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汇总10篇)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定期检查、反馈机制,确保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下面由阿拉网友分享的“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范文,供您写作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优良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1、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决策的信息与依据。
2、加大课堂教学管理与监督的力度,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学和管理领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为教师职务评聘,教师工作量酬金的合理发放,学院评优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评价对象
凡受聘于本教研室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及实验实习教师,包括所有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三、评价项目及内容
本教研室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考核见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1、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2、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3、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附后)。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教研室负责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价。检查内容应包括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加强对毕业生素质的反馈调查工作,以利及时掌握相关消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研室分学期对每位教师按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分别进行考核,得出每个项目的考核分数,并按下列方法确定每位教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总评分:
总评分=每个项目的考核工作分为学生测评、教研室考核、系考评、领导小组审核4个部分。
1、学生测评
(1)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在教学考核表上对任课教师测评打分。
(2)参加测评的学生人数不得少于授课班级人数的50%,否则测评结果无效。
2教师考核
(1)分别召开学生和教师教学工作坐谈会,听取各方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查看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
4、项目总评分的确定
学生测评得分占30%,教研室考核得分占25%,系考评得分占45%,按以上比例合成教师某考核项目的最后得分。
5、领导小组审核
考核领导小组审核考核、评价结果,考核、评价材料归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与本人见面。
五、考核时间
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于课程结束前进行考核,具体时间由系部确定。
六、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良好(76-84)、基本合格(60-75)、不合格(<60)4个等次,优秀率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5%。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评为优秀
1)有无故旷课现象;
2)一学期迟到或早退3次及以上;
3)出现一般性教学事故;
4)事假累计超过一星期,病假累计超过二星期;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不称职:
1)考核总分在60分以下;
2)职业道德差不能为人师表,有较严重的教学事故;
3)一学期累计旷课10课时及以上;
4)一学期迟到早退15次及以上;
5)当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者。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一、学校班子成员听课制度
学校班子成员应全面了解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上课质量,检查教学效果。为此规定:
1、教学主任、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校级领导和其他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3、每次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学期结束前将听课记录上交教学处。
二、教师负责制度
任课教师为一个班级教学负责教师,为此规定:
1、任课教师应由取得教师资格的或相当职称的教师担任。
2、任课教师的上课时数不少于上级规定的工作量。
3、任课教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讲课质量、辅导、答疑等负完全责任。
4、任课教师开学初负责分析学生科目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对学习、教学的意见,做好记录,及时调整教学工作。
三、教案书写制度
教案即教学方案,也就是课前计划。写教案能促进备课质量,提高授课效果,教师必须按要求写教案,教案的内容应包括:授课班级、授课题目、授课内容、授课目标、重点、难点、教具与教学过程、作业思考题、教学反思等。
教案要求:
1、教案由教师本人保管。
2、科组长不定期进行教案检查。
3、教学处每两周对教案进行检查。
四、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
任教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教学处指定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作师傅,对口负责指导教学。
教学处主要职责:
1、制定培养计划,负责安排青年教师听老教师讲课,以提高业务水平及学习老教师教学经验。
2、负责指导备课、撰写教案,修改教案,组织在教研组进行试讲等。
3、青年教师在参加说课、上教研课时,教学处主任参加听课,以了解青年教师的讲课、上课的效果,课后应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提高。
五、试卷分析制度
试卷分析是反馈教学效果、了解试卷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规定:
1、教学处每学期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作统计分析。每次大型考试过后,召开质量分析会。
2、期终考试试卷分析要求:
(1)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2)试题难易度分析。
3、教学处仔细研究分析结果,对考试科目成绩偏低的任课教师进行谈话、沟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试卷分析报告一份存教研室、一份上交校长室。
六、教学督导制度
1、为提高教学质量,客观公正评价教学情况,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跟踪听课,帮助、督导教学工作并成立校内督导评估小组。
2、听课后填写听课表,听课的意见和建议,课后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3、每学年由学校督导评估小组对各年级的教育教学进行一次督导评估。
七、教学认真制度
1、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增强文化底蕴,同时熟悉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超周备课。在教学中随时修改和调整教案,积累教学经验,写好反思与随笔。
2、认真上课。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每位教师按规定时间上课,学校校长、中层领导、组长推门听课。
