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调研报告优推7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本次供水调研分析了水源状况、供水设施及用户需求,发现存在水质安全隐患和供水不均等问题,如何改善现状以提升服务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供水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供水调研报告

供水调研报告 篇1

根据上级安排及20xx年工作计划,水利局于今年3月起组织有关人员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对全区农村公共供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走访了全区xx个农村社区,为推进全区农村公共供水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农村供水调研报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概况

此次调查的农村社区有xx个,涉及全区xx个街道办事处,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目前,农村社区公共供水工程基本建成于世纪xx年代后,其中有xx个社区由自来水公司进行供水(自来水公司供水xx个,自来水公司x供水xx个),xx个社区实行单村供水。

此次调查的重点是实行单村供水的农村社区。

2、水源、水量

单村供水社区中,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取水方式主要是大口井、机井,其中大口井眼、机井眼,基本能够满足社区供水需求。

3、水质

根据xx年底的水质普查结果,在已经进行检测的xx个单村供水社区中有xx个社区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xx》的要求,xx个社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水质不达标,已检单村供水社区水质达标率%,另有xx个社区未检。水质不达标主要表现为硝酸盐氮超标,硝酸盐氮超标社区共有xx个社区不达标,另xx个社区水质混浊,xx个社区氟和硝酸盐氮同时超标。

4、水价

由自来水公司进行供水xx个社区,其中区自来水公司供水

xx个、供水有限公司供水2个,按照城区自来水供水价格收取水费,而实行单村供水的xx个社区,全部不收取水费,供水费用由社区负担。

5、供水时间

xx个农村社区中,实行全天供水的有xx个社区,实行定时供水的xx个社区。其中区自来水公司和龙泉供水有限公司供水的xx个社区,全部实行全天供水。

xx个实行单村供水的农村社区中,有xx个社区被列入xx年至-x年全区旧村改造计划,调查报告《农村供水调研报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饮水安全难以保障。一是部分供水水源易受污染,影响供水水质,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带,水源距离农田近,农药、化肥污染水源水质。二是实行单村供水,供水规模小,缺乏完善的消毒净化设施,水源直接进入供水管网,水质难以保障。同时,存在二次污染现象。不少社区实行分时供水,加之管网老化,再次供水时管道内壁锈蚀物脱落,随自来水流出,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三是供水水量、时间保障水平不高,被调查的xx个农村社区中,有xx个社区实行定时供水,占%,供水水量和时间上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同时,绝大多数单村供水社区没有备用水源。

(二)供水管网老化,供水设备工艺落后。限于当时的供水需求和经济技术条件,不少社区管线设备已经老化,加上管道直径偏小,供水压力受限,造成管网末端和地势较高处的住户水流 2

较慢、供水困难。同时,农村供水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够。

(三)农村供水收费低,存在浪费现象。由于农村公共供水的服务性和非盈利性,有xx个社区不向居民收取水费,群众水资源意识不强,不注意节约用水,有的农民还私接自来水浇地,农村自来水工程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建设资金不足。目前,我区未实现城区化供水的社区多处于相对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水源条件差,实行城区化供水需要远距离调水,改造难度大,投入也较大。目前,我区已投入财政资金对部分社区供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实现了集中供水,但如接入城区管网,仍需要投入大量改造资金。

(五)管理粗放,供水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没有充分考虑经济价值规律,因建厂、修路、滥采超采等因素,导致水质污染、地表水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新的缺水村,特别是遇到降雨少的年份更为严重。

三、措施及建议

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解决好农村供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区应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于暂时难以实现集中供水的社区,要增加净化消毒设施,改造供水管线,实行区域集中供水,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饮水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人民群众的最低层次的需求,要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提高对农村公共供水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好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结合“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制定农村公共供水改造规划,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供水工程。首先要加快推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度,对没有改造计划的建成区附近的农村社区、城市供水管网已经到达的社区要尽快纳入城区供水范围,分年度实施,完成城市化供水改造。其次,对居住分散的偏远社区,按照就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供水管线设施,增加净化消毒设备,开辟备用水源,实现安全供水。对列入近xx年村庄改造计划的社区,其供水工程与村庄改造计划同步实施。

