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范例【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1

环境滋养灵性,教育唤醒灵魂,文化润泽品格。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其建设力度决定着教育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建设能力体现学校教育文化软实力。人是环境与文化的产物,一个人身处怎样的环境、接受怎样的文化与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环境是显形的教育,资源是隐形的课程;文化是环境的底色,体现教育的形象、品质与灵魂;文化只有根植于教育才能结出硕果,教育只有依赖于环境才能产生效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切入点、立足点与归宿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目的是培养与塑造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一、物质环境两维度

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感性与经验基础上,必须有条件与环境的强力支持。我们必须为孩子的生活、学习、游戏、运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以满足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要求。家徒四壁、空无一物的环境绝对不是理想的物质环境,也不是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环境。幼儿园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当融有形与无形、朴素与温馨于一身,集自主与多元、本土与国际于一体,硬化、软化、绿化、文化兼而有之。那么建设可触摸、可观赏、可互动、可对话、有文化品位、有内涵深度的物质环境将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做法是:

1.外部物质环境利用。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田野、村镇、工厂、社区、园林、空气、阳光,既是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更是启蒙教育的首选资源、社会体验的第一资源和户外活动的重要资源。它可以让孩子获得教室里和书本上永远得不到的经验与感受。善为人师者,须充分利用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把孩子引入真实的现实情境中,让其接受贴近生活的教育与社会性的体验,帮助孩子完成对客观世界感性及理性的认识。

2.内部物质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内部物质环境建设以“儿童中心主义”为宗旨,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安全、绿色、环保为基本原则,以满足各项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其中,内外区域划分、场地室舍功能发挥是内部物质环境建设的两项重要工作。其总体要求是干净、整洁、便捷,区域明显、分合自然、板块清晰、布局合理,便于活动实施、服务幼儿主体,保证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具体在环境建设与资源管理中可参照“4621”运行模式灵活处理。一要积极营造与自然高度协调的教育环境,善于把自然资源“拿进来”,管理好,运用好,让教育回归自然与真实;二要营造具有社会意义的教育环境,体现“教育的生活化和学校的社会化”理念。

3.物质环境价值趋向。无论外部物质环境,还是内部物质环境,都严格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①”宗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理念。确保内外环境的有机协调、高度统一;确保儿童在具有生命力的环境中学习并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经验;确保儿童积极主动与环境、资源和材料对话,得到真实的发展。

二、文化环境六要素

学校承载着教育,教育承载着文化,文化传承着道德。当幼儿园教育有了《纲要》支持、《指南》引领、《标准》④要求,形成了课程概念、落实了主题活动、启动了项目研究之后,其本质已经不仅仅是让孩子“玩”好,而且是通过“玩中学”、“做中学”、“研中学”等基本方式让孩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人人成才。唯如此,才是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育,也是全社会都能接受的教育,更是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文化特征:多元融合。花里胡哨、五光十色不是幼儿园教育应有的形象,学画画、做手工、玩游戏、喝水、如厕也不是学前教育活动的全部,环境创设、音乐舞蹈、园本教学也不是幼儿园教育文化的本质。幼儿园教育文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具象,更应该是感性与理性、具象与抽象的高度统一,是朴素与雅致、大方与精细的完美结合,是基于图、文、声、光、电等多种介质的综合体现。对于一个有内涵的幼儿园,文化的体现一要兼顾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以适应培养大格局、大视野、世界型、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二要立足中华文化,突出本土文化,为培养与造就具有国家情怀、民族精神、公民意识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二)文化表现:语言文字。幼儿园教育归根结蒂是文化启蒙教育,是完整人格养成奠基性教育。单就中华文化之种种,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礼仪文化、儒家文化等等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都有渗透,然体现文化必须籍于语言文字,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离不开汉语言这一基本工具。幼儿园教育要突出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就要高度重视汉语言这一载体作用的发挥。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汉语言是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科学等一切文明产生、发展、壮大的根与魂,是孩子认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学好五大领域课程的工具。从这一意义上讲,启蒙教育必须把母语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幼儿园必须在教育环境的醒目位置、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及教育过程的自始至终,体现语言文字的主阵地的作用。具体一点说,我们必须将国家的教育意志、教育方针、育人目标和办园者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运用科学+艺术的方式不折不扣地展示出来,昭示于社会,融化于人心,让全社会都知道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所遵循的宗旨与追求的目标;要把“三风一训”、教育发展规划、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行为标准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大大方方地呈现出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号召与影响我们的教职员工;要把孩子的想法、做法、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及时展现出来,让孩子认领,完成深度对话,让文化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文化感知:熏陶感染。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是不重视对科学文化的学习,不是淡化汉语言教学。恰恰相反,幼儿园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开启科学文化的学习之旅,以汉语言的学习为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文化感知、感染与熏陶,让幼儿在学习、理解与运用母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汉语言外在的形象美和内在的音韵美、意境美,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熏陶,从而建立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文化学习:可触可摸。幼儿园有面积足够大的主题墙、作品墙等墙面,保证了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达到了主体性、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等寓一体的要求。但是我们对于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上仍然做得很不够,它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提出了许多有质量的问题,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我们仅仅停留在说说而已。我们虽然落实了“4621”环境建设与资源管理模式,对材料进行了分区、分柜、分层、分盒管理,但是我们的教师还没有把它作为语言学习的有效方式与渠道。那么,如何把学习特别是语言学习恰当渗透于生活、游戏与运动之中,就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1.识物、识字、识词。就本质而言,汉字、语言及文化的学习是从认识事物开始的。幼儿的语言学习也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充分感知与理解上。幼儿园的教育文化环境,特别是基于主题、基于项目、基于“4621”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学习,为识物、识字、识词提供了极大便利。就“4分管理”而言,分区、分柜、分层、分盒的过程既是对事物完成分类的过程,也是逻辑归纳与有序分享的“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范例【4篇】”,不仅仅会提升幼儿区角(区域)活动、主题教学活动、项目研究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更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与社会化发展。再具体一点说,分盒越精细,意味着积累的材料越丰富;材料越丰富意味着事物名称(词语)越丰富。各区、各柜、各层、各盒众多的材料以及材料名称的文字标识就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媒介。

