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命题和意义汇聚(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论文命题和意义汇聚(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一篇】
旅行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内心小小的虚荣,旅行不仅仅只是去看风景,更难得是旅行之前的期待,旅行进行时的感动和旅行归来时的回味无穷。
旅行,是一种心境,一种对行走在路上的梦想和追求。
西藏在我心中一直很神秘,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一次。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们很兴奋并没有高原反应,随着活动越来越多,高反似乎越来越明显。第一站布达拉宫,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继续前行,海拔由原来的3000多米升到了4000多米,我们都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的高原反应,这种感觉每走一步就会更加严重,真是进退两难,我看到每个人都调整着呼吸、控制着走路的节奏,也不好意思打退堂鼓,咬牙坚持着,每走一步都是一种煎熬。渐渐地,不知道是已经适应了还是兴奋过头,高原反应竟然没有那么严重了。
旅行,是一种心情,一种对点滴生活细致入微的感受。
走进日喀则,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生态公园,夏日里日喀则繁花朵朵,流水潺潺,天空碧蓝如洗,好像一块蓝宝石,这里的牛羊又肥又壮,随手一拍便是绝美风景。青翠的树木镶嵌在红白相间的民居间,远处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自在极了,小路旁随处可见的自然温泉,停下车泡泡脚绝对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旅行,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山川河流和文化的痴迷。
旅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把握。
每个人,在每一天,都可以享受一场不必远走的旅行。一场不必远走的旅行可以是春日里吹来的一缕清风;可以是疲倦时,随意翻拣自己收藏的风景画,回忆起往昔,是快乐或是悲伤;可以是与朋友之间的默契。
旅行在路上,怡然自得的是心境,潇洒自在的是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二篇】
车行,风景变化,从身边而过。有的时候是在火车上,有的时候是在汽车上。一个人,有些寂寞。于是,拿一本书看,或者听一张cd,很快,就可以到目的地。这是一些短途旅行,在一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在帆布大包里装进书,cd机,太阳镜和相机,物件很少。车子在铁轨或者公路上安静地行驶,车厢里的人孤独到无聊便会交谈起来。他们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此时,都温和地微笑。
你告诉我,你要到一个地方拍一些照片,关于一些孩子的气息。
你告诉我,那是一个远僻淳朴天然的古镇,有无数条长长的曲折的狭窄的石子路,石子的缝隙间夹长着嫩绿细小的青苔。那里有一条大河,有红色大理石砌成桥墩的木身古桥从上面越过。河绵长了许多个世纪,绿色的,住着大鱼。你述说的时候神采飞扬,你早已到了那里,身临其境,忘记那一瞬的真实环境。你说孩子们会穿着最朴素老土的衣服,光着脚,从桥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由于快乐而尖叫。你跟着他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青砖所砌的墙边已把木柴堆得很高,在那些木头的前面还停着一辆黑色的老式永久自行车,车身很干净,门口贴着褪了红颜色的春联,黑色的木门上贴着关公像。你拿出相机,一下子就拍了好多张。