3、认真考试。考试既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种检验,又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必须认真对待。
八、领导监控制度
1、建立校长、教学主任、年级组长、各科组长组成的学校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监督保证各项监控措施落实到位。
2、教学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每学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全部课程。、按课表上课,不随意换课、调课、听课,课务变动必须由教学主任批准。
3、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处每学期做好两次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整个检查工作要做到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各科试卷规范命题,规范管理,严格把关,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差错,以保证检查成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4、教学处对各科检测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家长、学生、教师参加的质量监控研究会,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全面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3
教学质量的管理应着眼于学生质量,着眼于工作质量,只有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才能提高学生质量。
教学工作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几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1、精心备教案
(1)既要备教材大纲,又要备学生实际。
(2)既要备知识点,又要备德育渗透点。
(3)既要备教法,把握重点、难点,又要备学生的学习方法。
(4)备例题、作业和备试验等。
上述八备,在备课组内要做到基本统一。而且要超前备课、集体备课。
2、课前要复习教案
要求:熟悉教案、反复推敲、理清脉络、成竹在胸、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防止:匆促上阵、思路不清、被动应付、事倍功半。
二、上课
1、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2、要正确处理重点、难点、关键点之间的关系,要突出重点、突破或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点。即事重点,又是难点,则既要突出,又要突破。要遵循认识论规律,采用启发式,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等原则。
3、要正确处理基础和能力,合格考、等级考和高考的关系,立足基础,渗透能力。每个单元的双基务必做到段段清。毕业班可着眼高考,侧重能力培养。
4、要正确处理讲和练的关系,要讲得科学、详略得当,练得有效,形式有变。
5、要正确处理常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常规教学方法要精益求精,形成特色,又要不断革新教法,并运用电化教学等手段,使课堂教学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三、作业及批改
1、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作业要有一定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但必须重视质量。习题要精编,有代表性、典型性。简单的习题宜当堂完成。课外作业量不超过授课时间的二分之一,有些学科的作业量还应减少。
2、批改要认真,不能在整张作业纸上仅写一个阅字或打一个符号。属于书本上的作业,应全批。错误之处要指出。不符合作业规范化要求的,要督促学生即订正。练习册不能完全代替作业,但应评讲。
3、批改要及时,要写批改日期,同时订正要规范化,普遍性的典型性的错误要及时反馈。错误的地方用红笔打“x”,最好加文字说明。
4、通过评讲一道习题,复习和巩固几个知识点,找到好的解题思路和突破口,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辅导
1、以个别辅导为主,在补差的同时,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2、要有组织、有计划、定人、定时间、定地点进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因材施教,并务求针对性,侧重补基础,兼顾能力培养,使学生确有所得,有所提高。
五、试验(指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而形成技巧技能。
1、教师要依据教材大纲规定的实验课题来编写实验计划、落实器材准备。
2、在进行实验前要事先自己做一次,以保证教学效果。
3、有针对性地讲解实验目的、布骤、仪器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关键部分可由教师示范。
4、指导学生及时小结,写好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批阅,给与评分。
六、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检查,也是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1、明确考试目标、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2、考前做好复习工作,形成综合运用公式、法则、原理的能力。
3、做好命题工作。
七、教学研究
1、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教法、学法、考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心理矫正等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三大板块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的研究工作,更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深化、拓展。
2、汇总积累资料,沟通教改信息,总结交流经验。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突破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4、多听多看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共同探讨教学规则,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节公开课。
5、每位教师在教学基础上每学年写一份专题总结或论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作为考核、评先进、奖励的重要依据。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4
一、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
评比以合格率(或均分)为主要依据,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参照学期末全县统一检测考试评比文件。均分和优秀率为参数,确定各科成绩位次,设立位次奖。位次奖分为三个区间,体现奖励区别,即倒数第4名至倒数第9名每个位次奖励20元;倒数第10名至倒数第14名每个位次奖励30元;倒数第15名至顺数第1名每个位次奖励50元;全县评比前三名发特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毕业班每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教学质量奖励发放参照本办法,代两门以上课程的成绩按平均名次计算)
二、毕业班教学质量奖
1、奖项设置:毕业班升学考试质量奖设完成任务指标奖、单科位次奖、学生个人总成绩奖及单科成绩奖四个奖项。
2、奖励原则:学校每年度结合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以完成重点高中的情况为主设立奖励金额,完成普通高中、高职中任务指标奖,依照学校财力酌情予以奖励。具体金额以校委会会议形式讨论确定。完成或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升学任务指标所得奖励,以教学班为单位予以分配,分配以单科成绩的位次体现奖优罚劣的宗旨。
3、奖励办法:
1)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指标的班级发给奖金500元。
2)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的班级在500元奖金的基础上设立追加奖金。每超额完成一名重点高中指标追加奖励400元。
3)升学考试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倒数第4名至倒数第9名每个位次奖励50元。位居全县倒数第15名至顺数第1名每个位次奖励150元,位居全县前三名发特别奖每位次奖励500元。
4)中学特长班若给学校下达招生计划。奖励不受完成任务与否的限制,初录1名,发给辅导教师奖金20元,正式录取1名,则划归相应班级的目标任务之列。辅导教师获奖200元。
5)学生单科成绩位居全县前5名(含5名)每出现1名奖相应代课教师100元。学生个人总分位居全县应试学生前100名(含100名)每出现1名奖100元。此项奖金划归该生所在班级奖金总额之中予以分配。
6)各班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将应收的费用给学校结清的班级奖班主任100元。
三、学科竞赛奖
1、校级参赛教师获得三等奖奖励30元。一等奖奖励50元。
2、辅导学生参加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100元,获县二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150元,获县一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200元。
3、辅导学生参加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300元,获市二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400元,获市一等奖,奖励指导教师每人次500元。
4、教师本人参加县级以上举办的各项竞赛。县三等奖奖励100元,二等奖奖励200元,一等奖奖励400元;获市级优秀奖奖励200元,市三等奖奖励400元,二等奖奖励600元,一等奖奖励800元;省级竞赛获得名次按市级翻倍。
5、寄作品参加比赛得奖的如征文、小论文、美术作品等)获得三等奖奖励50元。一等奖奖励150元,市级获得名次按县级翻倍,省级类推。
6、县级组织的体育比赛获奖由行政会另行讨论予以奖励。
四、非教学人员责任奖
由学生代表、全体教师和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为“优(90分以上)良(7589分)中(6074分)差(059分)予以奖励,根据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奖额由学校行政会议决定。综合评定为“差”则不予以奖励,中”按总奖额1/3予以奖励,良”按总奖额的2/3予以奖励,优”按总奖额全部予以奖励。
五、奖励说明:
1、教学质量奖非毕业班一学期兑现一次。
2、奖励依据限定为教体局或教研室下发的成绩通报表。
3、具体奖金分配方案依单科成绩位次先后拉开档次。学校审核方可发放。
4、一门学科教学工作由几名教师承担。体现区别,兑现相应奖金。
5、竞赛奖每学期学校按文件或证件兑现一次。
6、本奖励办法试行一年。若上级评比精神变动;学校实际及学情实际的变化;招生制度及计划的调整。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5
一、驾校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小组,分别由驾校领导,教学业务部门领导、教研组长和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教练教学质量考核。
二、教学质量用教练的个人教学质量分来衡量。
三、每期由学员对任课教练的.教学情况进行测评,取平均分作为该教练的教学效果质量分(考试及格率另算)。
四、教练每期的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对连续二期考核成绩最低的教练,驾校将采用不再聘任的措施,限期改进提高,待确有提高后再续聘上岗。
五、驾校理论教学质量考核制度考核细则(参考标准):
1、使用旧教案位不合格教案,不得分,教案不全视程度扣分;
2、无提前备课量视情节扣10—30分;
3、教案不按要求书写视情节扣10—20分;
4、每期结束无按时交教案,作为无教案不得分。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6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监控机制。建立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全员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及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都十分有意义。
(一)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
1、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主动学习。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杜绝不尊重学生和不科学评价学生的现象;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倡“减负增效”,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改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各类有差异学生的发展,要因人施教,共同发展;
3、加强对学科的监控,每学期对九年级所有学科进行月考,对七、八年级进行3次考试,突出学科质量调研。并通过听随堂课、检查学生作业、考查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状况;
4、建立学困生档案,定期了解学困生成绩。对薄弱班级进行追踪听课,教务处人员要与薄弱班级挂钩,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5、严格考风考纪,严格评分标准,严格分析试卷,切实通过考试检测到学生学习情况,为学校管理提供真实的`数据。
(二)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体系
1、学校教务处通过检查教案、作业,听课,考试等方式监控学校教育质量。家长主要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发展状况,以及对学校的了解,通过教学开放周,家长听课日或家长会期间,向学校或老师反映情况。
2、教师之间通过教研、集备、听课及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互相监督,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
3、让学生自已学会分析自已,每次测试都要会总结会提高。按照规律约束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1、对教师备课的监控;
2、对上课进行监控。学校领导要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与老师交换上课的意见,以此实现对教学监控;
3、对布置作业和考试的监控。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教育质量监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严格按有关规定布置作业
4、课堂教学监控。通过值日行政查课,检查教师是否迟到,早退,是否带教案。
5、教学常规检查。每月检查一次作业备课试卷。平时随机抽查。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7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是学校工作重点中的重点。
2、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校长。主管校长对教学质量负主要责任,教务处主抓落实,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3、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年级组长负责制。具体操作办法是:学校在全体教师中聘任教学业务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并和年级组长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开学初由年级组长在征集教师意愿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双向聘任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全学年由年级组长组织全组教师学生努力奋斗,力争实现质量指标。