可以这样描述:如果我们能为幼儿提供1000种材料,就能产生1000个名词,1000个名词就能演绎出10000句话。这样我们就有了另外一种阅读方式,即变“看图识字识词”为“识物识字识词”,而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建立基于综合统感理念下的语言学习,也是极好的情境教育。对于小班孩子,仅限于“识物”;中班孩子可以“识物识字识词”三者并重,大班孩子则可以完成“识物识字识词说话”综合训练。

2.听、说、读、写。幼儿园不提倡孩子写字,但不代表不重视对这一阶段幼儿语言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训练,不代表淡化或忽视与之对应的语言基本能力、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3-6岁幼儿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大量地听、说、读、主动地认字、学词关键且重要。幼儿园的物质与文化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为幼儿语言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如果教师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在园三年可以听到和讲述数以百计的故事,可以熟读数以百本的绘本;如果我们能够把幼儿园户外及室内所有的资源、一日常规中重要的活动当作孩子语言学习的渠道,不愁孩子得不到最好的发展。但前提是在幼儿园语言领域学习中,要善于将听、说、读结合成一个整体,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将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成一个回路。

3.观察、分析、理解、表达。“4621”环境建设与资源管理模式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材料训练幼儿、发展幼儿。即通过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或材料进行对话,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感知并适应环境,培养兴趣与习惯,建立规则与秩序,养成品德与情感;形成能力与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身边材料收集、整理、归类,不仅仅是摆摆、看看、玩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材料。如何研究?即是要通过观察、区分、理解、交流、表达这些最基本的方式进行。依照布鲁姆认知理论,从记忆、理解、运用等三个基本要求到分析、评价、创造等三个更高要求的认知过程维度中,语言文字是最直接的工具。孩子仅仅懂得而不能表达,不是好的学习;仅仅会做,而不会说,也不是好的学习。儿童对事物要达到由低到高6个维度的全面认知,“说”是十分重要的方式,“说”不出来或者“说”不到位,分析与评价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强化动手做的训练,更要强化动心记、动脑想、动嘴说的训练。

