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优秀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第一篇】
陈俊坤
智联招聘对6000名职场白领进行了“涨薪愿望特别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九成职场人渴望涨薪。对于上半年物价的上涨幅度,54%的职场人表示能够明显感觉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22%的职场人表示略有感觉,其余24%的职场人表示就目前的收入来讲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尽管如此,对于涨工资的渴望几乎成了每个职场人的愿望,92%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有强烈的加薪愿望,而且从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来看也具备了涨薪的条件。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目前的薪水与工作内容基本相符,是可以接受的。
尽管如此,只有11%的有涨薪要求的职场人与上级就涨薪话题进行了沟通。55%的人想说但是一直犹豫,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说该怎么说,总觉得张不开口。其余34%的职场人则表示,知道涨薪是不可能的,也就只是想想,做做白日梦罢了。
摘自《京华时报》
调查显示 :
女性就业率高世界更富裕
王鹤瑾
美国女性获更多新增职位
本世纪头5年,在美国净增加的近400万个工作岗位中,有略多于半数的岗位被女性得到,不仅如此,在获取薪资水平较高的新增岗位方面,女性的表现也优于男性。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2000-2005年统计报告显示,这5年间薪资水平在中值以上的净增就业岗位中,被女性获得的有170万个,而被男性获得的仅为22万个。在所有净增工作岗位中,这5年间男性获得的岗位数为1804000个,女性为1996000个,占总数的%。
报告显示,各就业门类中,女性在获得高薪资岗位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男性,特别是在保健、金融和管理类岗位上这一现象尤其突出。截至2005年底,女性占据的这类岗位净增加了110万个,而由于制造业大面积裁员,男性占据的这类岗位则净减少了20万个。不过,两性间的工资水平差距依然存在。以2005年的统计数字为例,男性的周薪中值为663美元,而女性为486美元,是男性的73%。
女性就业率高世界更富裕
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凯文・戴利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假如有更多女性从事有薪酬的工作,这个世界会更加富裕。
调查发现,在瑞典,15岁至64岁女性中70%的人在工作,与同年龄段工作的男性比例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在美国和英国,差距约为12个百分点。而在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这个差距超过20个百分点。
戴利表示,如果女性就业率提升到和男性相同的水平,假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就业率增长成比例,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欧元区增长13%,日本则增长16%。戴利还认为,提高女性就业率可能有助于解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难题。可能有些人会担心女性高就业率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可戴利表示,事实上,当男性和女性就业率相差无几时,女性往往会生育更多孩子。
摘自《国际金融报》
中国社会婚恋调查:男性
宜婚年龄推迟至31岁
姜葳
现实中一成已婚人士目前的伴侣是“网恋”而来,2/3的人接受姐弟恋,婚前同居观念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由北师大心理学院、计世资讯和百合婚恋研究院联合撰写的《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已出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推迟至31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
30岁左右男性最适宜结婚
这份《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自去年8月起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例调查,通过街头访问、深度面谈和互联网调查的方式,共计受访人群超过200万人。2006年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女性认为,23到26岁的男性是理想的结婚对象,而30岁左右的男士则仅被一半女性“看好”。
而到了2007年,30岁、31岁的男士的好感度竟骤增至80%,也就是说,8成左右的女性认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适宜结婚。
25岁女性是最理想结婚对象
相比之下,理想的结婚年龄对女性比较残酷。大多数(65%)男士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的女性。从30岁起,她们的结婚机会就直线下降:30岁的时候,有%的男士认为娶她还OK;35岁的时候,仅有%的男士能够接受。
而男性就要轻松很多了,即使到35岁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愿意嫁给他,甚至40岁的“不惑男士”还有%的女子来选择他。
女性适婚年龄比男性短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第二篇】
关键词90后女大学生 婚恋观
本文以对理工科90后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其婚恋观以及影响婚恋观的因素,进而引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婚恋观,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 调查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南京市x高校的200名在校理工专业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的时间截面维度为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25目。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为% ,均为可供分析参考的有效问卷。本次调查基本变量分布如下:年龄分布在18~24岁之间;城镇女学生占总数 43%,农村女学生占57%;本科一年级占33 %,本科二年级占 67 %,所学专业全为理工科。从以上分布的数据看,本次调查符合社会统计学分层取样原则,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2 调查结果分析
恋爱现状——多观望,少实践