4、学校教务处要有质量奋斗的具体措施。开学初制定奋斗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质量两奋斗策略、质量分抓体系、各种质量指标、及考评制度。教学过程中要常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指导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要适时组织教师会议,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弘扬好的教学做法,树立典型教师,做到宣扬到点、辐射到面。学期结束要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
5、教务处、教研组要组织有效地学习竞赛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6、各任课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钻研教材、斟酌教法、组织学生、实现有效教学;要加强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同伴互助、接住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实现高效教学。
7、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管理及学风建设,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各班要有明确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要让全体学生明确并为之奋斗。
8、学校要有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单以分数为唯一评价依据,并有激励性。
9、学校后勤及其他组织要做好教学的服务工作。
10、学校要每年考核表彰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学人员岗位职责考核之中,同时要表彰学习成绩优异、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8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研组长必须按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我校出台《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力求通过质量监控,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促进教师提高全面提升质量的自觉性,纠正违背现代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教学行为,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健康、和谐的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首先组织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校长室(教导处为主要执行者)、学校(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内容为
(一)学校教学管理层面:
学校常规管理。 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日常教学过程。即通过对教师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监控,了解教师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加以解决。对教师备课的监控,对上课进行监控,建立校行政领导联系校(教研组)制度,对布置的作业和考试进行监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布置家庭作业,对学生作业要批改及时规范,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二)学生学业水平层面。
学生的学业水平就是指在正常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学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某学段的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达到的综合水平。
具体为: 学生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编制命题形成若干试题库,这些试题将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测试后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晰的认识。
学生学习状态:主要指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等,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是教育教学应当追求的重要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落实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学生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都有密切的关联,改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优化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举措。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三)教师教学思想与业务能力层面。
教学思想制约教学行为,通过监控教师的教学思想,有效促使教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或保持一致性。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要不断提高教师应变、板书、写作、解题、口语等基本功,更要提高教师独立备课、钻研教材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必须参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每学期每个教师做到四个一,即写好一节评课,备好一节最佳教案,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上好一节满意的公开课。各位教师要及时总结教研成果,每人每学年至少上交1篇教学论文或案例分析。
教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备、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指数,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估。
监控的方式分为他控、互控、自控,涉及的人员包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学生等方面。一级监控:学校监控(主要由教导处负责)。二级监控,学校教研组负责,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学校在监控时,及时发现,激励、表扬辅导有成效的教师,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师要尽力给予激励,至少“评优评先”给予优先,真正从本质上把懒惰教师与勤奋教师区分开来,营造浓厚质量意识氛围。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为确保我校的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特制定本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教学的日常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根据学校制定的《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学学生学习常规要求》等文件,实施常规管理。并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每天每班每节课的教学秩序正常和良好。教导处应对因病因事的请假教师事先及时调好课;未经教导处同意,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年级组也不得随意调课;放课的管辖权在校长室。
2、备课必须坚持一课时写一份教案,符合备课要求。
3、考试学科的作业应分层布置,对优秀生应多布置些能力训练题。
4、教导处应做好每学期2次的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的检查。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全校上下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具体要求如下:
1、充分运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始终贯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
2、应根据不同课程和内容的类别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3、要采用启发式,培养学生提问和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熟练,提高思维能力。
4、要努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联系实际,并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和学科的相互渗透。
5、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课堂练习中应多设计让学生提问题的练习。
6、要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各教研组内每位教师一学期要上一次公开课,教师要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任务。
三、加强对质量抽测的管理:
除了组织的各类学科考试以外,必须非常认真的做好一学期两次的阶段教学质量测试管理,具体如下:
1、对考试学科在每学期进行两次阶段教学质量测试。
2、测试由教导处统一组织进行。
3、测试后各备课组、年级组进行实事求是的质量分析,并制定改进和加强的措施。并将质量分析报告送教导处存档。
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教导处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备课组各位教师要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质量检测以达到自我监控;年级组要统一组织安排好,并作好年级质量分析;教研组长要对各备课组加以指导;教导处要从全校角度进行调控,并据此达到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并做好试卷、质量分析报告(表)的归档整理工作。
四、加强对辅优补差工作的管理:
学生有差异性,课后的辅优补差就是针对这种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形式上以任课老师自己所教的班级进行,辅优班的学生必须年级各科统一,补差班的学生由任课老师决定,各科可以不同。人数应控制在规定的量内。
2、时间上,各学科每周一次,由年级组统一合理安排,教导处协调。
3、任课教师应加强管理,对学生的出缺席、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应如同平时一样认真对待,做好记录,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要努力提高辅优补差的质量,应做到:
(1)每次上课有教案,课后有作业,作业要批改。
(2)对辅优生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辅优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是如何运用知识去解答实际问题,要从高、难、新的层面上去考虑,要使学生逐步养成勤思考、多咨询、独立解题的良好习惯。
(3)帮助学生克服懒、散、拖的坏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勤奋、自觉、肯做的习惯和争取合格的信心。
五、加强对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管理:
1、凡学校自己命题的学科,应加强对命题的管理,即按区教院试卷命题的方向努力,并结合本校各年级的实际组织命题(可设计附加题),切忌同年级中学科间试卷质量的不平衡。
2、必须严格考试。教导处要从试场的安排、学生座位的安排、监考教师的安排、试场的巡视等从严要求,杜绝弄虚作假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3、加强阅卷管理。考试后试卷交由教导处统一保管,教研组内实行流水阅卷,一个年级一批。在组内对阅卷评分必须统一标准,组长应即时统一掌握,防止发生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中宽严失当的情况。
4、试后,由各任课教师、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教导处、校长室分别按要求认真地做好质量分析,要求如下:
(1)任课教师要写好质量分析表,并着重对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分析得失原因。对成功的应予以巩固,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备课组既要分析本学科的质量,还要从纵向教研组内各年级中的水平和横向年级内各学科中的位置进行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予以继续加强,并着重对薄弱的环节提出改进的措施,组长要有分析报告。
(3)年级组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分析年级内各学科的质量,总结优势学科的经验予以推广;找出薄弱学科的症结,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②从年级内优秀生的量和质上进行分析,同学科制定的目标进行对比,从教与学上分析得失,从而提出在培养优秀生上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③从年级内差生的量和质上进行分析,就如何减少差生、提高合格率上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④组长要召集年级组分析会,并应就学校的管理、师资的质量等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4)教研组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分析组内各年级的质量,总结优势备课组或优势任课教师的`经验予以推广;找出薄弱备课组或任课教师的症结,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②从本学科的优秀生和差生分别在年级各学科中的量和质及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提出在课堂教学和辅优补差中结合学科特点,必须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③从各年级试卷的命题质量上进行分析,同区教科所质量要求的层面上进行对比,对自己命题的试卷的质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提高今后备课组测试命题和学校考试命题的质量。
④组长要召集教研组分析会,并应就学校的管理、师资的质量等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5)教导处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教导主任要及时了解掌握各科各年级考试的质量,并及时组织并指导好各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的质量分析工作。
②要对全校各学科、各年级的考试质量作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优势的任课教师、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的成功经验予以推广,分析出薄弱的学科、组室的不足,并指导制定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如有可能,应及时了解有关兄弟学校的质量,并作出对比分析。
③找出教导处在教学管理中的得失,提出推广或整改的意见。
④教导主任要召集组长分析会,并将以上教师及各组室的质量分析表、分析报告整理归档。
(6)校长室的分析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对全校各层次的质量分析进行布置、指导和检查,校长本人应各参加一个备课组、年级组和教研组的质量分析活动。
②要从纵向上同上学年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对比,从试卷命题的质量、考试的成绩上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③要从横向上就同兄弟学校、市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学校在全市中的位置。
④认真查阅各个层面上的质量分析表、并结合以上分析,并就成功的经验和薄弱的环节(学科、年级、班级、教师)提出推广或整改的措施。如有必要或可能,应就师资的安排、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等作及时的调整。
六、加强对期末考试的管理