(五)文化活动:有效整合。幼儿的学习是以游戏为基本方式的,活动的趣味性是第一要求,同时要求动静结合、富于变化、循序渐进。幼儿教育或者说幼儿园教育有一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不可或缺的,即音乐。孔夫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⑤特别适合幼儿园教育,“不学诗,无以言”⑥,“不学礼,无以立”⑦,不学音乐,教育没有活力,学校没有生机,学生没有精神。缺少了音乐的幼儿园教育是残缺的,无论是学诗、学礼,还是学文、学画、做手工、玩游戏,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少了音乐。音乐之于教学,犹如菜肴之于食盐、中药之于甘草一样重要。教师要善于让音乐给语言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我曾经无数次看到过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三、百、千”⑧及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化,以及学习现代儿歌、白话诗文时,和之以鼓乐、配之以音响,或让幼儿敲出节拍与旋律、或配之动作,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课程整合的魅力。

(六)文化目标:造就新人。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文化人,必须依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乐园,教师的工作是为孩子创造成长的条件,搭建成人成才的平台。我们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作为工作宗旨,变“为活动而活动”为“为培养人才而活动”,大胆地培养诸如小发明家、小讲解员、小主持人、小演说家、小播音员、小作家、小画家、小诗人、小工匠、小农民、小服装设计师、小银行家、小管理员、小美食家。

教育是一座长长的跨海桥,桥的一头是文化,另一头还是文化。教师是建桥的人,孩子从桥上过,我们不仅要让其感受与体验两头的文化景观,更要指引他们看到万顷碧波之外的远方。

参考备注:

1.联合国教科文《2014年后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草案)》

2.《纲要》:国家及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指南》:《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4.《标准》:国家及省市幼儿园分类评估标准,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等。

5、6、7出自《论语》

8.“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幼儿园文化墙图片 学校文化墙100例图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2

本学期环境创设主要分主题活动环境、区角活动环境、自主性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以及家长园地的创设.下头我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讲:

一、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有六个主题活动,分别为:《身体畅想曲》、《欢乐的家》、《秋天的图画》、《圆圆的世界》、《可爱的动物》、《欢乐的冬天》。主题环境是根据我们主题的实施而变化的。在每一个主题开始时,教师、孩子、家长都会一齐收集资料,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分享的“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范例【4篇】”,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激发探索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们也会把孩子的作品,如剪纸、绘画、折纸等布置在主题上,让幼儿交流、学习,不仅仅促进了幼儿间的感情,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进取性,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当然,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身心愉悦,所以在强调幼儿参与的同时,也要研究的墙饰的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对主题墙版块的设计和适当的修饰。

二、区角活动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准备开展七个区角:图书角,自然角、数学角、音乐角、科学角、建筑角、美工角。首先,在每个区角我们应当设计区角的标识,让幼儿明白自我玩的是什么区角。其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投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和主题相结合,如第一个主题《身体畅想曲》中,在美工角,就能够投放折纸图示和纸,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折一折衣服和裤子等等。区角活动的材料也随着主题的改变而适当增减材料。

三、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设娃娃家、小小银行、宝宝点心店、咪咪理发店等自主性游戏。首先,我们将丰富各个游戏点的材料。如娃娃家将制作桌子和柜子等,在理发店多做一点发饰等。自主游戏材料的投放和主题活动也要相联系,能够根据开展的主题适当丰富游戏材料和增设游戏。如在主题《秋天的图画》中,能够开设水果店游戏,小菜场游戏。在主题《圆圆的世界》中,点心店里能够制作圆圆的饼干,圆圆的蛋糕,在主题《可爱的动物》中,在超市中能够开设动物玩具专柜等等。

四、家长园地的创设。

在家长园地墙饰的布置中,我布置了两只可爱的小鸡,中间是一颗编织的爱心,爱心上拴着四个气球,象征着我们小朋友的团结和友爱。在家长园地上,我们设计了六个版块:有主题总目标、一周活动在线、请您帮忙、育儿知识、表扬栏、生日榜。其中生日榜和育儿知识是一月一换,一周活动在线、请您帮忙、表扬栏三个版快是一周一换,主题总目标以主题实施时间而跟换。

本学期的环境创设主要以这四方面为主。基本上环境、材料会随着主题的改变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跟换。让幼儿得到个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3

一、指导思想

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作用的过程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熏陶的结果。结合维扬区环境文化建设活动,我园将整合丰富资源,进行精心构思,着力创建有利于幼儿和谐发展、特色鲜明、彰显我园园所文化的环境,使环境成为一个培育精神的世界。

二、创设原则

1、环境体现园所特色的个性化原则

2、环境建设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3、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原则

