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天天 分享 时间: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前期我结合工作和区情实际,通过深入学习、广泛讨论、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一课题。先后到x街道x村、x街道x村、x村、x村、x村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听取了村“两委”班子及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形成了一些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自承担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区全面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村集体找回“真主人”,发展集体经济有了“新盼头”。截至目前,全区86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1.36亿元,非经营性资产4.68亿元,村级集体土地总面积1.26万亩,村集体经营收入总额2310.97万元。

一是四梁八柱初步搭建。2017年底,规范完成了成员界定、清产核资、股权设置、登记颁证等规定动作,共界定成员23.4万名,成立集体经济组织88个,其中66个村集体负责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全面完成登记赋码,让集体经济组织拿到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全面铺开,84个村委会将资产管理权移交给合作社,实行“分账管理”、事务分离。

二是改革红利初步释放。各项国家级农村改革整体、系统、协同推进,已经建成区街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盘活利用农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三块地”,交易总额累计达到5.8亿元。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合作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营等形式,初步形成了楼宇经济、建设用地、整合资源3种发展模式,并有4个村集体实现分红。比如,以x街道x村、x街道x村为代表的城中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楼宇经济,分红分别达到5500元、800元。x街道x村将126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价2999.2万元,与x梦工场合股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群众增收潜力巨大。x街道仁村、x街道x村、x街道x村,整合零散的农地资源进行统一经营,从事花卉草皮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等等。

三是发展势头初步显现。高陵被确定为全市唯一接受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扶持的区县,全区37个村获得1850万元的财政补助。上级的政策资金支持,再加上自身的迫切愿望,促使一些已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开始自发自动谋划各具特点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比如,“见缝插针型”:泾渭街道陈家滩村,村内有两条短而宽的商业街,平时群众自发摆摊设点,村集体拟在商业街中间建设摊位,既提升市容环境、方便群众,也能发展集体经济。“主动服务型”:x街道朝李村、x村和泾吴村,村民入住社区后不习惯缴纳物业费,造成物业管理困难,村集体拟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主动承接物业服务。“联利联心型”:x街道x村,拟聘请职业经理人发展餐饮服务业,主要承接本村的红白喜事,让群众大额消费的“肉烂在锅里”。

二、探索与启示

村集体发展是实现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内在要求。除此之外,我们在调研中还认识到,村集体发展具有一些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在现有的法律政策框架之下,村集体能够更加灵活的盘活资源。例如,x街道x村,商业街中间集体建设用地面积较小,村集体之外的市场主体很难合法合规的取得使用权从而有效利用。

二是在组织群众方面,村集体与其成员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社会资本流转等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农地,离不开村集体的协调。同时,在引导拆迁安置后的群众适应社区生活,通过兴办物业公司、餐饮公司服务群众等方面,村集体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是在破解“市场失灵”方面,村集体的作用值得期待。由于农村产权结构复杂、资源资产分散,市场力量存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例如,现阶段由村集体为群众提供全程托管,是破解玉米种植季小面积土地“撂荒”问题最有效的手段;x街道x村梨枣冬枣面积只有200多亩且效益不佳,村集体设想探索提供统一的品牌技术等服务,并提出在村集体有积累的时候“反哺农业”,这样的思路令人期待。

由此可以看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生态位”,找准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的谋求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存在问题

尽管从整体上看,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前景广阔,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人员的问题。一是村集体负责同志“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充分。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要么对自身职责定位不清,发展意识和进取意识不强,仅满足于完成一般日常性工作;要么有发展的意愿,但由于缺经验、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有想法,没办法,造成村集体经济薄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二是街道机构改革后,农经队伍“线断网破人散”,普遍缺少专业人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例如,村委会与村集体“分账管理”工作,2018年区政府已经发文进行规范,但现在绝大多数村均未按照规定审批备案。有的村集体,既没有具备资质的会计、也未确定第三方会计机构,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体财务资产管理存在隐患。三是集体经济发展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尚未成形,缺乏既熟悉农业农村、又了解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的人才。

(二)产业的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不够。全区虽然成立了8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但真正有产业项目的村级合作社只有10家,分别是x街道x村,x街道x村,x街道x村,x街道x村、x村,x街道x村、x村、x村、x村、x村,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没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二是缺乏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有些村里的能人和致富能手,通过特色种植、养殖,自己已经实现了致富奔小康,但大多属于“单打独斗”,没有和村集体经济“挂钩”,没有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村集体经济项目进展普遍缓慢。目前,全区37个重点示范村,只有x街道x村、x村和x街道x村3个村、共计600余亩的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托管,其它村的项目仍停留在前期筹备阶段。

