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实习总结精编4篇
测绘实习提升了专业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未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测绘实习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测绘实习总结 篇1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数字测图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绘软件应用》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首先在学校任选一块150*150 m的区域,通过GPS-RTK对图根控制点的测量得到坐标和全站仪对碎步点的测量得到坐标,然后将测量的坐标数据导入到计算机里,用Cass展绘测量的点,根据草图,连线、标注、绘制成1:500的地形图,加图幅、成图、打印。主要掌握的内容有:1,GPS-RTK的原理及使用流程; 2,全站仪直接测碎步点坐标的作业流程; 3,用Cass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成图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统一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全站仪、棱镜、标杆、GPS及手簿) ;
2,选取150*150 m的区域,选图根控制点(我们选四个,编号分别为641、642、643、 644)并砸钉;
3,用RTK在已知控制点上测量WGS-84坐标(4组),对照并输入老师给的相应点的54坐标,解算出转换的参数,利用这些参数测出图根点的54坐标并记录下来。
4,归还RTK;
5,在一个图根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量仪器高、开机,建立测量文件(我们的文件名是ch0964),输入测站点的点号、坐标及仪器高;
6,在另一图根点立棱镜,并用全站仪对准棱镜,输入后视点(即棱镜点)的点号、坐标、镜高;
7,按测量键,测绘后视点坐标,跟记录的比较检核,如果正确,就开始碎行碎步测量;
8,在碎步测量中,领图员要绘制草图和安排跑尺员的跑尺位置;
9,完成全部的测量工作后,到实验室导出数据,并归还全站仪;
10,将导出的坐标数据文件改成dat格式的;
11,打开Cass软件,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的测量坐标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12,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绘制成1:500的地图
13,加图幅,在绘图处理----任意图幅,在参数设置中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
14,保存、打印出图
三、实习成果
详见每组一份的测点坐标文件和1:500的地图文件
四、实习体会
数字化测绘软件应用课程实习是在我们学习完数字化测绘软件应用这门课程后,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是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与巩固,使原理与实践相结合。对Cass软件熟练掌握,并能处理基本的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其外业采集数据流程如下:
(1)外业使用全站仪测量碎步点坐标
(2)领图员绘制碎步点构成的地物形状和类型,记录下碎步点的点号
(3)内业将全站仪或电子手簿记录的碎步点的三维坐标通过CASS传输到计算机,转换成CASS的坐标格式并展点
(4)根据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
首先在数据处理中选中读取全站仪数据,对全站仪仪器型号和通信参数进行设置;随之在全站仪内部进行相匹配的参数设置;完成后进行数据传输和转换,把数据文件存盘,结束后绘图处理中选定显示区,选择刚才存储的文件,接着进行展点即展野外观测点点号,展点完成后对着草图进行图形编辑、整饰,在文件里CASS50参数设置里选图框设置,进行设置,在绘图处理中选图幅设置,定好图廓后存盘或输出。本次实习为我们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些许感觉到还是学的不甚扎实,AutoCAD这款对高品质高性能的软件还要深入的学习。
测绘实习总结 篇2
紧张而有难忘的两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S3水准仪、J6经纬仪、全站仪(徕卡307、徕卡407、尼康)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我们不仅从此次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有了一定雄厚得基础才可以决定上程建筑。因而此次实习不仅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真理!
