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管理制度【精彩4篇】
异常管理制度旨在及时识别、分析和处理各类异常情况,以保障组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提升其有效性?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异常管理制度”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异常管理制度 篇1
一、各班主班教师为本班幼儿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制定晨检、午检工作记录表,确保检查时登记不缺项、信息完整和登记准确,规定审核和汇总晨检、午检信息的责任人、时间和内容。每天进行晨午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幼儿每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午检,由教师负责检查本班幼儿出勤及健康情况,并将晨、午检情况填写好,报给保健医。
三、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师幼中有发烧(体温达到或者超过37。3℃)、头痛、咳嗽等异常可疑症状者时:
1、立即报告幼儿园保健医,并将身体状况异常幼儿送至隔离室
2、由教师立即通知幼儿家长送往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教师及时做好晨、午检台账。
四、如班级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由保健医根据具体情况给幼儿送到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并报告给幼儿园园长,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同时安排对相关的教室和场所进行消毒、清洁工作。
五、各班级若不及时报告,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六、如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教师应及时报告幼儿园,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上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异常管理制度 篇2
一、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认真收集相关疫情信息,工作日4次、节假日2次对辖区内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浏览,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对报告不规范、审核不及时的卡片进行核实、订正、审核。
二、每天对网络直报的传染病个案进行病例聚集性分析,发现聚集性病例等异常疫情报告时,立即通知有关县市区疾控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同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并通知相关疾控科室。
三、每周、月、年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发现重大疫情时,应随时进行专题分析。疫情分析结果以简报形式向市政府、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报告,向县市区卫生局、疾控机构反馈。
四、认真做好疫情发生时初始、进程、终结各阶段的报告,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详实的资料。
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和全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考核。
六、认真做好疫情信息、疫情调查处理等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每年进行汇编,永久保存。
七、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值班期间有疫情报告时,要认真做好疫情记录,并及时向听班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报告。
异常管理制度 篇3
学校将开始20xx年春季学期工作。为切实贯彻落实学校防控工作精神,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用餐管理,避免广大师生在食堂集中就餐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学校食堂将进一步采取如下防控管理措施:
1.执行餐前检查。师生在进入食堂前,请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监测和查验证件。凡未佩戴口罩、体温异常、未携带有效证件者一律禁止进入。
2.保证食品安全。疫情期间,暂停生冷、冷荤、凉菜、凉面、裱花糕点的制作和售卖;暂停免费汤粥和自选调料的供应,如有需求,请向工作人员说明。
3.鼓励打包外带。疫情期间,学校将免费提供打包餐盒、餐勺及食品袋,鼓励师生打包外带就餐;食堂也设立了专门的外带套餐窗口供师生选择。为保证食品安全,外带套餐及打包餐食,请尽快食用。
4.实行分散就餐。为分散勺园食堂就餐人流,2月17日起,暂停勺园食堂太阳卡服务,持太阳卡教职工请就近选择其他食堂就餐。
5.提供集中送餐。鼓励办公相对集中的行政楼区域联合集中订餐,食堂将视情况提供送餐服务。
6.发布就餐指数。师生可登录餐饮中心微信公众号“服务”栏目下“就餐指数”菜单,实时查询各食堂就餐人数,错峰错时就餐。
异常管理制度 篇4
一、定义:
本标准所指的生产异常事件是指造成生产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事件,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计划异常
因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导致的生产异常
