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一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期看是实现农民增收,远看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必须“六架马车”拉动。一是以经济增长拉动劳动力转移。坚定不移地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保持区域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创造和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二是以结构调整带动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的主要途径。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和饮食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商贸优势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以政策投入驱动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在城市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其它适宜农民进城就业的项目,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四是以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我市应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以培训学校或者中心为基础,建立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凡申请办理《职业资格证》,必须培训合格后有职业培训中心向技能鉴定部门申请鉴定。努力提高农民工劳动者队伍素质,增强其就业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其劣势地位。五是以就业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100个流动就业重点监控点的特有优势,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种职介所的作用,加快我市“职业培训、劳动力储蓄、劳务输出、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四大劳务输出基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招工用工行为,督促指导各类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

劳动合同。

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六是以小城镇建设拉动劳动力转移。

2

页,当前第。

2

1

2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二篇】

本人跟随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在农村小学进行连续三年的假期山区支教,去过山东济南、青岛、枣庄、临沂、潍坊及甘肃甘南的9所农村学校,结合自己的小学教育经历,见证了农村小学整体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儿童数量的急速下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因素。

1.办学条件失衡。

针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来看,在我去过的10余所小学里,按照办学条件,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青岛市城阳区的古庙小学和大北曲小学,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临沂莒南龙窝学校、潍坊高密冯家庄小学以及济南章丘闫家峪中心小学,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但篮球架,乒乓球案设备基本符合学生需求,有图书而没有标准的图书室。第三类是枣庄滕州鲁能希望小学和济南章丘东八井小学,教学条件更差,其中一处是一至六年级,硬件建设基本没有,只有篮球架和一个乒乓球案,几十本图书放置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翻阅,形同虚设。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这些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

2.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我去过的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且教师资源紧缺,从而在一、二年级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有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3.学生及家长素质不高。

学生从小生长在农村,见少识小,视野狭窄,其本身就比城市的学生劣势了不少。农村学生家中有用于查找资料的电脑几乎没有,一些知识拓展类的任务,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另外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外读物,支教过程中在鲁能滕州希望小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120名学生中有课外书籍的比率只占百分之十几,且一部分是男生喜欢的漫画书,其余都只有几本教科书。目前,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在支教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无法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二。突破发展困境的对策。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拨款方式和拨款途径上,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费用都用到实处。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可以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另外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

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相关部门常性不定期地下到基层,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同时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学氛围和周边环境,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学校加以改进。

(2)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各校征求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对六年来学校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师德师风、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风、学风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3)通过各项调查、研究、评比,根据学校、教师、班级分设奖励机制,以调动学校领导、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留守儿童”

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方面也要起到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张行、王铁军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小学教师修养概论》,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

3、《中国教工》,2005年第9期。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三篇】

为全面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20__年6月,由__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景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县委农办等单位参加,对景东县文井镇、花山乡、景福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收入、转移就业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景东县辖13个乡镇(含3个镇、10个乡),170个村(居)委会(含4个居委会、166个村委会)。20__年末全县户籍数万户,户籍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男性万人,占总人口的%,女性万人,占总人口的%;少数民族人口万人,其中,彝族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县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20__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万人。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万人;乡村从业人员万人。

调查组选点调查三个乡镇:文井镇(文井村、文光村)、花山乡(坡头村、文俄村)、景福乡(古里村、糖梨村),涉及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乡村人口1658人。乡村劳动力资源949人,其中:在乡村务农655人,外出务工294人。

(一)文化结构。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98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949人的%;初中文化程度554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职技)82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文化80人,占外出务工总数294人的%;初中文化程度174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0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

(二)年龄结构。20岁以下42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949人的%;21—49岁780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50岁以上127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人员年龄分布情况:20岁以下1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1岁—49岁256人,占劳动力总数%,50岁以上23人,占劳动力总数%。

(三)农村劳动力从事产业。乡村从业人员949人占乡村人口总数1658人的%,其中,从事第一产业693人,占总数的73%;从事第二产业72人,占总数%,从事第三产业184人,占总数的%。

外出务工从事产业:外出务工294人,从事第一产业50人,占总数的17%;从事第二产业73人,占总数%,从事第三产业171人,占总数的%。

(四)外出务工情况。

外出渠道:自发组织外出29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00%。

外出时间:1—3个月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3—6个月1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6个月以上280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5%。

外出地点:乡内2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0%;县内乡外9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2%;省内县外12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省外4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5%。

掌握职业技能状况:参加过各类培训12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持有职业资格证书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

社会保障情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36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

劳务收入情况:外出劳动者每年劳务经济总收入为539万元,人均年收入万元,从收入结构上看,月收入1500元以下45人,1500-元150人,3000元以上99人。

(一)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逐步减少,务农人口比例较大。被调查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中,农村劳动力资源仅占总人口的57%,劳动力资源呈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69%,务农人口比例仍较大。

