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聚焦组织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旨在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为掌握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全县*个乡镇区(街道、场)约*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基层治理专题调研。

一、总体情况。

*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农村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常住人口*万人,户籍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县*个镇街共有*个村,*个村民小组,行政村党组织*个(其中:村级党委*个、村级党总支*个、村级党支部*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个)。

城郊村,*个,占*%;

农业村,*个,占*%。

二、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都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实施大抓基层战略,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尤其是开展基层治理*+*+*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县农村地区地域广、差别较大,目前,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层治理的“两差”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差。当前,村(社区)“两委”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弱,任期*年没有给群众留下很好的业绩,群众的生活、公共设施都无明显改进,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统揽能力、影响力不强,村民有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党组织,而是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等,群众对党组织和村干部的认可度不高。二是村民自治组织力量差。村委会在农村地位比村委会高,不尊重党支部的领导。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没有独立的班子、账户和办公场所,法人代表一般都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委会决定集体“三资”的处置和集体经济运作。

(二)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两缺”问题。一是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一些村干部民主意识薄弱,部分群众对村务工作不知晓、不理解、不支持,干群感情生疏。目前,村民代表党员比例不高,村小组长党员比例也较低,党员与群众联系少,群众认可度低。二是村务工作监督的缺位。民主监督不完善,一些事关全村发展、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以村主要干部碰头决定或“两委”班子讨论研究居多,少数任职时间较长、资格较老的村支部书记不管大事小事都是个人说了算。村务公开不规范,公开的范围不广,公布的形式单一,公开的内容不齐全。

收入为*的村有*个(龙田镇下洞村),占*%。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道路交通建设不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普遍缺乏,环卫设施差等等。

(四)农村基层治理的“两多”问题。一是空心化村多。*处于珠三角边缘,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对农村年轻人吸引力非常大,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数是“*”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债多。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兴起,这些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粗放型企业,环保措施不到位。同时,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科学种养知识和技术薄弱,过度依赖和过量滥用农药化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五)农村基层治理的“两涣”问题。一是民心涣散。主要体现为村民凝聚力、团结力弱,没有主心骨,村里缺乏共同的“道德约束”、民心散乱,基层“一盘散沙”。二是民俗涣失。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不少村的传统习俗工艺、民俗风情得不到有效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危机。

三、农村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欠缺。一方面,村组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模糊”。有的乡镇认为村组不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资源和条件,发展视野不开阔,大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仍然沿用“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以致养成农村基层干部长期不作为、不主动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村组发展没有走特色经济之路。乡镇(街道)没有因地制宜研究指导,以致一些村组盲目找项目、投资金,发展一些短期项目、不切合实际的种养项目和带有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污染项目,造成村组集体经济“二次负债”。

(三)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出现“架空”。目前,行政村作为行政体系最基层的一级,承担着上级政府延伸下来的职能。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行政村无资产、无资源,没有说话的“资本”,相当于“空架子”,很难行使自治组织的职责。村民小组直接面对群众,且实际掌握着农村大部分资产资源,本应是基层治理主要力量,却由于不是法定自治组织,没有对应的职责、权利,被排除在管理格局之外,自然村经常不听从行政村的领导。

(四)农村基层组织运作机制不健全。一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不到位。有的村片面强调村民自治,使党组织对村中重要工作、财务开支和项目投资等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二是基层自治组织运作机制不规范。自治组织每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多由村主要干部的意愿决定,个别村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主要村干部不敢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很难就村务管理发表意见。三是基层组织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到位,大多数村监会成为“稻草人”。

(五)乡村民俗文化的失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批涌进城市,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了乡村的主体,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失去了“源头活水”。乡村传统的家风家训没有很好传承、村规民约没有行动上的“约束”,导致了农民精神家园失守、丧失了道德判断准则。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推进农村基层治理。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治理的主心骨,结合*县实际,主动以党建带动提升基层治理,重点要把握好“七个方针”:

(一)要让党组织“强”起来。一是党组织班子成员要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及时进行调整软弱涣散的干部,在全县储备年轻优秀的村“两委”班子人选,选派好第一书记,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和致富带富能力。二是基层党组织设置要应建尽建。大力实施“强镇带村固组工程”,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建党委或总支、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实行应建尽建。三是基层党组织阵地要强。按照《*县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指引手册》,标准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每年按照*%-*%的比例重点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后进村跃升为先进村。四是基层党组织运作要规范。按照“三会一课”流程图,“党员活动日”、民主决策机制、党群联系会议等,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运作制度机制。

(二)要把党员队伍“管”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通过“*+*”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即*名党员联系*户左右群众,组织党员与邻近村民实行结对帮扶开展常态化联系,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二是精细分类管理党员。对“在家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困难党员、非公党员、流动党员、后进党员采取不同方式分类管理。三是打造党员品牌管理示范点。深入打造“三看三比”争做党员先锋示范村、“星级党支部、党员示范户”党建示范村等一批党员管理品牌并逐步推广。四是擦亮“农家党校”教育新平台。在推行“农家党校”深入农村党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土专家”对农村党员及村传授致富经。

(三)要对自治工作“严”起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机制,一是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县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县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千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等制度机制。二是加强对村“两委”运行机制的管理。加强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管理,要求每村每年*万元办公经费补助中,党建工作费用不低于*%,服务群众工作经费不低于*%,日常开支不高于*%。三是加强对村“三资”管理。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社委会(理事会)支配处置集体资产,明确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和管理职责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权限,整合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统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对村监会运行的管理。按照打造中组部村监会全国试点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村监会试点的成功经验。

(四)要让村民“富”起来。一是“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致富。抓好全县选派*名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第一责任,抓好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切实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二是“合作社党建”引领致富。大力推进“合作社党建”工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摸式,鼓励农村党员通过创办或入股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做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是“本土农村人才”带动致富。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对农村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实施“农家党校”、职称评聘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村技术技能实用人才。

(五)要让农村“美”起来。一是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引领环境美。按照*县“*+*+x”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推进*县幸福村居“四个行动计划”“十个一”行动计划、打造“宗祠文化”行动计划、村庄“穿衣戴帽”行动计划,推进美丽农村建设。二是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引领人文美。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党员做“公益活动”带头人,带动村民义务参加劳动,或者以低酬劳动兴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深入推进“红色村”建设引领乡村美。抓住*县低冚村、芒派村入选全省*个“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示范带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六)要让社会组织“撑”起来。一是重点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多的现状,建立妇女互助会有利于凝聚妇女集体、维护妇女权益、纾解妇女困难,推动社会良性运转。二是重点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建立老年人协会或老年人协会党支部,发挥农村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干部、复退军人等群体丰富的经验。三是重点发挥乡贤理事会的作用。在自然村普遍成立“乡贤理事会”,协助村“两委”开展治理活动,发挥参谋建议、桥梁纽带等作用。