门打开,老农问你,破房子那里好看。你笑笑,没有回答。门里面,一只会笑的大黄狗探出头摇着尾巴。老农欲引你进门,泡甜茶做沙茶蛋汤招待你,皆被你微笑着一一拒绝。孩子们跟着你,对你手中的数码相机感到好奇。你一路行去,发现现时农家的们五颜六色,红色,蓝色,黄色……全都嵌在石头房子里,那石门上还刻着四个字,“五福临门”。孩子们跟着你,你一转身,把他们都拍了好几下。孩子们一下子全都哈哈地笑起来,你也笑,跟着他们一起。
这条长而曲折的石子路前面有一口水井。你把头伸过去向里望,一时间头晕目眩,好深的一口井,安静得仿佛与世隔绝,有清凉的冷气从下面窜上来扑上你的脸庞。你站直身子感觉有些难过。有人走过来跟你说,不要怕,水很甜的。水很甜的。那人把一个小的黑色木质水桶放进井里,绳索与滚轴摩擦发出呜呜的声响在井里产生空洞悠远的回音。他在井边晃动绳索,然后用劲将那一小桶泉通过滑轮拉上来。他把它放在井边,从遮着井的亭子的柱子上取下一个在其旁边和着把子的小竹筒从里面舀出满满的一杯水来递给你。你喝一口,确实冰凉甘甜得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阳光明媚,这是一个夏天。这里没有知了的叫声,只有风轻轻地吹拂。阳光透过他的空气照下来,也只剩下清凉的味道。我的嘴里在回荡着井水的味道,滋滋的味甜,美妙得可以。他问我,好喝吧。我对其抱以微笑,很甜。我拿出相机,帮他照了一张相。他很高兴。可是他哪里可以拿到相片?他没有地址,没有邮箱,我不过也只是一个过客。在这个幽静的小镇里面,一切都与二十一实际仿佛搭不上界。这里是一个美妙和值得保护的地方,我对着井和井边的小木桶接连拍了几张,跟他道别。他站在井边向我挥手,笑容灿烂,一个淳朴的人。绕过那口井,我继续行去。可惜了一个古镇,出了石头小径就来了现代气息。农民们盖得整齐的房子,他们在外墙上贴上红色的白色的瓷,老土不好看的建筑,一排排,沿着河边排去。偶尔路过两个城门,是两个。全由大青石稳稳地筑着,城门上城门罅隙里长满了青色的草。从城门出去可到河边,河是绿色的。我没有从那里去看河,或者河的风景。我走到一个桥上,建筑墩的大理石皆是红色的。桥上搭着精美的顶,有雕花镂空。桥内昏暗,凉爽宜人。有人告诉我,八月的时候这里会有盛大的宴席。宴席。
你开始满脑子的胡思乱想。
他说,是时,用的可都是象牙筷啊。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美食是很能吸引人的。你到那里,点了一桌当地风味,听他说小镇野史。他的酒喝多了,故事一个接一个,精彩非凡。他敬你酒,一边还介绍着小吃的历史。你想起其他好几次的短途旅行。有的时候是在拥挤的小吃店,有的时候是在街边的大排档,有的时候是在高档的酒店。无论在哪里,都得要一点当地的氛围。你还久久不能忘记沙县的烧卖,透明的,蘸一些豆鼓油,烫烫的放进嘴里,美味可口。这时,小姐端上菜来,名字似乎是叫棍子鱼。长而细的身体,被烤制的很硬,又放进锅里再次加工,名副其实。
你又回到他言语里桥上的美宴。
于是,你问他,用的可是宋朝的饮酒器皿?
他说,哈哈,是啊。你怎么知道。
你只是胡乱乱说说罢了。用的什么时代的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只不过是个过客。一群孩子坐在桥倚栏前的长木凳上,你举起相机,喀嚓,喀嚓。被孩子们发现后,他们都埋起头看你拍照。一个孩子牵着只很大的黑狗从桥外走过来,你又是一拍,孩子正抬起头看你。他的眼睛很大很亮,他没有笑容,眼睛里面是无边无际的单纯。
你说,你好。
他没有回应,低着头,牵着黑狗,径直从你身边走了过去。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三篇】
旅行的意义对我来说,除了玩乐和放松心情,还是可以和亲友联繫感情的重要活动呢!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出外旅行,每次要出门的前一晚,我总是会兴奋的睡不着,有时候甚至会想像旅馆的样子呢!
