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总结报告【通用8篇】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科研课题研究总结报告【通用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科研课题研究心得总结【第一篇】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范文【第二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网友带你去看看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怎么写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已进行半年有余,通过同组教师的协作努力,课题顺利进行着,对此,本人特做出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成果:
1,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师共同努力,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
教学。
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高效率,在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并撰写论文,确实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能独立完成只是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能力。
3,加强了师生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光靠老师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积极自主的学习起来,俗话说“教学相长”,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渐渐自主的培养起学习的积极性并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整整体的教学质量。
以下是教师获得的科研成果:
邵秋芳《有效朗读,精彩课堂》2011年“金帆杯”二等奖。
二、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针对学生差异,在教师的有效课前指导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重视整体知识的构建的运用,提升自己对知识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乐趣。
4,积累教育资料,撰写案例和论文。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促进以后的工作,现做以下总结: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每人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的生字注上拼音,借助工具书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这样学生及认识了生字,还进行了扩词练习。预习时能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记在预习本上。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看一看学生的预习本,你会发现学生那些字容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那些字组词容易出错,学生会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养成听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习惯。
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特别是成长困难学生用心听课的习惯,上课能坐得住,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同学讲,学会听,能听懂;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对于形成、巩固和发展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成长困难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后进生继续努力,并为成长困难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对待后进生,只要他举手回答问题,就赶紧让他回答,并且会大家赞扬:你看,人家谁谁听讲多认真哪,还这么爱动脑筋。谁谁认真思考了。教师讲完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后,问:我刚才强调的什么问题,谁能说说?这时故意让后进生回答,并表扬:某某同学认真老师讲的问题了。这些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不断加强,认真听讲的习惯会越来越好。
3、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更新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教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板书、在学生作业上写批语时,书写要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课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我们分三方面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即:干净、漂亮、正确。每次学生的作业都得三个分。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为了规范学生的字体,让学生从小就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从一年级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每人一本与教科书同步的字帖,让学生描摹生字。每次单元测试,我们都设有卷面分,让每份试卷尽量做到书写认真、整洁。
4、让学生乐于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做法如:
(1)每周的语文阅读课。
(2)定期开展的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们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
(3)学生准备摘抄本,有好词佳句积累本、名人名言积累本等,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妙词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我的孩子认为离开网络比离开我更糟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与中国it精英纵论互联网经济时说,自己在女儿心里的重要性远比不上互联网。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60。6%,18岁以下的占20。4%。“你e了没有”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法与途径。
2、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贡献。
3、有利于本课题组成员科(教)研水平及其自身素质提高,引导大家关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
1、借鉴的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和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教学策略应用中能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可以因材施,满足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本主义理论:
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该学习理论因为崇尚自我实现、自由发展、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都以此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理想整合能够更好的实现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的实验研究,证明观察模仿可有效处理病态恐惧,强调直接改变行为本身,不必重视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人格特质,只要增进个人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不良的适应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且由于人类具有强大学习潜能,所以环境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成长。
2、目标。
(1)、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对学习、思想所产生的后果。
(2)、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3)、解决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措施与方法。
(4)、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1、调查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含上网时间、原因、目的等)。