对获得荣誉村民荣誉的,在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个人政治荣誉方面优先考虑。用模范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本村建设,形成全村“利益共同体”的共同观念。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2

自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按照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我局采取召开座谈会的方法,结合客观实际,对全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认真了解了我局基层党支部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调查摸底,领导班子能明确分工,能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带头工作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有较强的战斗力,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政治核心作用。各党员能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我局得以实现。

(二)桥梁纽带作用。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我局的重大决策中得以体现,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愿望和要求提供反馈渠道,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三)保证监督作用。一是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

(四)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命等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局在局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管理规范、制度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完善人社工作体系,健全和优化人社工作人员管理机制,强化人社工作宏观思想,及时掌握和了解基层组织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逐一解决。

(二)队伍建设、人员配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中还有一些岗位存在有岗无人的情况,要根据基层工作对象结合人员能力科学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对有岗无人无法解决的情况要及时请示上级汇报问题,落实工作人员,实现专人专岗。

(三)工作理念、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为适应工作不断变化,基层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强化组织人员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及时强化基层组织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保证基层组织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和持续性。

三、下步打算。

影响基层组织正常发展,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全面推进人社工作有序进行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开展班子建设,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坚持抓好党员自身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的领导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并通过民主生活会,专项工作专题讨论会等形式,相互监督,提高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能力、协调工作的能力。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工作,对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评价情况等方便调查和梳理工作。保证我办各项工作得到支持与拥护。

(二)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与党员面对面的交心谈心、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多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工作的能力上下功夫,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3

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首先必须抓好工会组织建设,才能有效地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区按照全总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在工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可喜的工作成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区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区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做法。

近五年,**区总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工会十四大精神,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全区工会组织建设,使**区工会组织建设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和会员。来,**区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工作思路,采取“先发展、后巩固、再提高”的工作方法,以非公有制企业为突破口,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规划,并把组建非公有[找文章,到本网网]制企业工会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工会组织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工会组织有10288个,会员万人,分别是五年前的15倍和4倍。近年来,为了使工会组建做到全覆盖,消灭工作的空白点和维权盲点,努力拓宽工会组建的空间和领域,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了工业园区和城镇社区工会组建工作,将新办企业和城镇零散服务行业的员工吸收到工会中来。

2、建立健全工会四级管理网络。为了把新建工会管理好、发挥其作用,**区在抓紧组建工会的同时,注重加强工会管理网络的建设,从组织上确保工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镇(街)和区属各大系统成立工会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在前,就把197个村(居)的工会联合会全部组建起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企业工会划归镇村管理,一级抓一级。区总工会管镇(街)工会,镇(街)工会管村(居)工联会,村(居)工联会管企业工会,编织起一个严密的四级管理网络。

3、配足配强和培训好工会干部。这是完成工会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五年来,**区把握各级党政和工会班子换届的时机,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把有能力、有工作责任心、对员工有感情、对工会工作有热情的同志吸收为工会干部和提拔到工会领导班子上来,特别是重视和抓好镇(街)、系统工会和村(居)工联会等领导班子的配备。目前,全区各级工会共配备了专职工会干部52名,兼职干部30000多名。与此同时,针对工会干部新、流动性大的特点,结合学习新的《工会法》,采取各种措施对工会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政策和业务水平,使他们都能安心做、懂得做和积极做好工会工作,真正发挥各级工会在管理、维权、促进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20以来,区总和各镇(街)工会共举办培训班140期,培训干部近16000人次。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区工会组织建设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仍有一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入会率还比较低。目前,如要求按纳税企业数建立工会组织的话,**区的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还不是很高。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老板认为工会是和他对立的,不愿成立工会,甚至一些较大规模企业老板都拒绝成立工会组织;一些外资企业仍然拒绝建立工会组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工会意识淡薄,对入会持无所谓的`态度。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新企业,大多未建立工会组织。

3、一些领导对工会组建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影响投资环境。

4、一些基层工会活力不强,工会基层组织快速发展与其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

5、对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不够,传统的工会工作领域萎缩,但又未向其他领域拓展,等等。

这些情况表明,工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仍然是**区工会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建议。

为切实解决**区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现结合**区工会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对新时期工会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事关全局的高度,对区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以及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工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加快**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积极推进党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为贯彻好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召开的党工共建工作会议精神,建议**区委专门成立党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区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商、经贸、劳动和社会保障、地税等部门和工会为成员单位,负责党工共建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及时研究有关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提出工作要求,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建工建双丰收”的工作思路,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作中,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并建立健全工会向党委汇报工作和党委研究工会工作重大问题的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有力推动党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工会的各项工作。第一,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最近下发的关于厂务公开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力度。第二,要积极宣传贯彻新的《集体合同规定》,大力推广专项集体合同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提高履约率和增强实效性。第三,建议**区委制定和下发文件理顺各级工会关系,镇(街)工会改制为总工会,对镇(街)工会的组织形式、干部配备等问题作出规定,进一步加强镇(街)工会力量,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大力加强镇(街)、村(居)、工业园区工会建设。**区80%以上的基层工会组织分布在镇(街)、村(居)、工业园区,这一级的工会组织面向基层,承上启下,是重要的中枢环节。要从构建组织机构、配备工会干部、规范工作制度等方面,加强这一级工会的规范化建设。要转变观念,拓宽视野,“专兼群”相结合,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工作者,壮大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探索一条工会干部兼职化、社会化的新路子。镇、村、工业园区工会要把基层工会难以承担的部分维权职能承担起来,充分发挥作用。

(四)、大力推进依法维权工作,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第一,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表达好职工合法权益。要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制订,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要主动争取区人大和政协支持,加强执法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做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法》、《工会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等法律的普法宣传,继续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使广大职工群众懂法、守法、用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与依法维权的能力。第二,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制度,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要健全完善工会法律监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三,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解决好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目前,**区职工有50多万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重要任务。要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好那些无故克扣职工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漠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侵犯职工人身权利等突出问题,对那些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件,不仅要依法查处,还要在坚持有基本事实、有法律根据、有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进行新闻曝光。第四,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帮扶中心的运行机制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形成党政工及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有效运行的大帮扶格局。要继续坚持工会助学、法律援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办法,同时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内外协调机制,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提高帮扶能力。开展送温暖活动,不断完善送温暖回访督办落实制度。协助政府做好再就业工作,发挥工会优势,配合做好职业介绍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会就业服务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工作,大力宣传推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积极做好职工互助互济工作。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4