供水调研报告 篇2

随着x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x市城市系统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圣泉水务有限公司结合现状和地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x市城市供水压力现状

供水设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到目前已形成生产能力6万m3/d,输配水管网总长118km(dn≥80mm),用水普及率98%,基本上满足了城市用水需要。但按“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的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市民反映最普遍也是制约供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给水管网水压不足,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现有供水系统起点低,城市扩展后显得先天不足。

主要制水厂江北水厂是建市前按原县城总规选址、征用地和确定最终规模的,至今未能突破单水源、小水厂、以树枝状为主的供水管网,供水水压为低压制的格局。供水范围原来主是要巴河两岸较平坦的低洼区(高位山坡地带尚未开发),且在上世纪80-90年代,城区多层建筑大部分都设有屋顶水箱和加压设备,对昼夜用水量和水压不均匀情况自行调节,所以江北水厂建成初期,供大于求,市民满意,政府高兴,很多潜在问题尚未显现。

撤县建市后,总规几经修编,城市地位升级,供水范围迅速向下游及高位区扩展,且建筑层数普遍增加,小高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原有低压制的供水系统,就显得起点太低,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向中等城市的供水和安全性提高上的转变。表现在:

1、应有多水源、多水厂及应急水源;

2、低压制管网的中远端也应增设补压设施;

3、城市呈梯级开发后,地形起伏变大,应采用分区、分压供水方式;

4、重新合理布局生产、生活与消防合一的大的环状管网建设;

5、小高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等等诸多问题日显突出,原有供水系统先天不足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扩展后新出现的供用水矛盾。

2、管网建设滞后,供水系统未能全面配套。

供水调研报告 篇3

为了助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成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根据区人大会20xx年工作要点,区人大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的带领下,于5月底至6月上旬,对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沿82省道一级供水管线,头陀镇、北洋镇二级供水管线,北洋镇村民用户三级管线等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区府办、住建局、自来水公司、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将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xx年,为有效解决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

(一)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列入本区域的重点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我区“”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20xx年市对区考核项目。我区编制了《黄岩区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制订出台了“村级供水管线经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补助标准与界限,有序推进供水二、三级管线“进村入户”建设。截至20xx年底,我区总计投入三级管线补助资金1800万元,累计新建通水78个村,受益人口约10万人。

(二)积极推进供水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我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供水能力,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为日供水能力25万吨,总投资32035万元。供水一级管网铺设西至潮济、茅畬,南至院桥、沙埠,东至江口上辇,北至火车场站,至20xx年底,一、二级供水主干管线全部完成铺设并顺利通水,基本实现长潭水库库区以下平原片全部乡镇街道一体化供水干管到位。各项工程均已取得较快进展,完成供水管线长度为255公里,其中一、二线管网140公里和三级管网11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1574万元,其中一、二级管网18484万元、三级管网2097万元和江口水厂工艺改造993万元,20xx年,我区计划建设一、二级管线15公里。天元路、82省道复线、黄长复线等供水管线工程正随道路建设扎实推进。

(三)加快改造供水管网,供水安全得到改善。自20xx年开始,黄岩区投资1300万元,为25个小区实施了“黄水改造”,管网改造长度31250米,通过三年的努力,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让13000余户居民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同时,我区认真吸取一期供水工程原水管破损事故的教训,已启动实施多库联动的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城乡群众提供长时间的安全用水保障。

二、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建设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供水管网建设线长面宽,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推进难度很大。一是资金因素制约严重。三级管线“进村入户”改造经费以政府补助和村集体、居民自筹相结合,一些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受资金因素制约,以及水价等因素,三级管线“进村入户”进度迟缓。二是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协调的政策处理问题,利益交织繁杂,有效协调处置阻力较大。

(二)饮用水安全有待进一步保障。一是部分水管锈蚀漏损,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二是库区水源质量有待进一步得到提高,库区水质保护仍任重道远。三是澄江、头陀、北洋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自的乡镇水厂供水为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

