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总结(最新4篇)
【导言】此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总结(最新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培训总结【第一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央、省、市有关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的相关指示精神,我局按照省农业厅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川农业函[20xx]437号)和开展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大培训(川农业函〔20xx〕501号)的通知要求,认真研究农业科技扶贫攻坚新机制,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扶贫五个一全覆盖工作,努力促进脱贫富民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育。根据县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报送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开展现代农业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
为了强化扶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扶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科教站,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通过机构建设,明确分工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此外,为进一步夯实扶贫工作基础,我局充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为每个贫困村选派了1名乡镇农技人员作为联络员,积极配合驻村农技人员的工作,努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技术扶贫新格局。
2、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个人头,31个贫村均落实1名驻村农技人员。驻村农技人员与农业局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加强技术扶贫工作,我县于20xx年10月对31个贫困村驻村农技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和优化,并整合县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6名,成立产业扶贫综合技术服务团。服务团按片区组建了四个小组,有效弥补了一村一名农技人员专业单一的问题,强化了产业扶贫技术支撑。此外为了准确掌握工作动态,确保上下协调一致,及时上报有关情况,我县综合省、市、县各级月报表,编制了一套统一规范的扶贫月报,下发到各贫困村,每月按时收集,统一汇总,分类上报,有效确保月报工作正常开展。
去年9月扶贫攻坚行动启动以来,驻村农技人员按照平均每月不低于5天的要求,深入贫困村田间地块,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并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因地制宜的原则,协助贫困村编制扶贫规划,为有产业发展潜力的贫困户提出可操作的脱贫技术方案。
3、强化项目资源整合。
截止目前,我县整合涉农项目6个,用于产业扶贫总投资万元。除农村能源115万元为自筹实施外,其余万元的项目分别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万元、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畜牧业项目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万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万元,完成计划的75%。其中4个项目已完成,主要包括一事一议机耕道10公里,排灌沟渠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畜牧业项目圈舍建设43300㎡,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7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已完成建设330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xx年度任务已完成,培育贫困村科技示范户168户,20xx年度项目已进入启动实施。
4、强化产业扶贫培训
围绕五个一扶贫行动和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大培训相关要求,一是加强对驻村农技人员、乡镇联络员、贫困村第一书记及村主要负责人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及工作交流活动。去年9月以来,全县共举办相关培训7次,培训421人次,培训的内容主要以扶贫政策、本县特色农业种养技术,农业产业技术扶贫相关业务。二是驻村农技人员通过院坝会、示范现场、巡回观摩、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202次,培训贫困户和村民12481人次,技术指导常态化,有效确保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年接受集中技术培训指导3次,关键农时季节开展集中技术培训指导5次的要求。
5、强化科技示范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0xx年以来,我局在31个贫困村培养科技示范户170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7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9个。目前,各驻村农技人员与乡镇联络员正在酝酿20xx年科技示范户,尤其是在贫困户中发展科技示范户的问题,预计年底将完成相关任务。
通过以上努力,我县贫困村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31个贫困村种植茶叶22458亩、中药材3074亩、果蔬亩、粮油19652亩;发展生态养猪8244头、养羊2419只、养牛886头、养禽53262只、养兔7988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宝峰杏家村20xx只种养场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青龙乡沙坝河村年饲养1500只黑山羊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初见成效,并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大田坝乡同乐农旅结合,农业文化公园建设已具雏形;民建金鱼村按照应种尽种、满地茶园的发展思路,户均种茶3亩以上,实现收入3000~6000元/亩,近期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日加工鲜叶1000公斤以上加工能力的金雅茶厂,解决了茶农卖茶难题;新庙乡、泗坪民胜村等黄金茶种植预计年底可达5000亩以上;新建紫炉村发展中药材种植1000亩以上。全县高山中药材、中高山优质茶、河谷平坝果蔬三条产业带已具雏形。
二、存在问题
1、荥经县高山岭谷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土地分布零散,贫困村多数比较边远,基础设施薄弱,在产业培育上,难以规模成片,也难以确保一村一品,集中培育优势产业;
2、多数贫困户老弱病残在家,发展产业劳动能力有限,依靠农业产业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3、现有产业比较单一,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量少,起步迟,起点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由于加工营销业带动力不强,农民对产品销路有顾虑,不敢大胆发展产业,尤其是投资成本较高的产业,如天麻、重楼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农业上虽然每年都有一定的中央、省、市项目,但都并非扶贫专项,各项目资金的使用均有特定的要求,不可能完全用于贫困村,因此存在扶贫经费不足的问题。
4、技术人员专业单一,与乡镇、村社协调、对接能力较弱,作用发挥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对精准扶贫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农业产业扶贫是我们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载体和立足点;
二是要紧跟目标,分别完成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
三是要创新思路,完善措施,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加强信息报送,健全档案资料,强化规范管理;
