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的教案样例【精编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卢沟桥烽火的教案样例【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一篇】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想占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而引起的1937年7月7日的战争,又称“七七事变”。
那天夜里,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向卢沟桥摸来,随后中国军官发现了敌情,就向日军要口令,日军不知道口令,就向中国军官吼了几句,中国军官当即严词拒绝。
然后日军恼羞成怒,就向中国军官开火,中国军官看到情况后,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中国军官寡不敌众,守桥官兵伤亡很大,只能退守到桥东头的宛平县城来。
可是日军第二天凌晨,就向宛平县城进攻了,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打退了日军,日军吃了亏后,就拉来了大炮,把县城的大门炸开了,然后中国守军端上了刺刀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只见鬼子的头纷纷落下来,只见刀光乱闪,鲜血乱溅,日寇被打得哭爹喊娘。
当天晚上,中国士兵们手握大刀,腰插手榴弹,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中国守兵便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日军猝不及防,一个个尸横桥头,随后授军又从敌军后面杀来,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新回到中国军队手中。
我读完这篇故事后,我想: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会打败所有的对手,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二篇】
读完《卢沟桥烽火》这篇文章,我心中充满自豪与怨恨,文中那一个个精彩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当我读到‘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宛平城扑来。”的时候,我觉得日本鬼子猖狂到了极点,他们没有把我们中华儿女当人看,真是可恶之极。接着,我又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的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这一段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中国守军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听到我军那荡气回肠的杀喊声,仿佛看到了那哭爹喊娘的狼狈样,我此时无比自豪。同时,也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决不能让历史重演。天下兴亡,是我自己的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公民自己的责任。
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我们一定有团结起来,共同创造中国的新历史。让我们重温历史,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美好,我们要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三篇】
读了这篇文章,我既对日军侵略者的言行感到忿忿不平,同时也被中国士兵这种不怕牺牲、与日寇决以死战的顽强精神所振撼。你知道,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吗?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伤亡惨重,经济萧条,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这一切一切的罪行都是由日寇一手造成的。
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士兵在沙场上浴血奋战,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了他们,中国就会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也没有人身安全,沦为亡国奴,更谈不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景象了。这场战争也证明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半个世纪前的旧中国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统治下奄奄一息,中国人民被别国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从而成了帝国主义的“盘中餐”,个个都要来咬一口,这就是落后的中华民族所付出的血的代价。如今,我们中国这头威猛的雄狮以经觉醒,不仅成功地加入了wto,获得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办权,而且还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四篇】
读了卢沟桥烽火之后,我的感受特别的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依然对日本人有着鄙视的心情。
这篇文章主要讲日本关冰箱侵占我们的全中国,可是不得不经过卢沟桥一代,他们在一个星光黯淡的夜晚,偷偷的向卢沟桥摸来,守桥的官兵发现了敌情,大声喝道:“谁!口令!”日本官兵气势汹汹的说:“我们的士兵失踪了,要来搜查!”中国官兵严词拒绝,日本官兵向卢沟桥开启火来,中国的官兵立即防守,但由于众寡悬殊,战士推到了宛平县城内,第二天晚上,中国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弹,冲了进去,把他们啥的片甲不留,最后,日本官兵全被灭。可是,日本官兵又想别的地方发起了进攻。中国的官兵多么英勇啊!为了把日本官兵赶出自己的祖国,他们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实施其却如此,日本为什么这么容易的就寝站了我们的东北三省?那是因为中国的科技实在是太落后了,日本官兵打哪里,那里就要沦陷,到了最后,红军不得不长征了。中国官兵手里的抢几乎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这些为题都说明了一点,中国的科技实在是太差了。但不过,中国官兵的英勇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上一次我和朋友们上房顶,我眼巴巴的看着朋友们一个一个的都上去了,在上面大喊:“你们快看啊!这都能看见我们的学校!”“是呀,看,还有几个人在那里打篮球。”“是呀”!我也学朋友的们,可是都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渐渐的渐渐的,我是去了耐心,自信,可是想到在卢沟桥烽火的中国官兵都不怕死,而我只是把首层破,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再试了一次,终于上去了。
到了现在日本人还想侵占我们的钓鱼岛,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也一定要坚决反对,绝不能让日本人侵占我们的钓鱼岛!
