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智慧审计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在2024年全市“智慧审计”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深入践行“科技强审”理念,以建设全省首批县级审计数据分析室试点单位为契机,坚持创新突破,软硬件一起抓、建管用齐步走,不断破解传统审计方式,拓展审计新技术新方法,着力探索一体化“智慧审计”新模式,以数据赋能提升经济监督效能,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标准建设,搭建“智慧审计”新平台

一是建设数据平台。根据试点建设要求,建设32平米数据分析室,配齐输入终端、输出终端、分析终端等硬件设备,并将数据分析室作为数据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电子数据的整理报送、授权申请、管理使用等工作。二是建立分析团队。筛选具有审计业务基础,计算机审计能力强的人员,组建常态化数据分析团队,细分为财政、经责、民生、投资、企业、自然资源资产6个领域,并成立6个数据分析小组,归集整理各领域法律法规,编制各领域大数据审计7张问题清单。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制定《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数据分析室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数据的采集、整理、使用等环节,对数据分析室日常使用流程、使用人员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出台《大数据审计考核办法》,激励审计人员积极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二、高质量运用,探索“智慧审计”新模式

一是“无人机”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审计。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中,为有效克服建设内容点多面广、难以发现等问题,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航测技术,对机井及其配套、渠系建筑物、管道施工、电力工程等近10项实体要素进行精准航拍,实现精度0.2米的正摄影像,再利用制图和测绘软件,对目标对象的点坐标、线距离、面积、数量等多种关键数据进行处理,做到精准发现问题。二是“地质雷达”助力“四好农村路”审计。在对“四好农村路”审计中,考虑钻孔取样及其他常规检测手段会破坏路面等因素,使用地质雷达探测仪、高频天线等设备,采用无损检测手段,通过模数转换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形成清晰的路面结构层雷达探测图像。抽查审计的2条“四好农村路”,无损检测总长度约2600米,发现部分路段沥青摊铺厚度和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不达标的问题。三是“数据库查询”助力“一本通”惠民补贴资金审计。在对“一本通”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审计中,为筛查死亡人员“领取”各类补贴资金疑点,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将“一本通”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数据与殡葬人员数据进行关联,经过数据查询、比对分析、审计复核,查实了数据疑点,促使违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四是“天地图”助力农村饮水安全审计。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审计中,运用天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定位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相关村庄地理位置及其卫星图像,使用天地图中的测距工具测量供水管线长度,并将施工图纸和卫星图像进行比对,找出测量差距较大的线路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发现偏差较大线路10条,偏差总长度近400米。五是“BIM+平台”助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在对公立幼儿园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中,尝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指导被审计单位上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招投标情况表》等相关资料,平台的智慧审计功能立刻提示缺少竣工验收备案、初设及概算批复等问题疑点。审计人员按图索骥,要求被审计单位补齐相关资料,保障了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高效率管理,提升“智慧审计”新水平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牢牢把握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工作底线,印发《保密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自查,及时发现隐患、修补漏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突出数据管理员和操作员作用,指导帮助业务科室和审计组做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存储介质销毁、电子数据清除等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守住数据安全底线。二是强化学习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干代训,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和兄弟县(市、区)局交流沟通,强化与县大数据局合作,与高校签订“订单式”培训协议等方式,邀请**大学教授组织大数据审计培训,安排5批次17人参加省审计厅组织的计算机审计线下培训,45岁以下审计人员80%通过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9人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班并获得无人机操作合格证。三是强化统筹运用。树立“数据先行”理念,突出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双主审”审计模式,根据年度审计工作重点,选定基层卫生机构运营、乡村振兴政策落实2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为大数据审计项目,精准运用文本处理、SQL查询、主题查询等功能模块,熟练利用多维分析工具和多方审计平台,提升数据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智慧审计”经济体检的独特作用。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47 3578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