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优秀9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1

为做好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根据《江西省农民培训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通过高位推动、专业带动、项目拉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现将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目标8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500人,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服务型300人,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情况,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为水稻产业220人,畜牧专业80人,果蔬专业xx0人,莲籽产业50人,专业技能型300人。截止目前为止,已培训生产经营型500人(含现代青年农场主),专业技能型300人,共计培训新型农民800人。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为了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我县成立了四个领导班子,一是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莲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业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送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归纳修改后报请县政府审核通过,以县政府名义行文,为了把培训资金用实用好,县农业局对培训资金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报请县政府批复,各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批复执行,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各涉农部门和各乡镇全年工作考核内容之一。二是形成了以莲花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其它农技推广机构参与的多元培训体系,负责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与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三是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办牵头,各部门参与,并由县政府办以文件形式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推进工作,制定扶持政策。四是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小组,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共同参与,负责制定职业农民认定标准、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和动态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二)确立培育目标,界定培育对象。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围绕我县房前屋后栽种“摇钱树”精准扶贫工程,我们确定从水稻、果树蔬菜园艺、莲产业、生猪家禽养殖为主导产业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县分管领导和农业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调研,经村、乡、县三级审定,从现有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成员,有志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的返乡创业农民中遴选了1000余个,年龄55岁以下的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分类型、分专业造册登记。

(三)建立培育体系,制定培训规范。一是构建培训体系,建立了以县农广校为主,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县产业办、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辅的多元化培训体系。二是建立本县师资库,聘请具有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县、乡级技术员,农业系统已退休仍从事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员、乡土人才,以及省市专家作为师资力量。三是遴选实训基地,各个培训机构遴选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为实训基地,报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实行挂牌管理。四是合理安排培训专业,培训机构根据承担培训专业以及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征订教材,选择培训地点,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培训。

(四)立足农业产业,开展农民培育。根据确立的主导产业,我县分专业、分类型开展培训,在目前开展的培训中,根据农民教育特点,采取畜牧养殖在县城集中办学,种植业以乡镇片区就近培训的形式。培训采取120个学时制,其中理论教学约50个学时,实践操作约占50个学时,异地参观交流20个学时。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县聘请江西农大、省、市农业科研院所“一校两院”的教授专家强化理论教学,实行省、市、县三级教师联动,以理论讲座,实践操作,田间学校、观摩交流会等形式开展,进行分段式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关键核心是抓住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让他们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过去的阳光工程培训,初步解决了农民生产发展掌握的`一些技能和操作,而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这些人中的进一步提升,在培训中创新方式,注重实效,根据不同的特点,分时、分段将课堂办到田头、基地,为了更好地发展新的经营主体,我县根据不同的产业,聘请县内创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和基地进行案例培训教育,让身边的人培训身边人,这种田间课堂和案例教育的培训模式效果显著又深受学员喜爱,培训内容全面兼顾,突出特色,既注重传统产业的知识更新,更注重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知识推广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新兴的果树、葡萄、莲产业知识的培训,因此培训中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造就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不仅在理论实践上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而且让他们从事有保障,有勇气致力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型职业队伍。为此,我县出台了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县财政拿出20xx余万元资金,给予倾斜扶持。在每期培训开班仪式上县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为培育对象转变观念和创业成长作指导。在教育培训中,除了根据学员的特点就近就地培训外,同时还选派一定学员参加省级开展的素质提升教育,开阔学员的视野。为了加强学员的后续教育以及服务指导,县农业局建设多渠道信息网络平台,开设信息网络应用教育,为种养大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让新型职业农民与专家对话,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掌握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局根据上级要求,在接到通知后,对20xx年度后续培训的县畜牧局、农机局21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进行了艾滋病管理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强化组织,精心准备。我局应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少平主任担任讲课老师,在培训前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注意了理论政策和实效性,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二是明确目的,突出重点。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是为了使全县的艾滋病报告管理以及突发事情处置上一个新台阶,考虑了农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为学员发放了防治知识资料,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

