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通用10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意识形态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启示思考社会变革的动力为何?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1
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哲学著作。全称《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写于1845——1846年,在他们生前仅出版过一部分,直到1932年苏联共产党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发表了本书的德文全文。此书全书的中译文载于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本书包括两卷,第1卷主要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2卷的重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这部著作论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有;(1)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2)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所有制形式的相继更迭,视社会发展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3)说明了国家和法对于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4)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首先夺取政权的思想。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2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虽然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获益匪浅,感受到了它重要的启迪意义。
分析书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对于其历史出发点的看法,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的指出了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的观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理解了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引起了我对人的本质的一些思考,首先,“感性的活动”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得以存在的方式,马克思首先注意到,人的第一个存在对象是自然,因此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同样,自然只是在以人为存在对象时,它才从它的最高产物因而也是最新对象那里获得了“人的自然”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互为对象性,而人与自然同一性的生动不已的关系却在于主体的人的对象化和客体的自然的“人化”。所以,没有主体的人的对象活动,没有自然界的“人化”,或者说没有“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没有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自己的存在。同时,马克思注意到,人的这种“生产生活”是在“需要”和“满足”这一链条、开放、互生的关系中持续不断地展开的。这一展开,一方面使作为人的存在的对象的自然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使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日益成为“人的自然存在物”的人。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这种生产实践的不断展开是人类整个历史持续不断的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又由这种满足和生产活动引发新的需要。“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就是这样以自然为对象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作用下,循着“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运动,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只不过是人的“感性的活动”在时间中的一种展开。
第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全部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结构,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境遇或人的生命活动的现实。《形态》中,马克思这样概括自己的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我们认为马克思对自己历史观的这一概括,最明白不过地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整体揭示,以及对这一整体境遇中人的各种生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描述。马克思还进一步地指证了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1)意识形态是世俗基础本身分裂的结果。(2)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意识形态具有思辨目的论和抽象普遍的形式。(4)意识形态总是歪曲颠倒现实的关系。正是意识形态的这些特点,它实际地透露了现实世界中人的不同生存状态。所以,马克思又指出,对意识形态必须进行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从理论上说,不揭示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秘密,就不能去除意识形态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境况的歪曲和对自身的掩蔽。从实践方面说,既然意识形态是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分裂,是从内部对立的人的生存状态中产生的,那么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意味着实际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意味着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对立,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其目标指向的是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
最后,“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是人倾向于未来的最佳生存状态。《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这样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人的生活进展,“异化”现象终究会得到“扬弃”,而“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也将最终为“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所替代。这是“感性活动”的主体的价值取向,也是历史运动本身的逻辑必然。共产主义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认定和逻辑必然的揭示,其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在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关系中可能得到的解放。通过对《形态》整个思想的阐释,我们看到,当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并循着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时;当马克思把“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作为“人类解放”的一种终极可能和最佳生存样态时;当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全新世界和关系的获得不是一个理论或伦理问题,它的现实性在于处在非人的生存境遇的人对既在世界和关系的实践地扬弃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实际地道出了人的存在的秘密。无怪乎,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这样评价道:“人们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共产主义的学说及其论据,但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看来,确定不疑的是,一种对有世界意义的东西的基本体验在共产主义中自行道出来了。”海德格尔的这一评价无疑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马克思作为一位当代哲学家,他对人的存在的澄明,是在新的存在论哲学基地上,通过去除理性形而上学,洞穿意识形态的虚幻,着意于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返回“存在本身”,而通达“存在之真理”的。因而,任何站在近代哲学视域中去读解马克思,都只可能造成对马克思学说真实意义的“遗忘”。
理解了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应当是人,但这种人不是任意想象的、抽象化的人,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特别指明了“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人。联系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若从“现实的人”出发,就会把今天的十几亿中国人正在想什么、正在干什么、正在追求什么,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就会真正懂得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必须“了解国情、分析国情、把握国情”的深刻道理所在。
其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头足倒置,用范畴和意识来演绎现实人的存在和生活。实际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新生活的创造者,总是不断地把生活实践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新的生活实践会不顾原来的思想意识而按照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观念,依据社会生活的新经验,不断地发展理论。
再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穷的普遍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三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和一切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使中国的贫穷现象有了根本改观,这一切恰恰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现实人的普遍交往,可以带来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转变。