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4篇

云海 分享 时间:

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活跃,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3

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5

区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4

区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1

区经信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34

市林业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39

市文旅体局驻村工作队2022年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47

县XX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52

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56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66

县水务局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70

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75

乡2022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总结 78

乡2022年固脱贫促振兴工作总结 85

镇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93

镇2022年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98

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05

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11

镇乡村振兴2022年度工作总结 115

20.科技局2022年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119

21.区应急局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22

22.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24

23.县林业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131

24.乡村振兴全年工作总结 134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市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调整在职在编人员开展驻村工作,保障人员充足;

二是对全村开展全覆盖摸排,针对我村5户21人"突发困难、脱贫不稳定户"制定三类对象帮扶计划,严格实施"1名包村领导+尖刀班班长+村党支部书记的三帮扶机制;

三是提供产业发展支持,积极协调对接市交通局,启动修建金凤村8公里产业路,帮助村民解决黄连等农产品运输问题。

四是开展技能培训,明确结对帮扶干部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解决脱贫户生产经营中的问题,2022年4月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4人次;

五是主动对接市人大,联合建南镇政府在建南镇金凤村村委会开展三级会商,创新村级矛盾纠纷化解"三不"思路(不压,不推,不哄),全力推动"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提档升级,整改完成村支两委"软弱涣散"存在的问题;

六是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好村务日常工作,开展农村住房整治工作,分类记录,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对监测户跟踪走访,对我村三户突发困难户、两户脱贫不稳定户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措施精准,不致贫、不返贫;完成"两险征收"、加强防火宣传、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维护好2022年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高的群众满意度;

二是守住底线,坚决做好针对各项工作的多级检查,特别是在问题整改和队伍纪律上令行禁止,杜绝出现工作作风不实的情况;

三是在稳住成效和不出纰漏基础之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升级、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XX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全局谋划,压紧压实责任。

一是建立逐级负责的领导体系。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设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十个专项工作组和11个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联村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19次,全县工作推进会议4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在出台《XX侗族自治县2022-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XX侗族自治县2022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推进产业兴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生态宜居工作实施方案》《推进乡风文明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治理有效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生活富裕工作实施方案》等"2+N+X"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建立全员覆盖的帮扶体系。出台《XX侗族自治县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XX侗族自治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调整实施方案》,选派县级以上驻村工作队97支280人,乡镇驻村第一书记40名,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和结对联系工作的通知》,实现脱贫户、监测户结对帮扶(结对联系)全覆盖。三是建立统筹兼顾的调度体系。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制定工作提示,明确战区指挥长、联村县领导、各乡镇、行业部门、联村后盾单位、村、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责任。各战区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每月组织联村县领导、后盾单位负责人、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对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二)紧盯重点环节,坚守底线任务。

一方面,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抗牢粮食安全责任,将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专项指标列入对部门和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两条红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万吨;耕地保有量达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治理受污染耕地3200亩,打造各类粮油作物示范样板15个。另一方面,严防致贫返贫。建立基层摸排、行业筛查、平台监测、分析研判、交办反馈、跟踪落实的监测体系,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及时开展帮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形成"风险预警、交办核查、及时纳入、精准帮扶"管理闭环。严格执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原则,2022年度新纳入监测对象114户327人,新增农村低保194户508人。

(三)持续巩固成果,深化有效衔接。

一是抓实教育帮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6786人,无一人失学辍学,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五类"学生资助10348人万元。发放春季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1200人180万元。二是抓实健康帮扶。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户中"四类"慢病5137人,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11个乡镇均设有公立乡镇卫生院,配备有2人以上的全科医生,1名助理执业资质以上中医师;137个行政村设置卫生室。脱贫及监测户人员、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均已参加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三是抓实住房保障。县、乡、村三级联动,将住房安全常态化监测包户到人、责任到人,实施危房改造40户。四是抓实饮水安全。从水量、水质、供水保障率和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持续完善有偿用水、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机制,实施抗旱水源工程185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四)全面推进振兴,建设和美乡村。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成立XX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培育壮大中药材、特质农业、文旅康养等6大特色产业。出台《XX侗族自治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XX侗族自治县振兴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XX侗族自治县关于鼓励投资兴业的若干规定》等系列支持农村电商政策,2022年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达亿元。贡溪镇四路村,晃州镇向家地村,XX现代农业文创观光园,入列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景点集群;向家地中医药康养旅游度假基地、XX县中医医院(侗苗特色康养旅游基地),入列湖南省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二是聚焦生态宜居,切实提升乡村面貌。完成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规划和36个重点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规划编制以及47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建设资源产业路公里、便捷连接路公里、农村安防工程公里,新增4G基站91个、5G基站210个,改厕2055户。建成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5座、无害化填埋场4座,实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构建"县物流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的三级县域物流服务体系,成功举办湖南省县域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全面深化林业工作体系改革,设县级林长12名、乡镇级林长122名、村级林长603名,选聘护林员779名。三是聚焦治理有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以"党建+微网格"为载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全县搭建微网格4452个,覆盖79507户。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和拟任村"两委"干部县级联审,每村储备后备力量3名。扎实推进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全县4421名党员联系群58921户。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对"五化"建设达标的村党组织,进行动态复核和监测,确保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效果不走样、不变形。四是聚焦乡风文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成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51个。积极招募青少年学生、新乡贤、返乡青年、爱心人士等参与文明实践服务,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160个,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00支,开展科技支农、扶贫帮困、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5万人。组织"美家美妇""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家庭""清洁户"等系列评比表彰活动,评比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300余人。五是聚焦生活富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开展2022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企业招聘活动,参与群众累计达万人。全县公益岗位安置2329人,较2021年增加110人;17个帮扶车间吸纳779人就业,其中脱贫人口199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累计务工21245人,超过省定万人的目标数,2586名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全部就业。对全县25个安置点785户集中搬迁户和833户分散搬迁户,提供定制化的后续产业帮扶,覆盖率达100%。

(五)打造特色亮点,典型示范带动。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来实体经济活水。创新构建"1+2+3+N+X"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形成普惠金融、政策性贴息、政策性担保、精准防贫综合保险、特色农业保险等政策性金融、保险工具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效应。成为湖南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首投项目县,成功举办湖南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示范项目现场推广会。在全省率先设立黄牛养殖贷款风险基金,推出XX"黄牛贷""黄牛保"和"黄精保"产品,探索"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保险+期货"等延伸模式,全面推行"精准防贫综合保险"版。全县128个行政村获"共享贷"授信审批亿元,首批预投放村已陆续获得共享贷资金用于农村产业发展。二是吹响乡村治理"号角",绘就美丽乡村"底色"。依托"党建+微网格",创新微体系、微服务、微平台、微机制、微治理、微激励"六微"治理,构建乡村治理全覆盖"网络"。围绕"打、防、管、建"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智慧禁毒"建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信访工作关口前移,积极开展"无黑无毒无(电)诈无(非)访"创建。桥南社区引领银龄党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获《湖南工作》《潇湘晨报》等媒体推介。三是"一轴多点"绘画卷,干群携手谋新篇。坚持支部当主角、党员作示范,引导带动广大农户积极打造以平溪河为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轴多点"区域性示范带。采取分平台整合资金、分部门落实职责的模式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破解过去立项分散、管理碎片、撒胡椒面等问题。四是构建产业新高地,擎起发展硬支撑。建立县委书记任产业总长、四大家领导班子任产业长的"产业长+执行产业长+项目长+产业顾问"机制,与省内外近10家高校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聘请县域经济发展顾问和产业发展顾问,为产业发展赋能。培育30头以上规模黄牛养殖场190个、黄牛加工企业22家。建设"中国·XX黄精国际城"专业产业园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89家,黄精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加工黄精鲜货3万吨、黄精干货6000吨,黄精年交易量占全国1/6,XX黄精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XX获评"黄精之乡"。成功举办湖南省牛羊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届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会议暨首届XX黄精文化旅游节。五是金融赋能,"贷"动乡村振兴。出台《XX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共享贷"资金使用方案》,务实产业可行性论证、明确资金使用主体及责任、严格审批流程、聚焦重点产业、突出政策引导、坚持市场运作、合理防范风险。以实施乡村振兴现代金融服务省级试点为契机,狠抓"1+2+3+N+X"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怀化中心支公司、怀化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乡村振兴"政保担"合作协议长期合作,为"共享贷"资金使用主体提供资金本息80%担保。"共享贷"覆盖全县所有乡镇138个行政村(含1个居委会)。目前,128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授信审批,获得授信总金额亿元,授信额度与成功授信率均位列全市第一。选定9个行政村作为首批放款村,在10月底已投"放共享"贷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达3170万元,预计11月底放款规模达到1亿元。

二、2023年工作计划

1.切实强化工作统筹。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大论断;准确把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主题;始终紧盯"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两大目标;坚决守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两条底线;抓实抓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两项任务,及时调整思路方法。

2.坚决守好底线任务。坚持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增强脱贫群众"造血功能"和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因人因户强化开发式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3.突出抓好协调发展。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围绕黄牛、黄精两大主导产业和加快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全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坚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重点帮扶村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作为重要区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细工作点位,促进协调发展。

4.加快建设和美乡村。以推动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五大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为抓手,不断夯实"党建+微网格"基层治理体系的底座工程,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XX区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2年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落实工作,按照党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现将我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XX区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明确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和各部门职责,管好地方储备粮。建立健全辖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完成26个粮食安全应急供应网点的日常维护,特殊时期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粮油供应,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不断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排查,阶段性完成整治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增强辖区内粮食流通工作能力。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利用。2022年XX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地块。不断加强耕地执法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依法依规保障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并在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中及时完成上报任务。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构建粮油产业技术平台。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XX区积极与前沿产业领域对接,强化科技创新动力,2022年与河南工业大学对接成立郑州市XX区粮谷技术研究院,优化配置资源,创建"粮食大脑",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新技术创新,专注于粮油产业收、储、运、加、销技术研发,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粮油产业技术发展平台体系。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乡村建设。

一是努力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XX区在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项目管理方面,始终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在采用"1+1+1"层级化服务模式(即1名签约医师(家庭医生)+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服务团队+1个二、三级医院支撑平台)的同时,搭建"社区580"移动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128个签约服务团队,还与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省直三院等5家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显著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能力。二是进一步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工作。XX区积极落实"高龄补贴+适老化改造+居家服务"关爱制度,2022年XX区实施的城乡家庭养老床位改造计划,为420户年满60周岁的低保、特困及其他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设施改造,并为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康复、寻访关爱等居家养老服务。还通过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用房,盘活、租赁老旧小区闲置用房。近几年来,全区新建城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5家,新增养老床位1145张,新增养老服务设施面积42884平方米,备案养老服务机构11家,近两年共发放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资金3000余万元。截至目前今年全区新建成城乡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8个,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1个,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形成养老服务设施的全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三是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2022年XX区投用公办幼儿园5所,分别为XX区西流湖第三幼儿园、西京花园幼儿园、南仗小京水幼儿园、莲湖第一幼儿园、第五实验幼儿园,新增教学班48个,新增学位1350个。截至目前,XX区西流湖第三幼儿园、西京花园幼儿园、南仗小京水幼儿园、莲湖第一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已开始装饰装修;XX区第五实验幼儿园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XX区按照"精准核查、科学评估、分类安置"原则,认真做好城乡残疾儿童入学工作,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截至目前,XX区共安置278名残疾儿童少年(含幼儿园),其中,幼儿园随班就读安置7名,小学随班就读安置125名,特殊学校93名,送教上门53名。

(三)夯实基层基础,有效改进乡村治理。

一是压实责任,坚持专班推进。全区40名县级干部以上率下,全程参与指导分包街道"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带队走访了157个村、社区,深入调研摸排,逐一分析研判,帮助制定创建规划。区级层面成立基层党建"摘星夺旗三级争创"专班,从组织部、政法委、社治委、农委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细化分工,专项推进。村(社区)分包科级干部开展常态化指导,把握创建进度,协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跟进提醒、定期研判调度、定期总结汇报,确保创建工作科学务实,取得成效。二是明确目标,以考促学促干。组织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专项测试,在区级设主考场,14个街道设分考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员、其他有关班子成员、党建办主任,以及全区157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230余人参加了测试。测试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出题、统一改卷、统一排名,考试成绩区级备案,进一步激发了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效果,在全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全面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以"五星"支部创建为主题开展第二、三季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亮赛比"活动,通过台上比拼交流,调动创建积极性,宣传优秀经验做法,营造全员创建的良好氛围。丰富宣传形式,全面宣传"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政策和内容,通过"XX红网"微信公众号、宣传版面、LED屏、微信群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编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简报46期,及时通报创建情况。各街道张贴创建公示,将村(社区)的创建目标、创建举措公示上墙,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四)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X区积极组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队伍,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重点围绕"忆感人瞬间",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生动细节;"话发展成就",讲述"三农"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非凡成就;"晒幸福生活",讲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讲奋斗故事",讲述农民群众如何靠党的好政策、凭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命运;"谈未来梦想",展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积极组织宣讲人员75人,宣讲90场次,参加人员6720人次,制作音视频数16个,编发新闻报道数量26篇,"两微一端"宣传数量18篇,取得了很好宣传效果。二是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全覆盖,开展"千村百镇"系列体育活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大力弘扬符合当前时代特性的农耕文化。健全"农村光荣榜"机制,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和农村"一约四会"作用,推动农村婚俗改革、殡葬改革。加强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治理。