景东县在近年来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形成了坝区以冬早蔬菜、瓜果、冬玉米、冬辣椒、冬大豆为主,半山区及河谷以冬早青蚕豌豆、马铃薯、优质双低油菜为主,山区以纯粮作物、荞麦、饲草饲料为主的农业生产布局,以及“一乡一重点,一村一品,一组一特色”的开发格局。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也就近、就地吸引了当地农村劳动力,也是农村劳动力务农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外出务工者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劳动维权意识不强。被调查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中,294名外出务工人员全部为自发外出,参加过各类培训的12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持有职业资格证书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3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务工人员技能素质偏低,外出务工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低下。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不高,劳动维权意识不强。

四、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和农业部门“农信通”等技术手段,大力宣传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增强维权意识。

二是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质量。

三是要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同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四篇】

各村、各社区、镇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营造推动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浓厚舆论氛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根据《县关于切实做好今后三年劳务经济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及镇上提出的“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二人、致富一家”工作思路,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将年2月10日至3月10日作为全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宣传发动月,为切实开展好此项活动,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宣传发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宣传发动月活动,使我镇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各类务工信息和培训信息;全面了解县、镇两级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方针和技能培训的相关优惠政策;学习《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与外出务工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外出务工常识;介绍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务工典型,让群众认识到外出务工为自身带来的好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培训、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原来的“苦力劳务”转变为现在及今后的“技术劳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凸现劳务经济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全镇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宣传发动的内容。

1、县、镇两级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方针和技能培训的相关优惠政策。

2、学习《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与外出务工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和外出务工常识。

3、县、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关务工信息(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招工信息)、培训信息(电焊工培训信息)。

4、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务工典型,现身说法务工增收入的事迹。

宣传发动的形式。

1、利用广播电台、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采取黑板报、政务公开栏、刷写墙体标语、悬挂横幅、编印简报、印刷宣传材料等形式陆续进行宣传。

3、各村、各社区干部及劳务信息员要进村入户,逐门逐户对本村、本社区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去向、劳务收入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登记造册并上报,同时树立本村、本社区内的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务工典型。积极发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阳山村、中庄村、南山村等土地贫瘠、发展特色经济困难地区的群众外出就业,争取做到“家家有人外出、户户有人务工”。

宣传发动的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次宣传发动月活动是为了推进农村劳动力走出去、稳下来、能致富,进一步凸现劳务经济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各村、各社区要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务输出为中心,回乡创业为突破,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引导更多的人走出去、稳下来。全年劳务输转人数要在去年5651人的基础上提高24%,达到7000人以上;争创劳务收入6085万元以上,组织输出率达到60%以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争达到2180人。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劳务协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力争在省内和新疆、内蒙等地区建成4个10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鼓励支持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使劳务经济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各村、各社区要高度重视,要成立劳务信息宣传发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长及劳务信息员负责宣传发动活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2、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宣传发动月活动工作涉及各村、各社区,覆盖面广,需要多方的配合支持。各村、各社区要积极与镇上及新闻媒体密切协作,加强沟通,做到部门联动,上下配合,切实做好协调工作,努力形成宣传发动月活动领导重视支持、部门倾力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3、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各村、各社区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宣传实施方案,进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要精心策划,组织专门队伍,集中时间,狠抓工作落实。每个村、社区制作黑板报或公开栏1块,各村书写墙体标语至少1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书面总结材料在年4月5日前报镇劳务办。此项宣传活动完成实效将作为年度劳务考核的一项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民”作为“三农”问题主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达标、结构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就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根本途径。近期,笔者通过全面调查研究,着眼于探索巧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巧家县农村劳动力总数(16-60周岁)万人(男万人,女万人),其中在校学生万人,服兵役万人,残疾人万人。共转移就业万人次(其中:就地就近实现乡镇内产业间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县内城乡间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省内县外区域间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跨省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广东务工人员达1323人,上海务工人员达952人。务工人均月收入1700元,务工总收入达33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巧家县脱贫致富主要途径,巧家因有条不紊地推进劳动力转移,成效突出被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级示范县称号。

强化组织推动。巧家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都有具体的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目标。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企业创业、用工、培训就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专项优惠政策。三是强化指导服务。健全县、乡、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和咨询协调服务。四是积极开展外出务工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巧家新闻网、电视台、qq平台、基层社保平台及在春风行动、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中发布用工信息和大力宣传外出务工政策知识,仅2017年就发放社会保障宣传资料、《外出务工须知读本》等9000余份。

强化技能培训。巧家县一是创新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围绕林果业、焊工、养殖、种植、砌筑工等优势产业,以用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课堂学习、岗位实训、企业实习、订单式培训。二是深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整合人力办、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力量,为“两后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培训平台,举办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多种培训。

优化管理服务。巧家县一是抓好县外用工对接。通过与广东东莞、中山、长三角等多家企业形成了从农民工岗位培训、食宿、使用、工资结算等一条龙服务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完善县外转移服务机制。在广东东莞、中山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建立了6个务工人员联络服务站,及时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和企业之间生活与管理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积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巧家县一是加大对自主创业扶持力度。通过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落实创业贷款、开展创业指导和后续跟踪等服务方式,鼓励农民从事个体贸易、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二是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针对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巧家县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支持其创业。三是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从2014年开始,全县累计为11名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云岭大学生创业计划”资助13万元。