(三)部分群众对供水一体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一些农村群众传统的饮用水观念根深蒂固,乡村存在“有水不接、通而不用”的现象。一是受管线倒接的影响,部分乡镇水费比城区高,部分消费能力弱的农民用水积极性很低,甚至水已通至村口也不愿接入。二是部分群众出于用水成本因素考虑,接入户相对较少,用水量则更少,多数是将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存在拖欠水费现象,累计欠费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继续抓好工程建设,保障供水质量,完善管理服务,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一)抓统筹,加快工程建设。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注重支持协调,为推动工程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规划,坚持“点、线、面”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努力实现城乡一体供水。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处理“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调处各方利益,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做细做实政策处理事项,有效减少施工障碍,加快三级管网“进村入户”改造步伐。三是要筹集管理好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分级负责”的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稳保障,确保饮用水安全。一是要高度重视长潭库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监管。加快建立合理的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基金,出台扶持水源保护区人民增收致富的优惠政策,支持水源保护区人民群众发展非污染性生产。二是着手实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消除单一水源供水的安全隐患,保障用水安全。三是切实加强水质监测和检测。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和水量、水质监测,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村镇供水水质的检测网络,加强水质的监测工作。检测的结果应定期向公众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强服务,节约保护水资源。自来水公司既是自主经营的企业,又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因此要兼顾管理与服务,提升供水能力,确保用水安全,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以饮用水安全宣传为导向,以水质科普知识宣传为切入点,广泛运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知识,提高群众饮用水安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是建议区政府专题研究用水户拖欠水费问题,采取措施妥善解决,推动供水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是供水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对制、供水过程的技术管理和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真正饮上“放心水”。

供水调研报告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地下建筑不断增多,石油化工和电子工业蓬勃兴起,火灾现场日趋复杂,扑救火灾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方式保障灭火和抢险救援所需的消防用水量,保证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了火场供水行动的一个新课题。

火场供水是灭火作战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灭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否择优先用灭火设施、科学的组织火场供水,有效地供应火场供水量,保证向火场不间断供水,是扑救火灾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火场供水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指战员的高度重视,要运用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指导和解决火场供水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掌握火场供水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于火场指挥员尤为重要。

消防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灭火战斗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灭火剂,如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等;而水由于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便于取用、储存、输送,灭火时,具有很强的冷却作用;灭火后对环境无污染,一直是最常用、最实用的灭火剂。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的火灾都是用水扑灭的。因此,火场供水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如何持续不间断地向火场供水这一灭火剂。也就是说,火场供水就是组织必要的人员,采用适当的方法,利用各种消防器材、装备,将水源中的水输送到火灾事故现场,并通过水枪、水炮等射水喷具喷出灭火的作战行动。

火场供水行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搞好消防水源建设、收集掌握消防水源资料、熟悉掌握供水器材装备的供水性能、确定火场供水能力、制定火场供水预案、开展火场供水演练、组织指挥火场供水。

一、目前火场供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火场供水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在夜间、增援队多或地形复杂的火场,火场供水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挥员火场供水意识差,火场力量出现“前重后轻”现象。部分基层指挥员由于灭火心情急切,到达火场后,带领战士勇往直前,只顾前方灭火救援,而忽视了后方的供水,没有人在后方组织供水,等灭火车辆都没水了,才意识到供水问题,给火魔可乘之机,造成救援工作的被动,甚至造成火灾损失的扩大和人员的伤亡。

二是不能充分发挥车辆装备的效能,灭火车投入过多,供水车辆投入不足。部分指挥员对所配备的车辆性能掌握不够,不了解车辆的供水效能,更谈上计算车辆的进攻能力、供水能力、供水方式以及战斗灭火的持续性,单凭感觉、习惯组织出枪、出炮进攻,造成人员、车辆战斗力的大量浪费,常出现进攻的中断。

三是后续车辆扎堆,不易调整调动。当指挥员缺乏供水意识,指挥不当时,出动的车辆全部涌进火场,停靠不科学,易造成车辆扎堆,车辆调动不便。待后方供水车辆车载水用尽,交替供水困难,出现进退两难现象。