在本次调查中,未恋爱且暂无恋爱打算的女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6%,未恋爱但遇到合适的也可以考虑的占 41%,正在恋爱中的占23%。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当今理工科90后女大学生中,正在恋爱的并非多数,绝大多数同学需选择观望,此种做法较为理智。可见,多数同学选择将精力投放在学习及社会实践上,为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90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跨进了神圣的文化殿堂,这使得她们选择继续努力,抓紧利用大学校园优厚的资源为自己充电,并不着急投放自己的感情。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尝试恋爱的滋味,那么他们的恋爱动机是什么呢?本次调查对此问题也有所涉及。
恋爱动机——目光长远,放眼未来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有33%的人认为与男友应该共同努力坚持到底,66%的人认为应顺其自然,另有1%的人则认为可以有了好的再换;有22%的人认为大学里的恋爱只是单纯地找一个男朋友,35%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也应该精心挑选,最后发展为结婚对象;有83%的同学认为在恋爱是需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由此些数据不难看出,90后的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普遍比较为理智,目光也较为长远,将恋爱视为游戏的人并不多,这种理智在90后中实属可贵。
关于选择恋爱对象,有6%的人更看重对方的外貌,11%的人看重才华,47%的人看重人品,25%的人看重对方与自己志同道合,9%的人看重经济条件,2%的人看重家庭背景。从数据看来,她们虽然生于90后,但是在面对婚恋这样的人生大事上,并非以游戏的态度,好逸恶劳也不是她们的选择,她们更愿意寻找一个为人真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婚恋对象,并与之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约会是两个人沟通的必由之路,约会必然会产生支出,而大学生本身还是伸手阶级,生活支出来源一般都是父母提供,恋爱用经费也大多是从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那么,90后理工科学生恋爱约会时的支出到底是由哪一方承担的呢?我们特地对此做出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有1%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女生承担,有16%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男生承担,有38%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双方轮流承担,有45%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双方aa制。
在传统思维模式中 ,似乎男士买单天经地义,也的确有部分同学仍持此观点。不过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认为双方都有义务承担恋爱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双方共同承担支出的确利大于弊。首先,这种方式可以减轻男生的经济负担,如果在恋爱伊始就明确了这种方式,那么约会的过程便会显得更加自然与轻松;其次,双方共同承担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毕竟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恋爱也好婚姻也罢,都离不开两个人对责任共同的承担,何不从现在开始磨合呢?
对恋爱、婚姻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对婚恋的理解
随着人们对于婚恋概念的拓宽和宽容,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婚恋的接受度也有所差异,换句话说,大学生更愿意在什么时候在婚恋上投放精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图3所显示的是接受调查的同学所能接受的恋爱与婚姻的年龄分布。从图中不难看出,90后理工科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恋爱年龄以20至25岁为多,这一点很好理解,在这个时间段,他们精力旺盛,情窦初开,世界观人生关逐渐形成,对未来充满想象,女生渴望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男生也努力寻找自己的白雪公主。现今,90后的大学生们正处于这个年龄段。此外,90后理工科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婚姻年龄以25至30岁为多,正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30岁以前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若还能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便再完美不过了,这也的确是这一代努力的方向。
另外的调查显示,90后理工科大学生多数能理解但不能接受闪电式的恋情,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与婚恋的谨慎态度,“慢热”是他们的首选。对于他们而言,恋人或者伴侣更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能够与自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未来的同伴。
对恋爱婚姻关系的理解
本次调查中有83%的同学都认为在恋爱应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并且,由图四容易看出,对于现在流行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一笑而过,并不同意这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法,他们相信爱情,相信婚姻只会让爱情升华,使之内化为亲情。正是由于这种信念,90后的大学生们才不会像人们所想那样游戏人生,游戏爱情,而是认真地学习,认真地积累社会经验,认真对待恋爱与婚姻。
恋爱对象的选择
首先,有93%的人认为应该与喜欢自己的人恋爱,当然,也有7%的人选择了否定的答案,经过询问,他们的想法是更愿意与自己喜欢的人恋爱。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理解,选择喜欢自己的人是一种保险的选择,喜欢自己的人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却充分体现了90后的特点——追求个性与挑战,90后们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如若自己喜欢的与喜欢自己的是同一个人,那便再好不过了。
其次,如果遇到你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做?先来看看90后们的答案:
从分析结果看来,90后们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回答。首先,选择最多的是“努力完善自己,等他喜欢上你”,这是一种传统的做法,不只是90后,相信80后甚至70后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若回归到动物的本性,这种做法就好比动物为求偶所做的争斗,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这种选择也很好地解释了“恋爱使人进步”这一现象。其次,选择“什么也不做,默默地喜欢”的同学有可能是暂时没有恋爱的打算,有可能是因为不自信,也有可能是更加喜欢这种朦胧的感觉而不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悄悄暗示他”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做法,先鼓起勇气迈出小小的一步,试试对方的态度,以便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的小聪明既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又不致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再有就是“大胆告诉他”了,这种选择的出现,是90后的进步,他们有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受挫。
作为理工科学子,对自己另一半学习的专业,由34%的人选择了理工科,17%的人选择了理科,15%的人选择了经管类,10%的人选择了人文类,9%的人选择了艺术类,15%的人选择了其他。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无非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志同道合;二是互补。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90后理工科学子虽然生于90后,却既具备90后的自信、活力、个性于特立独行,又不乏70后80后的稳
与谨慎。在对待婚恋这一问题上,体现了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强的女性自我发展意识,具备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独立、自信和开放。这主要因为当代女大学生越来越强调自身价值,但是从调查结果中也表现出了当代在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不成熟,特别是在婚恋价值观方面,这主要因为:
第一,女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过渡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并试图尽快进行爱情的实践,这都是由其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一旦缺失理性规范与制约,其恋爱心理便易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恋爱观上的种种偏差。
第二,中西文化碰撞中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文化也与各国交融。各种意识形态夹杂而来,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又是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①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过于崇尚保守与矜持,她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社会经验与阅历都不够的女大学生很容易把握不好这个度,最终对恋爱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理工科女生所生活的环境中男性的比例很大,不论是现在的同学或是将来工作的同事。再加上理工科女生处理感情问题的经验并不多,一旦当恋爱问题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们容易显得手足无措,也容易迷失自己。
第四,家庭和学校婚恋观教育的缺失。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婚恋观缺乏正确的指导,甚至还提出一些不恰当限制和要求,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从而诱发各类社会问题。高校对大学生的恋爱一般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态度,很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婚恋观教育。当学生盲目犯下错误时往往采用警示或开除的严重处罚措施,这些方法过于简单和消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没有真正起到作用。②
总之,90后女大学生婚恋大多数人的大方向还是可以令人放心的,多数人拥有长远的目光。当然,对那些持游戏态度的学生,必要的教育和及时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应该也必须提上高校教育的议程。
笔者认为各高校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生道路上,恋爱是每一个大学生迟早要经历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同时,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③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研究课题
注释
①马天芳。关于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以广州x高校为例。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第三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
3. 调查时间为2009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 只有25%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5%的人认为不是。
2. 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 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 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 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 女研究生 恋爱 择偶 婚姻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56-02
一、调查方法
考虑到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样本代表性、可得性,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以贵州大学在校未婚女研究生为主。对法学院、马列部、人文学院、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管理学院等女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共采集样本100份。在调查过程中辅以个别访谈的方法。着重调查贵州大学女研究生的恋爱动机及择偶方式,理想中的恋人如何,对自己学历的认同感,对待性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婚姻的态度等内容。