市总工会组织部。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增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总党组要求,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上旬结束,市总组织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当前共有各类单位8487家,建会3750家,占%。其中党政机关439家,建会311家,占%;事业单位1835家,建会1602家,占%;国有企业318家,建会310家,占%;集体企业109家,建会96家,占%;改制企业795家,建会767家,占%;个体私营企业4916家,建会1415家,占%;外商投资企业75家,建会39家,占52%。已建工会组织中,建有女工组织2429家,占已建工会组织数的%。

全市现有工会干部9632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1645人,占总数的%;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在1429名工会女工主任中,专职女工主任588人,占总数的%;兼职女工主任841人,占总数的%。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的1012人,占主席总数的%;女工主任享受同级工会副主席待遇的367人,占女工主任总数的%。

全市现有职工万人,其中工会会员万人,入会率%。办理会员证万人,办证率%。全市现有职工中,共有女职工万人,入会女职工万人,入会率%;共有农民工万人,入会农民工万人,入会率%。

全市职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有万人,占职工总数的%;集体合同覆盖职工万人,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集体合同覆盖农民工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全市建会单位中,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1852家,占建会总数的%;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有1297家,占建会单位总数的%;实行厂务公开的单位有2883家,占建会总数的%。此外,全市拖欠职工工资的单位有117家。

在对员工办理保险方面,正式职工参加养老险的有万人,占职工总数的%;医疗险的有万人,占职工总数的%;工伤险的有万人,占职工总数的%;女工生育险的有万人,占女职工总数的%;其它险的万人,占职工总数的%。农民工参加养老险的有434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医疗险的有5344人,占农民工总数的%;工伤险的有6705人,占农民工总数的%;女工生育险的有1039人,占农民工总数的%;其它险的1170人,占农民工总数%。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被省里评为“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先进单位”,也积累和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重视支持,是做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目前,我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有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禹州市还制订下发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会任务分解书”,明确党政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工建互带互促。一些县(市)和市直单位把工会组建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组建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如许昌县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列入全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县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工会组建活动。目前,在54家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有31家是先建工会后促进建立了党组织;有23家是先建立党组织后带动建立了工会组织。三是召开各种会议和制发文件,大力推动建会。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及县(市、区)先后以工会或党委名义召开的涉及工会组建方面的会议45次,制发文件31件,有效地推动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健全建会机制,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常抓不懈的'制度保证。为了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人抓、有人做,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会组建工作机制,以机制促进建会。一是分片包干制度。不少县(市、区)总工会采取逐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是目标管理制度。这是各县(市、区)总工会开展基层工会组建的普遍做法。一方面是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部室、个人;另一方面是建立检查、通报、奖惩等各项制度,确保组建任务的完成。襄城县总工会实行了个人风险抵押金制度,视年度完成组建任务情况进行奖励、返还和扣罚。三是领导调研制度。通过领导基层调研,协调解决工会组建工作中困难和问题。禹州、许昌县等县(市)委书记,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开展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或现场办公,对建会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为了尽快落实建会要求,一些县(市、区)的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也多次召开业主座谈会或集体谈话,督促建会。

3、创新建会方式,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思路保证。各级工会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按照“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在建会思路上,由原来的“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和25人以上建会的“条件论”的要求,转变为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认真开展依法建会活动。二是在建会方式上,既坚持原来的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又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或本地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三是在建会程序上,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的灵活方式,如市总对新建企业工会组织明确提出了“先组建、后规范、再收费”的工作思路,一切服从于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需要。四是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由原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式管理,建立简便、易于职工接受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劳动关系确定在哪里,会员的会籍关系就确定在哪里。上述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工会会员的发展。

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这是张俊九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是对新建企业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还有很多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中来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会内部的,也有工会外部的,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个别党政领导和企业主思想认识模糊的问题。个别党政领导《工会法》意识淡漠,认为企业建不建工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可能影响企业主对职工的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还担心过分要求企业建立工会,不利于优化投资环境,进而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这些认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建会工作支持不够。部分企业主也错误地认为,工会是劳资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建了工会只会增加自己的对立面,不利于自己对职工的管理;再者就是认为本企业“管理渠道畅通、职工福利能按时发放、民主管理健全”,没有必要建立工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成立工会要依法上缴工会经费,会给企业增添负担。这些顾虑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不支持或阻挠职工组建工会。

(二)立法不健全的问题。仔细查阅《工会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这“可以建立”是作为一种权益建立在职工自愿组织的前提下的,而对于企业建立工会的义务《工会法》没有明确规定。就我省来说,《河南省工会条例》第四条规定:“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都应当依法建立工会。”“新建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业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开展活动。”“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组建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并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中虽然三次出现“应当”二字,但这里的“应当”更像道德术语,企业主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应当”就是一句空话,且没有什么惩戒性措施。还有一些外资企业,往往以“工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他们没有组建工会的要求”作为拒建工会的理由,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这是因为,只要你提出组建工会,资方并不直接阻止,而是找个理由辞退了事。从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职工要求组建工会或工会主席替职工说话丢了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见,即使建立了工会,工会主席也很容易蜕变为老板的随从,想要这样的“弱者”为职工权益挺身而出,是很难的。

(三)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能建的都建了,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肯下大力气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二是部分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强调客观多,积极想办法少,总是强调一些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支持力度不够、经营者对组建工作有抵触情况、职工对加入工会愿望迫切等客观因素,因而精神不振、信心不足,甚至消极等待,缺乏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盲目自满。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小进则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不推不动,缺乏积极进取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精神状态。四是得不偿失的思想影响。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是投入大、产出少,费力不讨好,有时不仅收不上来经费,还无法发挥作用,建了也白建。在工会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上述四种问题,是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开展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四)建会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我市仍有大量的单位没有建会,包括党政机关。以市直系统工会为例,该系统所属99个单位中,仍有13个单位符合建会条件而未建立工会,尤其是一些大单位如市司法局、计生委、东城开发区、报社等。工会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软弱涣散。有的单位过去曾有机关工会,但在机构改革、人员退休、调动之后未能及时换届、改选,致使工会组织呈现瘫痪状态。还有的单位工会组织还在,其他成员也在,但主席已退休、调动或长期不工作,使工会组织徒有虚名,如市公安局、劳动局、交警支队、许昌电视台等。二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不力。一部分机关工会甚至没有开展工作,同志们几乎感觉不到工会的存在。其中既有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又有兼职过多无精力顾及工会工作,或无经费保障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

