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总结经验案例汇集16篇
绿水青山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成功案例展示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总结经验案例”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汇编
目 录
以补偿护民生底线 2
探索补偿机制共促保护与发展 7
探索"生态银行"现代金融模式 11
探索培育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16
推动"大数据+生态产业"深度融合 21
依托生态创新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27
打造人参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34
去"黑"转"绿"促产业生态化 39
演绎化蛹成蝶新篇章 43
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旅游+"模式 49
打造"山水成景"开创全域旅游新篇章 53
聚焦特色园艺引领发展生态旅游 57
打造生态循环立体农业 62
打好全域有机"生态牌" 67
"两片"叶子助推绿色发展 71
生态治沙促人沙和谐 75
以补偿护民生底线
近年来,我县积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取得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科学选种植被,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世纪中叶,因为天气干旱,河谷风沙肆虐,河谷地下水位高,加上沙滩盐碱地,种植农作物不仅颗粒不饱满,产量效益也上不去。我县一直以来推行退耕还林种植沙棘,实施林草间作、林草共生的新模式,出资给农户购买美国兰草、紫花苜蓿等草种,以群众投劳的方式在沙棘树下种植苜蓿草,确保沙棘树有序生长,一方面提升了生态效益,有效遏制了沙棘树杂乱生长,另一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益,解决了群众牲畜的饲草料供给。经过不断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县自然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2.持续提升生态效益,释放"生态补偿红利"
上下合力,持续夯实巩固生态本底,扩大提升环境容量,
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争取更多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持续反哺"绿水青山"保护。如今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增一降"的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增至%,年风沙天数降为20多天,现有耕地面积约万亩,林地面积约万亩,优良天然草场
面积约70万亩,呈现出大面积荒山和荒滩变为绿树婆娑的美姿。一是做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考核。建立了以生态环境质
量改善为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结果与保护过程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现对县域内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立体监测和综合评价,持续推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能力建设。根据考核结果,每年得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600多万元,并因地制宜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绩效导向,合理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补偿资金落到实处。20xx年,接受中央财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到位资金万元,用于支持脱贫攻坚、保护生态环境及改善民生等,收入功能科目列"1100226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来自:阿拉题库,加入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二是统筹发放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资金。按照《关于20xx年脱贫攻坚统筹整合资金计划的批复》等文件要求,对生态公益岗位"定人、定岗、定责、定酬",明确相关工作职责、任务
目标、监督管理、保障措施和绩效考评等要求,并严格按照自治区规定的生态脱贫岗位政策和低收入群众认定标准精准遴选人员,确定岗位数量。20xx年,落实生态补偿脱贫岗位数4733
个,共计资金万元。截至目前,到位生态补偿脱贫岗位
资金1456万元,统筹中央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用于扶
贫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资金1191万元,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森
林管护补助资金265万元。
三是"生态红利"愈发突显。近几年,"人种树""树养人"和谐共生景象带来的"生态红利"更加显现,通过释放生态红利明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了广大农牧民积极投身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逐步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修复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引导农牧民选种沙棘获取经济效益,每年通过销售沙棘苗木可获利15万元,人均获利2000元;通过沙棘叶和林间苜蓿饲养牛羊,一公顷沙棘林完全可以养活一个羊单位的牲畜,每公顷可增收3000元左右;通过采摘销售沙
棘果,户均可获利3000元;通过销售沙棘木作为建筑材料和制
作沙棘木制品,年销售20万左右,人均增收3000元。
3.衍生发展生态产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万亩沙棘林改善了河谷生态系统,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
源的功能。生态系统的改善,间接提高河谷青稞亩产,催生河谷特色农产品种植。依托沙棘林,人直接从沙棘林中获利颇多,实现了"人种树、树养人、人致富"的良性循环。
培育沙棘苗,合理利用沙棘叶。已有50多年的沙棘种植经
验和万亩的沙棘林种植成果,建成了近1600亩的繁育优质沙棘
种植和苗圃基地,成苗以5元/株的价格,销往墨竹工卡县、日喀则等地区,年获利十几万元。沙棘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牧草。每公顷沙棘林每年可产鲜叶1500~2500公斤,加上林地下面的草类,一公顷沙棘林完全可以养活一个羊单位的牲畜。
开发沙棘果,拓展沙棘木。沙棘林平均亩产25~50kg沙棘果,每千克约60元,年销售量达3万千克,可实现收入180万元。同时,进一步延伸沙棘产业链条,一是建设沙棘果加工厂,开展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收益;二是发展沙棘木建材产业,将沙棘木作为建筑材料供应寺庙和家庭修建庙宇和房屋使用,直径在25cm左右的沙棘木80元/根,年销售达20万左右;三是加工制作沙棘木手工艺品,开办农牧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生产沙棘木产品不仅受当地群众欢迎,还销往拉萨、日喀则等地。
二、经验启示
我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态变资源、资源变财富、财富保生态的良性发展模式,为"沙棘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光秃秃、白茫茫的沙滩,到郁郁葱葱的河谷,沙棘林是从无到有,称得上是"风沙地里长出沙棘林"。从漫天风沙到绿色长廊,从"心"到"景"的过程,是以"沙棘精神"为舵,以"林草间种"、"水源保障"为手段,以"生态红利"为协同,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合二为一,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生态红利"实现需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统一,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统一,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统一,这是生态修复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探索补偿机制共促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湖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主题,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全力呵护一湖碧水,依托生态优势将旅游产业确定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战略水资源保护利用新路径。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着力呵护"绿色宝库",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争取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成为全国首个专门立法保护的湖泊,筹集资金16亿元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新模式,并以铁腕手段,做好"禁、退、治、补"四字功夫,确保了整体水质长期保持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出境水长期保持地表水一类标准,流域生态资产总价值增至亿元。出台了《流域水环境保护考核暂行办法》,通过考核推动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
一步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品牌已然成为一张"绿色名片"和"金字招牌"。
2.开展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筑牢"绿色屏障"
开展流域生态资产评估与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摸清了流域生态家底,对流域存量资源价值、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详细的评估,生态价值评估约为2436亿元。对生态保护与恢复成本价值、发展机会成本价值进行核算,为生态补偿提供补偿依据。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生态补偿目标和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方式,形成了"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方案"。试点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门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设置水质考核断面,依据《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等规定设置断面水质考核标准,国控断面以"每月Ⅰ类、每年预算安排36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实施断面月考核和年均值考核,按"月通报、年兑现"的方式组织实施,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考核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治理项目,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安排部门工作经费等。此外,还根据《环境质量考评办法》的要求,采取专函警示、约谈与媒体曝光、资金项目挂钩、区域限批和督察问责等措施确保湖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落实。
3.释放生态补偿红利,以流域为单元发展生态旅游
通过整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省统筹城乡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等政策,全面实施"旅游+"工程,发展旅游与文化、体育、岷山、农业、康养等五大产业融合,不断发掘新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初步形成了一个核心、五大板块、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功举办了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实现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单一观光型旅游向生态度假旅游转变。深入推进全域旅游,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通过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开发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让农民在获得种养业收益的同时,分享加工流通和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如今野生鱼、坛香菜、冷水鸭、野藤茶等已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
4.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绿色数据谷
借助优质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优势,和电信合作建成大数据中心,获得"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称号。大数据中心以建设"华南绿色数据谷"为目标,以数据存储、处理为核心,努力打造全国、全球最节能绿色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政务云基地和华南绿色数据谷,规划总面积4500亩,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可容纳20万个机架、500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和1000家以上互联网及配套服务企业,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