(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培训效果。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跟踪服务制度,监管制度,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人才的对接与交流,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落实,县监督考核小组加强培训过程中的监管,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效果,进行严格抽查考核,在培训中,县农业局邀请了县纪委、县财政局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确保实施培训效果。

(六)进行对口帮扶,确保服务到位。实行对口培育制度,从县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莲产业局的各股室站中,遴选技术干部负责对800个培育对象进行对口培育,其中农业局30名技术干部对220个从事水稻生产和200个蔬菜园艺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培育指导,每人负责10户;畜牧局5名技术干部负责对80个从事养猪业的培育对象进行点对点培育,每人负责16户,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信息反馈、跟踪服务和有关协调服务工作。

三、培训效果

提高了农业农村的吸引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会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有一个体面的职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如琴亭镇斜田村的周华桂,农广校第四期果蔬专业学员,走出校门后,返乡在家承包了100多亩水田,从事水稻生产、蔬菜种植、甘蔗等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屋后山场又建起了生猪养殖场,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从事农业生产派不上用场,要想扎根农村,不能重复父辈的经历,必须不断汲取农业科学知识,他在接受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时而摘录笔记,特别是授课老师讲到的细节问题,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对他来讲,虽然是细小问题,这些是老师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经过培训的新型农民,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全县新增经营主体300多个,带动了1000多余户农户从事新型农业产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发展进程中,农民热切欢迎他们带来的先进实用的经营知识和科学技术,

四、存在问题

(一)农民自主学习意思不强,参训学员都有一定生产规模,学员既要安排生产上的事情,一边又要坚持参加培训,在培训中有一些迟到现象,少数学员学习观念模糊,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

(二)师资结构薄弱。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更需要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企业策划,而这些师资的力量不足,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三)素质提升培训学员难以满足。由于培训院校每期只需派5人参加,而本地的学员只有在开展的培训期次中推荐,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难以确定,在培训时间与培训院校不能重合,加之农民从事生产的特殊性,难以满足参加省级组织培训的名额。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2

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20xx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总结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20xx年设置畜禽养殖、高山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四个专业进行培训,我区已全面完成138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35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xx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xx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xx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二、选定培训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三、工作开展情况

现代青年农场主按照“20xx年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调训计划”第一次培训开班通知、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20xx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市级培训开班的函》(乐农科院20xx〕21号)进行参训,并及时划拨培训资金。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开设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135人的培训,培育对象的确定采用农民自愿申请、乡镇推荐、区农业局审核的方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培训质量,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实行“农学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培训时间共10天,其中理论教学时间占50%,实训、见习时间占30%,座谈、讨论和培训考试考核占20%,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班时,邀请了分管农业的区委常委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培训中,对科学看待转基因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在电视台、区新闻上对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微信群,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安排合理,对指导生产实践作用巨大;学员认为培训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营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是一次“务实”的培训,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他们开展今后的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业局安排专职人员全程参与培训的监管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专家联系职业农民制度,并结合产业发展对学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和跟踪服务。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标准,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

四、存在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与农民素质偏低不相适应。

二是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三是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教差,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理论培训结束后,为了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在20xx年春季生产中,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每人给予1000元物化补助,农业局协助培训结构在下一步的跟踪服务中,做好技术指导。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追赶、跨越和跃升三大任务并存,我们要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利用多种渠道大力推进区农业产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3

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畜牧)培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7]30号)文件精神和区农业局《襄阳市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文件通知,以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畜牧增效、养殖户增收、农业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培育工作任务

根据省、区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我区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制定了培育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择优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有序推进新兴职业农民培育。我区20xx年培育目标任务为专业技能型畜禽繁殖员110人,两个班,分别为肉牛培育班50人,生猪培育班60人。

二、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库

1、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抓好抓落实,我局认真遴选,组建学员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到养殖企业、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并在自愿申报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情况登记注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共登记入库的人员达230人,然后再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库中,建立学员档案。在培训时,依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重点遴选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参训,将有意愿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先纳入培训范畴,从而避免了新学员在注册时登录不上系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学员重复参加培训的问题。

