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书范例(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研究报告书范例(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研究报告书【第一篇】

教学效率比较高。

一方面,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大大缩减教师的备课时间。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对幻灯片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效果等素材进行快速的`整理与修改,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授课过程中,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充分借助多媒体不但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

高校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比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有利于突出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使学生在这些内容上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去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与此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教师对同一个物理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从而极大的充实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及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的一些概念会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因此很难用语言进行形象的表述。基于以上这种现象,造成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从思想上抵触物理这门学科。但是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动态图画的演示,加上声音以及文字表述,因而使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脑海中印下了这种物理模型,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的热情。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显然多媒体教学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当然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其实,多媒体教学并没有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效果。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并没有完全适应多媒体教学,分析其原因是教师的经验不够丰富,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多媒体教学欠缺灵活性。

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一边写一边讲,频繁使用的公式或者定理等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写上,既可以长时间保留,也可以随时擦掉,方便且灵活。但是多媒体教学只能放映教师做好的幻灯片,因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同步性与灵活性方面有待欠缺。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只能逐次播放课件,在播放下一个课件时,上一个课件就会立刻消失,不但不利于学生记笔记,而且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记忆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了。

课堂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多媒体教课模式的运用,虽然可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但是极大的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可能使教师产生懒惰的心理。

研究报告书【第二篇】

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npv=4,759万元(计算期11年,其中:建设期1年,生产期10年,折现率按8%计算)。

财务内部报酬率。

irr=%。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基本评价指标。

项目扩建投产后,可带动农民发展花卉生产7000亩,果树8000亩,无公害蔬菜10000亩,水产品养殖水面1000亩,农民增收9300万元。

就业效果。

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对财政的贡献。

财政年收入增加500万元。

投资盈亏。

项目中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相对比较稳定,表明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研究报告书【第三篇】

最近有很多市民都患上流感,我们都很想更深一步了解流感这一常见病例。于是,我决定做一次调查。

1、上网浏览查阅流感的起因。

2、从报刊上搜集有关预防流感的知识。

3、通过多种信息途径,了解更多流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措施介绍。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网络流感的起因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报刊预防流感的知识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网络、报刊、书籍流感疾病介绍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症状: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1、流感现在正在威胁着我们,因此我们更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注意室内通风。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牢记流感症状,如果自己或他人有此症状,立刻通知大人或送至医院检查。

2、流感是个及其危险的家伙,大家一定要注意卫生,爱护自己,希望流感能尽快远离我们。

研究报告书【第四篇】

作为一位研究人员,如何写出一份精心的研究报告是非常关键的。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个人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研究报告写作的经验,包括选题、文献查阅、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第一段:选定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就是选定研究课题。在选择研究课题时,需要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的现实问题,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课题,对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更为重要。其次,选择熟悉的课题可加速研究过程,得出实质性结果。而且,课题不宜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要符合个人的能力和实际条件,确保能够全面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段:文献查阅。

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文献查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献查阅不仅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全面了解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参照前人经验,还可以从多方面获取研究的素材和数据。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应当遵循查阅的文献必须是真实、可靠、科学的原则,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要警惕虚假、不实的信息。文献的查阅占了研究报告功力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广泛的文献查阅,取得更为丰富的资料。

第三段:研究手段。

在研究过程中,选择科学的研究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研究手段能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多种,比如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时,应该对实验设备、样本选择、条件变量等要素进行无菌净化,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定性研究方面,可采用各种调查问卷,通过访谈等方式收集显性或隐性信息。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会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

第四段:数据分析。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研究报告撰写的关键环节。在处理数据时,要尽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析要客观公正,不能出现主观臆断现象。在数据分析后,还要进一步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继续进行推论和总结,得出结论。在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需要说明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一步,就是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要规范、条理清晰,并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报告撰写的完稿阶段,不仅要注意论点是否连贯,还要统一格式风格、字体大小等方面的要求。此外,报告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审定,确保内容无误、完整、规范。总之,研究报告不仅要有研究深度,还要具有精确表达和完整规范的写作特征。

总结:

研究报告的写作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但它也是一项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重要工作。这些写作经验是在个人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的,不同的研究人员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方法。但无论是哪种经验,都能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出更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研究报告书【第五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获得信息的渠道。

1、拍摄有关的采访记录。

2、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等渠道。

3、记录村民及行人的口实。

三、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1、廊桥自古以来是我市山区农民涉水渡河的工具,同时也是乡民遮风挡雨,乡村公共聚会的场所。今天,如果从审美的角度观赏,它不仅是充满了古人智慧的高技术含量建筑物,它们还与周围的.景色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有如梦幻般诗意的画面。而这样美丽的廊桥,在丽水的青山秀水间,历经了千百年风雨,还保留着134座,其中木拱廊桥有40座,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又能闲庭信步。