四是责任区情况不熟,导致开展供水工作困难。在较大火场或夜间,责任区中队人员对辖区情况不熟,不能较快较合理的完成好供水任务,常出现利用水源时舍近求远,致使人员装备资源的大量浪费。

五是水源使用不合理。水源使用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使用消防火栓时,多部消防车同时共用同一供水网,超过了管网的供水能力,造成管网供水中断现象;第二种情况是市政水源和单位内部水源使用不能有机结合,使用水源时偏好于一种水源,而闲置另一种水源,经常出现供水量不足。

二、解决火场供水问题的对策

火场供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必须按其规律认真组织实施,决不能盲目行动,尤其在当前城市用水紧张、水源普遍不足、供水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重视火场供水工作,掌握科学的供水方法,精心组织指挥火场供水就显的格外重要。灭火实践证明,科学地组织指挥火场供水,灭火就主动,成功就有把握;否则就被动,甚至造成战斗失利。做好火场供水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各人员的供水常识,提高各人员的供水意识。我们应该寻找一些典型案例或结合自己遇到的战斗,特别是在火场供水方面做得突出的或失败的案例,开展战评工作,总结成功的供水方法和战术,强化各人员的供水常识,提高各人员的供水意识。

二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供水能力。供水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员的决策,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指挥员要有一定的供水知识。我们基层指挥员应当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以便在执勤工作中更好、更合理的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发挥现有装备器材最大最好的效能。

三是掌握手中武器性能,合理使用器材装备。做好供水决策,只有供水知识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熟悉现有器材装备的技术参数。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现有的器材装备有机的结合起来,科学分配进攻和供水的力量,部署作战的总体方针。

四是加强辖区熟悉及实战演习。要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加强对辖区的熟悉和实战演习。在此过程中应熟悉辖区水源情况、重点单位周边水源分布、水源供水能力情况等,并制定出道路水源图。实战演习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查看车辆停放的位置是否合理。2、查看水带线路的布置是否混乱,是否便于更换水带。3、查看车辆是否发挥了它的最大功效,投入供水的车辆是否存在过多或不足情况。4、查看水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水源的供水能力能否达到火场的需求,实地有无更佳水源。发现不足后,要有针对性地对预案进行完善。

总之,要做好火场供水工作,必须掌握火场供水规律和供水方法及其供水技术,抓好消防水源基础资料建设,认真制订和完善重点单位供水预案,做好“六熟悉”工作,并加强演练。另外,指挥员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火场供水指挥技能和指挥艺术,发挥供水装备的最大效能,为灭火作战提供保障,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供水调研报告 篇5

江北水厂生产能力经扩建改造后虽已达到5万m3/d,但管网建设未能同步进行。由于原管网建设缺乏统

一、科学、严密规划,现有118km的管网多是逐年小步走“见效快”形成的小口径管网,且大部分呈树枝状分布。近年供水量一增大,瓶颈问题就显现出来。尽管出厂水压力为,但至管网末端已锐减至,甚至更低。这主要表现在管网末端的南坝片区、后河桥片区、高位区龙泉片区和回风片区。

3、高位调节水池损坏,直接影响压力调控。

供水区域多分布在离水厂较远的中下游地段,为使出厂水输水干管较均匀地向城内输水,在靠近江北水厂的白云台建有砖砌结构的高位调节水池两个,总容积3500 m3,除调蓄水量外,主要功能是起稳压作用。由于北二环开发建设,水池周围山体截脚和放炮施工作业等影响,致使1号水池(20xx m3,)已开裂无法修复,仅剩2号水池在低水位状态下维持工作,使之调蓄和稳压作用大大减弱。管网水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高峰供水时压力波动尤为突出。目前城区不仅出现高地段、高区位、高楼层欠压缺水,甚至出现了低区供水压力不够现象,如南坝片区、北门片区和后河小区。

4、新建住宅小区供水后遗症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一片片居民小区商品住宅群,大多数是7-12层的小高层建筑。但供水水压问题从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交付使用,均无楼院供水加压设施。靠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是否能直供到顶,开发商似乎从未怀疑过。而实际上,小区室内室外给水系统不完善,供水设施不配套,交房后供水问题层出不穷,高层位住户反映热水器打不开,厕所排便冲不走的欠压问题严重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水一通,供用水双方矛盾加剧。

