查总数的49%。其中30岁以下25%,30-39岁30%,40-49岁30%,50岁以上15%。在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博士11%,硕士26%,本科41%,大专15%,专科以下人员7%;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39%,科级38%,处级21%,校级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调查显示,1200-3000元占58%,3001—5000占35%,5000以上占7%。被调查人员绝大部分为一线教职工,切实体现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

我们在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学历,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在承担着创新理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教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

二、健康状况分析

(一)身体状况让人堪忧

从数据中反映出:教职工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只有11%,感觉良好%,感觉一般%,也有%的教职工认为身体较差。患有职业病的情况:颈椎和腰椎病占34%,咽炎、鼻炎占26%,精神紧张占13%,头昏、失眠占13%,静脉曲张占8%,其他占6%(表一)。教职工的常见病主要有:胃病、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四种。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教职工的占57%。从感冒的周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职工占35%,一年感冒好几次的教职工占46%。

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处亚健康状态占有一定数量。突出表现在浑身酸痛无力和精神衰弱失眠两个方面,比例高达50%,经常感到疲惫的教职工占26%,时常烦躁易怒的占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占45%,精力较差的占15%,精力很差的占2%。近40%教职工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并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以上这些疾病的产生,都是与教师职业的特点相关联,由于坐立的工作时间较长,讲课时间长,吃饭不规律,休息没钟点,加上长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劳逸结合和适当锻炼,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身体严重透支,不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也给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激烈竞争中,教职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压力。通过调查显示出,90%以上的教职工从不同程度上认为工作压力大。压力主要来源:29%的来源于科研课题的压力,24%来源于发表论文晋升职称的压力,11%来源于教学科研成果考核的压力,还有16%来源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压力,家庭负担的压力占11%。从休息时间表上看,晚上11点前休息的教职工占38%,晚上12点后休息的占40%,凌晨一至二点休息的占22%;从业余时间的主要用处看,做实验、钻研业务的教职工占19%,备课、完成论文的占21%,电脑前浏览信息的占26%,用于第二职业的占8%,用于其他休闲的占26%;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看,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至6次的教职工占7%,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至4次的占16%,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至2次的占45%,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2%。

从心理症状的调查中看,有46%的教职工平时会感到紧张,有10%的教职工会感到恐慌,有12%的教职工感到终日心神不宁,还有12%有教职工常感到有不幸的事要发生。这些教职工经常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现象,还有的教职工出现头痛、耳呜、口干、胸闷、便秘、多汗等症状。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3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xx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于7月中下旬对以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主题的“农民健康行”xx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卫生局情况汇报,抽查了县合管办相关档案,召开了中医药从业人员座谈会,先后深入到县中医院、卫生院、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实地查看了农村中医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突出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县政府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中医药工作列入“农民健康行”活动主题,成立了“农民健康行”xx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同时按照《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中医院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提高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地位。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纳入了县城建设整体规划并提到议事日程,中医院经费实行了财政预算,今年预算安排45万元。 xx年,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二)突出网络建设,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一是加强中医院建设。目前中医院拥有业务用房9400平方米,开放病床101张,年门诊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年手术1500台次。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18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35%。xx年与xx年相比,中医院资产总值由170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增长23%。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县政府决定将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到马鞍新区,计划征地30亩,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开设病床200张,总投资4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论证和环评工作,省发改委已立项呈报国家发改委,征地工作、建筑设计正在抓紧进行。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全县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3家乡镇卫生院创建为“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兴院示范单位”。治河渡卫生院地处城郊,面对县级医院的竞争压力,通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该院桥头门诊部全部为中医药科室,其中医药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20%。团洲卫生院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0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30%。能提供中草药3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同时,注重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了辖区内农民健康档案,针对个体差异,为农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药治疗方案。全县50%的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参与预防保健。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突出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逐年显现。

通过专科建设,极大提高了我县农村中医药服务比重和服务能力。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其中,县中医院的骨伤科是该院的拳头科室,也是省级重点专科。该科室年收治病人占全院病人总数的40%。中医院的针灸康复科、颅脑外科、中风专科日益受到全县人民信任。治河渡卫生院的肝病专科已开设10多年,在全县享有盛誉,曾治愈了大量危重肝病患者。县注市中心卫生院设有中医骨伤科、中医肝病专科、风湿理疗专科、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科等四个中医特色专科,开展了针灸、推拿按摩、牵引、小针刀和封闭等项目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的定点介入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元至6月份,中医定点介入治疗患者234人次,中医中药治疗患者245人。xx年上半年全院中药收入万元。通过专科的建设,中医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突出人才培养,中医药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一是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师承教育、外出进修等形式,培养12名县级中医药技术骨干。二是培养基层中医药人员。以集中脱产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共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7人。三是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共选送110人参加了中医药大中专学历教育,已有68人获得毕业证。乡镇卫生院从事中医药工作的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四是采取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活动,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来传授学术经验。并选派48人到市中医院参加了“冬病夏治”技术培训活动。

