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实用3篇
【导言】此例“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实用3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1
关键词 市场调研:产品策划;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12)01-110-01
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和资源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营销策略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是市场调查与市场研究的统称,它是个人或组织根据特定的决策问题而系统地设计、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及研究市场各类信息资料、报告调研结果的工作过程。市场调研是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分类中,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零售研究、媒介和广告研究、商业和工业研究、对少数民族和特殊群体的研究、民意调查以及桌面研究等。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市场研究往往借助专业在线调查、我要调查网收集信息,处理数据。
一个医药保健品的成功,不仅是一个概念的成功、一个策划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前期市场调研的成功。有很多的企业或者个人在策划新产品上市之前,大都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进行调查。当然,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产品的上市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只有调研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给你的产品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市场调研是重中之重,但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这里,最后导致整个策划案的失败,所以市场调研这一着棋走错,产品的策划、推广就会满盘皆输。市场调研是策划的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掌握了对手的情况,才能制定出能够打败对手的妙计。策划一个产品首先要了解消费者,这就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笔者将前期的市场调研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1 不要轻信市场调研公司
不止一家企业吃过这方面的亏,资金花出去了,换回来的却是一堆垃圾,最后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看似详实的数据实则伪造的有之;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有之;调查表由自己人胡乱填写的有之;更有甚者,有的市调公司连调查都不调查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就能拿出一份调查报告来。依托于这样的调查报告做出的策划案必定是失败。所以,不要过分依赖市场调研公司,应尽量用自己人做市场调研。
2 市场调研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
有的市场调研公司非常卖力的去做调研,但最终的数据分析、最终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人意。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调查的方法、方向有误:不能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如调查了100人,而实际上其中只有20人是可能消费该产品的人,而这20人当中,能够产生购买的只有5个人,这样算下来,真正的目标消费群体只有20%,而实际消费者则只有5%,但是市调公司在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却要把另外的80%非目标消费群算在里面,这就导致结论中的“水分”加大。产品的销路与前期成功的市场调研密不可分。曾亲自守候在各大药店门口,向已购买过同类保健品的人询问其为什么会购买该产品,是价格、产品本身、广告还是别的原因,进而从中发现问题,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针对对手的弱点制定出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策略。也就是靠这前期准确的市场调查,才有了后期的策划方案能够直击对手的软肋。
3 “脑白金”的市场调研
有人说脑白金没有做过市场调研就上市了。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的。其实在脑白金上市前期做了非常详细的市场调研,史玉柱先生曾亲自去无锡的公园与晨练的老人们闲聊,询问困扰老人们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经过2个月的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的老年人肠道和睡眠不好,基于这个市场调查的结果才有了后期的脑白金的功能主诉及策划方案。从脑白金的成功也可以看出其市场调研的成功,直接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去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才真实有效。所以,要想策划成功一个产品,必须要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当你比消费者还了解消费者,你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能够让他们满意,那么说明你的策划方案已经成功了,你的产品推广也就成功了。
4 市场调研的方法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2
消费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以“品味”、“时尚”为符号标识,伴随着大众消费而兴起,并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凸显与深入,悄然在全球传播与扩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及现代媒介与商品消费风潮的推动下,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并出现在大学校园之中,对大学生乃至大学教师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笔者对学校选修某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其中包括文史类专业学生57人,理工类专业学生93人,艺术类专业学生86人,并对48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研,对所在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事实调研与数据角度,印证了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一、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特征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1]139。人们的消费目的不是为了“需要”消费,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对物质享受和财富占有的重视,在行为实践上对消费行为的毫无节制。消费主义在高校师生消费行为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费行为中突出消费的象征符号。人们所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而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这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商品被看重的已经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主义者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2]173-174对于问卷中“您购物时的心态大致如何”一题,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与教师的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购物时心态调研统计