总体来看,巧家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但与该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巧家县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工素质普遍低下,现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投资不足、覆盖面窄、内容单一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高,也不稳定。二是转移就业积极性低。目前,巧家县农村劳动力受到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劳务纠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就业服务机构不规范。巧家县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县城内的中介组织规模小、操作不规范、信息覆盖面窄、乱收费以及缺乏职业介绍资质等问题,难以构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供求平台和网络。

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一是提高认识。巧家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制定《巧家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办法》,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对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培训积极性。二是完善体制。巧家县通过增加教育投入等方式,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备师资,改善农村人口的学习环境,积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中高等农业教育,鼓励农村学校加强实用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教育向实用型转变;建立相应机制,持续开展在全县范围的扫盲工作,引入农村成人教育体制。三是创新方式。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细分培训对象,进行分层次培训,在培训中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着力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提供保障。近年来,巧家县逐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放宽准入条件,给予优惠税收政策,提高补贴标准,为引进优质、正规的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建立体系。加强县、乡镇、村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联合做好辖区内人力资源的调查统计工作,实时掌握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变化,形成人力资源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县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人力资源库为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搭建好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三是强化管理。制定就业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就业服务机构工作场地、人员、工作设施、经费以及工作制度。强化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就业服务机构优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着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丰富形式。巧家县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劳动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相关政策、法规、外出务工致富者的事迹,从而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转移就业的意义,激发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二是深化内容。在乡镇和城区劳动力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讲座或者召开招聘会,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发放就业政策宣传册、用工单位信息,发布最新就业信息,同时邀请对口输出企业搭建供需平台,让劳动者了解企业、知晓收入,促使劳动力转移宣传内容向专业化、深度化发展,解决劳动者不敢出门的顾虑,提高劳动力转移效率。三是建立机制。由政府部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职能职责,主动与东莞市、中山市等发达地区对接,建立劳动力转移宣传长效机制,对输出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宣传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案例,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性。

着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一是拓宽培训范围。巧家县加大力度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全部纳入技能培训范畴,依托定点培训机构,积极推广syb、siyb创业培训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劳动力自身特点细分培训对象、拓宽培训内容,进行分层次培训,提高劳动力自主创业主动性。二是突出政策帮扶。通过制定《巧家县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程序、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免收工商、卫生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式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创业农民提供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三是孵化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园区、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加快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积极打造劳动力转移先进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更多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转移。

为了解当前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态势,掌握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工作,本人以所驻的石浦镇坦塘村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关系为切入点开展了调查。

应当说,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适宜开展大面积的土地开发项目,发展规模农业。由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大批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许多外出经商务工户把全家的承包地、自留地都出租给同村农户,因此,使农村中部分有能力也有发展农业规模生产意向的农民有了一个机会。如本村葡萄种植大户李善泽,在本村租种7亩,还在邻村租种12亩,成为象山的葡萄种植大户。

二是有助于扩大城乡交流,减少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由于历史的和教育上的原因,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也相对较低。通过广大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带回的不仅仅是金钱,更为重要的是带回了城市的集体合作思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的问题更加突出。可以说,坦塘村绝大多数外出农业劳动力并不是靠种地养活不了全家才外出经商打工的,他们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才弃地而去的。而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恰恰是原来村中种植业的骨干。如村民洪昌根,务农二十几年,当生产队长也有十几年了,对种植业特别是柑桔种植相当在行,今年8月全脱产去上海务工。据他说,种一亩西瓜要先后投入近百元,辛辛苦苦管理三个月,最多能赚一二百元,还要“靠天吃饭”,收入没有保证。而每天做做短工也有30-50元一天,做一个星期就比种三个月地收入高。

二是部分土地出现抛荒现象。有些农户三家三口、四口外出务工,承包地未能转包,无人料理,致使出现抛荒现象。许多柑桔任由自生自灭,使柑桔树生产力逐年下降。

三是投入农业再生产资金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缓慢。目前坦塘农业生产中除水产养殖业投入资金在增加以外,其余种植业资金投入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农民把外出务工的收入主要用于住宅改造和子女教育方面,对发展效益农业、改良种植品种的兴趣不大。

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却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缺少合适的干部人选。因为农业种养殖生产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绝大多数懂经营、有致富思路和开拓精神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和当前许多农村一样,坦塘村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目前,坦塘村共有党员17人,除了3位年老的以外,其余14人中有9人外出经商务工,而且均是党员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30岁以下青年大部分长年在外,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难度较大。

二是党员干部在村时间减少,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党员干部大量外出经商务工,住村时间短了,他们与村民接触的时间相对少了,也较少参与村务事务,与群众感情也就相应地疏远了,因此在村民中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坦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完全落在村支书和村主任身上,一旦他们退职,就无合适人选顶替。

三是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转移,使镇乡党委不能及时掌握农村基层党员的动向,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员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由于广大党员的流动性,镇乡党委和村党组织难以集中人员进行统一宣传教育,使近年来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几乎是个空白。

一是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尽量就近转化劳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效益的相对下降,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需要选择新的就业门路。结合我县广大中心镇周边农村实际,要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扩大城镇人口容量,扩大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就业机会。就近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减少农民外出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与城镇的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的农民发展规模农业。鼓励致富了的外出经商务工农民进城居住,提高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完全分离,方便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户将自有土地长期转包给其他农户,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规模效益。