(三)政策的问题。一是区级层面缺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用性政策。比如,目前,区本级财政还没有设立专门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二是针对村集体的涉农奖补项目较少,对村集体从事公益性、服务性项目,缺少专门的政策支持。三是对村集体管理人员的激励政策不足,村干部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理。

(四)管理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规划缺失。村集体、社会资本有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意愿,但由于缺乏规划的指导约束,很容易形成无序发展。二是村集体资产交易亟需规范。部分村的集体资产交易、集体工程建设采购等,未按照规定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进行,存在“私相授受”的嫌疑,容易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三是市场风险加大。当前,各村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越来越多,在已有的土地作价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基础上,今后还将出现更多的合作模式,需提前谋划、规范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强班子。借市上全面推动“一肩挑”的东风,通过区上选、街道派,将复转军人、街道干部、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乡贤能人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去,让这些有经验、有激情、有干劲的生力军,真正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二是抓培训。利用乡村振兴讲习所、“书记汇·创智慧”论坛,包括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教育,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增强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树立起“集体经济发展的好是称职,集体经济发展不好就是不称职”的观念。

三是建队伍。在街道农业发展服务办公室上,加挂农经站牌子,采取调剂、聘用等方式,充实街道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力量,切实解决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问题,争取每个农经站有1—2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通过自主培育和外来引进相结合的形式,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的业务指导。

(二)抓好产业培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对村上现有的能人和致富能手,以及他们正在经营的已经初见成效或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产业项目,重点扶持、鼓励做大。比如,x村村民丁东良,种植了50亩无花果,鲜果每斤卖到40元钱还供不应求,下一步他还计划进行深加工,提炼食用酵素和精油。还有,x街道火箭村的火龙果,x街道马家村的草皮种植等等。对于这些既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又能带动群众增收的项目,要重点予以支持。建议各村都以此为例,深入发掘村里的能人和好的产业项目,每村确定一名致富带头人和一个主导产业,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变强。

二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前期我们清产核资、量化资产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等模式,探索资产租赁型、生产服务型、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农业开发型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企业、村集体和群众多赢的工作局面。

三是强化项目落地建设。针对3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立区级部门包抓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和帮扶。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通过检查、会议、调研等形式,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和成效,确保相关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各街办也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制度,帮助各村联系实际,确立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各村党支部也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

(三)完善政策机制,落实服务保障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将集体土地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接受的财政奖补资金部分或者全部量化为村集体持有的股份或者份额。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对土地托管、物业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以及村集体发展临时性、小额度的资金困难进行扶持。积极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发改、农林、规划、环保、住建、水务、财政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技术要求不高、村民能够自建、受惠对象直接、进村入户的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等农村小型工程项目交由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实施。

二是整合资金资源。加大统筹中央、省、市和区各项资金,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好各项资金,加强管理,合理明晰集体产权,能量化的量化,能整合的整合,科学有效利用,真正将其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区财政、税收部门要对村集体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依法依规减征免征相关税费;对于集体经济组织物业出租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以及举办村级公益事业工程有关税收,由财政实行先征后奖。同时,自然资源和规划高陵分局等部门要加快对村集体利用自有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的审批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涉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事项。对村企合作开发、社会帮扶兴建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列入规划,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

四是加强绩效考核。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基本报酬发放和任职评价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绩效考核,对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消极应付、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调整撤换,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正确导向。

(四)细化管理制度,推动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出台村镇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建立统一的“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并做好与市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对接。充分发挥规划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约束作用,在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生态控制线的前提下,强化规划权威和刚性管控,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优化运行机制,畅通土地审批渠道,为村集体贷款、土地流转等提供支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参考云南省彝良县等地区的做法,由区级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办法,明确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运营、股份合作和利益分成等机制,同时细化完善相关制度和扶持政策,指导街道和村(社区)做好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规范交易程序。集体资产交易、集体工程建设、大额商品及服务采购等,要按照管理权限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进行。与社会资本合作,特别是涉及技术、专利及品牌等无形资产时,要做好评估。各村在对外合作时,要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做好民主决策、村务公开。

四是强化服务监管。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与社会资本各种合作行为,探索实行村集体“负赢不负亏”“优先股”等机制,降低村集体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实现对集体权益的有效保护,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5 2924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