(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XX区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明确区直各有关单位、各街道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组织开展好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加强集中换届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培训。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XX区持续推进"三年强村计划",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推动各行政村丰富产业模式、拓宽经营渠道、完善民主决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XX区46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三是扎实开展全区"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树。坚持激励导向,每年开展"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评选,将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绩、"亮赛比"成绩等纳入评选内容,获评后区财政拨付每个村(社区)10万元奖补经费,形成"头雁效应",带动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拼搏奋进。2021、2022年共4名村党组织书记获评区级"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四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XX区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监督管理,于2021年在全市率先试点上线郑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积累,XX区于2022年在辖区全部14个街道46个村级集体组织上线使用该平台系统。为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提高我区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XX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并于2022年全面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关于成立XX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前期筹备工作已完成,相关政策文件已编写完毕,并已通过区政府审核。

二、存在问题

一是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村尚无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影响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二是农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不够完善,就业工作量大,专职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三是我区由于全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辖区几乎无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农业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目前辖区农民已无法通过农业产业实现增收。四是我区乡村教师队伍还存在结构性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五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移风易俗工作任重道远。在做好治理的同时,急需加大科学、绿色、环保的丧葬风俗的引领和宣传。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是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机制,使农村党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除财政转移支付外,辖区所有村年收入实现正增长。二是结合我区耕地地块小、较为分散、位于城市近郊的特点,积极探索都市观光农业、文旅农业和智慧农业等高效农业新模式,积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科技项目,逐步形成科技型、服务型、精品化的农业发展新局面。三是以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推进移风易俗,结合老旧社区改造提升工作,形成创建合力。四是促进创业,积极带动就业,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积极提供创业服务和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XX区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XX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减"工作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监测对象不返贫、不致贫,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我区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5日,全区共有脱贫户3544户9458人。监测对象437户118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4户2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9户37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74户554人。已消除风险的224户542人。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54户48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户7人、边缘易致贫户27户7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24户403人。

(一)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好乡村振兴

1.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好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作用,健全了领导调度、统筹协调、驻村帮扶、动态监测、暗访督导、业务指导、考核评估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入户走访、业务指导等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对区领导挂乡联村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对结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带头做好调研走访工作,带头住宿在挂点乡镇,夜间遍访"三类人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业务指导组进村入户进行排查暗访,坚持每村必到。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联乡挂村和结对帮扶制度,到挂点乡村开展衔接工作调研,走访结对帮扶对象,每年遍访联系乡镇的所有行政村和"三类人群"。

2.压实工作责任。

切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实行"责任背书"机制,所有乡村都和区领导小组签订了工作落实责任书。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调查、指导各乡村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局有效衔接工作,并在年底根据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推进工作不力的乡村,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联乡挂村和结对帮扶制度,确保10个乡镇19个"十四五"省市乡村振兴重点村和"十三五"脱贫村有区领导联乡挂点帮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所有省市"十四五"重点村和"十三五"脱贫村都有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所有行政村都有对口帮扶区直单位,所有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实现干部结对帮扶或关注全覆盖。

3.精心安排部署。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有关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乡村振兴工作政策精神,对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暗访督导、调研督导等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组织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推进会,就加快衔接资金项目推进暨市区衔接资金管理办法,落实防止返贫人员监测机制,对"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再排查,不断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积极开展"五星创评"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排查整改暨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2022年度共召开22次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其中区委常委会议10次,区政府常务会议6次,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会议6次。

4.强化督察督导。

区纪委监委时刻关注乡村振兴工作作风问题,开设了"手机举报一键通"。对受理的问题线索严格按照"当天处置、第二天转办到位"要求,主动协调推进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建设,夯实拓展了监督对象、数据录入更新、三级公示三个重要环节,同时充分利用监管平台预警功能,梳理问题线索。区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组织到各乡镇开展"大调研"和暗访督导活动,重点督查"三类人群"监测和帮扶、"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帮扶、兜底保障、户厕改造、资金项目、驻村帮扶等情况,全面对标"四个不摘"要求,实事求是了解各地过渡期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

(二)狠抓政策落实,持续巩固好脱贫成果

1.巩固义务教育保障。

持续落实学校校长和乡镇属地管理教育帮扶"双负责制",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零辍学",全区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在读子女全部纳入现有教育帮扶体系。2022年春季,本区就读脱贫户及"三类人群"家庭学生975人,落实各类教育资助资金万元,实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通过"雨露计划"资助了中高职学生682人次,共计万元。各乡镇对异地就学的学生向学籍所在地发函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做好异地就学的脱贫户资助工作。

2.巩固基本医疗保障。

坚持把医疗保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工作不松劲、力度不降低。定期开展脱贫人员医疗相关数据比对,及时排查和更新相关信息并与相关部门数据及时共享,排查出的疑似问题和存在风险隐患的农户信息及时反馈到乡镇进行核实。三类人员县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均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政策。村级卫生室均配备合格医生正常运行,确保已脱贫户、三类人员就医便捷结算。根据区委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职工和贫困人员参加"惠浔保"的通知》,乡村振兴局广泛宣传"惠浔保"政策和积极动员脱贫户参保,督促各乡镇各单位积极主动宣传帮助结对帮扶对象购买"惠浔保"。全区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及"三类人群"已全部参保,共计9382人,进一步增强了监测对象的大病保障作用。

3.巩固住房安全保障。

按照省市要求分类有序开展已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组织保障,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乡镇按月建立台账开展动态监测。对今年所有新识别纳入的监测对象住房进行了鉴定,已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数为7户,其中1户新建、5户维修、1户重建,目前已全部竣工,补助金额共计万元。

4.巩固饮水安全保障。

2022年继续巩固饮水安全保障,定期研究饮水安全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建立健全农村脱贫人口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及时响应机制,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定期检查、维护管理好已建供水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定期对分散供水户和小型集中供水取水采样、检测,保障饮水安全。

(三)狠抓工作落实,聚力实现好有效衔接

1.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

加强防返贫监测。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扶贫政策落实排查机制,乡村每月常态化地做好"三类人群"摸排监测和识别工作,并将摸排情况上报至区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组织人员上门入户核查拟新发生"三类人群"真实情况,并将拟新发生的"三类人群"人口信息统一发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信息比对,比对家庭所有成员是否"拥有车辆、房产、是否是有现任村两委成员、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等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户"等情况。截至目前,共识别"三类人群"共计437户1188人。完善针对性帮扶。对纳入监测的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总结完善和优化提升农业保险、防贫保险功能,拓展"两项保险"抵御灾害、抗击风险能力。严防防贫保险发生起付线设置过高、兑付率及理赔金额过低、保险防贫作用不充分的问题。2022年度区政府购买防贫保险金额万元,合同约定惠及人数9000人。全年办理保险理赔数7例,保险理赔金额万元。加强动态化管理。扎实开展一年一度的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做好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动态调整、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信息采集更新和录入、监测对象新识别纳入录入和标注、帮扶措施核查核准、监测对象跟踪监测、信息系统问题数据整改等工作,紧盯数据质量,不断提高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2.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做好产业帮扶项目建设工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业引导,做强做大"一乡一园",用好用足政策。着力抓好有带动功能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致富带头人"四类经营主体"建设,推动扶持发展村级(联村)产业帮扶基地,带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增收。深化拓展消费帮扶,继续做好布放专柜、开设专区、建设专馆,帮助销售农产品。2022年加大了产业项目工作力度,已安排产业项目62个,项目资金万元,占2022年已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项目带动脱贫户3544户,受益脱贫人口9458人,提高脱贫群众收入。充分发挥村级光伏电站效益,2022年1-10月,共计结算电量916809度,结算上网电费元,度电补贴收益元,为脱贫村获得收益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截至11月底共有502笔万元。下发《关于鼓励使用工会经费购买消费扶贫产品的通知》,对机关事业单位采购情况实行台账管理,按季度通报,截至12月5日,全区帮扶产品销售金额50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采购帮扶产品金额465万元。

3.推进稳岗就业持续增收。

整合本区及周边邻近工业园区的企业用工需求,发挥好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就业帮扶车间等各类吸纳就业载体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就业帮扶工作,使有劳动能力人员充分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对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进行摸排,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村设置了保洁员、保绿员、防火宣传员等公益性岗位,通过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2022年不断完善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全面摸清脱贫户、监测帮扶对象基本情况,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4994人、就业率%,与2021年外出务工人数占比%;边缘劳动力就业人数140人,就业率%,与2021年外出务工人数占比%;发放省外就业交通补贴1018人万元,发放省内就业交通补贴1219人万元;就业帮扶车间11个,吸纳脱贫劳动力人73人,公益性岗位568个。

4.推进兜底保障连续稳固。

实时监测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以及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全力防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落实帮扶举措,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进一步完善保障政策,在特困供养、低保、养老、残疾认定、临时救助、农业保险和防贫保险等方面,实施分类帮扶,做到应保尽保,保持监测对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截至2022年11月脱贫户和三类人员与农村低保重合人数为脱贫户4012人,三类人群695人,合计4707人,共发放低保金为1963万余元。与农村分散特困重合417人,其中脱贫户359人、三类人群58人,发放资金共计352万余元。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737人,生活补贴592人,护理补贴134人,截至2022年11月两补资金共206万余元。截至2022年11月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补助对象70人,补助资金共50万余元。

5.推进衔接资金落地见效。

2022年中央、省、市、区各级已投入4410万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安排项目14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9个、产业项目62个,其他项目7个,大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2万元,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88万元,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60万元,2022年区本级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达1960万元。同时,加大项目库建设监管力度,对所有入库项目均实地核实,确保项目资金落地见效。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加快了资金拨付的进度。9月底,财政系统支出进度达到%,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持续抓好项目资产管理。对2021年开展2013年-2020年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进行自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2021年衔接资金项目进行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落实责任、完善制度,严格落实"县级主管、行业监管、乡镇主管、农户监管"的分级定责管理模式,并将相关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运用于衔接补助资金实施的项目资产中。

6.推进示范建设创先争优。

按照乡村建设行动部署,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促进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持续改善乡村村容村貌。继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九江礼涞农业实现种植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被列为"礼涞模式"在全国推广。"三个四"模式助推农村厕所革命"蝶变"典型材料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进行推广。示范村建设方面,针对第一批四个市级示范村建设,XX区坚持高起点进行规划编制、高标准制定建设方案、高规格成立领导机构、高效率加大资金支持,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市打造创新领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XX样板",使第一批白合村、毛桥村、金盘村和黄洞村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一年有量变、两年有质变、三年有巨变",力争达到"串点成线、集群连片、示范引路、村美民富"的示范创建目标,成为九江市民生活休闲的后花园、节假日短途游的最佳圣地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创新开展了乡风文明劝导实践活动,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营造了文明和谐乡风。

(四)狠抓统筹推进,巩固提升好脱贫成效

1.统筹抓好疫情防控。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作推进,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减速,实现"两手抓、两不误"。截至目前,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未有人感染新冠肺炎。每周做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按月做好帮扶车间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车间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情况。全区龙头企业12家全部开工,已吸纳脱贫户劳动力(含监测对象)34人。

(五)规范实施项目,加快资金拨付。

2022年下达到我镇衔接资金项目共有9个,总投资2174万元。已完工报账7个,验收未审计1个,完工待验收1个。截止目前已申请拨付资金1967万元,资金拨付率%。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级换届之后,新上任干部还不适应乡村振兴工作,对村务工作不熟悉,对过渡期衔接政策调整变化、基础业务知识等掌握不够精准;二是人才资源不足,各村普遍缺乏年轻且学历高的优秀人才,村级普遍存在后备干部储备不够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部署,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持续发展壮大村级产业。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强化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通过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力度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脱贫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渠道建立供销合作关系,全方位开拓市场,帮助脱贫户销售农产品。

三是持续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全面梳理衔接资金项目及扶贫资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五本台账,强化运营管理。

