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样例(通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样例(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样例(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郑伯克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2、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3)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4)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1、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1)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2)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1、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2、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3、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2)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4、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5、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6、表示时间

(1)“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2)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3)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4)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7、“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1)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2)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4)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1、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连词

2、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1、“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2、“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3、省略了的介宾形式

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个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2)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6)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4、另一个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5、“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个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

(1)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另一个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2)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3)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4)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一、阅读短文常用分析名词: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4.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7.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16.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方法: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领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下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义。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引出议论)。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五篇】

分析修辞特点,把握隐含要求。

仿写前应充分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同时还应把握其隐含要求。运用比喻,须把握本体与喻体有本质区别且必须有相似点的原则。运用拟人应注意事物的本身的特征。运用对偶时应注意句子形式的相同外,还应使句意相同或相近。运用排比时应注意:a排比成串,至少三个;b构成排比的语句内容要相关,语气要一致;c字数不一定相等。

训练3: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误例]真诚犹如一颗渺小的尘土,它带领我们漫游天际;真诚如同一道溪流,激情就是溪流中的鹅卵石。

[解析]运用比喻,喻体必须恰当;另外,从给定的两个句子来看,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在每一个比喻句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又必须衔接。如将"人生"比作"爱出谜语的顽童",下面紧接着就是写出其"爱出难题"的特点;如将"人生"比作"旅行","理解是前进的火把",说出了理解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而误例中第一分句比喻不成立,忽略了比喻的可比性;第二分句比喻成立,但解释语不搭配,因而不合要求。

[参考答案]: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象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火。

三、分析句子的含义,把握意义指向。

由于仿照的语句大多是要求富有哲理的,或意蕴含蓄的,这就要求仿写时必须领会句子蕴含的微言大义,句子的话题及感情色彩等。

训练4: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教师讲课,,。

[误例]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解深人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

[解析]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教师讲课"也必须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讲深"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六篇】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七篇】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首先,仁爱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为根本内容。孔子的弟子有若也曾经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可见仁的基点是家庭、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其次,仁爱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为主要原则。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的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度,克己复礼就是要用等级名分来约束自己,各安其位,不得僭越,以维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的和谐状态。

3.第三,仁爱要求体恤别人,奉行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从不可为的否定一面说的,即所谓“恕”。至于忠,是从可为的肯定一面说的,“仁”的内涵中的忠的一面,而且说明了行仁的方法在于就近从自身体察,然后推及于人。忠和恕是仁的同一内涵的两面说法,所以孔子又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4.第四,仁爱就是广济博施,泛爱大众。孔子认为,如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是超越“仁”,达到更高的层次“圣”,连尧、舜都不易做到。(《雍也》)。

返回目录。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返回目录。

《论语》中孔子的人生观。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返回目录。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第八篇】

句子的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整句。

1.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1: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参考答案:每一片树林里,都有森林的奥秘;每一块绿地里,都有草原的辽阔。(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一致,构成排比,给2分。每句的内容具有小中见大的逻辑性,给2分。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不完全一致,扣1分。语句生硬,不通顺,扣1分。)。

2.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如:

例2: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一-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快乐,快乐就像朝阳下跳跃的孩童,如朝霞似火。

3.对联式。

例3: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参考答案:翻阅忘晨昏(把"学问"当作动词)知识贯中外智慧包天下才识贯中西(把"学问"当作名词)。

4.命题式。

例4:(04年江苏卷)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如:

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解析:仿句题是很能见考生功力的一种题型,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仿句题已经逐渐摆脱了那种为仿而仿的单纯文字游戏形式,不但考查考生语言能力,更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

出题者以"粉笔"为例,抓住粉笔形与神之间的强烈反差,来展现考生平时司空见惯的微小事物身上所具备的深远精神,并要求考生将之迁移到同样熟悉的"橡皮"、"圆规"、"直尺"身上,写出富有创造性的答案。这类仿句短小精悍,于细微处见精神,要求考生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35 2213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