据了解,现存的白龙桥已经修建多次,桥廊、桥屋不见,而且与古桥原址有了不同。记者在现存的白龙桥上发现,桥的一头摆放着一块大清光绪十四年的碑石,“白龙桥碑记”烙下了岁月的痕迹,记者不能从头到尾看清原文,只是据村民介绍,知道碑石上记载的都是当时捐钱建桥人士的名字。“古廊桥建设是白龙桥百姓多年的期盼,村民们都非常支持,所以白龙桥村涉及到的100多亩土地150多户农户的政策处理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基本完成。”俞建新告诉记者。浙中中心镇,又是婺城区政府所在地,因此,重现历史上的“白龙桥”,恢复古代廊桥,还其真实面貌,既有历史意义,又能为婺城新城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独特风景。

2、古廊桥的存在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前西边村子的人买菜、上学、进货得绕路走,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很不方便。现在可是大不相同了:现在要买什么东西,不过十分钟,还可以找在对面的人聊聊天,在以前,谁会大老远的去啊!

3、再说说以前,在以前,人们买菜很是麻烦,一去就要买好多,以免下次再花时间了,进货也是,好久才来一次。所以大家的生活很是不便,只是那么一条河的距离,就造成如此多的难处。

4、“但这里的河中有不少鸭子,有点难闻,况且这儿的水有点儿急,还容易滑倒,有点危险。”很多人都这样说,他们觉得应该在桥上、河边挂一些牌子,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也想要有人来管管这些鸭子,以免影响到了人们。而且在河道的上面,两边没有护栏之类的东西,若是一不小心摔下去就不好了。

四、结论。

白龙桥的古廊桥历史悠久,是一道充满文化古韵的风景,应当好好保护。许多人对这座桥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的环境也是不错的。人们在这散步、看书、谈天,很是惬意。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便利,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很是充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研究报告书【第六篇】

汉字,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我做了这份研究报告。

1、通过上网查阅,了解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其它方法。

汉字的起源:传说,仓颉从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好”整理得到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汉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谐音: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汉字真有趣,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研究报告书【第七篇】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把原由政府的财政统一分配投资的体制变成了由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格局,打破了由一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因此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评价结果,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是项目建设单位决策性的文件。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合资理由根据。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并认定项目确实可行后,才同意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如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我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求把提交可行性研究作为建设项目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即较详尽的规划出此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总体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劳动定员、三废治理、建设工期、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并为下一步实施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操作方案,初步设计不得违背可行性研究已经论证的原则。

工期长,还需要大批的移民迁徒,因此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更加详细,可作为计划综合部门实际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和编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家提出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过去那种普遍存在的条块行政隶属关系和无经济责任的状况已大部分被合同经济关系所代替。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可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同国内或国外有关组织和生产业主签订项目所需的原材料、能源资源、运输、工程设施、工程发包、水电供应以及资金筹措等协议合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拟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供需采购计划的依据。可行性研究中对拟建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认为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拟定的新技术引进和采购新设备的计划。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向国土开发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依据。因为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国家开发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可行性研究具体审查用地计划,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可行性研究为确保项目达到环保标准,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办法,这些信息可作为环保部门对项目进行环评、具体研究治理措施,签发项目建设许可文件的主要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因为运用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一旦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矿产资源储量、工业性实验数据不完整,不能满足下一个阶段工作需要时,负责初步设计的部门就需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一步开展有关地形、工程地质、水文等勘察工作或加强工业性实验,补充有关数据。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行性研究不仅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值得投资,要进行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这就需要严格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审批制度,确保可研报告的质量和足够的深度。假如在设计初期不能提出高质量的、切合实际的设计任务书,不能将建设意图用标准的技术术语表达出来,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设计全过程。如果使工程的初步设计起不到控制工程轮廓及主要功能的作用,或在只有一个粗略的方案下便草率地进入施工图设计,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肯定会出问题。

可行性研究中的总的目标如控制不好,使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设计者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往往造成产品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概算必须在可研报告估算控制范围之内,初步设计未获批准,不得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断追加投资使工程管理失控,造成“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如果设计项目管理早一点介入到建设前期中去替业主把好关,在设计前就对项目设计提出一些功能要求,设计中变更工作量就会减少,设计周期就会缩短。由于设计任务书不完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不够,使设计者无从下手,其结果是设计图纸泛泛而绘,边设计边施工,很容易匆忙急就,草率交图,给施工和项目建设管理带来困难。

