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教案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基础写作》教案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基础写作》教案1
一、
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两段文字,请大家比较阅读这两段文字,哪段文字思路更清晰呢?
甲段:要想成功做到某件事,首先你得确定一个目标和计划,然后努力为之奋斗,在这过程中还要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并改正,最后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乙段:要想成功做到某件事,你得确定一个目标和计划,努力为之奋斗,在这过程中还会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并改正,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甲段,这段文字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
从这些词中可知无论写文段还是写文章,都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们一起进入《写作:思路要清晰》的学习。
二、
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整体构思。
找题眼——明中心——选材料——定详略——确结构
例题:《热爱学习的'他》
要表达“他热爱学习。”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
1.他放学之后他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3.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7.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二)、确定写作顺序
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如:时间——《植树的牧羊人》
空间——《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这一文段
逻辑——《纪念白求恩》
(三)、列提纲
方法:1、设计好整体结构
2、安排好详写略写
3、确定好写作顺序
4、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写作实践:《爸爸的二三事》,写1篇记人的文章。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范例:爸爸的二三事
第一段:爸爸是个球迷。(略)
第二段:爸爸爱订球类报刊,爱看球类报刊。(详写神态)
第三段:爸爸爱看球赛。(详写神态、语言和动作)
第四段:爸爸爱打篮球。(详写动作)
第五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略)
三、
我们来归纳一下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
1、 对写作内容要有整体构思(找题眼——明中心——选材料——定详略——确结构)
2、 要确定好写作顺序
3、 列出写作提纲
四、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1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点拨:1、找题眼:本文应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体裁记叙文,内容是回家晚的原因或结果。
2、明中心: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述回家晚的原因,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3、选材料: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触动自己的事情来写。
4、定顺序:可采用顺叙,也可采用倒叙
5、确详略: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
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结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那就请同学们回想下你的记忆中回家最晚,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天,列出提纲,在所列提纲基础上完成作文。
五、
叶圣陶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1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遵路才能识真,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六、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是写作——思路要清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了概念,然后通过提供典型事例,联系本单元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整体构思及写作顺序,之后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把握使文章思路清晰的基本方法,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不足之处,没有设置情景,应学会用这种方法让学生%
《基础写作》教案2
训练目标:
1、知识目标:写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把想说说的意思写具体、清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评改作文的能力。
3、情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写作的兴趣。
训练重点:如何把作文写具体、清楚。
训练难点: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评改别人的作文。
训练课时:三课时((1)导 (2)写 (3)评改)
训练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欣赏到风景如画的山川,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活中充满快乐,同时也不乏烦恼。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定会激起你的写作欲望。今天这次作文不规定题目,也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的写,好不好?
二、明确习作要求:
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动笔前,先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写完以后加个题目,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1、轻声读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都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2、分组交流一下自己对要求的理解。
3、全班交流,明确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写作指导:
1、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可以是美丽的景色;可以是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或物;可以是自己的快乐或烦恼,也可以是自己的梦想或希望。)
(1)学生闭眼静思。(2)在小组内说说。(3)指名说说。(师重点指导写人、景、物的写法。)
2、写:具体、清楚。(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按一定顺序写;恰当运用好词佳句(格言谚语、名人名言、古诗名句);运用修辞方法;不写错别字……)
3、改:内容: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
方法:删、、补、调、换。
利用四个句子来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王奶奶是一位七十多岁年纪很大的教师。
2、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3、爸爸出差带回一包贝壳五颜六色的。
4、我的作文获了奖,老师鼓舞我说:“今后继续努力!”
四、自由写作:
同学们,请你拿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出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五、评改作文:
1、指导学生刚才上节课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自改)
2、评改:
(1) 让几个学生自告奋勇,读读自己的作文。
(2) 出示一个作文片段为范例教学生评改的方法。
指导方法:(1)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作文,做个忠实的.读者,发现别人作文中词、句、段的精彩,用波纹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2)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提出你的建议,与作者商讨,共同修改此篇作文。
3、小组互评:分小组共同阅读一片文章,按教师指导的评改方法进行评改。教师巡视指导。
4、评改后作品赏析:学生简单评议。
六、总结:
本次作文,同学们的内容真是百花齐放,老师看到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浓装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看来写作文并不难,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只有细心的人,才会伴随收获的喜悦;只有勤奋的人,才会不断品尝到丰收的硕果。“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用我们的眼去留心观察;用我们的耳去认真倾听;用我们的脑,去不断思考,用我们的笔,去真实记录。相信同学们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精彩!