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税收12亿元。采用冷
水作为服务器散热冷源,可承载20万个机架满负荷运行、实现
年节约用电50亿kwh、折合节约标煤17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552万吨。
二、经验启示
我市用一张"绿色名片",充分挖掘优质生态资源优势,撬动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科学规划,高端定位,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道路,同时,为着力解决"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积极探索并制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生态补偿方面开拓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开展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并出台《流域水环境保护考核暂行办法》,旨在通过考核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全面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保驾护航。
探索"生态银行"现代金融模式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新模式,发行生态环保政府专项债券,开展"两山银行"改革试点,将现代金融的理念、运作模式与以绿水青山为标志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后发县中的先行县。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探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新模式
面对山林资源丰富,但绝大多数村集体实力薄弱,单村单户难以发挥资源优势的现状,20xx年,率先在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利用村集体统管山30%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贷款230万元用于建设当地宰相源乡村旅游基地,
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创收万元,为全县消薄增收打开了新渠道。在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按照"整县整合、抱团发展"思路,整合全县生态公益林资源,以全县402个村生态公益林
补偿收益权集体留存部分作为授信基数,向农商银行质押贷款,成功融资亿元,由政府国有公司统一代管运作融资所得资金,并最终选定投资资金风险低、收益持续有保障的"飞地经济"智谷项目,20xx年该项目带动村集体薄弱增收近4000万元,平均每村增收1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前期融资和村集体消薄增收"两难"问题,真正达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良性转化目的,有效实现村集体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
2.发行生态环保政府专项债券
配水工程实施后,为提升湖水资源环境,确保饮水安全,启动实施包括土地整治复绿、沿湖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工程、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与建设等在内的全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亿元。将预期可实现的水资源转化收益作为偿
还来源,以发行生态环保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筹集到资金10亿元,统筹用于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现了水产品的资源向资金转化,形成从生态资源转化为资金又反作用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探索出水资源这一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方共赢。
3.开展"两山银行"改革试点
20xx年10月,成功列入全省11家县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GEP)核算试点之一,在完成GEP核算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开展"两山银行"改革试点。通过"两山银行"改革试点,把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的收储、专业化的整合、市场化的运作,探索试点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加速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争取实现生态价值的可量化收益和综合化效益,从而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构建专业运营平台。通过查清各类自然资源的类型、边界、面积、数量、质量等,明确所有权主体、划清所有权界线,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实施登记,逐步汇总形成全县自然资源登记数据库。以县级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公司为主,进行产权收储和资源提升、资源测量和动态管理、资源价值评估、资源项目增信、资源打包提升和市场交易、全过程风险控制。通过新建、整合、嫁接等手段,在乡镇、村集体成立县级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公司的子公司、分平台,形成县域生态资产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生态资源的"调查-评估-管控-流转-储备-策划-提升-开发-监管"全过程工作机制。
创新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基于调节服务功能量(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核算结果为依据的总量控制制度,试行重点乡镇
之间调节服务功能量交易,提升县域内政策间、乡镇间的协调性,集聚政策效应,促进绿色发展。强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发证,推进有序流转、规模化经营。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交易。创新绿色消费、科技研发、生态农业等领域的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产品,鼓励开展绿色金融资产证券化。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基金,探索定向扶持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建立企业和自然人的生态信用档案、正负面清单和信用评价机制,将生态信用行为与金融信贷、行政审批、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联动奖惩。
开辟畅通转化通道。建设区域性公用品牌体系,构建覆盖全类别、全产业链产品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利用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气候适宜的生态优势,培育招引环境适应性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精致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生态产品的推广与宣传,推动生态产品全面发展。
健全提效支撑体系。基于周边高速、高铁线路与内部交通网络微循环,打造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建设涵盖生态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提高生态产品生产管理决策水平,赋能生态产品,提高溢价。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前沿生态技术研究等方向,推进"两山"创新型复合人才
培养。建立国际组织、科研机构落户的鼓励引导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知名创新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增强智力赋能。
二、经验启示
我县通过全覆盖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将未来可预期补偿收入转化为眼前的资金收入,以异地发展资本化运作的方式,为村集体可持续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造血";以预期水环境治理产生的优良生态产品预期收益,发行生态环保政府专项债券,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在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基础上,创新探索"两山银行"改革试点,把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的收储。盘活"生态资本"变身"富民资本",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为山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样本。
来自:阿拉题库,加入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探索培育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围绕"乡愁故里、生态桃源"建设目标,突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城市提质、改革创新、民生补短等工作,深化全域生态、全域植绿、全域文化和全域旅游,打造绿色名片,城乡品质与内涵得到持续提升。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筑牢绿色金融转化基础
一是创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确权赋能,确权期限依据承包合同灵活确定,放活林地经营权,我县为非规划林地确权发证,累计颁发非规划林地林权证34本,明晰产权面积
万亩。坚持搭建平台,创新林业产权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多部门职能,设立产权招投标中心,累计办理林权流转581宗、面积万亩,流转总值达1亿多元;建立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成立永绿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林权流转交易、收储、担保等服务,累计完成
林权(林地、林木)赎买万亩。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示范带动工程"和"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发展壮大,累计创建林业专业合作社299家,家庭林场107家,林业、花卉专业协会两家。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实施"一乡一品"工程,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项目318个。
二是创新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资源有效流转机制,破解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累计发放贷款万元,被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同时开展旧村复垦工作,拆除旧房4300栋,实现新增耕地4360亩。
2.探索生态产品"三级市场"改革,推动"绿水青山"转
化
一是建立"一级市场",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
建立"绿色资源"台账,全面盘点清查集体与农户的土地、森林、水等资源性资产,集体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和集体资金等"有形资产",进一步整合民俗技艺、文化品牌等优质"无形资产"。实现确股确权,通过"市场比价+企业估值+政府指导+村民协商"的方式,明确各类生态资源的计价标准,并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可抵押、可融资的生态资产。强化资源管理流
转储备,通过探索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分散到村民的土地承办经营权等生态资源,流转到村集体股份经联社和镇属开发运营公司,形成集中连片优质的资源资产包。谋划生态产品转化项目,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挖掘文化生态价值,创新对优质资产进行策划,建立项目开发储备库。
二是培育"二级市场",推动生态资产向资本转变。积极创新金融制度,率先推出"福村贷"金融产品,针对区域"绿色资源"价值总量,根据集体经济发展预期,开展区域整体授信。引导村镇集体合股联营,以镇政府牵头、联合镇下属的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出资成立生态资源市场化运作主体,整合全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为项目开发融资作担保依据。引导村民抱团参与,鼓励村民以土地、房屋、林地等资源作价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共享发展收益。招商引入外部主体互惠共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与村集体股份经联社进行合股经营,探索构建"企业+集体+村民"多元化合作机制。
三是筹备"三级市场",探索推动资本向股本转化。探索推进"板外"交易市场建设,建设县产权撮合交易平台,及时向社会投资者发布股权转让信息,撮合交易;与海峡产权交易中心合作,推进生态资产证券化和期权化交易。探索生态产品
证券化融资模式,探索村集体优质的资源性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开发绿色发展项目。探索构建生态产品金融组织体系,设立生态产品专营部门,推动金融租赁等中介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3.创新林业金融信贷产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一是创新推出林业金融新产品。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创新林业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开展多部门联合办公,为林权交易无偿提供服务。建立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成立永绿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林权流转交易、收储、担保等服务,率先出台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暂行规定》,完善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服务,创新推出"花卉贷""林好贷"等林业金融新产品,并设立花卉产业发展风险基金。