农业培训总结【第二篇】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农机部门业务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扎实认真地开展了农机科技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把农机科技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和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当前业务工作重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由丁显涛副主任为组长,推广站、农机校、机务科负责人参与的农机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联系包联镇村,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一辆专车保证工作需要,选派x名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培训工作骨干。结合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确定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内容,做到了科技培训工作领导、人员、内容、措施四落实,为搞好科技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机科技培训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借鉴往年成功做法,围绕搞好这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x种方式:一是赶科技大集。以市集宣传为依托,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组织x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机具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活动中,共展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x台,田间管理机x台,小麦收获清选机x台,玉米收获青贮机x台,现场发放宣传材料xxxx多份,解答群众咨询xxxx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进行集中宣讲。一方面组织x名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所包夏格庄镇和武备镇的农机专业村,面向农机大户,围绕以玉米收获青贮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兴机富民”两大创新示范工程和以机耕及小麦、玉米机收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加强相关技术和操作要领的宣讲,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结合春耕备播,开展农机化服务,指导农机户搞好机具检修调试,帮助他们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是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技术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抓好农机使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农机人员的科技素质,为下一步实施农机化两大创新示范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已举办农机绿色证书培训班x期,培训学员xxx名;举办驾驶员培训班xx期,培训学员xxx名。
总之,一季度我们围绕搞好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促进全市新增农业机械xxx台。但也存在科技培训工作角度不尽合理、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今后,我们将把农机科技培训摆到部门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把农机科技培训工作引向深入。附件:
农业培训总结【第三篇】
20xx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三带四基地建设,确立 在产业发展中培育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壮大产业、实现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壮大双赢的培育路径,力足于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思路,着重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专合组织、养殖大户等开展了生产经营型、生产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幅员面积538平方公里,辖2乡16镇、182个行政村、2479个农业合作社,耕地面积42万亩,农业人口3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12万人,20xx年实现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47元。是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首批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XX县,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是全省畜牧业生产大县和生猪出口基地县,也是种禽养殖、商品禽兔和优质禽苗产销大县。
按照农办财〔20xx〕8号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好20xx年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通知》和川农业〔20xx〕40号《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四川省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紧围绕农业产业布局和三带四基地建设,今年,我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30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100,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200人。
二、主要做法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参与的XX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培训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查,扎实有效地抓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宣传。在广汉电视台《农村天地》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讲座,报道培训班进展情况及学员致富经验,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模式、经验、成效和做法等,形成领导重视,媒体关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协调配合
加强与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和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规范培训台账制度、公示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和项目法人责任制。二是建立学员考试、考核、发证制度,对参训人员进行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合格证》。
(五)加强培训和监管
一是构建了以农广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
二是推广四个课堂培训形式。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开设粮油生产、养殖技术、特色水产养殖、蔬菜标准化、果树等专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大力推广四个课堂培训形式,提高培育对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三是引导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XX市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XX市永和机物配套专业合作社、XX市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XX市绿美植保专业合作社、XX市金穗丰家庭农场、松林红堰水果专合社、XX市兴隆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育需求。
四是建立师资库,积极吸收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机构的专家教授和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技术人才,以及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
五是参照农业部发布培训规范,结合我市农业实际和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及服务领域需要,选择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做到人手至少3本。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和实习操作课4大模块。使参加培育的学员不仅学到了实用农业生产技能,也了解和掌握了国家有关惠农政策。