三是开发农业合作项目,增加与外地的农业交流,开拓农民眼界,鼓励年青人回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鼓励外出农民来象山投资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使本地农民直接地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改变年青人对农业生产“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偏面看法,树立农业产业思想,引导年青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四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使党员走到哪里都有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管理监督。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教育,提高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县立足自身实际,广开就业门路,积极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转移规模较大,并呈不断增长势头。2003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4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5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6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7年转移万人次,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达200元以上,从劳务收入的占人均纯收比例来看,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我县不断开辟外出务工就业渠道,先后将务工人员转移到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企业务工,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常年稳定输出劳务工万多人,主要在服装、制鞋、纺织、家具等企业务工。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四)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较强的特点。85%的劳动力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大部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客观原因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差。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严重不合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也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工资待遇低,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县到内地务工人员在内地企业主要参加了工伤保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厂方协商务工人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较好落实的是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它几项保险由于在接续等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难度较大、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区内。但由于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能力不高,转移到县内的,占到全县劳动力转移总数的30%,这充分说明这种转移离我们要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最终达到创业致富还有很大差距。

(四)劳务供求信息渠道不通畅。基层劳务工作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劳务信息传达不及时,致使经常出现“有企业无工人”的问题,同时,还有政策解释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工单位违约现象较多、劳务收入有所减少。一是在双方盖章签订好合同、车票订好的情况下,厂方终止合同,并且内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厂方违约现象较多,招工比例不稳定、变化不断,致使开展疆外转移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劳务合作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销订单减少,加班减少或取消加班,务工人员薪酬随之降低。据对部分务工人员调查,今年1——4月月薪平均下降10%左右。

(六)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难、输出难、稳住更难。农村劳动力转移仍表现为低技能多、高技能少,自发的多、有序的少,就业多、创业少,短期的多、长期的少。

(七)后勤保障不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部分厂家无法垫付赴厂人员路费,数额较大,务工人员家庭条件不允许又无力支付,只能从县财政上预支。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农民转移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对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要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工作情况,研究应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因此,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尤其要加强男性劳动力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熟练技术,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农民工保险接续制度,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除工伤保险和简易医疗保险外,其它几项保险还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

(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就地安置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仅靠外出务工单一渠道,转移数量十分有限,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并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把懂管理、有技术的农民,安置一批就近就地转移。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增强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册,实现网络化管理。

(六)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较难维护,因此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机构,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工作站成立农民工维权机构,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建立农民工维权网络体系是当务之急。

(七)加强组织化程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用工需求信息中不乏外资、待遇丰厚企业发来的各类招工信息,其中有缝纫、纺织、电焊、各类操作工,但招工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熟练操作技术。虽条件诱人,也倾心组织,但由于技能薄弱,无法接到抛过来的“绣球”。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定向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鉴于赴厂人员路费问题,设立专项基金,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将财政扶贫培训项目与劳务输出相结合,从扶贫款中划出一部分,直接用于补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中。

(九)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报告制度。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工作人员要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状况,第一时间反映相关信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用工监测的长效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裁员企业提前采取措施。

(十)严格限制企业裁员。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对于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10人或一次性裁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我办要求企业将裁员方案及时上报本地政府批准后执行,确保企业和务工人员队伍稳定。

(十一)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一是要把做好农民工返乡统计和促进二次就业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安排专人负责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二是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信息情况,发挥劳务品牌优势,促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县域内用工需求,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标不放松,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劳务经济这个产业做强做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疏附”做出更大的努力。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万人,比上年增加%,劳务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加%,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万名农民外,还有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

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

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使我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xx县地处渝东南,总面积517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户籍人口总数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有万人,占总人口的46%。

耕地面积17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公顷。xx县属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7元。

转移就业地域分布趋向市外、县外市内,其中向市外转移就业3949人,向市内转移1279人。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特征。

2012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中有107109转移到市外,占总转移人数的40%,至2013年6月,我县农村劳动力有110195人转移至市内就业,有106537人转移至市外就业,市内就业人数首超市外就业人数。

图2:2009—2012年xx县市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单位:万人)及比重(%)。

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西部经济的崛起加上重庆市大力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转移到市外的农村劳动力比率年年下降。

2010年为186479人,占转移总数的70%;

2011年为179017人,占转移总数的66%;

2012年为179983人,占转移总数的67%。

4.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我县农村转移出去的绝大多数劳动力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了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务工兼具。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农忙季节主要在9、10月份,一方面回家安排孩子读书事宜,一方面务农。

5.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县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为主,主要是沿海地区工作机会多,工资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市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并且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各区县也陆续建立起很多返乡创业园区。小部分农民工因为回家照顾家里方便、当地工资呈上升趋势,选择回家创业或者是就近就业,农民工形成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

(三)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1.我县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我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年龄集中在31-45岁之间。2012年在外出务工的万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6204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为72%,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不足18%,大多只能靠体力劳动务工,致使务工收入低下,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对技能要求高、劳动报酬高的行业或企业望而止步,同时我县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又供大于求,随时有下岗的危险。