2.发挥宣传协同力量。

进一步提升宣传效能,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保障宣传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宣传奖励机制,引导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宣传,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宣传工作格局。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积极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以及帮扶干部、脱贫户先进事迹报道工作。三是持续深化感恩教育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和"三类人群"自我发展内生动力。

3.创新开展"五星"创评。

区文明办联合区乡村振兴局以本地常住村民户为单位,开展乡村振兴"五星"创评活动,通过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充分利用99公益日募捐活动,发动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创评活动募捐资金。全区开展"乡村振兴爱心超市"99公益日募捐活动,累计为我区"乡村振兴爱心超市"募集151万余元,其中获腾讯基金会配捐万元,为开展"五星"创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4.坚持做好调研督导。

一是入户走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入户走访,全区各帮扶干部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走访活动,切实加强对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开展政策性宣传和针对性帮扶。二是督导调研。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定期调度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分管领导连续组织召开有关工作推进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调度;各行业部门就各自牵头工作进行常态化调度,区乡村振兴局对全区各乡镇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督导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行立改。三是能力提升。为有效提升各乡镇乡村振兴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各乡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夏季大练兵"活动,2022年XX区获得九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夏季大练兵"行动之业务大竞赛第二名。港口街镇乡村振兴专干刘威娜获得九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夏季大练兵"行动之业务大竞赛先进个人。

5.持续抓好问题整改。

2022年,扎实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暗访督导、调研督导等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和省考发现问题整改,统筹认领的各级反馈问题41个,其中,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2个;国家考核评估全国共性问题6个;国家考核评估我省个性问题17个;省对市县考核共性问题4个;市际交叉考核我区发现问题4个;省级绩效评价考核我区发现问题4个;九江市实地调研督导我区发现问题2个;市级暗访督导我区发现问题1个;区级大排查自查发现问题1个。我区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现已全部完成整改。针对省、市暗访调研督导整改,对照问题清单,逐条明确整改措施,逐个问题进行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全面举一反三,做好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综合多方面施力,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驻村帮扶效果不明显。个别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帮扶措施较为单一,帮扶效果不明显。

2.产业扶贫进展不佳。产业扶贫项目因为受市场和天气因素的影响,个别收益率不高。

3.项目建设进度不快。部分乡镇存在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进度较慢,资金拨付不及时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主基调,围绕"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总目标,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力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水平,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统筹衔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新局。

2.科学谋划2023年工作要点,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确保项目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3.推动省市级示范村庄建设。认真做好省级和市级示范村的选点工作,结合市直帮扶单位力量,大力推进示范村的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使示范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在前列,勇当示范。。

XX区经信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现将区经信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以产业发展、乡村环境治理、巩固脱贫成果、落实扶持政策、指导基层党的建设等为抓手,结合单位职能、"两强一增",强化措施,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效。

二、工作成效

(一)扎实推进乡村5G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更好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经信局积极协调移动、电信等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对全区12个乡镇办事处的老旧杆路进行改造,加快农村光网、架空线路入地工程,完成了全部行政村宽带4G网络全覆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群众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剧增,经信局科学布局5G站址,统筹铁塔公司和移动、电信,率先开通插花、老庙、新乌江、袁寨、口孜、杨楼中心地段5G网络信号,2022年全区5G基站建设任务206个,目前已完成216个。

(二)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网络基础保障。

为推进乡村快速适应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需求,经信局协调移动、电信等公司逐年加大光网及移动网络的建设投资,结合农村市场需求进行不断升级改造,网络光纤无线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提升,在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方面,已实现乡镇光网全面覆盖,各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100%通达,98%的自然村实现光纤到户覆盖能力建设,宽带网络家庭普及率达到40%以上,并提供1000Mbps(兆比特/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实现自然村全面深度覆盖。移动、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围绕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加快建设先进移动宽带网、深化宽带网络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壮大行业发展规模,加快我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通过压缩障碍修复时常、优化网络架构等手段进行网络优化提升网络质量。2022年已完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安全可控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实现百兆宽带进家庭、千兆宽带进企业,全区迈入光网通信新时代。

(三)信息化强力推动乡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移动、电信、联通公司不断加大乡村宽带信号的覆盖和深度,积极推进5G向乡村纵深发展,不断发掘和保障5G+村居建设、5G+农业等场景的推广和使用,通过"iTV定制电视+电视屏"为乡镇搭建"政民通"信息化平台,融合"村情介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党员远教"、"美丽乡村"等多样内容和应用,助力打造"智慧乡镇",帮助乡镇党委面向村民、商户。不断优化乡镇网点宽带的受理时间、安装售后服务,支持村居建设等,与企业传递相关政策、生产技术、致富案例,高质量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政府与百姓之间搭建"连心桥"。

(四)创新思路,助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通过建设和改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推动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与就业扶贫驿站、农村快递公共服务点、益农信息社、惠农金融服务室等共建共享,丰富便民服务和公益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一网多用"。为当地群众及时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网购网销(代购代销)、缴费、充值、订票、代收代发快递、引导宣传等便民服务。全区农村服务网点6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提升农村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强化农村产品上行和扶贫功能。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其他增值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体系化支撑服务,为阜阳市XX区枣庄镇万达徽菊家庭农场、阜阳市亿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唐田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200余次网店开设、产品拍摄、设计技术支持、创业咨询、政策申报等服务,形成发展电子商务抱团合力,政府与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共同驱动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发展。

(五)积极推进"双招双引"工作。

通过摸底排查我区92家规上企业中,没有农机制造企业,也是我区的一个短板。我们以问题短板为导向,通过"双招双引"重点引进重大农机装备项目,补短板。区经信局正在与成都吉峰农机连锁集团商谈在XX区建设农机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合作协议正在深入洽谈,成都吉峰农机连锁集团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以农机流通为主体、农机化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4年,于2009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国内农机流通行业第一家,且目前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六)继续抓好"双包"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双包"工作机制为抓手,坚持"四不摘"持续抓好脱贫工作。一是支持定点村15000元,用于特困户慰问、午季秸秆禁烧等;二是组织机关人员开展走访3次,发现问题30多条,并做到了及时整改。

(七)协助推进定点村环境整治工作。

为落实乡村环境治理工作,我们积极协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协助做好村主干次路环境卫生清理及垃圾分类处理;二是做好干部所包户的家庭环境卫生等。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探做好在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原4G基站站址上,充分利用好现有公共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积极开展乡镇5G建设。

(二)加速推进5G场景应用。

2022年全面完善5G网络基础建设,保障我区工业、商业、医疗、交通、物流等行业的5G场景应用,着力打造一批以昊源化工、口孜东矿为示范点,重点推动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行业5G融合应用与推广。

(三)加大农机生产企业"双招双引"力度。

结合智能制造产业链发展规划,围绕我区智能制造产业配套不完善、缺少龙头企业等短板,突出重点抓招商,加大对接、引进农机装备生产项目,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编制招商地图,分区域、分类型、分行业精准招商、定向落地,瞄准全国各地相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下一步与成都吉峰农机集团深入沟通洽谈,区政府成立专项小组研究对接推进。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已经存在或将近落地的农机生产企业,经信局将根据国家、省、市优惠政策,专人、专门对相关企业进行指导并积极推荐,用活用足国家的惠企政策,为机械强农助推强大动力,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XX市林业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2年,市林业局乡村振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按照"守住山、造好林、育龙头、促改革"的总要求,主动担当、凝心聚力、真抓实干,2022年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2022年,市林业局乡村振兴工作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绿色金融三大方向上,开拓创新、持续发力取得丰硕成果。

(一)统筹推进国土绿化和松材线虫病除治两项重点工作,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进一步巩固。

一是年度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万亩(不包含因旱灾损失面积),占省局下达计划万亩的134%;补植造林完成万亩;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完成万亩,占计划万亩的121%;低产低效林改造已完成万亩,占计划万亩的%;完成封山育林万亩,占省局下达计划万亩的%;森林抚育完成万亩,占计划的100%。二是高产油茶生产任务基本完成。截至12月15日,全市共完成油茶生产总面积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其中全市共完成新造面积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共完成改造(含提升)面积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三是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筑牢林业生态"防火墙"。以疫木清理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疫木集中除治、"春雷行动"检疫专项执法等行动,加强了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了责任,强化了治理措施。今年以来,全市疫木除治面积达万亩,全面完成了除治任务,打孔注药保护重点松树万株,皆伐除治更新改造松林约3万亩。四是推进碳汇林建设。根据全市林业碳汇资源规模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可开发林业碳汇森林面积达307万亩。今年以来,通过实施新造林、低产林改造、林果业、毛竹抚育、油茶产业发展、森林抚育、珍贵树种培育、场外造林等八大工程。全市共建立碳汇林示范基地面积125万亩,其中造林碳汇示范基地面积11万亩、森林经营碳汇林示范基地83万亩、毛竹经营碳汇林示范基地建设22万亩、油茶经营碳汇林基地建设9万亩。高产油茶建设持续发力,油茶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更加稳固。

一是打造特色林业产业园。全市初步建成资溪毛竹、中药材、金溪香精香料、南城校具及凉亭、黎川家具、乐安森林食品、广昌林下经济等8大林业特色产业园。资溪毛竹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入驻19家毛竹精深加工企业;南城校具、凉亭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7家;金溪香料香精产业园已入驻企业83家;乐安森林食品产业园已入驻4家;黎川县家具产业园入园企业33家;广昌林下经济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6家,通过打造各类特色林业产业园,助力林业加工产业再腾飞。二是围绕"林下+康养"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林下"重点发展森林药材、油茶、食用菌、香榧、竹笋、香精香料等特色林下经济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利用林地面积354万亩,参与农户达万户。全市已经有6家国家级、73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创建了9个国家级、1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了合作社117家、林下种养大户1317余户,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以XX获批全国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为契机,编制了《XX市全域森林康养规划》,建立了全国首个《森林康养基地市、县建设标准》,大力推介XX优质的森林康养资源,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及社会资本入驻XX,带动我市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及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1家,省级森林乡村达165个,乡村森林公园35个,森林旅游业产值达亿元。三是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森林赎买+林业碳汇",打通一二三产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全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共申报营造林面积万亩,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金额亿元。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全部通过国家财政部PPP中心的审核。资溪、金溪、南丰完成招标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崇仁等9个县区陆续招标。通过该项目建设,也将带动了20多亿元的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为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注入了强心剂,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强劲动力。

(三)林业绿色金融创新开展,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丰富。

一是建立林权收储整理平台。全市11个县(区)都建立了林权收储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收储公司已完成森林收储面积万亩,社会面林权流转83万亩,实现各类林权贷款余额亿元。二是建立南方林权交易所生态产品(XX)运营中心。推动国有林场场外造林、森林赎买、林权收储以及其他国有经营主体作为流入方流转的林地,进入生态产品运营中心按程序进行交易。运营中心已挂牌项目63个,成交项目36个,累计成交金额万元;三是积极探索远期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与农业银行XX分行合作,获得了全国首个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授信额度1亿元,2022年3月市农发集团成功完成全国首单远期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191万元。四是开展"湿地资源交易"试点。按照"调查、评估、收储、交易"程序和"占一补一"原则,在南丰、临川试点,目前全市湿地入库279宗6578亩,其中临川区交易2笔,获得生态补偿金额366万元,南丰县交易2笔,交易价格164万元。五是创新颁发林下经济收益权证。资溪县为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国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获金融机构担保授信300万元。全市累计已颁发5张,总面积2350亩,有效破解了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扩大规模的资金难题,让从事林下经济的新型经营主体好流转、可融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各项政策结出累累硕果的同时,有些难点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实现生态全面振兴的路还有很长。受国内木材市场价格偏低、造林成本逐年增高和没有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补贴可叠加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林农采用良种良法造林的积极性仍然不高,退化林修复的任务仍然很重。

二是林业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区域性、品牌化林业龙头企业较少,带动示范效应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小而散且初粗加工占比较大,精深加工、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林下经济规模小、散、效率低,缺乏有特色、有规模、成气候的基地和企业;林下经济和油茶、竹产业中叫得响的品牌、企业偏少。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各级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多依靠社会资本或企业自行筹措资金建设。

三是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不足。如,部分地方对林权收储工作重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强、财政支持力度不大,导致林权收储面积总量偏小。有的县区与国开行、农发行沟通对接不顺畅,导致国家储备林PPP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放款进度较慢。受有些有些绿色金融创新工作还没有全面推开。

三、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新一轮林业改革发展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按照"守住山、造好林、育龙头、促改革"的总要求,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统领,全力推进林业"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贡献林业力量。

(一)以林业改革试点为龙头,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完成国家林草局交给的24项改革任务,在"三权置"、湿地收储交易、打造林长制升级版、远期林业碳汇收储交易、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发放、公益林(天保林)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林地承包经营延长30年等试点工作,在全国"作示范,勇争先"。