随着去年的经济不景气来袭,就像是寒流似的,让大家都把荷包握的紧紧的,深怕会被这波不景气吞噬。我们的旅行次数也不断的减少,从一年好多次,变成三次、两次、一次。最后干脆等哪天心血来潮时才收拾行李。见到表地表妹的次数也变少了,见面时总觉得隔着一种很奇怪的生疏感。
旅行的意义,对得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人是为了游山玩水;有人是为了做些研究调查……等。这些行为,让旅行有了许多不同的意义。
在我心中,旅行的意义永远不会变,每次回味起这些充满欢笑的记忆,仍然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幸福,也无比的温馨。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四篇】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有一天,可以自己一个人背上行囊,一个人去旅行,去看尽世间的风景。我想应该是的,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旅行的意义只是离开,从这一站到另外一站,生命在旅行,心情在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旅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有一天你会觉得疲惫吧,有一天你也会感到想要放松吧,于是便有了给自己放一次长假去旅行的目的,给自己平白无奇的生活开一道拥有青草和花香气息的缝隙。不要试着对自己辩解,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你总需要时间让自己好好的休息。是,让自己的心好好的休息一下,拂拂心上的尘埃,理理自己的心情。
那么就去旅行吧。在行走的路上,去闻闻世间的芳香,去闻闻自己的味道。一个人,背着行囊看风景,或沉吟或欢笑,或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或打个电话告诉亲朋好友沿途的心情,或在某个地点驻足一整日,可以关掉电话,可以不和任何人说一句话,总之,想怎么样都行。在旅行中总是更容易与人相处,和不相干的人说些不相干的事,甚至心底那些一直以来隐藏的最深的秘密也说说无所谓,反正下一刻便天各一方,不必有什么担忧,只当是旅行中的一段插曲。旅行的心情是轻松的,淡然的,是为自己去旅行的。旅行的心情是浪漫的,简单的,是为了自己去旅行的。也许会去那个美丽省份的某个小镇,穿梭在陌生的小巷,踏过那些铺着石板的小路,听那些隐藏在树荫后面的隐约的呼吸,在陌生的静僻的咖啡馆里喝咖啡,或许,灰色的墙,黛色的瓦,崎岖的路,就是当下的思绪小镇就像一幅含蓄的水墨画,默默,静静的,穿过悠远静谧的街巷,行走于小桥亭台之间,感受着小镇那份安谧温馨的情趣和古朴的风韵。
旅行的心情,是摆脱了一切环境牵拌的、逍遥自在的心情,更是远离了所有熟悉的人们的自由放任的心情,也是抛开了一切属于自己的事物的、轻松与全新的心情。喜欢独倚船舷,看孤舟一叶,乘风破浪。喜欢凭车窗,看长长的列车,逸兴飞扬。可以住进一所乡间的旧式客栈,赏青松,听流泉。也可以住进新式旅馆那舒适的房间,欣赏精美的装璜,悦目的色调,与窗外无际的蓝天。有时,旅行是一种冒险,经历着动魄与惊心;有时间,旅行是一种分享,和朋友、恋人分享着风途的快乐与温雅;有时,旅行是一种寻访,怀古历史的沧桑与变换;也有时,旅行只是一种情节,习惯了独行的清爽与干澄;更有时,旅行是为了追念,回味着曾经的故事和温情想旅行。
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着旅行,喜欢着旅行时的心情。是无所羁绊的自由和淡然。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幕风景。我是风景,风景是我。我看风景,风景亦看我。旅行的时候,带上一本本子,把自己的心得和看到人与事物都记录下来,也许只是几句话,也许是长长的一段文字,都是当下的心情。把本子留下来,有空的时候再翻阅翻阅。说到底,喜欢那些让心灵平静的风景和心情,让自己心绪沉重的时刻,总是选择不间断的放弃和忘记。或许,不去刻意记取,也就无所谓忘记。
去旅行吧,去感受那里的柔软时光吧,安静的,坐在某个无人打扰的角落,看风景来去,从容自己的心情,也是一种美丽。只要心情是平和的,能够放开心怀去容纳那片风景以及自己看风景的心情,在任何时候,看到的任何风景,都将是绚丽的。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五篇】
走在放学的路上,一阵微凉的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沙沙沙的左右摇摆,有几片随风打转,最后轻轻落到地面上。我突然想起了《一片叶子落下来》里的一句话“既然我们都要飘零落下,干吗还要生长在这里呢?”