2.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不宽松,影响就业稳定性。部分企业还存在歧视性用工行为,一般只选择招用40岁以下的人员,导致我县年轻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群体多被排除在用工范围之外。再加之农民工在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上学以及养老等方面农民工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工缺乏长期安心在某一城镇就业的信心,就业稳定性差。

3.输出模式单一,我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率低。我县外出务工从90年代开始至现今,85%以上的务工人员都是一种自发的,依赖亲带亲、戚带戚的外出模式,表现出某个村寨甚至某个乡镇的劳动力外出后都集中分布在一个地点或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务工。工作经费紧张,农村劳动力组织转移推进较难,结果是组织松散,随意性大。这样的信息不对等,造成农民工寻求的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大部分农民工依然是靠血缘、地缘、人缘“三缘”关系的自谋输出,加上很多农民工缺乏技能,有的盲目外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务工成本。

三、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措施。

(一)拓展转移新途径,以旅游产业带动县内转移。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一主四辅”特色景区:伏羲洞全线开放,酉州古城开街迎客,二酉山旅游文化创意园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龙潭古镇,龚滩、酉水河、阿蓬江景区,龚滩古镇入选首批“中国最美小镇”,酉水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xx”旅游宣传口号叫响全国,成功获批“xx国家地质公园”,获得“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殊荣。16个驻外营销集团共签约旅行社1302家,组织旅游团队1080批次,重点景区门票收入增长78%。全年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由此形成了旅游商贸集镇,依托旅游业,增加了我县农村xx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二)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1.注重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确保寻求就业者了解情况,及时了解政策和市场信息,有针对性的实现转移就业。

2.注重人才服务。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采取宣传引导、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有技术、有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本县创业就业,兼顾本县的产业发展同时提高本地区的有效转移就业率。

(三)进一步加强转移培训,实现就近就业。

依托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中学、成人夜校,就业培训,岗前培训等各个部门和学校,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转移培训机制,着重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就业观念、法律法规等方面。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解决农民工就业技能不强,缺乏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优化返乡创业就业环境。

我县本身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刚刚起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模都不及经济发达地区,当也要借助市上大力回引政策,优化我们的就业创业环境,实现农村xx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及返乡创业。为此县政府创建了市级“返乡创业园区”—小坝全民创业园区,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引导创业人员走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和集约发展之路,以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此外,板溪工业园区、龙江工业园区、麻旺物流园区都为返乡创业就业提高了很多机会和政策优惠,有利于农民工就近就业。2012年各个园区实现吸纳就业人数11117人。同时建立孵化基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放低微企扶持门槛,为返乡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所调查的6乡18村共有109个村民小组,4106户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人,耕地万亩,人均亩,现有果园万亩,饲养大家畜3930头。调查显示,,18村共输出劳动力203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户均输出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xx—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2264人、2147人和2030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女性占%;年龄构成上,18—35岁占%,35—45岁占%,45岁以上占%,18岁以下占%,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45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较xx年的%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和%。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占73%,工厂技工和服务行业占%,其它行业占%。

(四)劳务输转人员培训、就业时间和维权情况。在就业时间上,,在外就业6—12个月的占输出总数的%,务工兼务农,就业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占%,一年以上的占%(含整户外出打工者)。其中,源自中南部乡镇的务工人员就业时间普遍在6—12个月内。在就业培训方面,培训后输出的不到输出总数的2%,主要以职教中心等机构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权益维护方面,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约有90%的务工人员就业时仅签订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签订者仅10%左右,在劳动保障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调查中出现的5位工伤人员中,用工方仅为他们开销了医院费用,补全了工伤期间工资,对于后期治疗和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近年来,农村劳务输转工作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西北部、中南部山区两大贫困片带的劳务输转工作而言,在干部群众的重视下,一年一度颇具规模的劳务输转队伍,正在拓宽农村生产力发展领域,成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调查显示,劳务输转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务收入明显增加。近年来,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劳务收入已是农业和农村收入的半壁江山。被调查的18村,xx—三年分别实现劳务纯收入1164万元、1258万元和1442万元,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分别为5141元、5859元、7103元,无论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当然,务工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用工单位普遍提高工资待遇有关,据统计,近三年农民工工价依次为30—50元/天、40—60元/天、40—80元/天。所调查的灵芝、原安、雷大3乡9村劳务输出1264人,实现劳务纯收入万元,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1095元,接近所在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收入水平看,基于外出就业时间长短,中南部较西北部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高出1000元左右。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近年来,许多农民靠劳务收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家具和生产工具,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劳务收入弥补了农业投入的不足,大部分农户实现了劳务脱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城川乡陈马村劳务输出260人,劳务收入200多万元,63%的农户依托劳务收入修了新房或对旧房进行了改造,拥有手机20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78部,有摩托车、三轮车、旋耕机等140多辆(台),通过劳务脱贫50多户、232人。该村五社李世军一家8口人,2人长期在外打工,近年来年均劳务收入3万元左右,近年翻修房屋10间,购置摩托车1辆、手机2部,家电一应俱全,引进基础母牛3头,新发展果园4亩,依托劳务收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发展载体。