文档为doc格式。
。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五篇】
1、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以及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1、(课前播放斑竹清唱的《卢沟桥之歌》,直到上课铃响后才停止播放)。
(当苍凉悲壮的歌声萦绕在教室里时,“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已是“不绝转入此中来”。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相信同学们心中那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在激荡。课未始,情已生,此时展开教学,学生不管是情感上还是注意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与准备。)。
2、指名学生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3、出示示意图,分析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揭示事变原因。(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形象的直观显示“激活”了文字,促进了学生的正确感知。使学生对卢沟桥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
(一)学习第二段。
1、观看录象。(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一段视频)。
(多媒体的'运用开放了信息资源,形象的视频展示重演了屈辱的历史,也成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愤慨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同时被激起的,还有与守城官兵同仇敌忾的心理。可以说视频展示为学习新课扬帆导航。)。
过渡:看到大家意犹未尽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2、浏览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3、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语文课堂要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安排学生的自读、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敌军的蓄意挑衅、无理取闹;我军的义正严词、正义凛然。)。
5、交流(出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完善)。
要求:找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完成填空。
时间敌军我军。
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气势汹汹蓄意挑衅恼羞成怒喝问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疯狂吼叫狼狈哭爹喊娘同仇敌忾举冒。
当天晚上猝不及防抱头鼠窜手握腰佩悄悄英勇顽强。
相机板书。
敌军我军。
1937年7月7日蓄意挑衅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大举进攻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主动出击。
6、展示读。(相机作好朗读前的指导)。
7、有感情地齐读2—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敌军的气势汹汹、无理取闹的可耻下场以及我军的同仇敌忾、英勇顽强。
8、指导复述。(按时间顺序,可以参考刚才填写的一张表格。)。
(学生通过浏览读、品味读、展示读、探究读,不难体会到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我国守军英勇顽强的敬佩之情。在这里,我不惜花费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通过自读、讨论、交流、汇报等多种形式铺开教学活动,可谓是浓妆艳抹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教师已无须再多言语,学生已涨溢满腔激情。)。
(二)、学习第三段。
2、交流。
(平津危急!……三句话不能颠倒;“!”增强语气;“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齐读6—8小节,再次感受一下民族的危难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三)、学习第四段。
1、范读第9小节。
2、最后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3、齐读最后一小节。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当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内化为表达的需要时,学生的感情便在激荡与碰撞中得到了深化与升华,于是,异彩纷呈的感想让人感觉到学生心灵深处的确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学生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奋发读书的情怀。中华儿女曾经因为国家落后而饱受凌辱,但是炎黄子孙决不允许历史重演。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听出带着童稚的话语中是掷地铿锵的坚定决心。说者动情,听者耸容。语文课的情感目标的落实已在不知不觉中了。)。
2、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3、同学们,在结束本课之前,我还想告诉大家一点,多行不义必自毙!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头目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多媒体展示补充日军头目的最后下场的信息)。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则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信息的拓展、延伸上。“善恶到头自有报”、“多行不义必自毙”,卢沟桥事变的挑衅者头目到头来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补充这一点除了让学生在愤慨之余大快人心之外,也激发了学生向善除恶的自觉性,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在潜移默化中的。)。
4、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了。和平与发展——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心声,这是时代的最强音。希望大家将来能为维护中日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多媒体放飞和平鸽,播放蒋雨莲的《和平友爱永在我们心中》)。
(曲终谙情情未了。通过一堂课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已进入了高潮,特别是学生对日寇的憎恨之情已然溢于言表,可是如果就这样的在学生的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或是让学生带着仇恨离开语文课堂,那便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背道而弛了。在学生年幼的心里,显然是无法分清正确对待日军的侵略行为与对待现在的日本国的态度应该有什么不同的问题的。所以,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不失时机的诱导学生关注另一个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命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比较起仇恨战争来,维护和平显得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想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必要的情感态度世界观的引领。)。
1、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六篇】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用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以歌曲《松花江上》作为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激愤的讲述“九一八”事变,用音乐渲染气氛。
2、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揭题,理解“烽火”,再解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主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三、再读课文。
1、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时间的词句。
2、给课文分段,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第二课时。
一、明确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体会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二、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
1、让学生读一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事件的来龙去脉。
2、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理解“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这一句时,可先引导学生理解。
“挑衅”,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挑衅行为?”