二、困难和问题

(一)中医扶持政策难以到位。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但没有像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一样发展中医事业,即使有一些扶持的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

一是中医院预算经费没有增加。我县中医院预算基数为45万元,且去年和今年没有变化,而医院各项费用逐年增多,按照同步增长要求,预算严重不足。

二是中医专项经费没有列入常年预算安排。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和建设、中医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经费得不到保障。

三是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得不到落实。省市县都出台了要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西医与中医以相同比例报销。

(二)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农村中医药优秀人才匮乏,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已寥寥无几。在全县农村中医药人员中,近几年,虽然开展了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但目前仍存在学历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差的矛盾,在解除群众疾苦方面没有优势。

(三)中医西化现象严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医医院及其他医院中医专科门诊为了生存,迫不得已采用西医的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严重影响了服务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致使传统的中医逐渐淡化。部分中医药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逐渐放弃简便、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而采用西医诊治,中医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收费低廉。据调查:一次针灸理疗仅收15元,与西医的一次注射费相当。一副中药汤剂也就几元钱,利润低,报酬少。同一所医院,同样职称,同样上班,中医医生比西医医生要少几百元一个月。据反映:一胫骨骨折病人如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和中草药治疗,仅需xx余元,通过西医开放性手术治疗,则需1万元左右。因此,绝大部分医院和医生都会采取西医治疗手段。

(四)中医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卫生局设立的中医股并入在医政股内,中医管理职能难以履行到位。我县作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没有单设中医股,仅有1名兼职管理人员,与上级对我县中医药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建立协调机制,健全中医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积极扶持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加速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调整时财政支出结构,将中医药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中医事业费和中医专项经费占县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同时将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 %的政策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医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用人优惠机制,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和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扎根基层。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人才,注重发挥名老中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采取名医带高徒的形式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注重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培养基层实用型的中医临床人才。切实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中医药是我们祖先与疾病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县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做好中医药的宣传工作,提高对中医药地位作用的认识,让广大群众成为中医药服务的受益者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促进者。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集邮事业同样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深化,步入21世纪的全国县一级集邮协会的各项工作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县级邮协的会员队伍不断萎缩减少,集邮爱好者的集邮热情与过去相比也显著降温。县级邮协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走出阻碍发展的怪圈,再次弘扬起集邮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普及性的集邮活动朝着良性发展的道路迈进,成为当前各级邮协值得认真思考和正视的问题。就此,笔者想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稳定集邮专业人员队伍,为集邮活动营造宽松的环境。

加强对集邮协会的领导,稳定集邮专业人员队伍,这是县级集邮协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邮政部门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大多都放在了邮政企业的扭亏增盈、经营发展上,而对各级集邮协会的领导、支持和投入,都有所削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能正确处理邮政企业发展和基层邮协活动的关系。不少邮政企业的领导认为,集邮活动难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目前集邮市场萎缩、疲软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对集邮活动的支持和投入相对减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基层邮协的发展。

二是负责基层邮协工作的集邮专业人员为了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疲于奔波;有的还为订报、发展储蓄等繁多的额外任务,牵扯大量精力,因此无时间顾及邮协工作,造成基层邮协工作基本陷入瘫痪的状态。

三是基层邮协的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经常更换,导致人员素质的下降。

以上因素,制约着县级集邮协会的发展。笔者认为:邮政部门要根据集邮协会工作的需要,多配备能胜任本职工作、业务熟悉的专职干部,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提供必要的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只有这样,集邮才能逐渐形成宽松的环境,县级集邮协会才能得以长远发展。

二、稳定基层邮协骨干会员队伍,提高邮协的凝聚力。

基层邮协会员骨干队伍是邮协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集邮“内行”的作用,稳定他们的集邮心态,是基层邮协是否有生命力的前提。会员骨干大多数都是“铁杆”邮迷,与邮协感情很深厚,对集邮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绪。因此,基层邮协对会员骨干要持尊重的态度,增强他们在基层邮协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这样就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邮协活动才能有声有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做好稳定会员骨干队伍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稳定中间,狠抓两头”的办法,把壮大老年集邮队伍和青少年集邮队伍的工作抓起来。老年人有充裕的时间和较为稳定的收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集邮大军;而青少年又是集邮队伍的后备力量,只要抓好两头,集邮事业就会向前蓬勃发展。