二是创新推出金融服务新方式。金融机构积极地从产品设计、经营管理方式、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等方面,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使农村各类组织及农民普遍受益,相继推出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香业贷、芦柑贷、茶叶贷、花卉贷、林好贷、商好贷、循环贷、美丽乡村贷、农村两权抵押贷、农户人身意外保险+联保贷、农户(企业)联保贷、公司(专业合作社、行业)+农户贷、农机具政府补贴收益权质押贷、农户
异地创业贷、大学生助学(创业)贷等。截至目前,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率达到%,农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亿元,位列福建省第一;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登记80
宗地(包括规划林地和非规划林地),面积30378亩,抵押贷
款额度10580万元,为花农、花企担保贷款1650多万元。
二、经验启示
我县树立全域和系统思维,加快探索生态产业化实现路径,破解"生态资源价值低估,生态资源市场化难"困境,构建了"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生态资产向资本转变、资本向股本转化"的"三级市场"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开发"林好贷"、"花卉贷"等普惠金融创新产品,激发农村、农业、农民内在活力,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和产业旺的有机统一。我县这种以构建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促发展的模式,主要适用于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地区,以发展绿色金融和盘活生态资源为主要目标,创新探索制度改革,适当推出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市场化金融手段推动"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生态股本"间的适时转化,让绿色生态持续不断的"生金生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大数据+生态产业"深度融合
为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创新,区委、区政府高度统筹、长远谋划,提出了打造"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生态健康之区"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使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生态体系稳定向好、绿色经济持续升级、生态文化广泛深入、公平共享机制更加健全的总体目标,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建成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生态示范区,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典范、西部模范、全国示范。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推动大生态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是新医药产业圈的主产区,医药产业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医药种养殖等为一体的医药产业链,产值占省五分之一、市三分之一,先后引进了修正药业、上海景峰制药等一批国内优强企业落户。拟建、在建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已达到70余个,投资总额近700
亿元,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带动潜力。依托突出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特色和巨大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潜力,我区已有1个国
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6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都市型山地现代农业的绿色、养生、民族文化特色彰显。
此外,我区以优势特色医药产业为基础,向下延伸健康旅游、运动休闲、养老养生等健康服务业领域,带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服务业大发展,着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将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凉爽气候、绿色农产品等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产业,全业态打造生态健康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专门机构,编制《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总体规划(20xx-2030年)》,构建"主业突出、支柱强大、链式集聚、融合发展"的大健康特色产业新体系,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来自:阿拉题库,加入会员群,海量优质文字素材和PPT课件
2.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实施大数据"助飞"大健康发展战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加快整合健康医疗产业资源,推动大数据在公共医疗保障、个性化健康管理、远程医疗咨询、精准服务定位等诸领域应用,打造健康大数据全产业
链。
借力"智慧健康云"平台,率先在健康、医疗、养老等领
域开展健康大数据产业示范,全面引领健康大数据核心产业发展。面向健康需求,围绕智慧健康、智慧医疗、智慧养生等新业态,提升相关产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发,建设健康大数据服务中心。构建市
(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完善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子系统;构建涵盖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健康咨询等各个环节的大数据诊疗服务系统。
推动大健康医药行业工业大数据、服务业大数据、流通大数据的聚合。推动大数据在大健康医药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支持大健康产业的品牌建立、产品定位、精准营销、认证认可、质量诚信提升和定制服务等,高度整合相关大健康医药的企业数据资源,培育数据制药等新业态,实现大数据与大健康医药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3.推动大生态与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以创建全域旅游区为契机,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
主导产业,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用"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
组合好山水、生态、田园、地热、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康体运动、养生养老、民俗休闲、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等生态特色健康旅游业态。着力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泉涌",提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坚持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引入资源,打造18个"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完备、生态特色突出的田园综合体。以香纸沟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深度挖掘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温泉健康养生文化,重点推进温泉热浴按摩、中医针灸、温泉蒸箱浴、中草药浴等特色医疗温泉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培育10个左右高端温泉景区为支撑的"温泉之城核心区",坚持全域生态、全域景区、全域旅游原则,围绕"六全"模式,整体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重要景区景点,成为西南、中南乃至珠三角的全域健康旅游度假区和养生养老目的地。
4.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要求,引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电子信息、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产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实施清洁生产,做好污染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建立循环
经济联合体,加快产业升级。依托中电振华、力源液压、新天光电等企业,根据新兴产业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需求及城市污水与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培育发展节约能源、清洁能源和污染防治等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步伐。推进房产地业与旅游、医疗养老、研发中心等产业相结合,促进房地产业向旅游地产、健康地产、科技地产转型。至20xx年11月,已有10家企业在线完成了技改备案。
5.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建设
采用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推进各类园区建设,不断夯实园区物流、供水、供电、供气、照明、建筑等基础设施,确保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良环境和配套设施,推进产业"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推动"补链招商""绿色招商",形成一批生态良好、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园区。重点推进洛湾云锦工业园配套建设,利用生态大数据实现园区内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单位能耗监测,完善园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和废物集中处置平台,促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高效化循环化,建设一个开放性、可持续性、低碳排放性,又具备良好生态的新型医药食品产业园区。
二、经验启示
我区结合发展实际,确立"生态健康之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推动发展健康大数据产业,推动"大数据+生态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之路。我区的发展经验证明,绿水青山并不排斥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出适合区域实际的有效互动路径,只有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依托生态创新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县秉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优越的生态优势、独特的环境资源,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确立了"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和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最终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思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一产和二产融合
一是在新品培育、品质种植上下功夫。通过品种改良培育、管理优化提升、种植技术培训,提升产品品质。在南酸枣产业方面,加大南酸枣高效栽培与矮化技术研发,实现南酸枣树矮化、增产,通过嫁接育苗、修剪等方式,将原本长势20-30米高
的南酸枣树,降低在10米左右,亩产鲜果由原来的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产量增产50%以上。在刺葡萄产业方面,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了全国一流的野生
刺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野生刺葡萄种质资源1100多份,
进行了良种选育,培育出"君子1号""君子2号"和白玉等高产优质酿酒良种,成功酿造出符合国家葡萄酒标准的干红刺葡萄酒。在特色大米方面,采用古法耕作上堡梯田,所产大米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坚持人工种植收割,以农村老式机械去壳加工。二是在有机产品质量检测追溯监管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网络,为农产品进行质量背书,使农产品充分体现绿色、有机、富硒。在有机产业方面,重点推进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检测、追溯、监管体系"一基地三体系"建设,推广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富硒方面,立足于国土面积20%是富硒土壤的优势,印发了《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扶持富硒产业发展、培育富硒品牌,对新开发富硒产品的,按茶叶、大米、果蔬三类分别给予万元/个、万元/个、万元/个的奖励;对创建300亩、100亩以上富硒基地的,分别奖励2万元/个、
