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内控管理制度【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科研内控管理制度【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研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队伍建设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是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管理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多样性、特殊性、综合性、服务性决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一支人员稳定、技术过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管理队伍,才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特点

高校实验室存在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多、层次杂、流动性大、安全资金投入少、缺乏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特点。尤其是理工科实验室,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化学试剂使用种类、大功率高温电器、高压容器(含气体钢瓶)、仪器设备及大型精密仪器多;第二,科研实验室以研究生为主,科研项目极为多样化,且涉及到跨学科,另外研究项目本身探索性强,科研研究过程不时改动调整,存在动态可变的危害风险;第三,实验人员更替频繁,成分复杂,学生流动性大,安全背景各异;第四,实验牵涉科研最前沿,且为探索性研究,可能存在未知的危害物质或操作;第五,高校强调学术自由与个人自主,缺乏清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第六,高校的扩容、研究项目的拓展等因素导致实验场所分散,管理难度大;第七,师生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严格管理是“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第八,高校人事聘任制度的改革,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编制大为缩减,一些工作认真、乐于奉献、经验丰富的人员无奈离开了实验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第九,晋职、晋级、考核等关注的是教学和科研的成果,没有将实验室安全列入其中;第十,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违规操作,每年各种大小事故屡有发生。

2.管理体制不完善

(1)职责不明确。各院系、各部门的安全领导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形式,实质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制度不落实。“规章制度”相对已是比较完善,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在执行过程中成为一纸空谈,被人为地大打折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奖惩措施,有些“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或是放在抽屉里而已,以致执行力度无法保障,可行性、执行性及成效性微乎其微。

3.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抱着只要不出事就行,其它的是“小题大做”或“没事找事”,对于隐患的检查整改有明显的抵触或不作为情绪,甚至有些大牌教授直言不讳地对检查人员说:“你去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来给我没事找事。对于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能躲就躲,寻找各种理由不参加。

二、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纵观各类实验室事故,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比例却为98%,这说明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实验室众多工作的基础,脱离安全的实验室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小会常说,大会必讲,日日说,年年说,其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稍有疏忽,轻则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度,重则会威胁到实验人员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暴露出一些薄弱的环节,针对安全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仅仅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作出补充、修改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要把制度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但落实到位的关键又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及人员的执行力度。

由于科学研究的探索性,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化学类实验室潜在的高度危险性,及国家日益将环境、健康提上议事日程,这势必迫切需要学校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管理队伍体系。

1.组建校级领导团队

为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校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委员会可下设若干专业工作小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针和规划;确定实验室安全工作政策和原则,组织制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督查和协调解决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研究提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的工作计划、建议和经费投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专业工作小组落实相关工作。

2.部门或院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实验室处”)作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综治委的要求,在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并检查落实做好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鉴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直属单位或院系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专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学院(系)、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安排落实各项实验室管理工作,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外,还应定期监督检查。

3.利用现有资源,组建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队伍

利用现有实验队伍,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岗位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明确了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实验室主任掌控各实验室的宏观管理,各所室的实验室管理具体由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由负责,并将其列入实验室公共管理岗位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在院系层面的组织架构上,形成了院系主管领导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验室秘书实验室主任安全联络员及安全检查管理小组各间实验室责任人,从上到下形成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体系。

4.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管理的热情

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学习,对实验室的了解程度和呆在实验室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教师。由于教师们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有很多研究生担当着协助教师管理实验室的重任。因此,充分调动起研究生参与管理的热情,行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责,是确保实验室安全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5.实行负责制

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用分级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或直属单位研究所直接使用人”的三级责任体系,落实每位实验用房使用者是本房间的直接安全责任人。

三、健全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反映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相关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完善。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切实推行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有效减少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师生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这是责任所在,但长期以来,高校对师生员工的安全、环保、健康方面的教育培训非常薄弱,目前虽有所重视,可相对于一个学校安全理念的传播、安保文化的传承还仅仅是一个起步。也只有师生员工的意识提高了,在师生中形成了从身边做起,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的理念,把校园安全当作一种文化,学校才有可能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长期以来,教职工只注重教改、论文、项目等成果的现象非常普遍,忽视甚至是轻视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和投入。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是要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向教职工宣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学生。

高校可把“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教育”设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由于不同学科的实验室有自己安全管理的特性、内容和要求,理工科院系可结合学科、专业的要求增设实验室安全专业必修课,且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等的调整来控制不同学科之间之间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差异,不搞一刀切。