三、加大集邮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

十多年前,社会上不少人把邮票当作可供投资的商品和快速致富的手段,进行了不少误导宣传,使集邮的文化属性和主要的社会功能被扭曲,造成了集邮的社会形象下降。因此,要想重塑集邮是先进文化的良好形象,就必须加大集邮是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组成部分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重要的宣传纪念日,在群众中宣传集邮文化的先进内涵,传播集邮知识,培育集邮氛围,拓展集邮覆盖面。其次,要抓住机遇,主动依靠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支持,让集邮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成为群众不愿割舍的高雅文化生活内容,以达到启迪参与者的爱国热情,提高文化素养,培育高尚邮德,为文明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目的。最后,要积极开展社区集邮文化活动,以此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开展集邮活动是集邮协会的生命力,也是邮协团结、凝聚会员的有效手段。所以,除了加大集邮宣传力度外,关键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激起广大邮人与集邮爱好者的参与意识。一要充分利用“集邮者之家”这块阵地,更多地举办集邮知识竞赛、集邮知识讲座、佳邮评选、邮品交换等活动,增强会员对集邮的兴趣,提高会员的邮识水平;二要举办普及性的“开放类”、“—框类”邮展,逐步提高参与者的集邮兴趣和水平,增强集邮的吸引力。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集邮协会遇到了不少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然而,在邮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集邮“服务先进文化建设、服务邮政事业的发展、服务广大会员”的宗旨,充分发挥邮协骨干、会员和广大集邮爱好者的作用,县级集邮协会仍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得以快速发展;集邮事业也将会以其特有的思想性、知识性、史料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5

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支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生命时报和武田制药共同发起健康未来大型公益项目在京举行。活动现场,《儿童健康成长调研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据了解,此项目将历时三年,计划每年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一系列公益和健康教育活动,希望通过实际行动给予这些特定群体切实的帮助和健康教育支持。作为该大型公益项目的第一个公益活动,将重点关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部长白书忠表示:作为健康未来项目的第一个公益活动,我们将重点关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唤起家长和更多的社会公众对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活动现场,《儿童健康成长调研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此项调研历时40天,覆盖北京、上海和贵州三个地区,共收集3242份调研问卷。报告内容显示:在饮食营养方面,超半数受访者的孩子经常吃火腿肠(%)、膨化食品(%)和冰激凌等冷饮(%)等零食食品。在身体发育方面,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孩子身高低于平均身高10%就是疾病;另外,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分别存在身材矮,身形消瘦、超重虚胖,过早发育和体格发育落后,运动能力下降等发育不良问题。

针对报告内容,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专家伍学焱教授指出:饮食习惯关系到儿童健康!有些父母过度溺爱孩子,长期无原则地顺应孩子们不合理的饮食要求,这往往是导致孩子们挑食、偏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结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进生长发育的合理营养,产生两极分化营养不良和肥胖,两者都属于营养失衡问题。从三个地区的报告内容来看,营养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在身体发育方面,从报告内容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问题重视度较高,但在进行自我判断仍然存有一定误区,如超四成家长认为身高低于平均水平10%就是疾病。此外,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儿童发育异常问题。参与该活动的专家呼吁: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

关于当前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

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领域也出现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现象。为把握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为主题,认真研究各类文化在与少年儿童不断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少年儿童群体中存在的热点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并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少年儿童 热点文化现象 特点 问题 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1、和谐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基本前提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2、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

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儿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触各类资讯,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全球化视野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空间,如何应对文化渗透,保持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全面与系统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生活状况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研究的时代性和导向性。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7-15周岁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70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5份,有效率为100%。按照年级段、区域、学校类型等为分类依据随机抽取样本,同时考虑到包含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热点文化现象

1、少先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锻炼自主能力,培养民主意识

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决定的,是一种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特点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健康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少先队文化发展使少先队所倡导的一切理念、一切价值的综合形成一种影响场,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少先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队员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

★热点文化现象: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发展势头强劲

上海市少工委于20xx年4-5月开展的普查显示:大多数红领巾社团是在20xx年之后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团的成立时间为2-3年,可见近年来红领巾社团数量增加比较明显。红领巾社团在社区少先队中也有所发展。红领巾社团在活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兴趣爱好型、文体娱乐型、专业学术型、社会公益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

少先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参与度非常高。调查显示,%的少先队员表示自己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的红领巾社团,其中,%参加过学校的社团,%参加过社区的社团,%两者都参加过;队员参加红领巾社团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学习更多知识(33%),获得快乐(31%),锻炼、表现自己(%),老师或家长安排自己参加(%),交朋友(%)。调查还显示,有%的队员表示自己喜欢社团的活动;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作用认识依次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开阔视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提高素质(%)、学习社会交往(%)。

调查中,队员反映红领巾社团的问题依次为:活动新颖度还不够、队员自主性不够、与社会联系度不高、活动经费不足等。队员的改进建议主要有:走出校园,联系社会、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更新、活动时间上增加、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利、能得到更多指导等。

2、学校教育主导儿童发展: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全面发展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学校提供有效载体,鼓励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各展其能,发展个性。体验教育活动在学校大力开展,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尽管面临一定的课业负担,但广大队员仍乐于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在认真完成基础学科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健康的爱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各学校也普遍重视体卫艺科工作,加大投入,鼓励冒尖,涌现出一批体、卫、艺、科方面的特色学校(或学校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有所长的队员。