万元/个。三是在推进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围绕生态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保证每一个产业至少有一家龙头企业。如南酸枣产业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刺葡萄产业有君子谷野果世界等4家龙头企业、酒庄;脐橙产业有5家市级龙头企业,特别是田润农业公司发展培育了以"鲜甜多"为代表的赣南脐橙子商标,
入选了"20xx中国果品商业品牌价值评估"百强,品牌评估价值达亿;竹木产业培育了益佳木业、中竹、腾亮竹艺3家规模以上龙头竹木企业;梯田米产业发展了崇天然、新世野、旗岭食品等规模农业企业。四是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下功夫。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产品研发创新,丰富产品线。刺葡萄加工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君子谷公司成立刺葡萄研发中心,下设5个实验室,在原来只生产刺葡萄酒基础上,新上无任何添加剂的生态起泡露酒、野果饮料和利用野果果肉纤维制造的饼干、果酥等系列产品,年加工酿造刺葡萄酒240吨、果酒440吨、
饮料6000吨、饼干1000吨,年产值约亿元。南酸枣加工方面,扶持齐云山公司建成全国首个南酸枣种质资源库和南酸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南酸枣植物黄酮(多酚类)抗氧化功能食品,由南昌大学和齐云山公司合作完成的"南酸枣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公司可生产食品及饮料2万吨,实现年产值6亿元。
2.一产和三产融合
一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坚持"把产品卖出去"和"把人引进来"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为推进农旅融合的切入点,开展上堡梯田公益认筹活动,崇
天然食品公司转租核心景区内2000亩梯田,面向社会公开众筹。以"在上堡拥有一亩三分地,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采取社会认筹、崇天然食品公司统一运作、原住民古法耕作的合作模式,突出保护世界遗产、守护农耕文明、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吸引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个人参与保护梯田行动。对认筹者授予"保护非遗首善大使""服务乡村振兴优秀企业""上堡梯田荣誉村民"等荣誉,梯田产出稻米及农特产品归认筹者所有,实现把产品卖出去;同时赠送全境游、免门票和部分住宿等配套服务,实现把人引进来,打响上堡梯田品牌,做旺全域旅游。二是大力推进茶旅、果旅融合。茶旅融合方面,扶持重点茶场改良制茶工艺,形成了"高山茶"核心品牌,改变了以往品牌杂、多、小的状况,以"高山、富硒、有机"为特点的茶叶在国家、省、市名优茶评比中屡获殊荣。同时,打造了"四点三线"茶旅融合体系(四点即万长山、赤水仙、乐洞龙归、馨阳岭四大茶场,三线即三条"茶山行"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了万长山"茶山行"高山帐篷节、龙归"茶之旅"研学活动等,接待游客和品牌商近万人。果旅融合方面,以脐橙、刺葡萄、猕猴桃、百香果等水果产业为基础,丰富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推动特色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如脐橙产业,引进40多
个国内外柑桔品种,打造了国内首个一年四季可采摘的脐橙基地;刺葡萄产业,结合君子谷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了两杰葡萄沟乡村旅游示范点。
3.二产和三产融合
一是推进"工业+旅游"。把有潜力的生态工业融入文化创意、娱乐元素,变成工业旅游。君子谷大力发展野果迪士尼旅游体验,建成了集农业植物科普、工业生产观光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获评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齐云山公司正在打造三产融合展示厅、VR品尝体验区,并且不断完善旅游接待、公共服务,致力于打造工业旅游的新典范。二是推进"旅游+工业"。以工业化的思路提升旅游品质,在旅游景区融入DIY设计、工艺品制作等工业元素,将工业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服务,形成促进效应。
4.三产内部融合
一是文旅融合。突出阳明文化,打造"一山一湖一城一寨一园一馆一院一碑"(阳明山、阳明湖、阳明心城、阳明寨、知行公园、阳明博物馆、阳明书院、平茶寮碑)"八个一"为架构的核心载体,开发经营"阳明旅游线路"。二是康旅融合。建设铅厂关刀坪幸福小镇、兰洋福苑康养中心、左溪阳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过埠医养综合服务体等项目,打造西湖水库森
林康养基地。三是体旅融合。不断完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每年办好阳明山万人徒步、阳明轮滑节、阳明湖路亚黄金联赛等体育赛事,推进试点工作。通过文化、康养、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加持,形成叠加效应。
5.强化产业融合工作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1+7"政策文件,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刺葡萄、南酸枣、竹木、茶叶、水饺、梯田米、生态鱼等专项实施方案,加强政策扶持。二是搭建平台。按照"产业园+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投资亿元建设了集产业孵化、招商洽谈、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政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三是打造品牌。构建"1+N"区域公共母子品牌体系。按照"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思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对接,创新营销方式。四是融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政企银"对接合作机制,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信贷通",设立"绿色生态板块"股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服务生态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五是推进试点示范。根据国家和省的试点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示范、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途径。
二、经验启示
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进一步巩固生态优势的同时,实现"把产品卖出去",卖出高附加值,更要"把人引进来",做旺全域旅游,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生态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富县产业"。"三产"融合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适用于生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较好、创新要素比较集聚的地区,能够合理挖掘其潜在的各项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产业"业态融合发展为目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产业合力效应,实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打造人参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生态资源作为推动沿边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渐渐走出一条城乡因生态更美丽、产业因生态更兴旺、百姓因生态更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夯实筑牢国家边境绿色走廊,努力为边境地区、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和标杆。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一产"巩固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主打人参种植生态产业。围绕人参,在全国率先破解了非林地栽参技术难题,实现了人参种植由林地向农田、由粗放式向标准化的转变。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实施老参地"还林计划",建设"二参场天梨山庄""万亩林下参"等人参、水果种植基地,既解决了伐林种参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又有效破解了国有农场改制等遗留问题。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形成稳
定购销关系,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益盛药业、大地参业等企业已辐射带动合作社6个,参农户均收入近10万元/年;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参农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抱团发展,已成立人参专业合作社128个、入社参农3052
户,户均收入万元/年。目前,人参种植发展到万亩,其中农田种参、林下种参等生态化发展模式占到%以上,鲜参年产量4000吨,人参种植户约7000户。
二是全面发展特色果业种植。鸭绿江河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冬季温和,尤其适合山葡萄生长,山葡萄种植历史已有50多年,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北冰红"品种,是世界唯一可以酿造红色冰酒的品种。目前,山葡萄种植面积万亩,年产2万
吨,种植户2500户。此外,白桃、蓝莓等标准化水果基地发展
到2万亩,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7户,农业产业化重点
龙头企业达到35户,拥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22个。
2."二产"培育壮大绿色加工业
一是做大人参产业。为改变人参种类单一、卖原料的被动局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人参加工转化能力,逐步形成"以企业带基地,以加工促产业"的发展模式。已重点引进培育了以益盛药业、康美2家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企业集群,深入研发以人参为
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益盛药业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花、果的全株开发利用,研发生产的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和"汉参"化妆品等核心产品年销售均超过亿元。目前,人参加工企业达到126家,总加工能力过万吨,
开发出人参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3大领域618种产品,实现了根、茎、叶、花、果的整株开发利用。
二是做优葡萄产业。打造出"鸭绿江河谷"地理品牌,引导企业集群发展闯市场,以冰葡萄为代表的葡萄酒产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建成一批特色酒庄和研发中心,建设了集葡萄种植观光、葡萄酒酿制、葡萄酒文化体验、美食休闲等为一体的山葡萄酒主题旅游度假区。旅游带动、网上销售和企业深加工,促使葡萄种植稳定发展。目前,拥有葡萄酒加工企业20户、酒庄7家,开发出冰酒、甜酒、干酒3大类16种产品,其中冰葡萄酒屡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3."三产"做精做强旅游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突破,探索实施了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旅游发展集团,统一旅游资源,对域内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全域开发、系统发展,全力打造鸭绿江国际旅游带和高句丽文化体验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红色记忆旅游区"一带三区",形成了以高句丽古
迹、鸭绿江风光和边境生态体验为主的独特品牌,努力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目前,已建成国家旅游名村镇2
个,开发乡村旅游景点25个,发展家庭旅馆、乡村民宿近千家,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万人,带动农民就业5万余人。20xx年,
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实现亿元,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如今,农民收入的27%来源于旅游业,真正让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4.生态产业延伸发展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以"生态+"为核心,积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业态模式,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有效路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建设了农田栽参、冰葡萄种植、老参地还林等一批生态农业基地,打造了集"种植、加工、科技、流通、品牌"于一体的人参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全民致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将生态资源作为推动沿边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掘培育高句丽文化、抗联文化、抗美援朝文化、鸭绿江文化、边境文化、民俗文化、人参文化、葡萄文化等,推动生态资源与边境相结合、与文化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促多赢。
