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论证报告范例格式(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项目论证报告范例格式(通用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课题论证报告【第一篇】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已耕耘十载,对我国上百万教师21世纪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总结十年教师培训丰富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提出“培训、应用、研究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战略。结合这一发展战略,策划并设计了“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研究”项目,并经过国际专家的论证后获准在中国实施。项目通过自愿申请的方式选定包括吉林、湖南等全国 15 个省、市、自治区的 31 所基础课程项目学校的 358 位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教师参与项目的实施。

二、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一般的社会建构主义都认为,人的认知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是:个体建构的新知识通过媒介表征(印刷、手写、口头或电子方式)发表,经他人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审视、评判而重新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即社会性接受,由此成为客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客观知识被个体内化和再建构,在获得意义的基础上成为个人的主观知识;个体依据这一主观知识进一步创造并发表新的知识,由此完成知识建构的一个循环。

与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的观点相适应,认知过程被看作首先是公开的、社会性的,其次才是私有的和个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知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

学习理论中的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同样非常关注社会^v^互作用,其“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的概念表明,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学习者,起初只是一个“新手”,处于共同体的边缘,在向共同体中心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并开始扮演专家或熟手的角色15.因此,学习不仅是情境性的,知识需要通过活动产生,而且学习还是共享某一情境的社会单元的构建过程,知识是合作的产物,人们通过不断的交互增强了参与特定情境共同活动的能力。

语言构筑了社会互动的物质基础。符号和工具的中介在知识的建构中起了关键作用。语言更被维果茨基推为“工具之首”。语言的获得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语言可作为一种中介物,帮助学生建构自己有关世界的知识,并随后对这一知识进行检验、精制和反思;语言也是与他人相互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交流的中介,而社会性互动是文化共享与传递的主要途径,是认知和掌握语言的基础。

总的来看,学习的社会建构理论为协同知识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协作学习在近期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因此有关学习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性互动,关注审视问题的多重视角、多元价值以及视界的交融,关注以各种符号体系为载体的人类文化对个体发展、个体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意义,关注个体智力与集体智力的有效互动。协作成为学习的中介,而协作学习也成为社会建构主义应用和深入研究的典型范式。

三、参考文献

1刘春立。虚拟教研的方式及其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10-111.

课题论证报告【第二篇】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自身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

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思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是市实验学校。我们数学教研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实验研究课题。我们对小学生活数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对传统教学做出理性思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生活数学的意识,增进对生活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近年来,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它要求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小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手中。把生活数学资源加以运用也源于我校多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是我们对教育发展认识的提炼。儿童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数学课堂的生长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是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教育传统,改进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力求探索出一条数学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有机结合的道路,挖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的素材,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需要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力求做到深入挖掘学生、教师、社会多方力量的潜能,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有益收获,缩小差异,营造共赢的良好局面,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乐生活”,达到以下四方面的合理发展: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需的应用技能。解决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2.培养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挖掘与运用小学生活数学资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挖掘与运用。我们审视了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能从中获益的各种资源,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资源最感兴趣,能在学习生活数学中获得积极的独特情感体验。

“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强调了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望,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和国家课程改革同步一致,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1.社会价值。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呼涣实践型人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教育价值。本课题的研究虽然是数学教学改革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但却能提供一个范例,即如何让数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范例,所以,它有助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3.办学价值。本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意,更注重创新精神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它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校创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声望。

假如本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若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方式,这些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其次,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数学生活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

论证报告范文【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化;多样化;体育发展;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体育社会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和市场对体育发展的需要,从我院“十五规划”和现有办学条件出发,经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我院有必要、也有能力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体育舞蹈方向的专业人才,同时提升我院的整体办学实力。