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的教与学的质量检查,其重要性胜过期中考试,要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工作。除体育、音乐、劳技等不进行书面考试的学科以外,其它各科都必须(备课组或任课教师)于考试前一个半星期作出详细的复习计划和提纲,并备好复习教案。
2、考试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无市统一命题的考查学科应提前于考试学科前一周左右进行。
3、考试的安排和管理、阅卷评分的组织和要求、考试质量的分析工作等按期中考试管理的要求进行。
七、加强对毕业班中考的管理
毕业班考试的质量是全面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最主要的标准,全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应根据市、区、局中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此项工作,要求如下:
1、教导处应根据实际对各学科的各类考试提出复习等准备工作的要求或指导性意见。
2、对各类优秀生的推荐,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以正确引导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3、加强对各类考试的试前复习指导工作,备课组必须在实施总复习前一周作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按照各类考试的不同要求上好复习课,每堂复习课都必须要有复习教案,以切实保证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4、学校要充分重视区统一组织的模拟考试,试后作好质量分析,并立即对薄弱环节采取必要的应急补救措施。
5、各类考试结束后,必须抓紧对整体质量的分析工作,如同期中、期末考试一样,各个层面分别严格认真地做好各项质量分析工作,以为下一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借鉴。
八、加强对考试的研究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和升学选拔的最主要的标准,所以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尤为重要。
1、要研究考试命题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考试命题的方向要突出创新和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科之间的渗透也是一个方向。因此各科的命题要朝这一方面发展。
3、校长室、教导处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力量,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考试的研究。
4、各教研组每学期应进行专题的考试研究,以提高教师的命题质量。
5、教导处要同兄弟学校加强联系,吸取他校的好经验,以提高我校对考试的命题的能力。
九、加强对教学质量考核的管理
1、教导处应对每次阶段质量抽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各项成绩,及时归纳整理,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依据。
2、教导处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出各项监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以表格式或量化以及资料归纳等形式进行考核统计。
3、校长室要根据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实际(原有基础)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对各年级、各学科、各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要求。
4、学年结束,学校应根据教导处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本制度的执行考核情况和各类考试的成绩,作出全面的质量考核分析和评价。
5、对教学质量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竞争上岗和学校择优聘任的主要依据。
完善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稳定进步的基础,全体教师、各组室、教导处等要坚决贯彻实施,以保证我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篇10
一、目的
针对现存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并对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校内部对现存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职责
1、校办、教导处、总务处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中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2、各年级科室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评审。
3、校领导或各部门的负责人批准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纠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识别。
(2)各部门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学生、家长投诉),或对教学服务过程中重复出现的类似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考虑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
(3)校办、教导处、总务处负责组织各年级科室识别需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
(4)校长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中的需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进行识别。
2、各年级科室在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或避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方案。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
(1)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由校领导批准纠正和预防措施。
(2)内部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其纠正和预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教导处、总务处或各科室负责人批准。
4、各科室负责对经批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并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记录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中,《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及相关记录由纠正措施的实施科室保存,必要时送校长办公室。
5、纠正措施的评审。
(1)校长办公室负责对针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2)校办、教导处、总务处针对内部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
(3)针对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相关科室进行评审。
6、对评审中发现纠正和预防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按步骤重新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7、每年管理评审前,各年级科室将所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提交给管理评审组织者,以供评价。
上一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汇总15篇
下一篇:门岗管理制度(汇总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