(五)领导体制不顺的问题。在的机构改革中,我市市直单位工会组织被合并,工会人员编制被撤销,严重影响了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市现有工会干部中,专职工会干部仅1645人,占总数的%;兼职工会干部7987人,占总数的%。在3750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616人,占总数的%;兼职工会主席3134人,占总数的%。在全市3750家工会组织中,除市、县两级地方总工会外,独立的工会工作机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基层工会组织与其它机构合署办公,大量的工会干部一兼两职或数职。如我市企业发展服务局系统工会,只有一个具体干事的兼职工会干部,却要负责所属52家企业的工会工作,包括改制后企业的工会重建工作,这显然与当前工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工会法》、《河南省工会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地位的认识,使全社会切实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准确理解和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深刻认识到这一方针的提出和落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当前职工队伍新变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工会运动和国际工会运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政工和企业组织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二,进一步转变建会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会与过去在国有企业建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会有很大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建会没有阻力。而在新形势下,党政自上而下干预建会的成分大大减少,组建工会遇到不少的阻力,对此,应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进行,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力推进工会经费(筹备金)税务代征制度。通过税务代征,促进未建会单位尽快建会。二是工会要提高依法建会的能力,特别是善于和敢于按照法律的规定,由上级工会派人到基层去帮助指导建会。三是加大对工会组建工作的人员和财力投入。有效解决建会工作投入精力大与工会干部力量不足的矛盾,可大力推广外地的一些有效做法,如石家庄市推出的“组织员”队伍、湖北的协理员、上海的义务工作者等。

第三,建立以吸引、服务职工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激发职工加入工会积极性。既然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那么就必须要建立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一要不断完善党建工建互促互带制度。应当明确工建是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会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找材料-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二要大力开展工会会员定点消费优惠活动。通过优惠活动,使工会在就医、就学、日常生活消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激发广大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三要在困难帮扶、评选先进、福利发放等方面对工会会员进行倾斜,使广大职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工会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进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

第四,创新工会组建方式,为组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加大组建工会工作的力度,取得更大突破,必须进行组建方式的创新。面对众多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要突破单位限制组建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由这些工会组织直接吸收那些难以独立建会企业的职工加入工会或建立工会小组。总之,只要能把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的做法,都是可行的,都是应该鼓励提倡的。同时,组建方式的创新要同步考虑有利于维权、有利于工会发挥作用,注重实效。如一条街工会、大楼工会等组建方式的创新,一定要有配套的创新措施跟上。

第五,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增加。要抓好新组建工会依法规范的问题,走好“边组建、边规范、边提高,走质量、数量并重”的建会路子,打好工会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组建工会作用的发挥,并着力抓好“三个切入点”,即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的部分维权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保护基金制度,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5

接到xx组织部关于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后,yy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分级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开展群众走访等形式,对yy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客观分析了yy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找准了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条例》的修订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yy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yy市下辖xx个乡镇(办),xx个行政村。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xx个,其中党委x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xx个。现有党员xx名,农村党员xx名。近年来,yy市按照xx“xxxxxxxxxxxxxxxxxx”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重点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层党建工作责任考评机制,负责考评乡镇(办)党委、市直工委、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市直系统及驻x单位党委书记;乡镇(办)党委负责考评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其他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由市直工委和主管部门负责考评。

(二)抓班子建设。农村党建重点抓好了“本土”村党组织书记配备、“百村整顿,百村提升”、村干部培训等工作。把每年4月份定为“村干部素质提升月”,投入专项经费对村“两委”成员进行轮训。鼓励村干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截至目前,yy市已有xx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xx名村干部正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机关党建主要通过开展“xx”活动,激励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并重。非公企业党建以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和规模企业为重点,以“双强六好”活动为载体,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52家,做到了应建必建。新社会组织党建以创新组织、全面覆盖为重点,目前已有5个民办非企业和3个社会团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其他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全部挂靠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党员xx余名,开展党员创业技能培训xx次,培训党员xx余名;坚持服务关怀制,设臵862个党员服务站点,投入20万元为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拍摄全家福照片;投入资金12万元,看望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坚持出口淘汰制,认真执行党员管理制度,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严肃查处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坚持管理责任制,积极构建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五)抓工作机制。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方面,健全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村“两委”干部学习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在基层民主决策制度方面,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全面覆盖、规范运用。在基层激励保障制度方面,坚持村级经费优先用于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发放,市财政投入xx多万元,为村干部发放工作报酬;投入近10万元为xx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健康体检;投入150万元为离任村发放生活补贴。开展了“最美支部书记”推荐评选活动,树立良好导向,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当前yy市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yy市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平衡,有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标准低、创新力度不够。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到位,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措施不够扎实、具体。

身还在为“温饱”而挣扎,很难用行动来回答群众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甚少,不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管理知识和法律常识,适应形势的能力比较差。

(三)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尽管近年来yy市在农村发展了大批年轻党员,一部分党员干部也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但发展对象单一,村组干部发展为党员的多,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的少,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还是趋于老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四)基层党建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虽然yy市经济较为发达,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统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方面仍显不足。近年来农村公益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农村保障事业的兴起,村级的支出也随之增加,而且村与村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使得部分行政村的党建工作经费不够充足。

三、对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意见建议 在当前形势下,要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以“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一套制度约束人”为重点,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

(一)要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农村各项工作千

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村“两委”逐项落实。一要突出选准配强村这个“领头雁”。“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两委”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支部书记,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经济大户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返乡的人员、从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要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得经营的人脱颖而出。二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村级班子。建设村级班子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按照“一好双强”的总要求,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拥护的同志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要注重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经济大户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和预备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四要抓好育人,为选人打好基础。要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要贴合农村是实际,选好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和培训工程,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二)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突出,这是削弱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农村各种落后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客观因素。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问题,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和村级事务经费。一方面,要立足当地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社会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企业,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给予强有力的扶持。乡镇政府应积极帮助解决村集体经济无启动资金,无周转资金等困难;涉农部门要优化技术服务,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定期送科技下乡,提供无偿服务,引导农村运用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技术含量,增强发展能力;要组织涉农企业搞好经营性服务,帮助完善村级生产设施,选好发展思路,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要继续强化结对帮扶,在“xx”工程开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帮扶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健全完善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及其它组织搞好各项工作,放手让他们办一些群众满意的事情,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村委会及其它组织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迈向富裕目标服务。二是分清职责。确定主持村全面工作,村委会主任在党组织领导下抓好日常村务工作。三是共同决策。在决策村里事务中实行共同参与,民主决策。村“两委”会形成初步方案后,再按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四是发挥作用。为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村里重大事项决策,始终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五是严把财务开支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账,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布财务,保证开支合理。