课后反思: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教学难题,学生凭空想象,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教师也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收效不是很明显,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还一直存在。通过本次作文研讨课,对于今后作文教学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本次作文既然是自由作文,就是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这里要求学生作到真实,使学生明确“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强调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本节课感觉最成功的地方也是“真实”,学生真正能在课堂上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而不是作秀。从习作效果来看,学生确实有有话可说、有事可叙,不再是“假、大、空”。但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于评改作文还只是初探,以后在这方面还需加强指导,以此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修改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修改别人的作品的同时来提升自己表达的水平。
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除了要教师指导到位之外,平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眼中有物,笔下成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小练笔”的训练,“常写手能顺,多写笔生花;”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欲写诗,功夫在诗外。”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修改能力以及文质兼美的范文引路都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方面。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自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使学生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基础写作》教案3
一、写作与文章
写作是一种借助于书面语言抒情言志.纪事明理,进行信息传递的动态的行为过程。也就是用语言符号创造精神产品(文章的思维活动过程)。写作分广义、狭义两种。
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是以文学为媒介,或表情达意,或宣事明理,或传播知识的有篇章组织的传递信息的载体。
二、写作的规律
写作规律--是构成写作活动的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写作的根本规律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指任何1篇文章或作品的诞生都需要经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这条写作的规律的关键所在,就在于"转化"。
三、写作的基本特点
1、个体性。
2.创造性。
3.综合性。
4.实践性。
四.写作的源泉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五.写作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1.写作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手段。
2.写作是宣传教育的工具。
3.写作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4.写作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5.写作--生存,谋取的一个重要手段。
6.写作--教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
第一章储材与选材
第一节材料的意义和种类
一、什么是材料、素材和题材
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他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和理论。
素材:又称原始材料,原型材料,指作者从现实(包括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现实)生活中观察积累到的,还未加工处理,未写进文章的原始(或原型)材料,它是有原始感性的、零乱无章的特点。
题材: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将各艺术门类作品所描写(反映)的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1篇或一部、一幅艺术作品的真实地生活现象。
题材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艺术性的特点。
素材和题材的概念,一般在艺术创作范畴内使用,尤其用于文学艺术写作居多,而在其他,如公务文书写作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反面的实用文体的写作活动时一般不使用素材、题材的概念。
资料:一般指理论研究、应用写作所用的材料,当然,有的文学作品的材料也选用资料来写作。
二材料的意义(作用)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材料是文章的物质基础。
1、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2、材料与文章形式的关系
三.材料的种类
材料的种类很多,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分出多种不同类别。
根据材料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发展材料。
根据材料的特点划分可分为:事实材料、观念材料。
根据材料存在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历史材料,现实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划分:正面材料、反面材料。
根据材料获得的情况划分:第一手材料、转手材料。
第二节储材的途径与方式
储材,即储存材料,亦即积累材料,是指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
写文章是一个信息的输出,如果没有输入、储存。就没有条件输出,而储材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贮存
一.储材的途径:
(一)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是获取直接材料的主要途径:
1.观察
(1)观察的界定:
观察是对特殊事物的特殊知觉,使一种动用五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变。
(2)写作观察和一般观察的区别
(3)观察的意义
A、观察是认识的基础
B、观察是作者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C、观察能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