(二)以林权收储为抓手,推动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一是加强林权收储与县区政府大力支持有效衔接;二是加强林权收储与低产低效林地有效衔接;三是加强林权收储与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有效衔接;四是加强林权收储与国土绿化、油茶种植有效衔接;五是加强林权收储与创新松材线虫病除治方式有效衔接;六是加强林权收储与具有金融属性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全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首要任务,把提升"三保障一安全"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把产业发展作为关键支撑,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现就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省道安九线XX县城至安庆市的黄金分割点(距XX县城34公里,距安庆27公里),是XX的东大门。全镇总控制面积64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151个自然村,350个村民小组,9800户,万人(农业人口万),镇内主导产业为大宗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

2014年XX镇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2181户7774人。目前,我镇在档的有1745户7319人脱贫人口,126户495人监测对象,其中有103户通过帮扶及致贫返贫风险自然消除等已经消除风险,还有23户85人(4户边缘易致贫户、1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7户脱贫不稳定户)监测对象未消除风险。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

一是常态化走访。严格落实《关于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自主申报程序推广使用的通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指南》(征求意见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等文件精神,统筹结合"入户访民情,助力解难题"大排查活动、"找问题、补短板、促提升、抓落实"专项行动,通过日常走访调研,2022年共新识别监测户23户,其中3户为通过线上小程序申报,目前该23户已全部安排了帮扶单位或XX镇班子成员进行帮扶,制订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并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截止目前,我镇已根据县相关部门反馈的数据,重点排查了医疗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的累计854人次。二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防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各村村民组和人口构成情况,建立了246个网格,由村民组长、乡贤、党员或致富带头人担任网格员,每月不定期走访所包保的户,了解其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村两委报告。三是精准开展帮扶扶持。根据农户家庭实际,制定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帮助落实救助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根据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下发的《关于印发〈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我镇组织各村成立排查工作专班,对重点人群进行上户排查,发现有3户重点户可能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已经纳入监测对象进行统一管理,此次排查,共计发现28条手册及基础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并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认真落实各类问题整改。

一是落实省2021年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我镇在收到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印发《XX县关于省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后,5月26日,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了乡村振兴办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碰头会议,专题研究了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整改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5月27日,镇分管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了各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将整改问题进行了认领,并就整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5月31日晚,召开了党政联席扩大会,镇党政班子成员、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及各村书记参加,会上乡村振兴办主要负责人将XX镇关于省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并对各部门和各村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6月9日晚,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会上对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再部署和调度。7月28日,召开了省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会。我镇共梳理认领4个方面20类30个具体问题,细化95条整改措施,明确14个部门和10个村为责任单位,在7月底已取得114条整改成效,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并将长期坚持。二是落实国家暗访反馈问题整改。10月24日晚,我镇召开研讨部署会,要求各村认领的问题要符合村级实际,具体问题要和整改清单一致,会议上要详细讨论如何整改,对认领的8个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责任、时限。10月25日开始,各村陆续召开了村级整改部署及推进会议,明确整改任务及整改责任人。目前,乡镇及各村整改清单已建立,整改台账已制定,佐证资料已在同步收集整理,月底均可完成整改。

(三)着力解决"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

结合4月份大排查、"补促抓"行动以及近期的第二轮排查暨信息采集工作,镇蹲点干部、各帮扶责任人及村级网格员在村两委片干的陪同下,逐户逐人入户开展排查,重点针对住房保障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读情况、医疗保障情况及安全饮用水情况进行了排查核实,累计排查出有住房安全隐患的3户;教育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有2户,安全饮水方面问题的2个,目前已全部整改。

(四)压实各方帮扶责任。

一是全镇2065户已全部完成"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制定并更新完善,帮扶手册上帮扶措施全部落实,相关政策补助资金已全部打卡发放。二是全镇2065户8324人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户中有4581个劳动力务工,其中有2453个劳动力在省外务工,共计发放万元交通补贴;各村共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13个,村级电站累计发放临时性劳务支出费用万元,公益性岗位工资万元,小型公益性支出费用万元,户用电站已拨付到户万元。脱贫人口实现务工人数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实现稳定就业。三是积极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落实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小额信贷和产业项目补贴政策,我镇今年发放小额信贷93户户贷户用,资金465万元,还有20户正在办理中;四是特色产业发展到户项目申报工作正在开展,截止目前,共计为540户申报特色种养业项目562个,申请奖补金额万元。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指导帮扶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积极发展党员为村两委储备后备干部;二是谋划村党组织与市局相应党组织互动,继续推进互联共建,指导援建,开展一系列党组织活动,促进驻村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二)编制村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统筹种植、养殖、水产扶贫项目收益等健康互动发展;二是统筹全村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卫生服务、卫生环境、道路美化、亮化、乡风文明同步发展;三是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增强三产,做强一产,创名牌、聚实力。四是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以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拓展脱贫成果为目的,平稳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推进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指导朱大村经营好集体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集体经济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主动为界首市牧原公司朱大养殖场提供服务,本着双赢的原则,谋求集体经济收入;围绕红薯种植加工,申请商标注册、谋划建设红薯深加工厂。二是探索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支持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共同富裕。

(四)压实帮扶责任,严格落实机制措施。

一是完善预警机制,做到有组织、有标准,有制度、有提醒、有调度、有实施;二是及时调整结对帮扶责任人,压实帮扶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成效;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拓宽帮扶渠道形成合力,常态化开展帮扶。四是要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让网格员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对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脱贫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的首道防线。

县林业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安排部署,县林业局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定位,紧盯年度工作计划,对标任务清单,准确把握政治定位,走心走实,真抓实干,提升林业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打造油茶保险,亮点块状提升。制定《2022年度望江县油茶籽价格指数保险方案》,探索开展油茶籽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由原来的"面积奖补"向"价格保险"提档升级,破解林农增产不增收难题,明确油茶保费由县财政补贴70%,农户自缴30%。截至目前,全县共投保经营主体47户,保费万元,总面积达10851亩。

二是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推深做实跨区域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引导群众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全县15个重点村把木本油料等林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建成望马楼省级林业现代示范区,投资800万元建设年产720吨的油茶加工厂,茶油年产150吨,收入达2400万元;现日加工油茶籽5吨,日精炼国家一级标准油2吨,通过林地流转、林地入股、带资入股、务工等方式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村级增收40余万元。另外艾草种植约3000亩,收入约450万元,松乳菇种植也在积极跟进。

三是拓展复绿空间,巩固除治成效。结合松材线虫疫点拔除、国储林项目实施,谋划在高士镇打造以香樟为主高质量示范基地、凉泉太阳森林公园、同马大堤梅花为主的景观廊道、香茗山、南山松乳菇产业示范园并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进松材线虫病除治地复绿还林,打造高标准"林苗两用林"培育基地,并极力发展林下经济。

四是推进生态安葬,释放生态价值。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以实施林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为契机,开展绿色殡葬改革试点,采取以树代坟、以树代墓的形式,积极开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在华阳镇新西社区曹家洼实施林业高质量增绿工程60亩,栽植蜀桧、桂花、香樟、银杏、玉兰、榉树、梅花、海棠、樱花等各种规格绿化树木2300株,种植各种色彩绿篱1000平方米,铺设草坪23000平方米。

五是创新改革机制,聚力资源保护。巩固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成果,畅通司法与行政有效衔接,建立"林长+检察长""林业+公安"协作机制,落实"一林一警"71个片区31名民警;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人工新造林亩,完成率达%;完成退化林修复亩、森林抚育9700亩、封山育林1050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规及可研报告正在加速推进,以申创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重点完成县城区14项绿化工程项目,投资360万元完成角湖休闲公园绿化主体工程,创建杨湾镇省级森林城镇,集镇区道路及河流绿化率达92%,新建高士镇窝甘线、赛口镇九华村森林长廊6公里;全县林长制改革格局已全面提升,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二、下一步工作谋划

一是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细化落实改革任务,压实三级林长职责,持续推进示范区创建和林长制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其中油茶2500亩,其他造林1500亩);完成退化林修复3500亩(其中油茶林修复500亩,其他修复3000亩);完成封山育林2000亩、森林抚育6000亩。完成油茶旱灾补植补造2100亩。

二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开展森林村庄创建,创建长岭镇文学村、高士镇毛安村、太慈镇沈冲村、雷池镇东洲村4个省级森林村庄。开展城区建成区绿化提升,实施君皇山苗圃综合建设项目130亩。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成立望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国家储备林项目承贷平台公司及合作单位,完成《望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总体规划》、《望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望江县国家储备林建设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组织项目实施。谋划太阳山森林公园项目,加强与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对接力度,谋划好实施望江县太阳山森林公园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面积3100亩;加强基础设施、防灾设施、生态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三)以国有林场资源资产重组为依托,撬动林业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一是尽快优化县级林业公司建设,各县区不再组建,由现有的林业收储公司进行承接,如现有林业公司属平台公司的,必须尽快剥离出来,单独成立林业公司;二是尽快组建市林业集团机构及人员;三是尽快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27个国有林场开展调查评估,评估后将资产注入各县区林业公司。

(四)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动能,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动县区抓紧与国开行、农发行沟通对接项目建设放款并抓紧完成招投标,落实好项目建设地点、山场并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及监督管理小组,聘请第三方论证评估及预决算机构,开展项目建设全方位实行跟踪问效。

(五)以国土绿化行动为牵引,推进碳汇林建设。

一是全力落实好造林山场;二是全力利用好要从松材线虫病小面积皆伐、火烧迹地、公益林调出山场、采伐迹地用于造林;三是全力释放好中央和省级补助利好政策,让林农收益最大化;四是应用好大穴大肥"、"良种壮苗"造林方式。

(六)以打造各类特色林业产业园为载体,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一是要根据本地产业特色,按照"一县一品"要求,重点打造毛竹、中药材、香精香料、校具及凉亭、家具、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等林业特色产业园,带动全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针对林业特色产业园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支持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向林业产业园区集聚,实现全链式发展;三是要按照"一个林长、一个产业、一个园区"的思路,实行"林长+林业产业链长、+林业产业基地、+乡村振兴",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四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五要支持企业开展林产品原产地标识认证和森林食品基地等品牌认证,培育XX特色区域公用品牌。

(七)以森林康养产业为重点,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及服务新业态,加快森林步道、森林驿站体系建设,开发森林庄园、森林人家、森林氧吧、森林浴场等森林旅游休闲观光项目;二是积极申报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及省级森林康养、森林体验和养生基地;三是积极挖掘"建昌帮"中药材传统优势,发展森林食疗、森林药疗、森林养生等特色康养项目。

(八)以打好林下经济发展攻坚战为切入点,助力乡村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通过激活公益林、天保林、毛竹林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宜林则林、宜油则油、宜药则药、宜养则养;二是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优化发展品种,重点发展灵芝、黄精、岗梅、食用菌等林下经济种植品种;三是发放好林下经济收益权证,让经营主体好流转、可融资,达到壮大林下经济产业的目标。

XX市文旅体局驻村工作队2022年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天静宫街道徐广楼社区驻村工作队在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关怀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紧密团结徐广楼社区"两委",紧紧围绕选派驻村四项基本职责,赓续奋斗,积极作为,把"讲政治、重团结、谋发展、强自身"的工作要求迅速融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2022年徐广楼社区共有脱贫户89户172人,监测户5户7人。七类重点人群共66户93人,低保户104户177人;残疾人63户70人;特困五保户15户15人。目前,社区各项衔接政策和项目得到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社区"双基"建设明显改善,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49万元,连续多年持续不断壮大。

二、2022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能力。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市、县、街道组织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通过学习,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持续抓好社区党总支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方针路线政策,坚持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为载体,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扎实推进"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对标检查,查摆问题,认真整改。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示范作用,让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监测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社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点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问题,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的要求,与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网格员进村入户,逐户逐人对社区农村人口进行实地排查,深入查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社区存在的薄弱环节,形成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和"四项清单",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彻底整改,全面补齐短板。制定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抓好检测对象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四)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

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坚持社区小麦、大豆、玉米种植朝着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养猪、牛羊等种养殖产业投入。努力推动"一村一品"楸树种植产业发展壮大。积极谋划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优势特色种养业及农产品烘干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培育发展后劲。鼓励村集体与致富能人、种养植大户及当地民营企业联合,开发盘活村域资源,促进产业发展。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49万元,实现了集体、个人双增收。

(五)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与社区"两委"从制度规范出发,"条目式"明确村"两委"工作职责,"错班式"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层报式"建立请销假操作制度,确保村级人员和各项事务管理到位。对于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按照各级的要求,在确保驻村期间"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的同时,积极参与除选派帮扶外的各项村级重点工作,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三夏"和秸秆禁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