2、物料异常
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生产异常
3、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导致的生产异常
4、品质异常
因制程过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异常
5、产品异常
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异常
6、电气异常
因电、气等导致的生产异常
二、生产异常报告单内容
发生生产异常,即有异常工时产生,时间在10分钟以上时,应填写《异常报告单》。其内容一般应包含一下项目:
1、生产批号
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的生产批号或制令号。
2、生产产品
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3、异常的`发生单位
填具发生异常的制造单位名称
4、发生日期
填具发生异常的日期
5、起止时间
填具发生异常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
6、异常描述
填具异常发生的详细状况,尽量用量化的数据或具体的事实来陈述
7、停工人数、影响度、异常工时
分别填具受异常影响而停工的人数、因异常而导致时间损失的影响度
8、临时对策
有异常发生的部门填具应对异常的临时应急措施
9、填表单位
由异常发生的部门经办人员或主管填写
10、责任单位对策(根本对策)
由责任单位填异常的处理对策
三、使用流程
1、异常发生时,发现异常的部门主管应立即通知技术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前来研究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
2、生产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责任单位采取异常的临时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降低异常带来的影响。
3、异常排除后,由生产部门填写《异常报告单》并转给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填具异常处理的根本对策,以防止异常的重复发生,并将《异常单》反馈生产部。
5、生产部接单后,将一联复印给财务部
6、财务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向厂商索赔的依据及制造费用的会计凭证
7、主管部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生产进度控制点,并为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8、生产部应对责任单位的根本对策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
四、相关规定
1、异常工时计算规定
1)、当所发生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部分或全部人员完全停工等待时,异常工时的影响度以100%计算(或可依据不同的状况规定影响度)
2)、当所发生的异常导致生产现场需要增加人力投入排除异常现象(采取临时对策)时,异常工时的影响度以实际增加投入的工时为准。
3)、当所发生的异常导致生产现场作业速度放慢(可能同时增加人力投入)时,异常影响度以实际影响比例计算
4)、异常损失工时不足10分钟时,只作口头报告或填入《生产日报表》分析原因,不另行填《异常报告单》
2、各部门责任的判定
1)、开发部
(1)未及时确认零件样品
(2)设计错误或疏忽
(3)设计的延迟
(4)设计临时变更
(5)设计资料未及时完成
(6)设计需要修改,设计人员未得到相关负责人的确认就安排生产
(7)其他因设计开发原因导致的异常
2)、生产部责任
(1)生产计划日程安排错误
(2)临时变换生产安排
(3)物料进货计划错误造成物料断料而停工
(4)生产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未发制造命令
(6)其他因生产安排、物料计划而导致的异常
3)、采购部责任
(1)采购下单太迟导致断料
(2)进料不全导致缺料
(3)进料品质不合格
(4)厂商未进货或进错货
(5)未下采购订单
(6)虚报到货消息
(7)其他因采购业务疏忽所导致的异常
4)、仓储科责任
(1)料帐错误
(2)备料不全
(3)物料查找时间太长
(4)物料发放错误
(5)未及时对厂商来料入仓、登帐处理
(6)其他原因因仓储工作疏忽所导致的异常
5)、生产车间责任
(1)工作安排不当造成零件损坏
(2)操作设备仪器操作不当造成故障
(3)作业未依标准执行造成的异常
(4)效率低下的前制程造成后制程停工
(5)流程安排不顺畅造成停工
(6)设备保养不力
(7)他原因工作疏忽所导致的异常
6)、技术部责任
(1)工艺流程或作业标准不合理
(2)技术变更失误
(3)其他原因工作疏忽所导致的异常
7)、品质部责任
(1)检验标准、规范错误
(2)进料检验合格,而实际上不良率超过合同约定标准
(3)进料检验延迟
(4)上工程品管检验合格的物料在下工程发现较高不良。
(5)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
(6)其他因工作疏忽导致的异常
8)、销售部责任
(1)紧急插单
(2)接单后未及时下单
(3)客户订单变更(含取消)未及时通知
>(4)订单重复发布、漏发或发布错误
(5)客户特殊要求未事先通知
(6)交期变更未及时通知
(7)其他因工作疏忽所导致的异常
9)、供应商责任
供应商所导致的责任除考核采购部、品质部、计划科等责任部门外,对厂商也应酌情予以索赔
(1)交货延期
(2)进货品质严重不良
(3)数量不符
(4)送错物料
(5)其他因供应商原因所致的异常
10)、其他责任
(1)特殊情况依具体情况划分责任
(2)有两个以上部门责任所致的异常依责任主次划分责任
3、责任处理规定
1)、公司内部责任单位因作业疏忽而导致的异常,列入该部门工作考核,责任人员依公司奖惩规定予以处理。
2)、供应厂商的责任除考核采购部门或相关内部责任部门外,列入供应商厂商评鉴,必要时应依损失工时向厂商索赔。
3)、损失索赔金额的计算:损失金额=公司上年度平均制造费率损失工时
上一篇:小学仪器室管理制度优质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