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视频会上的讲话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监测,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视频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视频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全区自然灾害防治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刚才,XX同志传达了XX书记在全区自然灾害防治会议上指示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强化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5月份以来,我区强降雨天气明显加剧,XX、XX地区地灾高发频发。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64起,共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虽然减少%,但直接经济损失增加%,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人。本轮强降雨目前已接近尾声,根据掌握的情况来看,此次强降雨过程影响范围虽广,但实际上雨情、水情并不算重,降雨区域也与预计范围有所出入。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16-17日,我区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可能比这次更广,6月"龙舟水"即将来临。5-6月历来是我区大部分地区的暴雨集中期,所以近期有关重点区域、重大隐患点,特别是山区学校、农村切坡建房、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一定要严加防范。既要严防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件,也要全力防范中小型地质灾害造成大量的零星伤亡,更要预防低易发区地质灾害群发事件。去年全区龙舟水期间,因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72起,其中7起造成10人死亡、6人受伤,可以说教训十分深刻,各地各部门要以此为鉴,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为做好近期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龙舟水"的应对准备,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扛起地质灾害防治政治责任
党中央始终把防灾减灾救灾摆在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近期XXX副总理作出了批示,国家防总应急部派出了工作组,督促指导各地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XX书记、XX主席再三叮嘱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一百减一等于零";XX常委、副主席多次召开会议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据气象部门预测,从目前至7月初全区还将面临多轮强降雨,强降雨区域高度重叠,土体含水量容易饱和或接近饱和,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灾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全系统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固树立"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常半夜警醒"的警觉性,落实落细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
二、正视存在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防治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一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措施还未得到有效落实。今年自然资源部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探索推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目前,我区已经完成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并要求各承担单位把普查成果发放给各市县局。各地要认真仔细研究,熟练掌握隐患点和风险区分布情况,对照防灾预案,进一步核实预案的可行性,防灾信息的准确性,并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协调地方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综合各方力量,落实好风险区管控和隐患点监控问题。特别是对照本次强降雨区域,各地要改变传统观念,扩大认知,结合我厅发布的预警范围,点面结合落实好风险区防范工作。二是科技防灾工作认识程度不够。近三年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了万处自动监测站点,XX作为全国17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份之一,截至目前也建设了2970处地质灾害自动监测站点。这几年我们因为安装了监测设备,成功预警了55起地质灾害,占同期总成功预警数的63%,说明监测设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科技防灾,把人防和技防高效结合起来,让地质灾害防治更精准、更高效。三是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和精细度不够高。目前气象预测只能提供未来3小时预计雨量,暴雨中心特别是局地强降雨中心尚未能精准预测。夜间时期发送的预警预报信息,造成群众的接收和执行避险撤离作用减弱。大家要知道,天气预报毕竟是预报,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当气象预报局部地区有强降雨时,地方要按照预案做好响应,但是预测降雨量不是重点区域的地方,大家也决不能简单认为降雨没影响到或者影响不大而放松警惕。四是基层一线的防治宣传还不够到位。近几年发生人员伤亡的地灾呈现几个明显特点,大多为切坡建房或在高陡斜坡临坡建房,伤亡灾情多发生在下半夜,伤亡住户没有合理安排居住房间。这体现基层一线地灾防治宣传不够到位、没有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基层应急演练不够等,群众应急防护意识、减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各地要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措施,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问题解决。
三、总结成功经验,扩大防治工作成效
昨天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在当天公布了2022年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并予以推广,以增强广大群众的地灾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基层的地灾防范防御能力。广西龙胜"6·22"玉龙巷泥石流避险案例入选其中。该灾害点虽然是非登记在册隐患点,但此前龙胜县开展的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将该地区划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2022年6月21日16时,我厅发布黄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并通知XX县自然资源局加强对XX镇等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当地监测人员在当天中午雨中巡查过程中,发现XX镇XX社区XXX后山冲沟出现土体蠕动,随即向XX镇和县级值班室报告险情。XX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判定该泥石流正处于变形阶段,随即划定危险区。随后,XX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危险区内受威胁群众撤离避让。6月22日16时20分左右,XX巷74户251人全部完成撤离避让;3分钟后,处于沟口的房屋被泥石流瞬间冲毁。6月23日3时,泥石流堆积物冲垮了机械式升降停车场围墙及停车场,并沿着XXX冲到了XXX。由于预警响应快速有效,251人成功避险。
这次案例启示我们:首先,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必须有保障到位的技术支撑力量,能在遭遇长时间强降雨时及时发出提醒。其次,收到提醒的一线监测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丰富的地质灾害辨别防范知识,能及时发现隐患并上报,为受威胁群众争取到撤离时间。第三,地方政府要果断决策、及时启动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我们要认真剖析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加强对外省和区内兄弟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学习借鉴,切实把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巡查排查、宣传培训演练等基础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四、紧盯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各项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把"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要求落到实处,坚持重心前移把功夫下在日常、下在经常。一是强化巡查排查。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覆盖。要将城镇、村寨、学校、医院、景区、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水库、公路、铁路沿线、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作为排查重点,确保将有人居住场所、有工程活动区域全部纳入排查整治范围,不放过任何一处风险隐患,不留任何一点工作"死角"。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对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加强巡查。要根据周边发生过的灾情进行类比分析、综合研判,预测灾害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和影响范围,克服"不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就不需要人员转移"的麻痹思想,发现地灾迹象,及时有序转移全部受威胁群众,努力做到提前撤、及时撤、果断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万无一失。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在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基础上,按照分级预警、精准施策的原则,充分运用已建设的29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设备,统筹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短临预警和专业监测预警。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密与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为短临预警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预警信息发送后,要再次通过电话等形式通知乡镇政府负责人,必要时组织人员上门告知提醒,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位、有反应、有行动、有效果。三是注重夜间预警预报、调度联动和响应工作。在近期的防汛调度视频会上,自治区气象局做了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XX汛期的强降雨具有夜间增强的特点,在夜间,接近红色预警情况的频率是白天的四倍左右。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夜间强降雨天气过程,气象预测到有强降雨的地区,要提前疏散可能受威胁的群众,主动躲避。四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今年我区正在推进实施85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新开工63个,续建22个),以及3个避险移民搬迁项目(106人)。相关市县要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尽快消除风险隐患。同时,要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在治理过程中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五是切实加强培训演练。各地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平台,加大防灾避险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临灾避险意识,特别要注重对孤寡老人、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特殊化的宣传教育。要坚持群众路线,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常识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落实明白卡的发放和一点一演练、一点一预案等要求,所有隐患点微演练必须做到全覆盖。六是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作用,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发生灾害或险情时,配合应急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灾情现场开展调查和评估研判,为抢险救灾、处置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用好应急资金,配合各地做好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七是强化"预案外"地质灾害防范。我们目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均围绕着在册隐患点开展,受复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组合、植被覆盖等因素影响,部分地质灾害隐患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还难以被发现,导致"预案外"地质灾害防不胜防。我们要以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评价为契机,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运用,因地制宜开展成灾机理研究,健全完善风险隐患识别和管控体系,把更多风险隐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范围,着力提升"预案外"地质灾害防控能力。八是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近期XX省XX市4名基层干部进村防汛巡查时落水失联,为我们防汛救灾工作敲响警钟。一线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预报信息,牢固树立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雨中巡排查、"叫应"途中、紧急撤离避险时,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突发性、隐蔽性、复杂性,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牢牢守住生命红线,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