二、经验启示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依托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以打造人参全产业链条为重点,探索发展出"生态+"的新路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打造特色全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的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厚重的地区,能够依托其特色生态产品,推动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多元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
去"黑"转"绿"促产业生态化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我县破解了"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悖论,产业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去"黑"增"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做好去黑减法,"黑色能源"变"绿色能源"。主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57万吨,煤矿由20xx年的82处减少到20xx
年的27处,煤炭年产量从740万吨减少到61万吨,下降%,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下降到%,实现城乡以电代煤全覆盖;淘汰化工产能万吨,非煤矿山
从42家减少到25家。成功列入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试点,云南省清洁载能示范园区,清洁载能产业产值实现从0
到亿元的飞跃,累计就地消纳弃水电量亿度,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单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1%以上。我县的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
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二是做好"增绿"加法,"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质量提升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曾经以"煤"为生的重点产煤县转型为依托"生态产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目前,在291户注册的芒果公司和合作社中,有17%由煤炭企业注册建立,累计有25家煤炭企业转行,带动就业3000人,新增生态产业种植面积万亩。20xx年以来,从事绿色产业的人口从20xx年的万人增加到万人(其中万是原煤矿从业人员),仅从事芒果种植、加工、销售的建档立卡户就有8973人,占总人口的52%。生态产业面积从20xx年的
万亩增加到123万亩,煤矿区水源、植被、土地等正在恢复。
20xx年芒果种植面积达万亩,位列云南省第一、全国第三,
人均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年产量由20xx年的万吨增加至
20xx年的31万吨,产值由5亿元增加至亿元。
三是做好"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我县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和土壤石漠化严重。通过实施林业生态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发展
绿色产业,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广石漠化地区光伏滴灌,解决灌溉用水难问题。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2005年的
亿吨下降到20xx年的亿吨,鱼类从20xx年的35种发展到20xx年的61种。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达%。
2.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构筑生态产业链,"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培育优质晚熟芒果,错峰销售解决市场销售难题,从种植、加工等环节生态化打造有机芒果,建设"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打造芒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应对千息万变单一产品的市场问题。80%的芒果园实现标准化有机种植;建成全国首个芒果全产业链单品种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种植、加工、流通全过程数据可控、可视的质量追溯体系。目前芒果已有无公害食品认证万亩,
绿色食品认证万亩,有机产品认证万亩,有机转换认
证万亩,欧盟有机认证万亩。被列为"一县一业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芒果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
用品牌"称号,"丽江金芒果"等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二是融合发展,"黑色城市"变"绿色城市",发展康养
旅游。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升级,绿色产业的壮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酸雨频率从2003年的58%下降至%,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100%,昔日的黑色河变清水河,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A级风景区。20xx年累计接待游客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从20xx
年的::25调整到20xx年的13:44:43。
二、经验启示
我县做好去黑变绿加减法,做足"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转型成为依托"生态工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形成极具特色的模式,可适用于传统煤矿开采地区的产业转型及矿区修复的"四转模式",干热河谷及石漠化地区治理及产业培植相结合的"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生态修复模式",生态农业开发的"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模式",农企合作共赢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企合作模式",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演绎化蛹成蝶新篇章
背负着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欠账的包袱,我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修复再造,建成了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4个4A级景区,探索出了资源枯竭城市生态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下大力气再创"自然生态",变灰色印象为绿色主题
一是采煤塌陷地治理变包袱为资源。加大投入治理地球伤疤,先后实施潘安湖、小南湖、商湖、月亮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82个、治理面积万亩。通过村庄异地搬迁、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五位一体"模式进行综合整治,潘安湖目前已呈现出碧波万顷、湖阔景美、飞鸟蹁跹的美好景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全国采煤塌陷地治理的典范和标杆。二是荒山造林为煤城披上绿装。我区有大小山头283座,岩石裸露率曾高达50%。20xx年以来持续"向荒山进军",
累计完成绿化造林万亩、荒山绿化万亩,森林覆盖率
达到%,比20xx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三是水环境建设重
现泉城风采。实施"引运润城"工程,开挖疏通河道144条306公里,全面打通城市水循环,彻底改变了长期煤炭开采导致的水位下降、缺水少水、水质恶化的状况,重现了绿水绕城、人水相亲的"泉城"风采。
2.积极构建现代"生态工业",变一煤独大为绿色多元
一是工业经济加速升级。突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化走廊,抓好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乘用车、新材料、集成电路与ICT和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4+3"现代产业体系,更深层次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链。二是现代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开通双楼保税物流园区至上海洋山港班轮航线,年运输量达14000标箱,成为淮海经济区大宗物资集散中转基地和仓储物流新高地,迈进"通江达海"的新时代。三是现代农业特色发展。依托京杭大运河,沿线规划建设农谷大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合理布局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宽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区设施农
业面积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农家乐115个,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四是全域旅游方兴未艾。推动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五年来成功创建潘安湖、大洞山等4个4A级景区和卧龙泉1个3A级景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xx年来外地游客达6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20亿元。
3.统筹协调打造"人文工业",变陈旧矿区为生态新城
一是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家园。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530万平方米。积极推动农民按照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加快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围绕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以"四横三纵"道路沿线整治美化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政府出资、企业运营、居民受益"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城乡市场化保洁、污水处理全覆盖,打造了马庄村、磨石塘村、西大吴村、小吴村等一批乡村环境整治亮点,带动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提档升级。二是推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有序建设。推动大洞山、凤鸣海、督公湖等城中景区提档升级,建成了"墨上集"民俗文化园、紫海蓝山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生态友好型旅游项目,启动建设潘安生态新城,放大现有生态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一座集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新城,实现城区景区一体
化发展。同时,扎实推进人民公园改造、凤凰泉湿地公园整治、五号井矿工广场等生态工程,彻底改变了老城脏乱差面貌,百年矿区旧貌换新颜。三是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和推进国家、省级和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镇2
个、示范村2个;创建省级绿色社区4家、市级绿色社区6家;
创建省级绿色学校5家、市级绿色学校26家。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在参与绿色创建活动的同时,享受到美好环境,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4.以人为本涵养"心灵生态",变矿竭人去为共建共享
一是筑牢生态文明新阵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365工程",充分发挥12个文明实践所、134个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垃圾不落地""环境守护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广大人民树立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操,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道德意识。二是创建生态保护新平台。按照"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的方法路径,探索开发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平台终端接入108个监控探头,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污染防治线索全覆盖、履职全透明、监管全流程、监督全
方位,推动污染防治向精准治污、智能治污转变。三是健全环境保护新机制。围绕"生态立区"战略,着力完善生态治理制度,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严格实行项目建设环评审批制,把环评作为项目审批、报批的前置条件,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坚决不要黑色GDP。近五年,先后否决亿元以上不符合环保的项目20余个。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和污染防治体制机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体制机制创新。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机制,先后对环境保护问题突出的26名党员干部进行