(六)加强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和《廉政准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事公正廉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日常教育、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态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走群众路线,公平公正公开地去开展工作,绝不因公徇私,绝不漠视群众困难和问题,绝不不侵占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带动任务重。产业项目尤其是优质项目数量少,产业模式大多是光伏和特色种植,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带脱贫户发展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任务重、进展慢;

(二)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及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较为单一,"造血"能力弱,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

(三)社区脱贫户年龄偏大,老弱病残人员较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虽然反复宣传贯彻,但对政策知晓率偏低。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徐广楼社区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实现乡村振兴。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重点加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方面理论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宪法》《法律》和"三农"领域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完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三是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组织开展参加各类政策学习培训,充利用互联网技术宣传党的政策,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四是强化常态化帮扶政策机制落实,完善防止返贫"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和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因户因人施策更加精准;五是强化"双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整体环境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XX县XX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帮扶干部结对:XX镇现有脱贫户及监测户共计2009户。为做好帮扶工作,统筹安排496名干部进行结对,实现了户户有结对,人人有帮扶。严格按照脱贫户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监测户每月走访的频次要求,督促帮扶干部认真开展帮扶走访,制定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共制定落实帮扶措施12512条。

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今年共开展集中大排查两次。一是五月份开展防返贫集中排查,共抽调镇村帮扶干部和网格员656名,共计排查8450户农户,排查总人数为30719人。共排查出4个方面24个问题,其中涉及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方面8个问题,产业发展方面7个问题,饮水安全方面2个问题,其他方面7个问题。细化了整改措施48条,严格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十月份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确定大峡谷村、毛河村为重点村,并根据县反馈重点人员名单,及村级对重点群体的自行摸排,共排查901户重点群体。涉及5个方面55项问题。其中涉及医疗保障1个问题,饮水安全15个问题,防动态监测14个问题,精准帮扶4个问题,其他21个问题。细化整改措施290条,完成整改问题140条。

第一次排查纳入监测户14户38人,二轮排查新纳入监测户16户42人。分别根据其返贫致贫风险点,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逐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合计安排77名帮扶干部进行专职包帮,落实了产业、就业、教育等针对性措施共计149条,实现了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户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

基层网格员管理和监测:一是为确保人员力量,在2022年4月份按照每名网格员联络100户左右、年龄低于70岁的条件对原本330个网格组、330名网格员进行网格调整和人员变更,合理设置村级网格141个,选配网格员141名。二是为加强网格员履职能力,各村每月底开展网格员会议,参照网格化手册对各项理论政策进行讲解指导,同时由网格员汇报各网格组农户家庭情况,交由村委协商解决发现的问题,对符合申报监测户条件的纳入监测对象管理。三是为监督网格员的工作落实情况,村两委对网格员对居家人员月走访,外出人员季度电话联系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四是按照每月100元的标准兑现网格员的工资补助,提高网格员的参与积极性。

全镇2022年共有1457户脱贫户和监测户获得了特色产业奖补,累计奖补资金万元,奖补比率达到%,增强了农户产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社会帮扶:积极争取各帮扶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力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大结对帮扶工作力度,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截止目前,我镇2022年度社会扶贫捐赠捐款捐物类折合资金约万元,扶贫项目类220万元,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金融帮扶:继续发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强化政策宣传,动员脱贫户贷款发展生产,切实解决脱贫户、边缘户资金需求。2022年新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43户524万元,增强了脱贫户发展产业增产增收的信心。同步做好到期小额贷款清收工作,2019年发放的106户,149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全部清收到位,未出现逾期问题。

雨露计划:认真做好2022年度"雨露计划"工作,细致摸底,全面申报,一个不漏。全年建档立卡家庭中高职学生申报达330人次,打卡发放万元,有效减轻了脱贫户的家庭负担。

光伏巩固:加大光伏产业的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增收。一是2022年进一步加强村级和户用光伏电站的运维日常管理力度,为做好此项工作,年初对村级光伏电站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职责和人员责任,实施了考勤制度,工作开展有日志,镇同时对此项工作开展季度督查和问题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力争光伏电站管理规范和效益最大化;二是积极做好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分配和户用收益打卡服务工作,年初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光伏收益分配文件规定,按照程序制定好2022年各村收益分配计划,年末按照计划做好收益分配工作;2022年全面完成户用光伏电站收益打卡一卡通改革工作,让农户在一卡通平台就能查看到光伏收益,更加方便于民;三是完成2017年到2019年光伏入股股金退还工作,做好县级联站管理服务和土地流转金打卡发放工作;四是全面开展了全镇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工作,2022年完成8家单位公房屋顶光伏建设前期3763平方米租赁和测量工作,现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中。

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XX县地处安徽北部,居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XX县始建于1291年,县域总面积达2192平方公里,总人口133万。全县辖18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XX是全国产粮百强县,是全国最大的糯米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一。XX区位独特、优势明显,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腹地和南京经济圈外围,辐射华东、华中和华北,距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的蚌埠南站仅27公里,距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蚌埠港仅15公里,国道206、329,省道225穿境而过,京台、宁洛高速在境内设有三个出入口,4C级蚌埠滕湖机场已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同意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之中。2012年XX县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18个,有扶贫开发任务村(居)339个。XX县为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有脱贫户19145户44160人,监测对象2655户8191人。2021年,XX县确定为持续攻坚区,设立5年过渡期,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2022年以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文件要求,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坚决杜绝返贫致贫情况发生,持续促进农村人口稳步增收,加快推进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政治担当,保障责任落实

一是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坚决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内,增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帮扶责任具体到位。制定出台《中共XX县委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完善帮扶工作制度,明确帮扶工作要求。目前29名县领导联系54个重点帮扶村,88家县直单位继续包保125个村,第八批162名选派干部全面投入驻村工作,全县8604名帮扶干部全覆盖包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三是监管责任到边到底。坚持问题导向,由县乡村振兴局成立调研组对全县18个乡镇持续开展全覆盖调研,以问题的排查整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促进各乡镇持续提升工作成色。全年共调研101个村,走访农户659户,共梳理并整改各类问题953个,已全部反馈至各乡镇并整改完成。

(二)聚焦工作合力,保障政策落实

一是聚力发展,"两业"帮扶精准增效。出台《关于印发XX县2022年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进到户产业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全年发放奖补2681户万元。加强光伏电站管护;今年以来,150座村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收益万元,用于开发公益岗位和临时用工支出万元,占总收益扣除土地租金、运维费用后的%,开发公益性岗位997个,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地就业。开展就业信息摸排,全面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帮助尽快实现就业。同时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兜底安置、稳定脱贫上的作用。全年共计开发并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5524人,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8871人,较2021年增长%;二是拓宽思路,金融帮扶精准深入。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落实,规范推广"一自三合"模式,满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的贷款需求,做到"应贷尽贷"。本年度共计放款3515户、17428万元,逾期率持续为0;为保障新识别监测对象"应贷尽贷",识别后立即开展贷款需求摸排,优化放贷程序,确保金融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补齐短板,社会保障精准托底。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发现困难群众,主动摸排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对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按规定纳入低保等相关救助范围。2022年1至11月份共保障农村低保318584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41612人次;发放低保金万元,其中用于脱贫人口万元。

(三)聚焦关键意识,保障工作落实

一是凝聚合力,监测体系持续完善。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县设置3905名村组网格员,全覆盖监测县域范围内农户万户、万人,不定期开展政策宣传、入户排查,互补农户自主申请能力的不足。5月份集中排查,先后组织各级培训840次9943人次,共组织各级排查人员8369名,走访农户万户、万人。通过集中排查,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3700个,识别监测对象2120户6494人;同时县乡村振兴局、医保局等13部门组成预警信息推送工作专班,建立预警信息会商处置机制,汇总并核实各级预警信息6979条。二是强力推进,保障资金项目进度。2022年共到位财政衔接资金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财政拨付万元,县级配套7710万元,共实施项目68个。目前已全部完工,衔接资金支出率100%,其中中央资金支出率100%。三是举一反三,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始终把各类问题整改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并部署、一体推进、一体整改、一体解决,以高质量整改成效促进工作质量提升。按照主动认领、照单全收的原则,对照蚌埠市认领问题清单及省乡村振兴局反馈XX县问题清单全面检视、举一反三查摆自身问题,共认领4大类19项33个方面49个具体问题,制定97条整改措施。同时对今年省暗访反馈的6个方面问题和省督查反馈的7个方面问题,同步推进整改,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四是持续发力,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任务10629户已全部竣工,全县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近万吨;13个农村生活污水和1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完成;2022年度3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20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整治基本完成;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2022年下达的"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44公里、生命防护工程计划公里任务和养护工程公里。新建5G基站12个,累计建成132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以上;持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成新建、改扩建4所农村普惠性幼儿园;推进341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75个。五是探索试点,乡村治理成效初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村民自治、基层法治、乡村德治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试点创建和示范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镇创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万福镇刘楼村以"善治"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加大"五治融合",成功实践了"积分制""一组一会"。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级指导、部门联络会商、乡镇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2.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水务局将进一步完善县级河湖长制全方位目标考核方案,加强日常巡查监管,推进巡河常态化、保洁常态化、治污常态化、管护精细化,解决涉河水生态问题,完成县级美丽河湖创建工作。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工作成效。

按照省市确定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标,我县2022年度治理任务为70个行政村。按照我县农村的实际现状,结合现场考察情况,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采取纳管、建站、集中拉运等治理方式,通过EPC模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一期)开展治理,工程已于12月10前全部完工。

2.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发挥好统筹协调、指导服务作用,督促镇(街)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同时大力宣传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做好收集管网的日常清理,并积极配合各项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二是加快验收工作推进。按照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验收要求,督促各镇街尽快整理完善验收资料完成县级验收,报市级进行复核,切实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二、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达标,优化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一)工作成效。

一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指导思想,以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质量、优化供水成本、改善供水服务、提升供水水平、增强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为总体目标,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相适应、与高标准高品质的建设要求相配套,加快修订完善《XX县给水专项规划》(2021-2035)报批工作,以"节水节能、优化布局、保障安全"为基本原则,立足双向城镇化体系,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完成碧源水厂二期工程。2022年9月碧源水厂工程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城区居民、南部乡镇2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县经济开发区、城区产业园的工业用水,对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实施丰源水厂提升改造工程。工程于2022年3月开工,计划2022年12月底投入使用。工程完成后,将及大提升北部7个镇街的供水能力,改善35万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对漏损率超过20%的村内管网进行改造,完成26个村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继续按照《XX县水务局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对各镇街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各镇街供水的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升县水务局行业监管能力和供水公司服务水平。借助城乡供水信息化平台,县水务局积极开展好供水设施规范化运行操作培训、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供水服务公司发现问题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解决供水问题的效率。二是加强水质检测,行业主管部门、供水企业严格按照山东省城镇水质检测项目和频次要求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三、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管理,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一)工作成效。

一是提前谋划引黄引河保障春灌。采取避峰错时引水方式,累计引调黄河水6800万立方米,徒骇河水3150万立方米,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全县生活和生产用水,同时,按照"以河补源、以井保丰"的灌溉思路、先远后近的工作原则,结合各街镇耕地亩数,科学调度涵闸,合理分配水量,最大限度保障农业灌溉需求;二是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治理,投资5900万元,推进实施沙河故道综合治理工程改建维修提升骨干河道建筑物,提高水源调控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项目储备。全力推进沙河、土马河、徒骇河故道拦蓄3个县级重点项目,积极同省厅市局汇报争取项目资金,同发改、财政做好就对接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同时,做好项目储备工作,谋划推进备战河、商中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申报。二是积极协调上级调部门,最大限度争取引水指标,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灌溉及人饮用水安全。

XX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2年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聚焦精准方略,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目标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投入、发动社会参与,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现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度驻村工作考核的通知》要求,对本年度驻村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自评,现自评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合理选派人员

XX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落实,杨昭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雄军同志和叶雯同志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选派张雄军同志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脱产驻村开展工作。单位定期开展研究部署驻村帮扶工作,党组坚持半年听取1次驻村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桥头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桥头村调研指导一次工作,分管领导每半月进驻村指导部署、督查相关工作。驻村干部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每周五天四夜在村开展工作。

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激励保障

为保证驻村工作顺利开展,落实《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坚决避免"走读""混日子""两不管"现象。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查阅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征求群众满意度,现场查看村级组织建设、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方式,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进行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加强对驻村队伍的关心关爱,单位经常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谈心谈话,时刻了解驻村队伍的思想动态,同时为其提供五万工作经费、必要的交通、伙食补贴,每年安排定期体检,以悉心的组织保障支持促进其安心工作,激励担当作为。