(三)群众观念和素质得到转变和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入城镇务工,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进而则增强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劳动技能,最终将改变过去"死守一业、死守一家、死守一方"的传统观念。在此过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步成长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者,其结果自然是减轻土地生态负荷,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调查统计,64%的家庭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如早婚、早育、超生现象明显减少;劳务人员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求助有关机构进行维护,尽量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调查村约有186户整户外出就业家庭,勤学苦干,掌握一定技能后,在外站稳了脚,带着家属、亲戚、朋友务工创业,过上了殷实的异地生活。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五篇】

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县立足自身实际,广开就业门路,积极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转移规模较大,并呈不断增长势头。2003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4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5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6年转移劳动力万人次,2007年转移万人次,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达200元以上,从劳务收入的占人均纯收比例来看,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我县不断开辟外出务工就业渠道,先后将务工人员转移到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企业务工,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常年稳定输出劳务工万多人,主要在服装、制鞋、纺织、家具等企业务工。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四)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较强的特点。85%的劳动力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大部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客观原因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差。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严重不合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也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工资待遇低,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县到内地务工人员在内地企业主要参加了工伤保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厂方协商务工人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较好落实的是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它几项保险由于在接续等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难度较大、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区内。但由于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能力不高,转移到县内的,占到全县劳动力转移总数的30%,这充分说明这种转移离我们要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最终达到创业致富还有很大差距。

(四)劳务供求信息渠道不通畅。基层劳务工作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劳务信息传达不及时,致使经常出现“有企业无工人”的问题,同时,还有政策解释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工单位违约现象较多、劳务收入有所减少。一是在双方盖章签订好合同、车票订好的情况下,厂方终止合同,并且内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厂方违约现象较多,招工比例不稳定、变化不断,致使开展疆外转移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劳务合作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销订单减少,加班减少或取消加班,务工人员薪酬随之降低。据对部分务工人员调查,今年1——4月月薪平均下降10%左右。

(六)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难、输出难、稳住更难。农村劳动力转移仍表现为低技能多、高技能少,自发的多、有序的少,就业多、创业少,短期的多、长期的少。

(七)后勤保障不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部分厂家无法垫付赴厂人员路费,数额较大,务工人员家庭条件不允许又无力支付,只能从县财政上预支。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农民转移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对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要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工作情况,研究应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因此,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尤其要加强男性劳动力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熟练技术,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农民工保险接续制度,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除工伤保险和简易医疗保险外,其它几项保险还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

(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就地安置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仅靠外出务工单一渠道,转移数量十分有限,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并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把懂管理、有技术的农民,安置一批就近就地转移。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增强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册,实现网络化管理。

(六)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较难维护,因此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机构,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工作站成立农民工维权机构,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建立农民工维权网络体系是当务之急。

(七)加强组织化程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用工需求信息中不乏外资、待遇丰厚企业发来的各类招工信息,其中有缝纫、纺织、电焊、各类操作工,但招工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熟练操作技术。虽条件诱人,也倾心组织,但由于技能薄弱,无法接到抛过来的“绣球”。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定向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鉴于赴厂人员路费问题,设立专项基金,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将财政扶贫培训项目与劳务输出相结合,从扶贫款中划出一部分,直接用于补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中。

(九)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报告制度。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工作人员要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状况,第一时间反映相关信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用工监测的长效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裁员企业提前采取措施。

(十)严格限制企业裁员。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对于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10人或一次性裁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我办要求企业将裁员方案及时上报本地政府批准后执行,确保企业和务工人员队伍稳定。

(十一)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一是要把做好农民工返乡统计和促进二次就业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安排专人负责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二是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信息情况,发挥劳务品牌优势,促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县域内用工需求,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标不放松,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劳务经济这个产业做强做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疏附”做出更大的努力。

调研报告。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万人,比上年增加%,劳务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加%,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万名农民外,还有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

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

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报告。

目前,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使我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县地处渝东南,总面积517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户籍人口总数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有万人,占总人口的46%。

耕地面积17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县属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7元。

转移就业地域分布趋向市外、县外市内,其中向市外转移就业3949人,向市内转移1279人。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特征。

图1:2009—2012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单位:人。

2012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中有107109转移到市外,占总转移人数的40%,至2013年6月,我县农村劳动力有110195人转移至市内就业,有106537人转移至市外就业,市内就业人数首超市外就业人数。

图2:2009—2012年**县市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单位:万人)及比重(%)。

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西部经济的崛起加上重庆市大力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转移到市外的农村劳动力比率年年下降。

2010年为186479人,占转移总数的70%;

2011年为179017人,占转移总数的66%;

2012年为179983人,占转移总数的67%。

4.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我县农村转移出去的绝大多数劳动力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了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务工兼具。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农忙季节主要在9、10月份,一方面回家安排孩子读书事宜,一方面务农。

5.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县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为主,主要是沿海地区工作机会多,工资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市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并且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各区县也陆续建立起很多返乡创业园区。小部分农民工因为回家照顾家里方便、当地工资呈上升趋势,选择回家创业或者是就近就业,农民工形成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