2.健全考核体系,推行奖惩制度

在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队伍体系的同时,高校应把安保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干部、教职工、学生的年度考核内容,与教职工的岗位聘任、晋职晋级、干部任用、评优评奖挂钩,与学生的评优评奖、学位、毕业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白做是谁都不愿意的,或者说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工作岗位谁都不会用心去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很多人或很多时候就会去消极地应付。只要有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推行奖惩制度,自然而然,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保工作中来。

总之,实验室安全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相连,与学校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每位师生员工应该共同合作,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所以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领导队伍,成立一个叫得应、靠得住的安全管理团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后备力量,才是高校安保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阮俊,金海萍,李五一,冯建跃。 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2] 李五一主编。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 9

[3] 周黎,谷大丰,李五一。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75-178

[4] 田今朝。 研究生在生物学实验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8,(8):58-59

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第二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大,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培养了不少科技人才。同时,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实施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较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成效。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对科研和科研管理认识存在问题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重管理、轻服务,认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一个行政部门,它的管理任务就是按程序办事,发表格、盖公章、送报告就了事;重制约、轻激励,认为科研管理工作就是按规章办事,忽视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层面的因素;重结果、轻过程,把科研管理工作看成是由几个静态环节组成的,抓好立项、结项工作就行了;重开发、轻转化,大部分普通高校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争取项目,但如何促进科研成果的转换和扩散,已经不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了。普通高校科研资源分散,加上片面追求小而全,导致普通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也不高,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成为我国科研界的一个难题[1]。

2.科研管理制度不科学

我国高校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在选拔人才时存在问题,有论资排辈的倾向。选拔科研人才主要注重资历、职称、知名度;项目申报时,年青人往往因为职称、知名度、人际关系等因素,在限额申报类校内评审中不及年长且有资力的博导、教授的实力,从而失去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2]。不少高校的领导者们总是习惯地把眼光盯在引进外校“高学历”与“高职称”上,却严重地忽视了自身内部现有人才潜力的挖掘及其能量的释放等关键问题上。不少新近合并的院校特别是转制地方管理的院校,一边花费巨资引进人才,为上学位点、为通过国家教育部进行的水平随机性评估或为学校更名升格,不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击引进数量过大的教师,见博士就引进,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这造成本校教师心理不平衡,人才悄悄地大量外流,引起了人才队伍动荡,形成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现象;甚至出现紧缺的人才外引不进,自身的高层次人才内留不住,人才总量与实际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

3.科研管理者的评价和科研评价考核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职称评聘制度、科研工作量考核、科研奖励机制等往往只认第一负责人或第一作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方面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缺乏团队意识。虽然普通高校拥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但普通高校的这种评价机制、人事管理制度以及科研资源分配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人员松散孤立,申报项目规模小而数量多,研究方向纷繁杂乱,制约了科研项目的增大增强,使得大团队的跨学科联合科研攻关受限,很难真正实现科研创新的学科优势互补和交叉集成效应,很难产生标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竞争力。

4.科研课题的总结验收不规范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对课题的检查验收的思维模式和做法陈旧,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不良现象;课题验收方式单一、划一,没有根据各领域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验收方式;验收工作者工作不严肃、不科学,无总结验收工作方案和考核标准,带有强烈的主观偏见;在检验评估方法上,没有采用客观科学评估方法进行检查验收,还存在主要依靠领导带队检查等行政手段;在检查验收导向上,主要检查科研工作量而忽视实现实效验收结果看,除国家、军队重大课题外,中小型课题多为书面材料汇报,缺乏实地验收和系统的评估标准,因而完成课题结果的真实性缺乏准确地考证。