2、坚持农民自主申报和基层主管部门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别培育对象。登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实名注册,在线报名。培育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年农业服务收入4万元以上,包括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等。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只享受一次同类培训。

三、进行“土洋”搭配,组建培育师资库

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组建有师资库。为充实师资团队,我们不仅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还将本地有较强生产经营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土专家”充实到师资队伍中,进入我区师资库的专家教授有25人。例如周健,华农毕业,原正大畜牧公司副总,主抓生猪生产,现在自主创业,是生猪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毛喜,喜旺旺公司总经理,在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杨万坤,金牛公司老总,与牛打交道有30多年,是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安排,从师资库中选择专家以多种方式进行授课、答疑,从而最大程度的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实用的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水平。

四、认真开展培训,打造精品课堂,做好实训

1、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和学员工学矛盾,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开展小班教学,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一班一档”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展开培训。培训理论授课时间为50%,实训、见习时间为30%,研讨、交流、考核时间为20%左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填报实训基地库,确保每个产业、每个岗位有实习基地,每个培育对象能实践、会操作。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2、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畜牧养殖特点的培训教材。

3、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培训内容,从师资库中选聘优秀老师,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有目的地提前备课。在培训时,合理设置课程,不仅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更多的是要加强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还积极推广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学习各地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典型案例,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有目的性的选好实训基地,做好实训。我区共建有实训地8个,例如生猪培训,我们选择喜旺旺公司;肉牛培训,选择金牛公司;蛋鸡培训,选择圣迪乐公司。我们选择的这些公司,都是在我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对学员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在观摩时,我们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解决学员提出的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实训基地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把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融汇贯通,学为所用,将实训基地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养殖中去。

5、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分享交流经验。

五、解疑答惑,搭建远程服务平台

为更好的巩固培育效果,为学员提供一个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建有襄州区畜牧技术培训QQ群3个、微信群3个,邀请所有师资团队老师及参加培育的学员全部参与其中。通过QQ群、微信群,学员们可以进行价格信息、原料采购、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与专家进行远程视频,随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六、加强培育监管,做好后期跟踪服务

每一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要针对每期参加培育的学员制定后期跟踪服务方案,印有跟踪服务纪录本,保证每位学员我们每年上门服务2次,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老师到学员家中进行回访,发放技术资料,了解学员实际情况、生产遇到的问题,针对了解的情况制定解决办法。如果遇到需要紧急情况,我们也会邀请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只要勇于创新,一切从养殖户出发,扎实工作就能得到养殖户的理解和配合。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4

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畜牧)培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7]30号)文件精神和区农业局《襄阳市襄州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襄农文[20xx]67号)的文件通知,以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畜牧增效、养殖户增收、农业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培育工作任务

根据省、区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我区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制定了培育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择优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有序推进新兴职业农民培育。我区20xx年培育目标任务为专业技能型畜禽繁殖员110人,两个班,分别为肉牛培育班50人,生猪培育班60人。

二、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库

1、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抓好抓落实,我局认真遴选,组建学员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到养殖企业、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并在自愿申报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情况登记注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共登记入库的人员达230人,然后再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库中,建立学员档案。在培训时,依据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从实用人才信息库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重点遴选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参训,将有意愿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先纳入培训范畴,从而避免了新学员在注册时登录不上系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学员重复参加培训的问题。

2、坚持农民自主申报和基层主管部门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别培育对象。登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实名注册,在线报名。培育对象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年农业服务收入4万元以上,包括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等。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只享受一次同类培训。

三、进行“土洋”搭配,组建培育师资库

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组建有师资库。为充实师资团队,我们不仅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还将本地有较强生产经营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土专家”充实到师资队伍中,进入我区师资库的专家教授有25人。例如周健,华农毕业,原正大畜牧公司副总,主抓生猪生产,现在自主创业,是生猪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毛喜,喜旺旺公司总经理,在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杨万坤,金牛公司老总,与牛打交道有30多年,是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方面的“土专家”。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安排,从师资库中选择专家以多种方式进行授课、答疑,从而最大程度的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实用的专业知识,提高养殖水平。