4、师幼共同参与,幼儿为主体的原则

三、具体实施方案

1、精心布置自然美化的校园环境

利用我园户外场地开阔的特点,我们精心创设自然气息浓郁的户外环境,园中布置花草树木,后院二百多平米的开心农场郁郁葱葱,是孩子种植、饲养、观察的乐园;合理利用户外的每一个角落,陈列师幼的作品,使静态的墙壁变成充满艺术的氛围艺术长廊,幼儿置身其中,接受着艺术的熏陶;户外活动场地边,充满浓浓民间特色的孩童嬉戏壁图,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活动氛围,激发了孩子们活动的热情。

2、创设艺术、生活风格的活动室环境

环境与孩子始终是共存的,孩子依赖环境并作用于环境;而环境的创设来源于孩子并反映孩子的生活。本着让幼儿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我们注重创设具有探索性和成长性的学习环境,强调幼儿的亲身参与感受。

1)专用活动室 美工创意室供幼儿进行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手工花艺坊,孩子们大带小在花的海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制作各式各样的花,装扮着花坊;生活小厨房,孩子们在生活阿姨的帮助下学着成人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操作,感受着生活劳动的快乐。。。

2)教学环境和家园互动 结合每一个教学主题,教师们创设了师幼互动的教学环境,知识性的介绍、孩子的认知、话题大家谈、幼儿作品展等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孩子喜欢这样的环境,看着自己的作品,体现着成功的喜悦,看着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和同伴一起沟通、讨论,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环节中得到了更开放式的巩固和拓展、延伸;家长园地是老师向家长展示班级活动和教育经验的阵地,家园立交桥是家园实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家长有个性化的要求会以小纸条的形式放在自己孩子的那块小天地,离园接待时,家长又能从自己孩子的那块小天地里得到老师今天一天对孩子相应情况的反馈,从而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

3)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区域 老师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区域,语言区,神奇的口袋,多变的魔方是孩子自编故事的好方法;科学探究区,大水车、路路通、田园小屋等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积累;益智区,各种各样的棋类游戏,竹筛、布绳、纸板、圈做成棋盘、棋谱,各省的省会、各地的旅游景点、京剧里的各个角色都是棋的内容,人体拼字、汉字迷宫、汉字沙包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趣味玩字;民间游戏区,将我们小时候玩的一些经典的老游戏进行现代化的改良和加工,变成孩子爱玩、能玩的现代民间游戏;动手制作区,玉米皮、麦秸、棉花、锯木花、树皮都成了制作的材料等等。

3、构建富有园所特色的走廊环境

幼儿园的高品味需要以特色来体现,而特色的彰显又需要以活动来支撑。我园一直在着力打造以农为特色的园所文化,楼梯旁是以草帽、筛子、竹篓等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加工和创作变成艺术品的展示区,将农业和艺术有机的融合,二楼、三楼的青花瓷、中国剪纸、京剧脸谱、江南绣坊将我国的民间工艺进一步进行了提炼和糅合,孩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浸染,更是一种熏陶。

藉着区教育现代化创建,我们将依托高校的特色资源,充分利用空间,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特色鲜明的园所环境,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身处其中,接受艺术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生活的校园,孩子的乐园。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4

积极围绕“精致幼教”,努力突出“一园一特,一园一品”。这就是幼儿园的风格。大家可以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园文化环境建设方案。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一、创设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化的户外环境。

1、园中种植树木花草;设计林中小道;开辟种植园地、饲养角、蘑菇亭、沙池、水池等,让幼儿在观察、欣赏中拥抱自然,得到美的享受;车棚整洁,有标语,车辆停放有序。

2、增添设施设备,合理放置大型活动器械,如蹦蹦床、滑滑梯、平衡木、钻爬毛毛虫等,让幼儿在玩中锻炼身体,快乐成长。

3、园花圃一角建设“爱心”石,凸显和谐、博爱人文氛围。它将时刻提醒我们久扬艺术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职工“爱心、耐心、热心”地对待孩子,对待工作。

4、在色彩方面,幼儿园整体以柔和的“粉红、粉绿、粉蓝”为主要色调。从墙面色彩,到配套桌椅等设施设备,统一而不同的色调,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带给幼儿愉快、自然的感觉。

5、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做到卫生、安全;绿化、净化。体现我园精致化管理:墙角无蛛网、地面无纸屑、草坪无落叶、花圃无杂物。