5.科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者是各项政策、信息、计划的传播者和执行者,也是普通高校科研计划的制订者和各项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熟悉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也要对科研活动的基本程序有一定认识。所以,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一定要掌握当今科研发展趋势,特别是普通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趋势。作为科研管理者,不仅日常要多学习相关工作的管理知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对信息的处理要求快捷、准确、及时;同时也要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管理能力,最好能够亲身融入到科研队伍之中,结合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我国许多普通高校现有的科研管理队伍管理能力、执政能力和决策能力不强。比如,领导班子事事抓,各级责权不明确;班子成员肩上担子多、兼职多;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求稳避仕途风险;对学校科研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政策导向不够;项目申报把关不严,执行过程不闻不问;院系管理薄弱等。有些还错误地认为科研管理是简单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对普通高校科研特点认识不足,在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上缺乏质量观念。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科研管理队伍数量不够,特别是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数量太少。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是整个科研管理活动的纽带,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把校、系、各科研课题组及参加课题的每个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把学校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但现在,除了少数普通高校里配备有少量专职人员外,各系主管领导大都是兼职的,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用于管理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加之政策上的某些因素,他们不可能也不大愿意在科研管理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科研管理系统力量就显得不足,从而导致了科研管理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二、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1.强化服务观念,树立敬业精神,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服务是管理的职能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摒弃传统的等、靠、要的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意识,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上级的各种管理规范能很好地了解和把握,对每次下达任务要充分吃透,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首先,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平时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及科研领域,从而正确把握学校的整体科研发展水平。其次,积极主动去了解和分析国内及国际上研究项目的有关科技动态,从而科学分析学校有关科研项目的研究价值。最后,积极主动地扩宽课题来源渠道,以便取得横向、纵向多渠道、多来源的资金资助。只有主动地积极管理,管理工作才会有目标、有活力、有成效。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加大科研成果的转移与孵化,加大对行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大对自身科技服务品牌的持续塑造,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共赢[3]。要坚持以科研目标为导向,突出教师的科研需求,营造诚信宽松的科研氛围,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发挥重要作用。

2.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

大部分高校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都有相应的奖励办法,但主要集中于对科研成果的奖励上。科研工作投入大,过程缺少有效的量化考核办法,教师为科研所付出的劳动难以计入工作量。尤其是一些科研项目具有较大的探索性、创新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风险较大,研究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体现。这种现状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科研人员的探索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受到抑制,科研项目实施质量下降。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研究者的内在动力,显著提高研究成果的完成率、课题立项产出率等。高等院校要本着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根本原则,结合本校实际,从目标激励、管理激励、协作激励、竞争激励、团队激励等方面设置全面的激励措施,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知识分子的职业特点、文化心理,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奖励,不仅重视物质奖励,更要注重精神奖励。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人员公平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制度保障[4]。管理的前提是要有制度的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遵照制度按章办事,这样就能有效地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与公平性。在新形势下,科研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则科研管理制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就如南京工业大学,过去由于主要以国内期刊论文为主,SCI论文较少甚至没有,为了激励科研人员,该校制定了SCI论文奖励制度,这在初期确实真正起到了激励科研人员的作用。然而,目前随着高水平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年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发表SCI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影响因子级别也逐渐增大。这就需要科研管理制度中有关奖励方面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到了一定时候,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已不再是奖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做科研,科研奖励的制度也可以予以取消。

3.重视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立项获取经费固然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成果转化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科研管理人员要正确引导科研人员,杜绝“重立项,轻成果;重理论,轻应用;重科研,轻转化”的思想,平时要反复向科研人员灌输科学研究,既要在基础性前沿理论研究中保证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也要解决科研和市场脱节的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其次,学校也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科研人员投身到推广应用的科研工作中[5]。

科研课题管理【第三篇】

关键词:护理科研;课题;科研管理

科研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从而发现与发展对有关事物的认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研活动,护理科研能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临床护理研究是研究临床护理中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它有助于推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临床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护理科研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为此,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的护理科研状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科自身特点和固有规律,寻找护理科研管理思路,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医院护理科研的发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共3l项院级护理科研课题;200篇护理论文,其中核心期刊53篇;10项有护理人员参与的科技成果奖,其中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省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l项,市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我院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有: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批制度,各种科研配套经费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论文、著作奖励规定,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评选办法等。

方法

通过我院科教处及护理部查阅科研档案资料,对科研课题的来源及经费情况、情况、科技成果奖的等级及获奖人员排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我院科研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及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等进行分析,提出护理科研管理的思路。

二、现状分析

护理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院设有科研管理机构,并有一系列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条例,但未配备专职护理科研管理人员,未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和条例,无护理科研专项经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因为护理学和医学均为健康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医学主要任务是寻找疾病的原因,研究由于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它从分子、原子、基因等方面研究健康和疾病。而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它关注的是整体的人,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我院护理人员本、专科学历占%,但系统的学习过科研知识者较少。各层次护士在使用和培养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无论学历和能力高低都从事一样的工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护理管理者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忽视了护理人员获取信息能力、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难以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