四、认真开展培训,打造精品课堂,做好实训

1、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时季节和学员工学矛盾,采取“分段式,重实训,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开展小班教学,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一班一档”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展开培训。培训理论授课时间为50%,实训、见习时间为30%,研讨、交流、考核时间为20%左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填报实训基地库,确保每个产业、每个岗位有实习基地,每个培育对象能实践、会操作。利用云上智农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2、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畜牧养殖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1、《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2、《农民智能手机应用手册》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4、《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教育与礼仪》、5《高效养牛技术》6、《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00余本,制作教学课件8个,印发讲义400份,印发资料20__余份。

3、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培训内容,从师资库中选聘优秀老师,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方便老师有目的地提前备课。在培训时,合理设置课程,不仅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更多的是要加强创业理念、经营管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外,还积极推广体验式、案例式教学,学习各地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典型案例,并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有目的性的选好实训基地,做好实训。我区共建有实训地8个,例如生猪培训,我们选择喜旺旺公司;肉牛培训,选择金牛公司;蛋鸡培训,选择圣迪乐公司。我们选择的这些公司,都是在我区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对学员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在观摩时,我们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互动交流,以便解决学员提出的养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在实训基地观摩学习,让学员们把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融汇贯通,学为所用,将实训基地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养殖中去。

5、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分享交流经验。

五、解疑答惑,搭建远程服务平台

为更好的巩固培育效果,为学员提供一个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建有襄州区畜牧技术培训QQ群3个、微信群3个,邀请所有师资团队老师及参加培育的学员全部参与其中。通过QQ群、微信群,学员们可以进行价格信息、原料采购、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与专家进行远程视频,随时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六、加强培育监管,做好后期跟踪服务

每一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要针对每期参加培育的学员制定后期跟踪服务方案,印有跟踪服务纪录本,保证每位学员我们每年上门服务2次,同时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老师到学员家中进行回访,发放技术资料,了解学员实际情况、生产遇到的问题,针对了解的情况制定解决办法。如果遇到需要紧急情况,我们也会邀请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只要勇于创新,一切从养殖户出发,扎实工作就能得到养殖户的理解和配合。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5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85人,其中: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培训任务为40人,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任务为45人,我校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于20xx年12月25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业培训处处长任副组长,职业培训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科研处、财会管理处、高教鉴定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学校职业培训处。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游仙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完善培训管理办法,着力打造绵阳旅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3、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我校10月份在游仙区逐乡逐村地开展规模经营职业农民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游仙区境内从事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规模经营职业农民信息库,以此作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择优推荐参加游仙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建立师资人才库。在充分发挥我校涉农教师作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以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本地乡土人才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涉及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主、农村经济管理、农家旅游服务员、植保等近十个专业领域。

5、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根据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教学课程。生产经营型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其中集中课堂培训6天(48学时),实训5天(40学时),交流参观4天(32学时)。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7天,其中集中理论教学3天(24学时),实践教学及参观交流考察4天(32学时)。把一些能够代表游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体现游仙区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实训基地,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外出考察学习重点选择到梓潼县许州镇、游仙区太平镇和柏林镇、游仙区万鸿、北川县、安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6、规范培训制度。我校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记录和参训学员电子档案。建立相应的课堂纪律,参加培训的学员能按照培训作息时间,上好每堂课。

7、注重宣传总结。今年是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们及时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报道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成效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务农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通过产业趋势发展、五新技术的培训,掌握了产业动态,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年工作思路

1、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做好来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一批农业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专家进入培训师资库,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优秀师资,确保教师水平。

4、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员制度,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咨询、解难释疑、技术指导服务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知识更新培训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6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四川省20xx年农民培训培育工作的通知》(川农业[20xx]40号)、《游仙区20xx年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85人,其中: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培训任务为40人,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任务为45人,我校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于20xx年12月25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业培训处处长任副组长,职业培训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科研处、财会管理处、高教鉴定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学校职业培训处。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游仙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完善培训管理办法,着力打造绵阳旅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3、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我校10月份在游仙区逐乡逐村地开展规模经营职业农民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游仙区境内从事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规模经营职业农民信息库,以此作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择优推荐参加游仙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建立师资人才库。在充分发挥我校涉农教师作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以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本地乡土人才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涉及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主、农村经济管理、农家旅游服务员、植保等近十个专业领域。