■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购物时对于消费有无必要并没有太多的考虑,%的同学都是在喜欢就买,觉得合适就买的心态下进行消费行为。教师消费心态呈现了与学生不同的一面,%的教师都在考虑必要性的前提下进行消费,但也有%的教师存在与大学生相同的“喜欢就买”、“合适就买”的购物与消费心态。对于“购物前是否会进行大致规划”一题,高达%的学生、%的教师表示“偶尔会”甚至“不会”规划。由此可见,高校师生消费行为中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消费行为中凸显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将消费作为人生终极目的和信条,是对物质无止境占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欲望及欲望的制度化[2]173-174。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以消费证明自己的存在,以物质的拥有作为证明个人价值的标准,消费至上,物质至上。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每月用于物质方面的消费(除伙食费)如表2所示。
表2 物质消费统计
■
在参与调研的学生中,100%学生在“您购买的价格超过1 000元的商品主要是”一题中选择了电脑、手机,甚至有41名学生还选择了服装、手表、提包。参与调研的师生中有%的学生、25%的教师表示,“赞成奢侈品消费,如果有机会也会尝试”。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物质消费占了主要地位,且已呈现“高额消费”、“奢侈品消费”等现象。
第三,消费行为中有互为影响因素。从问卷统计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与学生具有某些相似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比如,对奢侈品消费的认同,购物时的心态等。参与调研的学生中有%表示“见到自己的老师购买或使用奢侈品”,且有50%的学生表示“会(或偶尔会)对老师的着装、包饰等评头论足”,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消费行为持关注态度。有%的同学表示“消费行为会受到同学的影响”,有%的同学表示“消费行为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参与调研的教师中有%的教师表示“见到自己的学生购买或使用奢侈品”,也有青年教师表示,曾遇到过与学生“撞衫”的尴尬。有%的教师认为“老师的着装、包饰等会(或者也许会)影响到学生”。
二、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成因
第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在欧美等国家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许多人误认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催生了主张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消费主义思潮[3]64。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积累增长迅速,物质资料变得极其丰富。吃饱穿暖已经不是人民生活的目的,更多的人开始注重个性享受和奢侈消费。同时,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人们更多地在用“物”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比如“他拥有多少财产,他创造多少财富”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教师的数量与规模也在逐渐扩大,“80后”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些“80后”青年教师正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其政治思想、文化认同、价值观等必然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呈现出“物质消费逐渐高于精神消费的现象”[4]56。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话语的生产和传播是消费主义运作的两个关键环节。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话语得到了最大效果的传播。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商业电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潜意识中接受广告中的“生活意境”。某些品牌的广告语在突出商品的品质与品位的同时,彰显了商品独特的附加价值。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商业广告语已成为大学生中的流行话语,其蕴含的价值理念深得他们的认同。比如聚美优品的“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的主题广告语。还有调查表明,时装杂志和网络媒介成了大学生们的“引航者”,%的大学生认为时尚广告给他们的消费起了指导性作用[5]57。《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亿,其中大学生(本、专科生)占20%左右。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分别高出总体网民平均水平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的优惠、便捷不仅推动了时尚变迁,而且通过秒杀、团购等多种促销手段,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调查发现,高达%的学生、%的教师表示在购物前“偶尔会”甚至“不会”规划。所以,消费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师生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甚至透支消费。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28%的学生表示“赞成消费透支行为,有机会也会尝试”,有%的学生表示“赞成月光族”,有%的教师表示“赞成消费透支行为,有机会也会尝试”,同时也有%的教师表示“赞成月光族,自己便是”。
第三,消费教育的缺失。作为在校生,大学生接触的人群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学、教师。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受到以上人群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消费教育没有重视,家庭成员本身的消费观及消费行为也存在一定误区。在学校,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不足,无法形成与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专题教育,也没有较成体系的相关课程。高校教师队伍由于年轻化及急速扩张等原因,教师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存在的误区也极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引导与对策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重新认识消费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应该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境遇下,根据青年教师及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教育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倡导科学的消费文化,培养师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准则,帮助高校师生重新认识消费主义的侵害,树立起科学、理性、公平、和谐的消费观。
第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作用,建立完善的消费教育体系。消费主义引发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起到根本性作用。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指高校教师、辅导员、课程等一切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担当育人的角色。所以高校教师不论工作岗位与所授课程,均应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方面树立起责任意识,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不断渗透消费观教育。同时,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强勤俭节约等中国传统美德教育,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实际,剖析消费主义的本质及危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不良行为。