六是按照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对项目实行管培分离。培训机构对培育学员建立培训台帐,写明每次办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及培训教师。同时,并公布举报电话0838—5104411,接受社会监督。
七是加大认定力度。年组织培育合格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初级、中级、高级资格评定,对合格者颁发相应等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评定最美新型职业农民10人,报经市级相关部门或市政府予以表彰。
八是严格监督管理,培训机构开班时,指派专人到培训现场核实学员数量,跟踪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发动学员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公布举报电话0838—5222775,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要求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的同时,真实、完整地建立培训台账和学员登记表;每一期培训班,相关监管人员均要现场填写《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督表》,监管人员与培训机构负责人分别签字确认。项目结束,农业局组织相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培训机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并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定期组织学员座谈了解其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请农业专家对其存在问题会诊,及时诊断,促进其农业增收。
三、经费标准
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共120万元。生产经营型按人均3000元标准予以补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按人均1000元标准予以补助。
培育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补助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支出,包括:教材及资料费、教学耗材及学习用品费;教学(实训)场租费、实作培训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及租赁费;教学(实训)交通费(含车辆用费等);食宿费;授课费及班主任补助;试卷费、监考阅卷及考核费;招生宣传费(含制作广告标语费用和聘请招生人员费用等);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观摩现场物资补助、培训期间意外保险费;赴外地培训及学习观摩费用;评审认定相关费用及农技宝—云平台应用等相关费用;其他费用(通讯、后期跟踪服务、学员照像、邮电、表彰先进等费用和教学中无法预知的费用)。
四、主要成效
(一)依据产业制定培育标准,优选培养对象
优选培育对象,优选遵纪守法、热爱农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较好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活动,在当地具有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收入高于我市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人员及农业管理人员等为培育对象。即: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小麦50亩及以上,水稻50亩及以上,蔬菜5亩及以上,水果5亩及以上,油菜5亩及以上,水产3亩及以上,猪常年存栏300头,牛常年存栏60头,禽常年存栏10000只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农业管理人员等为培育对象;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为培育对象;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人员为培育对象。
(二)强化培训体系建设,创新培训模式
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依法按规确定培训机构。以我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机构为主体,引导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XX市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XX市永和机物配套专业合作社、XX市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XX市绿美植保专业合作社、XX市金穗丰家庭农场、松林红堰水果专合社、XX市兴隆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育需求。同时,大力推广四个课堂培训形式,提高培育对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一是培育对象在固定课堂进行集中理论授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以空中课堂形式开展网络辅导和在线教学。三是认定一批实训基地,建立田间课堂,培养学员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四是建立流动课堂对职业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
(三)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我市确立了在产业发展中培育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壮大产业、实现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壮大双赢的培育路径,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一是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对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强强联手的`强农模式。例如我市的连山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未与农机合作社合作之前每亩机械耕作成本(小春机播小麦70元。机收小麦70元,大春旋田2道90元。肓秧带机插230元。机收水稻100元,) 560元。与农机合作社服务后每亩机械成本(小春机播小麦50元。机收小麦55元,大春旋田2道70元。肓秧带机插160元。机收水稻80元,)415元。年节约成本145元。达到了农机服务与粮食生产双赢。二是以家庭农场与农民土地入股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使农户由简单的土地出租变成了土地入股,农户既收土地租金,又可视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得到二次分红,也取得了家庭与农户的双赢。这些双赢模式都激发了职业农民培育参与各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了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了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使他们成为我市高素质职业农民的排头兵。
(四)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对职业农民实施土地流转、种粮、设施农业发展等扶持奖励政策。
一是出台了《XX市鼓励和支持现代粮食产业核心区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即:
1、对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50—99亩的:每年每亩奖励150元,奖励年限不超过3年;
2、对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100—199亩的:每年每亩奖励200元,奖励年限不超过3年;
3、对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200—299亩的:每年每亩奖励250元,奖励年限不超过3年;
4、对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300亩以上的:每年每亩奖励300元,奖励年限不超过3年;
5、对将承包土地流转的农业业主的:2年以上的者按每亩5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是出台了《XX市鼓励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奖励办法的通知》,即流转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上500亩以下的,奖励标准为每亩50元;面积在500亩以上(含500亩)1000亩以下的,奖励标准为每亩100元;面积在1000亩以上(含1000亩)0的,奖励标准为每亩150元。