5、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根据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教学课程。生产经营型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其中集中课堂培训6天(48学时),实训5天(40学时),交流参观4天(32学时)。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7天,其中集中理论教学3天(24学时),实践教学及参观交流考察4天(32学时)。把一些能够代表游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体现游仙区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实训基地,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外出考察学习重点选择到梓潼县许州镇、游仙区太平镇和柏林镇、游仙区万鸿、北川县、安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6、规范培训制度。我校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记录和参训学员电子档案。建立相应的课堂纪律,参加培训的学员能按照培训作息时间,上好每堂课。

7、注重宣传总结。今年是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们及时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报道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成效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务农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通过产业趋势发展、五新技术的培训,掌握了产业动态,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年工作思路

1、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做好来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一批农业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专家进入培训师资库,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优秀师资,确保教师水平。

4、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员制度,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咨询、解难释疑、技术指导服务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知识更新培训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7

一、制定工作方案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xx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xx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xx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二、选定培训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三、工作开展情况

现代青年农场主按照“20xx年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调训计划”第一次培训开班通知、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于20xx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市级培训开班的函》(乐农科院20xx〕21号)进行参训,并及时划拨培训资金。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开设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135人的培训,培育对象的确定采用农民自愿申请、乡镇推荐、区农业局审核的方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培训质量,采用集中培训的模式,实行“农学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培训时间共10天,其中理论教学时间占50%,实训、见习时间占30%,座谈、讨论和培训考试考核占20%,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在开班时,邀请了分管农业的区委常委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培训中,对科学看待转基因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在电视台、区新闻上对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微信群,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参训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工作授课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课程安排合理,对指导生产实践作用巨大;学员认为培训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营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是一次“务实”的培训,也是一次“接地气”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产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他们开展今后的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农业局安排专职人员全程参与培训的监管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为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专家联系职业农民制度,并结合产业发展对学员开展了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和跟踪服务。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标准,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

四、存在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与农民素质偏低不相适应。

二是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三是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教差,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理论培训结束后,为了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在20xx年春季生产中,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每人给予1000元物化补助,农业局协助培训结构在下一步的跟踪服务中,做好技术指导。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追赶、跨越和跃升三大任务并存,我们要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利用多种渠道大力推进区农业产业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8

根据《20xx年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XX县畜牧兽医局积极宣传培训政策,组织了全县相关畜禽养殖场(户)业主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一、完成情况

20xx年下达XX县新型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培训人数为120人,按时要求于20xx年3月份以前完成。我局于20xx年3月18日至3月23日举办了“猪禽养殖培训”,培训人员70人。3月25日至3月30日举办了“牛羊养殖培训”,培训人员57人。2期共计培训127人,参加“云上智农”好评率达到90%。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责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畜牧中心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培训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王建华副局长总负责,局机关在培训服务、教师协调、教室配置等方面全力配合和支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实施授课培训,乡镇中心负责招生和后期跟踪服务,做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2、创新方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猪养殖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这几年我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产业。我们在教师聘请中采取“请名师、筑基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授课,今年聘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金尔光、宋忠旭、郭万正等专家学者授课,并把专家请到部分养殖场,把脉问诊,实地指导。在实践指导上采取分片包联,分区指导,按期上门,定期回访的形式,让每一位学员学能应用,学有所用。

3、丰富教学。我们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期初计划,完全按照“五三二模式”,即理论授课时间50%,实训、见习30%,研讨、考试考核时间20%,培训时间上不缩水。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注重互动教学,并安排学员互相交流,实践中注重养殖专业技能、防疫员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后期跟踪指导上建立了微信群、电话咨询,保证沟通顺畅,互动活跃,不走形式,不摆样子。