(四)要提高基层干部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待遇,是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选择。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在解决村干部福利、养老等生活保障等问题上下功夫,可以尝试建立退职养老保险制度,确保退职村干部老有所养。总之,要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使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敢想、敢干、敢带头,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工作专题调研报告#e#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去带动另一部份人富起来”的口号下,我国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贫富差距问题凸显出来,同时因为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又造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矛盾,加上外国势力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各类新旧矛盾的交际,为我们的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了适应新的历史形势,紧紧围绕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出如下汇报。

一、当前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现状

(一)基本情况

木鱼镇共有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11个。其中党委1个,党支部10个,其中村(居)党支部5个。其中村级干部23人,农村党员331名,其中预备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的%。女党员53名,占党员总数的%。35岁及以下的党员80名,占党员总数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8名,占党员总数的%。农村党员228人,占党员总数的%。总体看,我镇2015年新选举的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比较好,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较强。

二、主要的工作做法

(一)围绕能人治村抓选拔。

1、革新选任模式。明确用人标准,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改进选人办法,条件上严格把控,严格落实“双高双强”型用人标准,进一步细化选任条件,明确提出了村党组织书记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等6条标准,规定了党性意识淡薄、模范带头作用差、拉帮结伙搞派性等7种情形不宜作为候选人进行推荐,从源头上保证了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实行交叉任职;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做法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对民主基础较好、干群众关系融洽,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开展“公推直选”、“差额直选”、“民主选举”等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人方式。

参保金额一般为当年补贴报酬的20%-30%;对离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两种方式落实补助,一种是符合退休条件的办理退休手续,另一种是对任职时间较短,不能办理社会保险或退休的实行一次性补贴。第三,落实基本补贴,从2015年起,镇党委把农村干部的生活补贴纳入镇财政支出预算,村(居)、村(居)委会主任每人每月补贴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补贴,分别建立工资卡,保证每季度按时足额发放。

(二)围绕能力提升抓培训。

1、实行分类培训。抓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着力围绕怎样当好村党组织书记,在组织好集中轮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党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负责编制统一的培训计划,抓好培训计划的落实。2012年,我镇就制定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村干部的培训由镇党委组织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实施,本着“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臵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通过覆盖全镇的远程教育平台负责培训村支两委干部的政治理论,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等知识。

我镇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这一目标要求,按照上级安排的、群众关注的、工作需要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困惑的四个方面进行点题,对问题定期进行整理汇总,联系相关部门和专家采取远教视频、集中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答复。着力在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特别是在提高农村实用技能上下功夫。一是突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如油橄榄管护技术培训和食用菌种养殖技术培训。二是增加“两法一例”培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农村工作制度的学习培训。三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

3、创新培训模式。要敢于打破传统,根据形势的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特别是找准既能激发农村干部参与培训热情,又能使之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最佳结合点。

(三)围绕农民增收抓产业。

引导农民群众创办本地特色产品种养和经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大力推广“公司+村社”、“公司+农户”、“农户+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科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农户的示范引导作用。

3、壮大集体经济。牢固树立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坚强物质基础的观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途径。根据不同村组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载体,想办法盘活集体留用地和其它集体产业,注意吸收产业大户和党员、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多种生产要素参股,明晰集体财产所有制结构,鼓励实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

(四)围绕履职承诺抓管理。

的,采取停职检查、组织调整等措施,保持党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三、突出问题

经过近几年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特别是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的不断变化,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发挥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力的人才十分缺乏,在选任党组织书记时只能是坨子里拔。

2、政策水平低下。由于村(居)留守党员不但年龄偏大,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村(居)党员干部不善于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己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为农民宣传、解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成为一句空话。

3、思想观念落后。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经济条件差,更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研究,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个别村党组织书记精神不振,做一天和尚撞一钟。

(二)村(居)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低报酬低动力。虽然按月发放了基本报酬,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奖励报酬不能按时足额兑现,总体来看享受待遇与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工作压力、劳动强度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党组织书记退休后的待遇,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地方即使出台了规定,由于资金来源不能保证,也难以兑现;再就是“天花板”现象,决定了村(居)干部工作再出色也难以提拔晋升,工作主动性不强。

字复印等,根本没有能力建桥铺路,挖渠修堤,文化建设等,虽然农村基础设施维护资金开始运行,但是依然仅仅只能做到维持现状,且颇多限制,村(居)纵有想法也无权实施,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工作环境差。村党组织书记处于农村工作最前沿,工作条件苦、压力大。一方面表现在信访问题上,由于受族性、派性和个人恩怨的`影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捏造事实,以把村党组织书记拉下台为目的长期上访,给基层党委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债务上,办公经费、公益事业、计划生育等刚性开支必须要办,但是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负债较多,村党组织书记只能个人借款或自掏腰包。

(三)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村(居)干部的管理监督难。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党员群众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缺乏研究,加之一些党组织书记角色转换不及时,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思想,行为方式一时难以改变,自觉不自觉的突破规章制度,不愿受管理。

排斥外族,引导群众谋取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大局,蒙蔽镇干部监督村务。

3、主人翁意识不强。农村党组织干部的工作范围广泛,应急事件、突发事件多,加之农村党员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见识不足,是非观念不强,好为家庭、个人谋私利,既无监管能力,又无监督观念,不好监管。

四、意见和建议

(一)拓宽选拔渠道,以“双高双强”为新时期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条件,坚持村党组织书记“两推一选”、公开考选,推行县乡机关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到村任职的做法,选拔一批适应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到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接受锻炼,把担任过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培养乡镇领导干部的一条途径,对他们可采取县管理、乡(镇)编制、干在村的方式,既减轻村级负担,又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广泛从回乡初高中生、退伍军人、农村党员专业户、技术能手以及企业经营者、业务骨干中的党员筛选优秀人才,特别要注意从经商从业户、种养专业户、承包致富户科技示范户中特色人选。大力实施“回归村官”工程,有目的地引导长期在外务工经商能人回村创办经济实体,从中及时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重点地帮带、培养,吸收其加入党组织,条件成熟的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下”的渠道,对工作懈怠、敷衍应付、成绩较差的,经组织考核后,凡不称职的,予以免职。