二、创设教育化、儿童化、艺术化的大厅走廊过道环境。

1、一楼大厅,以“海洋游鱼”象征画面和“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文字,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墙面,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的有机结合,整体凸显了办园理念;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幼儿园、家长,及其师幼的良好行为,明确了我园“回报社会,造福后代,建设美好家乡”的办园宗旨与“崇尚科学,团结合作,辛勤劳动,服务幼儿”的办园理念。

2、楼梯过道,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布置墙面,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和时钟相结合,从小帮助他们建立时间概念;将幼儿绘画作品和教师手工作品相结合,形成师幼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彰显了本园美术艺术特色。

3、楼梯拐角,有效利用空间面积,在一楼东、西拐角处,我们增设了家园互动区,“亲子阅读吧”和“娃娃家”。这两个开放式的小区角,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的乐园。

4、走廊环境,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课程,布置不同的班级走廊环境。一楼小班,以“我爱家乡”为大主题,通过“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我爱扬州”“我爱祖国”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楼中班,以“我爱艺术”为大主题,通过“刺绣”“剪纸”“木偶剧场”“绘画”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三楼大班,以“我爱科学”为大主题,通过“科学名人”“中国发明”“十万个为什么”“科技小制作”等小主题创设,激发幼儿探索、爱科学的兴趣。

5、二楼大厅,凸显“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形成合力。通过橱窗、版块,有效地推进幼儿园社会共建工作;以鲜明的幼儿作品《童心看世界,七彩绘扬州》、《点滴关爱,孝心满园》为烘托,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宣托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

6、布置戗牌,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布置展牌,以“文明礼仪倡议书”“幼儿十好习惯儿歌”“发展内涵,争创特色”“十个一活动”为内容,明确方向、规范要求、树立形象。

三、创设富有艺术特色的班级、活动室环境。

1、创设艺术化、情趣化的专用活动室。结合我园艺术特色的特点,通过舞蹈房、钢琴房、电子琴古筝室、书画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大礼堂的环境创设,开放使用,使幼儿热爱艺术,从小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让专用活动室成为师幼成长的摇篮。

2、创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对班级建设结构中的一些必备设施,如:门、窗、电器、水管等进行贴、裹、悬挂等艺术性装饰;午睡室和盥洗室统一布置,同字不同图案色彩,在规则中形成个性;结合课程,布置室内外墙面版块,让墙面说话;精心布置“家园联系栏”,内容包含教育、保育、安全、创建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通过师幼共同创设个性环境,让活动室变得生气盎然、富有童趣、情趣,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创设游戏化、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各游戏室,创设“五亭龙玩具店”“小小建构区”“迷你书吧”“肯德基”“绣坊”“科学发现室”等游戏活动室,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在做做玩玩中学习、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创设游戏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班级区域环境。

各班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区域,如:语言区、表演区、美工区等,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趣中成长。大班创设“宝贝厨房”“豪客来西餐厅”“快乐书吧”等区域;中班创设“美美鞋店”“拼拼贴贴”“娱乐一条街”等区域;小班创设“我型我秀小舞台”“美美理发店”“小猫钓鱼”“旺旺超市”等区域。让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5

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如何优化幼儿成长环境,使环境为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幼儿教育其过程应是潜移默化的,是文化熏陶的结果。创设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使我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具体方案如下:

1、精心布置艺术化的校园环境

创设艺术氛围浓郁的'户外环境。园中种植树木花草,设计林中小道,开辟果园,对土坪、草地、斜坡、树木等自然景物进行艺术性布置;合理放置大型活动器具,在适宜的地方建造景点;还可以放置一些利用废弃物制作的艺术加工品等,充分体现自然美、造型美。

2、布置富有艺术特色的活动室环境

(1)对专用活动室的墙面、区角等进行美化布置,可用各种工艺品、各类特色制作等;各专用室的环境还可从内容(如:传统的、民族的、现代的;美术的、地方特色的、音乐的)、色彩等方面创设出各自得不同风格,让幼儿沐浴在这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自主地进行艺术表达。

(2)创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班级名称,对班级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必备装置,如:门、窗、电器、水管等进行艺术性装饰,把活动室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

(3)设立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区,如:设计区、表演区、制作区等,使幼儿能与环境积极互动,对班级活动室的墙面、区角等进行美化,体现装饰的艺术性;注重“动态”式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布置主题走廊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楼的自身功能特点,设计不同主题的走廊、过道,使其散发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创设优美的背景音乐氛围,让幼儿每天都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各项活动。

