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在2025年全市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妇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服务能力,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在2025年全市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在2025年全市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分析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刚才,派驻纪检监察组通报了典型案例,*县妇联作了交流发言,问题点得精准、措施提得务实,体现了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决心。下面,我代表市妇联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妇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使命责任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着团结动员广大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政治属性看,妇联是党的群团组织,政治性是第一位的要求。如果妇联干部在落实政策中打折扣、搞变通,在资金分配中优亲厚友、以权谋私,损害的不仅是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党的形象和公信力。比如,去年查处的某县妇联干部截留困境儿童救助金案件,虽然金额不大,但影响恶劣,暴露出基层妇联廉政风险的严峻性。
从工作特点看,妇联工作涉及项目评审、资金发放、评先评优等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点多面广。近年来,全市妇联系统实施“巾帼创业贷”“两癌救助”等项目,资金体量逐年增加,但监管力量相对薄弱。比如,在技能培训项目承接中,个别干部指定“关系户”机构,导致服务质量缩水;在评先评优中,存在“人情票”“平衡票”现象,影响了评选的公平公正。
从队伍建设看,妇联干部大多直接面向妇女群众,作风形象至关重要。但个别干部仍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未打通。比如,有的干部在接访妇女维权诉求时敷衍塞责,有的甚至吃拿卡要,严重背离妇联组织的宗旨使命。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妇联系统必须增强“三个自觉”:
一是增强政治自觉,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妇女工作的决策部署上,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二是增强思想自觉,深刻认识到妇联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三是增强行动自觉,针对巡视巡察、审计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以“当下改”促“长久立”。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零容忍”态度深化专项治理
近年来,全市妇联系统围绕“人、财、事”等关键环节,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但“树倒根存”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在“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资金监管中,部分县区存在虚报项目套取资金、重复列支装修费用等问题;在“最美家庭”评选中,个别地区搞“人情评选”“指标摊派”,背离评选初衷。究其根源,在于“三个短板”:
一是制度执行有短板。 妇联系统内控机制已初步建立,但“挂在墙上”“停在纸上”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专项资金管理上,个别单位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导致资金分配“一言堂”;在采购服务中,规避公开招标、拆分合同等手法仍有发生。
二是风险防控有短板。 对廉政风险点的动态排查不足,特别是对新兴业务领域监管滞后。比如,在“互联网+妇联”项目中,对数据安全管理、合作机构资质审核等缺乏有效监督,存在信息泄露隐患。
三是作风转变有短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市场。比如,有的干部热衷“材料出政绩”,在台账报表上“精雕细琢”,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粗枝大叶”;有的干部调研“走秀式”盆景多、“解剖麻雀”真研究少。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要重点开展“三大攻坚行动”:
第一,开展“资金项目”全链条监管行动。 对“巾帼创业贷”“两癌救助”等专项资金,实行“申报-审核-发放-绩效”全流程跟踪,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机制。比如,对单笔资金发放异常、同一机构多次承接项目等情况自动预警,去年通过该平台已拦截可疑交易X笔,涉及资金X万元。
第二,开展“评先评优”规范化整治行动。 修订《评先评优管理办法》,明确“负面清单”,对存在信访举报、违规违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一票否决”。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评选结果开展满意度调查,确保评选结果经得起检验。
第三,开展“干部作风”提质增效行动。 针对“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开展“服务窗口评议”活动,对群众满意度低于85%的单位挂牌整改。推行“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X天下基层接访,今年计划走访妇女儿童之家X个,覆盖全部乡镇。
三、强化系统施治,构建“三位一体”廉政防控体系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构建“制度+科技+文化”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第一,以责任落实为“牛鼻子”,拧紧“责任链条”。 各级妇联“一把手”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廉政问题“零报告”的单位,上级纪委要开展专项督查。比如,某区妇联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对发生违纪案件的单位“一票否决”,近两年案件发生率下降X%。
第二,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口”,打造“智慧监督”。 深化“妇联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整合项目资金、评先评优、维权信访等数据,建立“廉洁画像”模型。比如,对“同一人员频繁获奖”“项目资金集中流向特定区域”等异常行为自动预警,去年平台已推送廉政风险线索X条,查实问题X起。
第三,以文化培育为“润心剂”,涵养“清风正气”。 开展“廉洁家风进万家”活动,组织“最美家庭话廉洁”故事会,评选“廉洁治家”示范户。比如,某县妇联开设“廉洁微课堂”,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形式传播廉洁文化,覆盖群众X万人次,推动廉洁教育入脑入心。
在推进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三个结合”:
一是与妇联改革结合。 将廉政要求嵌入“破难行动”“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在基层组织“强基扩面”中,同步加强廉政建设。比如,对新成立的“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同步配备廉政监督员。
二是与队伍建设结合。 开展“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将廉政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对重点岗位人员实行“轮训制”。今年计划举办X期廉政培训班,覆盖全市妇联系统科级以上干部。
三是与考核问责结合。 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县区妇联工作综合考评,对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区,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依规依纪依法免责或减轻处理。
四、锻造新时代妇联铁军,以担当作为展现巾帼风采
妇联干部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以“铁军”担当守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一,做政治坚定的“领路人”。 妇联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比如,在落实“女童保护”政策中,有的干部片面强调“家长责任”,对侵害女童权益案件干预不力,实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的表现。全市妇联系统要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两个维护”体现在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的具体行动中。
第二,做业务精湛的“知心人”。 妇联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必须弘扬“工匠精神”。比如,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要精准把握法律尺度,防止“和稀泥”;在“两癌”救助中,要严格审核病历材料,确保资金精准发放。今年将开展“妇联业务大比武”活动,评选“十大业务标兵”。
第三,做作风务实的“实干家”。 妇联干部要践行“三严三实”,杜绝“盆景式调研”“材料式落实”。比如,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要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培训送到妇女群众“家门口”,而不是“刷白墙”“搞盆景”。市妇联将建立“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X天下基层调研。
第四,做清正廉洁的“守护者”。 妇联干部要常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严守“六大纪律”。比如,在与企业合作中,严禁“新官不理旧账”,对合法合规的承诺必须“兑现到底”;在人际交往中,要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同志们, 新时代的妇女事业前景广阔、使命重大。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服务妇女儿童的实效,以优异成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妇女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