一片叶子经历四季从生到死,一个生命历程。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小时候,我根本没有想过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现在通过学习和阅读后,我才慢慢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说叶子们的生命意义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是为了一起过一段很长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是为了四季……最后,它们从树枝上落下来,干枯的身子跟水混合起来,还会使树长得更加强壮。在春天来时,新的叶子就会长出来。
我想,有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和叶子的一样。大家都要经过四季的变化,从幼儿,到青年,再到成人,最后到老人,最终在寒冷的冬天死亡。但是,怎么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有价值呢?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那么就是:我们要经历并学会感受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们要懂得用所学的东西给大家,给社会做贡献;我们更要明白死亡并不是代表生命和其他的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我相信,只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让短暂的生命更加光彩有力!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六篇】
20xx年的流行语是“太有才”,20xx年的流行语肯定是“有意义”。
20xx这一年,作为一芥草民,最大的赢家就是王宝强。正如冯小刚所预言:要说《天下无贼》的意义,就是成就了一个傻小子:傻根(王宝强)。
20xx将是王宝强年,他能红过易中天。除了奥运会,王宝强三个字将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一年前,王宝强会想到自己能成为幸运儿吗?命运之舟将会行驶到哪里?也许他想到了,因为他一直在努力。尽管这幸运来得太猛烈,太迅速。但是,上帝总是垂青有准备又执着的人。偶然里面必然埋藏着必然的因素。王宝强的人生支柱里一定像许三多那样,用“有意义”作为生命的支撑、人生的信仰。
活着为了什么?为了有意义。怎样才是有意义?就是觉得自己有意义的活着。这绕口令似的排列组合的语言,以它朴素实在的本质入木三分地直抵哲学“生存”与“存在”的内核。活着是在生存,有意义的活着就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被客观所需要。
活着并做有意义的事,应该成为人生的终极信仰。
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是种信仰。
某个著名文化学者,多次宣布“封笔”不写,但是,过不了多久,他的文章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我相信,说封笔的那一刻,他的确是放弃了,而且十分坚定,写作是多么孤独、枯燥、疲累的一件事,且引来的冷嘲热讽、猜忌、窥视、暗箭难防。但是,如果他的思想没有停止,他的声音没有嘶哑,他总要发出呼喊,以各种方式。而笔就如老农的锄,经营精神的家园,怎能弃置不用呢?所以,听某个文人高声宣布“弃笔”、“封笔”的时候,总是哑然失笑,此地无银、掩耳盗铃的把戏时效期只有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是写作者的病,反复发作。王朔、余秋雨莫不如此。
写作是写作者生命的最爱。只要思想不止,写作是不会停止的。因为,写作是他思想的流通渠道,是他特有的生活表达式,是他生命中有意义的事。
周国平说:“我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文字原是我挽留生命的手段,现在却成了目的,而生命本身反而成了手段。”这就是写作者的乐趣,不写作的人怎么能够深切地体会呢?对于写作者来说,不写作,毋宁死。
有人问,写书能挣多少钱?那么,我来问问你:喜悦能值多少钱?自由能值多少钱?