4、以各种活动作为载体营造文化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

开展艺术教学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幼儿。以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以艺术为主线的综合活动,将艺术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教师具有艺术的敏感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做到遇事即诲、择机而教,让幼儿得到丰富的艺术体验;各班从小处入手,如:文学、表演、制作、绘画、泥塑、歌唱等,形成自己的班级艺术教学特色。

组建幼儿艺术团,设立幼儿艺术兴趣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艺术主题活动,如校园艺术节、社区公益演出、艺术作品展览、家园同乐才艺展示、故事会、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爱好,张扬个性,发展能力。

5、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将围绕让孩子获得快乐,获得健康,获得聪明,获得个性发展的办园理念。以教育优良,环境和谐,孩子快乐,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办园目标。再通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与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幼儿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知识才智的增长,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方案6

幼儿园环境创设常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主要有绘画、手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用等。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一般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医、种植养殖区。集体活动区主要供幼儿集体做操、上体育课,进行各种体育游戏,要求场地宽阔平整,器械没备区要能放置各种大、中型体育活动器械与设备,如滑梯、秋千、平衡木、爬网、跷板、攀登架等,以供幼儿练习与发展基本动作,锻炼身体活动能力。种植养殖区般供幼儿种植蔬菜、花草、喂养一些小动物。

(一)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奔跑、跳跃、攀登等较剧烈运动的场所,因此,户外环境的创设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适用。一般来说,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这种地面可以减少跑跳活动对脑部造成的震荡,同时比较安全。在北方地区,雨水较少,且土壤含沙量高,渗水性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以坚实平坦的土地为宜,既经济实用又安全。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黏性大,渗水性差,因此,需要对自然的地面进行改造,如铺塑胶场地。但费用较高。一般说来,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地面。

2.器械设备

大肌肉活动的目的除了促进幼儿的肌肉机能发展外,还可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和矫健、灵活、遇事机敏的身手,因此,在选购大肌肉活动的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坚固耐用和可变组合。同时,也应以刺激幼儿进行探索、发掘和体验作为大前提。有些年轻父母对幼儿子女溺爱和过分保护,以致很少让他们接触一些天然的物料,如沙、水、落叶、石子、泥土等,甚至推、拉和上下梯级等活动机会也不多。因此,选用器材时,需兼顾幼儿在这些方面的感官训练和肌肉机能发展。有关体育活动器械的配备请参考《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1992)。

(二)室内环境的创设

1.活动室面积与空间利用

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室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过于拥挤的环境有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行为,减少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活动,使观望、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提高。蒙台梭利指出:“以我们的经验。要达到舒适的感受,必须使房间的地面有一半是空着的,不得放置任何东西。这就是使孩子们感到愉快的可以进行活动的空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建设部l988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4m2。如果寝室与活动室不分设,则活动室应为90m2。按每班30名幼儿计,每名幼儿应1~3m2(包括家具、设备、占地面积)。幼儿园室内环境应达到这一额定面积,按规定控制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

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家具、设备,为幼儿空出活动空间如一些日托幼儿同把床改成壁床或睡垫,睡觉时放下,不睡觉时就收起,大大扩展了有效的活动空间。还有一些幼儿园走廊较宽敞,走廊就被利用作为幼儿进餐的地方一些幼儿园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让幼儿把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等放在户外,室内、室外环境打通使用。

2.室内环境的结构

环境的结构是环境各部分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与联系,对空间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可形成良好的环境结构,并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结构良好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以下标准。

(1)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

活动区也可以称做活动角、游戏区或兴趣中心、学习区,是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幼儿能够在这里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阶段,有效地且有系统地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到某一学习目标。

活动区的设置需考虑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与效果。在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往往采用松散的小组活动形式。一般来说,容纳2~3个幼儿在一起活动的小活动区,可使幼儿安静地活动交往。活动区所容纳的幼儿人数以不超过5个为宜。5个以上幼儿在一起活动的活动区,经常使噪音增大,幼儿吵嚷行为增加,而且增加了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复杂程度。应当根据活动室的面积,幼儿人数以及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来设置活动区,决定活动区的数量。每一个活动区所占据的空间,要使在其中活动的幼儿能够自主地、不相互妨碍地开展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学习。

(2)各活动区的活动减少干扰

由于幼儿在各活动区进行的活动性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吵闹。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动静应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像角色游戏、音乐、表演、小木工等活动一般来说是比较吵闹的,要使这种活动区远离需要安静的图书区、教学区。