1、我院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必要性

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现代社会发展、提离中华民族素质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总书记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前,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的神经系统带来高强度负荷,对机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工作时间不断缩短,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一种健康、愉悦、高雅的生活方式就会形成。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要求将更为迫切。从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来看,其新颖的形式、对个人心灵感受和人生体验的强烈表现力等特点,特别符合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增设此专业无疑对人民群众开展积极、健康、高雅的活动,贯彻同志对体育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抵制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体育舞蹈发展十分迅速,其活泼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社会交往等,倍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舞蹈学校近千所。正如国家体育总局袁伟民局长在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组委会上所说:“许多非奥运会项目如中国象棋、围棋、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由于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投人小、参与程度高、更贴近群众的生活,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1年5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正式登记注册,这个项目现已纳人全国体育竞赛之列,并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在各地广泛开展。

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根据日内瓦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划分,把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就是其中的一个大类。wto主张各成员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实行逐步自由化,它也允许一国在加人服务贸易总协定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开发市场的承诺。一旦大幅度开放教育市场,一方面可能加剧西方国家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对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早准备,采取措施,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育内涵。如体育舞蹈专业方向能够确定,我们就可能与世界体育舞蹈组织相联系,促进这个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项目的开展。同时又能够更快地学会掌握运用好国际游戏规则。

尽管目前我国也有选手参加世界关于体育舞蹈的4大公开赛,但在专业、学术的交流,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缺乏广泛和应有的联系,由此更增强了我们开办此专业的紧迫感。

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对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支持的需要

2001年7月,我国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举办奥运会期间,肯定有大量的外国友人来中国观摩比赛或观光、旅游,作为体育院校也将为国际友人所关注。体育舞蹈作为宣传、交流的手段必将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纵观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体活动的表演、设计、编排都是重头戏,体育舞蹈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专家广泛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因此,现代每届奥运会举行时,一般都要相应地举办规模盛大的艺术展览和表演,努力使体育与艺术相结合。许多国家的奥委会还为此设置了专门的艺术委员会,运用行政手段来加强这项工作,使体育与艺术两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奥运会的兴衰史告诉我们,离开了艺术的体育是不完善的。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预测,2008年我国主办奥运会,肯定将组织一大批既懂得体育、又熟悉艺术的专门人才参加工作,特别是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活动。如果我院能够从2003年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正好能在2008年的前3年派上用场,从而对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作出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我国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担负着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等重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从现代舞蹈的发展史也可看出,现代舞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它追求自由表现和形式的独特,因而,体育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了出来。

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分析体育的内涵,体育舞蹈既是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它集服装美、音乐美、形体美和舞蹈美等于一身,以高雅、健康、文明的活动形式宣传先进文化,推广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证明体育舞蹈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和体育内涵,目前已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因此,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体育院校办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体育院校专业调整设置,拓宽专业口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增设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湖北省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要求各高校以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这为我院专业结构调整,主动为地方服务创造了契机。我院党委、行政及时抓住时机,2002年初决定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中成立“体育艺术系”,将以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并以评分为标准的一类项群(除武术已列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外),归属于体育艺术系。为推进艺术教育的开展,不断扩展专业方向创造了组织条件。

去年,我院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从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为主,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湖北是教育大省,具有区域、环境、人才方面的优势,如果能批准我院开办艺术类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必将有效地扩大我院办学规模和效益,为湖北培养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的人才开辟新的途径,对体育和艺术学科的相互交融进行新的探索,为湖北建成教育强省做出贡献。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可用我院在全国特别是中南地区的影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001年9月,湖北省政府王少阶副省长在“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武汉体育学院协议签字仪式”上,要求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在武汉体育学院实行“共建”和“共管”后,主动支持武汉体育学院的发展,要把武汉体育学院的发展纳人湖北省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统筹考虑,实现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把武汉体育学院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多科性体育大学。湖北省政府对武汉体育学院如此的高度重视,有力增强了我们争办一流体育大学,不断增设新专业的信心与责任感。

2、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我院在《“十五”事业发展计划》的修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宏伟的发展目标,即:“经过‘十五’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以体育学科为主、竞技特色突出、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多学科性体育大学。”这就要求学校无论是在专业的总数,还是在专业门类方面都要不断扩展,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专业人才市场预测