4、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5、编写提纲,练习复述。
三、感到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
学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句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讨论“这三个危急能否调换顺序?”,使学生明白“绝对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
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卢沟桥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这句话,深入体会咽喉要道——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至此,学生就会明白,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正目的——侵占中国。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誓不罢休的坚强决心,从而体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通过一堂课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已进入了高潮,特别是学生对日寇的憎恨之情已然溢于言表,可是如果就这样的在学生的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或是让学生带着仇恨离开语文课堂,那便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背道而弛了。在学生年幼的心里,显然是无法分清正确对待日军的侵略行为与对待现在的日本国的态度应该有什么不同的问题的。所以,应不失时机的诱导学生关注另一个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命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比较起仇恨战争来,维护和平显得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想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必要的情感态度世界观的引领。)。
四、积极开展系列的语文活动。
自卢沟桥烽火燃起以后,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其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材料,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这样一些活动:
(1)制作一张史料卡片;
(2)观看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影视片,写观后感;
(3)搜集小故事,出手抄报或黑板报。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七篇】
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前的背景。
先学后教。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件发生在抗战时期非常重要的事件——卢沟桥烽火(板题)。
二、出示目标。
师:请大家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为什么“卢沟桥”会成为咽喉要道。
师: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生:……。
师:接下来的学习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读准课文,掌握生字。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学习生字把课文读准确)。
(一)、自学提示:给你们3分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组成的词和第一次见到的新词,多读几遍。(发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问同桌。)。
(二)、先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后教。
1、出示生字新词:烽、妄、伪、凌、歼。
1)、你能给生字注上拼音并组词吗?
2)、你如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咽喉要道”、“蓄谋已久”、“众寡悬殊”、“同仇敌忾”
2、指名读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错的及时停下来,及时纠正。
3、还有谁想读?(多给学生机会)。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前的背景。)。
(二)、先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整理分享的“卢沟桥烽火的教案样例【精编8篇】”,你觉得应该先从哪说起?(“九一八”事变)。
2、师:“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回事?(学生发言)。
3、师:还有什么原因让“卢沟桥”成为咽喉要道?(老师可以适时指导)。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八篇】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1篇课文。内容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的精神。这是1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三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了第二课时的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者罪行,激发学生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目标中的第1、2点为教学重点,第3点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可能他们的心目中抗击战争就是我军和日军的战斗。至于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了。所以我把目标中的第3点定位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新课程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说学法。
根据教学要求和结合学生的实际,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读”“说”“悟”“感”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既能读好课文,又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
五、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我先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了那些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先让学生读教学内容:第2---5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的说中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
2、教师提出问题:日寇引发“卢沟桥事变”是什么行为?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以此问来让学生认清日寇的罪行。
3、日寇在战斗中的表现怎样?我军的表现又是怎样?引出学生对我军英勇战斗的崇敬之情。
4、中国军队“悄悄进发”与日军“偷偷摸来”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5、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
(三)讲述“卢沟桥事变”的具体经过。
1、学生默读要讲述的内容,这是为了学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讲述要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讲述好事情的经过打下基础。
3、教师点评、指导。
六、总结教学内容,扩展延伸。
学完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说,这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
上一篇:40年战友聚会致辞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