充实自由的写作状态是最美好的生命存在形式。
正如此刻,窗外雪花纷飞,阴霾笼罩了天空,而温暖的阳光已经直达我心,带给我克服生存虚妄的慰藉,体会到了有意义活着的滋味。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七篇】
那一次,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这次暑假,我和爸爸回乡下,闲着没事,我开始观察身边的小昆虫。我看到一只蜜蜂摇摇摆摆地从我头上飞过,飞了还不到一米,就落到了地上。我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的翅膀上有厚厚一层蜘蛛网,原来它是被蛛网粘住飞不动才掉落下来。
这时爸爸喊我去睡午觉,我便先去休息了。睡醒午觉,我又来到这里,发现那只蜜蜂抽搐着移动了一米,还有很多只蚂蚁将它团团围住,想把它置于死地后做一顿美餐。蜜蜂一直在奋力抵抗,不断用自己细小的脚,击退一波又一波“敌人”,它极力鼓动着双翅想飞走。虽然有很多拉着它的“敌人”把它一次又一次地拉回地面,但它不断努力,最终总算挣脱了“敌人”。
这一次,让我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是一定要有活着的勇气,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富有光彩!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八篇】
戴维森意义理论是一种思想继承性明显的语义论,已之所以被誉为“当代语义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思想实验”,在哲学界、逻辑学界、语言学界引起强烈反响,除了其本身所特有的创新性外,与其主要思想导源是分不开的。探讨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有助于我们弄清这一创新性理论的来龙去脉,从而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该理论的深刻思想和重要影响。这一工作往往被我国学界所忽视,这势必导致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解的简单化和片面化。本文试图立足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思想内容及脉络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引向深入。
一、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来自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即陈述一个语句的真值条件便能给出该语句意义的说明的观点。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基于真值条件分析意义的方案所细致加以阐发的正是弗雷格的这个基本看法。
弗雷格出于探讨数学的逻辑基础的需要,提出了关于语句的真值条件语义论。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和指称的思想及其贯彻的语义组合性原则。
弗雷格关于思想(语句的意义)和真值(语句的指称)的论述是围绕陈述句展开的。他认为,陈述句包含一个思想,思想就是陈述句的意义。他说:“我称思想为某种考虑真的东西。”语句的意义即思想与语句的真值有关,是借助语句及其真值来说明思想的。那么,什么是语句的真值呢?弗雷格认为,“我把一个语句的真值理解为语句是真的或语句是假的情况。再没有其他真值。”也就是说,语句的真值是语句的真或语句的假。这样,弗雷格就明确区分了语句的意义和指称。他举例说,“晨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与“暮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这两个语句都为真,即它们的指称相同,但它们表达的思想不同,对于一个不知道晨星就是暮星的人来说,可能会认为其中一个语句是真的而另一个语句是假的。
弗雷格认为,一个语句的意义就是它具有它确实具有的真值而必须满足的条件,即真值条件。他说:一个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和涵义是由这个作为语句的名称据以真的那些条件所确定的,这一名称的涵义——思想——就是这些条件被付诸实现的思想。心这里,他显然提出了这一思想:陈述句的意义——思想——陈述句的真值条件,从而为戴维森采用外延性意义理论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同时,弗雷格对语句的真值的语义论说明为我们提出了一种语义组合性思想。在构造形式语言时,他使用函数结构来处理自然语言语句的主谓结构。在自然语言中,概念和对象分别扮演了类似于函数和自变元的角色。简单语句的基本语法形式是:专名+谓词,这种形式就是一个带有自变元常项的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它表示属性属于元组的情况。对于语句的语义解释是,它们有意义和指称。语句的意义是它的思想,语句的指称是它的真值。语句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因此语句的意义和指称是由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和指称确定的。主语由专名充当,谓语由概念词或谓词充当,因此,语句的意义和指称是由专名和概念词的意义和指称确定的。专名和概念词的意义就成了语句意义即思想的一部分。专名指称的对象处于谓词指称的概念之下,例如,“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其中的“是直辖市”是谓词,我们可以说,“天津这个对象处于直辖市这个概念之下”。“‘是中’是一种性质”,只不过是“处于中这个概念之下”的另一种说法。这样,弗雷格就给出了关于简单语句的语义解释。
就复合语句而言,弗雷格通过对思想的否定和思想的六种结构的分析,用自然语言刻画了语句的语义逻辑系统。他在《思想结构》中一共探讨了六种结构,这六种思想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其中第一种结构和否定在这里表现为原始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以结构i和否定可以推出其他思想结构,这样就可以把“邢和八”为初始命题联结词构造一个命题逻辑系统。