4、规范管理。培训按照训前申请、训中监督、结班验收、拨付资金的流程开展,建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禁现金支付,严禁截留挪用。所有报销单据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审核后报账,做到与培训无关的不予支出,预算中没有项目的不予支出,单据少于2人签字证实的不予支出。按照一班一档,拍照片、留痕迹,签字登记,全程收集,装订成册,入档存放,确保后期有据可查。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我县是贫困山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过去从事畜牧养殖大多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养羊喂猪。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实施,把资金、能人都吸引了进来,从门外汉到行业能手,我县已建设40家规模羊场、20个猪场业主都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2、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培训后的学员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圈舍,种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等科学管理上均有提高。在培训期间邀请往期学员现场讲解,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周围传统养殖农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开拓市场,效益明显增加。

3、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养殖场业主自强、自律,遵纪守规意识明显增强,在养殖场的选址规划、粪污利用、档案记载、产品安全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营销,助推了三产融合。

四、存在问题

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利民惠农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认定不够精确。按照培训要求,学员必须用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登录申报,在实际招生中,正在从事养殖的农民大多在50岁以上,没有智能手机,有智能手机的因为年龄较大不会操作,只能培训时先报到,在我们的指导下登录申报,但部分学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录入系统,导致培训台账签到人数远远大于系统录入人员,这部分学员又想参加培训,极大的占用了培训资源。

2、后期认定和扶持政策滞后。按照《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需要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对认定发证的给予政策扶持和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重培训、轻认定,重宣传、轻扶持。国家、省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的政策和资金,影响该项目实施的初衷,不利于持续开展。

五、下一步打算

加强参训学员的遴选工作,完善学员申报程序,并且按照要求做好资金使用和档案整理,认真总结好培训中的经验,挖掘典型,持续推进,为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总结 篇9

根据《20xx年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XX县畜牧兽医局积极宣传培训政策,组织了全县相关畜禽养殖场(户)业主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一、完成情况

20xx年下达XX县新型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培训人数为120人,按时要求于20xx年3月份以前完成。我局于20xx年3月18日至3月23日举办了“猪禽养殖培训”,培训人员70人。3月25日至3月30日举办了“牛羊养殖培训”,培训人员57人。2期共计培训127人,参加“云上智农”好评率达到90%。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责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畜牧中心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培训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王建华副局长总负责,局机关在培训服务、教师协调、教室配置等方面全力配合和支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实施授课培训,乡镇中心负责招生和后期跟踪服务,做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2、创新方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猪养殖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这几年我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产业。我们在教师聘请中采取“请名师、筑基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授课,今年聘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金尔光、宋忠旭、郭万正等专家学者授课,并把专家请到部分养殖场,把脉问诊,实地指导。在实践指导上采取分片包联,分区指导,按期上门,定期回访的形式,让每一位学员学能应用,学有所用。

3、丰富教学。我们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期初计划,完全按照“五三二模式”,即理论授课时间50%,实训、见习30%,研讨、考试考核时间20%,培训时间上不缩水。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注重互动教学,并安排学员互相交流,实践中注重养殖专业技能、防疫员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后期跟踪指导上建立了微信群、电话咨询,保证沟通顺畅,互动活跃,不走形式,不摆样子。

4、规范管理。培训按照训前申请、训中监督、结班验收、拨付资金的流程开展,建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禁现金支付,严禁截留挪用。所有报销单据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审核后报账,做到与培训无关的不予支出,预算中没有项目的不予支出,单据少于2人签字证实的不予支出。按照一班一档,拍照片、留痕迹,签字登记,全程收集,装订成册,入档存放,确保后期有据可查。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我县是贫困山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过去从事畜牧养殖大多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养羊喂猪。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实施,把资金、能人都吸引了进来,从门外汉到行业能手,我县已建设40家规模羊场、20个猪场业主都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2、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培训后的学员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圈舍,种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等科学管理上均有提高。在培训期间邀请往期学员现场讲解,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周围传统养殖农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开拓市场,效益明显增加。

35 3975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