党政纪处分,累计严肃查处255家污染企业。
二、经验启示
我区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荒山绿化、水系治理三大攻坚战,建成"十纵五横一环"生态水网,变"地球伤疤"为"宜游花园",变"裸岩秃山"为"森林氧吧",变"黑臭水体"为"水韵泉城",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建设成功之路。创新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恢复绿水青山,就是再造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是造
福百姓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也是资源枯竭城市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
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旅游+"模式
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多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我县先后荣获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县城第六名、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或称号。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保护为本,多措并举巩固生态旅游发展本底
一是做实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坚持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实现"三高一低"零入驻。持续实施天保、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大工程",实施草原禁牧补助,增加重点公益林管护及集体和个人商品林停伐补助,严格落实河长制,启动傍河河道保护岸线划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达100%,20xx年逐月环境空气质量全部位居省前10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区的标准,森
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比20xx年提高%。
二是建设绿色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持续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在海拔3800米的傍河流域植被修复困难地段成功培育了8万亩青杨防护林,恢复了金珠镇周边植被,建成金珠省级湿地公园,绿化亚丁景区节点300亩,绿化机场至香格里拉公路沿
线道路103公里,筑牢了绿色本底。
2.做好生态旅游文章,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一是创新生态惠民新模式,实现脱贫致富。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亚丁的良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围绕保护促旅游、旅游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旅游服务、旅游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更加繁荣,旅游市场和城镇、农村商贸网点更加健全,传统商贸不断提升,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好发展。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提供多种生态补贴,实现生态惠民,出台《旅游门票分红制度》,用门票收入分红亚丁保护区内4个乡镇农牧民,
累计发放补贴资金5325万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超过9000人。
通过采用房屋租赁,盘活农村现有资产,推进农旅融合。生态惠民新模式为藏区精准脱贫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本和典范,成为在青藏高原地区较早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成功入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二是创新高寒厕所新模式,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理念,建立"建管养用"链条服务模式。采用先进的泡沫封堵微生物降解环保节能技术,确保零下数十度正常使用,无污染、无排放,解决了高原地区无公共厕所的传统难题。已建固定厕所18座,单体移动厕所26
个,蹲位370个,实现旅游厕所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提升。贡嘎银河亚丁段水环境质量由原来的Ⅳ类水体变为Ⅰ类水体。亚丁景区获得了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授予的"中国旅游景区'厕所革命'培训基地"、厕所革命"全国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三是创新"旅游+"模式,提升绿色发展总量。发展"旅游
+体育",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连续三年举办龙腾亚丁天空跑国际性赛事,吸引全球上千名顶尖选手参赛,国际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发展"旅游+科技",打造世界天文旅游目的地,新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军民融合米光学红外望远镜、FY-4A卫星对月观测系统基地等重大项目,全力打造天文主题公园。通过绿水青
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从20xx年18个县中的经济落后县变为经济发展第二方阵。
二、经验启示
我县充分利用其生态旅游资源,围绕保护促旅游、旅游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厕所新模式,解决传统难题,积极打造"旅游+"产业,弘扬生态文化品牌,为藏区发展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本和典范。多措并举巩固本底发展旅游的模式,适用于自然景色优美、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能够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发展生态旅游业,催生环境友好的新产业新模式,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崛起,提高发展整体效益,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发展。
打造"山水成景"开创全域旅游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积极担当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坚定绿色理念,加强环境治理,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全力构筑绿色旅游发展的生态屏障
一是生态保护全覆盖。植树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
亩,建设库区周边生态隔离带10万余亩,生态修复治理裸露山体4000亩,森林覆盖率由%提高到%,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26万立方米。
二是环境治理零容忍。在库区周边科学划定禁养区,全面完成12万余只网箱清理任务,深入开展"清水行动",实施官
山河、浪河、安乐河、大柏河、沙沟河生态治理,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成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并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
建成7个垃圾填埋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投入2
亿多元,实现了19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40个微型监测站,实现了城乡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II类以上,20xx年荣获首届"中国好水"水源地称号,累计向北方调水270多亿立方米。
三是生态创建不停歇。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把生态文明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科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央、省环保督察、"绿盾行动"、"清废行动"交办的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生态村覆盖率超过80%,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2个,生态村64个。
2."山水成景"推动全域旅游"活血"
一是建设生态滨江城市。坚持"把城区当景区打造",先后建设了沧浪洲湿地公园、樱花林、南水北调砂石遗址体育公园等10处生态修复工程,建成5公里的"一江两岸"景观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二是打造环库生态经济带。推进"全域景观化",以环库生态景观公路为纽带,打造山清水秀的库区特色小镇。建设全
域绿道系统,构建库区生态路网,开工建成从城区直达武当山的一级公路和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公路"的环库生态旅游公路,改造、硬化通村公路279公里。对外通道实现一级路贯通,与国省高速路网实现快速连接,内外联通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争创"南水北调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水上摩托艇大赛、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坝下游泳公开赛等赛事旅游活动。成功创建牛河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5个,A级以上景区达13家,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旅游名片""中国美丽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20xx年接待游客1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4亿元。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四是发展观光农业。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武当花谷、三官殿"农耕渔耕"体验园、习家店农博园、关门岩最美渔村、二道河渔家灯火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家乐等,实现了生态产业与生态家园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当前,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已达到30亿元。
二、经验启示
我市围绕"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目标,深入开展"碧水、蓝天、净土"三大行动,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夯实绿色
发展的环境基础,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依托特有的山水资源,围绕环城游、环库游、环山游打造节点精品,促进山水互动发展。我市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适用于"以旅为先、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的地区,统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依托大型旅游项目,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聚焦特色园艺引领发展生态旅游
近年来,完美依托"首都西北部重要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名区、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凭借独特的气候、丰厚的资源、优良的环境、多元文化的交融、世界级盛会的承办,以及多年来首都生态涵养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持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取得了诸多成效。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推进生态旅游业优化升级
一是构建生态旅游发展大格局。编制《全域旅游空间布局规划》,与分区规划、各乡镇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充分对接,在守住自然保护区、长城保护带、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提出4个旅游用地供给模式与4类用地管控区域,实现旅游用地一张蓝图供给管控。在编制《旅游休闲步道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市级旅游休闲步道的方案设计,根据每个乡镇的区域特点分别设计为景观步道、乡野步
道、登山步道、滨水步道四种类型步道,优化旅游环境,串联景区景点,带动有潜力而欠发展地区,形成旅游大环线。
二是提升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制定《旅游饭店运营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督导旅游饭店按照星级质量等级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提升旅游饭店质量标准,提高旅游饭店服务和接待水平,20xx年向6家星级旅游饭店拨付签约奖励资金万元。制定《服务保障世园冬奥全域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支持旅游规划、宣传推介、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旅游安全、游客文明、旅游共建共享公益性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每年安排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断提高区域旅游接待能力,支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和服务保障冬奥会、世园会筹办举办工作。