(三)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1.我县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我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年龄集中在31-45岁之间。2012年在外出务工的万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6204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为72%,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不足18%,大多只能靠体力劳动务工,致使务工收入低下,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对技能要求高、劳动报酬高的行业或企业望而止步,同时我县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又供大于求,随时有下岗的危险。

2.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不宽松,影响就业稳定性。部分企业还存在歧视性用工行为,一般只选择招用40岁以下的人员,导致我县年轻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群体多被排除在用工范围之外。再加之农民工在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上学以及养老等方面农民工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工缺乏长期安心在某一城镇就业的信心,就业稳定性差。

3.输出模式单一,我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率低。我县外出务工从90年代开始至现今,85%以上的务工人员都是一种自发的,依赖亲带亲、戚带戚的外出模式,表现出某个村寨甚至某个乡镇的劳动力外出后都集中分布在一个地点或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务工。工作经费紧张,农村劳动力组织转移推进较难,结果是组织松散,随意性大。这样的信息不对等,造成农民工寻求的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大部分农民工依然是靠血缘、地缘、人缘“三缘”关系的自谋输出,加上很多农民工缺乏技能,有的盲目外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务工成本。

三、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措施。

(一)拓展转移新途径,以旅游产业带动县内转移。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一主四辅”特色景区:伏羲洞全线开放,酉州古城开街迎客,二酉山旅游文化创意园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龙潭古镇,龚滩、酉水河、阿蓬江景区,龚滩古镇入选首批“中国最美小镇”,酉水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旅游宣传口号叫响全国,成功获批“**国家地质公园”,获得“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殊荣。16个驻外营销集团共签约旅行社1302家,组织旅游团队1080批次,重点景区门票收入增长78%。全年共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由此形成了旅游商贸集镇,依托旅游业,增加了我县农村**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二)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1.注重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确保寻求就业者了解情况,及时了解政策和市场信息,有针对性的实现转移就业。

2.注重人才服务。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采取宣传引导、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有技术、有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本县创业就业,兼顾本县的产业发展同时提高本地区的有效转移就业率。

(三)进一步加强转移培训,实现就近就业。

依托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中学、成人夜校,就业培训,岗前培训等各个部门和学校,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转移培训机制,着重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就业观念、法律法规等方面。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解决农民工就业技能不强,缺乏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优化返乡创业就业环境。

我县本身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刚刚起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模都不及经济发达地区,当也要借助市上大力回引政策,优化我们的就业创业环境,实现农村**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及返乡创业。为此县政府创建了市级“返乡创业园区”—小坝全民创业园区,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引导创业人员走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和集约发展之路,以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此外,板溪工业园区、龙江工业园区、麻旺物流园区都为返乡创业就业提高了很多机会和政策优惠,有利于农民工就近就业。2012年各个园区实现吸纳就业人数11117人。同时建立孵化基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放低微企扶持门槛,为返乡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六篇】

调查组选点调查三个乡镇:文井镇(文井村、文光村)、花山乡(坡头村、文俄村)、景福乡(古里村、糖梨村),涉及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乡村人口1658人。乡村劳动力资源949人,其中:在乡村务农655人,外出务工294人。

(一)文化结构。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98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949人的%;初中文化程度554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职技)82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文化80人,占外出务工总数294人的%;初中文化程度174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0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

(二)年龄结构。20岁以下42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949人的%;21—49岁780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50岁以上127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人员年龄分布情况:20岁以下1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1岁—49岁256人,占劳动力总数%,50岁以上23人,占劳动力总数%。

(三)农村劳动力从事产业。乡村从业人员949人占乡村人口总数1658人的%,其中,从事第一产业693人,占总数的73%;从事第二产业72人,占总数%,从事第三产业184人,占总数的%。

外出务工从事产业:外出务工294人,从事第一产业50人,占总数的17%;从事第二产业73人,占总数%,从事第三产业171人,占总数的%。

(四)外出务工情况。

外出渠道:自发组织外出29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00%。

外出时间:1—3个月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3—6个月12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6个月以上280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5%。

外出地点:乡内29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94人的10%;县内乡外95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2%;省内县外12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省外4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5%。

掌握职业技能状况:参加过各类培训12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持有职业资格证书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

社会保障情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36人,占外出务工总数的%。

劳务收入情况:外出劳动者每年劳务经济总收入为539万元,人均年收入万元,从收入结构上看,月收入1500元以下45人,1500-元150人,3000元以上99人。

(一)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逐步减少,务农人口比例较大。被调查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中,农村劳动力资源仅占总人口的57%,劳动力资源呈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69%,务农人口比例仍较大。

景东县在近年来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形成了坝区以冬早蔬菜、瓜果、冬玉米、冬辣椒、冬大豆为主,半山区及河谷以冬早青蚕豌豆、马铃薯、优质双低油菜为主,山区以纯粮作物、荞麦、饲草饲料为主的农业生产布局,以及“一乡一重点,一村一品,一组一特色”的开发格局。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也就近、就地吸引了当地农村劳动力,也是农村劳动力务农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外出务工者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劳动维权意识不强。被调查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414户农户中,294名外出务工人员全部为自发外出,参加过各类培训的127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43%,持有职业资格证书4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36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