据国家人事部的2002年第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在求职人员中,文艺体育是我国人才市场求职的热点之一。但在供需比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文艺体育岗位的设置、专业的结构亟待调整。为此,北京舞蹈学院率先增设了表演专业(国际标准舞方向)。200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新专业名单中,广州体育学院又设立了舞蹈学专业,以适应人才市场求职的需求。另据我们了解,天津体育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也联合开办了体育舞蹈专业方向。

据调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部目前比较普遍地缺乏体育舞蹈专修教师,各地舞蹈学校也缺乏专门经过体育舞蹈训练的教学人员。此外,各地文化(艺术)馆从事体育舞蹈的专业人员也十分匾乏,特别是从事社区体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加缺乏体育舞蹈指导人员。另悉,为了推动体育舞蹈的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许多行业部门都在积极筹备行业性的体育舞蹈比赛。国家教育部也在筹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这些信息、动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舞蹈专门人才的需求程度。

从今年我院第1届体育舞蹈专修班毕业生择业一次性到位率达100%的就业情况可以预测,培养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地拓宽就业门路,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

我院已经具备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科基本条件

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既需要有良好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基本条件,又需要有坚实的表演专业基础。2001年12月,我院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我院表演类项目共有教师30名(含返聘教师5人),其中体育舞蹈教师5人,音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3人。29名教师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博士2人,硕士6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12人(含外聘教师3人)。近几年来,教师编写并正式出版《艺术体操》、《大型团体操的创编与表演》等有关专业教材4部,撰写《体育舞蹈动作要素》等体育舞蹈论文13篇以及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并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3项。在2000年、2001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比赛中夺得金牌4枚,多个单项取得前3名。在省、市级体育舞蹈比赛中,多次、多项获得金牌,体现出我院在体育舞蹈方向具有较高的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水平。

我院现有体育舞蹈场地900 m2。“十五”期间还将完成或动工建设40 000 m2 的教学场地和场馆,其中包括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场馆。此外,我们还可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进行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有87,名学生从事体育舞蹈专选班的学习,数千人次参加了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

我院已经具有开办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人才基本条件

近几年来,我院一直重视艺术教育。并把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1998年以来,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修班,招收体育舞蹈特长生8名。特别是与体育舞蹈专业方向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课程,如体育美学、体育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摄影、体育绘图、形体训练等课程都已开设,并已逐步形成体系。本专业开设之后,除个别专业基础课程需要专门引进教师或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外,本院教师能承担本专业90%的课程。

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在同类体育院校中占有一定的优势。除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外,还参加了地方性的大型文体活动的表演以及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风采比赛,了解和掌握了全国体育舞蹈的竞技水平以及专业方向发展的动态,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一级)运动员和裁判员,为申报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提供了支撑。

从我院专业开设情况看,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专业都紧密相联。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的特点与优势,培养较高质量的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们还可以借用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已开办的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方向和开设的舞蹈与形体等方面课程的优势与经验,为开设本专业提供更有利的师资人才与环境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将根据《武汉体育学院本科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教学计划(草案)》,有计划地从艺术类院校引进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课程的专门人才,不断加强与艺术类院校的合作,使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落实。

诚然,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是我院的一个新办专业,尽管在组织、学科、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条件,但还缺乏建设该专业的经验,特别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结构体系还需要作进一步专门而深人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准备继续深人到社会和兄弟院校,虚心学习,加强合作,真正办出本专业的高质量,使之成为我院的一个特色专业。

课题论证报告【第四篇】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根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经充分准备,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10月12日在云南民族大学莲花校区行政楼五会议室进行了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王江屏向省内管理学以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方面的专家省教育厅宣传^v^部桂正华部长、云南民族大学李若青教授和字如祥研究员以及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详细汇报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目标和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分工、研究经费分配和预期成果等。评议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审议,明确指出研究计划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的规范步骤,要求该课题在开题后要把责任落实到课题组的每个成员,确保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课题组成员王江屏、杨泽泉、和金光、刘睿、高莹参加了开题会议,并与专家们一起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分工、职责要求和实施步骤等。 开题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报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同意该课题可以开题研究。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是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立项编号CY09014),于2009年9月正式立项。