5、一户一表供水方式改变后,所需服务水头增大。

实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以后,多采用首层集中分户,各户分设单根小口径(dn

20)主管入户的供水方式,较之以往每户有多根大口径(dn40或dn50 )主管分别进入厨、厕、卫的供水方式,管径变小,管线增长,阀门和附件增多,使管道阻力损失成倍增加,对配水管网上的用户接管点处的服务水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所提到的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相当于将水送至6层建筑物所需的最小水头,而实际上六层住宅“一户一表”所需水头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分户表后,不少用户反映水压不足。

二、供水压力不足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近远结合,科学规划。

为实现中等城市供水目标,按照新的总规修编要求,20xx年,圣泉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供水设计院完成了20xx年城市供水专业规划。拟建成多水源、大环网、分区分压城 市供水系统。

2、加大投入,加快管网配套建设和高压区位供水加压站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管网水压。

现已完成城市给水管网改造规划、可研及一期工程的初设评审。一期管网改造(低压)工程已进入第一标段的施工阶段,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6610万元完成一期管网改造项目,使供水管网现状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为二期建设、近远结合打好基础。二期工程主要解决城市高区位加压供水问题。目前正积极筹备加压站选址、完善用地手续等供水加压站建设前期工作。

3、增加变频恒压装置和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

为弥补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功能不足,江北水厂在送水泵房增设了变频恒压装置,对稳定出厂水压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远端管网压力调节作用不大。为此,积极组织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高位调节水池功能恢复后与变频恒压相结合,实现近、远端水压综合调控。

4、积极协助用户,在搞好“一表一户”工程的同时,大力推行楼院二次加压设施建设。

城市供水是一个从水源取水头到用户水龙头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供好水,仅靠供水公司一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解决高楼水压不足问题,就更离不开开发商、业主和用户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认为,从现状看,推行楼院和小区二次加压供水是解决高楼水压不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从长远看,也是最可靠最根本的办法。因为二十多年供水事业走过来的历程随时提醒我们,供需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供需矛盾是存在的,只是迟来与早来的问题。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好楼院的住宅小区的加压供水设施,供用双方始终会受到水压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夏季和供水高峰时期。在推行二次加压工作中,为做到有章可循,明确供用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应严格遵循和依照国家有关城市供水和建筑给水的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即国家和四川省供水条例,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川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宅供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等要求“城市公共管网供水水头必须达到28米,多层住宅6楼以下采用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高层7-12楼实行加压供水”。这些均是协调供用水双方关系,确保加压工程质量的可靠依据。为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城市发展出发,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督促有关规划、设计、开发、施工及物业管理等单位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共同推动二次加压措施顺利实施,使之落到实处,从而解决好当前全城人民用水的迫切需要。

供水调研报告 篇6

一、基本情况

运河上的水库及八座枢纽拦河闸,是运河流域内具有防洪和兴利供水功能的重要水利工程。工程自建成以来,为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于该流域地处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全流域人均和每公倾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440立方米和4500立方米,均为全国平均水资源量的1/6,水资源短缺状况十分严重。同时流域内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差异大,加之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使得有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据调查,河系下游的沧州市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亿立方米,而实际需水量为亿立方米,缺水量为亿立方米,供需比为%。上游的、两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4和1/7。其中,沧州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已形成严重的地下漏斗。xx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也达到了117%,已属明显过度开发状态。

二、供水及管理工作现状现状

(一)水库供水

水库位于漳河中上游,地处xx省xx县与xx省xx县的交界处,总库容1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承担着、两市的工、农业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任务。供给两市的工、农业水是通过渠道输送的,城市生活是通过有压和无压管道输送的,其供水管理是由xx局所属的水库管理局负责。据统计:水库平均每年供给、两市的总水量为2亿立方米左右。