语义组合性原则即语义递归性生成原则,该原则揭示了语句生成的内在逻辑结构形式,已表明,通过特定的递归生成原则,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一种自然语言所有语句的构成形式,从而从已掌握的有限初始表达式出发理解无限多个新的表达式。因此,这一原则为戴维森的意义理论试图解释一种自然语言的使用者的任一话语的目的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论指导。
戴维森认为,如果一种意义理论具有形如意谓的语句作为推断,其中可被一个语句的结构描述短语所替代,可被一个指称该语句的意义的单称词项所替代,那么,其形式表征是一个内涵表达模型,已是通过找出与语句组成部分相关的同义性概念给出整个语句的意义的。这实际上是在意义理论的范畴内讨论意义,除了明显的循环论证外,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像指称论那样对意义追问的无穷倒退的局面,显然不符合他提出的有限公理化和无循环性的要求。而采用弗雷格早就告诉我们的真值条件表征意义便能克服这些缺陷,因为“真之谓词的表征对所需要的那种〔递归性〕结构进行描述,并对自然语言的适当的语义学提供了一个清楚的、可检验的标准一种不过是为语言定义真的理论比起表面上的分析所表明的更接近于构造一种完全的意义理论。”这一断言实际上是建立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说和语义组合性原则基础上的,表明了它是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二、蒯因的彻底的翻译理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
戴维森明确承认,他在语义学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的老师蒯因。他在《对真理和解释的探究》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蒯因,没有他,本书无以问世。”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其意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彻底解释理论与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有着不可否认的亲缘关系。
大家知道,蒯因在其自然化认识论理论框架内,提出了旨在为自然语言提供一部从行为到语言的整体上相容的翻译手册的“彻底的翻译”理论。它涉及一种极端的翻译情形:在一种迄今对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的翻译的情形下,没有业已存在的翻译手册可供依凭,也没有现存的字典可供借助,语言学家除了自己对陌生语言的说话者的行为观察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翻译证据。蒯因设计了一个丛林语言学家翻译土著语言的情形:丛林语言学家对这种语言的翻译只能从与刺激条件直接相联系的语句即观察性场合句开始,把听到的语句和看到的言语刺激联系起来,然后通过问询方式,观察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倾向,即说话者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赞同与不赞同的行为反应,通过不断反复的刺激和观察,逐渐建立起这种语言与语言学家母语之间的语词对应关系,编纂一部翻译手册。这是一部基于刺激意义的翻译手册。
蒯因还将表达式的真假值和土著人对它们的赞同态度联结起来,从而给出真值函项的刺激意义。因为一个否定式是真的当且仅当被否定的那个表达式是假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并非”,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土著语句p,土著人赞同p之前附加那个语素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不赞同p;同理,一个合取式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两个合取肢都是真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并且”,当且仅当,对于任何两个土著语句p和9,土著人赞同由那个语素连结p和9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既赞同p又赞同9;一个析取式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两个合取肢至少一个是真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或者”,当且仅当,对于任何两个土著语句p和9,土著人赞同由那个语素连结p和9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或者赞同p或者赞同9。如此等等。
对于非观察性的场合句和恒定句的意义则不能直接通过刺激意义加以确定。蒯因为此建议彻底的翻译者求助于分析假设。“分析假设的方法是利用动力把我们抛入土著语言的办法。它是把奇异的新枝嫁接到常见的老树上的办法。”也就是说,分析假设不是直接将翻译者与说话者当下的刺激证据相联系,而是与翻译者的概念框架相联系,这种概念框架在知识或概念的网络中最终还是要与刺激证据发生关联的,这种关联是通过它们与观察性场合句的关系实现的。