三是出台了《XX市鼓励设施农业奖励办法的通知》,即对新建钢架设施按每亩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一次性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10万元。
四是出台了《XX市粮食机械化干燥财政补助试行办法的通知》,即:
1、场地硬化,按30元/平方米给予补助;
2、粮棚建设,按35元/平方米给予补助;
3、设备购置,按农机内置补贴中央补贴额的1:1予以配套,总补贴额不超过该设备购置价的50%;未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干燥设备,按购置价的40%予以补助。
五是由XX市政府牵头,多次组织金融机构与职业农民代表进行座谈。最后决定由XX市农业局作为牵头单位,选择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获取《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探索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职业农民仅凭《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就可从银行获得30万元以内的信誉贷款。二是职业农民除了提供《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之外,另外再提供《XX市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以及XX市农业局出具的土地流转收益评估报告,可从银行获得30万元以上的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
六是市政府在9月还出台贴息政策,一次性拿出100万元为获得贷款的职业农民贴息,相当于为职业农民节省了一半的贷款利息、可撬动20xx万元的贷款需求。
(五)催生了一批创业兴业的职业农民典型
经过培育,涌现出一批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典型。以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法人向元俊为代表的80、90后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成为我市高素质职业农民的排头兵、技术骨干、和农业发展产业的后起力量。
(六)营造了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职业农民培育启动以来,得到了部省市农业部门领导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农民对参加职业农民培育积极性高涨,已形成政府主导、农业主抓、部门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存在问题及分析
1、培训对象生产规模、种养水平、文化素质不平衡,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培训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孺,在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等积极性不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力争走出一条更符合我市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壮大双赢的新路子。
农业培训总结【第四篇】
进入20XX年以来,我校在中央农广校和地区农广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关于开展冬春农民大培训的通知》相关要求,掀起了农广校冬春大培训的高潮。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坚持以培训新型农民为己任,以项目培训为依托,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载体,以“三进村”为手段,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法律和务工常识,以当地主导产业技术和农民转移就业技能为培训内容,以理论讲解和播放光碟、实地指导相结合为培训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了冬春大培训,扎实推进了冬春农民大培训活动。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的成果
截止目前,我校农民冬春大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全县共开展各种技能培训13场次,受训人员627人次,在培训形式上,大喇叭进村120人次,放映科技录像260人次,发放明白纸培训资料200份。通过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和生产技能,为努力实现我农牧业增产,农民人均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重视是农广校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在我校的努力下,农业主管部门对农广校冬春大培训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强了对冬春大培训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落实培训工作责任,集中优势整合了培训资源,培训工作落实到了实处,确保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二)制定方案、完善落实
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县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突破口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各项培训方案。根据培训方案,从而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如针对我县20XX年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我们从地区及县建筑公司聘请技术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技能的培训。以我县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为平台,把技术讲解同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权提高了培训质量,而且促进了农牧民建筑施工队的更快发展。
(三)、合理使用培训资金、突出培训效果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偏低。因而改变传统的农牧民生活经营理念,使他们逐步寻求到更多的增收渠道是任重道远的。农牧民群众对“一技之长”的渴求是强烈的,如何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是迫切的,但培训资金非常有限。为了使有限的培训经费发挥最的效益,我们在资金的使用上是相当谨慎的,可以说是做到了细致入微,精打细算。同时,严把培训质量关,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培训操作的全部过程我们都严格要求,力争使每一次的培训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坚决不让培训流于形式。
(四)搞好宣传报道,为冬春大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了更好地为农民工培训宣传服务,我校大力搞好有关宣传报道,如在跟踪回访部分优秀农民工学员中,发现了典型并进行了挖掘,形成了典型材料,打印成册,进行广泛宣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冬春大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参训农民年龄普遍比较大。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数年龄大、文化低中老年人,接受能力较差。
(二)无经费支撑。培训面宽量大,国家无项目拉动、地方无财政投入,仅靠自筹经费开展工作较困难,各分校积极性不高。
(三)培训硬件条件差,培训手段受限,影响培训质量。
(四)现场指导总人次数达不到要求。农牧民居住分散,教师难以集中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尽管是免费学习,农牧民不可能保证有足够的出勤率,重生产、轻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培训工作建议
(一)上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增加农广校冬春大培训工作经费,争取冬春大培训获得农业部专项支持。
(二)加强农广校办学硬件设施配备。
(三)应用激励机智,提高培训学员参加各类培训合格证书的办理率。
五、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培训机制,充分落实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艰苦努力,顽强拼搏,为实现我县农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而服好务。积极寻求更多的培训资金来源,让农牧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进一步推动农牧民劳动力转移,为使思想上、行动上,逐步转变农牧民群众现今落实的从业理念和生活经营方式,而不断奋斗。
上一篇:网站安全自检自查报告【优秀5篇】
下一篇:资产评估报告【精彩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