护理人员自身的科研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每天超负荷运转,整日忙于完成大量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养成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没有主动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习惯,一些护理人员为了晋升撰写论文。缺乏科研选题、设计等知识,缺少课题申报、成果报奖的信息。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思路

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把护理科研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认识护理科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由护理部一科研小组一护理人员三个层次组成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科研小组由护理部一名副主任负责,科研小组成员应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较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较好的中英文阅读能力、较强的探索和创新意识。科研小组负责收集和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和动态,负责全院护理科研课题的审核和申报,负责科研成果鉴定的申请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推动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

培养护理科研领军人才

护理科研的进步必须依靠科研人才,护理管理者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规范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如科研设计、卫生统计、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引导她们主动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护理科研选题的方向和趋势,挖掘她们的科研潜力,指导她们将临床工作经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一支想做、敢做、会做的护理科研队伍,以此带动全院护理科研工作,逐步提升整个护理群体的科研素质。

指明护理科研方向

护理科研的任务是研究、探索、防治、护理疾病,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护理科研的目的是将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先进的护理手段进行实践,并探索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护理方法。英国的Vincent保健中心改变了对护理科研的固有看法,鼓励护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即由创新性研究转变为应用性研究。护理科研应以临床应用性研究为主,把丰富的临床实践作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鼓励护理人员研究患者的需求和安全,研究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暴露的问题,研究和选择最合适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等,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意识。公务员之家

开发护理科研资源

在院内争取设立护理科研专项基金和政策上的扶持,与多部门合作,拓宽科研基金来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申报护理科研课题,规范科研经费资助程序,争取学会、厂矿、企业、个人等资助。

四、小结

护理科研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护理科研的管理水平影响着护理科研的发展速度,建立完善管理方案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对护理研究的责任感,有利于护理科研的深入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惠,吕久余。护理研究概述[J].现代护理,2004,10(5):489.

[2]杨红叶,那文艳,姜晓冬,等。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科,2008,3(1):121.

[3]肖春秀,姜小鹰。从管理的五要素浅析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5):29—31.

科研团队管理【第四篇】

关键词:教学团队;激励机制;长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13-03

在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的趋势下,高校的立校之本依赖于人才质量,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则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因此,高校建立一支水平高、素质高又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不仅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步骤和重要途径。

一、团队与教学团队的概述

1.团队。最初在企业管理中诞生出了团队的概念,也就是说“团队”一词属于管理学概念。具体含义指的是由管理层和员工共同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其中每位成员均拥有一定的技能、知识、信息以及其他资源,团结一致,协同合作,达到最初的目标。同时,团队具有如下特点:首要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是一个共同体;其次就是在团队中每个团员均要发挥作用;再次就是有一个共同目标;最后一点就是团队成员协同工作以完成共同目标。

2.教学团队。基于团队的理解和阐述,我们可以将教学团队概括如下:教学团队指的是由学术水平和造诣较高的教授专家带头,以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共同目标,并且以专业和课程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其中,组成人员主要为教师和教辅人员,知识和能力互补,彼此共同承担责任,分工明确,团结合作。作为一个教学团队,应从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业务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几个方面着重建设。(1)学历结构:不仅是教学团队中检验和衡量其能否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指标,同时还体现出了团队内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具体是指在教学团队当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的教师所占据的比例。每一个教学团队追逐的目标就是构成高学历的团队成员。(2)年龄结构:直接反应了教学团队整体的战斗力和活力,也是体现教学团队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体征。具体是指在教学团队中所包括的团员的年龄以及各个年龄段所占据的比例。(3)职称结构:直接反映出了团队教学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具体指的是团队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所占据的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的比例。(4)业务能力结构:指的是教学团队成员中科研、教学和创新能力。以所担任的课程数量、所承担的课题质量以及的数量作为具体的衡量标准。(5)综合素质结构:用来要求团队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拥有做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这些因素容易在团队中忽视,但是也是建设团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至此,我们可以给出高校教学团队的具体概念:即由大学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作为共同目标,根据合理的年龄结构、适当人数、专长特点等,产生对教学效果好、影响高的制约因素,并且共同承担教学责任、技能互补的基层学术组织。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其首要前提就是要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只有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规划,才是工作动力得以激发和产生的主要源泉。实践证明,具有优越性的目标设置就是目标激励的方式,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具体的目标会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成绩,而且教师们一旦接受了较为困难的目标,将会发挥出比自身更高的工作绩效。在团队建设中,一定要预先设置一个总体目标,来鼓励团员们共同奋斗,同时诱发成员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地将团队建设的整体目标与个人的奋斗目标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的荣誉感。