在蒯因看来,无论是刺激意义的翻译方式还是分析假设的翻译方式都与翻译者和说话者的附带信息有关。这些信息包括语言知识、信念知识等等。因此必然引发翻译不确定性的论题,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纂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手册,所有这些手册都与言语倾向的总体相容,但它们彼此之间却不相容。”意义和信息“不可分离地联结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这种不可分离性是蒯因称之为翻译的不确定性的关键所在。”意义和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经验证据确定意义的不充分性。蒯因认为,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是一个沿边缘与经验紧密接触的人工织造物,如果把整个科学比作一个力场,其边界条件就是经验,那么,我们会发现,边界条件即经验对整个场是如此的不确定,以至于在根据任何单独相反的经验对哪些陈述重新评价上有很大的选择自由。谈一个个别陈述的经验内容会使人步入歧途。
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体现了蒯因的整体论知识观。确定语言意义的行为证据和相随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被翻译或解释的语言对象的言内语境因素,还要考虑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情况在内的言外语境因素。蒯因的整体论不仅涉及到语言系统内各语句之间的一种整体论语义性质,而且也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的信念系统内各元素之间的整体论联系,以及语言系统和信念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关系。正是整体论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决定了翻译工作的性质。同时,一部翻译手册的提出和完善不仅仅是联结表达式的事情,而且是预设相同信念的事情,即使在语言学家开始询问土著说话者之前也要做出这种假设。否则,一切交流和翻译活动无从谈起。这就是在蒯因、戴维森和其他人著作中所谓的宽容原则。
宽容原则在蒯因彻底的翻译理论中得到了应用。他在谈到对土著语言中的真值函项的翻译问题时认为,我们只能假设土著语言中的真值函项和我们母语中的真值函项相同。虽然这种做法违背一种所谓的容忍明显的自我矛盾或不一致性的前逻辑思维(urologicalmentality)的学说,但我们在翻译时别无选择,否则,会使我们对土著语的翻译显得稀奇古怪而难以理解,因为任何恰当的翻译都得遵循逻辑规律。实际上,即使在对观察句的翻译情形下蒯因也预设了宽容原则:而对说话者和翻译者共处的刺激场景,土著人和我们具有整体上相同的心理态度、价值取向和感觉功能,否则,那种刺激意义的方案无法实施。同时,在分析假设时只有预设土著人和我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语言习惯和知识,我们才有可能去解析土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结构,从而建立起一部恰当的翻译手册。
前面已经提到,戴维森试图诉诸塔尔斯基的约定模式的真理论给出一种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的形式表征,并且通过这种表征来解释和说明自然语言的意义。可是,单靠语句本身还不足以说明这种理论的解释功能。这一点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因此,如何针对自然语言中丰富的经验事实为从形式上诉诸真谓词的外延主义表征方案提供一种恰当的解释,即如何使之呈现为一种解释性真理论,必然成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核心课题。在他看来,在一种不预设任何语义信息、概念或知识的极端情形下,立足于人类主体间的可观察行为的解释理论有望既能从整体上保持意义理论的外延特色,又能对一种自然语言的说话者的话语作出解释。这种解释背景非常类似于蒯因的翻译背景,即设想的一种完全从头开始理解一个陌生的语言团体的人类学场景。受蒯因“彻底的翻译”的思想启发,戴维森提出了著名的“彻底的解释”的理论。
不难发现,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为戴维森解释性真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戴维森彻底的解释理论就是直接在蒯因的彻底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蒯因和戴维森虽然各自的理论目标不同,但他们最终要求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在彻底的情形下寻求一种经验证据对语言意义的支持关系。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是其自然化哲学体系的一个论据和例证,而戴维森彻底的解释理论是其意义理论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是约定模式的形式表征),但二者选择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即可观察行为,都是以言语交流方式为突破口寻求“语言有意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叩这一问题的答案的。其次,在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的基础上戴维森提出了解释的不确定性论题。戴维森将蒯因翻译理论的意义与伴随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转变为其解释理论中的意义和信念的相互依赖性,将蒯因的认识整体论发展到语义因素和命题态度的相互依赖的思想。通过这样的转变,戴维森巧妙地将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转变成他的解释不确定性论题。第三,蒯因的整体论原则和宽容原则在戴维森解释理论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而成为其基本原则。戴维森全面启用蒯因式的整体论。概括起来,除了整体论的语境意义观外,还在解释真、信念和意义三者(解释三元组)之间关系时始终贯穿整体论原则,而且还将这种原则渗透到研究形面上学的真理方法之中。宽容原则在戴维森理论中贯彻得更为全面。在他看来,蒯因的刺激意义范型难免带有私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应该回避这种讨论方式,其结果是应当全面地运用宽容原则,因此他将其作为一个预设前提全面地运用于说明意义和信念、意义和真、真和信念的相互关系中。