联合国第59届大会指出:“消费教育应在适当情形下成为教育制度基本课程的组成部分,最好成为现有科目的一部分。”[3]71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消费心理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但缺点是覆盖范围小,课时少,形不成系统的课程。所以完善的消费教育体系需要教学条件的提高,充足的图书资料配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健全的课程体系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另外,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大学生的主要接触人群还包括家庭成员,所以家庭消费教育也应该是消费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3
关键词时尚传媒;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
众所周知,时尚传媒已经成为公共事务的领域,为受众所信赖的重要意见的领袖。对当代大学生服装购买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时尚传媒的类别、特点以及影响的分析,使我们在时尚传媒的导向下,更能够正确的进行消费购买,而不盲是目的跟风消费,因此时尚传媒应主动承担和履行起自身的责任,应该提倡把大学生在求学阶段的适度消费理念和理性消费,帮助大学生形成惠及一生的消费模式。
1、媒体的概念
媒体又称媒介,简单通俗说媒介就是将物品的信息传输给人类的一种中介平台,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媒体的方式了解到自己想要物品的信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有一个对媒介的决断性的定义:媒介就是信息。
2、时尚传媒的类别与特点分析
在现代广告传播中,主要有以下七种媒体,它们都是传播的主要媒介,即报纸、电视、广播、杂志、SP媒体(包括恍惚外广告、交通广告、店铺广告)、直接反应广告、互联网。但按照传统地位来划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这四大传媒体才是主媒体,除此之外,其余的全都是辅助媒体。网络媒体号称“第四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即报刊、电视、广播而言的。
按人的感觉来划分,其广告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两用媒体和嗅觉媒体。
(1)视觉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海报、传单、招贴、路牌、橱窗、实物等媒体。其特点是通过对人的视觉器官的信息刺激,激发人的心理感知过程,从而使读者对广告宣传留下印象。
(2)听觉媒体,是指借助于听觉要素表现的媒体,包括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宣传车、录音、电话等。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的听觉器官的信息刺激,影响人在心理活动中的感觉过程,从而使听众对广告宣传留下印象。
(3)视听两用媒体,主要有电视、电影及网络信息等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双重信息刺激,激发人的心理感知过程,从而使广告宣传给观众留下印象。
(4)嗅觉媒体,包括各种香味广告媒体,比如时尚杂志里的名牌香水广告。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多新兴媒体的出现,如互联网、汽车在移动电视、“第五媒体”的兴起:手机短信广告、三位立体投影HDVD等等。
媒体由于各自技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每种媒体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媒体特点的差异,充分利用媒体的特点,发挥其优势,弥补缺陷,才能将信息准确、快捷地传达给受众,从而提高信息的接触率、送达率和影响效果。但是无论哪种媒体,都可以从传达信息上、影响接受上和培养习惯上进行界定。总的来说,不同时期的传媒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类媒体也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正确的认识每一类媒体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获取信息,正确的指导我们的购买行为,以致不盲目的消费。
3、时尚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照相机、电脑等信息设备的今天,我们受时尚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学生是个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有着对大众传媒信息本能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面前,这一群体又有着“迷茫不知辨析”的通病。
因此通过分析时尚传媒对大学生服装消费影响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及时把握哪些媒体对大学生消费影响更为大些,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总体上来看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通过各种媒体广告获得服装的一些信息,但是面对自身的实际问题,他们还是要去考虑到价格、品牌实用性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会注重服装的款式,价格。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感性与理性所占的比重相当,对于流行与时尚的适度追求是合理的,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而不受到媒体广告的影响去盲目的消费。要学会合理的利用通过媒体广告,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去购买服装,做到理性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尚传媒对大学生服装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他们喜欢利用报纸、杂志的时装广告、商店和橱窗的展示、观察他人的服装和电视网络言行中的时装广告灯间接性的情报源,根据这些信息去购买服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朝着积极进取的得方向变化着。他们不仅喜欢通过服装表现出男女的性别美,同时也对服装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对服装的选择也更容易受到时尚传媒一些广告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应合理的利用媒体广告,以此作为参考,理性的进行消费。要强化储蓄观念,培养和加强财商;避免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级分化;我们要更加注意调整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因素;不要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参考文献
[1]陈亮。广告媒介投放实施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永炬。媒体组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3]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静。《时尚》杂志研究[D].兰州大学,2006.
[5]张水菊。女性时尚杂志的传播内容与消费主义倾向[J].今传媒,2006)(11).
[6]安娜。时尚类杂志与广告的多层次合作[J].出版参考,2008(19).
[7]方翰青。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6(5).
[8]马永耀。浅谈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上一篇:家庭助廉活动总结优秀4篇
下一篇:经典汇报材料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