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业主建设单位希望挖潜降低工程造价,特别是一些民营、个体业主,他们缺乏懂技术的专家为他们的项目认证、研究,因此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做为设计依据的基本文件就很不规范。可因人而异,条款过于简单,可执行性差,往往还隐藏着一些可行性研究中应解决的问题,不能为设计阶段提供良好的设计环境,造成设计工作不应有的反复,甚至在施工中产生过多的设计变更,造成部分工程废弃及延误工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设计项目管理尽早介入,就建设规模、标准、投资限额等,协助业主完善设计任务书,选择优秀的方案设计,这样可使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更切合实际,更便于控制建设标准,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最终目的。

因此,搞好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项目管理这两个环节非常有必要,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做的`不细,决策失误不但工程项目没有经济效益,而且损失可能是惨重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项目管理是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及投产后经营效益责任的重要手段。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勘察设计及工程咨询单位必须实现两大转变:一是改企转制,由过去的附属于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转变经营机制,由过去局限于特定行业开展单一业务的职能型机构,转变为面向投资建设全过程服务、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社会中介机构。在当前加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企业内部改革,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入世”在即,一旦加人wto,外国工程咨询设计机构将进人中国,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形势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工程咨询设计单位要勇敢地走向市场,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设计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图纸上每一条线、每一个点和数字都代表着技术责任和一定数量的资金,设计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我国工程项目中推广和运用ndic条款是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

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从事可行性研究的人员要真正树立为国家、为建设业主服务的精神,熟悉国家和地方对项目建设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准确掌握有关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技术,真正做到科学地、独立地、不受任何干扰地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为社会提供质量精良的产品。

据专家测算,在设计阶段可以控制70—85%的工程投资,后面的施工、材料、劳务只能控制15—35%。设计咨询和设计审查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和惯例,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就难以和国际接轨。因此,要树立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管理的权威,推进设计技术进步,确保投资效益的成效,必须坚持内行咨询内行的原则,不能搞外行咨询内行。这对节省投资,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报告书【第八篇】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由“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组成。在这三大领域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的教学相对较难,特别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宇宙》单元,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天体星空的内容,由于宇宙天体与小学生的生活所处空间较远,加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受限等原因,学习理解时往往比较困难,故本单元教学难点多,学习效果差。对教师而言,由于教师对宇宙天体教学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与支撑,教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身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受现行教学评价影响,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故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灌输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宇宙天体知识,感受到浩瀚宇宙无穷的魅力,而且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怕学情绪,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探究宇宙的兴趣,与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如何改变这一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双怕”困局,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这一“双怕”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教学内容看: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其与我们的生活时空差距大(相对而言,宇宙中的时空是宏观的、抽象的,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微观的、具体的),对其中的现象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虽然本单元教学仅是宇宙知识的起始内容,但需掌握的知识仍然不少,如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太阳系组成、星座等,这些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历,故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嵌入式”的,而非在原有知识与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一种演绎、归纳与提升,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从学生思维能力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束手无策,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学生对浩瀚宇宙中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难以在脑海中予以想象,造成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

从教师自身看: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科学教师大都以培养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的“通才”为目标的师范毕业生,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支撑,面对宇宙天体知识,老师很难驾驭课堂。

采取的措施与行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我们提出“建模教学法”,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建立模型,简言之为“建模”。这一理论在数学界研究运用较为广泛,指通过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本课题中的建模仅指通过运用多手段、多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从而理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所谓模型是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描述,以揭示系统的功能、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当然,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将实际物体小型化或大型化的实体,科学课的模型既可以是一个装置、一个计划、一份草图,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想象。本课题所指的宇宙空间模型不仅指将宇宙空间小型化的模型,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合理的想象,让宇宙中各种天体不断运动变化及产生的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并组合,形成大脑中的宇宙空间模型。本课题尝试利用资料、形象、实验、图形、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一、资料建模。

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再提升。课堂学习是学生认识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学生认识与学习的全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能通过运用书籍、影视、网络等资料资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已有知识。毫无疑问学生平时通过许多途径也了解了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但都是零星的、独立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宇宙是朦胧的、模糊的,课前可以布置查找资料,帮助学生把那些不完整、错误的知识及时的替补,使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宇宙空间模型,为后续的建模做准备。本单元资料的收集贯穿于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课前为学生开出相关的书目,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普世界》、《小学生自然百科》、《科学探索者》丛书中的《天文学》、《中国少年科学(6—9岁)》丛书中的《太空邻居》等,还鼓励学生浏览中国月球科普网、星空天文网、梦幻星缘天文网等天文网站,让学生把得到的第一手文本资料按教材的内容分类,通过整理分析学生们对宇宙单元的大部分内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宇宙空间模型。