由此可见,戴维森的彻底解释理论在证据基础、主要内容和贯穿的基本原则方面都明显地来源于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对此,马尔帕斯客观公正地说:“蒯因的工作为戴维森的彻底解释理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背景,标志戴维森工作立足点的正是蒯因关于彻底翻译方案的观念。正是在蒯因的著作中我们才首次碰到整体论、不确定性和宽容这些在戴维森彻底解释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观念。’,对此,戴维森也坦承,他研究意义理论的不少想法本质上是蒯因的,因此读者肯定会为他们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如此深入地一致而感到震撼。虽然他们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有分歧,但是对翻译的不确定性、整体论和宽容原则的基本看法无疑是一致的。
总之,戴维森意义理论旨在为一种令人满意的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提供恰当的形式表征和经验解释,呈现为一种解释性的真理论,由两付对子构成:一是意义和真结成的对子,这付对子给出了意义理论的具有递归性质的公理化形式表征;二是意义和信念结成的对子,这付对子以彻底的解释的方式从经验内容方面表达了解释三元组(意义和信念)的共生关系。前者受塔尔斯基约定真之语义学的影响,后者受蒯因“彻底的翻译”思想的启发,二者的思想立足点是弗雷格的真值条件意义论。这些哲学大师的经典思想,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石,也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理论成果,使其意义理论注定从一问世就潜在地具备非凡的理论优势和影响力。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九篇】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在参考文献中的每个标识都有各自的含义,我们在引用文献的时候,更需要将这些标识准确无误的标注出来。
那么,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有哪些?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编,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参考文献引用越新,就越能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一般杂志文献要优于书籍。
(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命题和意义【第十篇】
“相互批评不能羞羞答答,党员干部要敢于批评、乐于接受批评。”
近期,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引发群众的追捧和热议,此剧切中社会热点,直面当前的反腐主线。缺乏监督的权力在运行中就容易滋生腐败,而民主生活会是党员和干部交流思想,全面剖析,深刻“检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方式,敢于揭短亮丑,充斥着“辣味”和“火药味”的民主生活会才能找准问题,做到问题“苗头”抓早抓小。
十八大以来,我党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贪腐问题一直坚持严厉打击的立场,发现一起查办一起。近几年,打“老虎”、“小贪巨腐”“吃拿卡要”等频频被报出,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每当此时,老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贪官没有好下场,早就该抓啦”。贪腐问题频发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贪腐问题屡禁不止。笔者认为,随着自身升迁和手中权力的不断扩大,一些领导干部个人私欲膨胀,而对自身要求没有跟上,放松了对贪腐的警惕,使自己越陷越深,最终锒铛入狱入狱。换言之,民主生活会的党内监督机制倘若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管住领导干部的“手”、“嘴”,终将害人害己。
民主生活会可谓是“反腐利剑”,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民主生活会在查摆问题、反腐倡廉和改进工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民主生活会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将严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提高认识,对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定期召开“三会一课”,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改变工作作风,严肃作风整顿,着力整治严重背离“三严三实”要求的中梗阻问题,扭转执行力不足、效率低下局面,杜绝“塌方腐败”现象。
在贯彻落实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实打实,不走过场,不做形式,不搞隔靴搔痒的假把戏。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自我批评坦诚实在,相互批评中肯中的,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唯有真正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推动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