★热点文化现象:阳光体育锻炼积极开展

据调查,上海少先队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段依次为体育课、双休日和节假日、放学后、课间与午休、早晨。其中体育课是队员参加锻炼的最主要的时间段,而课间与午休并没有被队员充分地用于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一些小学已经开始尝试推迟上学时间,并把上课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于学生晨练。

对于体育锻炼,家长和辅导员老师均表示赞成和支持,绝大多数队员也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表示十分欢迎。%的队员表示愿意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自己的认识,认为参加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科学的生活习惯、紧张的学习生活使自己腰酸背疼,适量运动能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调查中,也有个别队员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运动,理由为:没有时间,要学习、不喜欢运动、就是不想动、学校里没什么好玩的、在学校体育锻炼,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等。

调查显示,最受队员喜爱的10种运动项目依次为: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篮球、跳绳、足球、乒乓球、骑自行车、溜冰和各种游戏。可见,球类项目和轻巧方便的休闲运动项目颇受队员喜爱。男女生在喜爱的运动内容方面有差异。男生最喜爱的5项运动依次为:足球、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则是踢毽子、羽毛球、跳绳、跑步和乒乓球。

3、传统文化与儿童道德成长:汲取传统文化养料,传承优良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文化根基。少先队重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引导队员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点文化现象:受洋节日冲击挑战下的传统节日认同

传统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等,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形态的背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生动可感的历史,无疑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传承教育的最好教材。调查显示,除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之外,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一起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在问及你最喜欢什么节日时,%选择六一国际儿童节,%选择春节,%选择国庆节,%选择圣诞节,%选择中秋节。至于喜欢的理由,选择热闹的为%,选择可以放假的为%,选择家人和朋友都很重视的为%,选择洋气,外国人都过的为%,这说明少年儿童虽然重视一些传统节日,但普遍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4、流行文化与儿童的成长认同:媒介影响日益加大,流行文化认同显著

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成长各个阶段发挥着心理暗示与情绪模仿等作用。流行文化具有轻松娱乐、释放压力、发泄情绪、排解烦恼等作用,与之相适应,对娱乐的追求正是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天然需求与权利。然而,面对在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日益丰富复杂、形式多样的流行文化,处于成长与发育之中的少年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处理流行文化、大众媒介、青少年儿童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路之一,有助于让少年儿童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正确认识与对待大众媒介及其广泛传播与制造的流行文化。

★热点文化现象:从超级女声到好男儿

从20xx年的超级女声到20xx年的加油,好男儿,都受到了多数上海少年儿童的喜爱。调查显示,表示非常喜欢的占66%,表示无所谓的占%,表示不喜欢的占%。少年儿童喜欢超女和好男儿的原因主要为满足个性表现、自我表达以及公平参与等。此外,选手、节目主持人、评委、pk环节、美女帅哥组合等也是吸引少年儿童眼球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显示,少年儿童对超女和好男儿的评价也趋理性和客观。在问及你评判心目中的好男儿的标准时,选择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的为%,选择积极向上的为%,选择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为%,选择形象亮丽的为%,说明少年儿童更看中的是好男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值得少年儿童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

5、网络环境下的儿童发展: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量

互联网在上海少年儿童中已经有了极高的普及率,网络已经深入了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少年儿童也在互联网信息的充分运用中悄然改变着学习方式,这些信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方便了他们对知识的搜寻、吸收,甚至缩短了他们与长辈之间知识量的距离。面对正经受网络大潮影响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教会队员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热点文化现象:网络信息依赖情况加剧

据中国少年雏鹰网调查显示:在完成各种拓展性、研究性作业的时候,队员的信息获得方式主要为网上搜寻(%),明显高于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老师、家长(%)和自己实地调查、采访(%)。当问及布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文章时,%的队员表示完全由自己思考完成,%表示借助网络,但大部分依靠自己完成,%表示大部分内容借助网上信息完成,另有3%承认很多时候网上直接剪切下来就行。

网上信息有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搜寻便利、节省时间等特点,方便了少年儿童的知识获取,但同时也存在信息重复率高、缺少新意、权威性差等缺点。长期依赖网络搜寻信息,会削弱少年儿童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制约他们的发散思维训练,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与社会的重视。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6

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我区妇女保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近年来,区卫生局、区妇幼保健院对孕产妇系统管理相当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健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督促各医疗保健机构贯彻落实,规范全区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促进保健管理指标的完成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确保全区母婴平安。

