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最新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寒假家访工作顺利开展,增进了师生家长沟通,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反馈。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

关于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 篇1

一、安全教育先行

寒假前,我校特邀请大学城派出所民警刘巧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带来《快乐寒假安全第一》的寒假安全教育,刘警官从不燃放烟花爆竹、外出游玩不乱跑、不相信陌生人的话、不到危险地方玩耍、交通安全、安全用电等方面进行教育,这场安全知识讲座,为即将到来的寒假保驾护航,为队员们的假期安全增添了可靠的保障。

二、对烟花爆竹说“不”

寒假放假前,我校少先大队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倡议大家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倡议队员和家长共同抵制燃放烟花爆竹,不燃放烟花爆竹。少先队员们在家长的协助下走进社区,开展“还大地一片绿色给蓝天多一抹清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他们还用长卷绘制烟花鞭炮,画出心中的节日。这些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也让周围的居民意识到要从自身做起,遵守禁放规定,以实际行动守护泉城的蓝天碧水,共度温馨和美佳节。

三、争做环保小卫士

寒假里,队员们走进园博园拾捡白色垃圾,走进双龙山沿途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理念,有的队员在自己的小区里开展扫雪活动,这些活动让队员们感受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意识到大家一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美丽的自然,需要我们共同的爱护,让我们一起“小手拉大手、爱护环境一起走”,共筑泉城济南、美丽碧水蓝天。

四、绿色生活体验多

学校一直以来倡导队员们和家长一起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呼吁队员们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寒假里,部分队员开启了地铁体验之旅,在活动中,队员们了解了地铁是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

五、品年味传文化

我校教导处、大队部组织开展“品年味传文化”寒假体验活动,队员们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了解各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写春联、剪窗花、扎花灯......此项活动也是我校对“节日与节气”主题课程的“春节”的拓展和延续,让队员更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多彩寒假|师大附小大学城校区多彩寒假之“品年味传文化”

六、小队活动展风采

寒假中,我校多个雏鹰假日小队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开展丰富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他们有的走进超市体验理货员的角色,学习购物常识,感受职业的辛苦;有的在书法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写春联、写福字,体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还有的小队走进雷锋战友纪念馆,被刘成德老人50年如一日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所感动,队员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内涵。

关于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 篇2

又是一个九月,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又一批小苗苗。既是学校的要求,也是为了配合教育局“千校万师家访日”的活动,更是了解新班级的需要,我在8月27日至8月30日这段时间里走访了我班几乎所有孩子的家。虽然每年都有家访活动,可是今年的感觉似乎更不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接手一个全新班级的新鲜感,更多的是我在家访活动中有了一种对建设和谐家校关系的领悟。

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景,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资料和方法。孩子从呱呱坠地,就降临到了家庭这一特定的成长环境中。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本事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必须要与家长联系,双方仅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教育目的。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每一位学生,并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当然也了解到我们此刻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都为我思考如何建设一个和谐良好的班级团体,乃至于促成一种家校通力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氛围供给了原始积累。此刻把自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此刻学生的家庭状况差异十分大,不一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影响十分深。

虽然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一般都能够,家庭组织和关系也比较健全,但还是有很多让人担心的地方。比如我班的沈萍同学,父母双方都是不识字的。他父母原本有一个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可是不幸出车祸死亡,于是他们就又领养了沈萍。家里面还有一个奶奶,父母年纪又都比较大了(四十多岁),所以都比较宠爱她。这样的环境对她的成长显然是有影响的。还有姚书蕾同学和王孝文、王孝伍两兄弟,家里都分别还有姐姐,年龄相差也不大,父母又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造成整个家庭的贫困。同样的,还有一些“留守”家庭的子女。比如顾家豪同学的妈妈在x开衣服店,而父亲又常年出差,他长期和爷爷生活造成了性格上的偏差,比较“野”。应对这样的特殊情景,我们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二、教师和家长的坦诚沟通,互相信任和协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平时我与学生的交谈中,明白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极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生活。并且做起教育工作来也相当的简单、随便甚至粗暴。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职责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当然在与家长聊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异常表现,(与学校表现截然相反的)得到了这些信息,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能对症下药。很多家长都反映:教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好好地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因为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完整是不能够的。

三、我们要更多地关心那些特殊的孩子。

班级里的孩子是各不相同的,总存在一些“弱势群体”,对他们,我们要及时、深入地从家长那获取信息,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帮忙。我班的楚强同学,先天性患有严重的散光、弱视,长期治疗还没有完全康复,家中母亲又是没有工作,小孩子性格十分内向。了解了情景后,我及时调整了楚强同学的座位,在平时也更多地关注他,期望让他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良好的家校关系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环,而家庭和学校的这种联系主要的就是经过家访、家长会这样的形式来实现。我们要重视家访工作,经过这个平台着力去构建真正“和谐”的教育蓝图。

关于小学寒假家访工作总结 篇3

一、师生高度重视,活动内容安排扎实到位

为了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总结了过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得与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经验,在安排工作之前,组织教职工充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中小学生开展寒假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有关要求,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结为9大主题。

一是积极参加“感恩”回报活动,利用假期在家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冼衣、做饭、打扫卫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懂得如何去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二是在节假日向亲朋好友积极宣传“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坚决拒乘酒驾车。

三是看一场好的电影、欣赏一次画展、参观一座博物馆,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

四是坚持体育锻炼,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每天坚持锻炼。

五是继续开展“读好书,写读后感”活动。

六是通过网络书籍,进行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学习,做一名“慈孝”学生,并刊出一份以“感恩、慈孝”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是学习普法等有关知识,并刊出一份以“学法、守法”为主题的手抄报。

八是开展“感受家乡新变化”活动,去家乡标志性的、变化最大最有影响的地方游玩,写1篇游记记录下发现的变化,还可用镜头记录下来,期初在班级中搞一次影展。

九是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做一些义务劳动,做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份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各班均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扎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性的,也有单个开展活动的,通过查看活动反馈表和各班活动总结,反映出学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一是要求四、五年级学生利用寒假利用网络等资源写1篇读后感、完成一幅手抄报。通过阅读书籍、收集资料写(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做人道德;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5 4540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