本次实习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测绘专业是一个团队的工种!因为以前人家说测绘专业特别需要团队合作精神,我都没有能够完全了解。的确,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忘记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得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这样也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标。即使收工了,百分之百也要重新来过,这样的话太划不来,既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摧毁了组员的积极性,百害而不一利。因为测绘专业有自己的《测绘法》,它规定了测图的精度要求,这是每一位测绘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另外,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这样马马乎乎,对我们自己而言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现在马虎惯了,将来对待工作也回、会草草了事!另外,我们拥有这样让你锻炼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马马乎乎就等于将一次绝佳的机会给浪费了,丢掉了确实很可惜!所以,我们这个组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水准仪、经纬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会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求真务实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对每个组的成果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像发现错误找不出来、点号密集时畏缩过),但大家也算都坚持下来了。当我们完成了测量时大家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实习结束时大家面对镜子中被晒得黝黑的脸蛋和肌肤,大家都毫无怨言,因为大家都明白苦尽甘来。另外,我们测绘专业是艰苦型的专业,不留汗、不吃苦是做不出成就的!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都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一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
切的关系,明白了图纸它要显示什么样的物件,有的在图纸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实物的面前就显的那么简单明了。总之,要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测绘实习总结 篇3
这次暑期实习,没有像往年那样选择康平县,而是不远千里的前往内蒙古区满洲里市,参与到乌努格吐山矿区控制及地形测量的工程当中。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动植物种类较少,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但在这实习的十多天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现在细细想来,那十多天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满洲里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草原的向往。但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自己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虽然第二天不是必须去草原,但我依然坚持上了山,就是想先看看测区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甚至连“测区”这样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缺乏感性认识。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每个组(全站仪)都有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老师不但要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还要对我们及时指导。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每天重复而乏味的翻山越岭的体力劳动让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实话,我也是如此。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又不允许工期的延后,所以不得不继续早出晚归。其实现在想来,也许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这更多的只是从未有过的疲劳所带来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我们所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的软件。这是一款以AutoCAD20xx为基础开发的专业测绘成图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成图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满足实际需要。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沈阳农业大学的老师对我们组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测绘实习总结 篇4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忙碌中来到了20xx年年底,回顾10月到12月的工作历程,在这期间我对长江项目整治与护岸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各种测量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也有了一定的加深,因此我将这3个月的学习经历、心得总结如下:
从7月来到长江项目,最先接触到的是单波束,刚开始一点一点看说明书、操作手册逐渐了解仪器,到后来由同事带领上船操作仪器,再到后来自己能带领别人完成外业测量,这期间我总结了很多,由于长江项目的特殊性,护岸工程基本都需要顶岸测量抛石区域,因此很容易搁浅,这就需要我们对潮位和测量船舶吃水都很了解,尽量减少对换能器的磕碰,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发生换能器磕碰石头,对于经历了最初3个月学习的我来说已经可以做到对仪器进行初步检查,判断是否损坏或能否继续完成外业测量,如换能器未损坏,初步判断测深杆弯曲程度,拆掉弯曲部分,将剩余笔直部分重新组装,并重新量取天线高,固定换能器,更改hypack参数,即可继续进行外业测量。
部分特别浅的区域,我们还要换更小的船舶测量,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拆卸单波束、再重新安装单波束,所以我对单波束的安装也能做到得心应手,至于内业的处理,长江项目采用RTK三维无验潮模式,只需要添加声速改正即可,打假-排序-CAD出数据-数据比对,以及用hass出工前、工后1:500和1:1000水深图,我也能熟练掌握,包括绘图仪的使用、纸张更换。
在长江项目使用的比较频繁的还有多波束和侧扫声纳,多波束最开始接触到的是seabat 7125,然后是康斯伯格EM20xx,最初使用seabat 7125时,由于7k的控制台很多选项都需要手动控制,因此需要我们随时根据信号质量进行相关调整,比如gain、TVG、吸收损耗参数和扩散损耗参数等,到后来更换了EM20xx,我有幸参与了EM20xx安装的全部过程,对多波束安装流程,包括探头长、宽的量取,TX、RX之间的差值在db中的设置有了初步了解,对跑多波束roll、pitch、heading的校准和算取也独自完成过3次,跑校准之前要先将db中的roll、pitch、heading值清零,roll的校准需要在平坦区域同线反向测量,pitch的校准在有特征区域同线反向测量,heading的校准在特征区域同向不同线测量,两测线间距离长江项目采用15m,换能器左右开角各60°,同时roll、pitch、heading的求取也有严格的顺序要求,先算roll,将算出来的roll值输入改正后再算pitch,算完再输入改正后算heading,所有都算完还要将框选范围调至1m,再细致的检查搭接情况,如搭接情况不好roll、pitch、heading要多算几组求平均值。
内业处理软件QINSY使用的也很多,可以熟练的处理数据并导出pts,格网之间做差、差值的正态分布情况等功能也会使用,QINSY功能十分强大,我只是学会了一些皮毛,今后还有更多的功能需要我去学习。
侧扫声纳用的也很多,在外业测量时要时刻关注施工船舶钢缆的走向和位置,并判断是否可以测量,还要时刻关注水深和盲区大小,以防盲区覆盖到测量区域,通过6个月的学习,我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外业测量和内业sonarwize、discover处理数据。
通过在长江项目的学习,我一共学会了单波束、seabat 7125、EM20xx、EdgeTech 4200、RTK、水准仪这些设备,全站仪用的还不是很熟练,今后我将加强测绘理论知识和各设备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荒废这1年珍贵的实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