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讯稿【精彩6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地铁运营顺畅,乘客出行便利,服务设施不断升级,安全措施严格落实,确保旅客舒适与安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地铁通讯稿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地铁通讯稿

地铁通讯稿 篇1

沈阳地铁首次为乘客开致歉信

因为地铁的延误,当日早高峰不少乘客都迟到了。地铁车站工作人员在做好车站客流引导及乘客解释工作的同时,还根据需要向乘客开具致歉信。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起,沈阳地铁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地铁推行致歉信,列车延误15分钟以上方可开具。需要开具致歉信的乘客可在事件发生3日内(含当日)到地铁各站找值班站长或站长开具。车站工作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时间信息并加盖本车站站名章。

在北京等其他城市,地铁开具的致歉信是被企事业单位承认的,可以作为迟到证明。对于地铁部门开具致歉信这一行为,不少乘客都感到暖心,对于地铁故障等类似的`突发状况纷纷表示理解。

此外,地铁部门还表示,按照沈阳地铁相关政策,受到影响的乘客可在7日内到沈阳地铁任一车站办理退票。

地铁通讯稿 篇2

时值三伏天,酷暑难耐,地铁十三号线四工区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劳动者们奋战在一线,挥洒汗水。

为切实做好户外劳动者夏季防暑降温工作,近日,石岩街道总工会联合领亚美生工联会开展高温“送清凉”地铁十三号线建筑工人慰问活动,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送去防暑降温物品,包括防暑应急包300份、清凉饮品450份。随后,石岩街道总工会负责人与建筑工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防暑降温工作落实情况、高温作业防护措施等,了解高温津贴发放情况,并叮嘱广大职工提高安全健康意识,合理调整工作时间,注意休息,谨防中暑。

地铁通讯稿 篇3

炎炎夏日,流火七月。7月27日,在地铁5号线江晖路站项目部,举办了一场送法律、送清凉、送健康、送欢乐“四送”活动,为民工兄弟递上一份清凉,送去一份慰问。

文艺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安全生产知识竞答赛、技能绝活展示、趣味游戏、诗歌朗诵、电影放映等,向连日来高温下坚守岗位,不喊苦累,挥汗大干的工人们,道一声辛苦,送一份问候。晚会现场一片火热,民工师傅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对活动连连称赞。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有趣的比赛,让工人们将白日的高温酷暑忘却脑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对日后的持续奋战也更加信心坚定。本次活动深受民工师傅赞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市地铁集团、区地铁办、浙建集团、大成集团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地铁通讯稿 篇4

8月12日,地铁大厦站派出所李村警务室收到宋先生手写的感谢信一封,对地铁公安民警辅警为其找回遗失手机表示诚挚谢意。

当日20时30分许,宋先生与家人一同出行乘坐地铁,在2号线燕儿岛路站上车至李村站下车时,其母亲不小心将自己的'一部华为手机遗落在地铁2号线车厢内,宋先生表示,老人当时十分焦虑,情绪不稳定,心急之下拨打了110向警方求助。李村警务区民警李超接到求助后,与宋先生取得联系,并问询宋先生母亲身体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告知请先平复家属情绪。后经了解到其一行人乘坐地铁活动轨迹,民警辅警反复查看了视频监控录像,确定列车及车厢,通过多方查找,顺利将其丢失手机在车厢内找回。

宋先生为了表达对民警辅警的热心帮助,特意手写感谢信一封,临行前还连连称赞警察同志,称他们工作效率高,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好卫士。

地铁通讯稿 篇5

7月16日是进入“初伏〞第一天,武汉地铁集团董事长张军、总经理姚春桥一行带队,班子成员分12个小组看望慰问不惧高温“烤〞验,在不同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的车站值班员、地铁建设者等,为他们送去防暑药品、矿泉水等解暑物资,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克服高温带来的困难,保持干劲、扎实工作,一如既往为群众出行营造平安、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目前,武汉地铁针对持续高温模式,要求各单位、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方法》有关规定,全面落实防暑降温、平安生产等各项措施,明确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及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并强化平安监管,确保高温下施工平安、运营平安、人员平安。

地铁通讯稿 篇6

:除夕晚上7点钟,当家家户户都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时,地铁公司还有一些人像平时一样来到岗位上夜班。

这是50岁的有德强从事地铁调度指挥工作的第28个年头,也是他从业以来第18个当班的除夕夜。“控制中心的工作就像地铁的‘大脑’,”有德强解释,“我们要通过大屏随时观察线上列车的运行情况,一旦有突发情况,就要紧急处理,所以一分一秒也不能懈怠。”

有师傅介绍,夜里列车停运了,调度工作也不能结束,还得对检修人员的工作进行登记、注销,早上再向车站报“出清”,示意车站可以开始巡视站台,对线路、行车设备等做检测,安排首班车投入运营。

问及如何保障好除夕夜的行车安全,不善言辞的有德强想了想,认真地说:“上夜班之前要休息好。”在他看来,没什么比自己保持充足的精神更重要,毕竟,作为“大脑”,随时都要高速运转。

同样时间到达岗位的',还有30岁的王成玮。作为天津地铁最忙碌车站营口道站的值班站长,今年值守除夕夜,对于她来说,和往年一样,也不一样。因为,这意味着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不能和老公一起回到山东的婆家。“老公挺理解的,他觉得我能够为更多赶着回家过年的乘客提供快捷贴心的服务,是件光荣的事。”

工作13年间,王成玮走过了10个车站,“哪里需要哪里去!”她调皮地笑道。如今到了营口道站,更是闲不下来。“去年下半年,我们车站安装了36个巡更系统的小锁扣,每天都要用巡更棒扫挨个扫5次,”王成玮说,手机上显示的步数每天都在3万步左右。

23:00左右,1号线电客车司机檀碧涛顺利完成了末班车的工作。工作7年来,他驾驶了14万公里,做到了零投诉、零晚点、零事故。初一一早,他还将负责首班车的监护工作。“为了加强安全,每天地铁的首班车都需要双人支撑,一个人是司机,另一个人帮司机监护线路上的问题。今晚下班我就赶紧回家睡觉,养好精神明早继续工作。”

除夕夜的地铁末班车,乘客不多。已经有过5年除夕夜工作经历的檀碧涛说,末班车上的乘客,大多是坚守的上班族,他们可能工作到很晚,但都希望下班后可以立即赶回家……

除夕夜的地铁,员工和乘客的名字都叫“坚守”,开往家的方向。

35 454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