2、上网游戏、娱乐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成因、传导机制、行为后果)。
3、对上网的特别案例进行研究。
4、如何解决使用网络所带来的的消极后果。
1、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搜集有关事实材料。
2、行动研究法:成员共同合作。
3、个案研究法:以单一的、典型的对象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深入而具体的考察,来了解对象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
4、经验总结法:以个案研究为依据总结出上网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5、实验法:将解决对策放在选定的对象上加以研究。
1、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20__年5月——7月)。
(1)理论学习,课题论证。
(2)成立研究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__年9月——20__年8月)。
开展实验,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阶段(20__年9月——2011年5月)。
撰写论文,完成报告。
2、采集的信息。
3、对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八、对研究过程的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作者:hfhhjj。
研究课题:《新课程下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人员:程立新胡雨勇杨林兵黄永红查亚琼谢金菊。
课题分解:
一.《将单元综合性学习融入常规教学》。
二.《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中追求形式多样化》。
三.《以语文基本能力为经,创新能力为纬,织就学生思想情感的新天地》。
成果形式:
二.课堂教学设计及课件。
三.相关论文及竞赛成绩。
成果汇报:
第一项.有关本课题的研究信息。
1.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高慎英刘良华著)。
2.教学论研究的发展与趋势(安方明张琦著)。
3.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课程改革实验体会(作者:重庆市江津市石蟆镇中心校张平)。
4.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作者: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中学吴云)。
5.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思考(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姚守梅)。
6.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作者:深圳市南山区大勘小学吴燕)。
7.谈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辩证法(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润生)。
8.“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应城市城南初中吴高珍)。
本课题被分解成三个子课题,它们既有其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下面分别作介绍。
子课题一:
《将单元综合性学习融入常规教学》。
“单元综合性学习及写作·口语交际”栏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大语文学习观念”的有力举措。如何将其开展得有实效,避免形式上热闹、实际上空洞的教学现象,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就是必须将其融入常规的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尝试了“三项内容,三个平台,一本总结”的操作模式。
三项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完成搜集、思考、活动与写作三项任务。三个平台,就是课前演说平台、两周一评和两月一赛平台、室外观察与社会参与平台。一本总结,就是将优秀的搜集、思考、演说、比赛作品、习作分类有序地整理汇编。具体操作如下:
一.组织。将实验班级学生根据自愿和学生实情相结合的原则,初步编成四个组,分别为“放眼世界(以关注时事为主)”小组、“留心身边(以写观察笔记为主)”小组、“专题探究(以教材单元综合性学习提供的话题为主)”小组、“随心所欲(成员自行确立内容)”小组。各小组综合性学习圆满告一段落后,也可以就其他小组的内容进行探究。
二.课前演说。
1.时间: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每小组以轮流方式安排一名同学上讲台演说,每人演说一次后为一轮。(第三轮例外)。
2.演说内容:
可以是自己一时思考的不太成熟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1篇完整的习作。
第二轮演说是专题演说。即在各组自主演说题目中,由各组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题目,进行专题阅读搜集、采访观察调查、思考评论写作并据此演说。本阶段教师尽可能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室外观察或社会参与等活动,以增加素材和激发兴趣。
第三轮演说是总结性演说。各小组在专题演说的基础上,每人写出1篇有广度和深度的专题习作,然后评选出一名代表本组上讲台做总结性演说。
3.评价:
每人演说后都有全班同学用举手方式确定是否通过,不能通过的下一节课再重新演说一次。每次课前演说后,由老师或学生代表作扼要评点。第三轮的各小组代表的总结性演说,在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通过后,该组综合性学习圆满地告一段落。
三.两周一评与两月一赛。
1.两周一评的内容:
第一,评出最优秀的笔记。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每人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以办报的形式抄录、粘贴阅读搜集、采访观察和思考评论写作等内容。每两周由本小组同学互读推选出最优秀的笔记。
第二,评出优秀习作。在综合性学习后期阶段,每人按要求写出1篇应有广度和深度的专题习作,由本小组同学互读后评选出优秀的习作。
2.两月一赛的内容:
就两个月来同学们演说的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或“辩论比赛”。“知识竞赛”有针对全体同学的“答卷形式”和针对各小组所选代表的“擂台形式”两种。
四.一本总结。
1.内容:
对各小组不同成员的最优秀笔记、专题习作重新整合编排。
2.性质:
编成一本体现大语文观念,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既与教材密切相关,又有浓厚学生口味的能启迪语文思维的辅助读本。
子课题二:
《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中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是放弃了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与其说它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如说它是体现教师引导和主导作用的一个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尝试设计了“两个互动,一个检测”的常规教学模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效果检测”三步骤教学。
师生互动要领:针对1篇课文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或1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教学任务和目标一般由教师确立,课堂上明示给学生。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明显。
生生互动要领:在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达成后,由学生讨论确立一至两个目标(一般为较易达成的或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再分组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实现。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充分体现。
效果检测要领:题目要而不繁,以此检测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任务目标实现的程度。
固定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引导有主有次,体现得张弛有致;
也使学生较易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立自学的能力。
当然,语文教学不可能只是机械的模式复制,它更应是充满灵活性的艺术创造。这就需要教师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寻求千变万化的教学形式。
一.师生互动形式:
师生互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激趣、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拓展;
教师范读与学生各种朗读形式结合;
师生对话讨论;