(二)完善激励措施,目前我党的领导干部提拔晋升方

对基层党组织行使其职能产生了一些思维混乱,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的历史新形势下,明确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党组织的导引职能。

1、建议明确基层党组织的管人职能,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荐人作用,进入国家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必须拥有常住地的基层党团委的政审推荐材料,鼓励私有企业、合资企业、个体户选用基层党团委推荐的人才,同时为了更好的提升党团委的影响力和扩大人才渠道,“两新”组织的党团委也应该溶入这个招人、选人、荐人、用人系统当中。

2、目前我党虽有一套已成系统的人才交流体系,但是较为为学历是举,而且对“体制外”的人才的吸引力较低,建议不简单的用学历来判断人才,而应充分发挥党团委的作用,发掘那些自学成才的人才和培养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干部,通过和其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的党员群众的评价和口碑来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评优和晋升,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和广阔丰富的上升渠道来吸引群众自觉自愿的加入党组织。

会主义民主及其核心价值观。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6

1、东昌府区辖16个镇、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764个行政村,35个城市社区,村妇代会主任764人,社区妇联干部35人,乡镇、村两级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区直党政机关、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36个、两新组织建妇代会35个。

2、女性进“两委”总数780人,女性进“两委”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其中,村妇代会主任607人,占到了村级女干部的%,女性进“两委”工作实现了100%的村有妇女参选,100%的村有妇女当选,妇代会同步换届,新一届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女性进支部比例和女性正职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工作目标。

3、全区764个村、社区,均已建立妇女之家,基本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

4、自20xx年参加全国妇联、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评选活动,我区先后有14个村(社区)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9个村(社区)荣获省级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社区)称号,道口铺办事处获得省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党的政治指导优势。

党委重视。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把加强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实现了“党建带妇建”“五同步”,即: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实行党建带妇建“三纳入”原则,即:妇建的目标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妇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的干部培训规划、妇建的考核结果纳入党组织的评先条件;制订了定期听取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制度。区妇联每半年向区委领导汇报工作并提出下部工作打算,使区委领导及时掌握和有效指导全区妇女工作。

重视教育。区妇联紧密结合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加强对妇女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和“四自”精神教育,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收妇女广泛参与,把党的要求渗透到妇女群众之中,积极引领我区妇女做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和谐建设的推动者。

健全完善规范化的活动机制。坚持“一学二会”活动制度。每周五组织区妇联干部职工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总结反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妇联主席及区直妇委会主任工作汇报会,自我总结,相互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妇联组织网络体系。

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妇联组织依靠党建带妇建、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妇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方支持,不断完善和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1、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区妇联高度重视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推进步伐,抢抓机遇,同步完善基层妇女组织,全区16个乡镇办事处、764个村的妇女组织组建率及妇联干部配备率均为100%。按照年龄轻、学历高、有能力、有热情的原则配备乡镇妇联班子,乡镇妇联主席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5人。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妇委会主任。同时,加强了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交流输送。配合区委组织部落实“两个加强”,即:“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妇联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村两委换届中,注重女性的参选参政,加强村级妇代会整建”,使进入村支部和村委会的人员逐年增加。近年来,全区乡镇以上妇女干部全部接受岗位培训,96%的妇女干部提升了学历层次。

2、进一步推进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区妇联抓住社区组建的契机,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思路,在全区35个社区中,组建社区妇委会35个,并全部配备妇联干部。同时,积极发展以妇女骨干为主体的社区服务队伍,比如“巾帼文艺宣传队”、“巾帼健身队”和“巾帼志愿者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满足社区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建立妇女维权站、点,开通法律服务热线,为弱势妇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树立了妇女组织良好形象,带动了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今年,我区古楼办事处湖北社区、道口铺高马社区获得省妇联“妇女儿童家园”项目试点资格,争取到12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设备配备,为社区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提供教育、维权、帮扶、就业、娱乐等一体化服务。

3、进一步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按照符合条件就要建立妇委会组织的要求,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实现了应建尽建。几年来,按照政治坚定、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全区各级妇联领导班子建设。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等方式,调整充实区直单位妇委会干部,一大批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女干部被选拔出来。

4、进一步稳妥推进非公妇女组织建设。依托“党建带妇建”,采取“建、联、挂、靠”的组建模式,扎实推进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先易后难,先大后小”是发展非公企业妇女队伍的重要策略,努力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通过主动联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积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组建妇委会并配备了兼职妇联干部,进一步拓展了妇女工作的新领域,扩大了工作的覆盖面。

5、积极举办妇女社团组织活动。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效应,通过举办女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联谊会、妇女创业成才座谈会等活动,凝聚各界妇女的力量,向社会宣传妇女典型、宣传妇女工作,推进妇女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区妇联联合东昌电台推出了《巾帼风采》栏目,对为在我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6名优秀女企业家代表进行重点报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干部整体素质。

1、针对机关妇女干部普遍兼职的现状,结合实际,加强了工作指导,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妇女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充分整合兼职资源,做好妇女工作。各级党委将兼职妇女干部的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增强了兼职妇女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她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挖掘潜能,在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鼓励区乡各级妇女干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抓精品、创品牌,增强工作实效性,引导她们多想、多看、多写,争先进位,提高创新和实干能力。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争当“巾帼增收致富带头人”,争创“妇”字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村活动,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壮大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全区已培养树立以女性为主经营的企业32个、巾帼致富带头人40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30处、示范村48个;在城镇,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女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妇女成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继续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联合劳动局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13期,共培训女农民工千余人。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联干部走出去,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充实头脑,开拓视野。

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搞好各种短期培训的同时,保证时间和经费,鼓励支持妇联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四)、加强阵地建设,保障妇联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妇女群众信赖的“温暖之家”,“家”要温暖,要吸引妇女、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必须以有形的“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区妇联积极在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在“妇女之家”建设中推进村、社区各类妇女工作和活动阵地的有效整合,丰富“妇女之家”工作内容,形成品牌效应。要求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建家、管家、用家,拓展“妇女之家”的服务范围,使妇女之家成为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载体。在城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和完善以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妇女儿童文化教育阵地;在农村,积极争取把妇女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设,有条件的妇代会(妇联)要设立独立的办公室和活动室,条件稍差的可与其他单位联合办公或一室多用。做到“三上墙”,即:组织机构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活动内容上墙;“六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档案,使“妇女之家”成为农村妇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活动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份,区妇联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到了11万元的妇女之家扶持专项经费,为我区的11个村(社区)的妇女之家购置电脑、电视、音响等妇女之家活动设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办事处)一级妇联组织能够以独立形式存在,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使妇女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村妇代会主任80%以上的精力是抓计划生育工作,一些基层党委考核妇代会主任的工作也主要是看计划生育指标完成情况。