__区20xx年共有产妇7555人,活产数7662人(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产妇分娩人数17276例,活产数17443例,外省、市流动孕产妇5152例)。叶酸补服7377人,叶酸服用率%。产前筛查 3399 人,产前筛查率45%。住院分娩7555人,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7053人,系统管理率为%。产后访视7218人,率%。高危孕妇筛查1332人,高危筛查率%。高危产妇管理1332人,高危管理率100%,高危产妇住院分娩1332人,高危住院分娩率100%,无孕产妇死亡与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一)政策支持,确保妇幼保健工作有序进行 每年召开妇幼卫生工作专题会议,先后下发了《__区妇幼卫生工作要点》、《__区推行农村孕产妇区、乡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工作实施方案》、《__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管理实施方案》、《__区高危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实施方案》、《__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__区妇幼保健院危重孕产妇报告和评审制度》、《__区创建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区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促进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进行。

(二)坚持五不漏,确保提高妇女保健服务质量

一是辖区内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门诊每月提供孕妇与高危孕妇建卡信息,保证机构孕妇及高危孕妇孕情不漏报;二是村保健员挨家挨户掌握孕情与出生情况,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例会收集相关妇幼卫生信息,保证各村孕产妇名单不漏报;三是实行区、乡、村三级保健网络互通孕产妇信息,高危评分15分以上的孕产妇区级保健人员一同进行监管,确保所有孕产妇不漏报;四是孕产妇保健管理实行“双签字”制,要求村级保健人员对每位孕妇产前访视至少三次,产后访视2次、高危孕产妇增加访视次数,坚持不漏访;五是加强育龄妇女中高危人群的管理,做到计划外怀孕妇女的不漏管。

(三)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确保孕产妇的健康与安全

在孕产妇保健管理过程中,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做分工不分家,团结又协作,对每位孕产妇从妊娠、分娩直到产褥期结束形成一条龙式的保健服务体系,确保孕产妇的健康与安全。

(四)突出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

我区从20xx年6月开始坚持运用高危贫困孕产妇救助项目来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每年定期进行2次孕妇集中高危筛查活动,如20xx年对全区1028名孕妇进行了规范的产前检查与高危筛查,筛查出高危孕妇236名(其中高危评分20分以上孕妇12人),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3%。《__区妇幼保健院危重孕产妇报告和评审制度》__要求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每月组织专家组对危重孕产妇病例进行评审一次,将评审情况填入《__区危重孕产妇评审表》后每月或每季度上报区卫生局基妇股。高危贫困孕产妇还可以享受到5000元以内的贫困救助金。20xx年救助贫困高危孕产妇8例,救助金额达102896元。

1、经费缺乏。政府对妇幼卫生的经费投入与妇幼卫生工作的公益效益任务还不相适应,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机制。 2、部分服务项目还有待提高。孕产妇与儿童管理率,特别是流动孕产妇与0—6岁儿童健康管理难以到位;免费婚检率、农村免费妇女病普查率、产前筛查率、地中海贫血筛查率等都有待提高。 3、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还不够完善。在城区存在二级网络现象,主要表现在5个社区,这些社区的妇幼保健政策和妇幼保健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严重影响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如20xx年2例孕产妇死亡(1例为流动孕产妇、1例为计划外生育)均发生在城市社区。另外,原有的村级妇幼保健员由乡村医生替换,现在的乡村医生大多是年龄较大的男性,不便于做妇女保健工作,导致孕产期健康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4、依法管理力度不够。辖区内具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私立民营医院管理大都欠规范,超范围执业与截留重点高危孕产妇现象较严重,产科服务质量不高,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5、城乡孕产妇妇幼保健服务差别大。一是国家规定的一些惠民措施城区孕产妇难以享受。如农村的孕妇由村保健员统一发放免费的叶酸,城区的孕妇在药店购买的叶酸片大都不符合剂量;孕期保健检查频率不是高危的在5次及以上,高危的在8次及以上,农村的由村保健员进行产前随访,定期督促进行产前检查,按时参加孕妇学校,掌握孕产期保健知识;而城区的由于缺乏监督管理,往往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于农村,特别是一些流动与计划外生育孕产妇只做B超检查,不做常规检查,城区孕妇享受不到免费的集中高危筛查,高危孕产妇的漏筛漏管,致使母婴存在安全隐患。村保健员会定期到产妇家里进行产妇与新生儿访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母婴平安;而城区的大部分产妇享受不到,从而发生一些危险。

二是医疗保障有区别。如__区符合计划生育的农村孕产妇产前筛查纳入特殊门诊报销范围,而城区孕产妇不能享受;符合计划生育的农村孕产妇在区妇幼住院分娩平产实行全免费,剖宫产报销1650-1950元/例;而城区居民医保平产是报销900元/例,剖宫产报销1500元/例。三是医疗救助方面有区别。《__区农村贫困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实施方案》救助对象是持有__区农业户口或持有外地农业户口并与__区农村居民结婚,经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高危孕产妇的可享受400元—5000元/1例的救助,而城区孕产妇没有此项救助政策。