教师讲析等。但在各种形式中,为了能使学生能对课文的思路和主旨快速地整体把握,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板书引路”这一形式,即由教师初拟一个板书轮廓,由学生通过阅读和师生互动填补教师故意缺省的部分,从而使板书能完整地反映整篇课文的主旨及作者创作的思路。这种形式很好地贯彻了“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取树上果子”的教学引导思想,也大大避免了因学生盲人摸象式探求而徒费时间,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形式的反复引导下总结出快速把握课文的主旨与思路的规律。为了克服这种形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有时1篇课文可设计多种板书的轮廓,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填补完成。
二.生生互动形式:
生生互动形式,由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更是多姿多彩。一般会有“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形式、“组与组互相质疑”形式、“编写课本剧+表演”形式、“编写试卷互考”的形式、“组与组辩论”的形式等。它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一般以达成目标为主,形式不拘一格。
三.效果检测形式:
相对以上两种形式,这一类较少变化,一般有口答、卷答和小组互相质疑三种形式,以“卷答”为主。
子课题三:
《以语文基本能力为经,创新能力为纬,织就学生思想情感的新天地》。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如何统一是教师们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认清两者的统一和区别是非常必要的。就具体的1篇课文或某一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来说,具有工具性质的目标(一般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目标)应当而且可以作为本课文或本单元的教学终极目标(或叫做内容目标)。它更多地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最实质性内容。达成这一目标的教学步骤应是清晰的,过程体现出较强的有序性。具有人文性质的目标(一般为情感、价值观等目标)不应也不可能作为课文教学或单元教学的终极目标,准确一点说,我们可以称之为熏陶目标(或过程目标、形式目标)。它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基于以上观点,我们确立了课堂教学的以下原则。
为了达成语文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目标,必须遵循:
一.引导性原则。
注重引导的步骤,把握引导的分寸,对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的达成要避免教师大而空的提问和学生盲人摸象式的低效率的所谓“自主探究”。
二.实践性原则。
凡是学生能自主解决或通过合作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行确立目标,通过努力达成。启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到文本之中,在丰富的感受实践活动中增强对文本的认识并自然达成目标。
三.练习原则。
对知识性较强的目标,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为了使教学能有效指向以培养情感、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熏陶目标,必须遵循:
一.情境性原则。
创造与文本相融的情境,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促成学生更快地参与到文本之中,与文本完成心灵的对接,从而产生与文本的共振与共鸣。有些人只从语文知识和能力达成这一角度去否定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的与文本相通的声色情味都很浓郁的意境并讥之为“哗众取宠”,我们认为是失之偏颇的。此原则多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步骤中,尤其教学导入过程更要贯彻此原则。
二.联系性原则。
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靠文本本身的文字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它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并充分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所拥有的生活资源、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将这些与文本相融合,从而引发学生情绪上的震荡和新旧价值观的碰撞,至此,效果便产生了。此原则多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生生互动”步骤的讨论、辩论、质疑或表演过程中以及“效果检测”步骤的“课外拓展”过程中。
下一步必须改进的地方:
一.关于课前演说:
1.对学生的材料搜集要给予更切实的引导和帮助。使其搜集的题材范围扩大。
2.加大采访观察与社会参与的力度,使学生真正走向生活。
二.关于文本教学:
对“生生互动”环节要加强课下的指导和鼓励,使其形式更活跃,更能体现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活动效果更显著。
第三项.课堂教学设计及课件。(见附件)。
第四项.相关论文及学生竞赛成绩。
发表论文: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程立新)(发表于《安徽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获奖论文:
《激发学生的“自觉需要”,提高作文质量》(程立新)市一等奖。
《作文·生活·积累》(程立新)市二等奖《语文教师亟待补救的习惯、能力与品质》(程立新)市二等奖《以“说”为桥梁,架设写之通道》(胡雨勇)市二等奖《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困惑和解决办法》(黄永红)市二等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新课改下如何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查亚琼)市三等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课堂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查亚琼)市三等奖《从“熏陶”走向“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策略的探索》(程立新)市三等奖其他交流论文或教学随笔:
《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模式构想》。
《我的语文观——牢记实用观,培养创新人》。
《选准教材突破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实又活》。
《我的课堂提问艺术》。
《谈谈语文课内课外的衔接》。
02—04年学生竞赛成绩:
年“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活动全国一等奖一人次。
作文竞赛市一等奖两人次二等奖一人次三等奖五人次。
“诚信教育”演讲比赛市二等奖一人次三等奖一人次语文报全国大型暑期大看台读报活动一等奖两人次二等奖四人次三等奖八人次。
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第三篇】
自主性学习是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强调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活动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其实是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融开放、引趣、导思为一炉的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性,打破了严格意义上课堂教学上的封闭性,它把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识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这一切都为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自我个体的发展获取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参加过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远程研修培训的主任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进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_____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均被评为_____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外,学校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另外我校的环境也具有特殊性,在学校周围分布着_____市的各大商场、自来水公司、嘉盛乳业等丰富的社区。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各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崖头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业、市政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青山公园附近建立了农田生产实验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开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内建立木工坊、综合实践活动室,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研室的张春芳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站——“一路同行”。