外出务工人员技能素质偏低,外出务工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低下。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不高,劳动维权意识不强。

四、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和农业部门“农信通”等技术手段,大力宣传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增强维权意识。

二是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质量。

三是要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同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七篇】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科管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业、林业、药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增强各乡镇农技校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针对季节、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班,分批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

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巡回乡村开展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为农民打包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全面消除各种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技、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人才及部门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的方便、学的轻松、学的全面,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把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等惠农政策和“一村一品”挂钩。晋级、发结业证书,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用教育培训达标。坚持用人单位以证聘用原则,进行人员聘用,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技能培训、依托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围。

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做好此工作就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数量大、任务重,同时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将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培训长期进行。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拨付一部分、涉农部门筹措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办法,为培训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分析【第八篇】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民”作为“三农”问题主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达标、结构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就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根本途径。近期,笔者通过全面调查研究,着眼于探索巧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巧家县农村劳动力总数(16-60周岁)万人(男万人,女万人),其中在校学生万人,服兵役万人,残疾人万人。共转移就业万人次(其中:就地就近实现乡镇内产业间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县内城乡间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省内县外区域间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跨省实现转移就业人数万人次),广东务工人员达1323人,上海务工人员达952人。务工人均月收入1700元,务工总收入达33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巧家县脱贫致富主要途径,巧家因有条不紊地推进劳动力转移,成效突出被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级示范县称号。

强化组织推动。巧家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都有具体的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目标。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企业创业、用工、培训就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专项优惠政策。三是强化指导服务。健全县、乡、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和咨询协调服务。四是积极开展外出务工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巧家新闻网、电视台、qq平台、基层社保平台及在春风行动、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中发布用工信息和大力宣传外出务工政策知识,仅2017年就发放社会保障宣传资料、《外出务工须知读本》等9000余份。

强化技能培训。巧家县一是创新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围绕林果业、焊工、养殖、种植、砌筑工等优势产业,以用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课堂学习、岗位实训、企业实习、订单式培训。二是深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整合人力办、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力量,为“两后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培训平台,举办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多种培训。

优化管理服务。巧家县一是抓好县外用工对接。通过与广东东莞、中山、长三角等多家企业形成了从农民工岗位培训、食宿、使用、工资结算等一条龙服务合作机制。二是建立完善县外转移服务机制。在广东东莞、中山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建立了6个务工人员联络服务站,及时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和企业之间生活与管理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积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巧家县一是加大对自主创业扶持力度。通过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落实创业贷款、开展创业指导和后续跟踪等服务方式,鼓励农民从事个体贸易、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二是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针对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巧家县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支持其创业。三是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从2014年开始,全县累计为11名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云岭大学生创业计划”资助13万元。

总体来看,巧家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但与该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巧家县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工素质普遍低下,现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投资不足、覆盖面窄、内容单一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高,也不稳定。二是转移就业积极性低。目前,巧家县农村劳动力受到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劳务纠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就业服务机构不规范。巧家县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县城内的中介组织规模小、操作不规范、信息覆盖面窄、乱收费以及缺乏职业介绍资质等问题,难以构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供求平台和网络。

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一是提高认识。巧家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制定《巧家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办法》,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对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培训积极性。二是完善体制。巧家县通过增加教育投入等方式,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备师资,改善农村人口的学习环境,积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中高等农业教育,鼓励农村学校加强实用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教育向实用型转变;建立相应机制,持续开展在全县范围的扫盲工作,引入农村成人教育体制。三是创新方式。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细分培训对象,进行分层次培训,在培训中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着力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提供保障。近年来,巧家县逐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放宽准入条件,给予优惠税收政策,提高补贴标准,为引进优质、正规的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建立体系。加强县、乡镇、村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联合做好辖区内人力资源的调查统计工作,实时掌握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变化,形成人力资源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县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人力资源库为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搭建好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三是强化管理。制定就业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就业服务机构工作场地、人员、工作设施、经费以及工作制度。强化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就业服务机构优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着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丰富形式。巧家县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劳动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相关政策、法规、外出务工致富者的事迹,从而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到转移就业的意义,激发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二是深化内容。在乡镇和城区劳动力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讲座或者召开招聘会,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发放就业政策宣传册、用工单位信息,发布最新就业信息,同时邀请对口输出企业搭建供需平台,让劳动者了解企业、知晓收入,促使劳动力转移宣传内容向专业化、深度化发展,解决劳动者不敢出门的顾虑,提高劳动力转移效率。三是建立机制。由政府部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职能职责,主动与东莞市、中山市等发达地区对接,建立劳动力转移宣传长效机制,对输出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宣传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案例,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性。

着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一是拓宽培训范围。巧家县加大力度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全部纳入技能培训范畴,依托定点培训机构,积极推广syb、siyb创业培训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劳动力自身特点细分培训对象、拓宽培训内容,进行分层次培训,提高劳动力自主创业主动性。二是突出政策帮扶。通过制定《巧家县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程序、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免收工商、卫生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式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创业农民提供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三是孵化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园区、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加快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积极打造劳动力转移先进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更多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转移。

35 246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