(二)拦河闸供水

运河上具有供水功能的7座拦河闸,均在流域中下游的卫运河和漳卫新河上。这些工程每年拦蓄上游来水,给山东、两省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其供水管理单位为xx局所属的水闸管理局。由于两岸引水口均由地方水利部门管理,给供水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水费收取率不足30%。近几年,上游来水较少,还经常出现河道干枯的状况,年均供水量也仅在亿立方米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本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但由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下水无序开采,地表水得不到合理利用。

水库承担着、两城市的工农业及城市生活供水任务。据调查,、两市而均属资源型缺水地区,年每总的用水量分别为17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而水库作为这两市最大的水源地平均年供水量不足2亿立方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费征收执行标准低,如:、两省制定的地下水资源费标准均为30分/立方米,而xx市实际执行的标准为:工业用水15分/立方米,自来水公司用水6分/立方米;xx市实际执行的标准为:工业用水20分/立方米,蜂蜂煤矿、自来水公司等企业采取承包用水的方式折合标准不足10分/立方米。致使地下水资源费超采现象严重,深水层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据统计,、两市地下水的开采量约占两市总用水量的80%和50%。

(二)水价落实难、水费收取难。

水价落实难、水费收取难,是水利工程供水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流域机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调整与地方水利、城市供水价格的调整不同步,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形成利益挤占致使水价政策落实难。二是用水户水商品的意识不强,水费收取过程中人为协调、所在地方政府部门干预因素过大,致使水费收取难。三是供水管理单位依法供水意识不强。合同供水制度执行不严、合同不规范、缺乏约束力,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不强,无法支持所拖欠款的追缴。四是河道引水口不属供水部门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加上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计量设施不完善,致使供水工作无法实现按量供水、按价收费。

(三)单一水价制度,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我局所辖水利工程供水实行的水价制度均为单一水加制度。这种水价制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将调整水价水平与改革水价计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未能体现水利工程供水特点和水资源的稀缺程度,这样不仅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甚至有些年份供水单位连基本的运行管理费都得不到保障。二是不利于建立“优先利用地表水、积极引用过境水、限制开采地下水、鼓励利用再生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用水次序;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大计划,小用水”或“小计划,大用水”的局面。供水单位为了满足用水户需求计划,供水工程必须蓄存足够的水量,若在汛前不能按计划供出,为保安全只有弃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调配和使用。四是不利于促进节约用水。虽然水价是刺激用水效率、克服浪费的最有效和最敏感的措施,但是,由于单一水价缺乏“活性”,在水价偏低时,势必造成水源地周遍地区浪费现象严重,下游缺水又无水可供的局面。五是缺少制约手段,不利于水费的收取,供水单位的基本运行费无法保障。同时也不利于用水户节水意识的提高。

四、做好供水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深刻理解做好供水管理工作,对壮大xx局经济实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动脉,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做好供水管理工作,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好供水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部、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与时俱进,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推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安全高效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把保护和修复运河生态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水利工程供水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供水管理的新模式。

要使运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供水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以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需求,提高水库蓄供水能力和调节作用,供水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计量设施完备,市场信息畅通、高效统一供水管理模式,形成运河流域“大供水”格局。

(三)深入开展科学水价制度的研究,建立有利于合理配置的供水价格体系。

加快水价改革的步伐,深入开展科学水价制度的研究,在流域逐步推行包括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两部制水价,城镇居民生活供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生产用水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再作用,促进节约用水和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内的科学的水价制度。

供水调研报告 篇7

按照市人大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十四届人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城乡居民供水工作情况的的专项工作报告。依据监督法的相关规定,市人大会组成以副主任王琨为组长,部分农牧委委员、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开展了调研工作,并于7 月22日至7月24日实地察看了我市城区及土右旗、固阳县供水企业及居民供水点情况,集中听取了市政府和达茂旗、固阳县、土右旗、青山区、九原区、东河区、石拐区政府的工作汇报,并与市水务局、发改委、城乡建委、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市人大会副主任乌恩孟和、白志强参加了实地调研活动,副市长任福陪同实地调研并参加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饮水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多年来,市政府和水务部门始终把城乡居民供水作为一项重大基本民生工程来抓,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健康水工程推进步伐逐年加快,农牧民安全饮水基本得到解决,城乡居民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城市居民供水情况