一、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研究》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课题研究的开展对建立和完善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探索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该课题也是在当今公众和大众传媒越来越关注高校发展、高校新闻事件的“聚焦化”、 高校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这一不可阻挡的新形势下,树立和维护高校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能力的的重要环节。该课题的研究还是高校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它还对有效疏导和化解高校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解,激励师生积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研究促进改变高校应急管理理念滞后、师生危机意识淡薄的现状,建立健全我国高校的宣传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参考资料和对策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此项研究中,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探索化解中国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体系中常设性机构与临时性机构职责不分、关系不顺这一难题的方法;

2.全面总结中国高校应急管理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工作思路;

3.寻找解决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反应及时性不足,信息准确性、公开性、透明度不高,学校各相关部门协调不顺、职责不清,执行过程中效益损耗过多等问题的新途径。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一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第二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设现状

1.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2.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建立的可行性

3.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

第三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概述

1.危机及危机相关因素理论

2.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影响及后果

3.高校宣传工作应急管理的概念

第四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处置突发事件的历史与现状

1.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2.高校宣传工作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健全高校宣传工作应急机制的法律基础

第五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1.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反应机制

2.高校宣传工作的应急决策机制

3.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

4.高校宣传工作的应急动员、协调保障机制

5.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心理干预机制

6.高校宣传工作的危机善后处理机制

第六部分:高校宣传工作对几种特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2.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3.对高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和管理

4.对高校信誉危机的处置和管理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组织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此项研究将采取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横向比较与纵向梳理的研究思路。

论证报告【第五篇】

关键词: 高层建筑;长悬臂结构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南京市河西地区。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效果见图1。

图1 建筑效果图

拟建工程为办公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设1层地下室,地面以上12层,模型典型剖面见图2。6-7层间及11-屋面层间纵向设置型钢混凝土桁架,腹杆采用方钢管,桁架挑出长度为15m,高均为。7-11层间悬挑部分梁柱采用型钢混凝土,并穿层设置斜拉杆,拉杆采用方钢管,层高。

图2 模型典型剖面示意图

二、结构体系

拟建工程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1~5层为长,宽的规则矩形平面,1、2层层高,3~5层层高4m;6层以上东西向两端各()挑出15m,南北向两端各收进,形成一个长,宽的矩形平面,6层、11层层高,7~10层层高;主楼平面规则,竖向不规则,层高变化较大,挑出、收进尺寸都比较大。根据本工程特点,在竖向连续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墙,下部加厚,上部减薄来避免6层由于层高突变形成薄弱层;在与悬挑桁架相连的四角设置4片长混凝土墙,保证结构的抗扭刚度并平衡悬挑楼层引起的附加弯矩。悬挑部分6~7层间、11~屋面层间设型钢桁架,腹杆采用方钢管;与之相连的主楼周圈均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柱,腹杆采用方钢管,形成一个封闭的桁架,以更好的平衡悬挑楼层引起的弯矩。悬挑部分7~11层间梁柱采用型钢混凝土,并穿层设置斜拉杆,拉杆采用方钢管;与之相连的主楼第一跨内设置斜拉杆,拉杆采用方钢管,梁、柱均采用型钢混凝土,以平衡穿层斜杆的内力。悬挑部分桁架斜杆及穿层设置的斜拉杆均采用拉杆,以平衡悬挑端重力荷载作用,受力明确,典型剖面见图3。

图3D、F轴剖面示意图

三、结构分析

1、悬挑部分楼层板应力分析

ETABS模型中,板采用只考虑面内刚度的弹性膜单元,取消刚性隔板假定,六层~屋面层悬挑部位在恒载、活载工况下板(板厚100mm)在水平作用下楼面板面内应力较小。从分析结果可知:在活荷载作用下,悬挑部分各层板内均为压应力。在恒荷载作用下,悬挑部分各层板内局部产生拉应力,但拉应力很小,最大仅为。因此悬挑部分楼层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楼板,仅作双层双向配筋加强。

2、悬挑部分斜拉杆轴力分析

在分析计算中不考虑板的效应,板厚输入为0。由于本工程平面规则对称,选取典型桁架进行内力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桁架各杆内力符合设计意图,六~七层间、十一~屋面层间桁架斜杆受力最大,对其一根腹杆内力做简要分析。