该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源于对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确实了综合实践课题《走进牛奶世界》。在实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参观了袋装牛奶的整个制作过程,拍摄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资料,并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从中获得了不少乳品生产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寒假回来,我校举行了“走进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学生搜集了许多年文化习俗的资料,拍了过年时人们包饺子、观花灯、蒸枣馒头、捏面灯的图片资料,对物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压岁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知道合理计划地使用压岁钱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钱开支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孩子们就拿出了这么多的作品,相信以后他们在综合实践的大道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例如,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学生买了科普读物研究周围的花草树木,不但知道它们的特点,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保护花木的主动性,与以往的被动保护相比,他们是从心底里来爱护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的。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在_____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制作、发明类作品参展,成为参展数量最多的学校,其中高处苹果采摘器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发明二等奖,预防近视椅、点滴报时器等获_____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另有《蜗牛爬行的秘密》、《蚂蚁喜欢吃什么》等科技小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学生作文更是频见报端,学生写的《种菜小记》等7篇实践体验日记分别在《小金星报》上发表;刘雅婷、徐丹等指导教师撰写的有关课题的通讯多次被_____市广播电台、_____电视台、山东卫视报道;_____年上半年,分管课题具体工作的董主任写的《这边风景独好》先后被_____教育、新思考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采用,其点击率曾一度领先;宁宁老师的《标本制作活动,彰显科技魅力》论文获第四届山东省科技教导员论文二等奖;林英老师的论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获得_____市“中小学实践与创新”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课题总负责人张金平校长撰写的《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一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两次在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广。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科研课题研究总结【第四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10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1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纵观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这也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研究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低段: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预习习惯的培养;
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段:
1、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2、在我校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我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3、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4、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和制度体系。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成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在实践中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2、调查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我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为了使该课题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有如下条件保证:
1、教育专家的引领。
2、教研室对各校课题的统筹、协调管理,以及竞争机制地运行,调动全校研究的积极性。
3、学校积极参与,在人员设置、硬件配备、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一)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开始阶段确立研究课题,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召开课题中心组工作会,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
第三阶段:课题巩固推广阶段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召开结题现场会。
(二)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问卷调查,了解现状由总课题研究小组设计调查问卷,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对全校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加强管理,指导研究聘请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市级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教研网络,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定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培训,要求课题研究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4、提炼成果,总结推广各参研人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课题组每学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对好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在本校推广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小组课题研究个人总结报告【第五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透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取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
一水污染问题;。
二水的净化问题;。
三饮水与健康;。
四珍惜水资源。