我市城市供水系统包括城市公共(自来水)供水系统、包钢供水系统、分散自备水源系统、健康水供水系统。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健康水供水系统。目前,全市共有4座净水厂(黄河水源总厂、磴口净水厂、阿尔丁净水厂、黄河净水厂),5座加压站(昆区加压站、青山加压站、东河河东加压站、井坪加压站、九原加压站),输配水管线1530公里,日供水能力91万吨。供水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占82%、地下水占15%、水库水占3%。目前,城市供水担负着 万户企事业单位及176万城市居民的供水任务。20xx—20xx年,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平均日供水量在36—42万吨之间,最高日供水量达 万吨。

20xx年,市政府决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实施健康水工程。截至20xx年底,覆盖人口万人。其中:管道直饮水占覆盖人口总数的%,健康水屋、现制现售水占覆盖人口总数的%。我市成为国内首个基本实现分质供水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

(二)农村居民供水情况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市共建成农牧区集中供水工程1524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12处,其余均为小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万吨,受益人口万,农牧区自来水率达98%。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

20xx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包头市供水条例》、《包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包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关于城市生活分质供水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包头市城市生活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政府规章。

2、水源地建设保护步伐加快

20xx年,实施了画匠营子水源地二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40万吨,其中工业用水20万吨,生活用水20万吨。工业用水系统于20xx年投入运行,生活用水系统将于20xx年形成供水能力。磴口净水厂20xx年实施了改扩建工程,日供水能力由5万吨增至8万吨,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完善了水源地保护制度,编制了应急预案,对划定的保护区设置了围栏、界桩、标识。20xx年,市政府决定封停工业用地下水井,今明两年封停200眼,目前已完成封停59眼,力争到20xx年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占工业用水量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减少地下水年开采量1500万吨。

3、供水设施及管网改造建设加强

20xx年以来,投资近5亿元,铺设输配水管道公里,完成了36个老旧小区和11条道路供水管线的改造,完成了画匠营子二水厂到神华煤制烯烃项目的管网建设。年内计划投资4亿元,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线100公里,完成20条道路供水管线改造和北梁棚改工程供水建设任务。从20xx年开始建设的青山装备园区、职教园区等北部区城乡供水工程,计划投资亿元,供水人口30万,设计日供水能力10万吨,年底可建成运行。

4、水质监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市公共供水,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77个水质采样点,14个水质在线实时监测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据统计,20xx年以来,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为%,健康水合格率达到96%以上,均达到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规定的95%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的水平,20xx年市政府决定组建包头市水质检测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实验室,将承担起全市城乡供水水质监测监管的职能,工程将于年底投入运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质污染事件和地下水超采,对安全供水形成风险

以黄河水为水源的供水系统,近年来上游水质污染事件频发,仅去年以来先后发生了来自宁夏、巴彦淖尔市三次大的水源污染事件。虽然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保障了正常供水,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过分靠近取水口造成的历史欠账成为黄河水源污染的隐患,对安全供水形成风险。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系统,山北地区由于工农业用水的长期超采,自70年代末地下水以每年—米的速度下降,近年来,城镇供水、部分村庄供水在用水高峰季节出现取水困难,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供水点,多为老幼群体,人畜饮水困难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多数工矿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造成单元水系污染,对周边居民安全供水构成威胁。

(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严重滞后

城区内35%左右的管网已超期运行,统计为需要进行管网改造的老旧小区有500多个。近年来各级政府作了一定的努力,先后改造完成了36个小区,但改造的进度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由于管网老化,部分小区水压不足,住宅楼五六层居民供水没有保障;跑冒滴漏损失浪费严重,供水产差率达到近20%;管网的渗漏,造成了一些小区的地面沉陷,也对住宅安全构成影响;管网维护压力大,供水部门疲于应对。

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开始建设,20xx年之前的工程项目,已达到和超出了20xx年的设计使用年限。近年来,国家补助建设的饮水工程项目,主要解决未覆盖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城镇和农村牧区的老旧管网改造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牧区新一轮的安全饮水困难开始显现。