科研情况管理【第五篇】

[关键词]跨越行动;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全过程控制

结合目前部署的“新跨越行动计划”,根据有关单位提出的“五个坚持”“五个新跨越”,各地区电力科研企业需要坚持加强自主控制力度,尽快实现科研技术对电力新领域的攻克与跨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深入探究能源互联网核心内容。为了进一步辅助电力科研企业“新跨越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帮助企业有效实现跨越目标,要加强对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力度,分析目前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比如龙头导向不明显、数据整合不到位、全过程控制问题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完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为电力科研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保障[1]。

1综合计划管理概述

有关数据研究表明,2019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科技投入资金约为亿元,其中包含:亿元的电网企业投资、亿元的发电企业投资与亿元的电建企业投资;2019年我国电力企业申请的国内电力科研专利40108项,授权28872项,有效153784项,申请的国外专利1406项,授权904项,有效3253项,目前已经研发出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电力科技研究成果。结合2019年的实际情况,2020年预计约为万亿千瓦时~万亿千瓦时,预计同比增长2%~3%,预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量约为8900万千瓦,占总发电新增装机量的75%。由此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态势迅猛,新能源发电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趋向,如何更好地践行新跨越计划,是电力科研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是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规范企业内部有序运转、控制企业内部结构稳定的关键手段。结合上述资料可以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电力科研企业对“科技促进电力”的研究力度会不断加强,且“低碳”“智能”“数字化”成为开展电力科研研究活动的关键词。面对已经全然不同的发展环境,电力科研企业要想维护自身发展稳定性与可靠性,就要正确认识综合管理计划本质,考虑企业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整合企业年度计划目标,优化设计发展方案,统筹综合发展战略,制订综合管理计划,且控制各管理计划之间的协调性[2]。在电力科研企业中,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就是指对企业内部的编制、上报、审批、执行、协调、考核综合计划的全过程管理,目的在于统筹企业核心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各项电力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落实新跨越计划[3]。

2综合计划管理体系

结合电力科研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包含企业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是现阶段各地区电力相关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构建综合计划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思想,梳理“三抓一创”的管理思路,提升企业内部工作控制力度。要想构建完善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就要树立“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据”的目标。在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建议工作人员要明确计划管理负责机构,提出分级管理策略,明确综合计划的执行层、管理层与决策层。首先,决策层主要是电力科研企业各级专业管理部门的“三重一大会议”,由专业管理部门领导班子人员构成,总体统筹各管理机构的综合管理工作,负责制订综合计划、调整综合计划管理方案、审批综合计划管理制度、对综合计划管理运作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监督综合计划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协调各专业综合计划。其次,管理层主要是电力科研企业的“发展策划部”,负责编制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汇总、上报、下达与报告常态性工作情况,负责优化综合计划方案、定期向决策层汇报执行情况、组织编制阶段性执行报告、编制汇总综合计划方案、开展综合计划考核工作[4]。执行层是电力科研企业各研究单位的“指标分管部门”,负责提出各单位的专项计划,负责落实、管理、细化指标,负责定期提供指标分析资料,负责优化、协调综合计划建议。要想构建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就要树立“完善制度”“指标科学”的基本目标,建立健全综合计划管理制度,全面规范编制、审批、执行、监督与考核流程,促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还需要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指标,促使工作指标覆盖电力科研企业的各个环节。

3综合计划管理意义

在新跨越行动计划引领之下,电力科研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内部管理需求逐渐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认识到综合计划管理与传统管理经营模式之间的本质差异,利用综合计划管理有效解决电力科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环节不协调、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以此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优化配置企业资源,调整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除此之外,综合计划管理在电力科研企业中具有以下四点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在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执行综合计划管理,必须能够提出明确的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还能够将其分解成各个部门的目标完成责任与计划,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有方向地开展工作行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外部环境问题,集中解决问题,以此有效降低损失,避免出现风险事故。