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状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构成有必须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资料。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透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资料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一、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二、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三、节约能源。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此刻,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一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建立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四、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透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用心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务必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用心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潜力和创新潜力,构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五、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网站;。
3、结题报告;。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年9月-20年10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年3月-20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科研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第六篇】
首先进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要围绕着课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也就是说,当课题已经确定以后,围绕着课题去占有材料,占有研究对象的真实的材料。比如你要研究某个管理理论在实践上的有效性,就要将运用这一管理理论的企业拿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有必要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占有调查材料、实验材料,以此来进一步来确定自己的论点。要对研究课题的外延材料占有。有了这些材料,可以做到知事论理,可以使自己在研究当中尽量公允,不带偏见。所以,充分占有材料,也就使论据更充分,这样将来的论证就会更加深广。
第二步就是课题题名(title,topic)的确定。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课题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课题题目是1篇课题给出的涉及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对课题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如果课题的研究成果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正文(mainbody)就是1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1篇学术论文的正文,是其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一般来说,正文总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分享的“科研课题研究总结报告【通用8篇】”,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当然,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论文的结论(conclusion)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科研课题研究心得总结【第七篇】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党支部和分管领导以及上级教研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二期课改",树立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质量观,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围绕课题“合理开发语文课外学习资源”、“传承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这两个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把握语文学科教改方向与重点,以课例研究和校本教研为抓手,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重视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五认真”水准,加强理论学习。
1、教师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引导教师领会素质教育、主题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刻内涵,强化重视“三个转化”、“三个想到”。“三个转化”即把新课程的要求转化为各课的指道思想,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各课的依据,把教材内容的训练转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途径;“三个想到”即想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想到“教为不教、学为不学”的教学目的,想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各年段备课组认真做好各个语文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个学期语文组老师继续深入研究省级课题《合理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研究》和国家级课题《传承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开展集体备课,一年级以拼音教学、识教学为重点。二年级段以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为重点。3----6年级以阅读、写作教学为重点。课题组能按计划开展课题实践,及时做好个案积累,及时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年段备课组长做好研讨记录作为资料保存。
二、依托课题,深入教研。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每位教师围绕本年段制定的子课题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尝试。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紧紧围绕“三中心一主线”的课题,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特此,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以年级段为单位,上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每位教师至少一次),执教者必须上交详案,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课后语文教研组老师围坐在一起集体评课,校聘专家参与指导、评点。每一节研讨课上都要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要求实验教师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在公开教学后,和全体教师一起评课。
3、围绕课题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校园文化。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我们开发了各年段阅读资料袋(高年级以爱心为主题,中年级以童话为主题,低年级以童谣为主题),开设阅读课程,每月提供优秀的阅读篇目、开展剪贴报活动、古诗诵读、故事汇读、佳篇赏读等多种活动形式,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
4、语文组每位语文教师精心挑选了两篇课外美文,并引导学生赏析,又形成了一本校本教材――《美文赏析》。一、二年级的教师将学生在家长的指引下掌握的三字经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汇编成《故事会》,这样低年级学生也积累了不少课外语文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名着后必须写读书札记,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高。这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教研、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实施课题,突出特色。
本学期我们在实施课题,深化教研的过程中主要以四大板块为课外阵地,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以文学社为重心,编纂校刊《鲁冰花文集》(第三集)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出版社刊,为学生提供发表的园地。成为我校深入人心的一本刊物。
2、其次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每期期初向学生开列出阅读文学名着的书目,初步规定每个人每期必须完成的阅读量。其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名着时必须写读书札记。最后是要求学生进行审美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如写读书随笔、书评等。