2、部分妇联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只能被动地参与上级妇联组织开展的活动。

3、妇联干部流动渠道不畅通,提拔慢,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在调查过程中,妇联干部转岗困难,队伍结构老化,不利于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更不利于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4、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将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各种活动和培训都很难开展,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对策建议。

1、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组织部门关心支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重视示范点争创工作,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力争把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摆上当前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关心女干部的政治成长,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组织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建带妇建,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积极争取妇女人均“一元钱”妇女儿童事业经费,为妇女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3、区妇联要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加强对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培训。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

4、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5、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软”工作“硬”考核。完善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使妇联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增强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妇联干部的培养交流工作,形成妇联干部培训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妇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妇联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认真解决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的问题。

拆东墙垒西墙,越垒越矬’。”三是农村基层组织信誉下降。长期欠债不还,特别是欠农户的钱归还无期,导致乡村组织形象受损、信用度下降,一些乡村干部自感“矮人三分”,开展工作时底气不足,加之有的农户以借条“要挟”乡村干部,给日常工作的推动带来难度。

一些村干部思想僵化,在增加集体收入上想不出路子,找不到办法,面对困境怨天尤人、束手无策。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关系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和战斗力,影响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应将其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来统一谋划,坚持增收与节支并举、多渠道开源与加强管理并重、政策扶持与鼓励自我发展并进。

第一,通过组织社会化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为群众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既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客观需要,也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村级组织应通过兴办专业协会、中介服务中心、营销市场等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依靠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加工增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通过完善租赁、承包、股份经营等形式,盘活集体存量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严格和规范村级财务与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健全和落实以农村财务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财务收支逐条逐项公开,真正把加强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健全和落实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非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擅自签字报帐,有效防止和堵塞各种漏洞。对重大集体经济行为,必须依照程序由村民民主决策,严防集体资产流失。乡镇人民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指导和监督,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第三,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教育引导农村干部转变观念,澄清“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创办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没必要、无出路”等模糊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帮助他们拓宽发展思路,提高科技素质和“双带”能力。大力培养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二、必须认真解决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调查发现,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目前依然是影响和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难点之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干的不想干。从调查的x个县(市、区)来看,村干部难选的问题在一些村特别是穷村、乱村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本事的年轻人要么上学参军,要么外出打工,找个能干的人不容易。另一方面,是正在干着的不愿干。许多乡镇干部反映,目前一些村干部工作处于应付状态。一位乡党委书记说:“对穷村、乱村而言,现在不是要求村干部怎么干,而是哄着他们干。有些村支部书记,我从来不敢批评他们,即使这样,他们还动不动就‘撂挑子’。”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致使基层组织建设呈现“三难”。一是干部素质提高难。有本事的人留不住,高素质的人进不来,加之频繁换人,生手多,熟手少,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较差。二是后进转化难。由于难以选出有本事、能干事的支部书记,致使一些后进村支部屡治屡瘫,走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三是工作落实难。人员的不稳定,不仅造成农村工作上缺乏连续性,而且使一些矛盾越积越深,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相对于党政机关干部,他们又是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在职时“不发饷”,离职后无保障,很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更不用说顶着压力去工作。二是工作难度大。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终都要靠农村干部来落实。面对要指标、要任务的上级和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的村民的双重压力,身处一线的村干部成为农村诸多社会矛盾的焦点,一些村干部在无法摆脱的压力和矛盾面前,往往会选择“撂挑子”。三是工作环境差。报复村干部的事件时有发生,辱骂、污蔑村干部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使一些村干部感到心灰意冷。一些村宗教、宗族、家族势力及非正常下台干部干预村里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使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有的甚至被“架空”,一些“势单力薄”的农村干部只好“辞职”。舆论宣传上存有偏颇,丑化农村干部的多,讴歌先进典型的少,给农村干部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四是后继乏人。部分农村党员队伍老化严重,有的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农村党员队伍缺乏活力,青黄不接,加大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难度。五是一些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有的农村干部任职动机不纯,当干部的目的不是为群众服务,而是为了谋求个人或家族私利,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工作态度消极,或是“一走了之”。

农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中坚力量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必须把稳定农村干部队伍作为一项事关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按照“有待遇、有奔头、有吸引力”的原则,强化措施,真抓实抓,务求实效。

第一,强化待遇落实力度。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措施,力保村干部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现任农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村干部的任职年限、贡献大小等情况,为村级主要干部办理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和人身伤害保险。同时,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出发,严格控制村干部数量,防止因冗员过多增加经济负担。

第二,强化激励力度。对任职时间较长、贡献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大力进行宣传表彰,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积极为村干部报考国家公务员创造条件。对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议政能力较强的村干部,积极推荐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竭尽全力帮助农村基层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对各种打击报复农村干部的行为,要及时查办,严肃处理。

第三,强化帮扶力度。对于那些村干部难选的贫困村、后进村,从各级党政机关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有一定政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帮助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培育后备力量,制定落实乡村振兴规划。对那些遗留问题多、矛盾尖锐、村干部工作环境差的村,上级党委要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到村集中帮助解决问题,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第四,强化后备力量培养力度。按照“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积极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奠定人才基础。放宽视野,从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为农村党组织增添新的力量。把农村后备干部列入农村干部培训规划,搞好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必须认真解决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民主管理和决策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是伴随着推行村民自治工作出现的问题。调查发现,一些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突出表现为“三争”:争地位。有的党支部书记认为,党支部是领导核心,是正统,其他村级组织只是自己的附属。有的村委会主任甚至一些群众也认为,村委会主任是全体村民选的,党支部书记是少数党员选的,村委会管理村务更具合法性,主张“书记管党务,主任管村务”。争权力。有的党支部不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大权独揽、包办一切。有的村委会不尊重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拒不接受党支部领导,我行我素,把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委会“自治”,甚至是村委会主任个人“自治”。所争的权力,包括宅基地发放、集体资产处置、财务审批等具体权力。争势力。“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多数宗族、家族、派性问题严重,“两委”干部各代表一部分人利益,各拉一帮人,各唱各的调,各管各的事。严重的会造成“两委”班子瘫痪。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推进和农村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基层同志反映,“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农民闹纠纷、邻里不和、上访告状的明显增多。