(一)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经费的投入。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孕产妇与0—6儿童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一部分到妇幼保健院,实行孕产妇与0—6岁儿童健康管理基本检查全免费,并将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实行全免费。提高妇幼工作人员待遇,对稳定妇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区、乡、村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特别是基层妇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议村级妇幼保健员由三位一体的计育专干承担村级妇幼保健工作;建议政府出台建立社区居委会三级网络妇幼保健人员相关政策文件,确保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完全落实到位;要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障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及系统管理率的逐步提高。

(三)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建议宣传部门,特别是电视、广播、报刊要多报道刊发妇幼保健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健康教育知识,多做妇幼保健方面的公益广告,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大家都来关注妇女儿童,提高她(他)们的健康水平。

(四)加大母婴保健执法力度。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民营私立医院的管理,对一年分娩量不足300例孕产妇的助产医疗机构进行取缔,便于医疗市场的规范化管理,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平安。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7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年,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根据统计、调查等资料,对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作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截止到今年3月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05,277人,出生婴儿62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自然增长率为‰。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见下表:

年 度 总 人 口

(人) 出 生

(人) 出生率

(‰) 死 亡

(人)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符合政策生育(%)

20xx年 222,785 1,837 819

20xx年 217,796 1,809 777

20xx年 207,904 1,932 768

二是《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证率逐年上升。自20xx年起我们在全省以 “直通车”方式发放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后,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调动了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见下表:

年 度 现有一孩数(人) 领证人数(人) 领证率(%) 农村领证率(%)

20xx年 36,084 24,154 100

20xx年 35,543 244,433 100

20xx年 34,811 23,093 100

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金额逐年递增。我们在建立《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信访案件查处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六个不准”规定,杜绝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和“滥作为”的现象,倡导人性化执法、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使社会抚养费征收金额逐年呈上升趋势。在20xx年,全县征收社会抚养费万元;20xx年征收社会抚养费万元;20xx年,全县共征收社会抚养费 万元。违法生育现象明显好转,也为提高全县的符合政策生育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信息化建设得到提高。我们投入万元,更新了4个乡镇微机。在建立新户卡阶段,先后四次培训了乡级统计员和微机员;组织各乡镇统计员、微机员在富林乡进行了户卡模拟填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动乡、村干部360人,利用近1个月时间,入户核采集基本信息。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认真填写新家庭户卡,及时更户卡数据。为保证质量,由计生局业务副局长带队,深入8个乡镇抽查户卡填写情况,共抽查82个行政村的4,101户,发现误差限期整改,保证了家庭户卡档案填写规范、准确、信息变更及时。在新wis系统数据录入阶段,及时升级新wis系统,对录入进度慢的乡镇,我们采取多人多机录入。在数据审核校验阶段,发现有漏项的或逻辑不符的,及时更改,按时完成了全县新wis系统数据的录入、审核和校验工作,由于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在后期打包上传数据时,全县8各乡镇一次成功。及时把数据上传到省人口计生委规统处,保证了新wis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针对我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实际情况,计生部门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培训日程表。从去年10月下旬起,每月集中培训技术服务人员1次,每次2天,每次集中培训。为严肃纪律,端正学习态度,集中培训时,实行点名制,事假的一次扣100元,迟到早退的一次扣50元。全县的技术服务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唯恐落后。科技大练兵活动历时六个月,投入近2万多元,采取多媒体直观教学和专家面对面辅导的方式,集中培训6期,累计12天,进行业务考试6次。3月9日,全县19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全部参加了全市的科技大练兵技术大比武考试。取得综合排名第四名的成绩,通过这次科技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即培养了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团队精神,又提高了她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是优质服务得到有效开展。在深化优质服务上,计生部门改变过去开展“三查一治”服务时间长、参检率低的做法,从2月25日至3月末,集中利用35天时间,由各乡镇服务站负责,以村、屯为单位,统一出车126台次,接送育龄妇女到乡服务站接受“三查一治”生殖保健服务,现场宣传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技术力量不足的乡镇服务站,由县服务站协助,摸清了年初的孕情、环情、病情,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准备在挂锄期间,又组成医疗小分队,入村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截止到3月末,共普查10,852人,普查率为%,患病率为%,治疗率为%,患病人群得到及时救治。

七是服务环境得到改善。今年我们把服务站形象建设作为提高乡镇服务站服务能力的重点,按照服务站形象规标准,扩建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按照设计图纸,准备新建了浓河镇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和富林乡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凤山镇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祥顺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有望在12月份投入使用。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农村奖励扶助制度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工作成效显著。严格实行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的“四权分离”管理运行机制,认真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资格确认和上报工作。目前为止,对 20xx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对象进行见面、资格审查、三级公示,审批327个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县民政局、县残联积极配合,经过层层审查和三级公示,共确认132个特扶对象,以全部足额兑现。20xx年的奖扶.特扶对象正在申报审查中。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稳步推进。公安、卫生等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的通告》,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确保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农委、扶贫办.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利用春蕾助学计划、阳光女孩计划、青春风采计划等载体,“计划生育“三新”活动”,开展主动争取政策和资金,解决资金万元,资助53个贫困计划生育女孩家庭.17个计生家庭脱贫,并发挥40个致富典型的辐射作用,用利益导向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孩成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政策,切实维护了女孩的合法权益。