调查小组拥有良好的调查基本素养,本次调查100份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为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本调查采用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实现进行数据结构的定义,保证数据结构合理,便于计算机识别处理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去年,北京大学在成都公布的关于女研究生婚恋观问卷调查的报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北大19个院系的392名女研究生接受了调查,发现未婚比例高达%。针对此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高学历是不是女性婚恋的障碍呢?对此暂不赘述,先看贵州大学女研究生的婚恋观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恋爱观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所调查的100名女研究生中,47%的人已经有交往对象,34%的人选择了“看缘分”,只有2%的人“从未想过”。可以看出,总体上女研究生希望谈恋爱的比重占很大。而从表1可以更进一步明确她们恋爱的主要动机,74%的女研究生选择了“找寻真爱伴侣”,10%的人选择了“寻求谈恋爱的感觉”,可见女研究生恋爱的最主要动机是指向婚姻的。这一结果与本科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女研究生她们有更强的独立自主性,做事更沉稳更有计划性,较少为外界环境所左右。她们考虑婚恋问题时的确定性因素更多些,因而就更容易使恋爱与结婚统一起来。
(二)择偶观
在调查统计中发现,81%的女研究生在选择男朋友注重“责任心”,其次则是“性格因素”比重达73%。这说明了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相比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具备更强的自我谋生能力,她们在择偶时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品质,而对某些外在的东西看得较淡,表明女研究生的择偶观趋于成熟。
女研究生对性格和责任心重视程度远甚于收入、家庭条件的重视,可见她们在择偶时持的是非功利性标准,不大在意对方的物质条件,反而非常看重能否与对方形成心灵的契合。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她们的学历使得她们完全有能力自立,无须依靠男性来获得物质保障。她们在择偶时,对异性的年龄、身高和学历,放宽了要求:在“如果情投意合的情况下”选择的比率均在30%以上,其中对学历的要求在情投意合的状况下,选择的高达比例61%。这充分表明,女研究生的择偶趋于理性。而在调查她们认为维持爱情最重要的因素中,高达92%的人选择坦诚和信赖,而不是经济基础居第一位。
(三)观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女研究生认为“对男女都很重要”;在对婚前的态度方面,44%的人选择了“赞成,但只和另一半”,31%的人选择“理解,但自己不会做”,只有4%的人选择反对。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出以下特点:贵州大学女研究生的性道德观念基本上与目前社会上占主流的社会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对各种非婚姻的认同率均很低,但明确表示反对、否定的比例也不高,更多的人持理解、宽容的态度,这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一方面说明当下的女研究生在骨子里依然固守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信奉女人该保留的还是要保留;另一方面也表明处在巨变中的当代中国社会随着旧有价值体系的瓦解、新旧观念的碰撞及新价值体系尚未成型,不再把性等同于羞耻、罪恶,开始以人性化的眼光来看待性本身,将性视为个人的隐私而不多加干涉。
(四)婚姻观
注重婚姻的爱情基础,追求高品位的婚姻生活,宁缺毋滥。从理论上说,爱情应与婚姻结合起来。统计结果显示52%的人选择“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而对婚姻的态度方面,65%的女研究生认为“非常令人向往”;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两者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对可能的矛盾,选择正确的婚恋生活方式,便成为青年婚恋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找不到令人满意的配偶,您可能选择哪一种方式”时,选择“找个凑合的”的人占12%,“宁缺勿滥”的为63%。
三、结论与思考
以上调查研究结果体现了贵州大学女研究生择偶标准更注重人品个性、能力经历等内在素质;择偶的自主性强,但主动性弱;注重婚姻的持久性和情感性兼顾;性观念开放程度明显增强等婚恋特点。从中我们发现,在女研究生的心目中,恋爱――结婚――的传统线性婚恋程式已经越来越淡,三因素之间呈现出多元的组合关系。总的来说,在婚恋问题上,她们传统,宽容但决不轻易苟同物质取向和开放取向的婚恋观点,婚恋态度明显拒绝依赖,更多的是理性、谨慎和独立。在她们的观念、思维中,既有浓厚的传统女性的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人的风格和知识女性的特点;在她们身上,传统两性价值观的影响犹在,但从知识到态度到行为,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并已从表层走向深层。由此,有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高学历青年的婚恋问题,特别是高学历女青年的婚恋问题,是一个应当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第二,高学历青年本人应当正确处理婚恋与学业(事业)的关系,努力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和社会也应为这一群体处理婚恋与学业(事业)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氛围。婚恋问题解决好了,可以成为推动学业(事业)的一种动力。
总之,通过调查和研究,对贵州大学女研究生的婚恋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还会发生多变化,她们的婚恋观也还会发生许多新的更加深刻的变化。但是更多的是趋于理性、谨慎和独立。
参考文献:
[1] 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魏琳,陈娟。军医大学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念。重庆大学学报,2005,(3).
[3] 李志,吴绍琪。研究生婚恋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重庆大学学报,1997,(1).
[4] 周晓燕。高学历青年的婚姻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22-26.
上一篇:保安队长年终总结(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