第二,能够有效优化企业资源。综合计划管理是推动电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开展综合计划管理,对各下属单位的计划进行审批管理,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优化所有计划,集中分配各项资源,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益[6]。

第三,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一种集约化的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效益,合理分配各部门职责与分工,促使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在实现收入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以此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第四,实现对电力科研企业的全过程控制。加强电力科研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各项活动能够按照计划开展,综合计划则为各项活动提出明确的标准。因此,综合计划管理是一种动态、持续性的管理模式,能够利用综合计划的落实情况跟踪分析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以此保证电力科研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稳定开展[7]。

4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问题

新跨越计划之下,对电力科研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已经有大量企业落实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但是在构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导向不明显。电力行业企业属于行业垄断型企业,电力科研企业则是电力行业内“科技促进电力发展”的主要垄断主体,企业内部管理计划的执行与控制程度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因素。在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综合计划能够起到带领电力科研企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开展综合计划编制工作与计划执行管理工作,以此强化电力科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实际上,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编制工作汇总存在指令之间缺乏衔接性、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联系性不强等问题,无法达到综合计划管理的预期效果,其龙头引领作用弱化。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需要集中思考龙头作用的影响因素,思考计划管理与计划编制之间的衔接关键,从而提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与规范,为电力科研企业践行综合计划、规范计划管理提供明确依据与导向,以此发挥综合计划管理的龙头导向作用[8]。

数据整合不到位。综合计划主要是指电力科研企业的整体发展计划分解到各个下属单位、部门的专项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实时性,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分析资料,以此时刻把控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执行情况,掌握企业的发展过程,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但是,实践中,由于企业人员缺乏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且对数据的分析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发现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调整计划、落实计划、总结计划的重要性,从而出现企业计划管理中的数据整合不到位、数据分析不足、缺乏实时数据利用等问题,不能够深入发掘数据的可用价值,不能够利用数据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不能够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管理优势[9]。

全过程控制问题。全过程控制是综合计划管理执行的具体体现之一,主要是电力科研企业在执行综合计划的同时统筹兼顾财务全面预算、经营计划、生产计划、服务计划的执行过程,平衡执行进度。但是,实践中,发现目前的电力科研企业普遍缺乏对过程的管控,没有关注计划管理过程,甚至出现计划管理工作信息丢失情况。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且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导致一些工作难以具体落实,从而产生管理问题,影响全过程控制的实现。此外,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进一步深化综合计划管理的有力手段,但是一些单位工作人员在提出指标时缺乏综合考量与科学分析,提出的指标不能够覆盖综合计划执行的全过程、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出现指标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不利于发挥综合计划管理有效性。

5新跨越行动引领下的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对策

完善制度方法。新跨越行动引领下要想构建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建议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转型为导向,制定完善的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与规范,形成制度体系,以此为综合计划的执行、管理过程提供明确导向。结合综合计划管理制度(国网),建议电力科研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完善制度”的基本目标,细化制度内容,促使其符合企业经营情况与内部结构,能够为企业的计划执行与管理提供帮助。一方面,建议制定电力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提出电力科研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工作要求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相关人员行为,促使其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履行综合计划的执行职责;另一方面,建议制订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的协调制度,分析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性质,统筹整合企业各项综合计划,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动态跟踪,以此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此外,还需要提出专业化计划书,明确专项计划的监督要求,规范专项计划的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电力科研企业在新跨越行动背景下的有效发展[10]。

健全指标体系。新跨越行动引领下要想构建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建议电力科研企业工作人员要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优化综合计划管理效果。实践中,综合计划管理指标是衡量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量企业各部门工作情况的重要元素,建议工作人员要结合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管理范围,提出“电力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指标”“科技推动电力发展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企业资产质量指标”“发展投入指标”“电力服务指标”“营业业绩指标”等,形成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经营需求的完善的指标体系,为量化综合计划执行提供有力依据。

建立管理机制。新跨越行动引领下要想构建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建议要建立健全的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动态化、实时化管理模式,以此满足综合计划执行的管理需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效资料。实践中,企业执行各项综合计划,会产生大量的动态化数据,这些数据会随着计划执行的推进而产生变化,是一种具有动态性与变化性的重要数据资料。建议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这些资料的重要性,时刻关注数据变化,分析不同计划推进阶段的数据资料情况,以此掌握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实现对综合计划的动态管理,为电力科研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6结语

45 1989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