三是推进精品民宿跨越式发展。在民宿发展与管理机制方面,成立由区委书记总抓、主管旅游副区长挂帅的精品民宿联席会,整合力量解决精品民宿发展问题,形成精品民宿"一盘棋"的协同管理局面。在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方面,制定《精品民宿标准与评定》《民宿联盟成员管理办法》,率先开展民宿规范化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评定,完成区内48家民宿认定,实现民宿翻番发展,同时普及民宿建设的部分规范要求,提高民宿建设规范化程度。20xx年出台首个民宿产业专项奖励政策
《精品民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安排财政资金对精品民宿规模化建设、带动就业和带动低收入增收等三个方面进行资金奖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发展精品民宿。在民宿奖励政策的推动下,截至20xx年,精品民宿达到75
家,民宿小院超过270个,较20xx年年底分别增长%和%。
2.做"强"全域旅游,打好三张金名片
一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制定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举办世园消夏避暑节、八达岭长城文化节、冬奥冰雪文化节等系列旅游品牌活动,丰富冰雪体育、低空旅游、体验采摘等产品体系,打响全域旅游品牌。发展乡村精品民宿,基本建成奥运签约酒店7家,民宿小院总数超300个,承办第四届北方民宿大会。
二是推动冰雪园艺特色产业聚集。依托举办冬奥会重大契机,发展冰雪特色产业,延伸拓展冰雪体育产业链条,打造首都冰雪体育产业带。培育体育科技产业发展,制定《关于加速促进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吸引一批体育科技企业在延发展,聚集发展电子竞技、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以及体育与旅游、休闲、康
养融合的体育服务业。制定《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意见
(20xx-20xx年)》《20xx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动冰雪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设立冰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冰雪产业和便民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城市冰雪景观建设等项目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冰雪产业建设,强化对冰雪运动发展的保障作用,推动了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
三是挖掘"长城"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长城地段,也是接待游人最多的长城景区。依托八达岭长城,加强长城遗产保护,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建立健全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等脉络梳理挖掘机制,拓展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链,推进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举办八达岭长城文化节,启动长城文化村试点建设。
四是集聚"世园"资源,建设"园艺之都"。承接世园会遗产,打造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核、集园艺、科技、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世园观光体验"产业名片,积极营造"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大花园。
二、经验启示
凭着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紧紧围绕生
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紧抓周边地市带来的旅游发展潜力,通过制度建设推动精品民宿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托冬奥会、世园会、长城的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催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模式。其聚焦冰雪园艺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优良,拥有如冰雪雪景、各类文化遗产等特色旅游资源的地区,通过依托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和认知,形成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发展,将"冰天雪地"、"绿水青山"源源不断的转化为"金山银山"。
打造生态循环立体农业
近年来,我县统筹推进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的链条式农业,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把生态富民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县。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系统推进绿色保护与生态治理
一是实施山川绿化工程。按照"山不露土、有土皆绿"的要求,每年新增造林2万多亩,积极推行"林长制""山长制",
对45万亩生态公益林封闭管护,建立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制度,使其森林覆盖率达%,林木覆盖率73%。二是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按照"一条道路、一条绿荫"的标准,改造硬化农村公路287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79公里,被表彰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是实施土壤净化工程。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
严肃的问责4个"最严"要求,积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是实施水系生态工程。按照"生态带、产业链、风景线"的标准,修建水利工程6000余处,其中"百库千塘"总蓄水达9亿立方。
同时把维护水源地"一湖净水"作为政治任务,2006年筹资5000万元,对云蒙湖11万只养鱼网箱全部清理;20xx年以来,全面启动总投资20亿元的云蒙湖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水质连续20年稳定达标。
2.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构建"兔-沼-果"生态循环产业链条。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利用自身的果树和养殖条件,把蜜桃种植、长毛兔养殖和沼气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树落叶加工成饲料喂养长毛兔,兔粪进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用来为桃树施肥,构建形成"兔-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提升了果、兔产业附加值,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提高了果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目前70%的村采用"兔-沼-果"模式,长毛兔饲养量达600万只,年产兔毛4000吨,是中国长毛兔饲养第一大县;
种植蜜桃面积71万亩,品种200余个,产量居全国县区首位。
二是构建"果-菌-肥"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将百万亩林果每年产生的12万吨果树枝变废为宝,以果木果枝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进行菌种培养后出菇,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田,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构建形成"果
-菌-肥"循环农业模式,避免了化肥过量使用带来土壤酸化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35%,一亩大棚以1万个菌棒计算,纯收入可达4万元。目前,建成香菇养殖基地1500亩,年
产菌棒1000万棒,产品出口日韩、欧盟等地区,被评为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三是构建"农-工-贸"生态循环产业链条。依托林果业和畜牧业等产业,积极推动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发展特色加工业。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的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开发形成果汁、果酒等36个系列210种产品,果品深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电商产业。以蜜桃、板栗等为主打产品,探索构建"联配联送"模式,发展电商微商5100多家,电商网络零售额6亿多元,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发展全域旅游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山水林果优势,按照地域分布,每年抓10个示范村、20个精品村、
30个重点村,梯次打造美丽乡村,打造"崮秀天下、世外桃源"的全域旅游品牌,并在央视推出县域形象宣传片,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年接待游客突破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
60亿元。发展商贸、物流运输业。围绕果品冷藏,建成各类果
品恒温储藏设施90处,建设大小果品交易场所320余处,果品
储藏能力达5亿斤;围绕果品运输,发展大型运输车辆2万多
辆,从业人员6万多人,车辆保有量和从业人员数均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形成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物流运输网络。
3.创新产业模式,构筑"农业新六产"
大力推广"旅游+""生态+"等新模式,促进农商文旅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构筑"农业新六产"。大力推广"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兴业态,促进农商文旅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让产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农耕变体验、空气变人气。当前,A级景区达到15家,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椿树沟村,每天接待游客2000多人。"岱崮地貌"列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沂蒙山地质公园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
二、经验启示
我县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约束性、鼓励性文件,构建
起"1+N"规划体系,按照"三区"融合发展思路,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将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全力构建链条生态循环,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形成生态与富民契合的循环产业链条,全面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我县绿色循环农业模式适用于以农业为主导功能的地区,通过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延伸特色农业链条,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效益的统一。
打好全域有机"生态牌"
近年来,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开发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培育形成众多特色名优农产品,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绿色果菜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生之路、转化之路、统一之路,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机制保障,筑牢有机发展之魂
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办公室,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探索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创建提供有机农产品生产资料,包括产地、人员、投入等,产品条形码信息以及系统查询,建立有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质量信息快速、高效追溯体系,完善有机
食品产业的全过程监管机制。
2.政策推动,打牢有机发展之基
坚持以有机产业发展规划为统领,出台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县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力度,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将有机产业发展纳入乡镇和单位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对有机食品认证基地100亩的企业以上
给予3万元奖励,对有机食品续证企业给予万元奖励。每年
安排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县特色农业研究所进行科研、试验。