两位导师认为,古代的落后民族由于受到狭隘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制约,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在极为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其生存空间只能是狭隘的地域性存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的普遍交往的扩大,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高涨,地域性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过渡,“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世界历史的眼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交往和社会开放意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很可能停滞在落后、封闭、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中,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就永远达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完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上是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3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经典性著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书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一、“现实的人”的提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人”这一现实的前提出发的,但这里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样的人既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也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承担者,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形成的自然基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的人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这三者之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与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1.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人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个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重要条件——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为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因为没有生产资料而难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一旦消灭私有制后,个人才能联合起来,全面占有生产力。
3.有效途径——消灭旧式分工
马克思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而人的片面发展又是由旧式分工造成的。
4.现实基础——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可见,这里既讲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也讲了社会物质生产并包括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等相对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地位。
5.关键环节——教育
马克思说:“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②正是教育使人们不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拥有新的认识能力、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6.必由之路——普遍交往
按照马恩的观点,人的发展有赖于交往的普遍发展,这里所说的交往,主要是指世界历史性的交往,即“普遍交往”。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对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深层底蕴。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互为前提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每一个体人的发展为宗旨,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回归,而且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推动和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构。
2.有助于消除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种思想也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又区分为不同的实现层次,只有正确地区分这种不同层次性,才能使我们在不同的层次上确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把长远理想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以防在实践中出现避免片面性的、教条式、简单化的理解错误,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每一层次上的实现都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排除思想中“左”和“右”的影响, 这才是我们对待人的全面发展应有的态度。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他们通过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观,从物质方面来阐述和解释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及当时所存在的社会现象。他们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原始材料,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以下是本书总的概述,以及我对其中具体章节和观点的看法。
本书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这几点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述的关键点。我们可以从马、恩对唯心主义的批判看出唯心主义历史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得唯心主义对历史的阐述没有物质根基,脱离了客观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在某些物质性的关键问题上显得模糊不清。马、恩则从现实出发,以历史的现实基础、人民生活的现状、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的序言中,马、恩论述了黑格尔的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思想支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支配着物质世界和人民的现实关系,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但在马、恩看来,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并且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在许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落后国家就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再就是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产生了城乡的贫富分化。然而在当今贫富差距拉大的中国要抑制其扩大的趋势,不可能去消除分工,因为分工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我们只能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来调节各群体间的利益分布。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否则一切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背离人民群众利益的做法都是会注定失败的。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所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马、恩在阐述这一思想的时候告诉我们不要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脱离这些思想产生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我们甚至可以说贵族阶级的统治思想是高贵、文明,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博爱等等。总之,统治阶级会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标签,以迷惑被统治阶级,使其为自己服务。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试图取代旧的统治阶级,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资本主义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资本家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他们还是靠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者的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但资本家却能冠冕堂皇地说我们之间是平等交换,我付你工资,你替我工作。这就是资本家所谓的博爱,统治阶级的思想就这么俘虏了我们。进行革命的阶级,作为另一阶级的对立,它首先不是以阶级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全体人民的代表身份出现的,因为这样做,他能争取更多的人加入他们这个阶级以对抗他们的对手统治阶级,胜利后他们就成为新的统治阶级,推行他们新的统治思想,把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可是我并不赞成分工的消灭。马克思认为消灭分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却认为不然。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掌握很多门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内发展和活动,我觉得这是不符合一个高度发达的世界的规律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世界,每一项工作都会越来越富有技术含量(因为简单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替代)。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人掌握很多门技术是很难实现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同时非常难以管理,很容易出现分配不均所导致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可能是更加准确地能够判断出一个人适合和想做什么事情,从而有一整套训练体系教会他去做,而不是让他任意做什么。最理想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活动应当是人们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拿着契合自己工作而又不失公平的薪金。
总的来说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为后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理论创新起着决定性的基础性作用。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后又一次合作著述。根据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忆,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决定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这本书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新世界观——即后来所说的唯物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自己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概括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三个维度
第一个层次是在哲学层面上,可以再细分为两个要点:一是马克思阐明“物质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也是批判德国哲学的立足点。二是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第二个层次是在政治学层面上,马克思以“交往”的概念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都勾连起来,这里可以再细分为三个维度来解读:
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所有制,其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之前也曾提到的,人和动物区分的标志就是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会有一定的产生关系于与之相对应。在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人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分工,由此所确定的生产关系是非自愿的、强加的异己的力量。这就导致劳动和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制的历史阶段包括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的所有制。但不管是在哪种时期,所有制的出现都表明在这一段生产关系中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而多数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被异化,人也被异化,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资本家聚集生产资料而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工人几乎一无所有,所有制对人的异化几乎被推到极端处境。这些社会现象体现出物质生产领域里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生产资料所具有的支配性赋予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一种支配能力,导致他掌握了权力分配的关键要素,而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所有制背后可以说是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权力分配机制——一部分人使用和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权力。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性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阅读本书之后,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简要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应贸然激进。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新时代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为我们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去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二要注重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时代的实质性进步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各个时代的人一点一滴地积累,要想实现质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就不能忽略发展过程中量的累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创立的。
三要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多研读马克思的相关理论著作,从文字的本质入手,真正地去吃透摸透。其次,作为和平的一名青年干警,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后,要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小小宣传员,不断将自己阅读收获的理论知识、工作领悟的经验教训与身边的同事、朋友分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带动身边人形成学习知识的良好氛围。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近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阅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此著作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正确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整个社会整体看,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虽各不相同,但作为社会意识却有其共同点,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力于社会存在,他们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当代中国现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首要的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强调实事求是,更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强调正确的理论是指引实践道路的旗帜。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相伴随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评价中国富起来的伟大成就,用正确的理论把握现实、引领现实,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才能使实践沿着光明的道路前进。今天,中国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作用。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要立足我国实际,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间的一部著作。此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下面,总结一下自己学到的内容:
1.基本观点: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2.分析:在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
3.书籍章节结构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我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4.《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因此,如果说经典作家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而超越了以往的哲学的话,那么,异化劳动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就构成了这一批判的不同探索,其中的继承和突破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就是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学到的内容,因知识有限,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指导、批评。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篇1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包含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特别是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开创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已经创作了一百多年,人类社会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每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直到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依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党对“十二五”时期的期望很大。“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快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建国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然而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选择了将工作重心放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希望通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 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从而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扩大化。1979年,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讲话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新时期的理论建设,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应该可以顾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利益,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恰恰满足这一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它的科学性就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科学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当它处在这一条件下,它才是科学的。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种科学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它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中揭示出它必然灭亡的规律。这种意识形态一旦被无产阶级所掌握,才能转变成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这一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果实已经作了证明。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日子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
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外开放的思想,这些思想都能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求到其历史渊源。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些思想渊源,不仅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原理与社会发展规律,定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代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更好的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首先就从个人开始。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提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述中“现实的个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研究的基本前提, 一切历史的发生都必须有人的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不能脱离人的存
在,历史与未来也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人”,可见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
“十二五”规划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盲目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思想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也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对外开放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十二五”规划强调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制定“十二五”规划,坚持对外开放的思想,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交流思想的体现和实践。实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强调将中国的发展繁荣融入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之中,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上一篇:农村教育调研报告(通用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