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

近三年,每年的三月份。县、乡、村三级联动,重点对新婚、哺乳、生育旺盛期和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走访,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摸清新婚情况、现孕情况、计划外出生情况和流入流出情况。计生局成立督察组,局长带队,不定期抽查各乡镇深入基层走访服务活动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仅三月末今年我们共抽查了8个乡镇的16个行政村、57个自然屯,夯实了人口统计数据。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是早、非婚现象仍然存在。**县是农业县,农村人口占80%以上,养儿防老等传统的生育观念仍根深蒂固,早非婚现象仍然存在。见下表:

年 度 女性初婚(人) 19周岁以下(人) 23周岁以上(人) 早非婚率(%)

20xx 975 18 230

20xx 851 23 179

20xx 732 14 185

由于取消了计划生育管理费,我们对早婚人员的计划外怀孕缺乏相应的处罚手段,单纯的宣传教育很难奏效,给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是计划外二、多孩生育现象有所抬头。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得到了改观,但是,人们需要一个男孩及“儿女双全”的愿望还比较普遍,尤其是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考虑到老有所养,所以不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也要再生育;再婚家庭为求家庭稳定和日后生活保障,也要再生育。这是二孩、多孩计划外生育增多的主要原因。20xx――20xx年,计划外二、多孩生育有所抬头。

见下表

年度 计划外出生人数

(人) 计划外

二孩

(人) 计划外

多孩

(人) 计划外

生育率

(%)

20xx 111 76 35

20xx 91 66 25

20xx 119 78 41

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差距很大,而且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工作难度加大。如果计划生育工作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违法生育现象的反弹,影响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三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老化。由于我县计划生育干部队伍超常规的稳定,缺少技术服务人员.加之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很难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保健服务需求等等。

这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中心工作,以推进综合改革,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力度,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三)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五)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解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六)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8

一、健康检查结果

我县共有17个乡镇(管委会),参加此次体检的儿童有2120人,其中0—5岁的儿童1853名,占体检率的%。 县妇保院对体检的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等检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查出患儿xx86人次,总患病率达%,疾病例数1240例,疾病检出率%。通过检查,我们发现xx县0—5岁儿童身体素质不太乐观,呈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现象;查出沙眼和贫血儿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导致总患病率和疾病检出率较去年同期高,患病率前三位的依次是:龋齿、沙眼、贫血。儿童龋齿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沙眼患儿99%是集体儿童,贫血患儿占体检数的%。3岁以上儿童有鸡胸、漏斗胸、肋外翻、x型腿也较多,视作维生素d缺乏病后遗症,查出患外科疾病的都是男孩,病种包括斜疝、包茎等。儿童体重和身高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上升,但较who推荐的标准参照人群值仍有明显差距。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独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长对小孩过于溺爱,没有合理的调节儿童饮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普遍,导致食欲减退或偏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如城镇儿童龋齿发生率达41%。

二是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据调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不足,农村家长缺少幼儿保健意识,一些儿童因早期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留下后遗症。如:肋外翻、鸡胸等,特别“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差尤为明显。近年来,xx县外出谋生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许多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小孩留守在家由老人照看。由于爷爷、奶奶缺少科学育儿的知识,育儿方法守旧,“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大部分“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较差。xx县20xx年5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只有 %,离规划要求85%的指标有较大距离。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xx县城乡儿童之间营养和健康状况差异明显。在平茶、藕团、大堡子、三锹等边远山区乡镇,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儿童膳食结构单一,导致身高、体重不足,营养不良;而县城由于营养摄入过度而出现儿童肥胖症则不断增加。

四是儿童营养不良监测与控制的长效机制不完善。近几年,xx县的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发展迅速,每个乡镇都有1—2个民办托儿所、幼儿园,这些托幼机构是我县0—5岁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集中地,其卫生和饮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但是我县目前对托幼机构的管理方面并没有出台完善的儿童营养不良监测与控制的长效机制,在检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园不仅师资力量不够且卫生和饮食条件差。

三、对策与建议

综合我县目前的情况,可按“四个强化”加强儿童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儿童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卫生、妇联、广电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编印儿童营养知识宣传手册,制作儿童营养知识电视专栏、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举办科学育儿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避免过于溺爱儿童,增强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县妇联要充分利用各类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医生对家长科学育儿进行指导;县妇幼保健院可开设儿童营养门诊,开展儿童营养咨询与营养疾病诊治,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减少儿童疾病、儿童营养不良率,以增进儿童的体格、智力发育,为未来储备体智双优秀的人才。