三、落实"三个捆绑",助力乡村发展

我单位驻点村调整到白霓镇桥头村后,及时与该村进行对接,第一书记马上进驻,立即参与驻点村各项工作。通过组织多次入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情,帮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规划,指导督查驻村工作队积极作为、主动工作。

(一)开展"入户遍访"活动,巩固脱贫成果。

桥头村74户脱贫户288人。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民况。开展"暖冬行动"将党的阳光洒遍每户。落实产业扶持验收工作。为桥头村45户脱贫户共核验产业帮扶项目奖金万元。

(二)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桥头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与"村两委"班子紧密联系,本年度为全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出的工作如下:

(1)协助桥头村完成126多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投入资金20万元,种植中药材万株,成活率达到90%。

(2)引进XX宏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桥头村土地流转500亩,种植高粱。

(3)帮扶桥头村完成书香街路灯安装。

(4)发动村民自发组织征地、交通局项目资助,完成二组、四组、五组村级道路路面扩宽硬化工程。

(5)向县民政局争取项目资金5万元建设桥头村老年康乐中心(活动室)。

(6)帮扶桥头村修建广济桥,进行河道清淤、河堤加固,建设3个拦水堰,8个码头。

(7)本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4万。

四、存在的问题

驻村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驻村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农村工作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工作还是按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有待进步,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强,还无法适应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

XX乡2022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总结

依据《2022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要求,现将我乡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乡镇党委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

为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我乡成立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和乡长任组长,常务副乡长,农业农村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农业站成员组成。

(二)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

1、巩固和提高全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XX乡对全乡的耕地和农田以及现在的耕种情况进行了摸底,并由乡内农技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对群众的耕种技术和种子使用进行指导,全面落实农机补贴。同时结合水利项目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2、落实地方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秩序

为确保冬季临时应急粮食储备,根据上级要求,我乡对全乡各村的粮油供应网点的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全乡共有供应网点3处,均为个体经营户,粮食临时储备为大米7吨左右。结合各村实际,为确保冬季突发粮食事件能够实施应急供应,我乡也确定了XX村的张前进、凌寿旺和洽河村的江小杰为临时粮食储备点,并签订《粮食储备协议》。同时,为确保辖区粮食市场稳定,乡政府结合食品安全检查,配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辖区的粮油经营户进行检查,开展相关法治宣传,严查进货渠道和粮食销售价格,防止陈化粮和不合格粮油的上市销售,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3、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

为保证我乡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我乡也注重对耕地污染的防范和销售渠道确保质量的引导。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管理越来越严格。在全体乡干的包村下组工作中,我乡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强调各乡干要加强食品生产安全性的引导,引导群众要充分利用有机肥,稳定和减少农药的使用。乡政府也在逐渐加强与区直相关部门合作和提升粮食质检能力建设。

(三)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XX乡地处山区,产业主要以茶叶、枇杷为主,为提高我乡茶园生产管理组织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造美丽茶园,稳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2022年我乡实施茶园"六统一"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科学修剪、统一施肥要求、统一绿色防控、统一采摘标准和统一农艺管理,示范片选取正口村沿江连片250亩茶园,利用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户签订茶园统一托管,打造"六统一"茶园基地,助力现代茶园建设,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茶叶品质整体提升,切实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其次通过乡对上争取资金20万元,实施种植优质白花枇杷"宁海白"项目,在新安江沿岸的白石、长滩、上下块等地种植7000余株枇杷,新增发展面积200亩,目前达到1300亩面积,2022年创新销售方式,通过正口村股份合作社统一销售,解决村民销售难等问题。

(四)乡村建设

2022年我乡衔接资金项目共3个,为湖田茶园基地配套项目41万元、东岭下自来水项目16万元,洽河生态农场建设项目92万元均已完成验收报账。其次加强双招双引力度,结合XX乡黄千高速互通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全乡已签约重点项目有2个,其中XX湾(山水新安)项目目前今年完成房屋收储22栋;XX山居画廊休闲度假区项目项目完成亨大农场一期建设以及车川民宿4#楼拆改建项目,同时车川自然村也进行环境整治提升,达到项目一期建设要求。围绕双基建设完善提升,着力弥补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短板,2022年我乡实施白石和湖田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目前正在施工中。结合人居整治工作,我乡今年以来我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共35次。每月一次常态化开展,同时对户上环境脏乱差进行"回头看"。累计开展改厕676户,2022改厕33户,进行改厕"回头看"发现问题2个,整改完成2个。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扫清"一条路",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和第二轮排查,制定措施,扫清问题。结合网格员排查、乡村干部走访、部门筛查预警反馈以及信息采集等工作,我乡现纳入7类重点群体为125户,其中2022年新识别和新申请低保户24户,新增大病、残疾、教育等刚性支出较大的农户48户,2020年以来收入持续下降脱贫户1户,整户无劳动力户58户,其中重复属性的户6户。截至11月5日我乡第二轮集中排查应排查125户,已排查125户,排查发现6个问题,其中医疗保障方面问题5个,剩余1个为防贫监测方面问题,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守牢"一条线",严守返贫致贫的底线。我乡各帮扶人对脱贫户及监测户、五保户及低保户按照档案分享的“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4篇”,宣传政策、核对政策及收入。脱贫户及监测户由帮扶人包保,除脱贫户及监测户的五保户及低保户由联村干部及村两委指导网格员共同梳理户档材料、宣传政策、核对政策及收入。结合行业预警及网格员反馈等,对存在风险的户"应纳尽纳",守住返贫致贫的底线。

三是加速"一股气",加快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我乡小额贷款目标任务数为198万元,截至目前当年贷款金额已完成209万,71户,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我乡主要是对存量贷款"回头看",贷款3年期脱贫户较多,通过与农商行对接,帮扶人及村里电话通知,帮助脱贫户落实转贷。同时做好宣传,积极协助我乡有贷款意愿的脱贫户办理贷款。

四是抓实"一根绳",抓实稳岗就业。我乡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指导务工人数为600人,截至目前我乡脱贫人口+监测人口务工总人数为614人,完成任务102%,其中省外294人,省内县外33人,县内287人,呈现出省外及县内各占半壁江山的态势。我乡落实公益岗位24人次,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助293人次,万元,落实临时用工53人,发放工资万元,召开就业培训10次,帮助有务工意愿的农户进行就业。

(五)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2年我乡四个村成立了强村公司,巩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在搞好统一经营服务上、在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上、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办法,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目前村集体经济大幅度增加。二是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二、工作亮点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健全帮扶机制。结合乡情村情实际,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完善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规划、政策、工作衔接机制。安排56名县直单位、78名乡村干部对414户脱贫户、28户监测户开展帮扶,确保工作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继续加大帮扶走访力度。健全返贫监测机制。完成4个村乡村振兴"一村一策"谋划编制,对414户脱贫户、28户监测户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办各类实事600余件。

三、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时存在"等一等、看一看、拖一拖"的现象,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系统承担的任务更重,工作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期后,我乡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不够重视;二是政策理解不到位,我乡四个村,一个出列村有驻村工作队3人,其他三个村分别安排了一名联村乡干部担任乡村振兴工作协作员,但是由于村两委班子新近成员较多,乡年轻干部也占一半,新任干部没有攻坚期的工作经验,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学习不够。

(二)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村级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村民有能旭年富力强的人员外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才流失大。

四、下步打算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二是定期召开巩固脱贫攻坚业务培训会,乡工作站负责人及联村干部到村点对点解读相关政策、指导工作及时纳入、及时帮扶。

(二)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实施"一村一村官"工程,从企业专业人才中聘用一批村官,担任村书记或书记助理,聘请部分优秀企业家担任乡经济发展顾问,形成共谋、共商、共建的氛围。

XX乡2022年固脱贫促振兴工作总结

XX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着力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实效,现将2022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2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乡15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11个。

截止11月28日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共有2942户,9232人,一般脱贫户2754户、8655人,监测户188户、577人(脱贫不稳定户51户、136人,边缘户130户、412人,突发困难户7户、29人)。

(二)责任落实方面

1、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同志,结合我乡重点工作,在乡每周一三五早例会和党委会(或党委扩大会议)上,学习传达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统筹协调、安排部署、督导调度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并要求包村干部及时到村传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部署落实有效衔接工作。

2、经党委、政府研究,我乡明确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人员4人,村级乡村振兴专干、微机员共30人,以党委、政府或领导小组名义,常态化召开业务培训会、互助互学会,提高各村专干和微机员业务能力,助力工作推进。同时要求乡站工作人员,不定期到村督导当前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资料归档整理情况等,并形成督查通报,推动我乡有效衔接工作进展。

3、我乡4个脱贫村,共有5家定点帮扶单位,12名驻村工作队,乡组织室和纪委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暗访,确保选派工配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履职尽责,抓好选派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定点帮扶单位帮扶联系人定期开展联系走访,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定点帮扶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购买脱贫户农产品约万元;帮助脱贫户、带贫农业经营主体销售农产品约万元,合计购买和销售农户农产品约万元。

4、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允凯联系我乡新集村王中学、吕秀华、韩家杰三户监测户,定期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户上生活生产和环境卫生情况。

5、我乡市、县、乡、村帮扶责任人共1056名,定期督促各级帮扶人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户上情况,帮助户上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解决户上实际难题,防止发生返贫。

(三)政策落实方面

1、义务教育保障:

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不存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XX乡2022年春季学期学前教育阶段政府资助193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161人),共发补助万;XX乡2022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费补助发放930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774人),共发补助万元;XX乡2022年秋季学期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228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145人),共发补助万元;XX乡2022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890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731人),共发补助万元。

2、基本医疗保障:

全乡2022年脱贫户和监测户均缴纳了新农合,2023年新农合正在收缴中。每个村都建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村卫生室(六室分开),共2800平方米,村医配置人数65人,每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不低于80种药品,全乡共抽调70余人参与家庭签约服务,进行定期的面对面健康随访,询问指导其用药情况,以及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实对实服务,真正起到为百姓造福的作用。

3、住房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乡村干部开展其他工作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申报危房改造。今年以来危房改造共实施8户,新建8户,补助资金16万元,住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4、饮水安全保障:

2017年大桥水厂和东方水厂建成,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通自来水率100%,若自来水出现各种意外问题,户上可以拨打水厂电话,水厂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修,保障饮水安全。

5、低收入人口帮扶:

对于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符合低保、特困、残补的及时给予相应救助,截止12月份,全乡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享受低保共1061人(其中A类157人、B类760人、C类144人),享受五保人员343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874人、重残护理补贴457人。

(四)工作落实及成果方面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要求,我乡在2022年共开展两轮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对于排查出的信息不准确问题、户上资料问题、户上环境卫生问题,立行立改,对于符合纳入监测户条件的户,及时纳入。2022年我乡新纳入监测户10户,及时根据户上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并落实。针对第二轮大排查暨信息采集工作,我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要求各村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目前我乡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已接近尾声,进入查缺补漏完善阶段。

2、问题整改:

按照省市县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乡对照反馈问题进行认领,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认领问题43项,55条;2022年省乡村振兴局暗访认领问题7项,7条;市督导暗访认领问题5条;孙正东书记暗访督导认领问题5条;省2022年中督查认领问题7项,16条,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时做好对村指导,要求各村根据实际全面认领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长期坚持,长效整改。

3、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2022年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申报到户产业638户(其中种植367户、养殖267户、休闲农业1户、加工业3户),共申请补助资金万元。2022年全乡现存小额信贷共328户,贷款金额万元,其中2022年新增借贷207户,贷款金额万元。全乡光伏电站28座,总装机容量兆瓦,光伏电站发电受益户1600户,实现每户每年稳定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四个贫困村村级电站(每个村560KW)发电收益属于村集体收入,实现每村每年稳定收入50万元以上。通过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和村干部走访摸排,发现有36户脱贫户或者监测户农产品滞销,经乡村干部提供市场信息已全部销售完。2022年消费帮扶和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18万元多。

4、稳岗就业:

我乡目前在就业车间带动脱贫户就业7人,主要从事针织、服饰,实现人均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2022年全乡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16人,每人每月1500元。2022年XX乡公益性岗位185人,分别为保洁员140人,每人每月600元;护林员13人,每人每月600元;光伏管理员29人,每人每月300元;综治协管员2人,每人每月1500元;河道巡护员1人,每人每月600元。2022年全乡脱贫户和监测户务工人数4103人(已结束务工186人),其中县外务工2920人,县内务工1183人。2022年申请省外务工交通补贴2200人。

5、项目资金:

2022年我乡申报实施到村产业项目4个,分别是新集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大桥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大余村冷冻保鲜库建设项目和东方村冷冻保鲜库项目682万元,即将完工投入使用,预计为村集体增收,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按照县下发扶贫资产管护流程,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移交工作,并指导各村按程序规范管护扶贫资产,及时合理使用扶贫资产收益,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增收,同时还用于脱贫村公益性事业建设和扩大再生产,造福群众。

6、基础设施:

2017年大桥水厂和东方水厂建成,全乡脱贫户吃上安全的自来水,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各家通上电;近几年农村道路延伸工程的实施,实现庄庄通硬化路。今年以来积极向上级申报衔接资金,发展村级项目,2022年XX乡共有项目11个,其中产业类4个,投入资金682万元,基础类项目7个,投入资金万元。

7、乡村治理: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我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户改厕工作提升人居环境,利用旧砖旧瓦建设"四小园",即杜绝了群众乱堆乱放又美化了环境,逐步实现"四净两规范"。目前全乡15个行政村已建成省级中心村12个,剩余3个行政村已申报、批复后即可建设。我乡历年来各级财政支持补贴改造户厕4639户,通过旱厕改为卫生厕所来改变群众卫生习惯,同时我乡建有户改厕管护体系,及时服务改厕户。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去年九月份村两委换届全部完成,新的一届村两委从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趋于年轻化、知识化;从理念上与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相适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发展。同时积极推行"四治四权"法,充分发挥"五老"、乡贤在父老乡亲的威信,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积极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冬防冬治、群防群治,积极参与防返贫监测的网格员工作,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注重产业振兴,让农业强起来。

一是进一步拓宽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强化产销对接,延伸产业链。以金丰农场项目为载体,推进果蔬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广"支部+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现代农业。二是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好。利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力争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二)引资发展工业,让农民富起来。

充分发挥XX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XX粮食产业园、冷链物流园、家具产业园,与阜阳城南新区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发展工业项目,持续推进工业项目提升行动,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难题,确保新引进的中联中康、天兴电气、皖诺信电子等一批工业项目顺利投产,按照"六保六稳"要求,全力推进稳岗就业,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家门、进厂门"就地就近就业促增收,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让农民富起来。

(三)突出生态宜居,让农村美起来。

坚持长效常态,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全乡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注重责任落实。始终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提升全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农村环境常态化整治。二是注重宣传引导。指导各村通过开好群众会、广播会,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大家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提升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号召各村党员带头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庭院活动,"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广泛开展"清洁文明户""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活动,形成发动一户、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推动全乡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

XX镇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XX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及相关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论述,全镇上下砥砺奋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一、XX镇乡村振兴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我镇录入国扶系统数据共29户93人。其中脱贫户24户74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3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2人,均已消除风险;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7人,未消除风险2户7人。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情况。

1、组织领导。镇党委研究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限衔接的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镇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下设专门办公场所,乡村振兴工作站,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站长,设置乡村振兴专干,村级参照统一配置,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动态监测。制定《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三类人群申报二维码"150余份,在辖区内8个村以及人口相对集中场所张贴申报二维码。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两轮大排查活动,全面摸排困难家庭信息。结合上级部门预警、基层干部排查、农户自主申报机制,建立防返贫监测与帮扶落实台账,采取"月更新制",同时,我镇精准对照三类人员识别纳入和风险消除退出规定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站每月收集汇总全镇农户实时监测信息,及时研究调整工作举措,实现监测管理常态化。今年以来,通过基层干部排查申报1户,经入户核实、部门信息比对发现坪塘村1户不符合纳入条件,并已每月对其重点监测和关注。

对标对表精准落实各项政策,积极主动谋划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盯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等群体,全面开展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和第二轮大排查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确保遇困不返贫、遇病不返贫、遇灾不返贫,全面提高脱贫户稳定脱贫质量。

3、驻村帮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XX镇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工作人员。我镇前山村、燕坊村、坪塘村分别为省市县定重点帮扶村,省定重点村由上级配齐配强工作队,按要求抽调两名乡镇精干人员补齐配强九江市定和共青城市定重点村工作队员,全镇其他5个非重点驻村乡村振兴工作组由班子成员和镇机关干部组成,实行常态化驻村帮扶和对口帮扶工作。日常工作监管中,通过会议部署、随机抽查、集中检查等方式,严格落实驻村考勤管理制度不松懈,确保帮扶力度不减。镇乡村振兴工作站不定期对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和工作纪律进行督查,重点督查驻村工作队参加村党组织生活和工作例会情况,定期调度帮扶工作,全面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业务指导。

4、产业帮扶。2022年我镇围绕本地实际,打造了燕坊草莓、坪塘果蔬、前山莲藕等脱贫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共安排万元衔接资金,安排项目13个,前山村3个,燕坊村6个,坪塘村4个。我镇制定出台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落实项目库管理,严格执行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再报市乡村振兴局审定的工作流程,重点把控村两委"三重一大"会议研究和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项目验收、审计、备案、质保金缴纳和报账程序,实行全流程监管。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验收审计,项目资金已全部完成拨付。同时,各村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已按要求上报2023年项目库。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方面,我镇对2013年以来项目资产开展全面梳理清查,建立资产管理台账,进行资产登记,确定资产管护人,确保扶贫资产不流失。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我镇及时部署安排各村开展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专项整治回头看自查自纠工作,相关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市乡村振兴局,持续压实项目资产管理工作责任。

为充分发挥产业帮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继续鼓励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自主发展产业内生动力,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我镇14户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产业扶持直补10460元。

全镇三个光伏电站今年1-9月税后收入元,脱贫户、监测户公益性岗位安排12人,分配资金22500元;困难补助24人次,分配资金10000元。

5、就业帮扶。全镇就业帮扶专岗19人,每月发放岗位工资9500元。同时,各村加强对专岗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形成岗位履职签到表和履职照片台账。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联合人社口不定期对专岗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岗位资金实效。为5人申报省外务工交通补贴,发放补助资金2500元。继续开展技能培训摸底工作,一对一了解技术需求。今年对有需求的脱贫户、监测户开展了草莓种植等技能培训,使一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6、教育帮扶。今年春秋季开学后,我镇对脱贫户、监测户在校情况进行统计复核,及时将复核材料提交至行业主管部门。现有本县就读学生8人,异地就读学生18人,因病办理休学学生1人。

7、健康帮扶。持续稳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等四道保障线要求,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今年全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医保实现全覆盖,同时发动帮扶单位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购买"惠浔保",进一步夯实健康帮扶成效。

8、改水改厕。全面启动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各村上户对农村户厕问题开展摸排,相关数据及时录入系统。截至当前,全镇问题厕所2212个,总整改完成进度%,其中今年计划整改问题厕所132个,已完成整改49个。省定重点村前山村的问题厕所已按要求全部完成整改。

9、走访慰问。节日期间,镇、村两级帮扶干部深入脱贫户、监测户家中,送去节日生活用品并关切询问他们的健康和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同时,各村也积极开展"三讲一评"感党恩活动,引导脱贫户破除"等靠要"思想,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正面引导激励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培育致富带头人,谋划好产业项目。

2、做好监测工作,利用大数据比对,及时识别发现有重大变故的农户家庭,对符合纳入监测对象的,及时纳入并进行监测帮扶。

3、落实各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三年帮扶工作计划、2022年项目实施计划。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结合镇村实际,加快规划编制,完善帮扶计划,谋划项目计划,明确我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具体方向。

XX镇2022年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镇乡村振兴站较好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一、加强统筹调度,督促工作落到实处。

2022年以来,我镇先后多次召开全镇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将乡村振兴与党建培训、干部管理、产业发展等多项内容有机结合,有力提升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镇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常设议题,经常性研究部署,做到了有事必议、逢会必讲。镇振兴站牵头,经常性开展对乡村振兴专干、社区"两委"的业务培训,就防返贫监测业务、户信息采集、网格化管理等进行了系统培训,提升了干部的工作本领。

同时,每个社区均由镇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包保联系,压紧压实社区干部工作责任,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镇纪委、镇乡村振兴站等部门定期到10个社区进行工作督导,督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督促社区立行立改。

二、开展集中排查,摸排致贫返贫风险。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部署,我镇共计开展了两次集中排查,均制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帮扶联系人、基层网格员等力量,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建立重点人群台账,督促落实问题整改。通过镇村两级干部,入户集中排查走访,发现有符合纳入监测条件的及时进行识别,做到应纳尽纳。

2022年以来新识别纳入监测范围35户148人,通过5月份第一轮集中排查识别6户27人,通过10月份第二轮集中排查识别29户121人,确保及时监测帮扶,不出现返贫致贫的情况。

三、巩固落实帮扶政策,提升群众内生动力。

(一)产业发展方面

我镇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多措并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农业发展平台,推动农业与电商、科技、乡村旅游有效衔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加快推进5500亩潘郢、大武小麦(玉米)粮种培植基地和农作物秸秆收储基地、2000亩无公害水稻和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3600亩潘郢、陈圩、郭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继续做大粮食生产规模,2022年实现粮食优产、稳产、增产。

二是推进发展特色产业。颍滨社区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就近就业:靖心家庭农场实行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瓜蒌种植,建设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农场总面积2000平方米;皖工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金丝黄菊项目,一期已经达到600亩,二期预计实现1000亩以上规模。潘郢和大武社区以土地流转推动粮食产业聚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已集中流转土地5000多亩,发展优质小麦、玉米种植基地。2022年向陈圩、郭庄各投入资金100万,支持实施陈圩稻田养虾(180亩)项目和郭庄果业种植项目。

三是打造农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具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产业示范园,集中民间资本和技术力量,推广市场化经营,全面提高特色果蔬种植效益,着力开展农产品初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目前,我镇以颍滨社区瓜蒌种植和金丝皇菊为试点,推进形成集生产、加工、网络自媒体销售、农家乐为一体的集体发展"试验田",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初步取得成效,成为我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推进了农村产业振兴。

四是提升产业到户补贴项目:我镇今年继续对脱贫人口实施到户产业补贴政策,全年共计帮扶脱贫户监测户申报自主发展产业项目183个,帮助申报产业奖补资金合计万(2021年29万),比2021年投入资金增长倍,实现了脱贫户产业持续发展,夯实了脱贫户产业增收基础。

五是优化光伏电站收益分配:2022年我镇光伏电站合计收益万,按照省级要求,2022年我镇共计支出66%(万)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相较于去年有所增加。除电站运维费用以外,剩余资金仍然用于到户补助给收入较低或整户无劳力的脱贫户,发放光伏到户补助合计199户万元。

(二)就业帮扶方面

一是公益性岗位。全镇共有公益性岗位人员570人,每人每月工资510元,并根据就业人员岗位工作表现实行绩效考核(按照每月306元基准进行量化考核)。2022年,我镇脱贫人口参与公益性岗位人数相比去年增加41人。

公益性岗人员每月工资510元,就业补贴306元(有绩效工资辅岗人员,就业补贴=工资总额*60%)。

二是居家就业。全镇共计开发居家就业基地21家,带动脱贫人口174人就近就业。其中,在就业帮扶车间务工54人,在家宝公司等其他居家就业基地务工124人。

居家就业补贴:脱贫户监测户在居家就业基地务工,每人每月补贴590元。

三是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022年,我镇累计申报了十二批次交通补贴,审核符合申报条件的外出务工脱贫人口848人,帮助申报补助资金万,已经全部打款到位。

脱贫户监测户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省外500元/人、省内市外300元/人、县外市内100元/人。

(三)教育资助方面

一是"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针对脱贫户监测户家中在籍在校的中职和高职学生,帮助其申报"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每生每年获得补贴3000元。(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大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

2022年春季共计摸排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在校生151人,发放补助资金万元;2022年秋季"雨露计划"摸排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在校生176人,申报补助资金万。

二是县内教育补助。春季教育资助情况:发放补助资金万,其中高中阶段学生56名、县内中职学生35名、初中阶段学生300名、小学阶段学生387名、幼儿园阶段学生171名。秋季教育资助情况:发放补助资金万,其中高中阶段学生64名、县内中职学生38名、初中阶段学生250名、小学阶段学生387名、幼儿园阶段学生139名。

学前教育:每生每年800元。义务教育: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高中教育:每生每年3000元。县内中职教育:全日制在籍在校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

(四)小额信贷方面:

全镇共计发放小额信贷户216户,用于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和其他生产经营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资金万元,申报年贴息资金万。

(五)社保兜底方面

一是低保户,全镇低保人口1078户1929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494户1040人。A类每月504元;B类每月406元;C类每月340元,补助资金按照规定做到逐月逐户发放。

二是特困供养户,全镇特困供养户(五保户)280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249户。每月983元,补助资金按照规定做到逐月逐户发放。