3、悬挑部分竖向地震作用分析

竖向地震作用在SATWE软件中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条所述方法计算,对本工程结构总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约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ETABS软件中用竖向振型反应谱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了前15个振型,竖向地震作用下(常遇地震),悬挑部分的内力进行重点计算分析。

4、悬挑部分挠度验算及楼板振动对舒适度的影响

挠度控制

本工程悬挑长度度较大,进行挠度验算。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悬挑部分最外点竖向变形约为36mm,。

,挠度计算满足要求。

竖向自振频率fn控制

本工程悬挑长度度较大,进行了楼板振动舒适度验算。计算时,参照相关资料,有效分布活荷载办公取/m2,有效重力荷载=+=/m2。有效重力荷载下,悬挑部分最大竖向变形约为32mm,楼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fn,计算如下:

参照2009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第条:办公、旅馆跨度大于9m的楼盖,其自振频率不宜小于。本工程楼盖竖向振动频率满足此条要求。

峰值加速度控制

人行走引起的楼盖振动的峰值加速度计算和限值如下式:

式中,― 接近楼盖结构自振频率时人们行走产生的作用力(KN);

― 人们行走产生的作用力(KN);

― 结构阻尼比;

― 楼盖阻抗有效重量(KN);

― 重力加速度();

― 楼盖振动峰值加速度限值()。

计算时,参照相关资料,取,取,得:

所以,本工程人行走引起得楼盖振动峰值加速度小于办公环境下的峰值加速度要求。

5、结构中震计算结果及分析

由于本工程悬臂长度较大,对与悬臂桁架相连的框架柱墙设置了中震下的性能目标:中震弹性。本工程中震用SATWE程序计算,中震动参数取规范值:特征周期Tg=,αmax=。中震下构件的计算时,与悬臂桁架相连的剪力墙在底部加强区为小偏拉构件。为此在剪力墙的端部设置型钢,摘出剪力墙的设计内力,按型钢剪力墙偏心受拉截面设计。

6、结构大震计算结果及分析

由于悬挑部分结构的冗余度很低,没有多道防线,对于承受悬挑部分重量的主要构件:悬挑部分受拉的斜杆,保证大震下受拉不屈服;与悬挑部分相连的墙柱,保证大震下受剪不屈服。

桁架悬挑部分受拉斜杆大震作用分析时,此部分大震分析用ETABS程序计算,大震动参数取规范值:特征周期Tg=,αmax=。在分析计算中不考虑板的效应,板厚输入为0。由于本工程平面规则对称,选取一榀典型桁架内力图进行分析。悬臂桁架及向内部延伸部分的腹杆在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恒载、活载工况下杆件内力。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六~七层间、十一~屋面层间桁架斜杆受力最大,再对其一根腹杆内力做简要分析。

四、针对结构不规则情况采取的加强措施

本工程竖向不规则,为较少见的长悬臂结构,为此结构设计作了许多分析和设计,确保结构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满足我国抗震规范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结构计算分析

1)采用两种不用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SATWE和ETABS,进行整体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和比较,确保计算分析结果的真实可靠;

2)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地震波选用PKPM程序自带的两条天然波(TH2TG045、TH4TG045)和一条人工波(RH1TG045);

3)悬挑部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悬挑部分楼面板采用考虑面内刚度的弹性膜单元,楼板按应力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5)悬挑部分考虑整体升温和降温引起的温度应力,并参与多遇地震组合。

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针对本工程悬挑长度较长,悬挑楼层较多,对悬挑结构的关键部位提出较高的性能设计目标。

3、特殊部位楼面板处理

悬臂部分楼面板厚100mm,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方向配筋率不小于%,保证板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有效传递水平力。

4、提高结构延性

在满足承载能力计算的前提下,在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位如主楼周边落地框架柱、悬挑部分及与其相连的框架柱墙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

五、结论

根据概念设计理念,运用多种计算手段,完成了对本不规则工程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重要受力构件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当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后,结构的延性也会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甄庆华。广州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35 74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