三是强化监测,在托幼机构定期开展儿童营养监测。教育部门要把儿童营养监测指标纳入托幼机构年审的“必达”指标;妇幼保健机构要定期开展儿童营养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做为评选健康幼儿园的必要条件;卫生监督部门要严格托幼机构儿童集体食堂的许可办理条件,对儿童营养指标不达标的托幼机构要吊消办学许可和卫生许可证。

四是强化控制,建立健全儿童营养不良监测与控制的长效机制。建议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妇幼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改革,强化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质量,探索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孕产妇、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设立儿童营养不良监测与控制专项经费,有效控制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 篇9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儿童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儿童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对促进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乌海市妇联注意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从家庭教育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儿童心理素质。

一、市妇联开展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

(一)努力从源头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市妇联积极推动保护儿童权益法规政策的落实,注重从源头上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结合《儿童发展规划(20xx—20xx)》的实施,市妇联把家庭教育纳入了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总体框架之中,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纳入本地普法规划。印发《乌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终期考核评估方案》、《乌海市妇联关于对全市儿童摸底调查的通知》,在多方努力下,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文件。

(二)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能优势。把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心理健康、卫生保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作为儿纲”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召开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会议,讨论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对市妇儿工委23家成员单位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并在组织协调和监测评估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关注孕产妇死亡率、加强未成年人司法办案专业机制建设、巩固义务教育率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了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全面实施。市妇联为深入贯彻《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与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全社会维护儿童权益的服务网络。

(三)积极构建保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依托家庭教育协会、学校、儿童家园的工作阵地积极搭建保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好妈好爸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等主题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为生命护跑”、“我是文明宣讲员”等形式多样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14人,专职队伍441人,志愿者队伍

7950人,社工队伍68人,服务指导家长78905人次。涉农社区建立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的有8个,经常开展指导活动的有6个;社区建立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的有55个,经常开展指导活动的有48个,充分发挥儿童工作者、专家、优秀家长的作用,对辖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给予有效指导和帮助,开展个性化多样性的服务。举办“母亲课堂”、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讲座105场,15000余名家长及儿童受益。争取到6个留守流动儿童家园并建成使用,累计服务留守流动儿童近5000人次。

二、当前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在保护儿童心理健康中家庭教育方面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我市现有19万户家庭,经常接受各类家庭教育培训的家长有7。8万,超过20%的家长从未参加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活动,家长自身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学习、接受专业儿童健康指导的占比明显不足。当前,很多现在家庭缺少的利于孩子成长的元素,部分家长存在“孩子都是老师教出来的,我们家孩子听话,那都是老师管得好;我们家孩子调皮,都怪老师没教好!”的心理,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未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不注重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与学校的沟通配合不够,导致缺教少护、教而不当。还有很多家长对儿童的要求很高,重学习成绩不重全面发展,以分数定儿童的优劣、看不到儿童其他方面的优点,容易导致孩子唯分数论,容易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都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二)我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我市现有少年儿童6。99万人,其中留守儿童85人,虽然留守儿童占比不大,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市儿童工作的一块短板,从其他地区的案例来看,留守儿童就是我们社会的“事实孤儿”,导致留守儿童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容易形成孤独无助的心理和被抛弃的感觉。在7—11岁这个启蒙关键阶段,是其价值观和道德人格的起始养成时期,需要加以细心的呵护和正确的引导。而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缺少了父母的呵护和引导,其思维发展和价值观的养成都可能产生偏离,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情绪状态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和伤害远远大于物质的贫困。

(三)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妇联注重牵头协调,进行社会调查和理论研讨,发动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家长学校;教育部门负责指导中小学、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负责办好新婚、孕妇、婴儿家长学校;宣传部门负责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关工委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同志对家长学校教材进行重新修订,总结典型经验。但从在总体上看,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没有实现全覆盖,单靠妇联组织难于聚集广泛的社会教育优质资源和多样化的指导模式。

三、从家庭教育工作角度,保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始终坚持儿童为本,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的各种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各级教育机构要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教育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

(二)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外出务工的父母是鞭长莫及,而社会零星式的关爱行动不是长久之计,要真正做好教育、培养和保护留守儿童这项综合性社会工程,必须由政府统筹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就业机会,留住广大劳动力在家、就近工作,尽量减少留守儿童人数,增加亲子教育机会。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特别是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城乡儿童活动场所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三)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区社会支持网络。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设计较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街道、社区家庭教育基地纳入社区教育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社区优势,建立家庭咨询服务网络,采用多样化形式扩大活动覆盖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儿童心理健康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保障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而这需要全体家长、教师、学校、社会联起手来,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35 3609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