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是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矛盾,是旧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不相适应的具体体现。从政策规定上看, 虽然《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职责范围分别做出了规定,但二者内容十分相近,除党建和村组干部管理外,均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职责范围交叉重叠,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两委”“争权”问题的发生。从工作上看,部分县、乡党委在推进村民自治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主选举上,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重视不够、抓得不实,“谁当官谁说了算”的原有村务管理体制并没有被打破,与市场经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和决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选时有民主,选完没民主”,“选人的法变了,管事的法没变”。

一手抓构建和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努力消除因“争权”而发生矛盾的体制基础。

第一,努力提升村党组织的群众公认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首先必须夯实村党组织的群众基础。除极特殊情况外,村党支部书记一般不再由乡镇党委直接任命,应由全体党员民主选举产生。进一步加大“两推一选”的推行力度,在党内民主选举之前,采取群众民主推荐等方式,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大多数人不拥护的人不能作为党支部成员候选人。通过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及时考察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的群众信任度,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通过组织程序予以调整。

第二,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和决策机制。切实加强村民会议特别是村民代表会议建设,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限、议事规则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其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决策主体功能。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宅基地发放、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建设承包方案等,都必须按照程序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民主讨论决定。村党支部要改进领导方式,善于运用民主的、协商的、说服教育的方式推动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村民依照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在领导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

提倡村委会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党支部成员;

注重在优秀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发展吸收党员,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生力量。

基层组织调研报告题目 篇8

20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xx年,在州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围绕州党委提出的“五项工程”,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以“示范工程的进位年、素质工程的提升年、村级阵地功能的拓展年、四清成果的落实年”为重要载体,继续抓好“六大工程”,深入开展“五星级”党委、村队党支部创建工作,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在成果巩固中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新、带、联、传”四位一体,深入实施示范工程。

一是突出一个“新”字。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星级示范工程的标准,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使去年选树的13个县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13个“五星级”村队党支部,在长效机制建设、基层干部管理、农村文化生活、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的实效,使其产生压力、激发活力、催生动力。二是突出一个“带”字。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前引自推”的思路,认真落实“221”

22名县级领导干部建立乡(镇)场党建、机关党建工作联系点18个。各乡(镇)场党委、县直机关党组、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建立14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对27个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四是突出一个“传”字。适时做好宣传工作,拍摄的《**县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纪实》被自治区党员电教教材(农村版第六期)采用,并在县电视台上开设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专栏,对先进经验和做法及工作动态进行及时报道。

(二)“入、分、通、评”四策同行,稳步开展素质工程。

一是实施党员科技入户工程。为全县2075名农牧民党员分汉、哈、维三种语言文字人手征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汉)《农牧科技》(哈)、《农村科技》(维)等实用农业科普资料,对科普资料的发放、使用情况建立了回访工作制度,确保了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运用,激发了农村党员致富创业的热情。通过抓载体,抓特色,扎实开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对农村党员重点突出“八个一”(即每名党员负责一片责任区,包一个工作岗位,联系一个致富能手,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扶持一户扶贫户,承诺办一件好事,提出一个好主意,反映一个新问题)。划分党员责任区725个,建立党员先锋岗559个。二是实施全民分类教育。围绕“牧业万人培训”和“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以“五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依托县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践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开展了以大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红色”证书、以实用科技培训为主的“绿色”证书、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的“蓝色”证书、以职业上岗培训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四种“证书”培训活动。206名在职村队干部、后备干部参加了“红色”证书培训,xx年村队干部学历招生100人。县委组织部按照30%的比例,采取以补代奖的方式,落实村队干部学历教育补助资金万元,村队干部培训经费万元。387名上进青年、致富能手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408名非农党员和农村非农就业人员拿到了“蓝色”培训证书,279名经纪能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建立农牧民党员培训基地33个,树立党员示范户320户,创新建立玉米制种、林果等协会8个,为培育新党员、新农民、新干部,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基础。三是实施e点通工程。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拓宽农牧民增收的信息渠道,实施了百户“三农”信息e点通电视上网工程,信息内容涉及农村党建、党员电教、农产品信息、农技知识、远程教学、文化电视、优质生活等多档栏目。实施“三农”信息e点通工程以来,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的模式,带动和辐射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和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四是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结合“七一”表彰推荐,在全县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即评选10名工作能力最强的村队党支部书记、10名表现突出的农牧民上岗党员、10名“双带”较好的农牧民致富能手、10名最佳农村经纪人、10名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

(三)“找、投、建、兴”四措并举,拓展村队阵地功能。

一是开展五找和三起来活动。印发了《**县关于加强村队办公阵地管理与拓展阵地服务功能的意见》,在农村广泛开展“五找”活动,即让党支部找到活力,让党员找到目标,让干部找到责任,让群众找到乐趣,让村民找到致富希望;“三起来”即“国旗飘起来、党旗挂起来和活动兴起来”,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杯”农牧民文艺活动、村居民实用技能大赛(砌筑、刺绣、理发、园艺、拾花、计算机操作等竞赛项目)、为村居送燃煤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农牧民致富的信息平台、农村人才的培训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参政议政的管理平台。在开展演出期间,挖掘乡土人才197人,由党员牵头建立农牧民文艺活动小分队30个。县乡村累计开展文艺活动150场次,举办各类球赛248场次,举办运动会25场次,开展实用技能大赛94场次,建立起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以活动的方式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加大阵地投入力度。今年结合村级阵地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因建设年代早、使用面积小的9个村、3个队、5个社区的阵地进行新建和扩建。投入资金24万元,为全县新建、扩建的村队配备党员电教桌椅725套。同时,开展“万册图书进村”活动,投入资金10万元,为全县36个村队配置图书1万余册,内容涉及种养殖、健康医疗、卫生保健、电视法规等多个方面。三是建立完善驻村服务制度。部分乡镇从农村实际和农牧民群众需要出发,新建集司法、民政、劳务、科技、办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在村队推行驻村服务这一形式,有的组建“驻村工作站或组”,有的委派“驻村服务员或代办员”,有的建立联系点全面包干,切实让农牧民群众得到便利和实惠。全县驻村党员干部为农牧民全程代办事项150余件,开展巡回蹲点现场办公200场次,收集群众合理化建议150多条,为搭建村级阵地六个平台提供了载体。

四是积极兴办村级“双语”幼儿园。下发了《关于推进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的通知》,制定了23个村队建设计划,把东买里乡作为村队党支部开办“双语”幼儿园重点建设乡,建立了32名教师师资人员信息库,健全了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为“双语”幼儿园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35 3806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