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最新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加强防溺水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强化监护责任,确保每个孩子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安全环境。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

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 篇1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第六小学再次感恩邬股长、陈主任、刘股长、徐老师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指导和厚爱,今天又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研讨会!感恩电视台的记者同志多年来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感恩各位家长代表,你们的理解和配合,是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感恩我的师生团队,是我们的合心合力成就了今天发展中的六小!

作为校长,我永远以一颗感恩的心服务。

刚刚我完全沉浸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之中,思索于大家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剖析,陶醉于我校感恩教育带来的深刻印象和深远影响,感慨于我们结合班级、家庭、个人实际谈论的话题。此刻的我,压力与动力同在,责任与情感并重,我想,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它已然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和体现,我们基层学校一定要提高认识和加强重视,并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实做细做具体。

感恩教育是我校坚持了六年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也受益颇丰。教师的风貌、学生的文明程度,家长的信任,的认可等等,家的温暖、亲情的流露都在我们这所小学校中真实的体现。所以,借今天研讨的契机,我也谈谈我的想法。

1、我们一定要认真、严肃落实上级文件,制定学校实施,成立由校长负总责,副书记、副校长分管的管理体系,不走形式,不讲空话,实实在在做好落实。

2、全校上下营造浓郁的“孝德”文化氛围,从校园文化到班级文化到办公室文化。制作图版,醒目位置悬挂标识,以氛围教育人、感动人和影响人。让教师、学生基本动作规范、孝行十个一,中小学生守则、文明规范、第六小学师生行为规范内容走进校园,深入我们的心里,以此指导规范师生的言行。

3、阅读孝道书籍、传唱孝道歌曲,让琅琅的读书声、悠扬的音乐声、文明的问候、礼貌的行为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将“孝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继续扎实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使感恩教育常态化,将孝道和感恩融合在一起,抓住每一个契机,并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学科渗透;贯穿到家庭教育的环节当中,做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把“感动六小年度人物”评比做下去,挖掘典型,将“最美六小教师、最美六小少年,最美六小家长”评比纳入到主题活动中来,升华感恩教育。

凡是人,皆有爱,见人善,即思齐,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立德树人。我相信有“孝德”文化做引领,“孝德校园,尚法明理”的活动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会传承和发扬下去。

我们第六小学有信心和决心将孝道文化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为和谐社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天气炎热,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多有发生,由此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是抹不去的伤痛,教训也尤为深刻。为积极落实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提出以下要求:

一、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要选择安全干净的游泳场所,如配有救生员的游泳馆。

二、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或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三、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四、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五、如遇到溺水者,我们不要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会漂浮的物体抛给溺水者,等救援人员到后再将其拖至岸边。

六、上学放学途中,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不在水库、水沟、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不要到河沟、池塘边洗手、洗脚;大雨天不靠近河流,不强行过沟过河;当自己特别心爱的物件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打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七、全体教师要争做学生的安全宣传员,认真开展好“离校前一分钟安全教育”活动,每周要确定一个重点和一个主题,让短短的离校前一分钟为学生放学前敲响一次警钟。

八、请全体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经常性的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特别是周末、节假日、暑假期间做好孩子的看管,要知道孩子的去向。

熟记防溺水“六个不”

1、不准私自下河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下水施救。

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同学们,你们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防溺水讨论会个人发言稿 篇3

作为一名90后文学爱好者,今天能够参加张晓亮老师的诗歌作品研讨会,我感到万分荣幸。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尽管有两年的经历,但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还是非常的简单和片面,甚至还停留在朦胧和茫然中。读张老师这本诗集,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和感受。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谈几点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刚接到张老师这本诗集后,在回校的公交车上,便急不可耐地读起来并深深折服。直到来此之前,我发现,我已经被彻底征服,一个还没见面的诗人是如此的深邃、厚重,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审视,让我佩服和钦敬。张晓亮老师是业余,且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一名著名诗人、企业家,试想有多少个人能想做到。

体会一:诗歌标题——暗喻、深邃

仔细阅读老师的每首诗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标题新颖,而又难以捉摸,甚至觉得题目和内容似乎不相符,直到你反复品读这首诗后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意义何在,犹如80年代的朦胧诗一样 。比如《夯实的号子》,当我看到这首诗题目的时候,以为写的是黄河边上的号手,走进诗歌才发现作者用暗喻和借代,用激情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字,描绘的不单单是黄河奔腾东去的壮观场面,同时抒发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

体会二:文字精而美

大家知道,一个时期以来,似乎诗歌的文字越炫丽,表达效果就越好。自以我开始,对这样的诗歌有太多的感受。而读张老师的诗,让我真正明白了,诗歌用朴素而又简单的句子,也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例如张老师这一首《一年三季》(组诗)用平和的语言,表达了主人公从国庆节相遇到相识、相恋、离别,到对恋人刻骨的思念,读起来让人禁不住泪眼婆娑,作者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凄美、最伤感的故事。对于读者来说,没有一点多余和臃肿的感觉,朴素之余,尽显精美 好的文字,能让人心灵触动、颤栗,给人带来的愉悦和灵魂的共鸣。

体会三:独特的文笔、迥异的风格

张老师的诗,让我从其诗人身上看到一种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文笔,品读《葡萄架下的天堂》,我真的感触到自己以前写的不过是小儿科而已。张老师的诗能激发出读者的情感,能让我们触景生情,感悟人生,从字里行间,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迥异的表现手法,揭示深刻的内涵。所以,我们在学习前辈诗歌写法的同时要取其精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用更好的笔法去写出更好的作品。

我记得著名作家徐征曾经对“美”有段精彩的描写--------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之歌是美,激情四射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这种美,正是心灵中的美。张老师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纯真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饰,他的文字都是从心坎里流淌出来的,朴素简洁,却最打动人心 。正是这样的诗句,用心灵感受展现了一首首真正的艺术力作。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让我们一起期待张老师今后能谱写更多更好的作品,供我们分享、学习、汲取,也祝愿所有与会者未来的.之路更加宽敞、明亮,相信,这不仅是我的心声也是在座各位老师及嘉宾们共同的心愿。

47 4139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