3.双有机发展,助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全域有机发展。坚持有机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乡村文化旅游业融合协同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出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利用举办中德合作有机农业项目20周年研讨会和高峰论坛以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走进有机农业摇篮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有机产品影响力。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全产业链有机。培育有机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科技型、规模型、带动型方向发展,使企业、农户良性互动和效益倍增。徽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从育苗研发到产品深度开发,提高有机食品的附加值,发展全产业链有机,拥有"徽相印"等9个自主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xx年销售瓜蒌子超5000
多吨,产值超3亿元,带动贫困户1000多户,使贫困人口5000
多人受益。
4.四个结合,实现有机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走绿色发展之路。各乡镇、村结合生态创建,以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和推动力。倡导"打有机牌,走有机路"的发展理念,在实践创新中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生之路、转化之路、统一之路,不断探索出绿色银行、生态延伸、生态惠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二是坚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补偿减贫示范相结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精准脱贫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发展之路。"生态水"也是"黄金水","常青树"也是"摇钱树",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获得水生态补偿资金500余万元,实施公益林差异化生态补偿,每年
政府拿出80万元采取直接补偿农户的办法进行差异化生态补偿。同时开发护林员岗位带动脱贫,20xx年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822名,发放劳务补助万元;开发公益林护林员274名,
发放劳务补助万元。三是坚持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有效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把污染防治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出台"茶园施用有机肥土壤改良,连片30亩以上,每亩补助300
元"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从源头上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开发有机产业为抓手,发展"环城、环山、环湖(库)、环自然保护区"有机农业,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战略模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经验启示
严格落实各项生态规划,配套出台数个相关政策文件,将"绿色发展"举措融合到生产发展的全过程,探索生态延伸,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有机产业。发展经验适用于绿色本底较为优良、农业特色较为突出的地区,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依托特定农业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两片"叶子助推绿色发展
多年来,我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关闭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腾笼换鸟"大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以竹产业、白茶产业等为代表的生态加工业蓬勃发展,为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保护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加强"绿水青山"保护,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治水治违、治气治霾、治土治废等"六治"行动,使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均保持在7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创新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首创基层规划与基层国土联合办公、森林公安与地方公安联动执法、矿产资源统一管理的防控机制;创新实施以"限药、减肥、禁烧"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逐步实行彻底封山
育林;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建立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风险金、排污指标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探索构建以绿色GDP为主导的考核体系,对15个乡镇按照发展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乡镇,安排财政转移支付。
2.推动两片"叶子"生态产业发展,强化"金山银山"转
化
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通过推广培育竹林栽培技术,建设
竹子科技园区,发展"全竹利用"的竹木资源深加工产业,培育竹林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以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绿色经济,以占全国%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依托白茶产业基础,通过高标准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推动白茶深加工企业发展,研发白茶产品推进"机器换人"提升白茶加工水平,推动白茶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白茶品牌价值达亿,连续九年跻身全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
3.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全域旅游
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形成了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
的创建工作。目前,乡村农业旅游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成功创建1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类型较为多样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古镇、古村落以及农业新村等多各类型的旅游乡村。乡村农业旅游"富民效应"逐步显现,上墅乡董岭村夏季避暑游客日均超过3000人,天荒坪镇大溪村直
接从事农家乐以及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达1500余人,村民收入的
70%来源于农家乐经营。
4.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强化生态文化理念传播与推广,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及"基地"建设,将生态文明写入小学生教材,写入村规民约,依托旧祠堂、古书院和闲置校舍宣传生态文化,增强村民的自律意识,提高村民的思想境界,宣传生态文化正在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一种自觉。自2008年以来,坚持规划先行,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实施标准化建设,制定具备"中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确保建设过程协调有序、科学有效。当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了以高家堂村、鲁家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美丽乡村经营典范。
二、经验启示
从曾经的采矿加工到依山傍水的绿色经济,从过去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养山富山,以竹产业、白茶产业、全域旅游、乡
村旅游为主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持续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成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形成了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的生态文明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的实践经验。
生态治沙促人沙和谐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接续治沙,推动荒漠变绿洲
从1981年"六老汉"组建林场,开始封沙造林治理万亩荒漠,38年来,林场三代职工百折不挠,持续治沙造林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万亩,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
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万亩荒漠得以治理,近
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变成了树草相间的绿洲,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X森林覆盖率由20xx年的%提高到20xx年的%,大幅度增加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风沙前沿建起了一道绿色长城,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2.巩固成效,推动荒漠变家园
一是妥善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坚持把沙漠治理和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通过移民安置,使山区农民移居治沙沿线。
20xx年以来,针对南部高海拔山区就地脱贫难的问题,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林场治理的风沙线,先后建成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和12个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
万户万人,让治沙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二是稳固提升治沙队伍力量。在"六老汉"精神的感召下,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进入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进度最快、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时期,形成了稳定和强大的治沙队伍。治沙团队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扩大了生态治理成果,基本上控制了长约132公里的风沙线,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夯实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发展产业,推动荒漠变金山
林场形成了"群众主动治沙-沙产业开发-收益用于治沙"的循环模式,特别是充分利用沙漠日光足、无污染的优势,培育出了更高品质的有机果蔬,使沙漠变废为宝,实现了沙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探索"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引进市场机制,众筹治沙造林,争取国际国内社会组织参与生态建设,实施了"小渊基金"造林绿化、"蚂蚁森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林等公益项目,重点发展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和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提高了林场参与生态建设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打造"公司+基地+农户"新模
式。2009年,成立了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按地入股、效益分红、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公司化林业产业经营机制,探索发展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的新路子,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流转沙化严重的土地万亩,完成投资1300万元,
栽植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7500亩、梭梭接种肉苁蓉5000亩。
二、经验启示
林场坚持将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科学治理,创新机制、政策供给、生态治理新模式,多元投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使治理后的荒漠发挥出经济效益,达到生态治理和精准脱贫双赢的目标。林场生态治沙促发展的模式适用于区域内生态环境本底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沙漠地区,通过采用适宜当地环境的治沙防沙技术开展生态修复,不断筑牢生态根基,积累"金山银山"的转化资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