三是残疾人"两补",全镇发放残疾人"两补"1853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712人,1、2级残疾补贴135元/月;3、4级残疾补贴60元/月。补助资金按照规定做到逐月逐户发放。

四、解决难点问题。

(1)聚焦项目建设,确保资金投入增长。资金投入方面,我镇各项帮扶措施投入资金相比去年继续增长,全年合计投入到村到户资金638万。其中,"四带一自"补助资金万、2022年"雨露计划"补助万、教育资助万、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万、光伏补助资金万、2022年发放郭庄和陈圩两个社区"一乡一业"发展资金200万、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发放资金万。

(2)优化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工作成效。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在原来成立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调整增设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领导小组,由分管乡村振兴副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镇直各站所负责任人专班成员。2022年共计召开14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镇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听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领导小组工作汇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挥调度力度。

(3)强化干部队伍,着力提升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充实了镇乡村振兴站人员力量;强化对潘郢、颍滨两个重点社区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0个社区各明确1名乡村振兴专职人员(乡村振兴专干)和1名社区"两委"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社区干部综合能力水平,2022年对镇村两级干部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培训15次,并结合日常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XX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深入贯彻以习主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通过一年的工作努力,取得的一定的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展开情况

(一)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我镇切实可行方案。

(二)加强组织指导,细心部署,成立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小组,指导督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健全工作机制,实行镇党委统一指导,乡村组织施行,镇单位合力共为,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机制,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工作。

二、加快推动积极探索,全面实施五大振兴

(一)产业振兴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2022年,我镇共整治撂荒土地2700余亩,涉及全镇20个村(社区)。通过此次整治,我镇形成联片、规模化土地,为我镇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打下现实基础,也极大带动了群众参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2.特色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镇村两级共同发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今年我镇发展有三溪寺村吊瓜种植基地100亩,燕子岩村吊瓜种植基地180亩,陈家岭村油茶种植基地180亩,川芎种植80亩;马跪石村川芎种植基地200亩,能繁母牛养殖基地正在建设。此外,还有二郎庙村承包出去250亩土地用于吊瓜种植、50亩土地种植猫儿姜;梭嘴村试点种植雷竹等。我镇充分挖掘长胜村苏维埃红色遗址优秀文化,依托XX寨文化资源,正在打造XX寨AAA级旅游文化风景区。

3.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振兴。

为弥补基础设施短缺,增强交通、水利设施功能,加速产业发展,我镇今年共实施完成新建村道公路公里,道路加宽公里,便民路4公里,生产便道3公里,山坪塘整治12口、新建蓄水池2口,新建提灌站2处。

(二)组织振兴

产业振兴作为基础,组织振兴就是重要保障,是中坚力量,更是领航员,为确保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发展方向不偏航,组织力量坚实有力,我镇自村级建制调整以来便将基层组织力量强化作为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工作手段。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今年来,我镇以开展建设"学习强县"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成立了XX镇开展建设"学习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研究制定了《XX镇开展建设"学习强县"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来开展活动,做到了学习主体全员化,学习形式常态化,学习制度保障化。

2.提高村级自治能力。

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增强村级事务公开,落实"七公开一曝光"制度,镇纪委逐村核实、村村见面,对全镇公示栏公开情况不定时督查,确保村务"真公开",群众"真监督"。

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作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三)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实现"固基兴业"。

首先,培养乡村基层干部。通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能力水平;其次,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今年,我镇共组织三次技能培训班,广泛召集各村有心、有志、有想法群众150余人参与专项能力培训,专业学习了种植、电工、厨师等专项技能。最后,完善乡村基础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人才留得住基层、守得住乡村,畅通他们职业晋升的绿色通道,提高基层人才扎根乡村、奉献"三农"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我镇通过以上措施,已大大激活乡村人才活力,把更多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农村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文化振兴必须铸魂凝神、以文立心,塑造农村的精气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公共基础文化服务为载体,道德化人,培育文明乡风、孕育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让精神文明唱响乡村振兴战略主旋律。今年以来,我镇设立了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个,实现镇村全覆盖。各所(站)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此外,我镇还利用村级广播会、宣传栏和校园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开展改陋习、树新风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同时,继续宣传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放资料、宣传专栏、广播会等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转变观念,创造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

(五)生态振兴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为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我镇从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危房整治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1.实施了对场镇污水管网的治理公里,将实现XX污水、雨水分流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陶家岭村、钟鼓楼村、马跪石村三个村正在进行厕所改革,涉及农户310户。

3.今年上半年,我镇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对自建房安全进行大排查,逐户现场查看,发放告知书,完成了20余户危房改造。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乡村振兴虽然取得的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乡村振兴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贫困面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一)基础设施仍有缺失,部分村社道路未硬化,水利设施受损,生产用水收到制约。

(二)我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镇乡,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三)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农业、旅游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产业规模比较小,产业特色不明显,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农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性人才匮乏,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缺乏。

四、下步打算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提升,做好"四方面的衔接":产业发展衔接,人才队伍衔接,治理方式面衔接,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狠抓整改,合力攻坚,全力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编制全镇整体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发展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做活土地文章,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三)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农村产业发展,推进绿色基地种植发展,进一步带动全镇产业振兴。

我镇将继续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依托地理优势和环境资源,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XX镇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办在XX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守底线,扛责任,防返贫,强帮扶、保民生,稳就业、兴产业,促发展,现将XX镇乡村振兴办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建档立卡脱贫村5个,截至2022年10月,共有脱贫户770户1620人,"三类人员"80户19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9户56人,边缘易致贫户50户13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

二、守底线,扛责任

一是推动各类问题整改。结合实际、对标对表认领各级反馈问题56条,形成"一体化"问题整改工作清单,制定整改措施72条,立行立改限期完成,定期组织专班开展整改效果"回头看",确保长效整改措施持续推进。

二是压实驻村帮扶责任。坚持书记镇长统筹调度、驻村领导督促指导、驻村干部狠抓落实的三位一体工作制度,分解细化后评估考核指标,把每一项工作责任压实到镇级领导、镇直部门和工作人员身上,阶段性下发工作提示,定期召开工作兑现会,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三是严格驻村工作队管理。严格落实工作队员"五天四夜"驻村纪律,每周一和周五实行双签到制度,共开展驻村工作队专项检查3次;着重提升工作队员政策业务水平,组织工作队员专题业务培训12次。

三、防返贫,强帮扶

(一)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严格落实脱贫户每季度走访、"三类对象"每月一走访工作制度,密切关注一般农户收入及"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紧盯十类重点人员返贫致贫风险,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共组织防返贫监测帮扶大排查3次,部门预警数据核查9次,收集各村反馈问题71条,其中基本信息问题61条,已全部在国网系统中予以更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10条,已协调相关部门对所有问题进行处理;上报市乡村振兴局新纳入"三类人员"3户7人,新申报低保和临时救助5户12人,办理慢性病证1人。

(二)产业帮扶。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鼓励脱贫户、"三类人口"自主发展种养殖产业,支持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和增收。共申报产业奖补353户万元,其中水稻种植300户万元,家禽、水产养殖52户28万元,种养合作社1户1万元;新办理小额信贷26户,放贷额130万元;预计全年光伏收益万元,其中用于公益岗工资支出万元,小型公益事业扶贫支出万元,运维支出万元;截至9月份,机关食堂和工会累计采购扶贫农副产品45060元。

(三)资金项目管理。

2022年批准建设衔接资金基础设施项目2个,分别为中支村产业路项目,资金95万元,六合村杨业排水泵站改造项目,资金63万,目前已全部完工,工程进度款拨付90%。

(四)群众认可度。

压实走访宣传责任,组织驻村领导、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与农户面对面、心谈心,宣传巩固脱贫政策,收集解决困难和需求,着重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五)残疾人关爱活动。

协助市残联在左渡村、吕巷村开展两次残疾人关爱"五个一"活动,现场组织残疾人开展歌舞、画展、读书、书法等娱乐活动,捐赠轮椅、拐杖、助听器等器械,并为他们发放纪念品。同时对五个脱贫村所有在家残疾人户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四、保民生,稳就业

(一)教育帮扶。

落实2022年春季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贴共26人,其中中职15人,高职11人,发放补贴万元。申报秋季雨露计划学生29人。

(二)健康帮扶。

2022年脱贫人口、"三类对象"实现医保全覆盖,其中全额补助1359人,定额补助303人,职工医保36人,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医保差额补助58人5800元。

(三)住房安全。

组织工作专班对80户"三类对象"和770户脱贫户房屋安全进行排查鉴定,暂无住危房现象。

(四)饮水安全。

推进自来水到村到户,777户脱贫人口中,通自来水的有749户,另有27户长期不在家,1户严万祥不愿意安装,已签署放弃证明,村里向其开放公用自来水。供水保障方面,及时更换、维护了自来水厂净化消毒设备,加强了自来水厂的日常管理,定期对设备和水质进行检查,确保了水质合规、供水稳定,无季节性缺水现象。

(五)就业帮扶。

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有劳动能力1188人,外出务工763人,其中省外务工247人、省内市外务工164人,县域内务工352人,今年已发放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36人。设置镇级光伏公益岗位176人,上报市人社局安排公益岗29人,解决有劳动意愿但外出务工困难脱贫人口的就业问题。

XX镇乡村振兴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统筹抓保障

一是保障住房安全。逐户解决农户住房质量问题,结合5月大排查行动,排查33户疑似危房,目前已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中。

二是保障教育帮扶。今年共发52名脱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资助万元,并将对17名2022年春季中高职在读学生发放上学期"雨露计划"礼助资金万元。

三是保障饮水安全。今年每季度我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对辖区内脱贫人员及监测对象饮用水进行消杀及相关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

四是保障医疗健康。督促各村委会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里张贴了医保政策宣传单《致全区脱贫群众的一封信》,并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新医保政策的资助参保政策、医疗救助待遇、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先诊疗后付费等进行宣传,提高知晓度;同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文件要求,执行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脱贫户中的特困人员实行了全额资助参保,对脱贫户中的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实行每人每年320元的定额资助参保。截止目前我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参保率为100%。

五是抓好就业帮扶。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结合,通过组织集中输出、开发辅助性岗位等措施,推动贫困群众务工返工。为已外出务工的脱贫户申报交通补贴,为未计划外出的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我镇已就业脱贫户、监测户共117人,其中县内务工59人,县外省内14人,省外44人;同时我镇每月对脱贫户、监测户的就业情况开展摸排,及时了解各村脱贫户、监测户的就业务工信息,并运用省平台务工监测系统中监测预警功能,对每月务工信息进行更新维护,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突出重点抓项目

一是产业项目。菱塘村畜牧养殖繁育产业项目已开工,目前并已拨付项目资金万元;菱塘村蓝莓种植产业项目已按照区里要求将全部资金145万元拨付到位;坑塘村青鱼龙虾养殖项目已完工,并已拨付首批项目资金16万元。二是基础设施项目。菱塘村二组新建机耕桥项目已完工,并拨付项目资金万元;菱塘村一组万太龙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即将完工,并已拨付项目资金万元;楼下村危桥改造项目即将完工,并已拨付首批项目资金万元;璋峰村设施农业基地变压器安装项目已完工,全部资金10万元已拨付到位。

(三)持之以恒重基础

一是加强跟踪走访,镇村干部开展帮扶、宣传工作的同时,动态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不断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二是结合数据清洗、动态调整等工作,及时更新、调整贫困户相关信息,确保账实相符。重点关注6户监测对象与1户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实化帮扶措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

三是坚持防止返贫监测每月排查、三线预警,按照"应纳尽纳"的工作原则,排查扎实,短项弱项清底,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到"动态维护、动态清零"。今年5、10月月我镇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五月集中大排查,全面对全镇8类重点人员进行摸排走访,并按照工作程序要求,对新纳入、人口新增减少等分层级召开会议进行评议公示,完善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消除风险的相关程序性档案资料。

(四)坚定不移抓整改

根据我镇工作实际,全面整改台账、防返贫风险排查台账,明确具体问题。坚持对整改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目前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相关支撑材料已全部收集整理到位。坚持镇村整改同步进行,持续对村的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将整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村级考评工作重要内容,并对村委会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能够整改彻底。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资金项目及扶贫资产管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脱贫攻坚档案归集等工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而接续奋斗。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干部帮扶包保和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强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关爱帮扶,推进网格化管理,落实帮扶政策,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防止返贫致贫;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理顺与农业农村职能关系,加强与区直相关部门衔接,整理完善各部门出台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实施意见,抓好乡村业务指导,确保年过渡期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三是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用足用好过渡期各项政策。持续做好资金整合和项目工作,尽快做好项目筛选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匹配下达。对已下达的项目,定期统计进度,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年底前所有项目主体完工。

35 3776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