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优推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优秀大学生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展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篇1

创业富民 激扬青春风采

——记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头灶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胡俊杰

胡俊杰,一个城里的孩子,20xx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高薪就业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亭湖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如今4年多过去了,他已成为亭湖区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带民致富的“领头雁”—先后兴办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盐城合源食用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业富民项目,安置下岗职工150多人,帮助100多户群众发展致富,创利税150万元。

初出茅庐,走上创业路

20xx年7月,胡俊杰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头灶村。工作中,他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讨教,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熟悉了解基层情况。“人踏实,肯吃苦,悟性好”是村书记花茂涛对胡俊杰的第一印象。当年9月,亭湖区委组织部召开了村官创业富民座谈会,胡俊杰深受启发,不久后他牵头召集了同样有着创业梦想的5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前往尚庄番茄大棚、盐城众润纺织等数十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开始了他的创业富民之路。

过程艰辛,走稳创业路

6个年轻人凭着一腔热情,自筹20万元,加上区委、区政府的创业扶持资金10万元,以及胡俊杰用家里的房产抵押贷来的30万元,一共60万元,在亭湖新区成立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加工。公司创办初期,因为缺少订单,缺乏管理经验,第一个月就亏损了好几万,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胡俊杰没有退缩,他努力寻客源挖订单,经常是白天到村部工作,晚上在电脑前与国内外的客商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打拼,胡俊杰的企业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公司也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50多人,去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心系群众,走活创业路

头灶村曾经大面积培植过食用菌,但是由于没有优良的品种、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生产销售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胡俊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去农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最终确定新上杏鲍菇种植项目。20xx年10月,胡俊杰带领村民们建成工业化生产菇房18间,平均日产杏鲍菇5000斤,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他还为村里引进了百亩竹柳生产项目,每亩可实现纯收入8000多元,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经过农村基层大熔炉的历练,当初稚气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长成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富民的领路人。

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篇2

三十六位同学相逢于20xx级财务管理1班,怀着渐渐成熟的生命里缤纷的梦想,怀着敢闯敢拼的青春里倔强的执着——坚定不悔、砥砺前行。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彼此激荡,共同前进。我们在这里告别肤浅,走向成熟,青春的画布徐徐展开,我们挥笔成彩。三十六张笑脸,热情洋溢,绚丽的季节里盛开出灿烂与光华;三十六声呼喊,充满力度,恬淡的天空里犹如春雷声声,轰轰隆隆。

工匠精神,我们诚心传承,认真巩固专业知识,学习考证两不误;青春励志,我们永不放弃,努力展现班级活力,班级才艺大赛获荣誉;团结奋进,我们风雨同舟,坚持开展特色班活,素拓桌游中秋会。

我们不一样,或活泼或沉静,或古灵精怪,或成熟稳重;我们很相似,我们都心系班级,努力为班级做出贡献,齐心为班级服务。我们是20xx级财务管理1班,我们为自己代言!

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篇3

,一个城里的孩子,20xx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高薪就业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亭湖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如今4年多过去了,他已成为亭湖区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带民致富的"领头雁"—先后兴办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盐城合源食用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业富民项目,安置下岗职工150多人,帮助100多户群众发展致富,创利税150万元。

初出茅庐,走上创业路

20xx年7月,胡俊杰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头灶村。工作中,他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讨教,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熟悉了解基层情况。"人踏实,肯吃苦,悟性好"是村书记花茂涛对胡俊杰的第一印象。当年9月,亭湖区委组织部召开了村官创业富民座谈会,胡俊杰深受启发,不久后他牵头召集了同样有着创业梦想的5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前往尚庄番茄大棚、盐城众润纺织等数十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开始了他的创业富民之路。

过程艰辛,走稳创业路

6个年轻人凭着一腔热情,自筹20万元,加上区委、区政府的创业扶持资金10万元,以及胡俊杰用家里的房产抵押贷来的30万元,一共60万元,在亭湖新区成立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加工。公司创办初期,因为缺少订单,缺乏管理经验,第一个月就亏损了好几万,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胡俊杰没有退缩,他努力寻客源挖订单,经常是白天到村部工作,晚上在电脑前与国内外的客商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打拼,胡俊杰的企业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公司也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50多人,去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心系群众,走活创业路

头灶村曾经大面积培植过食用菌,但是由于没有优良的品种、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生产销售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胡俊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去农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最终确定新上杏鲍菇种植项目。20xx年10月,胡俊杰带领村民们建成工业化生产菇房18间,平均日产杏鲍菇5000斤,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他还为村里引进了百亩竹柳生产项目,每亩可实现纯收入8000多元,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经过农村基层大熔炉的历练,当初稚气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长成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富民的领路人。

35 4364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