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总结

云海 分享 时间:

金融局积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优化信贷政策,提升服务效率,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金融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金融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总结

2025年以来,市金融局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金融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部署,以"四新工程"为指引,认真锁定工作目标,灵活运用"快、准、效、深"四字方针,在提升速度、精确度、效能和深度上全面发力,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实施多种策略,全方位推进中央关于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

一、工作总结

(一)在政策落实方面,将"快"字置于首位,全面确保融资协调机制"尽早见效"。为了实现政策的快速落地,我们严格执行"提前筹备,精细实施"的要求,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在省内提前部署,迅速生效。一是多措并举提升部署速度。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最新政策动员,建立由常务副市长、分管金融副市长共同承担的市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议,印发相关指导文件,结合市情明确目标、思路和制度。二是多层次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金融监管及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银行机构和县域支局进行政策培训和指导,加强工作调度与政策解答。联合市发改委组织县市发改部门和银行召开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进视频会议,对机制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分批督导银行机构的落实情况。截至11月末,各类督导及推动会议共召开220次,实现动员部署的全覆盖。三是双平台挖掘数据整合优势。一方面,通过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秦信融")引导市场主体定向提出融资需求并申请金融产品,平台已集成35类企业经营信息。截至目前,市内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较20xx年末增长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用市"平台,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发"数据自动校验"程序,提高企业数据的精准性和走访对接的效率。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已累计向"推荐清单"上的客户授信540亿元,累计有3万户小微企业通过协调机制获得银行贷款418亿元。

(二)在制度配套上,将"准"字贯穿始终,着力实现金融助企政策的广泛惠及。明确以满足小微企业频繁、快速、紧急融资需求为目标,精准施策,通过及时发布政策文件、开展专项调研、强化督导等措施,确保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落实,切实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卡点。一是为信贷人员精准减压。根据总局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发布工作通知,细化具体要求,并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座谈等方式,督导银行机构修订和执行尽职免责工作办法。截至12月,全市法人银行机构已完成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办法的修订,2025年累计涉及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约3万笔,贷款金额约108亿元。二是为小微企业减负降本。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加强融资服务价格管理。自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全市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降幅在至个百分点之间,预计让利金额达到5200万元,市联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低个百分点,预计让利幅度达3200万元。全市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xx年初下降个百分点。三是为市场主体优化服务流程。结合市情,发布关于续贷工作的通知,指导20家银行机构进行续贷工作,要求按最新监管政策优化信贷流程、更新系统、下放审批权限,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施"应续尽续"。今年以来,市辖内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贷款438亿元,涉及户数万户,其中咸阳辖区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65%,有效缓解了当地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三)在举措创新上,将"效"字作为重心,着力培育普惠金融领域的新动能。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联动协同、组织对接活动等方式,有效发挥金融助企政策的乘数效应,持续扩大政策的覆盖面,提高支持的影响力。一是搭建"新机制",开展试点突破。建立普惠金融创新试验区和银保创新合作机制,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统筹资源开展创新试验,着力解决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在创新项目带动下,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全市小微企业供应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二是实现"深融合"协同发力。会同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创新打造"15分钟金融综合服务圈",引导银行机构深入摸排微观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与市市场监管局携手打造"党建+金融顾问"商圈试点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派驻金融顾问,及时响应个体工商户的合理金融需求。与市商务厅签署《外贸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信息常态化沟通协作备忘录》,定期共享全市外贸企业名单。三是组织"政银企"活动联动赋能。与市市场监管局、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联合组织银行机构开展服务送政策入商圈、进商户活动。与市工商联建立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定期举行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专题活动。截至12月,全市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全市银行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四)在责任传导上,将"深"字落到实处,着力推动政策触达"最后一公里"。明确把握协调机制的主战场在"区县",持续加大政策传导力度,细化区县落地举措,推动实现上下贯通、责任明晰、有效衔接,确保政策最终落实到位。一是以上率下推动工作下沉。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队深入一线调研,实地走访区县银行和企业,了解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推动区县做好融资协调机制和"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金融局坚持日常调度与重点督导相结合,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截至12月,全系统共开展银行工作督导400余次,实地走访企业进行调研督导320余次。二是主动靠前促系统联动。组织召开监管支局培训会,对区县企业走访、需求摸排、名单筛选、审核推送等具体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一些监管支局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工作专班创新举措、加大支持力度。咸阳市永寿县专班通过收集生态环境、工信、应急管理等部门提供的企业负面信息,将"两张清单"扩展为"四张清单",采用"正负清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精准走访。市航天基地专班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公告,公布需求登记、银行授信情况二维码,小微企业和银行机构通过扫码即可进行数据填报,提高供需对接效率。截至12月,市局系统共派出180人参与区县协调机制,指导银行机构派出1120人参与区县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专班工作质量。三是全面动员促银行下沉。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的提示函》等文件,要求银行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具体方案和操作手册,推动区县支行加大走访力度。部分银行采取配备专项规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经济资本分配等措施,充分调动区县支行的积极性,确保信贷政策直达基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深刻贯彻落实"四新"工程,毫不动摇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于当前形势的精准判断与战略部署上来。继续坚持前瞻性领导和深入落实的工作原则,协调各方资源,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银行信贷障碍,以切实成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准。

(一)提升政治自觉,深刻把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意义。务必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全面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通过提供精准的支持与服务,力争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助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迅速部署、精益求精。加快建立运作机制,推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调集业务精英,汇聚各方面的力量,确保人员快速部署到位,推动机制高效运作。全面开展信息排查与精准对接,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巡访"活动,形成"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及时推送至银行机构进行对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保障要素资源配置。通过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全面疏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与难点。加强统筹规划,密切协调与配合,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确保办实事、办好事,力求凸显本地区的特色。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创造更加优质的金融环境,助推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35 4168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