二、形象建模。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宇宙》单元学习的内容离学生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宇宙的天体——地球上,时刻都能看到昼夜的日月星辰等变化,都能感受到四季冷暖交替等变化;“远”是因为宇宙浩瀚无边,而我们肉眼可视的范围又是如此的狭窄,遥远的宇宙太空还有多少陌生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对于人类已知的宇宙领域也是让许多人为之“着迷”。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按课本言传口授,用具体的、庞大的数据描述、介绍天体,学生听了往往惊叹不已,只知道很大,但到底大到怎样的程度、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怎么样,仍然一知半解。实践表明,通过强化式的记忆,虽然能记住相关知识,但在学生头脑中知识间往往“支离破瘁”,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形象,也就体会不到宇宙的浩瀚,更加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利用比喻,把学生实际能观察的事物、现象与遥远的宇宙空间事物、现象联系起来,沟通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形成宇宙空间模型,真正体会宇宙的浩瀚无边。如把宇宙比喻为一片汪洋大海,我们人类所认识的那一部分时空——总星系,就是大海中的一处岛屿,银河系只是小岛上的一个小石块,太阳系是粘附在这块小石块上的一颗沙粒,地球就更渺小;把恒星比喻为一台功率强大的探照灯,那么行星就只是站在探照灯边缘的一只小小萤火虫;如果站在远太空遥望银河系,侧看它像体育运动中抛掷出的铁饼,瞰视则像急流中的大旋涡。还利用图片、录象,把天体大小对比的图片、天体运动的录象展示给学生,如《太阳系》一课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太阳系天体大小真实比较图,让他们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太阳系模型。

三、实验建模。

实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模型的建立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手段来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比较直观的再现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天体运动的模型。本单元教学中,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球”运行所引起的月相的变化,是本单元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更是知识测试的重点。在教学时,如果仅通过一般的讲解与演示,学生的认识仍然普遍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而且很容易忘记相关知识,表现在考试中,往往错误率较高。虽然我们的教学不是仅为了考试,但这一失分现象表现出来的是学生对知识不理解而造成的。教学时,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用篮球代表月球(一半用白色粉笔涂白代表太阳照亮的一半),黑板代表太阳,学生围坐在中间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月球围绕着地球逆时针运动,让学生记录月相的形状。这个模拟实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把遥远的宇宙空间发生的,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连续观察才能观察到的完整现象展示了出来,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完整的月球运转的空间模型,从而让学生知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四、图形建模。

教学示意图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常用方法,由于其具有明显的简洁性、方便性、灵活性特点,普遍为教师教学所接受。画示意图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如在日食和月食的模拟实验的同时,让学生用示意图(见下图)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表示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做好模拟实验,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月相变化及日食、月食成因的模型。《太阳系》一课中,在学生交流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的基础上画出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书本提供的数据表来画太阳系的模型图,从而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发现八大行星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是非常大的,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建立太阳系的模型,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活动建模。

活动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参与、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形式。宇宙浩瀚无边、奥秘无穷,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宇宙,光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我们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有趣而且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结构模型。本单元典型的实践活动是制作月球卡、观察白天月相、制作太阳系模型和北斗七星模型、观察星座等,如制作月球卡,让学生课外用电脑幻灯片、word文档或文字等形式制作月球卡,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很认真的完成了,其实制作的过程也是他们建模的过程。

成效。

通过一轮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明显得到加强,特别是通过举办小报展览、宇宙影像资料展播等形式,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有所增强,有的班级还掀起了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潮,自发组织宇宙探秘小分队,利用晚间或周末时间到乡下观察月相及星空,形成的观察报告参加市国际天文年评比活动、区小学生科学观察日记比赛,有7人次获奖。

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阅读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积累丰厚的教育信息;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一些成绩,如:总结撰写的《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关于宇宙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获区科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市二等奖,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等。

反思及后续研究。

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1、研究工作缺乏持续性。《宇宙》单元的教学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课题的具体实施只有一个月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新产生的问题来不及解决,新的想法又只能在下一轮的教学中再作提升。

2、研究成果推广普及面不广。由于本次研究研究十分注意课题的实践性与针对性,选择的课题也十分单一,参与研究个体也仅是六年级的教师(实际只有1人),教师参与面不广,受益面也不广,成果的运用也难以得到推广。

3、观察(观测)缺乏统盘考虑与安排。观察(观测)仍是建模的有效途径发,也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相对集中,在安排的天体星空观察(观测)中,往往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观察(观测)目标。

因此,在下步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吸收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以增强研究的持续性,增强研究成果运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观察有个统盘的考虑,特别是在适合学生观察(观测)星相天体景观的节点上,要及时发布消息,引导或组织学生观察,增强学生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寓抽象的知识于平时的观察观测之中。

35 3332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