为了使活动区能被清楚地识别,它们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物,以利用各种玩具柜、书架、地毯等现有设备作区域屏障或分界线。划定每一角落的范围可以协助幼儿遵守规则。

但作为分隔物的橱架的高度和间隔,应尽量以不阻碍成年人的视线为原则。这样可以使教师视野广阔,无论站在活动室内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幼儿在每一活动区的活动情况,以便有需要时能够及时给予辅助。

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如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中央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设活动区。活动室内区域的过道要清晰。过道的大小要适当。研究发现:给人以视觉清晰的过道是一种促使儿童投入适当活动,防止破坏性行为发生的环境手段。

(3)设备的摆放应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

室内每设备的安排或玩具的摆放,应尽量以方便幼儿取用和走动为原则。每组桌椅安放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玩具或用品的橱架,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幼儿因长距离取用或放置玩具时,掉了玩具,而要俯身拎起,造成秩序混乱。每组桌椅的距离不可太近,桌椅橱架之间须预留约米宽的通道,以便幼儿走动或取用玩具。桌椅也不要“之”字形摆放,这样会使幼儿难于走动和容易碰撞。

(4)幼儿有独处的地方

在活动室内应为幼儿提供独处的空间,因为独处也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要。独处空间的创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利用楼梯下面的角落,小板等作为分隔物遮挡,当幼儿在独处空间活动时,教师不要参与和干预幼儿的活动。

(5)各活动区应该遵守的活动规则要清楚明确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不管,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自律自在。创设活动区时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因为有些规则就蕴涵在环境之中,教师妥善利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如,书架上排列有序、整齐清洁的书籍似乎在告诉儿童要爱护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关于进区人数的规则,可以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或其他方法。例如,在积木区,可以在地板上贴上四对小脚印,表示每次这里只能进四个人。在娃娃区,门口挂上5朵纸花,当花拿完了,则表示这里不能再进入了。

使用材料的规则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提示。例如,可以在玩具柜贴上标志: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儿童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红纸条的笔筒表示这里是放红颜色铅笔的这样做还能起到教幼儿学习对应、分类的作用。

当然,规则的建立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不出来,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只有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更加自由而有序地活动、学习。

3.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区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便要去选择、收集适当的活动材料。这是关键的一步。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当然,同一个材料可能具有多种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这种“多功能”的活动材料更受欢迎。

但活动区材料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不变的,工具类材料可能不必有多大的变化,但有些属于活动内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加以改变,如同样是穿珠,小班的应该大些,用来穿珠子的线也应粗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变小变细。而当幼儿有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有特殊的教育意图时,材料更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应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支持每个幼儿有效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当然,还应考虑课题的需要,不能把准备的物品应有尽有地摆放出来,活动区变成了杂货摊,幼儿置身其中会不知如何做出选择。

壁报板是给幼儿学习用的,必须要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能看得清楚,能随意触摸,以及有机会参与布置的工作。现把有关布置壁报板的原则分别说明如下。

(1)要看得清楚。要使幼儿看得清楚,就要注意壁报板的高度,幼儿的视线水平约离地76~100厘米。而成年人的视线水平约离地160厘米,几乎是幼儿的两倍。成年人跪着时,视线水平就和幼儿的视线水平差不多,可以以此为标准。

(2)能随意触摸。幼儿通过感官来学习,其中很大比例是通过触觉来学习。如果幼儿常被告诫:“勿用手触摸”。那么幼儿的学习经验就不完整了。因此,壁报板的布置,应该让幼儿能随意触摸,使他们感觉到实物的质感。要使幼儿通过触觉进行学习,布置壁报板时,除了摆放的东西不易损坏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放置不同质感的物件。例如粗糙的、光滑的、软的、硬的、脆的、韧的等。

(3)让幼儿参与布置幼儿能有机会参与布置壁报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加自主的意识。视壁报板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学习时会更投入,并懂得珍惜和爱护它。另一方面,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幼儿除了参与搜集材料和物品外,他们的美术作品同样可以用来美化壁报板,或者依据题材绘图。

总之,要把布置壁报板看做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便能掌握正确的做法了。综上所述,一个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安全卫生;

②空间安排合理有序;

③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④环境具有探索性;

⑤美感与兴趣的和谐统一。

45 2566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