3、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开展“每周一诗”、“学唱《三字经》”活动,诵读古典诗词,传承传统文化气息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4、以“艺术天地”为展示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继续加强对学生课内的书写指导,校领导狠抓写字教学,在语文集备组长会议上强调书写教学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临摹一页钢笔字,教师及时批改。以我校的“艺术天地”宣传栏为阵地,鼓励各班学生把课文中经典段落和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美篇章摘抄书写,并将优秀写字作品张贴在各班宣传栏上,以此方式以写促读,读写并行发展。同时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第三届全校性的写字教学成果展,展示学生们一学期以来的练字成果。在鼓楼区“春苗杯”书画比赛硬笔类比赛中,我校有42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不同奖项。
5、结合“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校艺术节”等节日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各班级开展如诵读《三字经》比赛、古诗朗诵比赛、快板表演、绕口令展示、故事会、演讲活动、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探索语文课外教育活动的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内教学的补充。在五月份举行的鼓楼区经典诵读比赛中,我校一年级老师指导的学生竞赛团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6、加强对年青教师的培训指导,做好年青教师的带教工作。本学期分别由林华宁、江秋榕老师带教新教师王琳、王梦岚。两位新教师都能兢兢业业工作,虚心向指导老师求教,指导教师和同年级老师也能通过共同备课、听课、交流等帮助新教师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她们都有了可喜的进步。今年三月份,王琳老师参加鼓楼区教师论坛比赛,并获得二等奖。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在期末的测试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都有所提高。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还将在教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争取早出成绩。
科研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第八篇】
1992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从小学课程目标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口算教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内容。这种被普遍关注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它在数学教育及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又似乎在人们的泛用中成了教学日常用语中含义不言自明、也无需考究的“常识”。口算是什么?好像很清楚,又觉得不太清楚。在这样清楚与不太清楚之间的徘徊,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慢慢对口算的本真意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异化,往往忽视了对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这个看似基本的教学问题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探讨和研究。
二、相关研究分析。
1.国内的研究现状概述。
口算发源于“日常数学”后,它融合了数学的特征与数学教育的规律。它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口算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口算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有以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作为向导,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像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着前进。
传统的口算教学往往把口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口算而教,使口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而课改初期,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口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新教材对口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口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另外,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如今口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口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就成了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关键。
2.研究的价值。
(1)口算源于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口算,强化口算教学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口算是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通过口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充分激发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3)关注口算教学有利于加深教师对数学教学行为的理解,提高自我反思力,增进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口算”是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活动计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又称心算。“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是指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出发,进行建立在有意义基础之上,符合小学生口算心理机制的口算解题方法的指导的教学。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是指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充分激发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
(2)通过口算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课题研究者对口算教学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改进或提升口算教学。
(4)形成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教学论文。
(5)能对全校的数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起推动和辐射作用。
五、研究内容。
1.小学生口算的数学基础与心理机制的研究。
2.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4.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六、研究方法、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准备阶段,查阅国内主要报刊杂志,了解国内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信息,浏览网络中相关研究内容,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借鉴先进的研究经验。
(2)案例研究法。一是进行课例研究,二是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
(3)行动研究法。不断探索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不断观察、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名称,进行调查分析,填写课题申报表。
(2)初步研究阶段:(~)开题论证,通过文献查找和观察了解,研究小学生口算的数学基础与心理机制。
(3)深入研究阶段:(~)积累个案,探索口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对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提升。
(4)总结阶段:(~.9)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成果汇编成集,申请结题。
上一篇:项目管理总结汇报优质8篇
下一篇:研修总结反思汇聚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