(4)观察的要求
A、准确
B、全面
C、精细
⑤.常见的观察法
A、点面结合法:
B、由表及里法
C、细致入微法
D、比较差异法
E、方位程序法
F、开放五官法
2、感受:
①什么是感受
感受是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声等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认识和接受。
②感受的作用
A、引发写作
B.产生写作情感
C.启动写作思维
③艺术感受的种类:
从感受器来看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间接感受。
④.写作时感受的基本要求:
A感受要独特:
B感受要深刻
C感受要细腻
3.调查
①什么是调查
调查是收集素材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对客观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研究而获取材料的方法。
②.调查的方法
A、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还包括确定调查重点、选取角度、制定调查计划。拟调查计划、拟调查提纲等。
B、选取适当的方式:
个别调查
开调查会
蹲点调查
问卷调查
现场察访
查阅资料
抽样调查
4.采访:
采访就是采集访问,适用于向别人了解情况,新闻文体的写作离不开采访。
(二)广泛阅读:
1.多读
2.善读
(三)开展多向思维
开展多向思维,是获取发展材料的主要途径
1.形象思维训练
三.储材的方式:
(一)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的写法有两种
1.扼要式2.素描式
(二)生活札记
(三)调查和采访笔记
(四)读书笔记
1.标记式2.评点式3.摘录式4.索引式5.心得式
第三节鉴别材料的方法(自学)
第四节选材的原则和要求
一、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2.材料要典型、生动
3.选材要新颖
二、选材的原则(标准)
(一)严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三)选择适合文体的材料
第二章主题
一、主题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主题是个外来词语,原出希腊,后传到德国,最初乃是一个音乐术语。后来这一要领的外延扩大了,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日本从德国翻译去,称为"主题",我国是从日本引进的,使用至今。
对主题这个词,实际上就要领的外延来讲可有这样三种理解:
1.辩论、讨论、议论、思考、研究、作文等思想内容的中心。
2.文艺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3.乐曲中的主旋律。
虽然"主题"是个外来术语,但在我国古代文论中,也有类似"主题"的说法,早在《庄子》一书中就有:"语之所贵者,意也。"是说语言文学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表达的"意"。陆机《文赋》,以及唐、宋以至清代文论中都出现了"意"旨"主意","主旨"、"主脑"等说法,都是指文章的主题。
什么是主题呢?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有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意向,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
主题往往有"单一性主题"和"复合性主题"之分。
二、主题的形式及作用:
(一)主题的形式:
由于作者及所反映的内容不同,主题的产生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产生于生尖的直接刺激和作者的深切感受。
2、产生于生活的间接启发和作者的偶然顿悟。
3、到第一线采集,在提炼中形成:
(二)作用: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2、主题能发挥社会作用
3、主题决定文章的价值
三、主题的提炼和开掘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一是进入文章的构思过程,作者必须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集中,提炼和概括的工作。
主题的提炼贵在发现,贵在多思,思考是提炼主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要使文章的主题深刻,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着力点和开掘方法。
a.对于人物,应从心灵上开掘
b.对于事件,应从意义上开掘
c.对于景物应从情意上开掘
d.对于道理从规律上开掘
e、对于情感从感染上开掘
四、对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鲜明
(二)集中、单纯
(三)要深刻、新颖
第三章结构、思路
一、结构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结构: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构造,是作者依据表意和审美目的对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编排。
二、结构的要求和结构的几种类型
(一)要求:
a.严谨
b.自然
c.完整
d.统一
(二)结构的类型
1、逻辑结构
2、时空结构
3、心理结构
A、事件发展
B、方位变换式
这种结构方式以空间位置的转换来组织全篇文章,体现一种存在性,较多地出现在参观、游览或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中。
C、情感跳跃式:
这种方式以作者的情绪走向为线索组织材料。其结构往往是起落有致,严整和谐,全文笼罩着一种抒情气氛。
D、意识流动式:
意识流动作为全篇的结构方式,构成一个结构系统,这在一些"意识流"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
E、电影方镜头式
这是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根据主题,把不同的场景,画面巧妙而紧凑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结构方式也能使结构充分发挥功能,比单一的事件发展式、方位变换式的自由性要大些,也更严谨和谐。
F、复合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索、主人公情节,故事等等组成,以产生比原材料更大的整体功能。
a、并列式
以两个主人公为中心的不同情节始终并列地对等地发展。
b、套环式。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有些是连环的,有些是包孕的,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整体。
c、网状式,几个中心、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
7、论证式:
这是议论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它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程序布局谋篇。
8、规格式:
规格式是指应用文的格局而言的。应用文中,无论"常用体式"、"规章制度"、"公文程式"或"专用文体"都有一定的结构程式。其他如实验报告等等,也都有固定的程序规格,必须依此组织编排材料。
下一篇:人员管理制度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