(三)供水价格倒挂,供水企业经营困难

20xx年,城市供水实施了“厂网分离、制配分离”的体制改革,申银水务承担着制水(水厂部分)环节的经营业务,市供水总公司承担着供配(管网到用户)环节的经营业务。体制改革七年来,居民供水终端水价一直执行每吨元的水价,截至20xx年,据测算供水成本与20xx年相比每吨上涨了元,致使供水价格与成本长时间倒挂,供水企业经营困难。截至20xx年,市供水总公司累计亏损亿元。

土右、固阳、达茂三个旗县的城镇供水公司和万人以上的乡村供水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员工工资在800—1200元之间。小型单村集中供水点,经营的模式多样,普遍只收取电费和管护人员工资,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新等费用没有积累。

(四)水质监管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城市供水系统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较为规范的监测规程和技术标准,但在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监测过程公开透明程度不够,检测结果在服务人口中的知晓率不高,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待进一步强化。

乡村供水系统,由于点多面广,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多数不具备水质检测条件,政府委托给当地卫生部门检测,但监管工作不到位,普遍存在用户凭视觉、嗅觉、味觉判断水质的问题,一些地区用户对水质安全反响比较大。

(五)二次供水有待依法加强管理和完善配套政策

随着我市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与之相配套的二次供水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供水设施安装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要求,造成供水管网压力不足,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供水;部分二次供水点供水设施长期不进行清洗、消毒,卫生条件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经营主体多元,管理人员多数没有进行上岗培训,有待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六)磴口净水厂升级改造有待加强快进度

20xx年,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对未达标的水厂升级改造给予5年的宽限期,我市申银水务磴口净水厂升级改造应在20xx年7月1日前达到新的供水标准,但目前尚未投入运行,有待加快进度。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供水安全系统建设,严格执行水资源保护的“三条红线”

完善黄河水源地应急预案,建立与自治区和上游地区水务、环保等部门的联席会商制度,及时处置和应对各种水污染事件。加快健康水工程的普及步伐,在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目标的同时,把健康水工程提升到应对水危机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新建楼宇要实现管道分质供水;已建居民小区加快普及进程;城镇和农牧区要把分质供水提到重要日程,开展调查研究。

沿山富水地区,每年农业灌溉采用大量优质地下水,要开展用黄河水置换灌溉用地下水的可行性研究。

山北地区,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水资源保护的“三条红线”,以控制地下水水位下降和防治水污染为目标,工业逐步实现禁采地下水,农业控制用水总量,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在保障山北地区居民安全用水的同时,逐步把山北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的战略储备水源地。

各级政府要将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将城乡建设与规划工作同水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水源的安全与保护。

(二)加快老旧管网改造进度

开展全市供水管网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老旧管网运行的现状。按照改造进度服从于保障安全供水需要的原则,制定全市分年度改造计划。在关注城区、重点地区改造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农牧区和贫困地区等弱势群体的供水安全。管网改造工作,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合理安排各级财政资金预算。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全力做好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道路改造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尽力减少“拉锁”工程。

(三)建立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对供水企业的指导服务

根据我市城乡供水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建立我市供水价格调整机制,适时对供水成本变化作出水价调整反应。一是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在已做一定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快工作进度。健康水、城镇供水和乡村供水点的水价调整,要提到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的重要日程,积极开展前期调研准备工作。二是开展对全市供水企业和供水点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帮助存在亏损的企业化解债务,合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三是总结乡村先进供水点的管理经验,加大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加强对乡村供水工作的指导服务。

(四)提高居民水龙头水质检测的覆盖面和居民对水质检测结果的知情权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水质监测制度和强化执行力的基础上,按照供水单元、供水小区,扩大对终端水龙头水质监测的覆盖面,合理增加监测频次,对水质检测结果,约请专家评估分析,并将评估分析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告。通过终端水质监测结果的公示,推动各级政府解决供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倒逼供水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视察供水企业,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供水企业和政府监管的信任度。要全面加强对乡村居民供水水质的监管,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水质监测要实现全覆盖。

(五)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二次供水管理的配套政策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规范二次供水工作。借鉴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六)加快磴口净水厂升级改造步伐

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加快磴口净水厂的升级改造进度。

35 3954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